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安全等级测评

网络安全等级测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安全等级测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安全等级测评

网络安全等级测评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云安全模型 信息系统 保护测评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中以云安全服务模型为研究依据,从云计算信息系统的安全特性入手,提出建立云安全服务模型及管理中心,介绍了云安全等级保护模型的建立情况。

1简述云计算信息系统安全特性

以传统的互联网信息系统相比较,云计算信息系统把全部数据的处理与存储都放在服务端,终端用户根据网络可以及时获取需要的信息和服务,没有必须在本地配置的情况下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存储。根据网络中所设置的网络安全防护设施,可以在服务端设置统一的身份兼备与安全审计系统,确保多数系统出现的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此时新的设计服务模式又会带来新的安全问题,例如:滥用云计算、不安全的服务接口、数据泄露、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2建立云安全服务模型及管理中心

现实中的不同云产品,在部署模型、资源位置、服务模型等各个方面都展现出不一样的形态和模式,进而形成各不相同的安全风险特征及安全控制范围。所以,必须从安全控制的角度创建云计算的模型,对各个属性组合的云服务架构进行描述,从而确保云服务架构到安全架构的合理映射,为设备的安全控制和风险识别提供有效依据。建立的云安全服务模型如图1所示。

3云安全模型的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办法

云安全信息安全保护测评的办法就是根据云安全服务模型与云安全中心模型,考察用户在云安全方面的不同需求,安全模型处在安全等级保护体系下的不同位置。安全模型一端连接着等级保护技术,另一端连接着等级保护管理的要求。根据云安全信息中心的建模情况,对云安全模型下的核心基础、支撑安全展开分析,获取企业在云安全领域的信息安全等级测评模型,依照模型开展下一步的测评工作。

3.1分析等级测评云安全模型下的控制项

根据上述分析情况,可以把云安全模型嵌套在云安全等级保护模式中,从而展开与云安全有关的信息安全等级评价,并对安全模型下的有关控制项展开分析。首先察看云认证及授权情况,对是否存在登陆认证、程序授权、敏感文件授权等进行测评。依照不同的访问控制模型,选择访问控制的目标是强制性访问、自主性访问、角色型访问,进而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方法。为了确保网络访问资源可以有效的控制和分配,需要创建统一、可靠的执行办法和解决策略。自由具备统一、可靠地方式才可以保障安全策略达到自动执行的目的。测试网络数据的加密情况,要对标准的加密功能及服务类型,做到静态和动态的安全保护。探测数据的备份与恢复情况,就必须查看云备份是否安全、数据销毁情况、磁带是否加密及密码钥匙的管理,检查的重点是供应商的数据备份情况。查看对管理用户的身份是否可以控制管理,是否可以管理用户角色的访问内容。查看用户的安全服务及审计日志,其中包括网络设备的监控管理、主机的维护、告警管理与维护等。

3.2分析等级测评云安全模型的风险性

依照等级保护的有关要求,运用风险分析的办法,对信息系统展开分析时必须重视下面的内容。

(1)云身份认证、授权及访问控制

云安全对于选择用户身份的认证、授权和访问控制尤为重要,但它所发挥的实际效果必须依赖具体的实施情况。

(2)设置云安全边界

云安全内部的网络设备运用防火墙这系列的措施展开安全防护。但外部的云用户只能运用虚拟技术,该技术自身携带安全风险,所以必须对其设置高效的安全隔离。

(3)云安全储存及数据信息备份

一般情况下,云供应商采用数据备份的方式是最为安全的保护模式,即使供应商进行数据备份更加安全,仍然会发生数据丢失的情况。所以,如果有条件的,公司应该采用云技术共享的所有数据进行备份,或在保留数据发生彻底丢失事件时提出诉讼,从而获取有效的赔偿。云计算中一直存在因数据的交互放大而导致数据丢失或泄露的情况。如果出现安全时间,导致用户数据丢失,系统应该快速把发生的安全时间通报给用户,防止出现大的损失。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云计算信息系统会成为日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从云安全等级保护测试为研究依据,简述了云计算信息系统安全特性,对云安全服务模型及管理中心的建立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云安全模型的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办法。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等级测评范文第2篇

