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的变迁与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上世纪90年代是全球经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新型的工程技术和机械的广泛应用,输变电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各学科专业间分工越来越细,由此带来的实施项目的技术复杂程度也相应越来越高。 然而,在此背景下,业主为了降低自身成本,减少投入项目管理的人员,同时也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系数,缩短工期,因而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EPC模式应运而生,并率先在欧美国家的得到广泛应用。
所谓EPC工程承包模式是指项目业主把整个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服务工作全部委托给EPC承包商,由其负责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费用,质量,安全等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完成项目规定的项目目标。
其实EPC模式的产生与项目管理理论的提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 项目管理的理论中,项目管理是对一次性项目对象,目标,在一定的资源,时间和环境条件的制约下,进行组织,计划,协调,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实践管理活动的总和,或概括为对项目系统目标优化与综合管理的全过程。
从项目管理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项目管理的目的是要对项目系统目标最优化和系统化的管理。然而,无论是早期的业主直接管理模式,抑或后来的业主加咨询机构的管理模式都未能达到项目全面管理的要求。这样为了实现这个项目管理目标,项目管理模式发展到现今的EPC模式。具体过程如下图1所示。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现阶段的实现EPC模式中业主是不直接参与到项目实施中的具体管理中,而是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对于总承包商的管理中。由此一来,业主方面只要少数几个管理人员,在专业的咨询机构的配合下就可以实现自身的管理目标。这样业主方面既减少了人员和经费的投入,又能做到对项目有效管理。
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到这里的总承包商所起的作用就是EPCM(项目总承包管理)的作用,也就是对于各分包商而言,其作用已经完全代替业主来管理整个项目的运作。
二、国际输变电工程承包领域EPC模式的新变化
由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蕴藏着巨大商机,同时也是对各个国家项目管理能力的综合考验,因此各国工程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以期降低成本,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使得EPC管理模式有了进一步的细分发展,产生一些特殊模式。
而这些模式都是EPC模式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而产生的一些发展和变化,具体变化如图2所示。
上图2中的各种变化可以从上述几点来区分:
1.是否有施工队伍
这一点是我国输变电项目总承包商中分类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的计划经济,所以我国目前的工程总承包商主要是由以往的对外窗口企业以及工程施工队伍构转变而成。其中一类如笔者所在公司前身是国内电线电缆的对外窗口企业,由54家电缆厂和电缆研究所参股组建的进出口企业。随着国家政策的转变,笔者所在公司也逐渐拓展其他业务,开始承揽国际电力项目的总承包业务。 另外一类是各输变电公司,此类公司在过去主要服务于各省市电力局,以完成电力局的任务为主。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这些企业开始积极开拓国外输变电工程市场,并取得一些成绩。
2.是否能提供项目所需主要设备
由于输变电领域的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的专业性比较强,因此输变电项目所需的主要设备一般都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厂家进行生产制造。譬如,500kV SF6断路器,因为该设备绝大多数使用在电力领域,市场比较专业,而研究开发此设备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同时市场准入门槛也比较高,使得这些设备生产企业在市场竞争时存在着技术优势。另外,由于这些企业采用自身设备参与项目中,可以获得比较有竞争力的价格。同时,对于电力项目的业主而言,为了确保供电质量,也存在着不愿冒险采用一些新产品的心理。在这三个因素的作用下,一些大型设备生产集团如ABB、Siemens、Areva、西电集团、上海电气集团、特变电工等充分利用自身的制造优势,参与到国际工程的建设中。
