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德教育的方法

道德教育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德教育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道德教育的方法

道德教育的方法范文第1篇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过程中,形成了有教无类、师道尊严、身教重于言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方法,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五有”人才。

1 有教无类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其在《论语?述而》里说:“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大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后来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又说:“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他认为人性都是皆善,但由于每人所禀气质和习俗的不同而有善类和恶类之分,而且不论善恶,都可以通过教育而使其复于善,所以接受学生可以不分善恶的不同。

“当前,不同地区间教育差距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比例偏低,”显示出我国高校在招生上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依然不能做到对贫富家庭的子女一视同仁,这依然有碍于我们实现“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所以,传统道德教育方法中有教无类思想对当前中国教育现状仍具有指导意义。

2 师道尊严

《礼记?学记》中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可见,尊敬师长是尊师重道的体现。荀子说:“有师法者,人之大宝;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可见,这时荀子已把教师的地位提高到了很高的程度。

然而,当今轻视教育、轻视教师的思想依然存在,但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所以“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3 身教重于言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这一教育方法始终也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经验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教师这一职业的地位可谓被提到了正民风、安邦国的高度,如《周礼》中说:“教职,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

时至当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在旧有的体制还未完全打破,新的体制还未完全建立的过渡期,导致出现了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所以在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必须遵循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原则,秉持严格的师道,自尊自励,刻苦钻研,务必要养成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务必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及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的好教师。

4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这是孔子教学方法上的一个重要原则。据《论语?先进》记载,冉求胆小怯懦,而仲由则胆大冒失,对于两个人的不同性格特点,孔子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冉求,孔子教育他做事要果断,不能畏首畏尾;对仲由,孔子则教育他做事时要三思而后行,万事不能贸然行事。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众多,而且每个人又有自己独特的品格和个性特征,再加上每个人的能力、志向、品德也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5 循序渐进

孔子的学生颜渊感叹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循序渐进式的教育是孔子施教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一方法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只有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果“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亦即如果杂乱地进行教学而不循序渐进,就会破坏教学秩序而不可整饬。之后,南宋朱熹和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等都发展了孔子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其实,要培养一个内圣外王的大学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并且只有坚持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其目标,这是教育教学中一个普遍的教学规律,是古代先贤教学经验的总结,教育者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教学原则。

6 启发诱导

这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据《论语?述而》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聚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当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时,老师如果加以诱导,使学生能够用一隅推出其他三隅的话,那么到最后就能够完全弄清楚问题的本质了。在《礼记?学记》中又对孔子的这一启发诱导之法进一步发挥:“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亦即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明白道理。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引导、鼓励,而不应该强迫或压制,教育者只能起引路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样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教育教学中,受教育者是具有思维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启发诱导式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受教育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地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教育方法,坚决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7 寓教于乐

道德教育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方法途径

Abstract: The young worker occupation moral education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ntry the name" projects. Young employees are the main force of an enterprise, have the ability, are highly civilized, occupation occupation accomplishment of young employees is an enterprise based on today, win the key to the future.

Key words: occupation moral education; approach

中图分类号:D64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如何教育青年员工养成正确的职业道德,坚守道德操守,爱岗敬业,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把青年的智力、优势集中到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上来,则需要企业切实结合自身实际,正确处理好相关关系,对青年员工进行长期持久的行之有效、用之有用的职业道德教育,才能激励青年员工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从内心感恩、奉献于企业,为企业科学稳健发展贡献青春与力量。

一、对青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结合实际

职业道德,顾名思义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而当今社会所呈现出的复杂性、诱惑性、腐蚀性,对于青年员工有着现实性的侵袭,有的青年员工所流露出来的拈轻怕重、追求利益最大化、缺乏义务奉献精神等错误倾向切不可忽视。既然是现实性的问题,这就要求要适应于现实状况,把握住时代脉搏,说到底,对青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首要的就是要结合实际。

错误的认知是觉得当前的青年员工不好管理,思想活跃,对于职业道德无任何操守可言,有甚者企业更是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照抄照搬一些所谓的成功性的强势管理,硬安于自身企业进行推广,结果是青年员工根本无法接受,而纷纷离职跳槽,企业很快走向了衰亡。这,并不能责怪青年员工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是企业根本没有考虑到结合实际,没有正确的认知培养青年员工的职业道德,只是一味的强势管理所造成的结果。

