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排水系统;雨水;可持续发展;太原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123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1

0 引 言

城市雨水管网与城市其他污水处理系统以及水工的其他构筑物构成了城市排水系统,承担着城市的积水排放,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形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比如,2016年7月18日到7月19日的强降雨引发了太原市多处积水严重。同样,在7月份的强降雨中,河北更是损失严重,造成了人员死亡和失踪的严重后果,山西、河南等多个省份也有人员伤亡发生,不得不说由于暴雨造成人员伤亡是一件很痛心的事情。因此,改进城市雨水处理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城市可持续雨水系统概述

欧美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并且,将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等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的新理念广泛应用于公共行业方面,尤其是排水系统方面。但是,我国从21世纪初才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逐步将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应用于城市排水系统中。城市可持续雨水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2 太原某区域概况

从太原市万柏林区的迎泽桥西晋祠路口到万柏林区的迎泽西大街千峰路口长约2 930 m,从迎泽街这两处到南内环街的垂直距离为大约2 860 m,则该区域的总汇水面积大约8.38 km2。该区域地势较为平坦,相对于太原市主城区的其他区域地形较低。此地段是太原市历年来夏季暴雨频发期洪水灾害较为严重的地段,部分地段面积水高度超过70 cm,给城市交通等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因此,选取此区域进行研究更有代表性。

3 该区域的分段实施方案和效果评价

3.1 蓄水池建设项目

蓄水池对于雨水洪水可以进行适度的调节控制,并且,能够收集雨水进行绿地的灌溉等。通过分析该区域的地形特点等,发现在多处排水管交汇的节点A处存在超负荷的现象,将蓄水池放置该位置,既可缓解上游管网处的超负荷压力,也可减缓下游管网的排水量。已知该节点处的最大排水量时发生的溢流量为189 m2,根据计算公式V=10λCF带入相关统计数据后,可计算得到该蓄水池的理想容量为1 300 m2,根据地形等制约条件,可设计蓄水量600 m2,建成后,该处溢流总量由统计数据920 m2减少为320 m2,按照建造单价0.5万元/m2,该蓄水池需要投入300万元。如果进行管网大升级改造,费用预计不到蓄水池费用的两倍,并且施工过程长,不如蓄水池的效果好。

3.2 雨水泵站建设项目

另外,一处排水管网节点处,地势相对平坦,区域广阔,靠近汾河,能够借助泵站的作用直接将雨水排进汾河。因此,将泵站建在此处,可以减轻河道周边的上方雨水压力,也可以避免雨水冲击迎泽大街主干道,造成积水过深。如果设计该泵站的流量为8.0 m3,则可以选用一台立式的该功率混流泵配套1000 kW的电动机等设备组成泵站的运行机组,预计投资520万元,占地360 m2,但是对该区域的管网进行大升级改造,费用虽然预计450万元,但是施工周期长,对周边环境影响大,施工面积预计5 500 m2。

3.3 道路渗水铺装和植被缓冲带的改造项目

在该区域内,将此区域四周的迎泽大街、南内环街、千峰南以及晋祠四条道路的区域内路段的人行道以及该区域内停车场、理工大虎峪校区的校园内部分地方等区域进行渗水地砖的铺设,尽量减少施工对交通和行人的影响。对该区域内的理工大虎峪校区内草坪绿地、该区域其他的公园、绿化带以及小区绿地等进行植被冲带的改造升级,按照规范要求施工后,预计能将径流系数从0.85下降为0.45左右。对该区域进行植被缓冲带和渗水铺装时,按照植被缓冲带和渗水地砖费用210元/m2,渗水沥青费用405元/m2,预计植被缓冲带和铺设渗水道路改造区域分别是4 500 m2和8 000 m2,则造价分别是94.5万元和324万元,合计418.5万元。通过该方案的实施,相对于大面积的开挖进行排水管网的改造升级,对道路交通和行人的影响较小,费用投资也较低,并且,能够补充地下水。

从总体上来看,该区域的雨水管理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的改造升级,总费用为:300万元+520万元+418.5万元=1 238.5万元,施工影响面积为:200 m2+500 m2+4 500 m2+8 000 m2=13 200 m2。如果进行该区域内的排水管网的全面升级改造,则费用预计3 300万元左右。再者,如果全面升级改造排水管网系统,必须进行部分路段的路面开挖等,影响交通和行人安全,施工周期也长,对该区域内的居民出行影响也很大。因此,综合考虑,对该区域的雨水管理系统利用可持续发展措施进行改造升级是可行的。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第2篇