3.是否可以提供整个项目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一些设计单位也充分利用自身设计力量的优势,作为总承包商,积极参与国际工程领域的竞争。这难得可贵的变化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的设计单位在业务主要定位在为施工单位、各级电力局的项目套上,这点也在设计单位的称呼上就留有较强的印记。时至今日,绝大多数设计单位虽然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但是没有对整个项目进行技术管理的能力。据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杂志统计,在全球200家最大工程顾问公司中,我国只有4家勘察设计单位入围,市场份额不足1%,仅有5.69%。目前我国仅有200多家设计院拥有对外经营权,在国际工程咨询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三、上述几类新型EPC模式的弱点及应对策略
我们在看到这些EPC模式新发展的优势的同时还应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弱点。
首先,以施工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要加强总承包管理的理念和力量,增强设计、商务和管理方面的软实力,培育和增强EPC总承包的实力和经验。国内许多大型、专业化施工企业从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等方面随着中国经济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国际大型工程承包商相比,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施工能力已经旗鼓相当或者更有优势,欠缺的是国际商务、国际采购、EPC总承包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和经验。
而我国国内输变电设计单位在参与国际大型EPC项目的运作、实施过程中,明显反映出由于长期受国内行业管理体制的制约而造成的专业分工过细,设计人员知识面狭隘。另一方面,设计人员没有项目系统认识,只考虑设计的便捷、可靠,导致设计与其他环节脱节,进而导致设计背离项目目标,不能为项目创造效益。
在我国生产企业参与到输变电项目总成包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不少问题,其中主要是一些企业是固步自封,规定只能采用本企业的产品参与投标。殊不知,有些时候企业自身的产品优势并不明显,甚至不符合标书要求,而采取硬性捆绑的措施,结果导致竞标失败,“赔了夫人又折兵”,反而得不偿失。
因此,在进行国际输变电EPC项目管理时,我们要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1.对项目进行系统化、全面化管理
首先,在具备条件的项目中,技术方面可以通过设计单位参与大型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使设计单位各专业人员直接介入项目的投招标、合同谈判、施工、采购、调试、运行等工作,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及业主的要求更加了解,设计优化的能力得以提高,与整个项目的实施、管理形成良性互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施工方面,也可以要求施工代表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价,提出施工方面的改进意见,达到设计最优的效果。对于供货商,可以进行良性沟通,说明项目整个设计构思,邀请供货厂商出谋划策,进行技术创新。以上这些做法都可以使得各个方面参与到项目中来,使得项目的系统性得以加强。
2.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
由于上述几个EPC模式的新发展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我国企业目前情况下无法做到统包统揽任何输变电EPC项目。因此,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的将一些业务分包给其他分包商,而如何管理好这些协助单位就成了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应该组建扁平化组织结构,这样在总承包商内部的组织结构层次将大大减少,外部信息能够得以顺利传递到总部,总部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也得以提高。通过构建扁平化组织结构,项目管理团队能够进行在线实时监控和管理,大大提高风险防控、快速反应的能力,极大提高了项目收益。
3.加强有效激励与监督机制,构建高效团队
任何团队都要建立激励和监督机制,而且要具有连贯性和灵活性。但由于我国总承包企业的体制或多或少存在些问题,尤其在激励和监督机制上存在诸多问题,该奖励的得不到应有奖励,该惩罚的而疏于惩罚。因此,笔者认为要摒弃上述弊端,应该采取公平、有效、透明的有效激励与监督机制,对项目参与人员进行考评,而且这里所指的项目参与人员也应该包括外单位临时协助人员;最终通过有效激励与监督机制,构建高效团队,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抓住机遇,认清企业自身的优缺点,迅速转变观念,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进行强强联合,组建高效团队,在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积极开拓。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管理;城市竞争力
一、前言
