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德教育的原则

道德教育的原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德教育的原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道德教育的原则

道德教育的原则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按照主体性原则的要求,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学生应成为道德的主体,他们的道德认识应该在其自身活动与情感体验中获得,而不是接受外在的灌输;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应该以自我的道德觉醒为基础。学校道德教育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性,站在“人性本善”的视角中,回归学生“生活世界”,彰显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自主性、平等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学校的道德教育产生实效,使学生的道德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道德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着的道德的本质性特征,同样,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然前提性原则之一。然而,现实中的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的状况却是不容乐观,对主体性原则的漠视和误读依然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部分。

一、当前对学校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误读

近年来,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一直是道德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有不少学者对于主体性原则的认识和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应用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然而,这其中也有不少是对学校道德教育中主体性原则的误读。总结起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不少学者和学校道德教育实践者只是将主体性原则当作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目的。主体性原则成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甚至变成了一种噱头。然而,学校道德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在实际生活和道德实践中能动地、自主地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而不是成为道德灌输的被动接受者。这就注定了主体性必然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之一,主体性原则必然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本身,而不是其他。

其二是有学者对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的存在合理性的误解,比如蓝江就认为:“这种理论在德育体系中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单独列出,结果是只见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树木、不见德育的森林。这种一叶障目的主体性势必会导致目光短浅、仅仅盯在受教育者主体之上,而不顾及德育的整体和全局。”其实这种顾虑是无需担忧的,当代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强调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进行道德教育实践反思,只是因为过去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忽视,与道德教育的整体和全局规划并不矛盾。道德教育不可能绕开道德教育主体及其活动而存在,其目标就是为了达到道德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的外化和道德行为方式的内化,主体的活动与实践是道德教育研究现实存在和发展的唯一可能方式。

要改变对学校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误读,首要做的就是对主体性原则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具体意义的确定和厘清。

二、人性本善: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人性基础

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包含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人是道德的主体,作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受教育者,学生成为道德教育中的主体。道德因人而存在,学生在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中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性,即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相对而言,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传统道德教育中并未受到相应的重视,传统的道德教育将教育对象看作道德灌输的“美德袋”,较忽视人在思想层面上的主体性,特别是在道德实践中的主动性和对道德知识的创造性理解。而这正是当代道德教育中主体性原则的切入点。其次,道德教育需要主体的积极参与。道德是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的生活是同一的。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以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为目的。

道德首先是“为人的”,是人类完善自身本性、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内在方面。同时,道德又是“人为的”,它必须以人的充分主体自觉和价值选择为前提。在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道德实践行为,没有强制,也没有外在约束,唯有行为者内在良心或道德能动意识的作用,这是人类道德行为区别于其他行为的根本标志。然而,要实现道德对人类自身本性的完善目的,首要的就是正本清源,澄清人类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对人性善恶的判定,决定了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和方法。

“人性本善”具有两层含义:人性中具有先天的“向善性”或“善端”;同时这种“善端”使在道德教育中确立主体性原则具有合理的基础和可能性。把“人性本善”作为道德教育中的价值预设,是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内在特征和要求,也是进行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必要条件。苏格拉底就认为德行是人之为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行。所以道德教育不能是灌输,而是在外界的引导下,通过儿童自身的主体认识和提升来进行。孟子也认为,人的内心都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都存有仁、义、礼、智四德。这四种善端、善德都先天地存在于人的内心,而不由外力灌输而来。关于如何将四种善端发展成善德,孟子同样是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道德自律和道德自觉,他认为善端只是人拥有善德的前提条件,拥有善德的关键在于人能不能保存善端并将其发扬开来。孟子由此提出“存心”、“养性”、“反求诸己”等自我修养方法,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反省自身,使自己的道德和人性不断提高,并最终达到“涂之人可以为禹”的境界。而孔子同样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的论述。所以,充分发扬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道德自省,一直是中外古代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