相反而言,有的企业从自身企业实际入手,对青年员工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鼓励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例如,当前经济形势异常严峻,世界经济低迷不振,而我集团领导从每次的重要讲话,从我们党群团系统的宣传引导,都没有回避当前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使广大青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坚守信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是具有较高素质的青年一代呢?集团历经近15年的积累与沉淀,早已造就了三友人迎难而上,众志成城的精神品质,越是在困难时期,越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这种力量来源于自信与实力,正是由于集团不断做强做大的科学发展实践、集团领导务实求新的科学治企理念和特色企业文化、给予广大职工安定和谐的幸福生活等,高度统一凝聚了青工思想,抓住了三友青年的“心”,“原则责任诚信”、“忠诚胜于责任”成为广大青工共同的行为准则。这就是结合实际,让每名青工心中有个明白账,企业发展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企业好,每个人就会都好,是最浅显不过的道理。

其实通过十召开、神九飞天、歼31试飞成功等这些关系到民族兴衰,国家荣辱的大事件面前,作为当前社会主流的80后甚至90后的出色表现已向世人证明,我们的青年一代是经得起风雨,耐得住考验的。同于而言,企业当前的主流青年员工不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份子吗?只要企业结合实际,有正确的管理与引导,加强和改进青年员工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途径,年青一代是不会过多计较当下岗位的艰苦,环境的优劣,将会树立正确的认知,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奉献青春于企业。

二、对青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灵活独特

凡事切不可禁锢于一个圈子中,按部就班、闭门造车的结果只会出门不合辙,加强和改进青工职业道德教育要灵活独特,才能真正的实现青年员工职业道德教育成效最大化。

一是要灵,随时而行。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因此对于青年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方灵,随时而行,不要受一些原有教育方式的束缚,开课堂、搞培训很多只是一时性的强硬灌输,应该要把对青年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搬到岗位上,送到班组去,要靠日常的积累,平时的完善,来培养、塑造、提升青年员工的职业道德。使他们认识到各行各业都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目标,各项工作都是企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各种分工都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每一个岗位工作,都是受到企业的信任和委托,担负着一份重要的工作,因此,都应当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

二是要活,积极主动。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因此对青年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活,不能局限于以往教条式的教育模式,按部就班,应该积极主动的进行青年员工职业道德教育。例如,改变过去面对面教条式传授,以聊天的方式进行,比面对面的谈大道理要好的多。而且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作为职业道德教育手段。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年青人普遍喜欢上网,喜欢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利用网络优势,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必将有一方新的舞台。

三是要独,企业独特。职业道德标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对青年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宽,辐射全面,培养青年员工具有本企业特色职业道德。例如,在集团内强外扩的项目建设中,有的职工身患重病还坚持工作,有的职工把家庭、妻儿抛在脑后,舍小家顾大家;在历年的大检修中,我们的青年突击队轮番上阵,几天几夜奋战在检修前线,确保大修安全高效,保质保量完成;在我们开展的“让爱心在三友传递”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青年员工捐助爱心助学款、关心帮扶空巢老人、救死扶伤、扶贫济困等好人好事不断涌现,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也提高了职工的文明层次。而这些就是多年来所沉淀积累出的三友的青年员工所特有的具有“创业守成,事在人为”精神的职业道德。

四是要特,因人而异。职业道德是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 因此,对青年员工职业道德的教育要特,因人而异,百人百性气,切不可盖棺定论,尤其是涉及到职业道德这样涉及青年员工精神深层次的品德性培养,更是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例如,有的青年员工明明个性强,你却偏要在众人前纠正他的一些错位工作习惯,如果换成个人交流谈心呢?有的青年员工出误差,已经很自责,却偏要在众人面前让他念检讨书,如果换成找差错座谈会呢,让大家帮他找失败的原因,避免下次再发生,这样既照顾到失败者面子,又警醒了大家。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就看选择怎样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的道路了, 对于青年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要因人而异,以最快的速度取得成效最大化。

