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品德教育与道德教育

品德教育与道德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品德教育与道德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品德教育与道德教育

品德教育与道德教育范文第1篇

一、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化幼儿。

环境对幼儿的情绪、个性、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我们注意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精神环境。幼儿的好奇心和模仿性是很强的,因此,?我们教师自身首先加强师德修养,争做文明教职工。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行,做到外表端庄大方、朴素整洁、语言文雅、和气规范,在带班期间保持良好的情绪、教态,教师之间形成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精神环境,从而为幼儿树立模仿与学习的楷模。使幼儿在心理上具有温暖和安全感、从而能亲其师、信其道。?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民主氛围。尊重孩子,对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养成优良的品质,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平时应把幼儿作为一个大人来看待,虚心倾听他们的意见,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并要注意态度温和,说话文明,即使批评幼儿也要讲究方法,注意分寸,使他们受到尊重,这样,他们就会在和睦、平等的民主气氛中受到熏陶,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二、采取多种形式,寓德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思想品德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动力,它的教育内容应融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我们善于抓住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的每一个契机,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把德育的单渠道变为多渠道。

1、明辨是非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

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首先让幼儿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为什么?在提出教育要求的同时要让幼儿懂得这样做的好处,对于幼儿的积极表现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评价,而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地批评纠正。通过这样的正负强化,幼儿就会逐渐形成是非标准。在这个明辨是非的过程中,可以用多种活动有趣的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引起幼儿的积极思考,如听故事,参于情境表演,念儿歌,做游戏等方法,使他们身临其境,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从抓常规教育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从抓常规教育入手,容易做到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我们建立合理、必要的生活常规,促使幼儿从实际出发,坚持一惯性,形成独立性及自制、自律的品质。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德育侧重于培养幼儿独立自主性、自信心、劳动观点及态度、勤俭节约、合作谦让、轮流分享等品质。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自己用小匙吃饭、洗脸、穿衣、叠被子……,平时我们要求幼儿做到说话轻轻、走路轻轻,玩玩具时轻轻拿、轻轻放;加点或者午餐时要求做到碗里(盘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

三、通过各科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1、我们要求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必须从知识、智能及品德三方面去考虑,抓住各科特点,深挖教材中德育因素,进行有机渗透。为了使教师在教每门学科时都能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每周要有德育重点,并加以落实,在教学目的栏目中要加上德育目的内容,并有效果检查。

2、习惯培养贵在坚持,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孩子乐意接受的,有的要求一开始做得挺好,时间一长孩子觉得不新鲜了,感到疲倦了,就不愿坚持下去了。这时就要掌握幼儿的心理,用游戏方式来吸引孩子,重新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他人情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社会交往能力等,各班老师还根据教育目标,创设各种动态的活动区,我们在普遍开展各项游戏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区角活动,,这样持之以恒、一贯要求、反复强化,取得了较明显的教育效果,最终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四、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与道德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创新; 师德; 专业水平; 育人魅力

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实施,教师是主导,是主导,是关键,是核心,要发挥楷模作用。首先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的道德情操,又要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品德素质;既要有现代化教育思想和知识技能,又要具备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实践知识;既要学习、总结、借鉴别人成功经验,又要敢说、敢做、敢创新。在探索实施道德教育的途径中,要做到能文能武,要善于总结,勇于开拓,为推动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不懈努力。

一、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工作要不断创新

第一、观念创新。就学校的领导来说:一是增强服务意识。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意识,淡化层级观念,强化服务观念,简化手续,提高服务质量,真诚为每一个教职工提供关爱和服务,突出人文关怀。要经常到教职工中调查了解他们生活、工作、学习、思想和家庭情况,帮助教职工解决当前的主要各种问题和困难,使思想政治工作步入人性化、服务化管理轨道,真正体现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真诚留人,形成用一流的服务留住教师、留住人心的校园风气。二是以人为本,注重教职工的个性发展。人是最为能动的力量,学校兴旺的根本在于教师,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力量。同时,学校又是教师赖以生存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出成果的地方。教师职业需要特殊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三是增强法治意识。要充分发挥法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把教职工思想政治纳入法制轨道,使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有法可依,依法开展,形成依法治教、依法从教、依法执教的良好氛围。

