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特殊教育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德国通过签订协议建立学校与工厂企业的挂钩关系,明确规定各方的义务和职责,互相配合,规定每周学校学习理论一至一天半,工厂实习操作三至四天,学生的考试既考基本理论,又考专业技能,还规定企业主需付给实习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这保证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新加坡也决定推行“攻读双轨计划”,1991年7月起在新加坡理工学院开始推行该计划。该计划实行兼读制;在校大学生每周有一天(工作日)、一个傍晚和星期六的上午到学院上课,其余时间都在公司边工作边接受训导员的实际工作训练。学生必须完成为期4年的课程才能获取工学院的文凭。
可以看出,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都很重视生产实习的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保证学员熟练掌握某种特定的技能。
(三)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
由于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技术工人、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就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关系自然密切。所以,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就参与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中来,并逐渐地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美国有合作教育,即攻读课程计划;日本搞产学合作;前苏联中等职业学校都与企业挂钩;德国与瑞士都实行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培训徒工的双元制。
企业参与办学的形式包括提供办学经费,提供实习操作场所,对学生实习操作加以指导,付给学生—定数量的补助费,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考核。
在德国、日本等国,都有明文规定学生在工厂企业实习,不仅不收实习费,相反,企业要付给学生一定数量的补助费。
美国的合作教育就是企业与各级学校联合办学,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一半时间在企业工作,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参与合作教育的范围包括从高中到研究生院各层次,属于合作教育领域的学生总数达80余万人。
在企业办培训方面,美国最为突出,每年美国企业用于职业培训的经费达300-500亿美元。日本的企业培训也颇有特色:一种是企业内培训,有经常性的短期培训和业余培训,还有企业办的各种学校,如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例如三年制的丰田高中,四年制的卡田工业大学,学员来自企业有一定工龄的职工,入学后享受不同等级的津贴和奖金,结业后还获得某种资格、企业外培训是由厂外的各种培训中心进行,职工学习费用由厂方支付,培训期间工资照发。人们认为日本在对外经济中竞争性日益增强的原因就在于日本重视职工培训,劳动力的素质高。
(四)重视职业指导
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也是各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
职业指导始于20世纪初。1908年,美国设立波士顿职业局,从事职业咨询工作。这是美国职业指导的开始。
法国于1936年颁布了《法案》,提出了职业指导的问题。尤其是二战以后,美英等同把职业指导作为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的一种方法。
一、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特点
1.法律、法规健全。美国很早就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法规、法案,职业教育立法相对比较完善。法案要求联邦政府拨款协助各州改善和发展职业教育,为条件不利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减少失业,发展经济。为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法案还规定设置州职业教育董事会和州职业教育顾问委员会,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2.制定统一的技能标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就着手建立全国统一的技能标准,并将其作为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目标。美国于1994年通过了《2000年目标法案》,规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应设置全国性的教育标准,以提高新增劳动力的整体水平。按照该法案,美国政府设置了联邦一级的“全国职业技能标准委员会”等机构,其职责是通过自主促进行业规范技能标准,以作为国家认可的资格标准,据此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选定了22个行业设立项目并给于资助,以制定综合性的行业技能标准。
3.完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制度。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工作是由各州组织进行的,各州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制度又大致相同。总起来,主要有三种视导方式:第一种是双管制视导,由教育督察长负责组织开展视导工作,辅导工作由两种人进行,一是一般行政人员,对教师进行管理辅导,二是专业辅导员,对教师进行业务辅导;第二种是行政与辅导分立制,由正副督察长、校长和各部主任等行政人员直接对教师进行辅导,而专科辅导人员只提供专门意见和建议,与教师不发生直接关系;第三种是联络分布制视导,这是行政与视导结合的制度。
4.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美国的职业教育主要是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的教师一般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要按规定程序由学区管理委员会招聘。专业课教师要求必须具有在企业相应岗位工作的实际经验。经过严格考核聘任后,还要经过1年的跟踪考核,合格后,才能被社区学院聘为全职教师(即学院正式教师)。学校的教师队伍中除专职外,有来自企业生产和技术第一线的兼职教师,他们在社区学院教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许多人是社区学院急需而在专职教师之中难以找到的专家。兼职教师懂技术,有实践经验,保证了教学水平和学生学有所用。
二、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特点
