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

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

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范文第1篇

本人在急诊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基本掌握了急诊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及鼻饲,吸痰,给氧,洗胃,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心电监护等技术操作规程。

带教老师评语:该生急诊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积极,责任心强,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基本掌握急诊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及鼻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吸痰,给氧,洗胃,皮下注射等技术操作,圆满完成实习计划。

我在急诊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实习态度端正,实习动机明确,工作主观能动性强。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严格“三查七对”及无菌操作,现已了解了预检分诊和院前急救的流程,熟悉了急诊常见疾病护理、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配合,掌握了洗胃、心肺复苏、除颤等急诊专业技术和**********急救仪器的操作、维护。

我在急诊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实习态度端正,实习动机明确,工作主观能动性强。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严格“三查七对”及无菌操作,现已了解了预检分诊和院前急救的流程,熟悉了急诊常见疾病的护理、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配合!在急诊科得到老师的肯定,今后会更加努力.

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急诊科

由于急诊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等特点,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波动较大,需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才能更好的配合治疗。本院为了验证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了部分急诊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对患者的表格调查统计并对比了两组患者评估的就诊环境、护理水平、服务态度以及沟通等方面,现将对比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的急诊科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35~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5.2)岁;对照组3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37~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6.1)岁。排除两组患者患有严重精神疾病、老年痴呆以及意识障碍等,使得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及指标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遵医嘱护理即可。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是培训急诊科护士的护理理念,通过会议方式对全体急诊科护士进行优质护理方案的学习,学习期间可以分组讨论护理方案和护理方法,加强护士的理解。同时加强护士急救知识和急救流程的培训,提高其急救和应急能力。第二是分配岗位责任制,所有护士应严格执行护理管理安全制度,细化护理工作,明确岗位职责。第三是排班制度,排班要人性化,医院会最大程度保障急诊科的护士数量,根据岗位、工作量及专业技术进行合理化排班。第四是优化诊疗过程,由专门人员负责将急诊患者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类,保证严重的患者在黄金时间内得到救治。采取一卡式电子服务,方便于患者挂号交费及拿药输液,保障用药安全。第五是确保患者舒适的医疗环境,护理人员先引导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帮助患者解决生活所需,保证患者身体舒适的同时平衡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的紧张、恐惧及不安等消极情绪,积极乐观的配合治疗。本院通过自制的调查表让患者对两种护理服务的就诊环境、服务态度、护士仪表、护理水平以及沟通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每一项满分100分,得分越高效果越好。

1.3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的就诊环境、服务态度、护士仪表、护理水平以及沟通水平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诊科属于大多数医院的重要科室,也是所有重症患者进入医院后的第一重要渠道,集中了病种最复杂、抢救管理任务最繁重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水平的要求也随之升高,尤其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在保证常规护理效果的基础上坚持新型服务理念。同时不断深化护理人员的内涵和专业技能,满足患者基本的生活所需,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建设,消除患者由于突发重病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通过具有亲和力的交流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患者的信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旨在更好的配合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本院通过分组对比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就诊环境、服务态度、护士仪表、护理水平以及沟通水平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为为患者提供了更舒适的就诊环境,服务态度好,护士的仪表让患者感觉舒服,护理水平更高,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更顺畅,总的来说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更利于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丽芬.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4):238-239

[2]童凤玲,陈秋星.目标管理在急诊肠造口护理中的实践与效果[J].安徽医学,2014,35(22):2743-2745

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范文第3篇

急诊科是临床较为重要的科室,是抢救患者生命最为主要的部门。由于急诊科接收患者具有病情急、发展快、并发症多的特点,间接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1]。为有效提高急诊科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保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急诊科采用PDCA模式,取得显著成效,现汇总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我院(2012年3月-2015年9月)急诊患者20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成不同组:常规组100例,男性、女性患者分别57例、43例,年龄段18-78岁,平均(46.3±1.3)岁;干预组100例,男性、女性患者分别58例、42例,年龄段19-79岁,平均(46.4±1.4)岁。200例患者的年龄段、男女例数等资料无区别,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急诊科的基础护理管理,如:按照本院所制定的相关护理管理规章制度等实施按时、不按时的培训、考核等,并结合急诊科日常需求安排护理人员。同时,还需讲解急诊科的相关抢救、护理等工作;干预组患者则实施PDCA护理,包括:①制定护理计划。临床PDCA护理模式实施前期,科室领导需带领全科室医护人员参加培训,并从中挑选表现良好者组建护理团队,由各小组对自身所分配的项目行护理质量、现状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规范、科学的护理内容。并且,还需建立健全相关考核制度,带领全体医护人员学习;②实施护理计划。小组组长负责相关护理项目质量的评估,护理过程的监控,护士长则对管辖区域内的护理质量进行管理,促使每位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日常护理中,提高护理服务意识[2];确保护理工作落实到人,做到有规可循;③临床检查。护理团队组长需每月于固定时间内行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检查,一旦发现不良现象,需立即纠正;从所发现问题中找寻潜在性漏洞,并制定预防、改进措施,预防不良事件;④总结、反馈。每月于固定时间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召开研讨会,分析、探究日常护理中潜在性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确保相关措施落实到底,以形成相对完善、有效的反馈系统,提高护理质量。

