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项目激励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煤矿工程施工 项目管理 优化办法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072-01
煤矿工程项目施工资金主要投入在建设矿井、土建工程、采购与安装生产设备等方面,其中矿井建设、土建工程建设、设备采购的总资金投入,可以占据煤矿工程项目造价的八成以上,因此这三项工程是煤矿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这三项工程的项目管理,主要是在设计环节、优化质量管理等方面,以此优化项目管理。
一、煤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现状
煤矿工程施工面临着安全管理、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挑战,部分煤矿企业采取的分开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煤矿工程质量的安全评价,使安全评价不够全面,而大部分煤矿企业自身缺乏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通常采取委托管理的方式,交由一些监理单位负责质量监管工作。
(二)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煤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中,施工安全问题是主要问题,主要分为主观安全问题与客观安全问题。其中就客观安全问题而言,因为煤矿工程施工需要大量技术人员,煤矿工程施工对技术人员的维修水平、技能水平的要求较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加之煤矿工程施工劳动强度比较大,所以施工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就主观安全问题而言,因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对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极易引发安全问题。煤矿建设企业在施工费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合同等管理方面,缺少组织协调部门,造成管理混乱局面,使得施工成本增加、资源配置不科学。
二、优化煤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优化基础施工建设管理
煤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中,可以采取降低成本的方法,实现企业的最高效益,通过建立总经理负责管理机制,针对施工工程预算、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方面,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保证项目施工可以有序的开展,进而提高煤矿工程的质量。
强化基础建设管理的具体方法:优化配置施工生产要素,按照煤矿工程施工对生产要素的具体要求,科学合理的安排生产要素,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在煤矿工程的实际施工中,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采取动态化施工管理方法,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要求,合理的组织并协调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流动效率,防止出现浪费生产资料的情况,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
(二)构建煤矿工程施工管理体系
煤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首要任务是建立科学的技术管理体系,施工技术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构建技术管理体系时,要充分的考虑煤矿的地质条件,开展技术性活动,进而达到煤矿施工的最终目的。在施工项目管理中,要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同时优化施工工艺。构建社会体系,工程项目负责人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较强的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作用,以此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可以主动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高效的完成施工工作。
(三)优化项目成本管理
煤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除了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施工进度外,还要做好项目成本管理,实现资金最大化利用,优化施工项目投资。要积极提倡节约成本的观念,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将提高煤矿工程的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目标,在施工的各个环节做好资金的合理控制,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在煤矿工程施工前,要优化好施工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材料占据施工项目总投资成本的比重较大,因此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做好施工材料的优化管理,合理的节约施工成本。同时要明确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目标,加强目标设定、目标实施、监督与检查等环节的控制。认真分析施工项目的具体环节,制定施工应急处理预案,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将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设置成质控点,在施工中加以防范,应用施工应急预时,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而定,及时做好调整,以解决施工问题为最终目的。实行全面性管理,立足于施工工程整体管理角度,做好人员、设备、施工等的全方位管理。
(四)优化阶段性施工项目管理
优化煤矿工程项目管理,不仅要优化项目整体性管理,还需要优化各阶段施工项目管理,其中包括建设矿井、土建工程、采购与安装生产设备等环节,在项目投资阶段,要强化可行性论证,主要是利用经济性手段、技术性手段分析施工项目,科学合理的评估项目施工的风险,最后按照项目分析结构,做投资审核与决策。在确定项目投资后,要针对煤矿工程项目做优化设计。加强各部门的管理工作,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实到实处,明确各部门所需要承担的管理责任,严格执行管理责任,进而实现最优化管理,通过阶段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出现安全质量问题,以及合理分配施工资金。
(五)优化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管理是煤矿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核心,因此项目经理在管理施工项目时,要以保证煤矿施工质量为最终目标,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在施工现场要组织好施工工序,严格按照正常的施工工序,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施工活动,并且协调好施工的各个环节,既要保证各个施工项目之间相互联系,又要保证施工项目之间互不干扰,同时还要保证煤矿工程施工在规定工期内完成。管理部门需要做好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施工现场等各项管理工作,实现制度化管理。对施工设计中设置的质控点,以及各施工项目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要做好科学的分析,采取预先控制方法,防止出现安全质量问题。
