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公路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公路建设;生态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TB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公路是人民出行的主要载体,它的建设使用,使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较大。直接影响是公路通过毁坏周边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交通导致动植物死亡和边缘效应等因素对生物生存和迁移产生影响,以及公路建设时使周围的自然环境发生改变;间接影响是公路的人类活动加剧间接对环境造成了影响。
二、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动植物的影响
公路使动物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加速了生态环境的岛屿化,使生物将变得脆弱,可能引发种内分化;其次公路交通使许多原先人类难以达到或难以进入的地区变得可达或易于进入,尤其对原始森林、湿地、野生珍稀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构成巨大的威胁;公路是带状的工程,对原始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有破坏性的阻隔,特别是公路边坡的混凝土挡墙等处理方式,人为阻隔了公路两侧的动物通道,影响正常的活动路线;再次公路的施工和营运排放出的废气、废渣、交通噪音等污染物等对动植物生存环境造成污染,降低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质量。
2、对土壤的影响
在公路的施工期间,首先公路永久性占地数量大,这会造成土地资源的减少,并加剧了目前我国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和退化。其次是土壤侵蚀,在建设期间,施工过程所导致的土壤侵蚀即水土流失是对沿线土壤的重要危害,土壤侵蚀起源于同受公路工程干扰的水流和土壤之问的相互作用。公路产生影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高填深挖路段、桥梁、边坡挡墙处理、取弃土场和临时设施区等,其影响方式主要有占用耕地、毁损植被、引起水土流失、造成农业减产和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等。
在公路的运营期,随着汽车尾气排放,通过降雨沉降进入土壤,铅的长期积累使生物地球化学平衡遭到破坏,最终超过土壤承受极限造成对农作物的危害,进而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在土地占用方面,公路建成之后,人们占用大量沿线区域的土地进行开发活动,比如工业、商业、餐饮进而旅游等。
3、对水资源的影响
在公路施工期,公路建设对地表水体产生影响。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中的弃土、弃渣等固体废弃物直接排入水体等因素都将造成水质量下降。弃渣侵占河道影响河流的过水断面、流量和流速等,使得冲刷动能增大,是产生河岸侵蚀和洪水发生的因素之一,有些公路建设项目还可能使河流改道,池塘、湖泊、水库被毁。污染方面,在施工期间,易导致水土流失,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使河流湖泊水质混浊、悬浮物浓度升高等,特别是在水源地路段这种影响会更加敏感。
在公路的营运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管理区等公路附属设施排水所排放的生活污水和洗车、机修等车间排放的生产污水对水源造成污染。当降水形成路面径流挟带溜撒的有害有毒物质排入水体或农田,都会对水质和土壤造成很大的危害。
三、公路生态化是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向山区及沿海地区的不断发展,产生了植被破坏、环境污
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引发了很多环境地质灾害。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植被和表土的损失,自然植被的恢复十分困难。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气候温和的亚热带地区公路环境下,植被要想自然恢复到原有状态至少需要20年。因此, 公路建设加剧了资源、环境和人口之间的矛盾,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这种现象,我国很多省份都提出建设公路要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的指导思想,提出公路建设生态化的概念。
四、公路生态工程的概念
如何在进行公路建设的同时减少或者消除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是公路建设者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公路生态工程,是指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满足保证交通发展和环境协调的前提下,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为目标,维持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和谐。
公路生态工程设计要求在公路的各个设计阶段融入生态设计理念,需要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①采取何种方案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②如何弥补公路建设的不利影响;③破坏的自然环境如何恢复或补偿
五、实施公路生态工程设计的步骤
