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物理杠杆教学

初中物理杠杆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物理杠杆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物理杠杆教学

初中物理杠杆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言 物理教学 教学艺术 杠杆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144-01

作为逻辑性和科学性特征十分显著的初中物理,总是给中学生留下生涩、枯燥、难学的印象,如何改变中学生对物理的这种错误认识,让他们能够学得快乐,用得轻松是很多教师认真思考的课题。笔者从实践中发现,创新教学形式,开发教学资源固然十分有效,但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对改变这一现状效果更为显著。语言在物理课堂中不可或缺,从新知导入到最后总结评价的全过程都是用语言进行“串联”。新时期的物理教育者应如何学会“加工”自己的教学语言,让它们在物理课堂充分发挥出“杠杆”作用?本文从实践出发,对该课题进行了探索研究。

1 让精彩的导入语成为吸引学生的“磁铁”

我们常说导学如导戏,学生是否能够“入戏”,开始很重要。如同一台戏如果在大幕拉开的一瞬间就能抓住观众的心,那么这台戏可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教学亦如此,当学生的心灵在接受上课伊始第一记“重锤”的敲击产生共鸣之后,他们思维的火花可能就会刹那间被点燃,物理不再深不可测,而是会像磁石一样深深的吸引着他们进入探索的空间。如在学习“惯性”时,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某辆公交车上站着一男一女两个陌生人,公交车行驶过程中遇到突发况状来了个急刹车,这时站在后面的男同志没有站稳撞到了站在他前面的女同志身上,女同志大声指责他:站好了!德性!这时这个男同志机智的回答:这不是德性,这可是惯性!”学生们听到这里哄堂大笑,课堂气氛立刻变得十分活跃,当教师问到“惯性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他们已经积极的去自己寻找答案了。著名的教育学家罗素曾指出,教学语言必须要有激人思维和撩人心智的功效。对于刚刚接触物理学的中学生来说,诸如“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中的惯性是什么?”这种平常无奇的“开场白”,根本无法让基础薄弱、自制力差的中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角色中,而设计精彩的导入语则无疑会为物理课开一个“好头”[1]。

1 让艺术的过渡语“撬动”学生思维

我们经常称赞某些教师将教学过程演绎的似行云流水一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教学效果,重要的是这些教师具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能够运用艺术的过渡语来“撬动”学生的思维,启迪他们的物理智慧。在物理教学中,过渡语看似不起眼,实际十分重要,它是串连各个教学环节和知识点的“线索”。具有一定启示作用的过渡语能够让整个教学过程变得“通透”起来,让学生们的思维在语言的指引下通顺流畅,一个个难点与重点都可以借助自己的力量不攻自破。如学习速度时,就可以通过巧妙的问题过渡对不同情况下的物体运动快慢进行描述,让学生在比较之中更加深刻的理解“速度”本质。①在相同时间相同地点一人步行和另一人骑自行车向着相同方向运动,谁会更快一些?为什么?(从这个场景描述中学生可以得出“相同时间内,运动路程远的更快”的结论);②运动会上A同学与B同学进行百米竞赛,A跑完用了16秒,B跑完用了14秒,怎样判断谁更快些?(综合问题①中的结论,学生们经过思考可以得出“相同路程下,时间用得越少的越快”的结论);③A同学用14秒跑完了100米,B同学用28分钟跑完10000米,怎样判断谁更快?面对这个同距离、同时间等条件先后被排除掉的这个问题,学生们陷入沉思。这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带有启发性的言语点拨:“是不是可以先找一找他们相同时间内各自的运动距离?”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们马上通过计算得出了A、B两位同学在一秒钟的运动距离进行比较,得出准确判断。这种通过问题引导自然过渡到物理本质的方法,既彰显了教师的语言艺术,也让学生的思维在这极具“梯度”的语言指引下,逐渐激活,逐渐成熟。

2 让巧妙的评语使教学完美“落幕”

真正的教师语言的艺术也在于即使某个教学活动结束了,但学生们的思维仍旧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不断地向外拓展和延伸,因此,教师要注重评语的作用,要通过巧妙的评语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完美的“落幕”。例如在计算密度时,有的同学会在进行书写时出现“50ml=50g”的错误,这种错误在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如“1kg=9.8N”等等,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对或者是错,但效果并不太理想,而换一种方法则会事半功倍:你们花5元钱买了一块蛋糕,这块蛋糕与5元钱有没有区别?同学们立刻回答:当然有区别!5元钱不能直接吃,蛋糕却可以。教师:没错,一块蛋糕不等于5元钱,所以物理学中的不同物理量虽然可以换算,但却不代表两者之间就是相等的。学生们顿时恍然大悟,对教师的话进行了反思,找到了自己思维的“症结”所在。

