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设新农村的意义

建设新农村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设新农村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设新农村的意义

建设新农村的意义范文第1篇

农村变革的新起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提出。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村变革的一个新起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的第三次重大调整。第一次调整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的,土地承包给农民,分权是其核心。2003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为第二次调整,调整的核心是减负。

而站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看这个“新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则更加清晰。国际经验表明,农业衰落和农村凋敝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矛盾累积到今天已演化成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大局的焦点。

正是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2.6万亿元,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这样的宏观背景,催生出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农业用地减少了数千万亩,突破了应该稳定在2010年的18.8亿亩的耕地指标,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到15亿亩以下。在这种情况下,粮食短缺造成基本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带动物价上涨,导致2004年年初物价指数突破5%。

“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林毅夫由此进一步分析认为,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对于保证农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粮食安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于预防通缩、拉动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动,将成为未来我国投资和消费的最大市场。

农村进步的新理念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短短20字的定位,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政策,体现了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全新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分析说,新农村至少具有三个“新”特点:一是新在城乡之间的统筹良性互动上,体现出一种城乡之间的和谐;二是新在农村的发展重在农村的社会制度建设,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三是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仍保持充满田园风光的良好生态型社会。

全新的建设理念来源于这样一个现实: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97年之后连年扩大,目前仍维持在3.21∶1。全国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通电话,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由于农民手中没钱,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投入明显不足,不仅影响到农民生活质量,甚至连基本的看病就医、读书上学也难以满足。据卫生部估计,全国有40%到60%的农村人口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湖南的一项调查则表明,农村孩子从进学校到高中毕业,在上世纪80年代共需支出108元,90年代需支出约8000元,到2004年则需支出约3万元。

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也不能止于增加农民收入,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也正是国务院总理挂牵的事。今年4月在四川巴中考察时对乡亲们说:“我心里始终有三件事放不下,一是让农村孩子能上学,二是让农民看得起病,三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农村建设的新发展

过去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我国农村建设正迎来一次新的发展。

——各地种粮农民首次享受到直接补贴的好处,2004年全国共安排粮食直补资金116亿元;全面放开了主产区的粮食购销和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明确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产粮大县实行转移支付。

——农村教育方面,中央明确提出,到2007年,西部地区整体上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十一五”期间农村中小学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医疗卫生方面,中央财政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预计涉及中央集中采购的金额将有30多亿元,这个金额明显高于2004年招标采购总计22亿元的总值。

来自农业部的统计显示,全国已有1540万农户用上了沼气。以沼气等新能源为代表的一批生态项目,如今已在各地农村积极推进。山东、浙江等省提出了“生态立省”的口号,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河北省从2004年开始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确定把“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作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主要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则被确定为“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农村变革的新起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提出。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农村变革的一个新起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上的第三次重大调整。第一次调整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的,土地承包给农民,分权是其核心。2003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为第二次调整,调整的核心是减负。

而站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看这个“新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则更加清晰。国际经验表明,农业衰落和农村凋敝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我国实行了几十年的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矛盾累积到今天已演化成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大局的焦点。

正是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2.6万亿元,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这样的宏观背景,催生出跳出“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农业用地减少了数千万亩,突破了应该稳定在2010年的18.8亿亩的耕地指标,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到15亿亩以下。在这种情况下,粮食短缺造成基本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带动物价上涨,导致2004年年初物价指数突破5%。

“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林毅夫由此进一步分析认为,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对于保证农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粮食安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于预防通缩、拉动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动,将成为未来我国投资和消费的最大市场。

农村进步的新理念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短短20字的定位,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政策,体现了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全新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分析说,新农村至少具有三个“新”特点:一是新在城乡之间的统筹良性互动上,体现出一种城乡之间的和谐;二是新在农村的发展重在农村的社会制度建设,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三是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仍保持充满田园风光的良好生态型社会。

全新的建设理念来源于这样一个现实: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自1997年之后连年扩大,目前仍维持在3.21∶1。全国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通电话,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由于农民手中没钱,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投入明显不足,不仅影响到农民生活质量,甚至连基本的看病就医、读书上学也难以满足。据卫生部估计,全国有40%到60%的农村人口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湖南的一项调查则表明,农村孩子从进学校到高中毕业,在上世纪80年代共需支出108元,90年代需支出约8000元,到2004年则需支出约3万元。