根据我国公路建设的现状和实施公路生态工程设计所取得的一些经验,通常应按以下步骤进行生态工程设计:
1、在初步计划修建公路之时,让相关人员搜集拟建公路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料,做好生态环境的现状了解及调查。
2、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召开研讨会,让公路设计人员对当地的生态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并制定出生态设计的框架:
(1)路线布设尽量避开村镇,降低汽车噪音、废气、震动对沿线村镇居民的影响;线位不要出现大填大挖,降低对原有环境的破坏程度。
(2)尽可能少占用和分割良田、林地,以保证良田原有的较好的灌溉系统和森林的整体性。
(3)做好完善的排水系统设计。涵洞和跨越水体的桥梁需做好生态化处理,不破坏水系;路基两侧设置边沟和排水沟,阻止路面污水,保护农田和池塘、水库免受污染。
(4)合理确定道路建筑材料场地。道路的取土和弃土要集中,并尽量做到调配平衡;如果有弃土,应进行加固处理以防止水土流失。
(5)对公路边坡实施生态化设计,可注重减少钢筋混凝土的刚性实体和硬质边坡体的采用,选择生态绿化边坡结构形式,并实施对公路两侧用地的绿化工程,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6)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必须穿越居民区、学校等的路段设置隔音墙,防止汽车噪音对居民生活和教学的影响。
(7)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公路可完善动物通道的设计,便于动物自然通过,减少对其日常活动的影响。
3、在公路设计的同时,还要考虑各种可能影响生态的条件并参考生态学专家的意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根据经验,详细确定出可行的生态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继续细化生态设计步骤和内容,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尽可能减少对施工区以外的植被、天然地表及农田的破坏,规划好施工用地范围。
(2)在人口稠密的村镇附近作业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噪音、尘土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3)对于沥青拌和厂和堆料场必须选择在远离人口稠密的地点,以减轻对周围居民生活空间的污染。
(4)设计中应明确工完成后的现场恢复问题,要及时清理料场,并注意土地的复垦和利用,变场地为耕地。
(5)做好施工期间临时排水设计。严禁施工废水、废料直接排人河流或沟谷。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要集中处理后选择合适的场地统一排放,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4、公路投入运营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有废气污染大气环境、噪音影响环境、垃圾废水污染环境等几个方面,因此,在设计中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止或减轻负面影响。
(1)对沿线养护工区收费站等进行综合设计,对其生活污水、洗车废水及生活垃圾等要集中处理。
(2)建议公路管理和公安等部门应严格控制并加强管理,以防止有毒有害等危险品可能在运输中的意外泄漏而造成对环境的影响。
(3)对收费站及功能服务区等车辆停靠处,设计中应考虑设置必要的大气防污装置,以改善收费人员及公路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
六、结束语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对城乡建设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建设过程中,要保证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促进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效果。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收集各生态工程设计的反馈信息,通过分析总结经验,为以后的公路建设生态工程设计提供参考资料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彭辉.关于环保理念在生态公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O1O.
关键词:贵州山区;生态公路;新理念
Abstract: through the guizhou mountainous secondary roads ecological demonstr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are analyzed, in guizhou province Carey to thunder (folk) highway (the three trees to folk section) reconstruction projects to rely on engineering, puts forward the landscape design theme-" a new landscape ecology, impression national amorous feelings"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deck landscape design and ethnic village gate design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ject, to achieve the secondary roads of the ecological design effect.