所以,只有进行“人性本善”的价值预判,确定人具有向善性和善端,才有可能在道德教育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中的“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就是认定在人性中先验存在各种道德的萌芽(善端),塑造有道德的个体就是培育人内在的道德可能性。

以纪律为名压制儿童的天性,反映出的是教育上人道思想的缺失,它所产生的后果不会在短时内表现出来。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认为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来管理学生是一件最坏的事,它破坏了学生深挚的感情和真诚、自信,它养成学生驯服的性格。”这正好反映了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人文关怀,不能让儿童的道德生命自由生长,漠视了每一个人身上存在着的宝贵的“善端”,如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是非之心等,道德教育不可能有切实的成效。如果教育者认为人的内心深处基本上天生是恶的,那么现实教育中就必然会出现过多的不信任、控制和警戒行为。

“人性本善”使教育者肯定受教育者具有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不断发展的可能性,使教育者始终对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充满信心,是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坚持主体性原则的理论基础和依据。通过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埘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义,建构属于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强行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个具有“道德相关知识”的“美德的集合体”。

三、生活世界: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实践基础

“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税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道德教育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道德作为调节改善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和提升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缺乏道德的生活是不协调的、混乱不堪的生活。

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科学的狂热迷信与追求,20世纪初的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率先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以同“科学世界”相区分,并提醒人们不可忘却现实中实实在在的人们自身的生活。“生活世界”被界定为由与个人实际生活发生真实“牵涉”的世界的总和所构成,正如胡塞尔所言:“现实生活世界的存有意义是主体的构造,是经验的,前科学的生活的成果。世界的意义和世界存有的认定是在这种生活中自我形成的。”由此可知,生活世界与主体性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生活世界是学校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实践基础,而个体道德观念的形成同样离不开生活世界的作用。道德教育就是在人的生活世界中进行,生活世界构成道德教育的根基。然而道德教育中的“生活世界”和胡塞尔、海德格尔等所主张的生活世界并不完全相同。胡塞尔在构筑其“生活世界”时,其目标在于重塑理性,而海德格尔则从胡塞尔的现象学出发,关注于人的存在,以及在“日常共在世界”中,“人是什么?”以及“人怎么活着?”。道德教育视界中的“生活世界”的提出从一开始就是以现实中的生活和活动为根本特征,注重的是人的活动的现实性。但“生活世界”同“现实生活”既有联系,又不完全相同。“生活世界”倾向于人生活于其中,更注重人的主体性;而“现实生活”则将人与所身处的现实情境割裂、对立起来,更注重生活的客观性。

在现今的学校道德教育中,教育内容政治化、教育方式的简单化、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偏低等道德教育困境争与学校道德教育和生活世界的疏离有必然的联系。生活世界作为对道德绝对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的批判,以一种尊重人的主体性、重现道德的现实本质的姿态指导学校道德教育,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的现实落脚点和实践基础。

“生活世界”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是属于人的、极具感性色彩的人的现实生活场景,而不是抽象的、以僵死凝固的知性逻辑为基础的、僵化的、纯粹科学的客观世界。在西方世界中,也包括在我国,受技术主义和惟科学主义的影响,导致教育过程中对人的“物化”以及对个体生命存在意义的忽略,其直接后果便是在道德教育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因素,在有限的学校道德教育中进行道德知识的直接灌输,造成道德教育方式的教条化和过程的简单化。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无论是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还是片面强调道德行为的训练,都存在严重的局限性:一是没有将个人主体的道德观念的确立和道德水准的提高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而是将人仅仅当作教育的手段和工具;二是没有充分重视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超越性受到抑制。

以生活世界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重视学生所处的生活世界,意味着在学校德育中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世界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价值冲突和道德困惑,发扬学生的主体意识,以一种积极探讨式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列·符·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的那样“……但是,假定以善良和同情为题进行谈话,然后布置相应的作业,指望用这种方法培养出善良和有同情心的人,那是不可能的。用这样的方法最容易培养伪君子和伪善的人”。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这种机械、简单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学校道德教育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道德教育只能停留在简单的“知识传授”的低层面,造成学校德育实效性偏低,学生在校内校外两个样,甚至出现“5+2=0”的窘况。学生的生活世界之所以在道德教育中显得特别重要,就是因为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在学生的现实遭遇中,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才是道德教育能真正产生实效的场所。

