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田径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中体育 田径教学 暗示法
体育运动不仅是身体层面的运转活动,也是心理层面的运动,这一点在体育竞技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我们在竞技体育观赏中,经常为一些失误而扼腕叹息,这恰恰说明了心理因素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我将从视觉训练、辅助工具、心理调节这三个方面阐述这种方法的应用,使田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一、视觉诱导,矫正技术
学生在长期训练中形成的习惯性动作太多,视觉参与的成分很少,如有错误,则很难改正过来。因此,我们要重视视觉,通过观察,不断暗示自己所要做的动作,这样就可以形成视觉诱导的方式。通过不断暗示动作,逐渐规范动作,达到矫正错误、形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比如“跨栏”项目,学生常见的错误就是跨栏腿过栏时,常常向外绕过栏架,也就是常见的“甩腿”动作。这个动作对腰部伤害极大,还会导致落地时重心不稳,需要及时改正。这个动作形成的原因是:以这种方式过栏会更容易些,心理压力也较小。所以,这种错误动作已形成了一种习惯,矫正起来也很费劲。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将栏架稍微调一下,摆放在跑道的分道线上,让学生跑动时,沿着跑道的分道线,以此作为一个基准。在完成跨栏动作时,让他们以分道线为标准,在跨栏腿膝盖攻栏时,一定要与分道线对齐;当跨栏腿过栏时,应尽量把脚落在分道线上;平时跨栏时,身体感觉占的分量较大;跨栏时,视觉影响较少,训练中可以将视觉引入,以求精确。用视觉诱导的方法干预动作的完成,久而久之就会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形成规范的动作。
运动过程是多感官配合的过程,协调是运动的关键。仅仅靠自身的感觉去做动作难免会有所偏差,通过视觉诱导方式进行训练,可以摆脱主观感觉的局限性,使学生在反复的视觉暗示中发现问题、改进动作、提高成绩。
二、标志醒目,掌握节奏
采用标志物暗示的训练方法,无论在哪种项目的训练中都是很常见的。大家知道,人理解直观概念要比理解抽象概念快一些。学生的理解能力是随着运动而逐步提高的。教师应帮助学生简化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拆分成量化、直观的动作要求。
以“跳远”教学为例,标志物就是帮助学生掌握节奏的利器。跳远中的助跑是决定成绩的关键,学生在训练中,往往掌握不好节奏,起跳时常常错了步子。对于这种情况,我在助跑的跑道上间隔地摆放了海绵小块,以此作为酥荆辅助学生调整步幅,掌握助跑节奏,提高助跑的准确性。不同学生适合的摆放距离自然不同,我还鼓励学生自己摆放海绵块位置,并在训练中自主调整,使标志物暗示的训练方法实现个性化。接下来便是进入沙坑过程,学生进入沙坑时,往往小腿没有充分地向前伸展,影响了跳远成绩。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沙坑中合理地设置了一道棉线,矮矮地横在沙坑远端,给学生作为一个基准。学生再次起跳时,就会刻意地想去越过棉线,从而注意到起跳动作要收腹、大腿贴近胸口。增加这样一个标志,就会使学生提前做出动作,暗示自己越过棉线,从而不知不觉地做出蹲踞式跳远的规范动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改正了以往的错误动作,提高了跳远成绩。
训练要以简单、有效为原则,而标志物暗示法就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技巧。动作细节难以控制,但标志物却是显而易见的。将复杂的动作转化为标志物的参照,训练就会简化很多,整个运动过程也富有节奏感了。
三、调节心理,自我控制
1.自我训练,调整情绪
自我训练法是学生自身采取一些语言、动作等暗示,以给自己一些鼓励与鞭策,促使自己调整好心理状态,以应对挑战的一个过程。通过调整心态、平衡情绪等心理因素,将有利于学生提高控制力,发挥正常水平。
在我带过的田径队里,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练短跑的男生,平时成绩都非常优秀,但一到4×100米接力赛时,经常犯掉棒的错误。接力赛属于团队协作项目,考验着每个成员的默契度,一旦有配合不佳的情况,整个团队将蒙受失败之痛。正因为这样,才给了该男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他害怕自己拖累团队,才会慌慌张张,频繁掉棒。后来,这个男生放弃了4×100米这个项目的训练,而在其他项目训练中的热情也有所降低。作为教练员,我不能让人才埋没,也不能让队员退减热情。所以,在平时训练中,我会多多鼓励他,不断激发他的热情与自信。我让他重新开始练习接力,并肯定了他的速度优势,叮嘱他在交接棒时应慢一些,注意“慢、稳、准”。就这样,他在4×100米的训练中通过不断摸索,交接时慢了一些,也不再那么慌张了,且交接棒的速度也在逐渐提升。一个月后,他完全成了一个接力赛的好手。这位男生出于对团队的愧疚而重新调整了自我心态,进行了长时间的勤奋训练,取得了良好成绩。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再好的训练方法也是“身外之物”,只有自己不断调整,才能从内到外地成为一个强者。心理的强大是一个好学生的必备素质,学生要学会调整自我情绪。