在控制施工进度时,要在施工前对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做合理的分析,采取防范措施,合理的缩短施工工期,利用建筑项目管理软件,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还可以科学的管理施工项目,合理的控制施工进度,当某一施工项目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暂时不能继续施工时,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可以科学的分析出可以继续施工的项目,进而保证施工的进度。
优化施工技术管理,煤矿工程施工技术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就人员因素而言,需要扩大技术人员队伍,做好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水平。就施工技术装备而言,煤矿企业需要积极引进先进设备、施工技术等,做好施工图纸设计,因为施工图纸是项目施工的主要依据,所以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图纸,并且要做好图纸审查工作,由煤矿工程施工设计部门(或单位)与施工建设部门(或单位)共同审核,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协商出最佳的解决方案,确保施工项目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工程施工项目优化管理贯穿于施工的各个环节,主要是通过优化施工管理方法,达到保证施工质量,以及节约成本的目的。文中对优化煤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做了简单的论述,包括优化项目成本管理、优化阶段性施工项目管理、优化施工质量管理等,意在为提高煤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效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关键词: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1 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进行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的活动,必然伴随着管理活动,在管理上如果不下足功夫,就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弊端,给国名经济带来一定的损失。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对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但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逐渐显现出其管理上的弊端,这主要表现在:
(一)管理模式落后
传统的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虽然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也出现过多种模式,如临时性的指挥部、各单位常设的基建部,筹建办公室、设立项目法人等,但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及其地位的确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由此产生了很多问题,如指挥部、基建部等“自主经营性、临时管理性”的管理模式,造成在管理中无法积累经验和教训,基本上只会有一次性教训,而形不成两次经验,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反复利用甚至是严重的浪费情况。
(二)出现“三超”现象
长期以来,政府对直接投资的项目多实行“财政投资,政府管理”的单一管理模式,即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多位一体,缺乏政府投资监督约束机制,项目建设中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从而出现“超规模、超标准、超投资”的现象,这样易滋生腐败。随着社会主义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我国目前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就更加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也无法对项目的总投资进行有效控制,导致屡屡发生“三超”现象,资金链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循环。
(三)监督管理约束机制不完善
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实施管理中发生“三超”现象,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政府投资监督约束机制,滥投资、盲目投资等现象严重。
有关部门对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与对投资者自己持有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基本一样,所引起的问题就是对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监督管理力度不够,而对投资者自有资金投资的项目监督管理过多,造成监督管理力度分配不均,无法保证国有资金的安全性与效益性。
(四)工程项目存在安全、质量隐患
许多政府投资的工程,如学校、医院、地铁、等都是项目法人临时组建项目班子进行管理,与传统的指挥部、基建部的管理效果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由于政府工程项目的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特别是政府投资的工程大多数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对工程的质量、造价控制要求、工期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而由临时组建的项目班子进行工程管理,其大多也是外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许多人员还可能不了解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的标准规范,不熟悉法定的建设程序,甚至缺乏起码的工程建设知识,而且,这些临时项目班子的负责人多由单位或地区的行政领导担任,在实践中易出现一些违反工程建设基本规律和客观科学规律的问题,由这些外行人员进行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会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投资浪费,建设效果差,并产生大量的质量安全隐患。
(五)工程项目管理缺乏组织性和协调性
对于工程项目出现的问题,有关单位不能及时地做出判断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相反是互相推卸责任,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纪律性,责任意识不强,同时相关的协作单位,对于一些项目工程生活设施等问题没有解决,不同意开通使用,导致耗资庞大的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长期闲置而不能运行,工程设备也遭到了损坏,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资金的浪费及不合理利用。
(六)同位一体化现象严重
由于目前大量的政府投资项目是由使用单位组建项目管理班子,致使“投资、建设、监管、使用”四位一体,普遍存在政企不分,监管不力、责任不明、效益不高的问题。政府投资工程的业主是政府,可能既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又行使监管的职责,造成公正性和规则执行的透明度雾里看花,从而导致政府在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的监管不力,同时一些有关工程建设和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缺乏约束力,政府可能不执行法定建设程序,造成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效果难以控制和估量。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就是因为同位一体化现象严重所致。
(七)政府工程项目投资方向不合理
政府对投资责任的约束力不强以及财政预算资金的无偿性,导致部门之间争投资,政府投资范围过大,包揽过多,最终导致一些重点、急需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没有了保障,没有真正体现为社会公众利益发展做贡献的精神。