文化体现的是城市的记忆。不论城市的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老城区的历史街道、文物古迹、老居民区,亦或是这城市传统的技能、习俗,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形式都是这座城市的古老记忆。而这些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价值。因此,历史脉络和文化脉络作为城市的独有标签应该被世人所重视。
城市文化是一种付诸于城市的文化形态。比如我国的潍坊风筝文化、成都巴蜀文化、南京金陵文化、郑州殷商文化等。这些独特的文化在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的同时,也优化了城市的经济投资环境与文化传承环境,在各方面均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城市的文化对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文化的内涵
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因此,对城市文化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历史传统和社会发展的结果
城市社会的变迁本身是一个文化的大题目。它的的外在表现是城市建设和人文景观。“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城市的规划、布局、生态环境、市政设施、建筑艺术等所构成的人文景观,是城市的光荣和骄傲,也是城市的困惑和失落。
(二)城市文化反映城市的制度组织和社会结构
城市的权力结构、自主程度、决策和管理、城市的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社会分工和专业分化、社会团体和组织程度等,反映出城市是充满活力、高效和有机的、以人为中心的,还是僵硬而低效、非理性的,两种不同的管理和制度。
(三)城市文化是城市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产品成果的反映
城市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产品包括学校、学术机构、体育场、图书馆、公园等文化设施的建设;还表现为广播电视、文化团体的建设以及各类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价值和功能、风格和特色、品味和层次等等。这是狭义的文化所反映的城市文化状态。
(四)城市文化体现城市的人口构成及其文化素质
城市人口在民族、年龄、职业、信仰、健康的动因,也是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指标。
总的来说,城市文化的本质是人文精神的状态和追求,是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反映了城市的特色和品味,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城市文化是城市的一种无形的资源,能否对城市文化进行合理经营直接决定着城市品牌能否建立。因此,对城市文化进行有效地管理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三、城市文化的结构
城市文化有其特定的文化系统或体系,它由众多子系统组成,城市文化系统或体系所表现出的不同层次,就是城市文化的结构。一般可以将城市文化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城市的物质文化
城市的物质文化是城市文化的表层。它由城市的可感知的、有形的各类基础设施构成,包括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城市通讯设施、公共住宅、水源及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设施以及市场上流通的各色商品以及行道树、草地、花卉等人工自然环境所构成的城市物质文化的外壳。可以说,城市的各类基础设施所展示的东西要远远地超过人们肉眼所见的表象,不仅城市中的那些有形的物质实体,鲜明地呈示了城市的精神风貌,而且一个城市的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形象地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比如,广场是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广场是城市结构中最明确的因素,从古到今,广场向来都是城市的心脏,只有来到城市的主要广场才算真正抵达城市。 城市广场不仅仅是人们生活和活动的空间场所,它还是特定时代、特定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场所之一,既是城市社会文化形态的建构,同时也在建构城市的社会文化形态,不仅可以展示一座城市的性格,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精神特征。
(二)城市的制度文化