2.放松训练,缓解疲劳
训练要有一个饱和度,过度的训练不但伤害身体,还会使训练效果适得其反。放松活动就是训练中的关键一环,这个放松不仅是指“拉筋伸背”那种身体上的放松,还有心理上的放松,这样才能达到身心同步,真正地缓解疲劳。
放松在长跑项目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长跑时,体能会受到严峻考验,这就要求长跑训练应更严格,以适应比赛。身体越放松越舒服,训练的效果才会越好。那么,我们在放松时往往会把大脑放空,仅仅放松了筋骨和肌肉,却常常忽略心情的放松。面对这一问题,我对学生做了一系列的引导:我首先会告诉学生“训练应张弛有度,需重视放松训练这一环节”。将放松训练提到一个高度,学生的重视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他们放松时,要解释心理放松的原理,在大脑的暗示下,使身体各个器官都收到放松的“信号”,从而恢复劳累肌肉的机能,实现体力与脑力的同步恢复。学生休息时,我让他们放松地躺在垫子上,并用语言加以提示,使学生大脑里不断出现一个声音“我在休息,我的每一寸肌肉都在休息……”就这样,节奏性的暗示能够调整呼吸和血液循环,使放松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身体与心理是统一协调的。所以,放松训练是暗示训练的关键一步,配合身心放松,缓解身体疲劳,消除训练中的消极情绪,提升训练热情。
3.念动训练,巩固技能
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念动训练是通过念与练的结合,在语言中枢与运动神经中枢之间建立起一个紧密联系,以帮助学生提高运动技能,增强信心。念,即在口中念诵,建立想象中的动作要领;动,即在念的同时做出相应动作,达到念动的同步进行。
以“投掷铅球”为例,在投掷之前,我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传递了正确的投掷动作,以加深印象。例如,在原地正向投掷时,我让学生模仿规范动作,一遍一遍地练习,从而在大脑中建立起一个投掷的模式。在投掷过程中,学生通过默念来重建这种假想,以实现真实动作的校准。学生通过模仿正确动作、建立想象、念诵要领来实践和调整动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建立了表象―动作―思维的程序,使技术动作不再是一种刻意而为之的行为,而变成了一种主观语言,即运动反射行为。通过“念”,首先把投掷动作在语言中枢神经上激活,形成一个兴奋区;而后再通过“动”,将动作与语言刺激相联系,使肌肉运动与大脑兴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主观性的积极行为。我在讲解时做到了念动结合,让学生先模仿再思考,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边做动作边思考,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能够及时规范动作、改正错误。在田娇紊显擞谜庵帜疃训练法,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概念,提高运动技能,形成自觉的运动意识。
4.假量训练,挖掘潜能
所谓假量训练,就是在训练过程中给运动员呈现一个不符合实际的数据,以假乱真,给出一个假象,使其在一个过量或者缺量的环境中进行训练。一般来说,假量往往是将实际数据少报,以增强运动员信心,克服心理障碍。
例如,在“跳高”课堂上,一名男生屡次尝试1.7米的高度,却总是失败,而这个高度是他在最近一次运动会上的最好成绩。我没有急于让他突破极限,反而避开了1.7米的高度,从小高度起训练。逐渐地,我让他不断超越新的高度,而不测量具体数据。经过一段时间后,他已能超出1.8米的高度,但由于心理压力,他还是不敢尝试。在一次常规训练中,我将栏高调到1.75米,跟他说这是1.65米,鼓励他尝试。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异常,照常准备,结果轻松地跃过。随后,我让他亲自丈量了一下刚刚自己跳过的高度,当他发现是1.75米的高度后,非常吃惊,会心地笑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假量策略,我帮助他摆脱了心理阴影,挑战了自己的极限。经过此事,他也能在训练中适当地运用假量训练法了,热情高涨,成绩猛进。
假量训练是一种心理策略,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克服畏惧心理,建立起一个具有拓展空间的训练环境。在体育竞技中,运动员也可以设置假量,激发热情,以取得良好成绩。
参考文献:
[1]赵先忠.暗示法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J].田径,2016(4).