1.法律、法规健全。 2005 年4 月1 日德国将《联邦职业教育法》与《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合并,经修订后颁布并实施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此外,各部门、行业、地方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条例或实施办法,如由科教部、经济部等共同制定了《培训条例》,各州和有关行业也颁发了一些实施条例。为此,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学校名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长短、办学条件、经费来源、教师资格、教师进修、考试办法、管理制度等等,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同时还设立了一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实施监督系统,使职业教育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依法治教、 违法必究的法律体系。
2.完善的教师管理制度。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师队伍一般由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组成。由于这三类教师担负的教学任务不同,德国分别规定了他们的资格要求。其中理论课教师,作为所在州政府的公职人员必须接受大学教育,并通过国家考试获得合格证书后,经过3年左右的教育学和教学法方面的学习与实习,再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才能取得高级公务员教师资格;实践课教师则必须是具有实践经验的专科学校(师傅学校或技术员学校)或专科大学的毕业生,再经过两年的教师进修学院学习,并通过国家考试才能取得中级公务员教师的资格。
3.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德国通过签订协议建立学校与工厂企业的挂钩关系,明确规定各方的义务和职责,互相配合,规定每周学校学习理论一至一天半,工厂实习操作三至四天,学生的考试既考基本理论,又考专业技能,还规定企业主需付给实习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这保证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且德国还明文规定学生在工厂企业实习,不仅不收实习费,相反,企业要付给学生一定数量的补助费。
4.管理权限权责泾渭分明。德国职业教育的联邦与州权责泾渭分明。根据德国联邦基本法的规定,联邦和州的事权按照剩余推定的原则进行划分,如果基本法没有明确地将某一方面的事权赋予联邦,则该事权原则上推定属于各州;企业事务作为私法领域的事项,基本法明确规定属于联邦的事权范围,学校教育作为公法领域的事项,按照剩余推定原则属于各州的事权范围。因此,“双元制”中职业学校这“一元”遵循《州学校法》由州教育部管理,而培训企业这“一元”则遵循《联邦职业教育法》由联邦教育和研究部管理。
三、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特点
1.行业全面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与管理 。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教育与行业联系密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学院都设有行业咨询组织,行业咨询组织的代表由本行业有较高声誉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行业咨询组织的主要职能是联系大小企业,协调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学院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和学院提供企业的需求信息,向企业宣传政府的政策,把学院的教育培训推荐给企业。国家级行业咨询组织还具有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的专业设置、教学大纲、教材编审、培训规范和标准的审批权和制定权,此外行业、企业还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经费的管理与投入,帮助职业院校建设实训基地或通过接待学生实习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实践教学。
2.市场化运作 。政府与学院在教学与管理的环节上实现职能互补。学院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者,在聘请教师、专业开设、办学形式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但在课程设置上,政府的管理相当严格。每一类证书和文凭需要开设多少门课程,需要开设哪些课程,课程模块如何组合,政府部门都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还要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而不断修订。学院必须按照政府部门颁布的规范和标准开设课程并实施教学,并且,政府的经费资助不是直接划拨,而是通过“购买”教育培训的方式进行运作。
3.多渠道经费筹措。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渠道:一是政府投入;二是企业资助;三是自筹资金。公立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一般来讲,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投入占整个学校办学经费投入的70%左右,其余30%左右是企业资助和自筹资金。自筹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学费、为企业开展各类服务的收入等。非政府举办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的资金来源分为非政府资助与政府资助两种。政府鼓励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通过招收海外学生而获利,并且获利部分不需要纳税。
4.兼职教师为主的师资管理。澳大利亚职业教师队伍由专职和兼职两部分组成,而且兼职人员比例较大,以兼职教师为主,实现专兼结合的组建道路。学院的教师多采用雇佣制。聘任的专兼职教师都要接受主管部门严格的资格审查。担任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师必须符合三个基本条件:一要取得培训行业四级证书,二要取得所授专业的大专文凭,三要取得教育专业本科文凭。
四、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特点
1.学籍管理清晰。在英国,学生进入职业培训学习阶段,立即就会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档案非常完整,即使外部评估教师也能非常清楚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学生档案还可以清楚的使用人单位了解学生学过什么、会什么、达到什么水平,从这一点出发,求职时个人的学习档案是用人单位审阅的最重要的文件。而学习结果的考核评估是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采用“任务法”,用具有实际背景的任务全面评价学生学到了什么专业知识。
2.资格体系管理与普通教育接轨。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理事会、是实施与督导职业资格管理的专门机构, 目前已建成比较全面的职业资格体系,该体系将目前所有的职业资格归入5个资格体系等级,即NVQLEL1——NVQLEVEL5。从第一级到第五级分别为熟练工人、技术工人、技术员或监督员、高级技术员或初级管理人员、专业人员或中级管理人员。五个资格等级与普通教育证书(文凭) 的对应关系为中等教育证书、中等教育证书且成绩A——C、高级证书、学士学位、研究生学位。