Keywords: guizhou mountainous area; Ecological highway; The new idea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贵州山区二级公路建设从过去的传统建设中吸取建设的经验,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同时融入新理念,不断的加强动态设计。
一、概述
通过《贵州山区二级公路生态示范工程研究》,该课题以贵州省凯里至雷山(大塘)公路(三棵树至大塘段)改扩建工程为依托工程,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及实施后效果,充分体现了山区二级公路线形、路基、交通安全设施与环境景观相协调的原则与方法;构建了山区二级公路路域植物配置模式,提出了维护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方法,以及边坡生态防护的措施;创新了路肩挡墙挑台绿化技术,提出了集塑石挡墙、观景平台、门亭、标志牌等于一体的地方文化展现手法。
二级公路生态设计的理念在当今公路建设中显得更重要,力争把该理念贯穿到整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以及项目在投入运营期。
二、生态公路
“生态公路”作为科学的公路建设理念,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目的就是将人类发展对自然生态的破坏降到最低,寻求一个临界的平衡点实现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和可持续,“生态公路”理所当然的成为未来公路建设的发展方向。但就国内目前而言,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领域,“生态公路”都还是十分稚嫩的新生事物,缺乏成熟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存在许多研究上的空白,致使生态公路建设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达不到好的效果。
公路在投资、设计的前期阶段、公路建设时期以及养护管理阶段都应该在注意“生态公路”的突出,引入环保、美化、人文的概念,把公路的景观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考虑,使公路不仅仅成为一条行车通道,而且应该是一个绿化、美化、动感的画面,成为一条位移景观、爽心悦目、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协调的空间走廊。这样不仅能够达到保护环境、保护文化、改进公路环境与景观、提高公路使用质量的目的,满足人们对公路沿线景观的需要。
三、依托工程设计
课题以贵州省凯里至雷山(大塘)公路(三棵树至大塘段)改扩建工程为依托工程。贵州为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公路建设任务艰巨繁重,且地形地貌差异显著,地质水文复杂,雨季明显,生境脆弱,使得公路建设更加困难,保护生态也更加困难。
提升设计新理念,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有针对性、创造性的动态设计山区公路,促进山区公路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安全、经济、生态、和谐、舒适、适用”的公路。
设计是工程灵魂。工程设计不仅需要设计人员具备丰富的设计经验,还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之中不断创新,熟练掌握技术的同时,还应灵活掌握技术指标,设计出适地的最优路线,提高公路设计的质量,在交通安全的前提下,保护生态环境,把“不破坏和少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融入设计中去。
公路沿线科学合理地设置有地方特色的构筑物,丰富了公路附加功能,为当地文化旅游发展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了解当地苗族村寨提供便利,同时也为沿线的村寨居民集会、开展村寨民族文化提供场地。景观营造的主要原则为:安全为前提,少而精地体现地方特色;充分表达当地民俗特色和文化特征。
景观设计主题——“串联山水生态,印象民族风情”景观设计从尊重黔东南州的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出发,以反映巴拉河沿线自然风貌为基础,尽量保护公路周边原生态自然景观,模拟当地原生太景观,尽量修复被破坏的环境,通过对边坡、挡墙、观景台等合理景观设计,营造生态、舒适、和谐、自然的公路路域景观,将公路有机地融入到周边自然中,体现公路与自然友好共存、和谐发展的对话关系,让用路者以公路为载体亲近自然,感受沿途美丽独特的自然风光。同时,在设计中发掘和提取沿线具有代表性的苗族文化,将其融入到工程结构中,以少量画龙点睛的修饰,展现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生态路。