[2]唐网明.标准物暗示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教学,2010(7).
今天教室里特别安静
于水淼
今天教室里特别安静,为什么呢?唉,还不是因为我们班的捣鬼蛋——佟淑婷和陈新旗扣了3分,才导致了这个后果……
中午放学时,他们两个比赛,比谁先到楼下整队的地方。在楼梯拐弯处,他俩因心急而撞倒了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那孩子哭了起来。恰巧后面来了一位老师,恶猫扑食,把他俩逮了个正着,给他们每人狠狠地扣了学分。
下午,我们像心里揣了一只小兔子似的,等着“火山爆发”。班主 任姚 老师一进门,脸上挂着诧异的笑,我们一看就知道没好戏。这 时 老师的脸像五月的天,说变就变:“今天中午谁扣的分,给我站起来!”老师又用她的绝招“惊天动地狮子吼”了。陈新旗和佟淑婷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老师把他俩训了一顿,又把我们批了一通:“你们也是,要是把那孩子扶起来,不就又加学分了吗?”于是,我们一人挨了一钢尺。我们的手痛得厉害,于是只好乖乖地坐着大气不敢出了。
今天教室里特别安静,真希望教室里能早日恢复往日的热闹。
指导教师
关键词:个案教学;传统教学;不同难度;教学最优化;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8-1113-04
An Applied Research on Case Teaching in Athletic Disciplines of Different Technique Difficulties
CHEN Li-he1, ZHANG Ying-bo2
(1.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Jingdezhen 333403, Jiangzi China; 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Exploration of new teaching methods which can improve students' discipline ability, innovation spirits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i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athletic teaching. A comparative research between case teaching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on sprint and Fosbury flop by experiment. The result shows that case teaching can set up a good teaching condition, promot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in favor of forming “psychological rehearsal" for students. It realizes teaching optimization at some extent and raises the level of students' technique. It also shows that the case teaching is favor of advanc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cluding explaining technique and level of theory, and the more difficult the technique is, the more obvious the effect is.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different difficulties; teaching optimization; teaching ability
田径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较为熟练的掌握田径运动中各基本项目的技术动作以及获得与之有关的教学能力。个案教学法在医学、经济管理等学科中是一种经典的教学方法。通过本研究,判断和检验个案教学法在田径教学中的优越性,为田径教师有效选择教学方法提供参考,更好地促进学生田径技术动作的掌握,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等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高素质、全面的体育师资和人才服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2004级男生30人,教学内容为田径普修课短跑项目;2005级男生30人,教学内容为田径普修课背越式跳高项目。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两个项目的基本技术,以及提高与之相关的实践能力。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研究法 在中国期刊网查阅有关期刊论文30余篇,同时查阅了10余部教育学、心理学、体育教学论等书籍和著作,为本研究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上的参考。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拜访或通讯方式与国内近10位具有丰富体育教学、田径教学和训练经验的专家、教授进行了有关交谈,通过访谈确定了技术讲解考核的标准,以保证标准的内部效度。
1.2.3 专家调查法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1~3]制作了短跑、跳高的技评标准,通过多种方式将技评标。
准初稿发给了8位专家(正、副教授各4名)进行效度检验(表1),采用“裂半法"进行信度检验,信度系数为0.952,具有较高信度。然后根据专家的整体意见进行了适度修改,使之更合理化。
1.2.4 实验教学法
1.2.4.1 实验时间和方法 2006年4月-6月进行教学实验,短跑和跳高教学各为20和22学时,每学时均为50 min。实验前按照配对设计的原则,将原始成绩相似的学生进行一一配对,然后随机将两个年级的学生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由于技术教学的主要任务熟练掌握运动技术并能运用,需用较多的时间进行练习,个案分析是为学生技术学习服务的,不能占用多的时间,因此实验组采用个案量较小的“导入个案”进行教学,其“一般需10~20 min即可,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和讲义组合使用 ,可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4]符合技术教学的特点,其基本教学流程见图1。
实验教学结束后进行了达标、技评、理论考试(笔试)、技术讲述(讲解和分析)能力即兴考核。技术讲述能力即兴考核在事先不通知学生的情况下采用随机抽题的方式进行,目的是检验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原理、概念和结构的了解程度以及讲解、分析等能力。
1.2.4.2 条件控制 实验前分别对短跑和跳高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各项基础水平的测试与齐性检验(表2、表3),结果显示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教学实验采用单盲原则;各组均由同一名教师即笔者统一授课,教学内容一致;考核完全采用教考分离的形式,各项考核都采用打乱组别的方式进行;根据数码摄像机拍摄的学生技术动作资料进行技术评定。其余基本条件一致。