1.3评定项目 统计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统计其护理满意程度,标准:将急诊科所制定的护理满意调查问卷发放到每位患者手中,让其填写结束后统计总分,分数在90分以上,表明满意临床护理;分数在60分以上,表明比较满意临床护理;分数在60分以下,表明不满意临床护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版本为SPSS14.0的软件处理数据,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程度均属于计数资料,均借助%表示、χ2检验,P

2结果

2.1临床抢救成功率判定 调查结果表明,100例干预组患者成功抢救者93例,占比93.0%;100例常规组患者成功抢救者80例,占比80.0%,经由统计学分析得知,两组的成功抢救率有区别,P

2.2临床护理满意程度判定 调查结果表明,干预组、常规组患者预后的护理满意程度有区别,P

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范文第4篇

1.1急急诊患者发病急骤、来势凶险、时间性强,所以一切工作突出一个“急”字,要分秒必争、迅速处理。这决定急诊护士应有巨大的潜能,投入高速度、高效率的工作。

1.2忙急诊患者病情变化快,来诊时间、人数、病种及危重程度均很难预料,因此随机性大、可控性小。尤其遇有交通事故、集体急性中毒、传染病流行等,患者常集中就诊。所以急诊工作十分繁忙,要做到紧张而有秩序[1]。

1.3多学科性急诊患者病种复杂,疾病谱广,几乎涉及临床各科常需多科人员协作诊疗。因此要有高效能的指挥组织系统和协作制度。

1.4易感染性急诊患者因无选择性,常有传染患者,易造成交叉感染。因此,要特别注意无菌操作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5涉法及暴力事件多如服毒自杀、车祸、打架斗殴的刀伤等。因此,要遵守医疗法规及要有高度的自控力,防止发生医患冲突。

2急诊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2.1承担急诊护理工作对病情紧急的患者做好预检分诊工作,能得到及时诊治和处置。

2.2承担急救护理工作制定各种急诊抢救的实施方案。对急危重患者以及成批伤员,要上传下达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对急诊留观的重患者应及时配合医生以明确诊断,正确治疗,必要时给予监护。

2.3承担急诊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急诊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培训急诊护理人员的抢救水平,加速急诊护理人才的成长。

2.4开展急诊护理领域科研工作开展有关收集急症、危重症患者病情发生发展过程的第一手资料和护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从而可总结诊治、护理等方面的经验及规律,提高急诊护理质量;进一步找出问题,研究、分析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的检控。

3护士在急诊医疗中的多种角色

3.1护士是急诊医疗中的主力军护理工作是具体实施抢救和治疗方案的“主力军”。医师所制定的治疗和抢救方案固然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关键在于确切地执行所指定的方案。如对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抢救,就应严格地做好雾化、翻身拍背、吸痰、观察病情、无菌操作,如有一环失败,即前功尽弃。

3.2护士是急诊医疗中的先行官急诊护士也就是“一线人员”,在24h内与患者保持密切接触。患者一进急诊科,首先接诊分诊的是护土,是分诊护士把他们安置在抢救或诊治场所;危重患者进入抢救室,首先接诊的又是抢救护士,根据病情即作紧急处理;如患者留置在急诊科,又是护士进行巡回观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所以护士是首先接触患者、首先抢救患者、首先发现病情变化的“先行官”。

3.3护士是急诊工作的管理者为保证急诊工作的正常运转,护士负责管理全科的一切设施,负责医疗物品的领取,负责抢救仪器的管理,从而保障了医疗用品的供应,保障了抢救仪器的完好备用状态,保障了急诊工作的正常运转。

4急诊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急诊护士是急救医疗的重要力量,是抢救、护理急症患者和危重患者的主要成员。因此,急诊护士素质和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急救工作的质量。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工作要求是[2]:(1)急诊护士不仅要有熟练的护理技术,动作迅速,思维敏捷,身体好,还要有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2)急诊护士必须具有各科急诊临床知识和经验,并具备一定的应急能力和基本抢救技术。(3)掌握急诊分诊原则,鉴别分诊快而准,以缩短候诊、分诊和诊疗时间。(4)要熟练掌握抢救技术操作,掌握监护仪器、呼吸机、除颤器、输液泵的使用方法和管理技术。掌握心电图的操作和阅读,掌握气管插管、除颤及小伤口的清创缝合术。(5)熟练掌握常用急救药物的名称、剂量、药理作用、用法、禁忌证及注意事项等。(6)掌握急诊常用化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7)抢救患者时,按规定有权调度医院有关人员来急诊参加抢救。(8)急诊护士要举止端庄、文明礼貌、作风严谨、语言精练贴切、能宽容患者并具有良好的自控力。超级秘书网