城市的制度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中层结构,是城市文化的制度化、规范化的表现形式。城市文化的变迁必然通过各种制度的变迁表现出来。城市的制度文化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但主要满足于城市居民的更深层次的需求,即由于人的交往需求而产生的合理地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需求。在城市的制度文化的诸设施中,最主要的有家庭制度、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在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县级城市作为大中城市之尾、农村之首,可以担当起推动城镇化发展强有力的战略载体。然而县级城市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局,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系统商圈规划布局和城市运营战略。要摆脱这些困局,可以立足系统思维,先构建完善的城市商业布局体系。
现实需要:提高商业坪效
县城相对于大中城市来说,农民可以就近转移,进城门槛和成本更低,建设规模适中,也更易操作。相对于建制镇来说,县城所形成的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更优,城镇化效果也更明显,更加符合中国广大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需要。
县级城市人均的商业面积是偏低的,换句话说,商业地产开发相对不足,增长空间比较大。其次县级城市的商业坪效(坪效=销售额÷门店营业面积)水平很低,本地的消费是外流的,而且外流的比较厉害。比如有一些发达地区的县级城市它的人均GDP甚至超过了大城市,但是在人均消费者零售总额上与大城市落差巨大。
商业地产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商业形态、人均收入水平等各方面正相关。对于县级城市而言,一个城市的GDP水平取决于两方面:产能和消费水平。而作为商业地产常规考核的四个指标(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利程度、城市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水平、城市性质)中除经济发展水平为城市产能考核指标外,其它三大指标均为消费考核指标。由于坪效其着眼点是效,所以,在现今购物中心频繁送券打折的情况下,把营业额作为计算公式的分子,不能真实反映经营面积的效益,从而产生了把毛利额因素考虑进去的做法。以购物中心为例, 店里不同的位置, 所吸引的客户数也不同。一楼入口处, 通常是最容易吸引目光的地方, 在这样的黄金地段一般会放置能赚取最大利润的货品, 所以购物中心的一楼通常都是以金银饰品、名表名包、女用化妆品构成主要业态组合。
由此可见,购物中心作为商业地产的投资工具和盈利工具其最终的投资价值体现在它的商业盈利属性上,商业坪效则是购物中心投资并盈利的常用KPI指标。只不过许多县级城市的商业盈利不是通过持有经营实现盈利的产业模式而是通过快速开发快速变现的产品模式。
任何商业地产项目都是由人气、资金、商品、功能、管理五大产业要素组成,符合上述市场要素组合则能促成项目的最终成功,否则项目必将陷入困境,抑或导致项目运营失败。
当务之急:科学系统规划城市商圈功能组合
要推动县城城镇化,充分发挥县城的聚集效应和吸引力,必须要提高其城区的基础设施和商业功能经营水平,提升城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形成产业与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但许多县城在商业布局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困局,归根结底,主要的症结在于缺乏科学系统的商业布局和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
系统规划经营思路是影响县城城镇化规模和方向的根本,但许多县级政府对此缺乏科学的考量。很多县城的城市规划经营仅是“照猫画虎”。许多县城招商心切,忽视当地资源优势,业态定位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仿效大城市圈地,搞大规模的城市综合体和购物中心。也有许多县城重视房地产开发,却不重视商业经营,造成业态同质扎堆、销售火爆经营门可罗雀、当地消费外流城市空心化,城市商圈的发展思路缺乏系统可持续性。
在城市商圈规划布局上,很多县城追求“短平快”投资赢利模式,当地政府只管卖地不管城市运营,造成许多项目论证不充分、开发建设盲目无序。开发商在项目建造前缺乏招商先行市场先行的开发思路,主观采取“先开发后招商”的投资模式,造成许多商业项目功能布局过于集中、业态结构不合理、追求大而全导致项目去主题化经营,从而导致项目核心地段惨淡经营状况出现并成为城市形象败笔。
核心方向:商圈规划布局和城市运营战略
要科学推动县城城镇化建设,必须要解决商圈规划布局和城市运营战略这两大困局,而且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从系统的思维考虑,从城市商圈规划入手不失为一剂可行的良方。城市的快速发展同样带来城市商圈的变迁,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消费者结构和消费观念随之改变,加上城市新商业业态的不断涌现,都给传统商圈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科学地分析和认识城市商圈变迁规律,进一步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新商圈,对于城市的繁荣发展意义重大。
商圈分析应考虑的因素:人口数量及特点(包括居住人口数量、工作人口数量、过往人口数量、居民户数和企事业单位数,及相应人口年龄、性别、职业和收入水平构成等)、建设状况(包括公共交通、供电状况、通讯设备、金融机构等对于百货商店营销的方便程度)、社会因素(分析地区建设规划、公共设施以及本地区的人文等是否有利于百货商店的发展)、商业发展潜力(包括购买潜力和现有商场的经营状况)。在对商业发展潜力进行分析时,应计算该地区的商圈饱和度,以了解这个地区内同行业是过多还是不足。在商圈饱和度低的地区建店,其成功的可能性必然超过商圈饱和度高的地区。