第二、方法创新。就学校的教师来说:一是由经验型教学方法向科学型教育方法转变。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由静态的、狭隘的、封闭的思维方式向动态的、系统的、开放的思维方式转变,当今的学生眼界更宽,思维更加活跃,思想情况也更加复杂。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必须由经验型向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科学型的思想政治方法转变。二是由灌输型教育方法向交流型教育方法转变。使思想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理解人,关心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激发受教育者参与、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三是由单纯说教方法向多种载体传播教学转变。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系统地运用多种多样的载体来做好说服、教育、引导工作,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趣味性、渗透性和感染性。四是由单一型方法向综合型方法转变。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锻的实际出发,从广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立足于团结的力量,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真正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二、教师的师德要起表率作用

在教师为学生树立的道德榜样中,教师自身的行为示范对学生最具感染力。因此,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特别强调教师在言行举止上起表率作用。主要表现在:

1.服务精神。 教师向社会和个人提供教育服务,教师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服务性工作。学生是教师的教育对象,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又是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因此,教师的师德特别强调为学生服务的精神。教育服务的公共性,还要求教师对服务对象一视同仁,不容许教师出于个人的好恶不公平地对待任何学生。

2.奉献精神。 要求教师要有很高尚的道德修养,勇于奉献,甘为人梯,在必要时可以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服从或服务于集体或服务对象的利益。

3.敬业精神。 教育服务和其他服务一样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它为教育团队和个人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对于教师来说,教育工作不仅是一种生活手段,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敬业精神”意味着教师必须竭尽全力提高执业标准,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4.团队精神或协作精神。 在教育领域,由于服务面广,且长期采取集体教育形式,内部职能分工较细,教师个人几乎已难以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教育服务基本属于团体服务。因此,教师不但要与同事和睦相处,而且要团结一致,相互协作。“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是现代教育固有的特质。

5.以身作则。 教育服务有其独特性,教师运用自己全部的素养特别是道德素养,向学生提供服务。如果说大部分教学服务属于技术的话,那么教育服务归根结底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不断发挥楷模作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为人师表”。

社会舆论经常把“敬业精神”、“服务精神”、“奉献精神”、“以身作则”,看成教师个人高尚的道德境界。其实不然。这些都是教师的职业美德,而不是教师的个人美德。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道德水平,是教师的职业特色所致。

三、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和育人的魅力

教师要具有新的科学观念和新的文化知识面,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发挥育人的魅力。

1.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 在学习中,学生大都处于被动状态,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教师的板书一字不漏抄下来有作业就完成作业,没有作业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不会评价自己的学习,缺乏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这种学习态度和方法,不仅会使学生个性品质上形成依赖、封闭、缺乏自信自立的心理状态,而且影响着人格的健全发展。

为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学,会读书。比如,教材体现了教学大纲思维逻辑和思想教育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引导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养成看书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读不惯、读不细、读不懂等问题,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明确的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工作:(1)通读。新课前,及时布置预习提纲和思考题,使学生带着问题通读本课内容,大致了解知识结构和要点,疑难处做记号或拟问题为课堂学习做准备:(2)详读。要求将现象和概念规律联系起来,逐句细读,多思,将相关的知识联系对比抓住实质,了解知识来龙去脉,对基本概念了解表达方式和清楚应用范围和条件,反思多问,从不同角度思考;(3)精读。弄清重点字句,懂得术语涵义,把概念和规律活化,达到见“物”明其“理”,“知理”联系“物”,灵活地将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阅读时注意层次,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概念和规律,经过阅读,复习阶段达到对教材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今后独立有效地从浩瀚的书海中寻找和猎取必要知识,打开知识宝库的能力。