三、对青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创新持久

当今社会做任何事情,不创新而守旧,所承受的结果只有失败与淘汰。创新并不是一味的否定过去,摒弃过去的一切,对青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的是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进而发展。其实在古代文献中,早就有关于职业道德的记载。例如,公元前 6世纪的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计》中,就有“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的记载。智、信、仁、勇、严这五德被中国古代兵家称为将之德。明代兵部尚书于清端提出的封建官吏道德修养的六条标准,被称为“亲民官自省六戒”,其内容有“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徵收、崇节俭”。中国古代的医生,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医德传统。“疾小不可云大,事易不可云难,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是医界长期流传的医德格言。还有近代的孟泰精神、铁人精神、穷棒子精神等等,这些好的职业道德典型正是我们所继承创新发展,进一步发扬光大的。但是,但只是一味创新,而不问成效,同样不行,也得来点“雨打芭蕉”、“风疏雨骤”,同时还要看看“花落知多少”,检验一下成效。例如,集团团委所开展青年职业规划与自我管理培训,就是对青年大学生职业道德的一次检验性的培训,就是想了解身处于各个岗位的青年大学生对自我未来发展有着怎样想法,就是想弄清他们的职业道德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层面。因为,三友集团所需要的是讲忠诚、讲责任、讲感恩的青年员工,而不是不切合实际、好高骛远,挖空心思、贪逸怕劳的颓废之人。

道德教育的方法范文第3篇

宗教与道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艾米丽.杜尔凯姆将宗教定义为是与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和实践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和实践将所有的信奉者团结到一个称为教会的道德的共同体中。康德认为宗教来自每个人的道德理性,他说:“我们关于上帝的每一个概念都是从道德意识中衍生出来的。”宗教总是与同一时期的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西方国家有信仰宗教的传统,甚至在中世纪基督教教会占据了国家政治的统治地位,基督教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柱,因而使得西方国家一直以来都将宗教教育作为对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1.西方宗教道德教育方法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认为,宗教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是一种意识形态。宗教与道德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古希腊就已被人们认识到。宗教之本文由收集整理所以被人们信仰,就在于它宣扬正义、摒除邪恶的教义,从这一点来说,宗教就自然地具有了道德教化的功能。可以说,道德使宗教具有了持久、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同时宗教客观上使其所宣扬的道德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长久普遍的维持。宗教的道德作用,是以教徒的宗教信仰为基础,以宗教情感体验为中介的。西方国家普遍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它所宣扬的是对上帝的爱和信仰,也正是这种爱的教义使基督教成为西方人们心中的信仰,也使上帝成为能够监管其行为的内在约束力。

1.1以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

基督教宣扬爱,认为爱是一切宗教的伦理基础。有一次,犹太经师们问了耶稣一个问题:哪一诫命为最大。在回答中耶稣列出了一条最伟大的诫命—爱主与爱人,这条诫命因此而成为基督教伦理观的最显著特征。“‘你应全心、全灵、全意爱上主的的天主。’这是最大也是最首要的诫命。第二条与此相似: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全部法律和先知,都系于这两条诫命”。这两条诫命互相完善互相补充,爱主是第一重要的,但如果独立看待这条诫命,它会显得很抽象并且会太过于出世。爱近人这条诫命给了爱天主诫命实质内容,简单得足以使每个人能理解和遵循,但是它反过来需要爱主诫命作为最后导向和衡量标准,如果没有爱主这条诫命,爱人便成了漫无目的的行为,也就很难决定它的价值。[1]中世纪最伟大的基督教哲学家之一奥古斯丁认为,只有通过上帝,人才能获救,他不仅强调对上帝的爱,同时也强调人们在现世所做的善功。他认为,想要进入上帝之城的人必须先在自己的内心建造起上帝的殿堂,也就是说要以宗教的教义为指导,行为善之事,这样才能获得救赎。奥古斯丁还认为,信仰、希望和仁慈是道德转化的三个阶段,而爱是最高的。“只要爱得正确,信仰和希望无疑也是正确的。没有爱,信仰就无所作为;没有希望,就没有爱;没有爱,也就没有希望;没有信仰,爱和希望都不会有。”[2]