2 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以上调研的基础上,瑞安市政府考察了珠海等地的做法,经过充分酝酿,按照政府工程“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分开和专业化管理的改革思路,组建了“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管理中心”。政府投资建设管理中心的成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以瑞安市建管中心的运营模式为依据,针对对以上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一)实行全过程管理
瑞安市建管中心针对当前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落后问题,制定出了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就是实行全过程管理,指项目从立项到规划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标、实施和竣工验收、结算、交付使用再到最后的工程复查总结,实行全过程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模式,瑞安市建管中心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同时预防了“三超”现象的出现。
(二)实行全过程、全方位招标制
由于政府投资建设会出现“三超”现象,因此瑞安市建管中心从项目方案设计开始到施工的各个环节都按照规定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并通过网络和媒体向社会公布准入条件、投资规模、资金拨付、工程进展等信息,让每个有意参与招标的企业都得到了同步等量的信息。
(三)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委托审计程序
由于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存在着安全质量隐患,因此瑞安市建管中心不断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凡是属于政府投资项目都应按照规定,全部纳入审计机关的监督范围,同时重大项目试行审计特派员制度,从而确保了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分权制衡
由于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在组织性和协调性上较缺乏,因此瑞安市建管中心实行分权制衡,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互相监督、互相制衡,建管中心、业主、财政各相关科室、会计核算中心之间分权制衡,同时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管,从而达到管理上的组织性和协调性目的。
(五)全面推进廉政建设
由于政府建设项目的投资管理、建设监管和组织实施管理同位一体,造成政企不分,监管不力、责任不明、效益不高的问题,因此瑞安市建管中心全面推进廉政建设,规范工作行为,实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人员的一般过错和严重过错进行了界定,建立了廉政“八不准”的规定。
总之,通过瑞安市建管中心的这几个途径,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在管理上不仅整合了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社会资源,而且有效地节约工程管理费用,提高建设资金的利用率,降低了工程投资成本,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政府投资效益。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它们都需要政府的有效解决。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在我国基本建设投资中有着其重要的地位,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经济的发展,能否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管理并有效解决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是政府当前对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工作。我相信,通过政府的努力,一定可以解决好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成本;成本管理体系;成本意识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st management system, quality cost among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d the measures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n puts forward a scientific solution. Keywords: engineering cost; cost management system;cost consciousness
中图分类号:E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管理活动,以达到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目的的过程。由此可见,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积蓄财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在现有的施工水平下,笔者认为当前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造成成本支出大,效益低下的不良局面。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成本管理体系中项目经理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成本管理及项目效益方面对施工企业总经理负责,其它业务部门主管以及各部门管理人员都应有相应的责任、权力及利益分配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加以约束和激励。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管理也不例外。而现行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制,没有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有些项目经理部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成本管理主管,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施工中,对节省成本或造成损失的领导和责任人,应给予奖励和处罚,以便有利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2.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被忽视
“质量成本”一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一般包含:返工、停工等引起的、保修、索赔等引起,质量预防,以及质量检验的费用等。实际施工中,我们很少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项目经理部却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不良影响。
3.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被忽视
“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施工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我国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有时会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4.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
目前,我国的施工项目经理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这样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来管理、去控制的,项目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如果搞技术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保证了质量但增大了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从产品质量角度出发,采购高强优质高价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降不下来。