本报讯 7月20日,公安部、国务院信息办等4部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以下简称“定级工作”)。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协调小组组长、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杨学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张新枫指出,当前,我国信息安全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任务非常艰巨、繁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及安全隐患比较严重,计算机病毒传播和网络非法入侵十分猖獗,网络违法犯罪持续大幅上升,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安全漏洞,使用黑客病毒技术、网络钓鱼技术、木马间谍程序等新技术,进行网络盗窃、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给用户造成严重损失。特别是“科技奥运”和“数字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大亮点,网络与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事关北京奥运安全的重大问题之一。

张新枫强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制度。为了加快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此前,公安部、国务院信息办等部门已联合出台了有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定级是等级保护工作的首要环节,是开展信息系统建设、整改、测评、备案、监督检查等后续工作的重要基础。此次定级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是开展信息系统基本情况的摸底调查,确定定级对象。二是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和运营使用单位按照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和定级指南,初步确定定级对象的安全保护等级,请专家进行评审,并报经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同意。三是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为第二级以上的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或主管部门到公安机关备案。公安机关和国家有关部门受理备案后,要对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和备案情况进行审核、管理。

会议由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局长李昭主持,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主任顾建国对定级工作作了具体说明。

网络安全等级测评范文第3篇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制度。本文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概念入手,结合金融行业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的必要性。

【关键词】信息安全 等级保护 建设

随着全球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生活对信息网络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网络科技已经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众权益的影响日益突出,各国在信息安全方面的重视程度也日趋提高。我国为了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众利益不受侵害,在2007年制定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不仅是提升信息化安全防护水平的重要手段,更是落实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要求的重要内容。

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综述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制定的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是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一项基本制度。具体地说,就是对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按其重要程度及实际安全需求,分等级进行保护,按标准进行建设,按要求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信息系统安全正常运行,提高信息系统安全综合防护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2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现状

2.1 各主要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开展程度不一

电力、电信、铁路、税务等一些重要行业等级保护工作进展较快,在进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中结合各行业特点和行业的特殊安全需求制定了行业的等级保护规范或细则。相对而言,银行、交通、文化等行业目前等级保护工作进展缓慢。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电力行业直属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很早已经开展相关工作,但由于公司业务与机构设置对于电力行业主业有很大区别,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建设上只涉及公司总部,对于各分支机构的相关工作并未开展。直到201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了《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引》、《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指南》、《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服务安全指引》三个文件,对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为等级保护实施、测评、整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并明确了区域性金融机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具体要求。金融行业等级保护标准依据国家要求和行业特点,细化、补充了大量内容,保留国家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二级要求、三级要求、四级要求项590项,补充细化要求项193项,新增金融行业特色要求项269项。

2.2 金融机构对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认识不足

由于对信息安全的理解不够,在对于信息安全的资金投入,往往用于购买硬件安全设备,认为有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产品就可以确保安全了。但是根据人民银行颁布的《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引》中以国家等级保护要求为原则,以金融行业特点为基础,提出了构建“两项要求”和“两个体系”的金融行业信息安全保障总体框架。

该框架通过技术要求与管理要求的交融以及技术体系与管理体系的互补,从安全保障要求和安全保障方法两方面体现技术与管理并重的基本思想。也就是说必须是管理制度体系和技术防护体系互相融合,仅仅靠技术防护体系是无法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同时,管理体系是遵照“建立、实施、执行、监控、审计、保持、改进”的过程进行类似生命周期的思路形成生命环的管理方法,而公司在这方面的认知还有待提高。与此同时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以为财务及管理人员为主,而具有计算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知识的人非常少,加强信息化人才与金融人才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是推进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重点。

2.3 缺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知识经验

目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采用自主定级的方法,缺乏精确参考的标准和考量值。如果负责信息安全工作的人员对等级保护的概念不明晰,对等级保护的适用范围把握不准确,就会导致对信息系统的定级备案不合适,同时对于信息系统的升级或者调整导致需要重新定级备案的,如未能及时将信息上报备案,也将影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果信息安全定级过高,大于本单位要需要的等级,也将导致本单位资源浪费,降低系统运行效率,增加日常管理负担;如定级过低,将导致系统得不到必要安全保护,也容易引发系统安全问题。