1.2.5 数理统计法 采用“社会科学软件包(SPSS 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加以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实验后短跑、跳高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达标成绩比较分析与讨论 从表4可以看出,实验后短跑两组的达标成绩不呈显著差异(P>0.05),而跳高实验后两组的达标成绩呈显著差异(P<0.05)。短跑的“竞技能力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体能水平"[5],而体能在短时间内又不可能得到有效提高,因此,两种教学方法都没有使学生的达标成绩提高。而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难度大,虽然其“竞技能力对运动员的机能和素质要求最高,但在跳跃项目中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6],其成绩提高幅度的多少与学生技术动作的改进有直接关系,学生没有掌握技术动作前,身体素质很难发挥,也就影响了运动成绩,掌握技术之后,身体素质可以有效利用,运动成绩自然得到提高,这时候学生运动成绩的提高应认为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改善了原来不合理技术的结果。短跑两组不呈显著差异,跳高两组呈显著差异反映了个案教学法在技术难度大的项目中的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方法好。
2.2 实验后短跑、跳高两组学生技评成绩比较分析与讨论 从表5可以看出,实验后短跑两组的技评考核分呈显著差异(P<0.05),背越式跳高两组的技评考核分呈非常显著差异(P<0.01)。说明个案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运动技术质量和效果方面要优于传统教学法,且难度越大的项目区别越明显。
学生运动技术的提高与对技术的理解是分不开的。“在体育教学中对于动作技能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于动作技能的快速掌握,但是对于动作技能的理解往往被体育教师所忽视,只强调学生对于动作技能的盲目学习,结果却事倍功半。"[5]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以讲解、示范、纠错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技术动作,教学过程“往往按照刺激-反应的模式进行,即体育教师发出刺激信号,学生则消极地、被动地按照刺激作出反应-行动"[7],其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和理解、应用知识的重要性。虽然传统教学方法有对技术的讲解,但大多简单直接,很少去解释为什么要这样、那样做,使“讲解的作用受到局限性,因为只有学生完全理解这些原理时,讲解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帮助学生把它们运用到新动作的学习过程之中。"[8]这样往往导致学生在进行技术学习时大多只能从表面模仿教师的技术动作,教师和学生往往追求练习的“量",而忽视技术动作学习的“质",使学生只能学习到“形",而不能学习到技术动作的“神",明显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实际上,“在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有深度的理解内容,是完全有可能在运动技术教学中达到‘懂’与‘会’的结合的,"[9]“掌握动作技能的一个特征是学生对于动作规则、战略、战术和细节的理解。掌握有关这些概念的先进或丰富的知识,能够帮助决定做出最适宜的动作,并且有效地分析自己的动作表现。能够逐步培养出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8]。个案教学法采用与教学有关的个案在技术学习前或技术学习过程中进行讨论和分析,在此过程中,技术原理、概念、技术要点和关键环节等与技术学习有关的知识得到有效理解。使个案分析后获得的知识能有效迁移到技术学习中去,并同时培养了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难度越大的项目,个案教学法的教学过程越能发挥作用,这是受到思维层次的影响,较简单的学习任务思维层次肯定低,采用较简单的方法也容易掌握,而较复杂的学习任务需要更多的思维和更有效的方法才能学好,通过此点也可以推断,难度越大的运动项目更能发挥个案教学在运动技术学习方面的优势。
2.3 实验后短跑、跳高各自两组学生即兴技术讲述和理论考核比较分析 从表6、7可以看出,在即兴技术讲述方面,短跑两组呈显著差异(P<0.05),跳高两组呈非常显著差异(P<0.01),在理论考核方面两个项目各自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均呈显著差异(P<0.05=。
教学能力是“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10],而技术讲解、分析能力和理论水平是体育教学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和专业素质。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缺乏对技术原理、概念的理解,一般不会或很少主动利用理论知识来指导技术学习,如果让其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进行讲解和分析,可想而知,学生是不大可能较好的回答的。而个案教学法通过对个案的讨论和辩解,学生在主动、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取与之相关的知识,因此学生对这些技术理论知识具有深刻的印象,做到了技术教学与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步[11],即使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技术讲述和分析,这也恰恰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个案教学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与教育部所提倡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非常吻合的"。
在即兴技术讲解考核中,短跑两组呈显著差异(P<0.05),跳高两组呈非常显著差异(P<0.01),也说明了个案教学法在不同难度技术项目教学中的差异,其在技术难度大的运动项目中更显优势,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技术原理和理论。在理论考核方面,两个项目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均呈显著差异(P<0.05),可能与理论考核前学生进行了复习有关。
2.4 个案教学法产生效果关键原因分析