一个素质高、专业强的物理教师会将平淡的语言通过艺术性的加工变成吸引学生的“磁铁”,让他们的物理思维和物理智慧在语言的引导下被激活、被开发,不断的跳跃、碰撞,不断地擦出创造的火花。艺术性的语言在物理课堂中犹如一根杠杆,只需教师巧妙的轻轻一“按”,就能够“撬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不断的在物理学领域中取得成功,获得自信。

初中物理杠杆教学范文第2篇

一、巧用实验教学,提高物理实验技能

学生具有实验技能,才能参与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成为实验活动的主人。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巧妙地利用实验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各项实验技能进行培养。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实验仪器的结构、使用方法以及具体原理,具有正确使用实验仪器的能力,可以正确地观察、测量与读数。其次,教师需要组织学生了解实验的具体原理以及普遍性的实验方法。更要让学生学会记录真实的实验,利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运算与分析,从而促进正确结论的出现。另外,教师要引导初中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误差意识,意识到物理学习中误差存在的合理性。更要让初中学生通过实验学习掌握实验报告的总结形式与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进行实验的设计,利用有效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思考与大胆提问,促进其物理实验技能的快速提高。比如,在讲解“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个实验主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观察实验可能要用到的诸多相关仪器,通过分析仪器的结构与原理,让学生具有设计与实施实验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实验,为学生展示测量与读数的正确方法,之后给学生时间进行自主实验,为学生创造实验的机会。学生在实验中了解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方法以及正确的表达方法,会比从教师口中得知最终物理结果生动得多,初中物理教学实效也会因此而得到提升。

二、巧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不仅要让初中学生了解物理教学发展的过程,还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让学生具有主动探索物理知识的精神。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应当是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模式的束缚,不要因为物理知识的严密性而一味地向学生传递,不给学生创造的机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向学生展示更加形象与丰富的物理现象发展过程,从而让学生通过关注物理现象而具有物理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教师要通过实验教学,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科的变化性与发展性。加强实验教学的份量,做好课堂中的演示实验,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与创造的机会,做好课内外的结合与延伸,才能让初中学生在思维上有所收获。比如,在讲解《杠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证实杠杆原理的存在。之后,结合一种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意识到杠杆原理与相关机械结构的神奇之处。当学生掌握了物理实验的规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杠杆的利用为中心自主设计实验,积极探究,在实验中发现更多与物理相关的知识,明确丰富的物理学习任务,提出与解决更多的问题。利用实验活动去充实物理学科教学,有利于教学效率的快速提高。

三、巧用实验教学,提升物理教学实效

在教学手段不断更新的今天,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越发普遍起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录音录像设备以及课件开展教学。实验教学同样可以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结合,提高实验教学的吸引力。在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中,许多物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实验活动也无法有效地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物理现象的发展与经过。比如在讲解有关核能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去播放核能实验的动画或者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现代化实验演示的基础上深入进行物理学习,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

初中物理杠杆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生认知;联系实际;共同进步

物理从初中阶段开始切入学习,如果教师引导不当就会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我们一定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的“照本宣科”式理论灌输,还有令人望而生畏的题海战术,代之以符合初中生认知和发展的教学新理念,有针对性地吸引学生进行探索进取和深入学习,唯有如此我们方能带领大家尽快深入物理学习迁移知识,生成能力。鉴于此,笔者联系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广大一线教师经验精华中撷取三点物理课堂中的重要环节进行探索和讨论。

一、借助实验演示,激活学生趣味

初中生处于身心飞速发展的青春期,他们好奇心强,但是对理论课会厌烦,所以物理课堂不能上成理论说教课。物理作为一门传统的自然学科,实验是我们探索的有力武器,也是我们激活学生兴趣的不二法门。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演示实验完全可以在课堂伊始俘获学生的好奇心,激活深入探索和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比如,学习电路知识时,笔者就抓住课堂之初设置一个小实验,给大家演示电路的神奇,充分激活学生深入探索电路的兴趣:设置一个关控制的旧式楼道的灯,并让大家亲自演示上楼时打开,到楼梯顶时关上。这与大家所想到的用一个开关的最简单的线路不同,学生的好奇心开始膨胀。然后再趁热打铁、因势利导,让学生产生兴趣和疑问,这样就可以驱使他们很快进入探索和学习中。