一、水利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现实的觉醒,也反映了人类在考虑自身生存问题上的重大进步。

过去,在农业发展中片面强调水资源开发,着眼于当前的增产。而持续性农业发展更关注的是未来的发展,关心的是在开发灌溉水资源的过程中,增强农业后劲,而不是随意破坏农业环境。

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必须立足国内,依赖国际市场,不仅存在巨大的经济风险,而且存在着巨大的政治风险。粮食作为政治武器的运用,并不新鲜。国外有人叫嚷“谁来养活中国?”给我们敲了警钟。我们适当进口一点粮食以调节国内市场,过去这样做了,今后还会继续这样做,但绝不能把解决粮食问题寄托在别国身上。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实施科教兴农,增加农业投入,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化肥供应,培育良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等等。但必须指出,水利不兴,农业不稳,这是关键所在,重中之重。现在的水浇地,一般单产可达7500―15000kg/mZ,而旱地750―1500kg/mZ还难保。所以,只有有了水,才能扩大灌溉面积,再配合其他增产措施,才有可能大幅度增产粮食。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又怎能有效地保障粮食稳产高产?没有水,光和热再好,施肥再多,也不起作用。不管作物品种多么优良,农田管理多么科学,政策多么正确,一次大旱,可以赤地千里,颗粒无收;一场大水,可以冲得荡然无存。水旱灾害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粮食、财产和生命,即使动员人民群众抢险救灾,化险为夷,每年也要付出很昂贵的代价。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对水利刮目相看,并重新认识它的意义和作用。

二、水利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上的具体体现,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努力,任何一个单方面的工作是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农业的科学发展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当其冲的是对与农业联系最为密切的水利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工程必须顺应农业的发展趋势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如此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的改革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改进,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我国的水利工程改革措施进行分析。

1.工程节水措施

包括灌溉工程配套、渠道衬砌、低压管道输水、机电井建设、地面灌溉设施改善、喷灌和滴灌系统,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工程节水是我国水利工程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中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调整,有一些全局范围内的大型水利工程,同时也有各自水流流域内的一些小型水利工程。无论是大型的水利工程还是小型的水利工程,它们都要为农业灌溉服务,所以对于这些水利工程,特别是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就必须重视工程技术措施在整个工程设计中的运用。

2.农业节水措施

包括土地平整、深翻深松、免耕少耕,平衡施肥、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进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以及防风林建设和水土保持,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降低农田水分蒸发耗水量。农业节水措施,是对水利灌溉技术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对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这项重要的时代工程而言,要想将这项工作的效果发挥到最佳,就必须充分地正视技术创新在这项工作中所能够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水利资源的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将整个水利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细节工作纳入到农业节水的系统工程中来。在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工程技术,这些工程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效果。对这些工程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是现阶段提高我国农业用水利用和开发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3.覆盖保墒技术

在耕地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秸秆或其他材料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蓄水保墒,提高地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达到蓄水保墒,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作物增产的良好效果。秸秆覆盖一般可节水15%―20%,增产10%―20%,覆盖塑料薄膜可增加耕层土壤水分1%―4%,节水20%―30%,增产30%―40%。

4.考虑农业种植结构

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但仅靠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分生产率是很有限的,灌溉和农业措施的结合,不仅是提高水分生产率的需要,而且是农民增收增效的需要。除滴灌和地下灌溉形式外,其余节水灌溉形式都难以减少作物的棵问蒸发,特别在作物生产前期,作物的遮荫率低,棵间蒸发量大。通常推广的农业节水技术有:耕作保墒技术,如“虚实并存”耕作技术;秸秆、地膜覆盖技术;喷洒抗旱剂如旱地龙;使用保水剂;采用抗旱新品种等。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应该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地区特征来选择不同的农业种植结构。

5.加强节水工程管理

节水灌溉重建轻管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有的生产方式下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的有关专家认为,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占总效益的50%,由此可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工程建设好,因管理不善使工程效益难以发挥的例子并不鲜见,哪里工程管理好,哪里效益就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资本市场对农业的关注度也有所上升,在我国出现了一些较为新兴的灌溉服务公司,以及各地成立的节水抗旱服务组织,在工程的管理运行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各地推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租赁、拍卖、承包等形式,对于明晰产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含英.政企分开,建立现代水利企业制度[J].中国水利,1994,(3)

[2]相昆.95年水利工程发挥巨大效益[J].中国水利,1995,(1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措施

城市生态系统是指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包括生物的和物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一个城市科学的生态系统必然会对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2008年2月,廊坊市通过了国家17个部委的考察,成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城市生态作为廊坊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发挥其不可或缺的作用与效能。