然而,底特律的衰败却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情况,它完美例证了一种城市治理的失败;总有些人将底特律的命运归咎于美国汽车制造业的变迁,但实际上美国整个制造业都在变迁,也有许多城市曾高度依赖制造业,但没有一个大城市曾经历底特律式的完败:160万白人逃离,人口流失60%,失业率、贫困率和犯罪率等负面指标皆居美国大城市首位,大批地产价值降至零。
这一案例或许可以对我们观察城市制度有所启发;从长期看(不需要很长),一个城市无论对于居民、企业还是游客的吸引力,都将影响土地价值;而因为地方政府不像国家,没有一条国境线可以阻止人口和资本流动,因而这种关系更为紧密,其制度和政策的好坏,都将直接体现在地价上。
这样,一个城市的各种居民中,土地主的利益是与城市长期发展前景最为一致的,因为他们拥有的,是所有生产要素中唯一无法移动的,因而其利益被迫与城市命运绑在了一起;所以理想情况下,城市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应由这些人主导,因为所有其他人都比他们更可能拥有与城市发展冲突的利益,也更可能持机会主义态度。
但现实政治中选票是按人头分配的,因而选出的政府未必能将城市长期前景放在很高的优先级上考虑,而这种利益不一致的程度,将高度相关于在该城市拥有不动产的人在选民中所占的比例,假如这一比例低到微不足道,不足以形成政治上的制衡力量,那么选出的政府很可能不惜牺牲土地价值而为特殊利益群体谋求短期利益。
不难看出,大城市比小城市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大城市人口流动性更高,中心城区的居住密度也更高,同时也能吸引更多尚没有能力买房的年轻人和新移民,因而有更多的人租住公寓而不是购买房产,这样房产主在选民中的比例就可能很低,相比之下,一个小城市的选民可能大部分都是房产主。
在大城市,即便房产主之间也会因人数多且分散,而面临搭便车和组织障碍的问题,因而难以形成有效的政治力量;一旦他们丧失政策影响力,城市当局就会推出各种压榨其利益而取悦其他选民的政策,诸如房租管制,禁止驱逐房客,征收沉重的房产税去补贴各种福利开支,还有对土地用途的种种管制。
其中福利政策影响尤为深远,因为它为被补贴者提供了一个留在这个城市的额外理由,而假如没有这个理由,他们原本会因为在这里缺乏经济机会或生活成本过高而搬到更适合他们的地方,现在福利补贴吸引和帮助他们留了下来,并且手握选票。
通常情况下,用脚投票多少会对上述过程有所制约,如果政府做得太过分,不堪重压的中产阶级就大批搬往郊区和小城市,税基削弱,财政出麻烦,于是政策会有所收敛;但在底特律,上述过程以非常极端的方式发生,67年的暴乱在短时间内吓走了大批房产主,而且这个阶层的流失此后几十年一直在持续。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发展引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 U2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兴衰,与其交通条件、交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轨通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会带动城市向郊区扩展,使城市规模扩大;在轨道交通的作用下,城市的各种设施会向线路两侧集中,使城市沿轨道交通线路轴向发展,进而使城市中心变迁和原有格局改变。所以,轨进交通与城市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对城市发展具有巨大的引导作用,城市结构也会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2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作用分析
2.1 轨道交通促使城市规模扩大
轨道交通把距离较远的地区联系起来,使出行距离扩大,居民流动量增加,新的建筑地点离原来的市中心愈来愈远,配套设施不断开发,城市的地域急速向外扩张,人口相应增加。因此,轨道交通可以促使城市规模扩大。东京是世界上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较早的城市之一,在1880年至1957年间和1955年到1985年间,其城市规模随轨道交通向郊外延伸出现了两次明显的扩张。1872年新桥至横滨之间的铁路开通时,整个城市范围还较小,随着东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逐步发展建设,更远距离内的出行得以实现,城市人口增长,居民出行增加,东京交通圈的旅客输送量也相应地增加,城市规模也随之扩大。
2.2 轨道交通促使城市结构变迁
一个城市的结构,除受地理上的约束之外,主要是由相对可达性决定的,而城市不同部分之间相对可达性的改变,又会导致城市结构的改变。以日本大阪市为例,在明治初期以前,大阪仅市中心较为繁华,梅田地区尚未开发;明治七年大阪车站在梅田地区兴建,其后阪急、阪神等私铁和地铁车站也在该地区相继兴建;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梅田地区作为大阪的第一中心成长起来,成为大阪通向外界的大门。不仅梅田如此,难波、天王寺、京桥等地区也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而作为大阪的副中心发展起来。它们都处在私铁、环状线、地下铁的交接点上,由于换乘车站的聚集,吸引了大量的人流,随之各种设施在此集聚,引起地价上涨,经济渐渐繁荣,从而发展成为新的城市中心。由此可见,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沿线区域的可达性大大提高,引起居民的迁移和设施的重新分布,新的城市中心不断兴起,城市结构也相应发生改变。