“生活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多向度的、主体间共有的世界,而不是单向度的、由抽象符号所构成的封闭世界。因而人在“生活世界”之中具有两重性。一种是与外在于自身的物之间发生联系;另一种则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人处于世界中,也即处于同为主体的人之中。阎生活世界中的人与人之间是互主体关系,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主体,都具有主体性。人们不仅承认自我的主体性,而且同时也承认他人的主体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不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也不是命令与盲目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自主、合作的关系。正是因为生活世界中个体之间这种平等、自主的关系,使价值多元的形成成为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并进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冲突。而正是这种价值冲突,成为道德教育中的重要资源。正是利用这种价值冲突,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彰显,道德教育的生成和发展才成为可能。

道德教育的原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省属师范院校;新生;责任道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274-02

责任道德意识是责任主体在理解了一定条件下的自身角色和社会要求的基础上,自由自觉、自主自律的把握自身行为及结果,使之符合社会要求的意愿、情感、观念。省属师范院校新生刚刚进入高校,他们在十二年的教育中更多地是接受知识的传授,很少受到责任道德教育,导致他们的责任道德意识缺失。所以,在人才素质的培养上,坚持将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是毋庸置疑的,对省属师范院校新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树立他们的责任道德意识是育人的根本。

一、省属师范院校新生责任道德意识现状

省属师范院校新生群体伴随着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价值多元化而呈现出复杂化,省属师范院校新生的责任道德意识缺失,他们漠视甚至遗弃社会责任。原先零星教育的责任道德在现实面前变得支离破碎。

1.省属师范院校新生的社会责任道德意识缺失

当代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期,面对社会的浮躁,一旦进入高校,缺失了家长和学校的管束,很多省属师范院校新生就会迷失了自我。伴随着家长和学校管束的放松,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偏离,随波逐流,盲目夸大自我的价值,追求自我价值中心化,追求个人的利益最大化,他们不顾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一些省属师范院校的新生凡事以“自我”为衡量标准,崇尚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而对社会需要方面考虑少,缺乏奉献精神。

2.很多省属师范院校新生丧失了社会理想

现阶段很多中学的教育在于鼓舞学生考取高校,社会和家长的期盼也是希望学生考取重点的高校。来自社会和家长的压力使得中学教育变得越来越功利,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人文素养的熏陶,学生经历了十二年的苦读,在学识上被灌注了应试的养分,在为人处事上则更多地是受家庭和社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于是教育育人的重担被转移到了高校的身上。省属师范院校新生丧失了社会理想是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和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责任意识的严肃态度。

3.很多省属师范院校新生缺乏尊重意识

很多省属师范院校新生进入大学以前,他们以为学业成绩的优异是个人被评判的唯一标准,给予肯定或尊重的评判标准只有成绩。进入省属师范院校以后,成绩已经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身体素质、德育水准等因素也被列入成绩的一部分。于是,原先不被受重视的尊重意识被凸显了出来。一些省属师范院校新生进入高校后,因为不懂得尊重,时常因为一些细琐的事情而出现同学间的纠纷,影响了省属师范院校新生个人的身心发展。所以省属师范院校新生进入大学后要树立尊重意识,学会自尊、热爱生命,要懂得个人生命尊严的获得是建立在对他人生命尊严的充分尊重之上的学会将个人置于群体的发展之中。

4.很多省属师范院校新生缺乏责任心

在当前市场竞争加剧,利益观念,尤其是个人的利益观念日益凸显之时,大学生无疑在其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就很多省属师范院校新生自身的学习生活而言,学校生活的相对独立性,学习更多地属于个人行为的现实使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来观察和处理问题。长此以往,很多省属师范院校新生对他人,对家庭、对国家群体的责任意识、责任感就会淡化。