一、城市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城市生态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城市生态是一个庞大且科学的系统,城市生态追求的目标就是要在城市中尽量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也即如此。生态城市建设正是顺应可持续发展要求所必须选择的路径。

2、城市生态建设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更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城市的发展必然对各类资源进行消耗和影响,包括日常的消费、废物的排放、环境的破坏以及城市交通等。城市生态就是要在保持一个各环节、各领域相对平衡的前提下,实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生态建设的根本目标。可持续发展包括资源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可持续发展以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并且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作为城市生态建设,所要求的目标和终极也就是要实现整个城市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只有解决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城市生态建设才会有目标,可持续发展才会有载体。

二、廊坊城市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

廊坊毗邻京津,区位优势独特,但是作为一个水资源和土地紧缺的城市,城市生态建设更加迫切。

1、因地制宜。目前,城市生态建设在全世界都有不同的建设方法和内容,巴西以增加公园面积和改进公共交通为主线;日本以解决环境污染为主线,澳大利亚以恢复退化的土地为主线。而廊坊市城市生态建设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同时,又要找出城市生态建设的瓶颈制约,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2、节约资源。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不能以牺牲资源为代价,要尽可能地减少对土地、大气、水和生物资源的使用,以保护为主,适当利用。

3、循环利用。对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包括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生活废水、生活垃圾等都要通过循环利用的方式,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的影响,实现“再生”利用。

4、科技支撑。城市生态建设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充分考虑科技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作用,采取先进的手段和方法,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优化配置土地、开发新型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5、以人为本。城市生态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人的最大诉求,以满足人的生产、生活愿望为目的,使城市的发展不要威胁到人类本身的生存环境,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

三、推进廊坊城市生态建设需要采取的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结合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直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城市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多渠道社会融资体系,坚持“谁投入、谁受益”原则,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从事城市生态建设的社会事业和环保事业。

2、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利用产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实现经济发展中资源的再利用与再循环。努力促进“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传统生产方向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一是引导产业选择,推动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发展生态与高科技农业,启动无公害粮油基地环评和认证工作。二是优化产业布局,结合“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建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倡导产业间资源共享及和谐共生,加强产业实质性联系,构建合理的产业链,打造环首都科技产业带和环天津科技产业带。三是实施循环经济补链,推动资源的再生利用产业化。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项目,开发培育木质能源林和速生丰产林以及经济林,实现“青城长在,永续利用”。

3、缓解水资源压力。以廊坊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为契机,逐步建立和完善初始水权分配机制和水市场管理制度,建立水淘汰的宏观控制和定额管理指标体系。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生态节水农业。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淘汰高能耗高水耗的项目。促进城建、生产和生活节水,推广节水器具的应用。

4、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一是按照“生态宜居休闲商务中心”定位,中心城市采取“三点组团”(市区+开发区+万庄新区),各组团靠高等级道路连接,用大面积森林隔离,避免城市建筑连成一片。二是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和绿地覆盖率。三是构建城市公园网络,提高居民进入公园的便利性,发挥城市公园的生态、休闲和娱乐功能。四是全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为城乡提供生态产品,保障城市生态安全。五是采用生态建材,提高人居环境的适宜性。六是发展公交系统,提高城市公交系统管理和信息化水平,强力推广使用燃气汽车。七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发展社区小家政、小诊所、小餐桌、小超市等“工程”。七是优化社区生活环境,营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独具北方特色的城市绿化景观。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解析结构模型(ISM);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 智慧城市的提出

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20世纪末特别是21世纪初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关于未来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智慧城市概念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新加坡于1992年制定的IT2000——智慧岛计划(1992-1999年)[1]。

2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智慧城市中主要体现在智慧经济的发展上,可持续发展是智慧经济的另一种表现。可持续发展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高消耗、高浪费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可持续经济更多地使用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的新生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和谐的绿色城市。

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的选择既要有反映社会战略层面的指标,又要包括反映经济可持续层面和空间安全层面的指标。因此,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的选择应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之上,能够体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更为舒适方便的生活、管理上科技智能信息化的智慧城市内涵,以组成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措施层 编号