2.4.1 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促进师生多向交流 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利认为:教学环境“就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温暖而安全的班级气氛"[12],良好的“动作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许多体验成功的机会,并且使他们得到激励。"[8]因此,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从图2、图3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个案教学法在教学环境的创设方面增加了交流、互动等环节,教学环境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另外,“教学的本质是以一系列的交流为最突出的特征"[13],因此,教学中的各种交流和互动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技术技能和培养综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的传授为导向,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师生的交流大多以单向交流(图4-①)为主。而个案教学法由于需要讨论与分析,存在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和互动(图4-③④),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了与技术学习有关的知识,解决了技术学习中的问题,促进了正确技术动作的有效生成,同时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技术讲解、语言表达等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些交流对于较复杂的动作技术学习来说尤其重要,能使学生深层次的了解动作结构和内涵,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能使学生产生‘蓦然回首’、‘恍然大悟’之感。
2.4.2 有利于形成“心理演练"和体现教学最优化 个案教学法的讨论和案例涉及许多真实的事件,包括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分析,学生实际操练中的正误动作等,通过讨论和辩论可以促使这些情景在学生的脑海中重放或冥想,从而达到心理动作演练的效果,‘心理演练'(mental rehearsal)是动作学习的另一种练习技术,“它是人在不实际进行动作练习的情况下,思想或想象正在学习的动作的各个方面。对于动作学习效果来说,采用心理演练技术比不采用心理演练会收到明显的动作学习效果。"[8]由于个案教学法在教学中有助于“心理演练"的形成,从而也加快和促进了学生技术动作的良好掌握。
研究中注意到了个案教学法的练习时间相对传统教学法时间较少,“可是,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练习并不是学习技能唯一的方式,提高训练课的质量却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8]因此,在教学中实现教学最优化是关键,“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自己的教学达到最佳、最优,是体育教师不断最追求的目标,也是教师终身所要达到而又难以实现的理想目标"。[14]在田径技术课中,存在着多次断断续续的休息。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一般不会安排与教学有关的内容,而个案教学法却合理了利用休息时间导入个案进行讨论和分析,这样不仅练习时思维在活动,而且休息中也有思维的学习。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写道:“寻找一种教学的方法,使得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个案教学法由于合理地利用了必要的休息时间,同时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提高了教师教、学生学的效率和质量,真正做到了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体现了教学最优化。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在短跑和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相对传统教学方法,个案教学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动作技术的掌握,这种优势在技术难度大的项目越能体现,也促进了技术难度大的项目达标成绩的有效提高。2) 个案教学法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形成“心理演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的最优化,这些是个案教学法产生效果的关键因素。3) 个案教学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技术讲解能力,并且技术难度大的田径项目优势更明显。同时有利于学生的理论水平、语言表达以及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3.2 建议 1)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个案教学虽然有优势,但也有它的缺点,如更适合小班的技术教学。同时如教师控制不好,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学生讨论分析的时间过长,影响学生技术学习的连续性和必要的练习时间,而且,如果组织不好学生还容易开小差; 2) 建议在田径技术教学中运用个案教学法时,应合理地划分和把握好探讨个案与技术练习的时间分配。体育技术课的关键还在于学生的有效练习,个案的讨论、分析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原理、结构等,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而且个案内容一定要与当时技术课所学知识、技术内容挂钩。教师要较好地控制讨论过程,要学会巧妙引导,必要时再进行关于技术动作的归纳和解释。由于个案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多方面的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韩慧,李老民.对跳高教学课技评改革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4):514-515,539.
[2] 王印梅,赵连甲.背越式跳高教学中两种方法的比较性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805-807.
[3] 李铁录.“主客观评定法"在田径短跑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3):402-404.
[4] 杨树新.案例教学法初探[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1,10(1):59-64.
[5] 邵伟德.体育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56-57.
[6] 田麦久,张英波,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332-333,378.
[7] 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418-424.
[8] 张英波.动作学习与控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22,132-169.
[9] 李迎春.多元反馈法在高校体育专业跨栏教学中的应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2):99-102.
[10] 黄汉升,等.中国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2.
[11] 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55-56.
[12] 查有梁.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5.