品德教育与道德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道德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39-01

1.课程目标是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基本功能之一。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于本课程而言,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能反映出德育课程的特点,也更是现实教学工作中的薄弱之处。

1.1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基础课程,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担负着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重要作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需要注重发挥"情感"的教育功能,重教学过程中"情"的渗透,学才会在心灵的体验中、思想的体悟中,情感的共鸣中,达理而通情、知理而通情,自觉长久地做到知行统一,形成理想人格和高尚品格。

1.2 课程教学与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具有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教育功能;《品德与社会》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中涉及了许多道德情感教育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方法中有许多行之有效的育情方法;《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突出地体现了情感性;《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有教师、课时、教材、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作为保障,有利于道德情感教育取得实效。正因为如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与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3 课程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作为"三维目标"中与学科德育联系最紧密的"一维",这一目标的落实其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初步具有观察社会、获取社会信息的兴趣与能力,适应社会生活,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有爱心、负责任、守规范、善思考,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逐步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课程关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丫关注学生的人格形成完善;关注学生的行为准则,即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课程的核心就是促进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学中思想性、教育性突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落实的重要性,这对于本学科教学贯彻落实"两纲"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调查发现,目前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要真正落实三维目标,还存在不足。教学目标仍然过分突出知识,而对方法与能力特别是体现"两纲"教育要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视仍然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失之空泛,课堂教学时把握不准。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情感层面与认知层面的有机融合,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热情,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人格、行为,对于促使三维目标的落实,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2.《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方法

2.1 以境生情,启感体验。根据学生年龄与认知特点的差异,通过建立师生之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让教学在积极的情感与优化的环境中展开,有效激活学生的情境思维,并在其中获得知识,引导学生产生和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多种内心体验,使得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体验,进而引起共鸣。道德教育的源泉在于生活,教师可以直接从生活中截取情境,就学生中所发生的道德教育价值的生活内容进行情境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并尝试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其道德认识,升华其道德情感。

2.2 以情激情,促使情感的迁移。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和教育事业充满爱,要以健康的、饱满的情感来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情感人,情理交融"。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善于挖掘教育因素、捕捉教育时机,充分发挥其情感对学生的影响力,进而"以情感人"。

2.3 以知促情,达到情理交融。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各项资源,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其道德知识向道德信念转化,进而外化为道德行为。对于教材中国的内容,教师应该依托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蕴藏在学生生活中的道德性、社会性事件与问题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判断评价,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反复强化其情感体验,最终达到情理交融、共同深化的目的。

3.课程教学为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提供各项保障措施

从一定意义上讲,《品德与社会》具有宏观导向性和方法论的意义,引导课程不断适应时代、社会、学生发展的需求,是对课程实施、管理与评价以及教材编写的总设计,是法定的纲领性文件。《品德与社会》有利于增强小学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品德的有效养成。提出了要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社会生活,形成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初步的价值观,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的社会性发展,为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合格的公民奠定基础。

3.1 课程教学提供的课时、教材、教学评价等保障措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基础课程,作为一门显性的德育课程,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2004年出版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行稿)》,2006年出版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分别从课程的理念、设计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知、情、行统一的综合评价22等方面作了政策性阐述,以保障课程的实施。

3.2 课程教学提供的教师保障。根据《品德与社会》,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可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戴燕,刘海燕.小学道德情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4.

品德教育与道德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优良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161-01

体育学科是学校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也是各学科中唯一的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在整个学校生活种都接受体育教育,通过体育教学,保证了学生从幼儿园直到大学,连续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言行等一般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表露出来的。而体育与健康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进行的。教师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言行,及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既具体又实际,其效果是有些学科所不及的,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时机是很多的。

一、教师言行中的教育时机

1、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教师上课就必然要在学生面前亮相,学生能从教师形象中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良好习惯。

2、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二、组织教学中的教育时机

1、建立切实可行的课堂常规。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严格的课堂常规应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严格的课堂纪律、严格的考勤制度和严格的考核制度。通过认真实施使学生接受严格的要求与训练,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培养学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服从组织的良好习惯。