5.很多省属师范院校新生缺乏道德感

在当前对省属师范院校新生的教育中,道德的教育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这造成了很多误区,其中最重要的是省属师范院校新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与道德文明的修养程度不成正比。很多省属师范院校新生缺乏道德感。因此,我认为,当前对省属师范院校新生道德感的培育、养成非常重要。

二、省属师范院校新生责任道德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1.省属师范院校新生责任道德意识缺失是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普及教育的必然产物

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处于招生主体的省属师范院校的招生规模远远超出了原有招生规模的几十倍。生源的增多也导致省属师范院校新生的素质大幅下滑,省属师范院校新生素质参差不齐,很多知识水平和责任道德意识缺失的新生被省属师范院校招收,势必加重了省属师范院校教育的负担。

2.社会大环境是省属师范院校新生责任道德意识缺失的外部原因

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影响很大,现阶段各种文化、哲学思潮、道德价值观念发生碰撞,加上传播媒介、网络的发达,使社会关系变得复杂多样,导致省属师范院校新生责任道德意识大幅度滑坡。在价值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原本不为强调的个性独立意识、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和功利意识得到了大力的倡导,而这种倡导又超过了一定的度,从而使得省属师范院校新生将关注的目光过多地聚焦于自己的身上。

3.中小学校教育的偏颇是省属师范院校新生责任道德意识缺失的内部原因

中小学校历来重视教育的成绩,而对学生人格塑造与个性发展的重视不足,这样就将堆砌的德育教育集中到了高校。过于理想化的德育教育,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既是对高校德育的一种苛求,也是非常不容易实现的。省属师范院校新生的责任教育中,我们应该以国家与集体的价值取向为标准,尊重省属师范院校新生的主体性人格,积极引导省属师范院校新生树立责任道德意识。

4.家庭教育的缺陷是省属师范院校新生责任道德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

父母是子女成长与教育中的主要教育者,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心教育在教育中尤其重要,但是在现阶段,父母承担了本不该他们承担的责任,子女的家务劳动全部包办代替,教育的偏颇导致子女却相应地出现了责任“失重”的状况,把本该是自己承担的责任推给父母,独生子女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习惯于接受,而不懂得付出。当前部分省属师范院校新生责任意识不尽如人意,与父母的教育不无关联。

5.学生自身认识方面的偏差是省属师范院校新生责任道德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

省属师范院校新生学校生活就自身的学习生活而言,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就是书本知识的学习,学习更多地属于个人行为的现实使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来观察和处理问题。长此以往,省属师范院校新生对他人,对家庭、对国家群体的责任意识、责任感就会淡化。

三、普通师范院校新生责任意识培养实施对策

1.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责任教育

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是省属师范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教育形式,对于提高省属师范院校新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系列活动引导省属师范院校新生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本质、主流,理解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使省属师范院校新生磨炼意志、砒砺品格。第一,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愉悦育人环境的课堂氛围。教师是学生的益友,教师教课需要将责任意识贯穿课堂,用责任意识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他们从自身的问题中汲取精神力量。第二,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辅导员要不断的进行理论学习,探索增强省属师范院校新生道德责任意识的校园活动,将教学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省属师范院校新生,引导省属师范院校新生。既要注重形式,又要注重内容和效果。要把社会责任感内化到实践活动之中,把社会实践的具体活动和社会责任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引导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调动省属师范院校新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省属师范院校新生在各种活动中自我策划、自我参与、自我总结,自我提高,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2.确立责任感形成的心理导向机制

部分省属师范院校新生身心发育不平衡,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可能诱发过激行为。在省属师范院校新生入学之后进行心理调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灵沟通,排除省属师范院校新生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观和奋斗目标。有些省属师范院校新生心理脆弱、责任感缺失,省属师范院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消除他们的不满情绪。通过引导与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责任观。

参考文献:

[1]李玉华,李景平.大学生素质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道德教育的原则范文第3篇