案例背景:
随着中小学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逐步走向正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教育部门的重视,但仅仅依靠学校的心理咨询辅导,和一学期的几节心理健康课程,是不能满足需要的。现代教育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与学生接触最为亲密的班主任,应当利用自己的工作优势,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关爱那些有心理困扰的学生,用科学而有效的办法,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案例描述:
2017年年初的一个普通的星期四,夕阳西下,像所有的那些平平常常的日子一样,充实中略带着一些疲倦的我穿过操场,往学校大门走,准备回家。
微风轻拂,操场上几个学生练习升旗,我不由得驻足观看。学校负责心理健康的老师一把拉住我,把我拉离人群一大段距离,说有个事要跟我说。
她一边翻出手机来,一边问:“你们班有个叫晓兰的吗?”
“有啊!”我们班的一个特别乖巧的中等生,话不多,老老实实,从不惹事,我心想,她会闯出什么祸来吗?为什么要搞这么保密的样子?
“周一的心理健康月主题升旗仪式结束之后,她和我联系了,说她符合我说的所有心理不健康的选项,她觉得她的情绪特别低落,寻求我的帮助,并且不让我跟你说。”
我只觉得我的大脑里“嗡”地一声,我当班主任20年,第一次如此之近地接触到心理健康问题这一说。情况这么严重吗?
心理辅导老师的手机里显示着她们的聊天记录,密密麻麻。她爸爸妈妈经常不在身边,爷爷是她的监护人。
“最近,你要多关注这个孩子。她这种情况已经达到了应激障碍的初级,如果不加以疏导,会进一步升级”她微微锁着眉头说。
“我知道了,谢谢你告诉我。”我心里一阵阵的疼。
这是一个听话、宽厚、努力学习、默默无闻的中等生,她毫不起眼,胖胖的,有一点自卑,就像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
几周前,她在周记里倾诉,她的家里人不喜欢她,喜欢她的弟弟。我还告诉她,我妈妈也是的。我小时候也为此觉得很委屈。但是,我还是从正面叫她心胸要开阔一些,不要跟弟弟计较。是因为我没理解和认同她的诉说,使她不信任我了吗?
她很胖,这是她很在意的一件事,她是我们班最胖的女生,当定校服的时候,她会被师傅领到一边另站着,在纸上记着要特特大号,那时她很尴尬地涨红了脸。她在周记里写不满意自己的外表,我给她写过长长的一段鼓励她的话,我用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去鼓励她,是因为我的鼓励很苍白,没有给她力量吗?还是因为上次跳集体舞,有18个女生参加都没有她吗?
她的语文成绩平平,她的数学要差些,她很羡慕同座,一个上课都不怎么认真听课的男生,数学思维却很敏锐,她在作文中曾表达过极其有趣的惊讶和羡慕,数学的确是一门很需要天赋的学科,她仅仅凭着努力追赶着一定很辛苦吧!
她就是这么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却从不让人操心的孩子,我不知道她情绪已经低落到了求助心理辅导的地步。更严重的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接到她爷爷的电话,说她早上跟她妈妈顶嘴,跑出去了,到了下午也没回家,我连忙在班级群里问,可是无人回应,没有人知道她的下落。我就和她爷爷一块去找,后来在天快要黑的时候,在一个同学家楼下找到了她,一见到我们,她就一个劲地哭,问什么都不说,哭得叫人心碎。
我打电话给她的妈妈,她的妈妈已经又出去打工去了,在电话里交流了几句,也不太能讲清楚。
丑小鸭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长成了白天鹅。一个孩子,我就那么一厢情愿地认定,她必须要像丑小鸭一样,承受孤独,冷落吗?当她困惑迷茫时仅仅一个丑小鸭的故事,就所向披靡解决所有的问题吗?
当沉重的逆境超出了一个人承受的极限,一根稻草也会使他崩溃,何况她还是个孩子!不是每一个丑小鸭都有铁打的心,丑小鸭也需要温暖和鼓励啊!它需要有人倾听,包容,呵护和照料。孩子!你已经向老师发出了信号,我们一定会帮助你!不仅关注你是否优秀,更关心你是否快乐!
