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专业实践调查报告

会计专业实践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专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专业实践调查报告

会计专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效果低下,需要建立完整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就目前中职学校教学现状而言,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仍旧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了会计实务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灌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在当前的教学中没有科学的启发式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实验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难以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缺乏,学生在问题的分析上缺乏批判性思维,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自主解决的能力。从另一方面看,学校的教学手段与教学观念滞后。在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活动中,还是以教师板书等常规手段进行教学,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的教学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的设置上较多地偏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忽视应用型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偏离。

二、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立思路

(一)在会计教育中体现人才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知识经济环境下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理念需要跟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在人才的培养方面,需要以就业为向导,培养满足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专业要求,具有创新精神与开拓意识,知识全面且职业道德高尚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改变以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灌输,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二)以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理念

与普通高中与大学对人才的培养不同,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与大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知识深度与广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应当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即立足于为中小企业培养中等专业应用型会计职业技术人才来进行课程结构的设计,其教学内容需要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应当以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为中心建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观念的限制,以培养能力为核心,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实践性技能培养,将相关学科进行整合,使学生所学能够胜任社会岗位。

(三)改进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应当转变传统模式下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在会计教学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作用是提供学生与教师交流沟通的一个平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地位,采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式、分组讨论式以及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加教学活动的互动性与学生的参与性。

(四)多样化教学形式

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准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安排任务,让学生了解企业中会计处理模式的实际情况,例如让学生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在增加学生与社会交流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日后所要就业的岗位的直观印象。社会调查可根据其内容分成两个部分:其一是对被调查单位的会计核算进行了解,让学生对会计组织机构的岗位分工、处理会计信息的流程以及具体会计业务的核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社会调查报告;其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当前社会上会计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为主题进行调查报告的编写。在被调查单位的帮助下,学生完成调查表的填写,并以调查结果为根据进行初步分析。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社会上时事热点的思考,帮助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的形成。

(五)加强信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新科技手段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使用先进的教学工具不断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够让学生对会计领域高新技术成果与行业发展趋势有直观的认识。将多媒体技术引入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能够丰富授课内容,计算机以及先进财务软件的应用还能够提高会计教学的教学设施水平。

(六)规范课程

考核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立,使以往“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转变为重视学生素质和技能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此同时,教学过程在教学效果评判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中通过期中与期末两次考试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的模式已经难以在新模式中适用。建立综合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以及实践技能掌握等多元评价标准则十分必要。

(七)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实训基地

对于中职学校而言,校内的模拟室或者是校外实训基地都是其必要的基本设施,建立实训基地才能够保障实践性教学以及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顺利进行,尤其是当前社会对于会计行业从业者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的技能学习与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目前中职学校实习、实训基地明显缺乏的现状,需要学校完善实训基地这一基本建设。

三、结语

会计专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新方案设计 基于卓越工程培养计划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探索 城域数据网工程建设创新方案和实践 视唱练耳教学新方案的探究与实践 生物技术专业产学研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 面向“卓越计划”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专业认证背景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案与实践 中职院校数学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机械类专业力学课程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探索 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化工专业“卓越计划”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卓越计划”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关于数值分析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和探索 会计专业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面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测控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理论实践相结合搞好职高电子专业教学 基于“卓越计划”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与实践 卓越计划背景下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理念的创新方案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http:///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庄志军,苏显春.地方工科院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

[4]王永生.高水平特色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会计专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创新能力 财经应用文教学

2015年7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重视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精神的培养……”由此可见,培养职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今后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和要求。

一、高职财经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创新能力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目前社会上对创新能力有很多解释,概括起来说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整合能力。

为了解高职财经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笔者随机选取所在高职学校的2014级、2013级、2012级财经专业学生300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调查选用《创造能力快速自测法》问卷,这是美国普林斯顿创造才能研究公司总经理、心理学家尤金・劳德塞,根据他多年来对富有创造能力的有成就的男女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和企业经理的个性和心理品质的研究之后精心设计的。该量表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设计创造能力自测题49题,均为选择题,有ABC三个选项,A表示同意;B表示不知道或拿不定主意;C表示不同意。第二部分出示人物性格的形容词,挑选出10个自认为最能说明自己性格的词,所有的选项均有分值,测试完后把所有选项分值相加,则得出最后总分。创造力分为六个等级,分别为140~110:创造能力非凡;109~85:创造能力很强;84~56:创造能力强;55~30:创造能力一般;29~15:创造能力弱;14~21:没有创新能力。

在抽样调查的300份问卷中,有效卷282张,废卷8张。其中“创造能力一般”共184人,占61%。“创造能力强”共97人,占32%。“创造能力很强”1人。测试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创新能力一般占大比重,而创造能力强的学生占一定比重,而并非一般社会认为的高职学生创造能力低下。从调查结果看,我们甚至可以乐观地期待:高职学生是具有创新潜能的,只要采取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创新的主体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而采用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要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教学策略。