一、教学的指导原则

1.多管齐下的原则

词汇就像碉堡,必须多管齐下,从四面八方向它围攻。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关注学生,科学设计丰富而生动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教与学的方法,听、说、读、写、译、用全方位启动,使学生在最佳状态下获取词汇信息。

2.学以致用原则

在词汇教学中,让学生学有所用,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一定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教学中要将词汇融合到句子、语法中,词汇只有放到句子或语篇中才会有其实际意义,才能实现交际功能。因此学生在语言交际中,能良好地运用所学的词汇并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赞赏,就会产生一种成功感。学生在运用词汇的过程中,不仅能记住单词的音、行、义,而且在大量的实践中能学会使用这些单词,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实现教、学、用三者的统一。

3.信息编码原则

词汇中的信息编码原则就是将单词或词语赋予一定的规律,成为易于学生识别与处理的一个或一组有序的符号。由于词汇量大,不断输给学生的词汇容易使学生混淆。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摸索一些行之有效的规律,使学生新的知识信息与以已知的知识系统相融合。

4.及时强化原则

及时强化复习是防止英语词汇遗忘的最有效措施。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的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学生对于学过的词汇保持记忆的时间在4小时,最迟在9小时内一定要复习一遍,因此,培养学生养成及时复习、反复强化的习惯是词汇教学成功的关键。

5.自我评价原则

教师在教学一个阶段后,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总结经验,防止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使学生选择更适合自身的词汇学习策略。因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对事物的看法是自己来调节的,学生要学会学习,就必须学会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运用学习策略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确定发展方向。

二、教与学的策略

有一句歌谣:“智商工夫到,努力程度高,学习策略妙,效果自然好。”学习效果=50%学习策略+40%努力程度+10%智商。可见在影响学习效果的三个因素中学习策略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而且学习策略构成了素质和能力的基础,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给学生良好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意义重大。

1.猜词、扩词策略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常识或所读内容的背景知识,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发展,推断生词的含义。如:Jim applidd,fearing as he did so,that without a degree and with no experience in teaching,his chances of getting the job is slim.根据常识可以知道,找工作需要学历(degree),还要有相关的工作经验(experience),在文中,Jim,without a degree and with no experience in teaching,由此推断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很小”。也可以经常指导学生根据词根、前后缀不断扩大词汇量。如:词根act可以为actor,actress,action,active,actively,activity。前缀un-,im-等表示否定,后缀-ship,-ism会改变词义,friend-ship,communism具有抽象意义。还要指导学生借助抽象意义。指导学生借助近义词或反义词,举一反三,如在教hurt时,同时学习wound,injure,harm,damage,destory等。

2.联想策略

教师应运用各种联想手段丰富课堂词汇教学。要根据词汇的内部结构通过读音、拼写、同义、反义等各种模式建立多方面的联想。如引导学生联想与“揭开神秘面纱”有关的词汇:T:In daily life,we often read about mysteries,for instance,in acriminal case。

How can the police solve a mystery?

Ss:We must use some clues。

T:What clues do the police often find?

Ss:...

cigarette

footprints fingerprints

clues mystery

shoeprints golden hair

banana peels

通过联想,学生能够把词汇有效地长期贮存在记忆中,以便检查和提取。如学生对以F结尾的名词改为复数形式时,就很难分清是加“s”还是去“f”加ves,为此可以编个顺口溜巧记“f”,结尾的名词复数加“s”:“海湾边,屋顶上,首领奴仆两相望;谁说他们无信仰,证据写在手帕上。”Gulf(海湾),roof(屋顶),chief(首领),serf(奴仆),belief(信仰),proof(证据),handkerchief(手帕)。当学生概念混淆时,只要联想到这句顺口溜,障碍就被清除了。

三、养成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策略是高效的、个性的,是优秀学生素质的综合体现。要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就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改变词汇学习习惯。优良的词汇学习习惯使他们学得更好,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应用更出神入化,创造更海阔天空,让他们在学校过程中,感受与享受学习。