1.2原罪说

基督教认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受到了蛇的诱惑,违背上帝的意志,偷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而犯了原罪,他们将这种原罪传给后代,因此使人的子孙在一出生都带有罪恶,这就是人类的原罪。正是由于这种生来就有的原罪,使基督教徒专注于现世的赎罪,他们认为只有按照上帝的指引行善事,帮助别人,爱自己的友人,才能洗清自己的罪责,才能在来世通向天堂。正是由于这种教义的引导,使基督徒的内心构筑起强大的宗教城墙,这一宗教城墙也可以看作是道德的城墙,它不依赖于法律和舆论等外在力量的约束,它所形成的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不仅能够稳定人们的思想,唤起人们内心的精神力量,还能使人们不顾外界条件和个人得失而去维护他们所认知的善。正是由于基督教要求人们谦虚、正直、真诚、信任、拥有同情心和宽容之心,才使得西方的人们乃至思想家都信仰宗教,把宗教作为个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认为:道德神学不仅使我们相信上帝存在的确定性,信仰宗教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它把神和道德紧密的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使我们成为更有道德的人。

2.西方宗教道德教育方法

宗教道德教育以基督教教义为基础,在宣讲教义的同时将宗教教条灌输到人们的思想中,久而久之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这一过程不免以灌输作为其重要的道德教育方法。但是与我们目前的课堂教育相比,宗教性的道德教育方法有着许多富有特色的形式。

2.1举行丰富的宗教仪式

通过仪式和圣事,基督徒对教会的信仰会不断的得到强化。这些礼仪对于信徒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白舍客认为,“那些具体的道德训导是需要的,但它们的影响不会太深厚;更深入地影响我们思想的是一些具体的人的榜样和形象。我们的观看方式、判断方式和行动方式都受思想的影响,而我们的思想来自于我们的团体以及我们的团体所尊敬的那些价值和榜样。教会对于人的想象力的影响广泛得多。因为教会有礼仪和宗教形象的丰富遗产,她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精神家园,使人们获得一个基督徒的人格,并作出道德决定。”虽然这种影响力有不同的渠道,但礼仪仍然是其中最突出的机会,信徒们在那里能够接触基督宗教的种种形象。在礼仪中,基督宗教的团体承认上主的主权,成为一个效法耶稣榜样的团体。[1]p69

基督教有各种各样的仪式,基督教中的受洗是一个人确认并了解自己的信仰,愿意归向基督,成为基督的一份子,并按照圣经的指引行事,因此,洗礼可以说是一个人确认信仰的开端,从此之后,他的所思所行都不可违背自己的信仰。洗礼意味着一个人的重生,他可以告别过去的种种罪恶,以一种新的信仰、新的生命去生活,它意味着个体加入了拥有共同信仰的团体中。虽然洗礼仅仅是一种仪式,但这种仪式所具有的象征符号确实非常重大的,它象征着一个团体对个人的接纳,标志着个体的群体化以及个体与团体之间的密切联结,我们的少先队员入队仪式以及入党宣誓等仪式也具有这样的意义。此外,基督徒每周日还要到教堂进行礼拜,在礼拜的过程中会经历讲道、唱诗、祈祷等过程。基督教的讲道与我们道德上的授课是不一样的,讲道的内容是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是耶稣如何救人、如何为善的事例,这些故事非常具体,并不是大而无用的条条框框,接受过讲道之后,信徒

会知道应该怎么做,而且觉得这些事情自己也是可以做到的,因此他成为了富有说服力的榜样。唱诗的过程更是营造出了强大的宗教氛围,使基督徒拥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基督教非常注重这种归属感教育,教会为基督徒的信仰提供了一个大环境,使信仰者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奥古斯丁曾将教会看作是人们通达幸福的保证。在个人之外,家庭是人类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但对于基督教信仰者而言,教会则成为他们最依赖的组织。人类具有求同性,不愿做特立独行的人,教会中的人有共同的信仰,遵从同样的行为准则,这就使信仰者有了心理认同感,从而形成强大的心理信念,特别是当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信仰能带给人某种力量,这种相同的信仰会使他迅速地找到志同道合之人,从而融入这一大环境中。

2.2提倡禁欲式的生活方式

奥古斯丁认为,人类内心所求以及所向往的必须是完美的善,必须符合神的旨意,其道德行为要以戒律为准绳。他教导人们不可荒宴酗酒,不可好色邪荡,应当爱主耶稣嫉妒,勿纵肉体私欲。同时他还认为想要获得与上帝交流和沟通,需要经过祈祷、忏悔以及德性上的谦虚。在这里,他所要表达的是对人类内心精神领域的关注,抛开物质的枷锁,在禁欲、安贫、听命的生活方式下,只关注内心的修养,使自身构筑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但是基督教并不否认财产的获得,马克思韦伯曾指出,基督教肯定人们对获利的追求,同时也使人们富有拼搏精神,他们将世俗的活动看作是自己信仰的实现,在听从上帝的指引努力工作、与人为善从而不断接近上帝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基督教的道德教育是具体的、可行的,它将上帝的终极目的与人类的目标一致起来,在人们走近上帝的同时也实现对自我的完善。