二、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现状

财经应用文写作是现代高职教育中财经专业学生的基本专业能力之一。培养学生的财经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途径之一。当前财经应用文写作课在高职教学大纲中属于财经类专业课,通常在财经专业学生中开设一学期,属于必修科目,周课时为两课时,通常安排在学生实习前一学期教授。与其他专业课相比,从课时安排和开设时间看,财经应用文都属于“弱势地位”,是一门被边缘化的专业必修课。在职校,担任财经应用文教学的往往是语文老师而非财会专业老师,语文老师对其中涉及的专业知识并不了解,因此这门课程往往被语文老师视为从属、附加课程,是语文老师的“副业”。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门枯燥的写作课,因此往往出现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写,或者老师简单教、学生马虎写的局面。

三、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转变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在财经应用文教学过程中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课堂讲评、课后作业和考试评价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1.创新性课堂讲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财经应用文的一般课堂教学往往先讲基础理论,如概念、特点、作用、基本结构,再案例分析,最后写作实践。财经应用文文种繁多,每一种文种都沿袭这样的教学思路,学生难免产生疲倦,久而久之学习变得单调枯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亟待转变。由“教师讲授”转变为“学生讲评为主、教师讲评为辅”模式,由原来的重视理论和格式,转变为在写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创新能力。

例如笔者在教授财务计划时先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财务计划的含义、特点、写作格式等理论知识;老师呈现“病文”让全班同学改错,以此检查预习情况。然后全班学生自由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教师呈现作文要求:根据所给材料写一则财务计划;学习小组根据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一起撰写;然后各学习小组代表轮流上台展示、讲解自己组写的财务计划;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对照比较后分析该组作文的长处与不足;最后教师点评和打分。

这样的课堂讲评模式,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条件。首先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其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其思维活跃,善于动脑筋,通过合作解决各种问题。教学课堂“以学生讲评为主、教师讲评为辅”的模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积极创新的意识,着重培养学生获取、运用、创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创新性课堂讲评,不仅能反映学生群体性差异,学习状态,还能反映群体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来的学习特点,比较全面地显示进步、退步、停滞状态,这种课堂教学讲评模式几乎适用于所有财经应用文文种样式。

2.创新性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个学生看做是具有创造潜能的主体、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对学生管理过严,过于追求细节,学生就会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个性得不到尊重和发展,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财经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写作课,语文写作需要体验生活,激发灵感,而财经应用文写作则需要实地调查,真实取证,这样即使是格式统一的应用文也能彰显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市场调查报告时,笔者改变学生闭门造车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选择一项自主创业项目开展市场调查,撰写调查研究报告。以社会和市场为课堂,搜集资料,调查内容可以是产品质量、供货情况、花色品种、竞争情况、流通渠道、市场价格、购买力、购买对象、购买者的心理等。随着高职学校产教研一体化教学,很多学生既是消费者,又不乏网店经营者。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让学生经营者们对销售有更深刻的理解。最后形成的市场调查报告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形成很多个性化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佳作。例如《“Time铺”时间服务可行性调查报告》学生想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人们提供,比如照看小孩和老人、运送外卖等。《教育园学生午餐选择性调查报告》调查教育园学生午餐的时间、区域、种类、价格等,《学生消费领域调查报告》、《高职学生打工情况调查报告》等。这些报告是学生通过发放问卷、访谈同学、走访学校附近店铺等方式搜集数据撰写而成的。在课堂交流时,学生兴奋地阐述自己调查的过程。谈到撰写过程,学生表示按照格式把真实的调查情况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难事,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全面提高。同样的此教学方法适用于市场预测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教学和布置作业。

3.创新性考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考试内容方面,由于学校对考试科目的规定,财经应用文往往属于书面考试科目。传统财经应用文考试通常重点是概念、特点、格式等,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理论通过考试,但这种模式并不能考查学生是否已经熟练掌握应用文写作。互联网时代,网络资源丰富,打开网络各种应用文模板呈现,概念、特点、格式一目了然。因此,这些并不应该成为现代财经应用文的主要考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考核中要尽可能地安排一些没有统一标准答案、需要学生经过思考、能体现学生个性的考题。

一般财经应用文考试安排在学生实习前,这个阶段学生除了学业外,重点任务是制作简历、应聘实习和就业。这一阶段财经应用文老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指导学生制作规范化且凸显个性的简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实习就业导向、从学生的现阶段任务出发,设计考题。学生出于自身需要,更易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能力。例如可以设计考题为:根据给出的招聘信息,结合自己的特点写一则求职信:

招聘会计、财务/会计助理

这种结合学生当下实际情况和特点的题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自己真的投身于应聘竞争中,从而引导学生认真审视自己,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在这种应激情况下学生写出的文章往往比在网络上抄袭借鉴他人的要真实得多也更能打动人。这种结合学生专业、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全情投入地设计考题适合邀请函、广告词、感谢信、解说词等文种。

除了考题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外,考评成绩要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可以把试卷成绩与课堂教学中学生讲评的成绩相结合,通过一定的比例,得出学生的综合成绩。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又是对学生创新性能力的评定,对学生有一种重要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敏杰,主编.应用文写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5.1.