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也不能止于增加农民收入,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也正是国务院总理挂牵的事。今年4月在四川巴中考察时对乡亲们说:“我心里始终有三件事放不下,一是让农村孩子能上学,二是让农民看得起病,三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农村建设的新发展

过去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我国农村建设正迎来一次新的发展。

——各地种粮农民首次享受到直接补贴的好处,2004年全国共安排粮食直补资金116亿元;全面放开了主产区的粮食购销和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明确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产粮大县实行转移支付。

——农村教育方面,中央明确提出,到2007年,西部地区整体上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十一五”期间农村中小学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医疗卫生方面,中央财政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预计涉及中央集中采购的金额将有30多亿元,这个金额明显高于2004年招标采购总计22亿元的总值。

来自农业部的统计显示,全国已有1540万农户用上了沼气。以沼气等新能源为代表的一批生态项目,如今已在各地农村积极推进。山东、浙江等省提出了“生态立省”的口号,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河北省从2004年开始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确定把“道路硬化、街院净化、村庄绿化”作为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的主要目标。

引领改革开放大潮之先的广东省围绕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实施了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统筹城乡居民就业、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体制改革等五项具体措施,已经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发展路子。

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也在不断地验证说明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是一项从根本上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正确的战略决策。

建设新农村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型农民教育;新农村建设;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1―054-03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和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必须大力发展新型农民教育,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迫切诉求。

一、新型农民教育能促进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在于发展生产,通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来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激活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农业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西奥多・舒尔茨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研究中发现,从20世纪初叶到50年代,促使美国农业生产量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的增长可能是经济系统内最为不同凡响的特点”。新型农民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手段,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新型农民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新型农民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农民增收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得不到大幅提高,那么,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必将成为空想。西奥多・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明确指出:“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对构筑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增强农民的自生能力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民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刺激,将会点石成金。”同时,他还指出:“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因素并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最近,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农民教育水平每增加一年,农业GDP就增加0.76%,农民到工业部门工作的机会就增加1.5%-3.2%。因此,旨在提高农民素质的新型农民教育,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增强农民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二)新型农民教育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任何产业都是以一定的结构存在,结构对产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任何产业都要不断地进行结构调整以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紧密相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围绕市场需求,遵循价值规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目标,将农业产业及其产业内部重新进行选择、优化,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从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特征可以看出,目前农村在经营方式上,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在生产组织形式上,从家庭经营向农业企业转变;在增长方式上,从外延式数量扩展向内涵式质量提高转变。其实质就是对各种农业生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按市场需求发展农业,必然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使农业产业链得到延伸,这样农业的生产和管理会更为复杂。因此,只有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适应并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与变化。

二、新型农民教育能促进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又对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起到思想引领、精神激励、智力支撑的重要作用。新型农民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一)新型农民教育促进新农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新农村文化建设应立足于“大文化”建设,确立建设“大文化”的理念。“大文化”包括社会伦理思想、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方面。健康文化教育是传播健康文明方式的重要途径,它为农民的健康卫生奠定了基础,使农村卫生环境条件得到改善,增强农民的体质,使农民的健康素质得到了保障。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就医不方便,医疗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农民群众的体质不能得到保障。为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消除农村健康隐患,可以通过举办农民健康教育讲座,将一些简单的救治方法和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教给农民群众。新型农民教育可以引导农民维护环境,引导农民接受住宅和村庄的合理规划,接受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垃圾的治理。对农民开展生态农业培训,让农民相信生态农业可以促进健康、保护环境。维护水源,防止水污染和土地污染。此外,新型农民教育通过开展符合农村风俗习惯的民间文化活动,如民间戏剧、扭秧歌等比赛,或者开展新型的体育竞赛,如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充实农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要防止文化糟粕的入侵,引导农民摈弃赌博、酗酒等陈规陋习,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新型农民教育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农村社会人文和谐

发展先进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教育是培育农村现代精神文明的主渠道,必须充分发挥它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职能,才能使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整个农村阵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一方面,新型农民教育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事物,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新型农民教育要积极引导人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防止和消除文化垃圾的传播和腐朽思想、丑恶现象的滋长蔓延,形成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具体表现为:新型农民教育可以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农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农民群众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新型农民教育可以推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促进农村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总之,新型农民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起着文化的过滤、沉淀、吸收作用,吸收和整合社会的先进文化因子并将其纳入教育体系;它使人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从而改变、创新现存社会文化的内容和结构。对新型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传播、渗透功能,可积极引导社会主流文化,调节社会文化冲突,创建良好的文化交流、文化吸收、文化融合氛围,从而促进农村主流文化的发展及农村社会人文和谐。