2、课前备课。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课前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上必然是杂乱无章,学生没有兴趣,教学效果必然差。其中,课前场地的布置要井井有条,做到既美观又便于组织教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不紊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布置场地、器材和使用、送还器材。这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新生入学、新学期临时代课,都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做好这项工作,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从中受到良好的劳动教育。要向学生讲清楚学校各种场地、器材的使用方法、要求及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要求学生看明白有关场地、器材的标志牌上注明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可通过校内、外具体事例重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

4、分组及不分组轮换和分组教学。在分组及不分组轮换调队时,要提倡让兄弟班、组先行通过,切忌抢行或互相穿插,对本班调队中互相谦让的组长及时给予表扬,培养学生互相尊重、讲礼貌的文明行为。

在分组教学时,特别是分组轮换教学时,要培养体育骨干的组织能力;提倡认真观摩、学习别人长处,热情帮助、保护同伴改进技术的好作风。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练习质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优良品德。

三、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教育的时机

通过教学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现代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活泼愉快、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成功和失败的优良作风。

1、通过对体育教学的目的、饮食、营养与健康、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等知识的介绍,组织学生观看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观看反映我国体育事业巨大成就的录像、收听广播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学生勤奋学习,积极锻炼身体的自觉性,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奠定了基础。

2、在跳跃、障碍跑或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在实践中实例很多,例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身体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而他们就是不敢过器械。在跳高练习中,过较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作用。所以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品德教育与道德教育范文第5篇

自然景观作为人类可亲的生活环境,以其“造化钟神秀”的自然美,不仅给人以游览的审美愉悦,同时在高校教育中运用它,还给大学生以丰富的审美领悟内容,陶冶大学生的性情,净化大学生的感情,开阔大学生的心胸,激发大学生潜在的创造性思维的灵感,在大学生的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中具有更高的审美教育功能。

一是欣赏自然美,可以给大学生以审美享受和熏陶,激发大学生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发展和增强人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当大学生在学习压力增大的时候,去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游览一番,呼吸一下新鲜自然的空气,观赏自然形成的奇观,这样就给大学生以更加强烈的审美熏陶和教育,释放了很多学习带来的压力,激发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大学生和自然形成美的完美统一,也是和自然内容美的完美和谐。

二是欣赏自然美,能够给人以深刻、丰富的审美领悟内容,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对大学生生活的哲理思考,激发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感情力量。历史岁月留下了许多痕迹和烙印在大自然环境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对历史遗留下的艺术品和自然景色,了解当时的历史变迁,审视美的存在,这些作品和景色激发了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陶冶了情操,在自然美的熏陶下,培养了大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了责任感。

三是欣赏自然美,能够启发大学生对生命的感悟,探索大自然的真谛,增强不断追求自然事物的规律性的兴趣。当大自然中的事物在遵循这自身运动变换的规律,变化形态符合美的要求,从而不断的展示自身的美,大学生就是在不断的探求这种自然的美景,促进大学生去寻找更好的生活环境,创造属于自己梦想中追求的生活。

二、借助社会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就是由家庭到学校最后走向社会,而大学生就是从家庭和学校最后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人生的转折点,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开始建立新的事业和家庭,全新的开始就在这里,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供了更的的审美空间,大学生在从事不同的活动和不同的精神产生的同时,也在按照审美活动的规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在不自觉地将这个审美观点去影响别人,对其进行审美教育。

由此可见,通过社会美的开展,运用社会美的理论、事物和现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大学生对各种社会美的鉴赏和创造的能力,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端正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同时影响大学生的李致和感情,影响大学生整个精神面貌,对于改造整个学校风气,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同时大学生的情感又被典型的模范形象所影响,高校通过优秀模范的事迹感染这大学生的心灵,对模范的英雄事迹的模仿极大的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规范式的教育,从而更好的为大学生塑造完美的形象和人格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