3.西方宗教道德教育方法的现代价值

当今西方国家仍然将宗教道德教育方法作为其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一宗教性的道德教育方法是具有当代价值的,对我们的道德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1建立道德信仰体系

目前我国出现的一系列道德滑坡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民众没有基本的道德信仰。无信仰就意味着无所畏惧。如果说基督教的上帝是西方人内心的法官的话,我们的国民内心是没有法官的。或许我们需要一个“上帝”,让我们的内心有所畏惧,也让我们在内心形成一道道德的栅栏,拥有内心的审判法庭。宗教教育中所建立起来的道德团体为人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力,使人们在面对外界的诱惑时拥有坚强的后盾,这个后盾可以看做是人类心灵的净化器,当人们进入所属的道德团体中,就自觉地遵守团体中的道德规范,这就是道德团体的力量,每一个道德团体都会有它特定的道德信仰体系,正是这种道德信仰将道德团体中的人们凝聚起来,遵守道德约束,同样,也正是由于道德团体本身带给人们的强烈归属感,使道德信仰得以在人们心中扎根,从而外化为日常的道德行为。

3.2强化道德教育的礼仪

我们的道德教育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而且多为条条框框的规范。或许一些人认为,道德教育礼仪是多余的,是形式主义,但是不得不说,宗教仪式对于培养信仰者的宗教情感、巩固宗教信仰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杜尔科目说,基督教的洗礼、驱邪仪式、进餐仪式等似乎纯粹是崇拜动作,但其实是宗教能量的来源。在宗教仪式的整个过程中感受到的是强大的精神信念的支撑。因此,我们也应当开展各式各样的“仪式”,营造出特殊的教育氛围,使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同时还应该将大道理式的课本内容转化为生动的故事形式,做到寓教于乐,以利于受教育者的理解和接受。

道德教育的方法范文第4篇

一、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

1、合格的政治素质

合格的政治素质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政治信念和政治修养,也反映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正因为如此,会计人员不仅要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比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相关税收制度,而且那些与外商打交道的企业还应对国际惯例有所精通。

2、具有强烈的敬业爱岗精神。坚持德才兼备的统一,德是才的统帅和灵魂,德决定了才为谁服务,愿不愿服务。离开了德,才就失去了方向。才是德的具体落实和体现,才决定了德怎样服务和服务的水平。离开了才,有德亦难当大任。每一位财务工作人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本着务实、求是、实干、热情的工作态度,应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自己所从事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敬业爱岗是每一位财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3、廉洁奉公。廉洁奉公是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是会计人员在会计事务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各种行为规范总和。"诚信、真实、公正、可靠"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自觉抵制一切违法乱纪的高尚品德。自觉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都不丧失原则,不谋私利。

3、高尚诚实的品格。财务信息来不得半点虚假,会计人员更应有自觉维护会计信息真实的意识。任何一个单位的会计信息都要经得起监督和审查,做到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4、较强的社会能力

财会人员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当好领导的参谋,因此财会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不仅要同本单位人交往,而且要与银行、顾客等进行广泛联系。作为一名合格的从事会计、财务或审计工作的人才,还需要具备很强的平衡协调能力,这种能力直接关系到其工作成果的好坏。

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政治教育。采用开会、讨论、观摩、参观、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时事政治教育,使他们能关心时事,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在坚定政治信念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这是会计人员做好财务工作的前提。

2、思想教育。通过思想品德教育课,要使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会计专业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会计行业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使其拥有坚定的职业信念,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从而使他们能热爱会计工作,并在工作中能坚持职业原则、经得住金钱的诱惑、坚守住最初的职业信念,在会计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所有会计人员必须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公正、真实可靠。