三、新型农民教育能促进我国新农村社会建设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决定社会生产力

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人的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面貌,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基础性作用。新型农民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途径,它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起着先导性、全面性和基础性作用。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应重视新型农民教育。

(一)新型农民教育能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新型农民教育应注重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因为农民法制教育是实现农村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农村,由于宅基地纠纷、新建房屋的通风采光问题而引发的村民之间的冲突不断,这些邻里纠纷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就会使邻里矛盾激化,影响村民之间的团结,就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不和谐因素,从而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阻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新型的邻里关系、和睦的家庭关系、良好的家风和村风,而讲文明、树新风、求团结都离不开法制教育和法制建设。法律知识的多少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法律行为,法律意识是守法的思想基础,农民法制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平安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新型农民教育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目前,农民素质较低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发展。如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在生产”,盲目扩大垦荒,增加复种指数,加大对土地掠夺,导致农业自然资源超前消耗,农业生产资源破坏加剧,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消耗过大,森林植被锐减,草原草地退化加剧,沙漠化状况日趋严重。另一方面,在土地利益需求的驱动下,不少人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资,导致土壤有机含量下降,土地硬化或沙漠化,土地资源遭受严重破坏。

保护耕地、森林植被和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增长由原来依靠自然资源的开发转化到科技开发和提高人的素质。显然,没有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没有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是不可能实现的。新型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农民开阔视野,养成乐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对事物的认识会更全面深刻、更具有独立见解;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改变农民落后的认知方式和观念,有助于农民形成对新事物的宽容态度,减少农民怀疑或盲目排斥新事物的倾向。此外,对新型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了人们的精神文明层次,使人们认识到以生存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从而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社会发展。

(三)新型农民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城市劳动报酬不断提高,引起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城市劳动力开始饱和。但还没有出现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所设想的农民收入的补偿性上升,相反,却出现了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和教育政策失衡的导向农村社会文化事业基础更加薄弱,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农民教育与市民教育相比,差距还在不断拉大。针对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突出矛盾,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决策。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仅从农业自身看,一方面应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步伐,以减少农村人口的比例;另一方面是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两方面都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新型农民队伍,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走科教兴农、人才强农之路。只有农民素质提高了,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强大了,才能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建设新农村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的重要战略部署,它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其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影响了其顺利进行,本文就其问题与相应的对策做一简单探讨,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

1、存在的问题

1.1思想意识上的误区

在新农村建设上有些基层领导干部存在着低热情、为难不配合的情况,而且在工作上也表现的不积极主动也没有创造性。同时也没有认清新农村建设过程所存在的长期性、复杂性以及艰巨性的情况只是盲从的将硬件建设、规划建设放在重点,忽视了软件建设和执行管理的重要性。新农村建设面对的是农民的农业生产及增收问题而非所谓的重点抓村容村貌的整洁。

1.2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建设资金缺乏

进行新农村建设就是为了要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当前农民却面临着农资价格上涨,农产品和畜禽产品价格下跌的情况,让农业增收的空间变窄。因此资金的投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前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今的形式是:1、有限的政策支持,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提供的资金有限占总建设资金的30%,还有很大的资金有待补充。2、地方财政困难,对新农村建设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3、有限的自筹和社会筹资,在中国若要说自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就会有75%的农民说没钱,但是也不可能从社会上筹到40%的建设资金。4、信用贷款门槛高,很少有商业银行将款项放到农村,除非是政策性银行或者农村商业银行可能会提供部分的贷款但也只是杯水车薪。

1.3农民担忧农业生产是否能稳定发展

当前农村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不仅体现在从业人员素质低这一项,还展现在规模化和区域化难形成的问题。首先,小规模、雷同农产品的生产。当前的产业结构是由农民自主决定而非政府行政干预,结果就形成了无规模的雷同产品遍地开花,最终导致农产品囤积难卖。其次,低程度的产业化生产出劣质农产品。再次,农业科技含量低,从业劳动力的素质底下。最后,不健全的服务体系和落后的农业技术在科技农产品的生产上无法发挥作用。