案例措施和结果:
我回到家里,立即上网搜寻关于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尤其是关于应激障碍的这部分内容,我仔细阅读,寻找对策。第二天,我又从心理辅导老师那里,借阅了一些相关书籍。我遵守着与心理辅导老师的约定,装作完全不知道这件事。但是,我在心里时刻地关注她。
她的确是不爱笑,我之前都没有注意。上课的时候她总是耷拉着小脑袋出神,下课同学们都在嬉笑打闹,她却趴在桌上睡觉,作业完成是完成,但是字迹潦草。下课了,我试图去跟她聊天,邀请她跟同学一块跳绳,可是她总是躲躲闪闪的,不愿意与我接近。
我按照书中的提示先想办法利用成功激励,诱导她的自信心,点燃她对生活的热情。班会课上,轮到他们组上台即兴演讲,我担心她不能胜任,就事先让她把演讲稿背熟,再反复地听她演说,并在一些重点词句上给她以辅导,终于,她在课堂上有了精彩的表现,赢得了阵阵掌声,她的脸红红的,羞涩地笑了。
教室了种上了吊兰,蟹爪兰,太阳花,杜鹃等花草,值日生天天浇水,杜鹃被浇死了,于是,需要选出一名最细心,最认真的同学来当园丁。当园丁是女孩子们爱干的工作,晓兰也不例外,我就在许多同学羡慕的目光下,把浇花的任务交给了晓兰。她很开心。
这个工作,她一干就是一年多,从不间断。2017年冬天下好大的雪,花都活着,2018年刚开学,蟹爪兰开得像一盆燃烧的火焰,大家都夸晓兰能干,晓兰赢得了赞美,使她有了自信。
渐渐的,她和我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我每天抽时间一句一句指导她读书,她的字写得漂亮了,书也读得有感情了,学习成绩也大幅度提高,我很高兴地奖励了她一支钢笔,她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
她有什么心事,也喜欢在周记里与我吐露心扉。
原来她是爷爷带大的孩子,而她的姐姐因为是老大,父母还带过一段时间,弟弟因为小,也能得到父母的宠爱,在这个家里,她觉得她是多余的,十分孤独。对妈妈她也有抵触情绪,所以才有了上次的离家出走。
在我的引导下,晓兰还爱上了阅读,教室的图书角前经常能看到她的身影,后来,她读的书愈来愈多,图书角已经不能满足她的需要,每个星期一我都会格外仔细地读她的周记,与她笔谈。书籍和老师的关爱就像是一束光,照进了晓兰荒芜的心灵,晓兰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脸上开始有了笑容,性格开朗起来,渐渐能够融入到班级的氛围里了,在班级有了好朋友。
在她周而复始平淡的生活里,她写出过《我们一起去冒险》,那么精彩的作文,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她大声地朗读了这篇文章,描述了与两个女生去了学校周围的一个生活区,她利用环境的渲染,一只蚂蚱的跳跃,女生的尖叫,与她自己不屑一顾的嗤笑,以及用树叶编口哨,给冒险队取名字,描绘了一个精彩的富有童趣的小故事。全班同学都被她的作文吸引了。
令人惊喜的是晓兰的妈妈看到女儿的进步,也意识到了自己对二女儿的关心不够,晓兰也理解了妈妈爸爸抚养三个孩子的不易,母女关系大为改善。去年年底,晓兰获得了“精勤杯”作文大赛的三等奖,她的妈妈专程从外地请假回来,带她去参加颁奖典礼。
晓兰也是慷慨的,她家里经济并不宽裕,但教室的图书角,她捐出了好几本书,都是新的,我记得有一本是她最喜欢读的《安妮日记》。
在课余时间,她加入了学校的社团,在校园里义卖,她与老师同学一起把收获的400多元钱捐给了希望工程。2018年年底她获得了学校美丽学生的光荣称号。在老师和家庭的关爱之下,丑小鸭开始白天鹅的方向行进。
这学期,学校即将举行运动会,每天早晨,我都能看见她和几个女生在操场上跑步,她的脸上还挂着淡淡的笑容。
我校的心理辅导老师高兴跟我说:“你们班的那个小兰心理疏导还是挺管用的,能感觉到她的进步,现在已经很长没有找过我了”看到她的走出了不良的心理情绪,能够快乐成长,我们由衷地欣慰。
案例反思:
以往,人们常忽视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得到重视。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习的压力、与同学的人际交往、受到批评指责、父母婚姻出现问题等不愉快的生活事件都可能引发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心理健康专家说,坏情绪是一种累积,当它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得不到疏散,就会出问题,到时候只要一根导火索,就会出事。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迎接挑战。
孩子可以用双手和谐地撕下某些形状,可以组合粘贴不同的动态人物。以下是给大家的,希望大家喜欢。
我爱范,一个优秀的体育生,在大班美术教学计划中
教学目标:
1.孩子可以用双手和谐地撕下某些形状,可以组合粘贴不同的动态人物。
2.体验合作组画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几种不同颜色的彩纸。(不同尺寸)
2.一支马克笔和一些粉笔。
3.每组一张浆糊和抹布。
4.两个1K牛皮纸垂直连接。
教学过程:
1.老师和孩子一起玩,导入活动:
游戏名称:体育猜谜。游戏中,老师先做一些运动,让孩子猜是什么运动。让孩子们做动作,其他孩子猜。
2.谈一谈:谈一谈这些趋势,人物的头像和身体是什么样的?