3、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加强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公民道德规范在会计职业行为和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正直、客观、独立、保密、技术标准、业务能力、道德自律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品质能力,要把诚信放在首位,以诚信为做人标准,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有一流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平,严格规范会计行为,就是要求会计人员严格履行法定的职责,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也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有力保障。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使他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从而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经受住考验和诱惑,实事求是、正确公正地反映会计实务,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不断的提高道德修养,抑制不良的工作作风。

4、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教育。作为会计专业学生必须熟悉与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刑法》、相关税收制度以及国际惯例。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并在实际工作中时刻用法律法规严格约束自己,做到不受自己的主观意愿左右,实事求是地依法办事。

5、改革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职业道德教育水平。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刻不容缓,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会计专业学生选择符合时展的教育内容、培训教材,合理规划丰富教学内容,提供丰富的学习案例,开展形式多样案例分析、讨论,不断拓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互动性、自主性,提高职业道德教育水平。

道德教育的方法范文第5篇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当前高校不同专业、不同院校的道德教育虽然存在着很大不同,但文科、理科、艺术科学生也有其各自特点,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部分院校还出现方法落后、手段单一,严重影响了艺术专业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施效果。

一、艺术专业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的诟病

传统的德育方法包括理论灌输、共性教育、强制说服等,这些方法我们不可否认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一定时期里曾经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新特点的显现,传统教育方法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

(一)理论灌输

无论是高校思政人员还是学校的文化宣传,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着学校与社会的强加灌输,而学校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效果,忽略了学生理解的能力,重视范围的扩大,轻视学生在接受时的吸纳度,造成“雷声大、雨点小”的效果。难以将道德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识,学生容易形成强烈的抵触及逆反心理,有的艺术专业学生还会出现反教育示范行为问题。

(二)共性教育

重共性、轻个性。虽然目前高校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但真正能融入实际教育中的所占比重少之甚少,缺少层次性和个体性。个体教育往往出现在触犯学校行为规范的事件时,思政人员才能进行个别教育,虽然这种个别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自我醒悟,但效果是不可掌控的。学生改掉的只是个别的违规行为,而与道德标准无关。

(三)强制说服

传统的道德教育缺乏明确定位,停留在比较空泛的说服方面,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教师依然成为教育的主导,学生成为被动。学生只能服从接受,不可以反对抵触,强制说服的负面影响也因而显现。

(四)以管代德

艺术专业学生大多行为懒散、约束力不强,因此,思政人员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日常理管理等常规工作上面,认为管理工作可以统揽一切,忽略了德育教育工作,也忽略了学生内心的根本改变。

二、艺术专业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及实践途径

道德教育是知情意行的统一,针对艺术专业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应该是全方位的,学校、家庭、社会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 学校要拓展艺术专业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空间

道德教育的成果不能简单从一个行为来评价,而是综合目标的检验。其中,知识水平蕴含道德认知、专业素质强化道德情感、心理健康增强道德意志、实践活动检验道德习惯。

1.知识水平蕴含道德认知。第一,文化课课堂教学应与文理有所区别。长久以来,无论综合院校还是专业艺术院校,文化课的内容设置大多是一样的评价标准。可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艺术专业的学生文化课成绩较低,理解理论的能力自然也较文理生差。因此,同难度的课程无法很好掌握,大多数学生会出现“厌学”,不参加文化课学习,因此在基础课教学中课程难度也应有所降低,接受才能掌握,掌握才能应用。

第二,师生平等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艺术专业生不愿意上文化课,这是目前的普遍现象,引发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有课堂的不平等性,教师为了让学生们不缺课,往往采用按照课堂出勤来评定平时成绩,“排座位”“指纹识别”等方式把学生“绑架”到了课堂,教师的权威绝对不可以侵犯,学生被动上课的结果就是课堂睡觉、玩手机来进行“自我反抗”,课堂是以互不尊重为代价的。针对这一问题,高校教师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吸引学生,可以采用减少理论授课的比重,通过一些当代艺术专业学生喜闻乐见的互动形式:如模仿、游戏、视频、辩论等吸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施加影响。

2.专业素质强化道德情感。第一,强化艺术专业大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的社会责任感。很多艺术专业大学生从小就树立了从事艺术工作的理想,但是对本专业的追求只是为了自我发展,这一点与文理的学生大为不同。作为教育工作者,很多艺术专业教师片面强调专业技能训练,缺失文化性、人文性,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不是成功的艺术教育。我们要加强艺术教育的文化内涵,让学生认同专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相信艺术专业有助于提升全社会的文化认知和艺术感受力的能量。