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1.建立规范、统一、标准的责权利相结合 的成本管理体制
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模式和体制,应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进行建立。
施工项目经理部是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项目经理部,施工项目经理部成本管理的主体是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队全体施工人员,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主体的核心领导,这样形成了一个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对成本管理体系中的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进行明确的界定;赋予相应的权利,以充分有效地履行职责;在责任支配下完成工作任务后,需要用一定物质奖励去刺激,彻底打破过去那种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格局。这样层层落实,逐级负责,使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便于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便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于大家共同为项目的成本管理献计献策。2.严格管理质量成本
对施工企业而言,产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属于质量过剩。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
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几个方面的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项目经理部也不能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而使工程全面出现质量过剩现象,导致完成工程量不少,经济效益低下的被动局面。
3.落实工期成本控制
工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使工期成本的总和达到最低值。工期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经理部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费用;一方面是因为工期拖延而导致的业主索赔成本,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施工环境及自然条件引起的,也可能是内部因素所造成,如停工、窝工、返工等,因此所引起的工期费用,可称其为工期损失。一般来说,工期越短,工期措施成本越小;但当工期短至一定限度时,工期措施成本则会急剧上升。若因施工项目内部因素造成的工期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会逐渐减少。综合工期成本的各种因素,就会找到一个工期成本为最低的理想点。这一点也就是工期最短并且成本最低的最优点。
由于内外部环境条件及合同条件的制约,保证合同工期和降低工程成本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工期成本的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工期措施成本和工期损失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盲目抢工期赶进度,造成增大项目成本,导致项目亏损。
4.加强参建人员成本意识
施工企业必须树立全员经济意识,要统一思想认识,从项目管理人员到普通施工人员要进行经济教育,把一切为了效益的意识深深地刻在每个职工的脑海里,使每一位职工都能把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主要位置。其次是组织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这是实现成本目标的保证。5.完善成本管理办法
首先,是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现在大部分的项目经理部成本管理办法不完善,只是简单的规章制度,何况落实的并不是很到位,对实际的成本管理与控制起不到多大作用。
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根据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项目成本管理办法,如项目质量成本管理办法、工期成本管理办法、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合同评审管理办法、材料使用控制办法等管理办法。这些管理办法应是责任到人、切实可行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办法,使项目的成本控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其次,完善合同文本,避免法律损失。施工项目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出现,如果合同条款不严谨,容易让对方钻空子,造成自己蒙受损失时应有的索赔条款不能成立,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必须细致周密的订立严谨的合同条款。各种合同条款在形成之前应由工程、技术、合同、财务、成本等业务部门参与定稿,使各项条款的内涵清楚,严谨不漏。
以上是笔者的浅见,不当之处,诚请指正。为了更好的加强项目成本的管理,我们还应学量的、科学的知识,以便在项目成本管理时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预算;成本控制;管理办法
中图分类号:F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2-0165-02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当中,追求经济利益是企业的最主要目的,建筑工程项目由于施工漫长而复杂,经常受到外界不定因素的影响,使得财务管理工作一直面临着极大的困难,而工程预算属于财务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工程成本的控制具有极大帮助,施工企业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单位,往往忽视了预算管理工作,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投入到施工方案与技术的研究上,殊不知,成本造价的控制与工程预算息息相关,事后控制必然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不断深入研究工程预算在成本控制中的有效管理办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工作过程的阐述
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要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中,而科学、有效的工程预算对工程成本的控制具有很大的帮助,一个合理可行的项目工程预算必然要遵循一定科学的管理工作流程,这样才能做到全面细致、有条不紊。
那么,工程预算实施的过程首先要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预算人员必须亲自到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将现场的地质环境条件、水电线路状况、施工所需材料、设备以及周边的环境特点、配套设施等方面因素全部了解清楚,做好各方面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同时加深对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比如:熟悉新工艺新技术、对图纸设计做好分析、掌握所需设备和材料,以便在正式进行工程预算之时,提供参考和帮助。
其次,做好对图纸设计变更的分析,反复研究图纸,弄清设计意图,并在实际的工程预算中,注意计算规则、计算顺序以及计算项目的要求,严格按照工程量计算规则要求,合理安排顺序,以正常的施工过程顺序为标准,并对计算项目的数据、名称、来源做好标注、核对与检查。