二、筹备合作学习,谋求共同发展

人类社会的进步得益于合作,物理学习的发展也亟需合作,

合作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交流,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遵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搭配4~5人的合作小组,以期保障组间公平竞争和组内各个层次均匀

分布,如此方能利于大家相互指导、相互启发,最终实现共同进步,达成教学目标。组内每个成员都要根据实际认知能力分配学习任务,开始先负责自己擅长的部分,然后交换任务,相互指导,交叉体验,如此才能共同进步。

以“杠杆平衡”教学为例。学生对简答的杠杆平衡条件有一定理解和认识后,笔者就让学生分任务搜集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材料和方式,以此来培养大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进行知识迁移生成能力。大家在讨论时,要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分别从不同的方向来搜集材料。在自由氛围中,李××同学竟突发奇想从人体骨骼进行杠杆原理分析,最终启发大家认识到胳膊和咬骨都是杠杆原理,杠杆原理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如此合作学习,学生融为一体,有的学生总结,有的学生登记,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这些杠杆的支点及其平衡条件等,这样就深化了杠杆的认

识,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生成运用能力。

三、借助媒体辅助,完善实验不足

实验是学习和探索实验学科的基础手段。但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每个实验我们都有条件进行,或者有些实验我们即便能做但是也不利于观察,这就要求我们要巧妙借助多媒体集影、声于一体的优势通过动画和视频来进行实验模拟,以此形象的方式让学生产生灵活认知,迁移知识能力。

1.补充传统实验

物理课堂上,有的实验我们无法手动完成或是没有条件完

成,这种情况下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来给大家模拟演示,帮学生将抽象的规律和概念描述转变成形象的认知。比如,给大家分析浮力受力,通过视频示意就比较形象。笔者为了吸引学生兴趣,产生震撼效果,通过多媒体给大家演示军舰和潜水艇在水中的受力情况,并进行详细的原理剖析和示意,这样既能让学生观察到清晰的实验现象,又能指导学生认知原理。

2.完善实验不足

多媒体视频可以提供规范的实验操作来引导学生反思,从而为我们提供弥补遗憾的空间,还可以借助视频慢放来让学生掌握实验细节。例如,在探索“与浮力大小有关的因素”时,里面就有好多细节需要注意,其操作步骤和过程也比较多,所以笔者就让学生在体验一次操作后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控制变量法规范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读数,学习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来对实验规律进行分析归纳。

总之,物理教学一定要拒绝理论灌输和题海鏖战,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设置符合他们认知发展的教学方法,然后再趁热打铁参照教学内容的特点来优化符合学生认识和发展的教学流程。唯有如此,我们方能将原本抽象的物理课堂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崇年.物理教学如何实践新课程改革[J].学苑教育,2012(03).

初中物理杠杆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探究;杠杆平衡;实验

作者简介:张秀娟,女,安徽省庐江县,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问题一、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解读】实验目的就是该实验所解决的问题,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课题就是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或者是探究杠杆原理.

问题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

【解读】一般情况下需要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有时将杠杆与直尺组合成杠杆平衡仪,且杠杆平衡仪上有专门挂钩码的铁丝环或塑料滑环,这时可不用细线,如图1所示的杠杆.如果杠杆上没有铁丝环或塑料滑环,则要用细线制作滑环,如图2所示的杠杆.

问题三、使用杠杆平衡仪,为什么还用刻度尺呢?

【解读】杠杆平衡仪上每大格并不都是1cm,有的是2cm或3cm或4cm或5cm,如果杠杆上标有5、10、15、20的字样,表示每大格为5cm,可能每大格还分成5至10个小格,实验时可不用刻度尺,如果杠杆上只标注分格线,没有数字,在直接读取力臂时,每格是多少厘米不能确定,操作时要求先用刻度尺测出每格是多少厘米,最后计算力臂.如果按格数来读取力臂,实际上是读取力臂是多少格,虽然不影响探究的结论,但实际上忽略了力臂的单位,如果在实验中,表格中给出力臂的单位,这时就不能格数来表示.

问题四、杠杆在什么状态才平衡?

【解读】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是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力,此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该物体处于平衡态.物体受力而平衡,这些力的作用线是交于一点的,杠杆在几个力的作用下,这几个力的作用线并不相交于一点;在杠杆受两个力作用时,当使杠杆向相反方向转动的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这时杠杆平衡,杠杆平衡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的状态.