3.教育投入体制管理评分法。英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是通过职业教育基金会进行的,这种基金会由政府拨款设立。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经费75%来自“职业教育基金会”,其余的25%来自企业、社会团体赞助和海外留学生费用等收入。基金会采用评定打分法对学校进行拨款,即依据四年一次的教学质量评估结果,每年的在校学生人数,结合专业课程内容、学生表现、科研成果等综合考虑计算出各校应得的分数,从而确定拨款数额。
关键词:特殊教育 ;数学教学 ;困惑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也给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通过转变教学的模式,还要注重课堂与实践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感悟能力。尤其是在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最新的教学设备对特殊学生进行教学,并且在教学的过程发挥特殊教育学校的优势,能够突出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和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因此,针对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的困惑,要及时转变旧有的教育理念和注重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以此来实现特殊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1.师生沟通交流困难。特殊教育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往往不及时和不顺畅,尤其是在新进老师班上的学生,在上数学课时,老师所讲的知识重点智障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并且老师在学生进行沟通时注意力不集中,大多数学生听不进去老师的话,如果这种情况不给予解决会导致没有办法上课。与此同时,智障学生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差,对外部的刺激常不能很好地辨认理解和作出合理的反应,以至对外界的刺激会作出很原始的反应,导致与老师的沟通出现困难。
2.学生学习方法死板。由于班上的学生年龄大小不一样,所以很多学生的数学基础程度不一样,以及智力的相差也是比较巨大。所以,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学习方法死板,不会灵活利用,比如在教数学乘法公式时,很多学生能够把口诀公式倒背如流,但是在实际计算时却不会利用公式进行计算。与此同时,在除法计算时也不能很好地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只是一味地按照老师所讲的例题进行计算。
3.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记不住。在特殊教育中,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记不住所学的知识。可能是因为学习的方法过于死板,又不能灵活地利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导致记不住所学的知识。另外,一些老师也会经常忽视对教材的研读,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所教授的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符合,以至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刻的印象。
二、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的思考
1.选择多种不同方式的教学手段。在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所以说科学有效地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到特殊教育数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和特殊性,在工作中要给予多点耐心和细心,对学生的学习多加指导和讲解。与此同时,针对学生不懂的问题和不能清楚地理解题意的学生可以给予个别读的方式,或者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对题目多读几遍,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题意,同时也能确定正确的解题方法。因此,在特殊教育数学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合理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2.拉近教材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对一些特殊学生来说,他们接触的实际生活机会相对来说比较少,这也就导致他们对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点还是非常陌生。所以,在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比如针对智障学生,可以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要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并通过努力能够完成。这样学生可体会到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喜悦,并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通过努力是能够成功的,逐步地树立起自信心,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用手语和具体的事物进行教学,拉近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要想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知识点,就要培养学生养成定期复习的习惯和预习的习惯,通过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预习和复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力。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的困惑进行分析,并且给予具体的解决方法。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并且已经有很多的相关教育研究工作者已经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以此来提高特殊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凤娟.特殊教育数学教学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J].数学教育学报 2015.12(52):456-457
[2]田寅生、方俊明.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12(14):123-126