最后实施定额基价计算,依据实际情况,遵循定额说明进行准确的计算。
2 目前施工单位成本控制及预算管理状况
2.1 工程预算人员专业技术和素质不高
工程预算管理对于工程成本的控制起到很大作用,这便需要预算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道德素质,但是在目前的工程预算管理中,出现了相关人员水平限制、道德素质较低、责任感缺乏、意识薄弱、实践经验不够等诸多问题,使得高素质高水平的预算人员很难出现,再加上有些施工企业的忽视,让工程预算的实施工作更加举步维艰,成本控制自然无法满足相关要求,长此以往,必定使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2.2 工程预算方法的严重滞后性
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预算时,所运用的预算方式往往过于老旧,难以满足现代化工程造价管理的要求,无法及时获取实时的成本定额信息,过分依赖政府颁布的预算定额与编制方法,与建筑领域中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材料相违背,工程预算定额的更新极为缓慢,远远落后于市场材料的更新换代与价格变动,进而出现大量工程预算方法严重滞后的情况,完全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2.3 施工中设计变更的影响
项目工程成本造价的控制,一定要将施工阶段过程中所发生的额度控制在限额之内,以便成本经济得到有效控制,而当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频繁的设计变更问题,导致预算工作很难控制,例如:某工程项目中,施工单位凭借经验,完全不按设计要求施工,随意增加工程开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致使设计变更增多,给工程预算管理带来很大麻烦与难题。
3 工程预算在成本控制中的有效管理办法
3.1 增强工程预算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道德素质
在项目工程的建设当中,若想做好工程预算工作,必须增强工程预算人员的经济成本控制意识,端正态度。可以制定一些激励制度来鼓励相关人员,使其能主动为企业着想,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工程预算对于成本控制的重要。同时还要对项目预算人员进行全面的业务知识培训,巩固旧知识,扩展新能力,弥补不足。比如:某施工企业,为了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做好工程预算工作,定期对预算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考核,旨在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从而使实际工程中的成本管理工作变得更得心应手。由此可见,加强对预算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其思想素质是提高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基础。
3.2 注重对预算定额与造价费用的选用
在目前的工程项目预算过程中,定额作为最主要的参考标准,对单位工程中的材料、机械、劳动力等因素方面有着明确的要求,工程预算人员必须加以重视,严格按照其规定来确定产品的价格,同时需要注意几点要求:
①要密切关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内在联系,以尽可能降低劳动力消耗为目的来进行工程的管理预算。
②要充分调查和了解建筑市场中安装单位的劳动力平均水平,从而为工程预算工作提供有效的资料参考。
3.3 有效把控设计变更
尽管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的出现无法避免,但是施工企业可以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与控制,谨防因为过多的设计变更为工程的成本预算控制带来阻碍,因此,要充分重视图纸会审的环节过程,认真研究图纸,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防止因为疏忽和漏洞,而对工程的预算实施带来严重的影响。可以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来进行把控,例如:要尽量使设计变更发生在设计阶段之中,利用先算账后变更的方法来做到对设计变更的有效把控,同时,施工阶段要不断参考图纸,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来操作,预算人员要充分了解工程概况,以防在预算过程中出现纰漏。
4 结 语
综上所述,为了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建立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体系,有必要加强对工程预算在成本控制中的有效管理办法的分析与研究,通过不断实践与反思,有效提升工程预算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进而使建设项目工程的造价管理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赵选宁.探讨建筑工程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金田(励志),2012,(11).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管理活动,以达到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目的的过程。由此可见,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积蓄财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造成成本支出大,效益低下的不良局面。本文针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管理也不例外。成本管理体系中专案经理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成本管理及专案效益方面对施工企业局(处)长(总经理或董事长)负责,其他业务部门主管以及各部门管理人员都应有相应的责任、权力及利益分配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加以约束和激励。而现行的施工专案成本管理体制,没有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有些专案经理部简单地将专案成本管理的责任归於成本管理主管,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例如某工程项目,因质量问题导致返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多万元,结果因职责分工不明确,找不到直接负责人,最终不了了之,使专案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真正的责任人却逃脱了应有的惩罚。又如某专案经理部某技术员提出了一个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爲专案部节省了10多万元的支出,此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奖励,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技术发明人的积极性,不利於专案部更进一步的技术开发,也就不利於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1.2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质量成本"是指爲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分爲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4类。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於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专案经理部却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不良影响。
1.3忽视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工期成本"是指爲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施工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我国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专案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有时会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1.4专案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