问题五、为什么在实验前与实验过程中都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解读】实验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作用是:使杠杆的重心落在支点上(重力的作用线经过支点),这样杠杆自重的力臂等于0,如图3所示,这时杠杆重力对杠杆的转动不产生影响,这样就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而实验过程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使动力与阻力的力臂正好落在杠杆上,如图4所示,这样便于测量力臂.

问题六、实验前与实验过程中分别是怎样使杠杆平衡的呢?具体上有何技巧?

【解读】实验前是通过调节平衡螺母来实现的;技巧是杠杆的哪侧高,可将任一侧的螺母向该侧调.如图5所示,应该将左侧或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实验过程中是通过增减钩a个数(或改变拉力)或移动钩码的位置来实现的;技巧是哪侧高,可向该侧增加钩码(或在另一侧减少钩码),也可将钩码向高的一侧移动.如图6所示,可以在杠杆左侧增加钩码,也可在杠杆的右侧减少钩码个数,也可以将左侧钩码向左移动,也可将右侧钩码向左移动.

问题七、只测一组数据得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一结论为什么是错误的呢?如果得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一结论算正确吗?

【解读】前者是错误的,因为不同的物理量不能加减;后者结论是正确的,但这样就处理数据,得出结论是不妥的.因为一次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结论往往不具有普遍性.

问题八、为什么要多次测量而且是在改变动力或阻力、改变力臂的不同情况下来进行呢?

【解读】物理学上在测量某个固定物理量时,多次测量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在找规律的实验中,一次测量具有偶然性,结论不可靠,只有进行多次实验与测量,才能对数据归纳与总结,这样结论才具有普遍性.同样,如果只改变动力或阻力,也能得出结论,但它应该加上“力臂不变时”这个条件;其实,力臂变化时,杠杆的平衡条件也是成立的,不多次改变力或力臂,虽然能得出结论,但它不代表任何情况下都能成立,实验不符合普遍情况下总结物理规律的要求.

问题九、“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呢?

【解读】这个结论是在动力与阻力都在竖直情况下成立,而在动力或阻力不竖直时则不成立.因为只在在两个力都竖直时,力臂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间距离成正比,如果力不竖直,则这一比例关系不存在.

问题十、实验中动力与阻力都是竖直的,这算不算实验结论还具有特殊性呢?

【解读】算,按道理应该探究动力、阻力在各种方向时的结论,考虑到不竖直的动力或阻力,它有力臂不落在杠杆上,给测量力臂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降低难度,在初中探究中不作“必须”的要求.

问题十一、如果要进一步探究动力与阻力在任意方向杠杆平衡条件都成立,应该怎么做?

【解读】这就要利用弹簧测力计提供拉力,并测出力的大小,同时利用三角板与直尺来测量力臂.往往要两人合作或在增加一块竖直的纸板,用铅笔描出力的方向,用三角板在纸板上画出力臂再测量.

问题十二、为什么在杠杆两边不同的位置挂适当的钩码,杠杆也能平衡呢?为什么实验时不这样探究呢?

【解读】实际上应该按照如图7所示的方式来探究.要知道,力与力臂的乘积是有方向的,这个方向就是杠杆转动的方向.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同的“力与力臂的乘积”就像物体在某点受到相同方向的力一样,可以进行相加.广义上杠杆的平衡条件应该是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的“力与力臂乘积的代数和相等”,而初中不作要求,如果这样探究,就很难归纳总结结论.

问题十三、实验表格上“力×力臂”的单位用N・m,也有的表格上“力×力臂”的单位用N・cm,为什么都可以?

【解读】前者单位为国际单位,后者单位为常用单位,其实,杠杆平衡条件两边的单位是相同的,可以削除,两种单位都不影响结论的得出,但两边单位要一致.

问题十四、用测力计代替钩码,对实验来说,有何优点与缺点?

【解读】用测力计代替钩码有两种方式,如图8与如图9所示,优点是钩码位置一旦确实,测力计拉力的作用点也确定,很容易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且容易读出拉力的大小.缺点是很难保持测力计呈竖直状态,这样力臂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间的距离不重合,拉力的力臂总是偏小,从而拉力总是偏大.

问题十五、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实验时为什么得不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读】如图10所示,在这种情况下,杠杆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自身的重力对实验产生影响,相当于杠杆在三个力作用下平衡,而实验时往往没有把杠杆重力产生的效果加入实验数据的分析之列,这时测出的拉力偏大,最后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参考文献:

[1] 黄玉华新编初中物理实验手册[M] 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6(1).