尽可能保护和利用路域现有自然植被,体现“不破坏和少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生态理念;绿化设计与施工应采取“露、透、封、诱”的景观处理方式,体现“公路与周边景观和谐相融”景观理念;
在具体设计及实施过程中需不断地提升设计技术水平, 随时分析新问题, 提出新方案, 体现“动态设计”的理念;挖掘民族文化,使公路真正融入当地人民的文化和生活,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观景台景观设计: 四个观景台各有主题:寨瓦观景台是凯里至雷山二级公路第一个观景台,左侧为寨瓦苗寨,以“喜迎客人来苗寨”为主题;第二个是南花观景台,南花苗寨中的古枫,是苗族图腾崇拜的象征,又称图腾树,南花观景台的主题为“蝶恋枫”;季刀苗寨是一个刚被人们认识的苗寨,苗寨的百年古歌、百年粮仓、百年青石古道吸引着无数的游人,季刀观景台的主题为“醉苗乡”;掌坳苗寨距雷山县城7公里处,在S203道旁的大塘乡境内,山寨四周杉木秀拔,竹林葱郁,别具一格的苗族吊脚楼掩映其中,是苗族铜鼓舞的发源地,掌坳观景台的主题为“铜鼓舞乐”。
民族寨门设计:门亭是少数民族聚居的标志性建筑,在凯里至雷山二级公路视线开阔处设计一座民族风格显明的门亭,将黔东南苗族文化中的芦笙、牛角、头饰、以及民族生活习俗等精髓以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方式融入到门亭构造之中,使之成为凯里至雷山二级公路的标志性建筑,是当地的地方名片。
四、结束语
贵州二级公路生态设计:突出二级公路的功能和生态原则,通过设计使二级公路的建设能恰到好处的融入当地文化和生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景观设计与公路设计能同步进行,在施工期间体现动态设计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凯里至雷山(大塘)公路三棵树至大塘段改扩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贵州省凯里—雷山(大塘)公路三棵树—大塘段改扩建工程景观两阶段施工图动态设计图。
3.贵州省山区二级公路生态示范工程研究工作报告
4.贵州省山区二级公路生态示范工程研究总报告
5.贵州山区二级公路生态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关键词:生态公路;公路设计;环保理念
1. 生态公路设计理念
1.1 生态恢复设计
生态恢复设计是会对整个公路的设计都有影响的。在进行边坡的防护设计时,要选择适合的植物、坡度和类型,有利于生态的恢复;在进行路域生态设计时,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特点来进行植被的选择;在建设公路时临时征用的土地可以将其变为农田,这样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1.2 保护环境、融入环境
要将自然式的设计理念融入到传统式的设计理念中,这样能够做到对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的最小破坏;改变原有的设计方法,利用原有的景观植被来进行公路设计,尽量减少人工对环境的影响;另外还要尽量多引进不同种类的物种,对沿线的文物也要进行保护,让公路真正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1.3 采用乡土化技术
乡土化技术指的是将乡土材料、植被、文化等引进到公路设计中,使公路设计具有个性化特点。在建设生态公路时,要尽量选用本土的植物物种,这样能够避免外来品种对本土环境的影响,也利于植被的成长。
1.4 科学的生态绿化设计
建设生态公路,还需要对本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的特点进行分析,选用与本区域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植被;在进行边坡绿化时,则要考虑土壤的结构特点。同时在选择植被时,要尽量做到多种类型相结合,避免物种单一,也可以采用散丛结合的方法,实现绿化的科学性。
1.5 公路工程和生态工程结合
环境的一体性,还能够全面考虑公路工程中各种生态环境的关系,减少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及优化。生态公路的设计是基于环境保护来进行的设计,它不仅能够体现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自然和谐,而且会将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减少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利于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
1.6 灵活创新设计理念
灵活性设计理念是指在不违背国内外现有标准的前提下,在不影响使用安全的基础上,运用灵活创新的技术来对公路设计进行改造,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公路生态设计则需要相关人员灵活运用相关理念,对区域环境进行全面考察,利用现有生态工程、恢复技术等来进行公路生态设计。