1.深层次加工的习惯

当学生对一个词进行深层次的语义加工时,学习效果会更好。教师可把学生所学的词汇设计成多种形式的练习,如词汇选择题、词汇填空题、造句、编对话、写一个故事等,指导学生尝试新词的运用,鼓励学生努力思考,这样词与词之间的联系得到了加强,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就情不自禁地把学习延伸到了课外。

2.发现问题的习惯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在认识过程中敢于和善于批判,这对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积极影响。

3.求助的习惯

道德教育的原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素质教育;高职辅导员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亦不断提高。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以及综合国力的竞争都在日益加剧,其实质也是综合素质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育部制定颁布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素质教育思想和观念为指导,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既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塌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这一重要指导思想,不仅把素质教育提升到高职教育全部工作的重要位置,也为高职教育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调“各类高职院校要将培养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高等职业院校要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具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除此之外,还应具备职业情商、自我管理、团队合作、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综合素质。

二、高职辅导员对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高职生涯是当代高职生社会化、成人化的重要阶段,而辅导员又是与学生接触交往最多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学生成长旅途中的引领者,若辅导员以素养教育为载体进行日常工作,不但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通过高职辅导员各项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我国的高职教育事业将具有重大意义。

三、高职辅导员应当具备的素质

高职辅导员具备的素养应当是多元性的,包括思想政治方面、职业道德方面、自我提高方面和其他素质方面。这些技术与非技术因素对高职辅导员都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辅导员最核心和基础的工作,其他工作都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根本的。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教育者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质上是促进大学生人格逐步完善的过程,这一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品格施加的影响不可忽视。辅导员能否得到学生的尊重和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品格修养。辅导员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道德修养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所管理和服务的大学生群体的道德修养水平。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他们传的是文明之道,授的是立身之业,解的是人生之惑,要承担起这种责任,需要具有很高的人文素养和个人魅力。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影响活动。辅导员是学生政治上的向导,也是思想上的益友,道德上的楷模。

(二)职业道德方面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在道德行为上,辅导员的道德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性。辅导员的表率是为学生提供思想言行规范性要求的物化模式,其言行有强大的感召力,能直接影响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增强学生抵制外界干扰的能力,有效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要培养学生成为思想道德过硬的合格人才,首先要求作为导航人的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

(三)自我提高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是一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多领域的工作,也是一项不断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问题的工作。高职辅导员的自我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它间接影响高职辅导员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到高职辅导员知识技能的提高和完善。

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需要辅导员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高职辅导员更不能在自己过去所学的范畴中原地踱步,而是要善于获得信息,善于运用信息,运用于教学实践中。高职辅导员还需具有创新精神,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学习先进的学生管理方法,吸收、消化、运用于学生工作实践;积极探索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研究如何发挥辅导员思政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学科教育的横向联系。总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当今的辅导员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思想政治辅导员”,而是集管理、科研、教学、指导等于一身的学者。

(四)其他素质方面

1.兴趣广泛,提升魅力

高职辅导员的兴趣爱好也应是积极而又多彩的。首先要有童心,充满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其次是开朗乐观,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幽默风趣,充满生活的机智;再次是昂扬而奋发进取,充满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这些将让学生看到有血有肉的老师,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让学生形成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信念。一名好的高职辅导员应当积极适应形势的要求,不断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不断调整自己,促进自身持续发展,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2.一技之长,展示自我

辅导员培养自身多方面才艺,全面提升文史艺术修养,不断充实、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是成为一名受欢迎的高素质辅导员重要的一步。有专家认为,辅导员在音乐、美学、美术、体育等方面有一技之长,参加到大学生的活动中,能进一步融洽师生的感情,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现实生活中,许多辅导员能歌善舞,能写会说,能画能弹,使得他们很快融入到大学生中,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开朗的性格都将对学生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这些都有陶冶助于大学生思想情操,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3.培养性格,自我减压

一个高尚品德的形成与构建都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基础,高职辅导员应当通过自我剖析、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等方式进行心理素质锻炼,从而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良好的性格、完善的人格来促进学生的成长。