3 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必要性

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是保护信息化发展、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解决我国信息网络安全的必然选择。

3.1 落实国家政策标准和要求

对信息系统实行等级保护是国家法定制度和基本国策,是开展信息安全工作的有效办法,是信息安全工作的发展方向。我国政府对基础架构的安全一直非常重视,在“十二五规划”中首次将“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作为重要章节突出,这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国家态度明确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作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领域的一项基本制度,必须在各单位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3.2 有效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

等级保护测评的核心思想就是按照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及实际安全需求,合理投入,分级进行保护,将有限的资源最大化的投入到重要信息系统的建设中,更加有效的保障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促进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按照定级标准对信息系统进行符合性测评,根据测评结果,有针对性的在建设整改时,对造成信息系统高风险的漏洞和问题进行建设整改,能有效的控制信息化建设成本,既促进了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也保证了系统的可靠运行。

3.3 切实提高信息安全整体水平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作为对信息安全系统分级分类保护的一项国家标准,对于完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提高信息安全的整体水平,以及增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整体性、针对性和时效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同步建设信息安全设施,可以有效保障信息安全与信息化建设相协调;通过加强对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和管理监督,可以明确信息系统的安全责任,强化管理职能,有效落实各项安全建设和安全管理措施,最终切实提高信息安全整体防护能力。

作者简介

朱勇(1978-),男,陕西省西安市人。现为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信息化工作部经理助理。

网络安全等级测评范文第4篇

1.1信息安全保护等级的划分

此级别功能最全,除具备上述所有级别功能外,对系统加设了访问验证保护,以此不但记录访问者对系统的访问历史,还对访问者的访问权限进行设置,确保信息被安全使用,保障信息不外泄。

1.2信息安全等级的划分

对于一些需要特殊保护和隔离的信息系统,如我国的国防部、国家机关以及重点科研机构等特殊机构的信息系统,在进行信息安全保护时,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政策制度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对信息系统进行等级保护。根据需被保护的信息的类别和价值的不同,通常其受到保护的安全等级也不同。此举目的为在保护信息安全的同时降低运作成本。

2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分为技术和管理两大类。技术部分是要求在信息安全保护过程中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使系统具备对抗外来威胁和受到破坏后自我修复的能力,主要涉及到物理、网络、主机、应用安全和数据恢复功能等技术的应用。管理部分是要求在信息系统的全部运行环节中对各运行环节采取控制措施。管理过程要求对制度、政策、人员和机构都提出要求,涉及到安全保护等级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管理以及应急预案管理等管理环节。

3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方法

3.1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流程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涉及到多个环节,需要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合力完成。安全等级保护的环节大体上分为以下九步:(1)确定系统等级作为实现信息等级保护的前提,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是必不可缺的步骤。用户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标准给所使用的信息系统科学确定等级。(2)等级审批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进行审批调整,但调整时要按照规定,只能将等级调高。(3)确定安全需求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可反映出该等级的信息系统普遍存在的安全需求。信息系统在确定安全需求时要依赖该系统的安全等级,但因为信息系统普遍存在可变性,因此用户在确定安全需求时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系统的安全需求。(4)制定安保方案当信息系统的等级和安全需求确定后,针对已掌握情况制定出包括技术安全和管理安全在内的最佳安全保护方案。(5)安全产品选型安全产品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安全保护工作是否能够成功实现。因此在安全产品的选择过程中,不仅要对产品的可信度和功能进行认真审查,还要求国家相关部门监管产品的使用情况。(6)安全测评测评的目的在于确定系统安全保护的实现,以保证信息安全。若测评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要及时进行重新调整。(7)等级备案安全保护等级在三级以上的信息系统,其用户和运营商需要向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备案。跨地域的信息系统的备案由其主管部门在当地同级公安机关完成,分系统的备案由其用户和运营商完成。(8)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监管工作主要是监督安全产品的使用情况,并对测评机构和信息系统的登记备案进行监管。(9)运行维护该环节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运行确定系统的信息安全,还可以重新确定对产生变化的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以上环节在实现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过程中极其重要,不可跨环节、漏环节操作。