初中物理杠杆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模型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模型是教学内容的有机构成部分,也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巧妙引入模型,简化物理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原型本质或规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坚持“教师为导,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物理模型法与启发式综合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一、运用模型法,简化物理教学

1.利用物理模型,简化物理教学

在物理学习中,有些知识较为抽象而复杂,难以直接观察与研究,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来简化。其中,构建物理模型是有效方法,包括理想模型、过程模型、物质模型等,即借助那些和原型相似的物质模型来间接揭示原型的本身性质或规律,从而简化物理问题。如光线,它是一束的并看不见的,而借助一条看的见的实线来表示则可简化问题;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也是取了简单模型,一条光线在均匀的介质中传播,从而将问题简化,这些都是理想模型的运用。其次,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将物理知识或过程变得更直观化、形象化、普遍化,从而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分析平静水面出现的反射现象时,可把水面视为平面镜。再如电路图就是根据实物模型而画出,将导线、开关、用电器、电源这些实物巧妙抽象成一个个符号,灵活连接后则变为能够说明电荷流动的示意图,以便研究各物体间的联系。在物理研究过程中,不少问题均可先画有关示意图,而后实践与检验。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物理模型,简化物理问题,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

2.借助物理模型,培养学生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除了利用物理模型简化问题之外,教师还需要在各教学环节中渗透模型方法指导,逐步培养学生建模意识与能力,让学生能够更能轻松的学习物理知识。首先,在物理概念或规律教学中,培养学生建模意识。在物理学习中,若要有效建立物理模型,离不开平时的观察与知识积累。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包括观察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观察实验等,然后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发掘规律,构建模型。其次,在实验教学中,训练学生建模能力。比如电学实验中,我们一般将导线的电阻近似为零;将电压表视为开路,将电流表看作为一根导线等等,从而简化物理实验。另外,在物理习题中也需构建有关模型,运用熟悉的模型来解决物理问题,梳理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如杠杆平衡模型。图1是熟悉的杠杆平衡的实验图,每一个钩码有相等的重力,杠杆上每格长度也一样,可看出它们是平衡的。即3G×4L=2G×6L。

思考:如图2所示,A,B两物体在轻质杠杆两端所示位置时,杠杆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如下情况下杠杆是否平衡或往哪个方向倾斜。①同时向外移动同一距离 ;②同时向支点移动同一距离 ;③去掉A、B上质量相等的一小块 ;④在A、B上分别加一块质量相等的物体 ;倘若根据计算来求出结果,过程复杂,耗时也容易出错。而倘若将其变为熟悉的杠杆平衡模型来解决,问题就简单化了,答案也更准确。

二、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抓住实验这一基础,巧用实验来增强学生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同时,教师也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巧妙启发,诱导同学们自主学习,实验探究,把握知识与方法。而启发式综合教学法则符合上述要求,以学习者自主学习、自主实验为主,综合运用了几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使其动手实验,“做”中学,学中“做”。

如教学《气体的压强》时,教师可运用学生实验、探究与交流结合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本课教学中,主要让学生了解气体是不是存在压强,这一压强又有怎样的特征,该怎样测量大气压值。为使其更好地感知知识形成与发展过程,可引导同学们以力学知识为基础,借助实验法与探究法,诱导学生观察分析,感受大气压的存在;讨论交流大气压的特征以及测大气压的方法,然后自主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总结归纳。比如要求同学们课前分组合作,猜测是否存在大气压,并借助身边物品合作设计物理小实验,验证猜想。课堂上,教师可引入“瓶吞蛋”、“覆杯实验”等演示实验,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思考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与经验,明白大气压的存在。而后指导学生结合生活现象,设计有关实验,自主体验大气压的存在。对学生的想法,教师需要予以肯定,有效评价。而后提出问题,诱导学生讨论探究,如何估测大气压的值,是否可想出一个有效的实验来测量。在学生思考过程中,教师可提示与启发:回顾所学的压强知识,知道P=,那么我们能否将测量大气压值转换成我们熟悉的测量F与S的值呢。而后诱导学生思考测量F与S的方法,自然渗透等效与转化等方法。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探究实验方案,并选取适合的实验仪器,首先以实验图与文字形式来展现。然后汇总各组的实验方案,集体交流与评价,指出每个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并说说实验设计过程中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相互补充与完善。而后利用修改后的实验方案进行实践操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1]徐文君.物理教学中应用启发式综合教学法[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0(07)

[2]赵会川.综合教学法[J].中国教育学刊.1989(05)

[3]张爱军.模型意识要适时地渗透在物理教学中[J].科技资讯.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