四、结语

随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和各民族物资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追求就更加主动。因此,高职辅导员只有对自己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以适应高职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鸣岐.董仲舒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道德教育的原则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文化导入 原则

一、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留学。他们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的文明和文化,这就要求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的传递。对来华留学的国际学生而言,掌握语言能力是首要的,因为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但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等于具备了交际能力,文化知识也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因此,促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教师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对留学生进行文化能力的熏陶和培养,有人把这种文化能力称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留学生的汉语教育其实就是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育。早在1986年,吕必松先生就明确指出:“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还提出了“交际性原则”,认为:“在确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途径以及规定教学法原则时,都要以有利于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形成所必要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出发点。衡量总体设计优劣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为最有效地培养学生所必要的语言交际能力做出科学的宏观安排。”这就是说,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而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就要保证这个教学目的的实现,所有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都是为了达到培养这个目的服务的。本文从文化的内涵,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出发,阐述融文化于教学之中的必要性,重点论述了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需遵循的原则。

二、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导入的原则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照、借鉴多元文化互动综合模式,不仅要加强课堂教学本身,而且要把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环节有机结合,只有把课程的总体设计、课堂、教材与汉语教师的能动作用完美结合,才能更好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文化水平。

1.交际原则

文化导入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使用语言的能力,避免学生使用语言交际时产生障碍,因此遵循交际原则的目的,就是要在语言教学中导入容易使学生在理解和使用语言知识时会产生交际误解的语言文化知识,重点讲解有别于他的民族文化的语义部分。

2.循序渐进原则

语言的学习与语言的教授一样,都要遵循从简至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古代教育家朱熹曾把循序渐进的原则视为一条重要的原则,他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后传以远者大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实际语言水平和领悟掌握语言的能力进行。比如对初级阶段的学生,应该让他们了解一些最为普遍的最为常见的文化现象,主要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交往方面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语言形式和运用中的不同,如:称呼、问候、打电话、购物、娱乐及时间安排、告别等方面内容。文化导入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分层次有选择的。

3.适度原则

中国的五千年传统文化知识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要全部教给学生是不可能,也没有这个必要。适当地导入为实现教学目标所必须导入的文化内容,同时要注意所学的文化因素必须和跨文化交际密切相关。适度的标准是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制定的,有针对地解决当前语言教学中出现的文化障碍,并在讲解中适当地延伸一下文化背景介绍,以便为日后的汉语学习做好文化的铺垫。掌握适度的原则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对某些关键的词语的文化涵义应有重点地讲那些如果不加说明就会影响正确理解和顺利交际的词语。缺乏针对性,盲目宽泛或是过于深入的文化导入必定会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而且很可能超出学生能够理解的范围。

4.针对原则

每年都有大量的外国留学生来到我国学习汉语,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因此在对各国留学生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如日本和韩国,曾经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文化上有很多相同点,因此在教学中对于相近的文化知识点就可以一语带过。但是对于像我院印巴及伊朗留学生来说,文化差异巨大,因此很多文化细节必须在课堂上交待清楚,不然一定会影响学生对语言的正确使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性和个别需要,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

5.准确原则

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对教材上的内容,以及教授给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有准确的理解与充分翔实的教学依据,不能因为汉语是本民族语,就在课堂上对一些教学内容信手拈来,对学生的问题想当然地回答。一定要秉持对学问的尊重,对学生负责的心态,做好备课工作。

四、结语

文化能力的培养是语言交际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想培养留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就必须把语义和语用的教学跟交际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着重揭示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因素,介绍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当然,对外汉语教学也要求每一位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备较深厚的中国文化知识修养,要了解外国文化背景知识,有中西比较文化背景学方面的必要学识。

参考文献:

[1]吕必松.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

[2]吕必松.华语教学讲习[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3][美]萨皮尔.论语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4][英]约翰・莱昂斯.理论语言学导论[M].剑桥大学出版社,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