目前,我国的施工专案经理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专案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産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这样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专案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来管理、去控制的,专案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如果搞技术的爲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保证了质量但增大了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从産品质量角度出发,采购高强优质高价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降不下来。
2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2.1建立规范、统一、标准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模式和体制,应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进行建立。
施工专案经理部是以专案经理爲核心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专案经理部,施工专案经理部成本管理的主体是专案全体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队全体施工人员,专案经理是专案成本管理主体的核心领导,这样形成了一个以专案经理爲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对成本管理体系中的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进行明确的界定;赋予相应的权利,以充分有效地履行职责;在责任支配下完成工作任务後,需要用一定物质奖励去刺激,彻底打破过去那种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格局。这样层层落实,逐级负责,使专案成本管理工作做到责权利无空白,无重叠,事事有人管,责任有人担,杜绝了推倭扯皮,一切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使专案的成本管理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便於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便於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於大家共同爲专案的成本管理献计献策。
2.2从质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
对施工企业而言,産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属於质量过剩。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
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4类质量成本的综合达到最低值。一般来说,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会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爲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质量损失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産品质量不断改进,该项损失逐步减少。三者交叉的作用,必须能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
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质量损失(内、外部故障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专案经理部也不能爲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而使工程全面出现质量过剩现象,导致完成工程量不少,经济效益低下的被动局面。
2.3从工期成本控制上要效益
如何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施工专案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即工期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对施工企业和施工专案经理部来说,并不是越短越好,而是需要通过对工期的合理调整来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点。
工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使工期成本的总和达到最低值。工期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案经理部爲了保证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费用;一方面是因爲工期拖延而导致的业主索赔成本,这种情况可能是由於施工环境及自然条件引起的,也可能是内部因素所造成,如停工、窝工、返工等,因此所引起的工期费用,可称其爲工期损失。一般来说,工期越短,工期措施成本越小;但当工期短至一定限度时,工期措施成本则会急剧上升。而工期损失则不然,因自然条件引起的工期损失,其损失额度相应较小,通常情况下不予赔偿或赔偿额度较小,该部分工期损失可不予考虑。因施工专案内部因素造成的工期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会逐渐减少。综合工期成本的各种因素,就会找到一个工期成本爲最低的理想点。这一点也就是工期最短并且成本最低的最优点。
由於内外部环境条件及合同条件的制约,保证合同工期和降低工程成本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工期成本的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工期措施成本和工期损失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爲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盲目抢工期赶进度,造成增大专案成本,导致专案亏损。
2.4强化经济观念,树立全员经济意识
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员经济意识。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从专案管理人员到普通施工人员要进行经济教育,灌输经济意识,把一切爲了效益的意识深深地刻在每个职工的脑海,对於施工作业队除组织大规模的教育外,还要通过大幅标语、宣传栏进行宣传。诸如"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建名牌工程,创最佳效益"等等,使每一位元职工都能把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主要位置。其次是组织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这是实现成本目标的保证。
2.5完善成本管理办法
通过调研发现,大约有60%的专案经理部成本管理办法不完善,只是简单的规章制度,至於由谁做,何时做,做到什麽程度都没有提及,只是一些空洞的理论性东西,实际运作起来要麽难度很大,要麽无法执行,对实际的成本管理与控制起不到多大作用。
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根据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专案成本管理办法,如专案质量成本管理办法、工期成本管理办法、专案招投标管理办法、合同评审管理办法、材料使用控制办法等管理办法。这些管理办法应是责任到人、切实可行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办法,使专案的成本控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2.6完善合同文本,避免法律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