[2]程斌.关于《财经应用文》教学方法的探讨[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3]房媛.会计专业学生如何培养应用文写作能力[J].中国证券,2010.6.

[4]王小英.高职《财经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14(8).

[5]于树胜,王秀芳.制约财经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因素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9.

会计专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一)“标准本位”教学目标

“标准本位”教学目标,是以合格会计师所具备的全部技能为目标,通过实践课程来帮助学生全面和牢固掌握专业技能。目标应该基于:所有的企业都需要会计师。因此,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会计师”。根据这一要求,课程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掌握会计知识”或“强化会计技能”之中。实践课程不仅要培养和训练合格的会计师,更要从宽泛的专业理想和信念角度出发来培养未来会计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判断、决策和评价能力。要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可发展的实践性知识和工作实践能力。

(二)“标准本位”教学目标内容

“标准本位”教学目标内容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即“理解”、“思考”、“职责”与“敏感”。

1.“理解”是指对未来会计工作发展规律的理解,对会计工作过程本质的理解,也包括对自身认知水平和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认识的清晰程度。通过持续的实践活动观察和互动来理解会计工作的内涵,懂得与会计工作有关的所有人员建立和发展各种良好合作关系的必要性。

2.“思考”是指在理解会计工作本质基础上展开对相关工作价值和意义的思考,通过对实践教学行动中产生的工作观和判断力进行的主动反思,并将这种思考与会计专业发展结合起来。使反思成果融入到未来会计工作中,形成会计工作的理想和信念。

3.“职责”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具备强烈的专业责任感,表现出包括外表形象和内在品质在内的会计师专业特性。通过履行会计专业义务、道德义务,行使专业职责,展示逐渐成熟会计师形象,养成优秀会计师的专业态度。

4.“敏感”是指对工作差异、企业差异和环境差异的感受力以及由此生成的调整能力。通过在真实教学情境中展开的直接工作接触体验,了解多元化企业的环境和特点。掌握能在多元化和拥有差异的环境中开展工作的能力。

二、建立“观察-访谈-实践”整合式教学模式

(一)观察活动

在会计实践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观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必须通过足够的观察,来理解会计工作的特点,加深对会计工作本质理解,而这种理解是未来会计师所必须具备的工作品质之一。观察的重点要包括“会计工作环境”、“会计工作任务”和“会计人员学习情况”。此外,熟悉企业环境和相关人员也是观摩的重要内容之一。观察任务的重点应聚焦于企业环境和相关资源,要求通过观察熟悉企业的环境,了解会计工作中的专业伙伴。对于观察的内容要进行详细的记录,进行观察分析,并呈交观察报告,具体包括:“观察前反思报告”和“观察后反思报告”。

(二)访谈活动

对在观察活动发现会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要采用各种访谈研究手段(访谈法、问卷法等)完成调查报告,初步培养学生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在未来会计工作中的实践能力。

(三)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建立“大学-企业合作”的实践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体验的空间,提供会计实践的真实情境和支持性指导环境。成为大学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会计理论教育与会计实践的“检验平台”。使会计教学研究、实验和职前实践得到有效结合,使企业、学生和教师结成伙伴关系,从而保证会计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实现。

1.指导原则

“大学-企业合作”实践模式的核心就是在实践中开展学习,并要求以“标准本位”目标来指导实践活动,致力于帮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本质和过程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2.指导模式

建立“实践任务指导”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利用企业和高校共同合作开发设计会计实践课程内容,以课程设置的各项实践任务为中心,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实践活动,提高学会计工作的实践能力。

3.指导职责

“大学-企业合作”的实践模式为学生与企业提供了双向互动的“零距离”对话情境,为双方的共享、参与和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实践中,高校的职责是负责学生管理,保证其遵守实践活动的规章制度,派遣合适的督导教师负责联络与指导,为实践活动提供资金补助,开放必要的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研修和学习的机会。企业的职责是为学生提供稳定且高质量的教育实践体验,包括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派遣合格的、有经验的合作教师,负责为各种实践活动(如研讨会、访谈活动、会计工作示范等)安排时间并提供场地,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指导和从事会计实践的各种必要资源。