智慧城市评价 社会战略层面 城市化水平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GDP

市民上网率 1

2

3

4

智慧化的医疗体系 医疗卡发放率 5

每万人口医生数量 6

经济可持续层面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万元GDP能耗 7

公交站牌电子化率 8

城镇人均消费支出 9

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智慧产业从业人数比例 10

研发支出GDP比例 11

空间安全层面 网络覆盖水平 光纤接入覆盖率 12

无线网络覆盖率 13

互联网用户使用比例 14

2.2 解析结构模型(ISM)建模

根据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定性的已经建立了一个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措施层组成的4级智慧城市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但在具体目标层中,尚存在某些指标层次关系结构不明确的问题,用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确定其关系还不很完善,故而使用解析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简称ISM)[2]的方法解决相应的问题。ISM方法的建模步骤主要包括绘制有向图形、建立邻接矩阵、建立可达矩阵、进行级间分解、绘制多层递阶结构图。

2.3 解析结构模型在智慧城市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运用ISM对准则层中具体指标进行结构解析,选取已建立的经济可持续层面5个具体措施进行解析结构模型的应用。

经济可持续层面的具体措施如表2。

表2 经济可持续层面具体措施

准则层 指标层 措施层 编号

经济可持续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万元GDP能耗 7

公交站牌电子化率 8

城镇人均消费支出 9

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智慧产业从业人数比例 10

研发支出GDP比例 11

第一步,把这一层次中的具体指标进行编号,建立要素关系表,画出有向连接图。具体指标编号见表3、表4,指标有向连接图见图1。

表3 具体指标编号表

措施名称

万元GDP能耗 公交站牌电子化率 城镇人均消费支出 智慧产业从业人数比例 研发支出GDP比例

指标编号 S1 S2 S3 S4 S5

表4 具体措施间要素关系表

万元GDP能耗 公交站牌电子化率 城镇人均消费支出 智慧产业从业人数比例 研发支出GDP比例

万元GDP能耗 影响因子 相互作用 前提条件

公交站牌电子化率

城镇人均消费支出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

智慧产业从业人数比例 影响因子

研发支出GDP比例 影响因子

图1 指标有向连接图

第二步,由布尔逻辑算符,建立邻接矩阵。基于布尔逻辑算法,邻接矩阵A的元素aij可以定义如下:

即,

第三步,由布尔代数运算规则(即1+1=1,0+1=1,1+0=1,1+1=1,0×0=0,0×1=0,1×0=0,1×1=1),建立可达矩阵。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计算可知,(A+I)3 =(A+I)4 = R,最终得出可达矩阵。

第四步,进行级间分解,级间抽取条件R(Si)∩Q(Si)= R(Si)。

R(Si)为可达集合,指可达矩阵中要素Si对应的行中,包含有1的矩阵元素所对应的列要素的集合。代表要素Si到达的要素。Q(Si)为先行集合,指可达矩阵中要素Si对应的列中,包含有1的矩阵元素所对应的行要素的集合。

具体抽取步骤如下:

(1)

i R(Si) Q(Si) R(Si)∩Q(Si)

1 1,2,3,4,5 1,3,4,5 1,3,4,5

2 2 1,2,3,4,5 2

3 1,2,3,4,5 1,3,4,5 1,3,4,5

4 1,2,3,4,5 1,3,4,5 1,3,4,5

5 1,2,3,4,5 1,3,4,5 1,3,4,5

(2)

i R(Si) Q(Si) R(Si)∩Q(Si)

1 1,2,3,4,5 1,3,4,5 1,3,4,5

2 2 1,2,3,4,5 2

3 1,2,3,4,5 1,3,4,5 1,3,4,5

4 1,2,3,4,5 1,3,4,5 1,3,4,5

(3)

i R(Si) Q(Si) R(Si)∩Q(Si)

1 1,2,3,4,5 1,3,4,5 1,3,4,5

2 2 1,2,3,4,5 2

(4)

i R(Si) Q(Si) R(Si)∩Q(Si)

1 1,2,3,4,5 1,3,4,5 1,3,4,5

完成级间分解后,分出若干级。每级要素间或者是具有强连接性的,或者不是。所谓强连接性指的是两个或两个要素间互为可达,在有向连接图中表现为都有箭头指向对方。用有向枝代表相邻级别要素间的关系及同一级别要素间的关系,因而可以用有向图的形式来表示系统的层次结构,从而绘制成系统多层递阶结构图。

将该具体指标系统分为了4个级别,即:

L1={1};L2={3,4};L3={2};L4={5}。

第五步,绘制系统多层递阶结构图。经济可持续层措施指标多层阶梯结构如图2、图3。

图2 经济可持续准则层指标编号多层阶梯结构图

图3 经济可持续准则层措施多层阶梯结构图

2.4 结论

运用解析结构模型(ISM)对智慧城市准则目标层下设的具体指标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了系统递阶结构解析模型。通过建立该层指标的一般关系矩阵、邻接矩阵、可达矩阵,并进行区域分解和级间分解,最终绘制成了智慧城市评估指标经济可持续发展准则层所包含的5个具体指标的系统4层递阶结构图,明确了5个具体措施的不同影响关系。

本文对智慧城市评估中解析结构模型(ISM)的计算机模拟研究方面,尚处于初步阶段。模型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计算机的模拟能够清晰、客观、准确地显示出指标的层次与逻辑关系。为探求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对指标进行有效筛选,今后还需结合计算机技术实现程序化,以提高解析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陈江岚,王兴全.智慧城市论丛[M].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11.