3.2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方法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分为物理安全保护和网络系统安全保护两类。对于物理安全保护,又分为必要考虑和需要考虑两个安全层面。对于必要考虑的物理安全方面:对于主机房等场所设施来说,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做到室内监控、使用用户信息登记、以及自动报警系统等。记录用户及其访问情况,方便随时查看。对于需要考虑的物理安全方面:对于主机房以及重要信息存储设备来说,要通过采用多路电源同时接入的方式保障电源的可持续供给,谨防因断电给入侵者制造入侵的机会。根据安全保护对象的不同,有不同的保护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已确定安全等级系统的安全保护对于全系统中同一安全等级的信息系统,对于任何部分、任何信息都要按照国家标准采取统一安全保护方法给其设计完整的安全机制。对于不同安全等级的分系统,对其上不同的部分及信息按照不同的安全要求设计安全保护。(2)网络病毒的防范方法计算机病毒严重威胁到计算机网络安全,所以防范病毒的入侵在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步骤。运用防火墙机制阻挡病毒入侵,或者给程序加密、监控系统运行情况、设置访问权限,判断是否存在病毒入侵,及时发现入侵的病毒并予以清除,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3)漏洞扫描与修复方法系统存在漏洞是系统的安全隐患,不法分子常会利用系统中的漏洞对系统进行攻击破坏。因此要经常对计算机进行全面的漏洞扫描,找出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并及时修复漏洞,避免给不法分子留下入侵机会。漏洞的修复分为系统自动修复和人工手动修复两种,由于多种原因,绝对完善的系统几乎不存在,因此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修复,确保系统的安全。

4结束语

网络安全等级测评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分级分域网络隔离安全防护

1网络现状及防护需求

福建省莆田电业局已构建了信息网络,已经稳定运行有财务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协同办公、电力营销、ERP等应用系统。随着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的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工作,网络和信息系统情况复杂,迫切需要进行信息安全全面建设。

根据国家《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T22240-2008)、国家《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08)、《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验收测评要求(试行)》等文件要求,按照统筹资源,重点保护,适度安全的原则,依据等级保护定级结果,采用“二级系统统一成域,三级系统独立分域”的方法,对信息网络系统进行分级分域。

2安全防护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按照“层层递进,纵深防御”的思想,从边界、网络、主机、应用四个层次进行安全防护等级保护设计和施工,使莆田电业局信息系统符合国家和国家电网公司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要求。

3实施方法

信息系统分级分域安全防护建设一般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合理进行安全域划分和初步规划,针对重要信息进行防护。主要表现在针对业务安全要求比较高的信息系统如ERP、财务系统域进行防护,以及针对互联网出口的应用层防护。

第二阶段:针对当前信息网络状态,按照等级保护要求进行等级化评估、安全评估和合理定级,全面获取当前安全现状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特殊需求。在评估基础上,全面从等级保护要求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需求出发,合理进行安全方案设计。

第三阶段:根据设计方案,全面开展等级化改造,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的完善,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体系,并且根据相关要求进行运行维护。

4分级分域安全防护方解决方案

信息网络系统分级分域安全防护建设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相关规定的要求完成,通过项目建设实施保障莆田电业局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运营。

4.1 分级分域设计方案及安全等级建设要求

莆田电业局信息网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信息内网和信息外网,两个网络之间通过强制隔离设备进行隔离。

信息内网分级分域及安全等级建设要求:

4.1.1二级系统域

二级系统域是指协同办公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企业门户、ERP等信息系统

安全建设等级:基于信息系统的整合,所有二级系统统一部署于二级系统域,并根据国家安全等级保护标准和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规范要求,按照安全防护等级二级进行建设。

4.1.2内网桌面终端域

信息内网桌面终端是用于内网业务操作及内网业务办公处理,通过对桌面办公终端按业务部门或访问类型进一步进行VLAN区域细分,实现不同的业务访问需求指定访问控制及其他防护措施,由于桌面终端的安全防护与应用系统不同,将其划分为独立区域进行安全防护。

安全建设等级:按照安全等级二级进行安全建设;