2. 环保理念指导生态公路的设计与施工
2.1 公路景观设计施工
公路景观是由公路和公路周围的景物组成的综合体。它不仅包括公路设计完成后形成的景观,也包含有沿线的自然、人文景观。因此人们对公路景观的印象就是公路及其周围景观的综合体。
(1)公路自身景观设计。公路的自身景观,我们常常可以接触到,那就是人们出行的道路;公路周边的护栏、排水沟、隧道、桥梁等;公路边上的服务区、加油站、观景台、收费站、标志牌等一系列辅助设施;还有公路边上的绿化带等。公路是人工修建完成的,因此公路的自身景观是公路路权的一部分,他为整个公路景观做出了突出贡献。另外,公路的自身景观,如服务区,是可以通过人们的设计而达到观赏目标的,因此它是可以由人为控制的。
(2)沿线自然景观设计。公路自然景观则是指公路所经路段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它是整个公路景观的主要部分,人们在行车过程中主要观赏的就是这些景观。自然景观就是由平原、丘陵、大海、森林、植物、动物、河流湖泊、气象变化等一系列自然现象组成的景观。它是大自然自身作用的结果,不受人为控制,因此需要通过根据不同地区特点来进行设计,表达主题,用当地的独特材质和设计过程来进行自然景观的凸显,这样就组成了不同特色的自然景观,为驾驶人员和乘车人员带去了独特的风景,驱除疲劳。
(3)沿线人文景观。公路的人文景观主要是指所经地区的文化、历史特征。由于公路行进区域和视野的限制,驾驶人员和乘客只能领略到所经区域人文景观的一部分,而且由于不同的排序,不同阶段给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人文景观的具体体现主要是村落、城镇、民寨等人类聚集空间,它们因城市化程度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形态,也有一些是散布在不同地区。某些人文景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例如具有传统特色的寺庙等,它们互相融合形成了景观的宏观特色,这些能为路人带来不同的愉悦感。而一些人文景观可能会造成公路整体景观的不和谐,因此在对人文景观的改造方面需要了解和分析各地人文景观的本质内涵。与公路本身景观相比,自然和人文景观往往不属于路权范围,因此需要与当地政府进行协调沟通,对周边环境进行整体改造,以达到优化整体景观的目的。
2.2 路侧生态设计施工
路侧设计采用的最多的方式就是容错设计,它正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安全理念。首先,要在保证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针对当地地形特点,综合考虑工程造价,将路侧的宽度加大,将坡度放缓;其次,对于有挡土墙的,可以将其取消,并建设两米以上的平台,平台上的植被要注意保护;再次,为了方便排水,路侧净区应该采取与路面一样的坡度,这样也能够保证车辆的安全和环境的和谐;最后,对路侧边沟的设计也要按照以上原理来进行,采用隐形的边沟来设计,这样既能够增强路面的承载力,也能够将路侧的净区拓宽,这样可以保证路侧的安全,也可以种植植被,形成一条生态边沟。生态边沟的设计形式是指将开放式变为隐藏式,这样路面的集水可以通过边沟流入地下,在地下水渗透阶段设置排排的碎石垫层,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地上、地下、和基层的排水问题,也能够将路侧净区拓宽,这样就保证了道路的安全。
2.3 边坡防护与绿化设计施工
(1)工程防护。在工程中常用的防护措施主要有护坡、护面墙等。在选择防护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工程的比例、尺度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根据当地环境特点、施工状况等,来选择恰当的防护措施,这样可以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也能够保证道路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2)植被防护。除了工程的防护措施,还可以采用植被来进行道路防护,这主要有挖沟绿化防护、喷播绿化防护、喷沟绿化防护等等一系列技术可以使用。生态公路的设计,则主要采用植被防护的技术。对于不同状况的路段,要采用不同的绿化技术来实施植被防护,如在坡度较缓的路段,则可以采用喷沟技术和挖沟技术;而对于高要求的地段,则需要采用喷播的技术来进行绿化,同时也要注意喷播的厚度和质量。
3. 结语
生态公路建设发展时间不长,还比较新,但它代表这未来公路建设的主流走向,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比较发达的城市这方面的研究则比较多。我们可以向发达国家借鉴经验,例如沥青路面、水泥路面的降噪工程,混凝土路面的尾气吸收等,都可以学习。另外还应该对先进地区的生态公路进行考察,学习先进技术,为生态公路的建设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石京.生态高速公路的概念与功能定位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06(7):148-151.