[2]常玉等.应用解释结构模型 (ISM)分析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J]. 科研管理,2003,24(2): 41-48.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运营周期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与高效生活空间和建筑。随着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绿色建筑将会以智能化与多元化而成为建筑发展的趋势。因此,探讨城市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对实现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构建节能减耗的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1、城市绿色建筑的发展

在21世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建筑活动占人类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总量的40%,其所造成垃圾也占人类活动所产生垃圾总量40%。因此,建筑领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年建筑量高居世界第一,资源的消耗总量也逐年增加,但是很多资源人均拥有量却居世界的平均水平以下。有资料显示,到2020年,我国只有6种资源可以自给自足,其余的支持性资源需要依靠进口,所以建筑行业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使其在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发展城市绿色建筑已经势在必行。

2、城市绿色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的目的是在建筑施工与使用的过程中,将其对材料和能源等自然资源损耗与环境污染降至最低,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空间,实现建筑质量、经济性能和建设费用的平衡,在拆除时可以保证与自然界相互融合,并最终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例如传统建筑忽视能耗的影响和外部环境的统筹规划,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作为核心通过规模化和外迁等实现发展目的,生命周期较短,浪费人力物力资源,降低了废料的回收利用率。绿色建筑注重强调经济、生态结构和环境的平衡,以及建筑与气候和地域资源的差异,关注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为原则,做到节能减耗与功能舒适的统一,其生命周期长,材料循环利用率比较高。

坚持绿色建筑的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体现,推行绿色建筑是让建筑行业从高能耗和高污染逐渐向低能耗和低污染转型的必经之路,也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需要依据国情,以“绿色建筑”为契机,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3、城市绿色建筑的措施

绿色设计是从绿色环保角度出发,使建筑设计满足适宜居住和节能环保的要求,并在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减少建筑队环境的不利影响,其实现绿色建筑的措施主要为以下方面。

3.1 节水措施。绿色建筑的节水措施主要体现在:①施工现场的设备与车辆的冲洗用水采用循环装置,冲洗水在经过沉淀后,可以用于施工现场的洒水降尘等方面;②施工现场的用水点均采用节水龙头,并依据施工人员的数量合理配置,避免施工用水的浪费;③生活区的用水需要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并将责任细化到个人,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节水意识;④采取用水计量管理措施,安装用水监测设备,并将节水的定额在合同条款中注明,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考核评估;⑤在雨水充沛的施工地区,可以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充分利用雨水进行车辆冲洗和洒水降尘等。

3.2 节材措施。绿色建筑的节材措施主要体现在:①使用高强度的钢筋与高性能的混凝土,按照施工的预算才限额领料的措施,控制施工材料消耗;②制定施工废料的回收和管理措施,提高废料的利用率;③明确施工材料的采购数量,防止出现因采购过多而导致浪费或者积压的问题;④选择制作、安装和拆除一体化的施工队伍进行模板施工作业。

3.3 节能措施。绿色建筑的节能措施主要体现在:①建筑选择向阳布局,使用中空玻璃和智能门窗等保温材料与耐水材料;②合理配置制冷和采暖设备,采取分时段的方式,明确其使用时间;③安装节能灯具,充分利用自然光源,降低建筑照明能耗;④严禁出现长明灯,夜间施工时的照明灯具需要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确保人走灯灭;⑤优先选用国家和行业推荐的高效、节能和环保的设备与机具,保证设备与机具质量满足建筑施工要求。

3.4 环境保护。绿色建筑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体现在:①保持自然保护的资源和文物原貌;②尽可能在白天施工作业,施工车辆在出入时需要清洗车轮,并做好防尘措施;③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扫洒水,处理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垃圾;④做好噪音污染、废水污染和光污染的防控措施,以免影响居民正常的生活、工作和休息。

结束语

总之,城市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推动节能减耗社会建设和实现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建筑设计施工中做好节水、节材、节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可以节约资源,为人们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玉波. 城市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探析[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06: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