第二,形成专业团队式学习模式。艺术专业的专业教学形式也往往是教授与指导的模式,在国外艺术教学中,学生间的互动协作也是激发主动学习的重要形式。课堂上组成的非正式学习小组为完成一项具体任务而建立的正式小组,以及成员固定的长期性学习团队,在团队学习的过程中,相互支持、鼓励、协作、共同完成一个目标,获得更多超出知识以外的收获,团队意识与沟通技能的提升将道德教育的被动变为主动。

3.心理健康增强道德意志。第一,把握心理阵地是德育教育的内在保障。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大中院校教师较为困惑的问题,适应问题、家庭亲子关系问题、性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成为大学生最为困惑的问题,每学期的学校心理普测呈数量逐年增多,年级群比例逐渐降低趋势。抑郁、焦虑、狂躁等问题的出现也较大程度地影响艺术专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更无从谈及道德教育。因此道德教育要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注入生命教育和幸福感内容的引入,帮助学生由内化带动外化。

第二,依托网络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有力助手。从1987年中国向世界发出的一封电子邮件开始,中国人进入了网络沟通时代,互联网的应用彻底改变了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大学生是在互联网中成长的一代,互联网发展为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领域和渠道。通过QQ、微博、微信、信箱等沟通方式,让学生不用面对教师的威严而真心交流,把不敢说的话说出来,沟通变得再没有障碍,更有利于发挥德育教育的效果。

4.实践活动检验道德习惯。第一,专业技术型实践活动。艺术专业学生大多参加过专业技术提升类活动,如画展、艺术演出等,是艺术专业大学生在日常及假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最为广泛的活动形式。有针对性地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强化专业知识,为德育教育提供实践的机会。专业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大学生适时加以德育教育,将教育寓于活动之中。在承担专业导师角色的同时,还可以成为大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咨询者,在大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其正确地引领,阻止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离。

第二,社会体验型实践活动。艺术专业大学生与社会的链接较文理学生的机会要多,鼓励学生要多走出校门深入基层,参加社会调查、生产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解国家和大学所在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通过这些社会体验型活动强化艺术专业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效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实践中,为学生与现实生活的对接找到突破口,帮助学生在社会体验活动中认识自我,体验社会角色、提高辨别正确和错误的道德行为能力,提升道德修养。

第三,志愿服务型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型的实践活动是艺术专业大学生最为喜闻乐见的形式,刚刚入校的大学生尤其喜欢参加志愿服务型的活动,它打破以往由学生会到班级为主的纵向封闭式德育教育体系,多角度、多层面地教育学生。通过丰富的“社服”活动及“三下乡”“西部服务”“支教”“帮孤助残”等活动,巩固和深化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的广阔舞台。学会关怀他人,奉献爱心,在活动中学生往往会被先进模范的事迹所感动,在感动中得到升华。

第四,创新创业型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活动在艺术专业大学生占有较大比重,“90后”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尤其更懂得依靠自己的专业技能参加创业活动:售卖艺术作品、家居设计装修,驻场演出,成立专业工作室等,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只要有网络平台就可以进行销售,时代为艺术专业大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更多机会,但也带来了更多的诱惑和挑战。诚信经营、洽谈业务、创新成果原创都是检验学生德育水平的机会,如果处理不好,可能还会违背道德底线及触犯法律。高校教师要针对创业学生进行监督,经常找他们谈心,指导其未来职业规划,鼓励其诚信经营,适时也可以做一些社会调查及反馈,及时纠正不良道德行为,为学生日后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二)家庭教育是艺术专业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社会往往把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的任务归于学校,忽略了家庭这个重要因素。瑞士教育家斐斯塔洛奇曾指出:“道德教育的最主要场所是家庭”。父母的道德水平对孩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德观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在父母“言传身教”中形成的,因此家人的影响至关重要。

1. 艺术专业大学生家庭德育的根本任务。艺术专业大学生较文理学生来说,大多有较强的个性,家长不仅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还要在人际相处、恋爱关系、就业规划等方面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由中小学阶段的“重智轻德”向“重艺重德”转化,摒弃一些“老实人吃亏”“重要考试可以抄袭”等道德缺失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