3.露出被撕裂的头和身体,让孩子摆出刚刚看到的各种动态图像。(老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
3.解释活动内容,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a、请用手将头、身、四肢的形状和谐地撕掉。
一个能力强的孩子,可以把一个三角形的身体撕开。)
b、孩子会把头、身体、四肢的形状撕成动态显示,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在做什么运动。
c、头、身、四肢形状动态排列后,先用浆糊粘一点,再粘在大牛皮纸上。
(提醒孩子图片合作组画的布局,考虑别人贴的位置)
d、用记号笔在人物身上画五官。
e、用粉笔把边缘加厚,然后涂抹。
(注意颜色搭配,给自己加腮红)
4.孩子在粘贴组图时的配合,老师的巡视指导,重点指导任务的动态放置和粘贴。在大论文的写作中,教师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
5.评价作业,展示孩子的作品。
一、集体欣赏,体验合作组画的乐趣。
b、听音乐,模仿体育人物的动作。
大班美术教案我爱优秀体育范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了解一些运动,培养孩子对参加运动的热爱。
2.我可以用完整的句子连贯地描述“我最喜欢的运动”,清晰地表达自己。
3.知道自己要坚持参加体育运动,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课件-卡通:看着我,和我一起做
2.ppt课件:你对体育了解多少
活动流程:
第一,进口
激发孩子谈论运动
孩子们,你们看过体育比赛吗?你看到了哪些事件?
你最喜欢哪项运动?
(让孩子畅所欲言,激发说话兴趣)
第二,扩大
Ppt课件:你对体育了解多少
1.了解体育赛事
让孩子们一项一项地看这些运动,讨论和发言
武术
羽毛球
篮球
排球
足球
乒乓球运动
水上排球
潜水
游泳
水上芭蕾
田径
击剑
马术
健身房
拍摄
拳击运动
举重
2.小组讨论
引导孩子谈论他们认识哪些运动运动员,他们是如何认识他们的,他们最喜欢哪些运动员,为什么要提炼他们。
总结: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并不容易,成功背后付出了大量的辛勤汗水。
3.运动员的故事
(1)老师可以选择努力培养一两个运动员,让孩子知道要坚持参加体育运动,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
(2)教育孩子以胜利为荣。同时,从现在开始,他们要努力学习,坚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不怕夏热冬冷,培养良好的技能,努力长大后为祖国做出贡献!
第三,结尾
看动画片:《看着我,跟我做》
让孩子跟着动漫表演,在愉快的热身运动中自然完成自己的活动。
我爱范文三,一个优秀的体育生,在大班美术教案里
1、通过活动,让孩子了解一些运动,培养孩子对参与运动的热爱。
2.我可以用完整的句子连贯地描述“我最喜欢的运动”,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懂得参加体育运动要持之以恒,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课件-漫画:看着我,跟着我。
2.ppt课件:你对体育了解多少?
活动流程:
第一,进口
激发孩子谈论运动
孩子们,你们看过体育比赛吗?你看到了哪些事件?
你最喜欢哪项运动?
(让孩子畅所欲言,激发说话兴趣)
第二,扩大
Ppt课件:你对体育了解多少?
1、懂运动。
让孩子们逐项观看这些运动,并进行讨论和发言。
武术、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水排球和跳水。
游泳、花样游泳、田径、击剑、马术、体操、射击、拳击和举重。
2.分组讨论。
引导孩子谈论他们认识哪些运动运动员,他们是如何认识他们的,他们最喜欢哪些运动员,为什么要提炼他们。
总结:运动员要取得优异成绩并不容易。成功了。背后付出了大量的辛勤汗水。
3.运动员的故事
(1)老师可以选择努力培养一两个运动员,让孩子知道要坚持参加体育运动,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
(2)教育孩子以胜利为荣。同时,从现在开始,他们要努力学习,坚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不怕夏热冬冷,培养良好的技能,努力长大后为祖国做出贡献!
第三,结尾
看动画片:《看着我,跟我做》,让孩子跟着动画片表演,在愉快的热身运动中自然完成活动。
美术教案大班“我爱运动范文”相关文章;
1.大班美术教案我爱优秀的体育散文
2.儿童安全运动教案示范教材
3.美术教学活动幼儿园教案范文
4.幼儿园班级让身体动起来教范文
5.幼儿园大班儿童体育活动经典教案全集
6.关于幼儿园儿童户外运动的完整范文集
7.一套完整的幼儿园班级安全保护教案范本
8.关于幼儿园儿童活动的范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