信息外网分级分域及安全等级建设要求:

4.1.3外网应用系统域

需与互联网进行数据交换的系统统一部署为外网系统域。

安全建设等级:按照安全等级二级进行安全建设;

4.1.4外网桌面终端域

外网桌面终端用于外网业务办公及互联网访问,对外网桌面办公终端按业务部门或访问类型进行区域细分,针对不同业务访问需求进行访问控制及其他防护措施。

安全建设等级:按照安全等级二级进行安全建设;

图1改造后的网络拓扑图

4.2 安全防护部署方案

4.2.1防火墙等级保护部署方案

目前网络中主要使用防火墙来保证基础安全。它监控可信任网络和不可信任网络之间的访问通道,以防止外部网络的危险蔓延到内部网络上。

项目在四个域与核心交换机的连接点分别部署了启明星辰天清汉马USG-FW-4000D防火墙(见图1),并进行了相应的配置。

防火墙典型的网络部署模式包括路由模式和透明模式,本项目中,考虑到防火墙负责转发各个区域的用户访问,采取透明模式部署。

根据企业安全区域的划分,部署防火墙对不同区域之间的网络流量进行控制,基本原则为:高安全级别区域可以访问低安全级别区域,低安全级别严格受控访问高安全级别区域,进行如下基本配置策略:

防火墙设置为默认拒绝工作方式,保证所有的数据包,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则允许通过,全部拒绝以保证安全;

配置防火墙防DOS/DDOS功能,对Land、Smurf、Fraggle、Ping of death、udp flood等拒绝服务攻击进行防范;

配置防火墙全面安全防范能力,包括arp欺骗攻击的防范,提供arp主动反向查询、tcp报文标志位不合法攻击防范、超大ICMP报文攻击防范、地址/端口扫描的防范、ICMP重定向或不可达报文控制功能、Tracert报文控制功能、带路由记录选项IP报文控制功能等。

4.2.2入侵防护系统等级保护部署方案

在传统的安全解决方案中,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已经无法满足高危网络的安全需求,互联网上流行的蠕虫、P2P、木马等安全威胁日益滋长,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手段和解决方案来解决对应用层的安全威胁。以入侵防御系统为代表的应用层安全设备作为防火墙的重要补充,很好地解决了应用层防御的问题,并且变革了管理员构建网络防御的方式。通过部署IPS,可以在线检测并直接阻断恶意流量。

项目在外网系统部署1台启明星辰天清NIPS3060入侵防护系统。

4.2.3服务器换机等级保护部署方案

服务器交换机采用华为QuidwayS9306高端多业务路由交换机,该产品基于华为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Comware V5操作系统,融合了MPLS、IPv6、网络安全等多种业务,提供不间断转发、优雅重启、环网保护等多种可靠技术,在提高用户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网络最大正常运行时间,从而降低企业的总拥有成本。

项目配置两台华为QuidwayS9306交换机分别用作内网二级系统域和外网应用系统域,配置冗余电源、双引擎、2块48端口千兆电口板、1块48端口SFP千兆光口板卡,保证了服务器换机的安全可靠。

4.2.4终端汇聚交换机等级保护部署方案

终端汇聚交换机采用华为Quidway LS-S5328C交换机,实现信息内外网桌面终端域的安全接入。

华为QuidwayLS-S5300系列交换机是华为公司最新开发的增强型IPv6万兆以太网交换机,具备业界盒式交换机最先进的硬件处理能力和丰富的业务特性。支持最多4个万兆扩展接口;支持IPv4/IPv6硬件双栈及线速转发;出色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多业务支持能力使其成为网络汇聚和城域网边缘设备的第一选择。

配置2台桌面终端汇聚交换机分别部署在信息内网和信息外网的桌面终端域接口上。

5网络安全成果分析

福建省莆田电业局信息网络系统分级分域安全防护建设项目从边界、网络、主机、应用四个层次进行了安全防护等级保护设计及工程实施,对原有网络、安全设备进行了调整,实现了安全域的划分,实现了对关键业务的安全防护,达到了国家和国家电网公司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建设要求,并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等级测评验收。

参考文献:

[1]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T22240-2008)

[2]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