1.4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

现在农民的文化教育程度较低,其思想概括出来就是等、靠、要,没有所谓的市场经济意识,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没有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只是一味的沉浸在迷信、赌博、早育超生方面严重与现在的文明脱离,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新农村的建设,制约了农民的收入。还有就是,农民对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态度的冷淡和当前不佳的农村医疗卫生以及低下的医务人员水平也阻碍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2、解决对策

2.1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大力度的宣传

新农村建设全员的工作,而非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因为此项建设涉及的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通过舆论氛围将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采取的方针政策和总体目标深入人心的同时也要彻底的消除广大农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是宣传时要让农民知道他们的财产、自治都会得到尊重,而他们在建设过程中还拥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2.2 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把好事办好

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工作人员要深入基层倾听广大人民的心声,切实的结合乡村情况制定出完善的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彻底改变之前“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努力为新农建设制定出一个长期有效的机制。目前急需要做的是根据所处乡镇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制定出一个利于掌控、操作和实施的方案来管理道路维修、水电改造和沼气池建设的资金筹措和农民集资、人工投入及基础设施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2.3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的加强和物质条件的完善

可蓄可疏是当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此工程的建设需要社会力量和大量资金的支持。在农村推行新能源建设通过改圈、改厕、改橱以及草堆的清除来建立沼气、太阳能、秸秆气化炉,这样不仅改善了农村的整体环境和农民的生活环境还将农村的垃圾统一纳入城镇化管理。

2.4 加强基层队伍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因为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队伍有着强大的推动力,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好,以乡镇为基地,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分批次的对村干部进行培训再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其次,不定期举办三农问题村干部交流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开创新思路;再次,提高待遇,先让村干部成为明理、会技术、会管理、消息灵通的领军人,让其凝聚基层工作的向心力改变对村干部不想当、不好当和不敢当的思想。

2.5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的协调发展

通过深入的走访调查,建议相关部门对乡镇小学制定出合理的实施方法对贫困学生进行两免一补让他们实现上学的梦想,彻底让九年义务制教育政策得以全面落实。认真、规范的做好新农村医疗合作改变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招聘专业人员、组织专业的医疗志愿队对现有医护人员进行培训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来解决当前乡村医院人员紧缺、设备闲置的现象。

2.6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通过培训学习让他们都能成为有文化、有技术、懂管理的新型农民,同要吸引广的人才到农村搞农业发展。首先,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优秀的师资队伍和教育规划让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得到提高。其次,职业教育技术的加强,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培养创业型农民。再次,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宣传,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刘超. 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艺生活.2013(03):141-142

[2]王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9(6):117 -118.

建设新农村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新农村 农村经济

根据“十一五”规划,中国新农村建设有二十个字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内容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体现在五个“新”上,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五个“新”,它实际上是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从形式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个方面相互融通、相辅相成,“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必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这一经济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以来,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区域,迅速成长起一批中小企业集群,尤其是浙江和广东,“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蔚然成风,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证明,发展产业集群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产业集群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实践证明:多个企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集聚,形成集群所产生的竞争优势效应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产业集群产生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1)外部经济效应。多个企业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达到一定规模时,整个集聚区域内的任何企业都能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从而实现外部规模经济。(2)节约成本。由于产业的集聚效应,使某一区域的企业数量相对集中,许多中间投入品可以就近取得,节省运输、库存成本;由于人才和社会关系的大量聚集,使信息流动很快,可以节约区域内企业的信息成本、人才雇佣方面的成本。(3)品牌与广告效应。产业集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以后,在消费者中间明显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产生广告宣传效果。(4)吸引投资。相关的产业大量聚集在同一地区,显示出该产业的潜力,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者到这一区域投资兴业,从而使这一区域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区域经济由此获得持续快速增长。从我国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看,产业集群不但使许多地区和城镇实现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而且对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以浙江为例,在全省88个县市区中,已形成年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中小企业集聚形成的专业化产业区)519个,总产值5993亿元,约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就块状经济在县域工业经济中的比重看,有1/3以上的县(市、区)达到50%以上。产业集群的迅猛发展,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了城乡之间人口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产业集群有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