三、结束语

会计专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会计;实践教学

一、会计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指教师将学科理论问题情景化和社会化,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实践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的教学资源要来源于实际经验,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直接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效果。

二、民办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师资缺乏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会计专业师资匮乏,有很大部分是来自公办学校的兼职的老师,在教学中很少用心去研究课程的特征,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就很难针对学生特点进行讲解,此外,还有一部分兼职教师是在校研究生,授课经验少,照本宣科。而民办院校的专职教师,也是随着这几年民办学校的发展,主要在近五六年招聘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从高校毕业后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没要社会经历,本身就缺乏实际工作的经验,有的甚至看不懂会计报表,不会做账,在实践教学中全凭理论知识和想象。加上校内工作量大,很难有机会到企业单位参与会计工作实践和深造,指导学生也就只能纸上谈兵,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人为分开,很少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2.应试教育束缚实践教学开展

当前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学习期末考核主要以考试为主,每学期的专业课程的教学授课任务,首先得满足期末考试应试的要求,受此指引,大部分学生学习和记忆的内容,也首先要为了通过期末的考核和考试,学习重点侧重于应试,忽视了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在模拟实训过程中,很多实训是纸上谈兵,实训课是变相的理论课,或者是教材的补充延伸,这些情况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导致培养出来的会计学生高分低能。

3.实践教学条件有待改善

民办高校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定位于培养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但民办高校的教育经费是几乎没有政府财政补贴的,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学费和社会的资助,因此教学设备的经费投人,实验实训硬件设施的完善,与公办大学相差甚远,这必然导致教学设备匮乏,设备水平落后,实验设施更新慢,这严重阻碍了适应社会要求的学生实践技能的全面培养。

三、改善民办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对策

1.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

改善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首先要提高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的水平和稳定性。与此同时,各种方式聘请一批企业、社会、会计事务所的专家来校兼职,让他们帮助民办高校老师及时更新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还要极力地推进产学合作,在保障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安排会计教师在寒暑假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兼职,使会计教师能够了解会计实践,积累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双师型”(讲师和会计师)人才做基础。此外,民办高校还应多邀请会计界资深人士来校讲学,组织会计界与教育界的学术交流等,为会计实践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2.完善实践教学计划

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是会计实践教学开展的是重要依据,要提高会计实践教学水平,就得将实践教学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构建会计专业本科4年、专科3年的“分层次、阶梯式”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根据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民办高校的特色,大力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与训练。实践与实验的内容要以会计基本操作的训练为基础,逐步阶梯式递进的增加综合性(如分岗模拟实验)、创新性(如沙盘模拟)的实验,实践的内容始终要要接近社会市场的实际,以避免会计实践教学与实际生活工作脱节。

3.整合实践教学内容

立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优化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可将实践教学的内容划分成三部分:课程中实验、实验类课程、综合社会实践,并从3方面进行整合:首先,整合课程中的实验内容。其次,综合设计实验类课程。第三,完善综合社会实践环节,这一环节将岗位实践和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进行结合。作为民办高校的本科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得毕业设计更应该与岗位实践紧密结合,毕业设计题目选定后,学生应在指导教师辅导下参加社会实践,实践中岗位多元化,并争取到银行和税务等系统实践,以便于熟知各个相关岗位,掌握更广泛的知识,毕业论文也不应该居于形式化,可以`活多样,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均可,看质量,重实效。

4.改革会计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对于实践课程的考核,要改变以往的期末笔试方式,将实训成绩作为考核标准,具体操作可参考一些院校经验,把每一项实训分成实训预习、实训操作、实训效率和质量、实训中的协作与互助、实训态度、实训总结等模块,分模块打分然后汇总。这样进行单项实训的考核可以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端正学生实习态度和工作热情,并树立高效率完成工作的责任意识,以及学生的团结协作和交际能力。单项实训考核结果可以作为课堂成绩,综合实训作为一门实践课程的期末成绩,两者赋予相应的权重,比如可以各占50%,汇总后登录成绩。

5.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

会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会计实践教学的基本前提。完善校内外会计实践基地建设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面向就业的基础和保证。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实践基地的建设,应考虑面向职业、对外开放、思维先进、整体性和服务性的特点,来提高建设水平。面向职业是指基地模式反映职业的真实情境,要建立全真、仿真、模拟式的校内实践基地。对外开放是指基地的利用要满足学生自我提高实践技能和课下训练的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提供条件。思维先进是指实习基地要创新思维模式,在设计实习项目和职业情境等方面体现会计专业的最新发展趋势。整体性是指基地的组合要围绕会计职业能力的目标和相关要求,建立能够适应多项目多岗位和综合实习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服务性是指实践基地的运行要面向社会,校企合作,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毕鹏Q.民办高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3,16: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