一、特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主要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个方面。
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包含特殊教育专业理论、特殊教育康复理论、特教学校学科性知识、学科信念和学科发展等方面的知识;特殊学生发展和成长阶段方面的知识以及与残疾学生交往、互动的知识;特殊教育课程资源、课程目标、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知识。专业技能包含教学实践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反思创新能力、职业特殊能力。专业情意包括对特教事业的深刻理解,对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认知认同程度,对工作群体的向心力和奉献精神。
二、微课的概念及其应用
微课是近年来由国外微课程传入我国发展起来的一种资源类型。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一届微课大赛参评项目及相关要求中,对微课的概述如下:
微课的概念:“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微课”核心资源是“微视频”(教学视频片段),同时可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案”(教学设计)、“微课件”(教学课件)、“微习题”(练习测试题)、“微反思”(教学反思)等辅教与学内容。微课的类型分为讲授型、解题型、答疑型、实验型、其它类型。
三、微课资源开发与利用
微课资源的开发,首先能够促进特校教师明确课程目标,全面把握教材、分析教材,促进特教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其次通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提高特教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特殊教育基本功;通过对微课课程资源开发,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反思创新能力;通过合作开发与利用,从而加强对特殊教育事业事业的理解和对工作的向心力。
1.规划内容,合理选题
微课选题是微课的核心。微课主题的选择首先要确定学科知识点,做好内容的整体规划;然后根据教学中的重难点或某个教学过程进行选择。可以是学科知识及重点、难点、考点的讲授,也可是针对典型例题、习题、试题的讲解分析与过程,可以是围绕学科疑难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也可是针对教学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
2.精心准备教学设计
在明确教学内容后,教师基于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材进行处理,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设计巧妙的活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要对教学的环节、过程、具体内容、教学语言、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快速引入课题,内容讲授线索清晰,合理安排问题的提出、教学活动和学生协作探究解决问题等环节。
3.实施课堂教学,制作微课
在微课制作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进行课按照设计进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主要呈现形式,教师的教学经验与策略常常内隐于教育实践情境过程中。教师要在短暂的时间内展示其教学技能,同时也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即教师的教学任务更加明确化、精细化。要做到以上几点,就要求教师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 以视频为载体记录、再现和诠释真实的课堂。
在微课制作过程中,要求相关人员掌握并使用相关的现代教育设备与技术进行录制、编辑和处理。
4.拓展其他教学资源
微课是一个有机组成体, 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视频、教学设计,还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反思、专家点评、学生反馈以及课堂练习等教学资源,丰富了微课的内容。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要求教师掌握相关理论与技术,保证资源使用的方便性。
四、微课对特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微课不仅是特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特教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它无论是对残疾学生的学习还是特校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师生互动改进与提高
微课以它的资源多样、情景真实吸引残疾学生,以它主题突出,指向明确是内容变得更加精简,以短小精悍更加符合残疾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能够促进残疾学生的学习,补偿残疾学生的缺陷。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残疾学生的人数的减少,多重残疾更多的体现在他们身上。特校教师要求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因材施教,加强残疾学生的个别化教学。
2.利用微课,提高特校教师的信息素养
通过微课的制作与使用,不断促进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在微课的使用和更新过程中,不断提高特校师生信息素养,从而逐渐“微课”资源从量的累积到质的变化。在网络环境下,在广泛共享微课资源的同时,通过开展对资源的讨论、评价等活动,借助师生的群体智慧促进资源内容的不断更新丰富,从而使资源达到新的扩展和提升。
3.基于教师教研,促建特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微课为教师提供真实而不加修饰的课堂教学和超媒体环境,为研究课堂教学、激发教师自主反思、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微课是由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解决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微课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
微课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特殊教育领域方面的开发与应用更是尚未见正式的研究。作为特殊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式,我们要密切关注新的教育教学动向,更新观念,创新方法,注重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特殊教育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22期
[2]吴安燕、陈继良、张弘毅.《微课理念下的教师教育技能实训方案研究》.《软件导刊》,2013年6月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04期