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减少农业产业的就业人数,发展县域产业集群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县域产业集群的主要经济主体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通过建立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可以使农民就地转化成产业工人,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另一方面县域中小企业集群的主要成分是民营企业,在发展县域中小企业集群过程中,通过大力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可以动员和组织农民自主创业、自我发展,这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此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退出,可以使农村土地从小规模向大规模集中,改进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产业集群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也带动了周边农村地区的农、牧、副、渔等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村的财政积累,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事实表明,在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最好的省(如浙江省),也是“三农”问题和城乡差距问题解决最好的省,在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一些经济发展好、农村相对比较富裕的地区,几乎无一例外都拥有一两个发展良好的产业集群,如河南的漯河、湖北的仙桃、河北的清河等等。

三、产业集群是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农村发展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就目前中国的发展阶段来说,工业化仍然是城镇化的基础,推动城镇化要以工业化为支撑,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就是农村工业化,实现农村工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发动农民就地创办中小企业,促使农民就地转化为企业员工,提高农民收入。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为城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城镇化水平,城镇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的发展,没有各类产业的发展作为基础,城镇化是空中楼阁。产业集群主要是通过两方面来提高城镇化水平:一方面集群能够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带动新创企业的不断产生。集群企业具有快速“分蘖”和“繁衍”的特点,当集群发展达到一定规模时,支持性和服务性企业的产生就具有了经济性,上游的中间品生产企业、下游的分销商、投入品企业、辅助产品生产等支持性企业会在集群中出现,运输业、餐饮业、宾馆业、物流服务业也会以较快速度发展,研究机构、培训学校、咨询机构、金融部门、中介机构的产生或入驻,都将会使集群所根植的区域形成一个经济增长空间。发展壮大的企业群体将不断产生新的更高的城市化需要,政府为满足这一需要也将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尤其是产业集群中公共服务部门提供的职业培训、技术支持,有利于弥补农村企业的先天不足,以其良好的基础设施与公共物品的集聚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产业集群为小城镇的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有了充裕的建设资金,当地政府必然会加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扩大城镇用地规模,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城镇硬件水平提高,城镇硬件水平的提高和产业集群提供的大量就业机会,将吸引大量的农村人口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四、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也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温床。农民素质的提高,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集群的整合功能使得大量农村精英投身创业,使民间的智力资源、财力资源得到了高度集中和有效开发,先行者率先成功后,成功的示范效应迅速引起大面积的创新仿效,吸引更多的农民投入到区域内的生产活动中,使某类技术、某类行为成为区域性的群体偏好与首要选择,从而使农民的素质得到迅速提高;二是集群的网络结构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开放的创新扩散体系,各种信息、知识和创意通过网络得到传播和交流,使每一种创新都能迅速普及,从而不断提高集群内及周边地区农民的生产、经营和创新水平;三是集群内部的竞争以及企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使得在集群内务工的农民学习的愿望更加强烈,也使学习的成本降低了,更容易产生学习效应。因为在集群经济的聚集体中,生产的网络就是学习的通道,企业成员可以通过正式交流或非正式交往,获取新知识,掌握新工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德喜.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发展方向[J].中州学刊.2006(6)

建设新农村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发展农村经济 社会主义新农村 路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农村物质文明相辅相成,采取切实可行的途径不断提升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真正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新生活。从发展新农村经济的角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许多的途径和方法,文章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一、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加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持和转付力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中必须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新通过发展物质文明建设更好的带动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中,要按照新农村建设总目标中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原则全力推进。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加大资金与农村建设的信贷扶持力度,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环境;没有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或许寸步难行,因此,地方政府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与金好融机构实现合作,努力推行一批重点支持扶持项目,加大对农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业项目和农业产业结构项目的支持。

二、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力度,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实施土地流转,是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农业收入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伴随着科技进步,如何高效利用土地已经成为一道现实课题;土地流转过程中一定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与经营流转机制,积极采用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积极利用市场作用,加快实现与土地相关的农田、机械等生产要素的流转,努力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加强监督和引导,积极帮助农村建立相关的土地流转市场、土地流转服务机构等相关配套措施,确保农村土地流转真正得到实效,真正发挥农村土地流转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支持第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依然有很多的农村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第二、第三产业不发达,甚至一些具备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农村产业发展也不甚合理。加快农村产业机构调整,必须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提高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逐步实现依靠科学种田,提高农业的科技化水平。对于农村来讲,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解放出很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如果在农村能够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能够就近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成为提高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一定要从农村发展实际出发,在政府指导和农民参与下稳步推进,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上一批农民能够接受、不违背农民意愿的第二、三产业项目,实现农村产业均衡、合理发展。调整产业机构,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对于从经济角度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遵循农村实际,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