关键词:公路;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发展,公路建设越来越的增多,由于公路建设造成的环境危害也越来越大,建设生态公路已成为当前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公路并不是一句空话,要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了解,采取相应的措施,才是建设生态公路的有效途径。
一、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对森林植被的影响;对公路沿线地区土壤质量的影响;对公路沿线地区水文水质的影响;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1、公路建设对森林植被的影响
(1)森林植被是地球生态系统的调节器,它能防止土壤沙漠化,可调节洪水和河道水流的有害波动。公路建设对森林植被的直接影响在于实际公路用地占用了自然空间(每公里公路占地数公顷),间接影响在于公路地贯通将导致进一步的地面清理、建造次要公路、砍伐森林、偷猎以及引进农业和养殖业;产生边界效应,导致森林边缘地区的日照急剧增加,并改变大气条件;损害大森林对气候的调节功能等。
(2)公路上汽车产生的粉尘不仅影响植物的光合、呼吸和蒸腾作用,并使所吸附的有毒重金属等物质极易进入植物体内造成毒害,普遍阻碍了植物生长并发生可见的伤害症状。
2、公路建设对沿线土壤的影响
(1)公路营运过程期间被剥蚀的沥青、滴漏的汽油、机油等有机溶剂沿路表进入沿线的河内及土壤,会对当地的水质及土质造一定程度的污染。
(2)公路上汽车产生的粉尘里的金属离子使酸性土壤地段土壤pH值上升,导致土壤养分含量降低、有机质层厚度改变、容量增加、湿度下降并且金属离子可以在土壤里保持数百年。
3、公路建设对沿线水文水质的影响
(1)公路建设会造成水流集中于某些点,在许多场合,还会使水流速度加快,从而改变地表水流的自然状态。在特定的区域条件下,这些变化会导致洪水土壤侵蚀以及河流淤塞等后果。
(2)公路排水和开挖会降低周围区域的地下水位,而路基和其它结构物则会因限制水流提高周围区域的地下水位。其结果会造成土壤侵蚀、土壤劣化、植被减少、饮用水和农业用水流失以及影响鱼类和野生动物的生存。
(3)因河流及其两岸生态活动的改变、无控制的筑路活动以及化学物品和污染物溢出而产生的沉淀物,均会对公路附近区域的水质产生有害影响;因车辆废气排放、路面和轮胎磨损以及金属腐蚀而造成的长期性污染是城市中某些繁忙公路的普遍问题;季节性污染问题产生于冬季对公路的撒盐和河流缺水时期。
4、公路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新建公路会直接造成野生生物栖息地、地貌特征的丧失。公路对哺乳动物(蝙蝠除外)、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不会飞的无脊椎动物来说,显然是个障碍物。公路穿越野生生物栖息地会改变当地野生生物的栖息环境,影响当地动植物种群的生存、繁衍和迁徙。
二、建设生态公路的措施
1、选择环境最优的路线方案
现代高等级公路设计应把构成沿线景观整体要素作为设计变量和目标,创造出一个安全、舒适的大众公园和艺术品,实现高速公路快、达、畅、美的目标,即在初步设计阶段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冲击为目标,开展公路景观设计,而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则以路域植被恢复、噪声污染和污水净化处理设计为主,开展路域生态环境治理设计,最终使系统结构和功能达到整体优化。
2、将公路环境治理工程设计纳入公路工程设计范畴
公路环境工程是一个涉及地质工程学、公路工程学、水土保持学、植物生态学、现代空间技术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因此应当加快培养公路环境工程设计人员,开展高等级公路环境保护与恢复新技术应用研究。
3、开发和推广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
针对新建公路路域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应当采取生态绿化策略,在坡面上建立应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禾豆草本植物群落和灌木群落,突破草本护坡的单一模式。
三、生态绿化技术的应用
1、处于石漠路域的生态恢复技术
针对强风化石质、种源匮乏或其大范围植被严重受损和破坏或处于石漠化地带的路域,可采用人工撒播或机械化施工喷播石漠灌草种及当地的灌草植物种子。按上述两种方式把种子、肥料、土壤稳定剂等用水为土载体喷播到岩石上,以提高植被恢复速度。或采用更换高湿客土的方法栽植苗木、均可获得满意的结果。此技术不仅可以促进植物种子着床、萌发和天然更新,并且对原有植被的生长发育也相当有利。
2、公路路域铅污染的生态恢复技术
公路路域路基土壤中的铅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经研究表明土壤里铅污染是以公路为轴线并在其两侧呈带状形顺路延伸,其累积的铅主要存在于路基两侧50m范围内的深为0~20cm的表层土壤中。目前针对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分为两类:一类直接利用自然生长或经基因改性后的超积累植物来吸收土中重金属铅的方法称为持续植物提取术,二类利用有效的鳌合剂来促进植物吸取土中重金属铅的方法称为诱导植物提取术。
四、公路边坡生态绿化技术措施
目前公路边坡生态绿化技术已期成熟,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1)人工植被:靠人力施养,适合于小面积、坡度缓的土质或砂土类边坡;
(2)植生地带:是将一种己成苗草皮或将其植物种子夹在多层无纺土工织物或天然纤维垫中并直接密贴在边坡表面施行快速绿化的办法,适于坡度较缓、坡面平整的土质或砂土类边坡。
(3)液压喷播:通过液压洒布机将植物种子、肥料、木质纤维、稳定剂和水的混合物均匀洒布在边坡面上来进行绿化,适用于大面积的边坡。