关键词:智障儿童;智能发展;多媒体教学课件;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257-03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培智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同时,对于多媒体培智教学课件的设计开发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培智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和尝试。通过已有的实验研究知道:在培智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智障儿童的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的发展。因此,本研究以已有的研究结论为基础,以已有实验中所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为例,对70名一线培智教师进行量表调查,研究多媒体教学课件各因素对智障儿童智能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评价类目确定
为了分析多媒体教学课件自身在促进智障儿童多元智能发展方面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在经过较为系统的特殊教育理论学习和文献调研后,参照各省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评价指标和特殊教育领域的核心期刊文献,结合智障儿童教育的特点和早期实验研究的成果,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技术性”、“艺术性”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促进智障儿童多元智能发展的因素分析类目表》,具体如表1所示:
三、量表收况
本次研究一共向70名一线培智教师派发量表,共回收量表63份,剔除无效量表后对有效量表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量表具体的回收情况如表2所示:
四、多媒体教学课件各因素对智障儿童言语智能发展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量表进行数据的统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各因素对智障儿童言语智能发展的促进作用如下:
在15个因素中:“音色清晰,发音准确”、“声音进度、大小可控”、“教学内容突出”、“重要知识点以多形态呈现”、“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仿真动画、模拟动画、模拟生活情景的动画逼真形象”、“课件场景来源于生活实际”、“使用步骤可控,难度可选”、“交互性好,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等9个因素得分在4分(“同意”)以上,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音色清晰,发音准确”、“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教学内容突出”、“重要知识点以多形态呈现”、“交互性好,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声音进度、大小可控”、“仿真动画、模拟动画、模拟生活情景的动画逼真形象”、“课件场景来源于生活实际”、“使用步骤可控,难度可选”。
为证明上述9个因素对智障儿童言语智能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将上述9个因素的原始数据进行单个样本t检验,检测其得分均值是否与检验值(=4)存在差异。检验结果如下:
上述的9个因素中:“音色清晰,发音准确”(t=2.180,df=55,Sig(双侧)=0.034)、“声音进度、大小可控”(t=2.187,df=55,Sig(双侧)=0.033)、“教学内容突出”(t=2.057,df=55,Sig(双侧)=0.044)、“重要知识点以多形态呈现”(t=2.271,df=55,Sig(双侧)=0.027)、“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t=2.748,df=55,Sig(双侧)=0.008)、“仿真动画、模拟动画、模拟生活情景的动画逼真形象”(t=2.104,df=55,Sig(双侧)=0.040)、“课件场景来源于生活实际”(t=2.103,df=55,Sig(双侧)=0.040)、“交互性好,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t=2.192,df=55,Sig(双侧)=0.033)等8个因素与检验值存在差异,其中“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这一因素与检验值存在显著性的差异(t=2.748,df=55,Sig(双侧)=0.008)。而“使用步骤可控,难度可选”这一因素则与检验值不存在差异(t=0.286,df=55,Sig(双侧)=0.776)。
因此认为,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中,“音色清晰,发音准确”、“声音进度、大小可控”、“教学内容突出”、“重要知识点以多形态呈现”、“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仿真动画、模拟动画、模拟生活情景的动画逼真形象”、“课件场景来源于生活实际”、“交互性好,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等8个因素对促进智障儿童言语智能的发展有较大的作用。
五、多媒体教学课件各因素对智障儿童数理逻辑智能发展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量表进行数据的统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各因素对智障儿童数理逻辑智能发展的促进作用如下:
在15个因素中:“教学内容突出”、“重要知识点以多形态呈现”、“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仿真动画、模拟动画、模拟生活情景的动画逼真形象”、“课件场景来源于生活实际”、“强调生活技能的学习,强化实践性,能结合学习者的动手能力”、“交互性好,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等7个因素得分在4分(“同意”)以上,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教学内容突出”、“仿真动画、模拟动画、模拟生活情景的动画逼真形象”、“强调生活技能的学习,强化实践性,能结合学习者的动手能力”、“交互性好,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课件场景来源于生活实际”、“重要知识点以多形态呈现”、“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
为证明上述7个因素对智障儿童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将上述7个因素的原始数据进行单个样本t检验,检测其得分均值是否与检验值(=4)存在差异。检验结果如下:
上述的7个因素中:“教学内容突出”(t=2.588,df=55,Sig(双侧)=0.012)、“重要知识点以多形态呈现”(t=2.281,df=55,Sig(双侧)=0.026)、“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t=2.187,df=55,Sig(双侧)=0.033)、“仿真动画、模拟动画、模拟生活情景的动画逼真形象”(t=2.588,df=55,Sig(双侧)=0.012)、“课件场景来源于生活实际”(t=2.192,df=55,Sig(双侧)=0.033)、“强调生活技能的学习,强化实践性,能结合学习者的动手能力”(t=2.671,df=55,Sig(双侧)=0.010)、“交互性好,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t=2.192,df=55,Sig(双侧)=0.033)等7个因素均与检验值存在差异,其中,“强调生活技能的学习,强化实践性,能结合学习者的动手能力”这一因素与检测值存在显著性差异(t=2.671,df=55,Sig(双侧)=0.010)。
因此认为,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中,“教学内容突出”、“重要知识点以多形态呈现”、“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仿真动画、模拟动画、模拟生活情景的动画逼真形象”、“课件场景来源于生活实际”、“强调生活技能的学习,强化实践性,能结合学习者的动手能力”、“交互性好,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等7个因素对促进智障儿童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有较大的作用。
六、多媒体教学课件各因素对智障儿童人际交往智能发展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量表进行数据的统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各因素对智障儿童人际交往智能发展的促进作用如下:
在15个因素中:“音色清晰,发音准确”、“教学内容突出”、“重要知识点以多形态呈现”、“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仿真动画、模拟动画、模拟生活情景的动画逼真形象”、“课件场景来源于生活实际”、“交互性好,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等7个因素得分在4分(“同意”)以上,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教学内容突出”、“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交互性好,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音色清晰,发音准确”、“重要知识点以多形态呈现”、“课件场景来源于生活实际”、“仿真动画、模拟动画、模拟生活情景的动画逼真形象”。
为证明上述7个因素对智障儿童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将上述7个因素的原始数据进行单个样本t检验,检测其得分均值是否与检验值(=4)存在差异。检验结果如下:
上述的7个因素中:“课件音色清晰,发音准确”(t=2.057,df=55,Sig(双侧)=0.044)、“教学内容突出”(t=2.513,df=55,Sig(双侧)=0.015)、“重要知识点以多形态呈现”(t=2.2192,df=55,Sig(双侧)=0.033)、“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t=2.588,df=55,Sig(双侧)=0.012)、“仿真动画、模拟动画、模拟生活情景的动画逼真形象”(t=2.204,df=55,Sig(双侧)=0.032)、“课件场景来源于生活实际”(t=2.358,df=55,Sig(双侧)=0.022)、“交互性好,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t=2.599,df=55,Sig(双侧)=0.012)等7个因素均与检验值存在差异。
因此认为,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中,“课件音色清晰,发音准确”、“教学内容突出”、“重要知识点以多形态呈现”、“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仿真动画、模拟动画、模拟生活情景的动画逼真形象”、“课件场景来源于生活实际”、“交互性好,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等7个因素对促进智障儿童人际交往智能的发展有较大的作用。
七、总结
(一)不同因素促进智障儿童同一智能发展的影响不同
在促进智障儿童言语智能发展方面,“音色清晰,发音准确”、“声音进度、大小可控”、“教学内容突出”、“重要知识点以多形态呈现”、“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仿真动画、模拟动画、模拟生活情景的动画逼真形象”、“课件场景来源于生活实际”、“交互性好,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等8个因素的促进作用较大。
在促进智障儿童数理逻辑智能发展方面,“教学内容突出”、“重要知识点以多形态呈现”、“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仿真动画、模拟动画、模拟生活情景的动画逼真形象”、“课件场景来源于生活实际”、“强调生活技能的学习,强化实践性,能结合学习者的动手能力”、“交互性好,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等7个因素的促进作用较大。
在促进智障儿童人际交往智能发展方面,“课件音色清晰,发音准确”、“教学内容突出”、“重要知识点以多形态呈现”、“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仿真动画、模拟动画、模拟生活情景的动画逼真形象”、“课件场景来源于生活实际”、“交互性好,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等7个因素的促进作用较大。
(二)同一因素促进智障儿童不同智能发展的影响不同
多媒体教学课件各因素对智障儿童的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三种智能的具体促进作用情况如下:
同一个因素对促进智障儿童不同智能发展的作用不同,其中:“教学内容突出”、“重要知识点以多形态呈现”、“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仿真动画、模拟动画、模拟生活情景的动画逼真形象”、“课件场景来源于生活实际”、“交互性好,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这6个因素对智障儿童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的发展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因此认为,在培智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智障儿童的智能发展的原因在于: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创建出源于生活实际、贴近智障儿童原有认知经验的教学情境,并通过使用适合的多媒体技术,将不同的教学内容多形态、多层次、有针对性地呈现给智障儿童。将抽象的知识用具体、有趣的教学符号进行多次表征,用具体形象的经验和符号补偿了智障儿童抽象逻辑的缺陷,使新经验、新知识能够更有效地反复作用于智障儿童原有的知识经验结构,降低了智障儿童知识建构的难度,从而促进智障儿童的智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玲,马红英.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75-89.
[2]韩海燕,姬鸣.多元智力理论在现代特殊教育中的启示[J].榆林学院学报,2008,(1).
[3]戴琳.符号互动理论对特殊教育的启示[J].教育教学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