5急诊护理工作的制度和常规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各项工作制度、各岗位职责、抢救制度、差错事故防范制度、规范服务制度、奖惩制度等,使护理人员职责明确、有章可循。(2)健全常见疾病抢救常规,如呼衰、心衰、脑出血、心跳骤停、心梗、休克、中毒等的抢救常规,使抢救工作规范化,护理人员配合程序化。(3)健全抢救护理常规,如CPCR、昏迷、出血、休克、气管插管、呼吸机、三腔双囊管等护理常规,使护理工作规范化,护理操作程序化。(4)建立急救物品的保障制度,要求急救药品、物品、器材齐备,性能良好,合格率100%。做到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及时补充[3];无药品过期、失效、变质;消耗性物品要定位、定量、无过期。

【参考文献】

[1]范静.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与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9):108621087.

急诊科疾病护理常规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急诊科;低钾血症;护理干预

低钾血症(Hypokalemia)是指血清钾浓度小于3.5 mmol/L的情况,是急诊科的临床常见病之一,其病因主要是由机体总钾量丢失或者钾转移至细胞内过多而稀释造成的机体总钾量不缺乏,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并发症。低钾血症的发病一般情况下都比较突然,而且病情严重,严重患者可能造成软瘫、室颤、室性早搏、呼吸困难等症状[1],如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极易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患者在病发后,会产生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病例选取2011年1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患者均确诊为急诊科低钾血症,临床症状为四肢麻木、腹胀腹痛等。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16例;年龄18~47岁,平均年龄(32.12±6.32)岁;其中轻度低血钾(>3.0mmol/L)13例,中度低血钾(2.5~3.0 mmol/L)9例,重度低血钾(3.0mmol/L)15例,中度低血钾(2.5~3.0 mmol/L)8例,重度低血钾(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包括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及健康知识方面的教育等[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的护理干预:①加强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耐心细致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低血钾症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使患者加强相关的医学认知,同时多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情绪波动,用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去感染患者,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②加强生理护理:通常患有低血钾症的患者临床会有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因此,护理工作中一定要根据患者的疾病需求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例如腹痛患者,给予暖水袋和腹部按摩等;如呼吸困难的患者,可给予氧气吸入等。在用药的时候,要指导患者的餐后用药,从而减轻药物对肠道的刺激。③加强饮食、生活习惯的护理: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进行详细的饮食指导,保证患者的饮食营养均衡,叮嘱患者戒烟戒酒,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协助患者制定一个治疗目标,使患者心理状态达到最佳。④健康教育:本次研究的病例以中年人居多,临床表现为肢体对称性软瘫,且先出现下肢乏力,近端重于远端,下肢重于上肢,经常有麻木感,少数患者还存在胸闷及心悸,缺钾性软瘫的患者主要以预防为主,如果天气过于炎热,一定要避免长期的在户外停留或者大量的出汗,如需要在十分炎热的情况外出或者高温环境下工作的患者,一定要做好降温防暑的准备,同时调整作息时间,尽量避免最高温时段进行作业,患者还需要避免一些可能诱发低钾血症的因素,例如疲劳、精神紧张、饱餐碳水化合物等,如果发生低钾血症,一定要及时的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共20道问题,每道题5分,满分为100:满意:>80分;比较满意:50~80分;不满意:50。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6.7%,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83.3%,两组满意度比较(P

3 讨论

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电解质,其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内适宜的渗透压和体液的酸碱平衡,参与细胞内糖和蛋白质的代谢[3]。通常情况下,出现低钾血症都是由于不同原因影响了钾的吸收、代谢,使血清中的钾离子浓度过低,当血清钾浓度小于3.5 mmol/L时,就会出现低血钾的临床症状,如果血清钾浓度小于2.0 mmol/L就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低血钾症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而且发病多在夜间,以致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通常患者在患病后,会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出现不安、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加强心理护理,多于患者沟通,讲解相关的医学常识,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及时的纠正患者不正确的疾病认知,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7%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3.3%(P

大部分低血钾症的患者急诊入院时,都会有高度的紧张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能够了解疾病的发病及治疗的过程,可多列举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使患者增强治疗的信心。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及时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监测血清钾和各项体征指标的变化,评估患者的病史,防止出现其他的并发症情况,与此同时,要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外次,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密切观察血钾的变化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补钾及积极地护理措施,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预防及减少低钾血症的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急诊科低钾血症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够使治疗效果更加的显著,并且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莎,肖亚红,杨杨.急诊低钾血症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80-81.

[2]何羽,刘小白,彭瑛.护理干预对急诊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2):236-237.

[3]谭东,刘汉青.治疗急诊低钾血症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