2.3 轨道交通线路成为城市的发展轴
按照马塔的“线状城市”的理论,城市应当是沿着运输线布置的长条形建筑地带。今天看来,这种城市结构尽管十分原始,但它还是探索了一种采用新的交通工具发展城市的新途径。随着轨道交通的兴建,沿线区域的可达性大大提高,对居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轨道交通沿线居住密度提高,在线路两侧形成住宅、职业场所以及社会资本的带状分布区域。这种带状区域将中心地带和其它地域连接起来,也将人口聚集地区和边缘地区连接起来。与此同时,沿线土地得以开发,大量的设施和人口在线路两侧聚集,而密集的设施又会吸引更多居民到该地区出行,更多的客流会刺激更多功能设施的聚集,但为了保持交通便利的优势,这种聚集都是尽可能地靠近线路,从而轨道交通线路便成为城市的发展轴,城市的结构也将随之发生变化。汉堡沿轨道交通路线轴状发展并引导城市形成手掌状结构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2.4 车站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车站作为城市的客流集散中心,对城市发展极其重要。大型换乘站一般处于带状发展轴的交接处,带状区域在此重叠,因此在此类车站附近会进行高密度的开发,各种住宅和商业设施在此高密度集中,地价不断升值。大型的换乘站会形成城市中独特的岛式结构,并且进一步会发展成为城市中新的中心地区。同时,不同的站间距、不同的规模、不同的换乘和发车间隔都会导致线路附近的土地呈现出不同的开发利用形态。由于大型换乘站会发展成为城市区域的相对中心,位置不同会连同各种交通系统一起,产生区域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从而改变原有的城市布局。另外,车站到既有中央商务区的距离以及车站周围的居民密度和交通条件不同,都会对城市布局产生不同的影响。总之,随着车站的兴建,其所在地的可达性显著提高,同时该处的客流量也显著提高。大量的客流为车站所在地带来了劳动生产力也带来了消费力,大量而又方便的劳动力来源使工厂、企业和办公楼在此聚集,巨大的消费力又给商场和娱乐场所带来商机,促使它们来这里经营。于是,车站附近迅速发展为城市的中心地带,各个中心相互呼应带动区域的发展,从而改变整个城市的布局。例如,东京的新宿、池袋、涉谷等地区,都是由于若干个换乘方便的车站聚集在此,吸引了大量的人流,从而发展成为城市的副都心,改变了原有的城市布局。
3结语
城市的发展是有机的发展,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轨道交通象血脉一样将整个城市联系起来,给整个城市带来新的生机和深远的影响:它一方面承担着城市的交通重任,维持市民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它又不断改变城市的结构和布局,引导城市的发展,为城市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可见,现代化城市发展与轨道交通建设是不可分割的。
轨道交通对城市具有巨大的引导作用,那么,到底采取何种路网结构以及如何从总体上规划建设进程,才能与既有的城市布局最趋吻合,才能引导城市向预期的目标发展,从而为城市建设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对轨道交通决策者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此,对轨道交通规划提出几点建议:
(1)城市随着路网的建设而发展,路网规划应该在解决市内交通问题的同时,重视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通过周边地区的路网建设来加快郊区的发展,降低市中心人口密度,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2)放射网状结构是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主流,放射――环形网状结构是放射网状结构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在这种路网规划下,既有的城市中心布局将发生变迁,城市会呈现多中心轴线式结构。因此,为使路网对城市发展最为有利,必须合理地布置放射线和环线,同时还要慎重考虑各条线路的建设次序,使城市向预期的目标发展。
(3)由于线路会成为城市的发展轴,换乘站也会发展为城市区域的相对中心,在车站及沿线地区会引起高密度的开发。因此,在规划轨道交通过程中,应与周围的城市设施规划一体化,以利于城市的发展以及工程建设资金的筹措。
(4)车站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换乘站的规划尤为重要。各条线路之间的换乘以及轨道交通同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必将成为影响轨道交通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进而影响到换乘站作用的发挥。因此,换乘站的规划应尽可能地实现同站台换乘,即使不能实现同站台换乘也应该尽量使换乘距离最短。同时,如果分期建设的线路之间存在换乘,其换乘站最好一次性规划建成,避免日后被动局面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舒慧琴,石小法. 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影响[J]. 国际城市规划,2008,(3)
[2] 吴范玉,高亮. 多中心城市布局与轨道交通的探讨[J]. 城市轨道交通,2001,(10)
[3] 周俊,徐建刚. 轨道交通的廊道效应与城市土地利用分析[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