(4)厚层喷播:采用湿式喷枪,经压缩空气将其植物种子、肥料、土壤和水的混合物洒布在边坡表面上,形成1~3cm厚的植被层,最后张拉各类纤维网、聚合物或金属网使植被生长层稳定附着在边坡上,适合于各类土壤条件较差的±质、土石质和稳定岩质边坡。
(5)锚固三维网复合植被技术:既能有效防止边坡岩土体的水土流失,提供适宜植被生长的生态环境,且能显著提升边坡的整体和局部稳定性能,此技术符合高边坡治理的发展方向。又达到生态保护效果,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6)框格工程技术:这是又一种圬工防护措施与生态防护措施相揉合的办法,它采取在边坡上砌筑或安装一定形状的混凝土框格构件,在其框格内堆填土体进行绿化,适合于坡度较陡的土质和易风化的岩质边坡上。
(7)有机基材喷护:采用砂浆喷枪,通过压缩空气将植物种子、有机质植物生长基、水泥或合成树脂等粘结剂与水的混合物喷射并粘结在边坡表面,形成3~10cm厚的有机质植被层,适用于各类稳定岩质边坡,另外在路基边坡上采用爬藤植物、荆条扦插苗结合草坪立体绿化,充分利用空间和土壤资源。加上所述植物耐干旱、耐瘠薄,特别适于本土生长。但为了防止物种过于单调,易受病虫害的危害,适当引种些许红(黄)刺玫和其他乡土品种的小灌木,能够提高植物种群中多样性指数,增强了植物群落抵御不良气侯和虫灾的能力。
五、结语
生态环境与公路建设的协调发展在我国公路建设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决不能走先破坏再治理的老路。生态环境与公路建设协调发展应是我国公路建设的基本方针。为此,要使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降低到最低程度,就必须依靠政府协调,综合治理,科技进步,因地制宜地优先采用成熟实用的国家环境保护最佳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1]江玉林,杜娟.高等级公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J].公路,2002,08:68.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3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将初步建立政策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工业产品生态设计推进机制,制定一批产品生态设计标准,开发、应用和推广一批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材料(产品)以及清洁生产工艺技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态设计还是一个新名词。但实际上,在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等文件中,都提到了“要推行工业产品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是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活动。《指导意见》提出,生态设计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污染预防的重要措施,是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要求,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企业是生态设计的主体。企业的认识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态设计能否真正“开花结果”。《指导意见》提出,要引导企业把开展生态设计作为提升产品竞争力、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措施,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建立有利于企业开展生态设计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下一步将选择汽车、电子电器等产品,制定相应生态设计评价实施细则,开展生态设计试点工作。在激励措施方面,我国将建立优秀生态设计产品奖励机制,支持生态设计产品扩大社会影响、提高市场竞争力。研究制定支持企业开展产品生态设计的财税政策,优先考虑将有关产品列入政府采购名录,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应用与推广。优先支持对生态设计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技术改造项目,加强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和对接,将相关项目列入绿色信贷支持计划。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资源开发部部长张鹏表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已经启动国内汽车产品的生态评价项目,指标涵盖原材料、先进生产工艺、使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噪声、报废后的回收利用率等。
在标准体系方面,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研究产品从设计到回收处理各环节的典型案例和共性经验,提出产品生态设计标准体系框架,组织编制产品生态设计通则;选择一批生产过程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的重点产品,研究制定生态设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