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和谐社会的本质

和谐社会的本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和谐社会的本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和谐社会的本质

和谐社会的本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社会资本 和谐

一、引言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的和谐发展对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繁荣富强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公司治理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站在物质资本的角度,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忽视企业的社会资本,这必然引起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阻碍公司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重视社会资本,建立和谐的关系网络对公司治理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公司治理现状评析及社会资本理论概述

1.国内外学者对公司治理的研究。美国学者伯利和米恩斯(Berle and Means)在1932年就指出了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及由此而引起的公司治理问题。两者之间是典型的委托―关系。张维迎(1996)认为,“公司治理结构,狭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本文认为,公司治理就是指通过一系列机制设计和相应的组织机构设置,来保证公司和谐发展,进而使公司各利益相关者获得与之投入相适应的收益的一种制度安排。

2.公司治理现状评析。当前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下:(1)片面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公司治理的目标就是妥善处理委托―问题,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片面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必然导致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不融洽,进而降低公司治理效率。(2)忽视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在委托―关系中,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不可能完全控制人即经营者的行为,并且委托人也不可能像人那样掌握公司经营的各种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必然会引起人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由此可见,正式制度在公司治理中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很多问题需要靠当事人之间的信任、交流、良好关系等非正式制度来解决。

3.社会资本理论概述。法国学者皮埃尔・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 1980)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是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这些资源是同某种持久性网络占有分不开的,这一网络是大家熟悉并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个体所占有的资本数量依赖于他所占有的网络规模和数量,依赖于和他有联系的所有行动者以自己的权力所占有的资源数量”。社会网络被视为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行为主体通过其建立在信任、合作与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网络所获得资源的集合。社会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两方面,一是行为主体社会关系网络的规模和质量,二是行为主体利用其社会关系网络的能力。

三、公司和谐治理的提出

公司和谐治理就是指通过一系列机制设计和相应的组织机构设置,来保证公司各利益相关者关系和谐、合作互利,保证公司和谐发展,进而使公司各利益相关者获得与之投入相适应的收益的一种制度安排。

企业社会资本就是指企业通过其建立在信任、合作和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网络所获得资源的集合。“企业是与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发生种种联系的企业网络上的纽结,并能通过这些联系而摄取稀缺资源是企业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企业的社会资本”。

企业社会资本在公司和谐治理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由于公司治理制度的不完备性,公司的正常运行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行为者的自觉、道德、信誉等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企业建立在信任、合作和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网络,是实现公司和谐治理的必要条件。

和谐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助于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公司治理机制是公司正常运行的基础,是协调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基本制度安排。和谐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助于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信任、互利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而促进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

四、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公司和谐治理研究

1.和谐治理的目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契约理论和传统公司治理理论,本文提出了公司和谐治理观。企业是各利益相关者组成的一系列契约的组合,各利益相关者分别向企业投入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并非构成企业的惟一要素,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也是构成企业的重要要素。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最终目的不是参与公司治理,而是获得与之投入相适应的收益。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公司和谐治理的目标是公司通过其建立在信任、合作和互利基础上的内部和外部社会关系网络,保证公司和谐发展,保证各利益相关者都获得与之投入相适应的收益。

2.公司内部和谐治理。公司内部和谐是公司和谐治理的基础,公司内部的制度安排和机构设置都是围绕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展开的。(1)股东与经营者。公司治理中的问题不可能都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和签订契约来解决,基于企业社会资本的非正式制度在公司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和谐的关系网络会进一步促进委托人与人之间信任,并且通过声誉、道德方面的强化也会对人产生非制度的自我约束。从社会资本角度考虑,只有人与委托人形成信任、合作、互利的关系时,人才可能在此关系基础上获得最大的资源集合。对委托人来说也是这样。因此,一方面,为了自己的社会资本增殖,委托人与人建立了信任、合作、互利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资本的增殖也会促进两者之间和谐关系的加深。由此可见,基于社会资本的公司和谐治理可以极大地改善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并能降低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促进公司和谐发展。(2)员工。企业能否和谐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努力和部门间的合作,即取决于员工的社会资本能否积累并发挥作用。由于员工职位的高低和所属部门的不同使得员工之间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关系网络,而员工不同的利益取向使得关系网络更加复杂。

要使员工之间复杂的关系网络转变为社会资本,必须培养员工之间的交流、信任、合作和互利意识。为了培育员工的社会资本并让其在公司和谐治理中发挥作用,企业应该重视员工精神情感方面的需求。企业应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产生对企业的责任感,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并促进团队精神的形成。精神情感方面的满足会促进员工之间和谐关系网络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员工的社会资本才能极大地发挥作用并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建立在信任、合作和互利基础上的员工关系网络有助于公司制度、政策的贯彻,有助于融洽关系的形成,也有助于良好工作氛围的形成。

3.公司外部和谐治理。当把企业看作一个行为主体时,就会发现企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建立在信任、合作和互利基础上的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和谐的社会关系网络。具体地说,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债权人、供应商、客户、政府和社会。(1)企业与债权人、供应商和客户之间通过签订契约来节省频繁的市场交易成本,但契约不可能解决现实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企业与债权人、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和谐的关系网络也有助于解决许多契约中未说明的问题。诚信是企业间和谐关系网络形成的基础,没有诚信就谈不上信任与合作。为了构建和谐的关系网络,促进企业外部社会资本作用的发挥,企业必须在与债权人、供应商和客户长期的经济交往中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企业信誉。良好的企业相信誉有助于降低企业间的搜寻信息成本、讨价还价成本、监督和执行成本,有助于企业外部社会资本的形成和累积。(2)政府凭借行政权力通过制定法律制度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引导企业发展的方向。政府与企业是管理和被管理关系。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充分运用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资本是实现公司外部和谐不可缺少的条件。为建立良好的政府关系,企业首先应熟悉政府的机构设置和政策法规,并了解政府的运行机制;其次应加强与政府的人际联系和信息沟通,树立企业在政府部门良好的形象。(3)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是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应该为影响社会和环境的行为负责。社会对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会把企业推向破产的边缘。为了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积累社会资本,企业首先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升企业的信誉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其次应加强内部管理,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五、结论

把社会资本理论引入公司治理,大大拓宽了公司治理研究的视野。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契约理论和传统公司治理理论,本文提出了公司和谐治理观,并对公司内部治理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公司外部和谐关系网络的构建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公司和谐治理的思路。公司内部和外部建立在信任、合作、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网络能极大地促进公司和谐发展,提高公司运营效率,进而保证各利益相关者能获得与之投入相适应的收益。

参考文献:

[1]Berle and Means.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M]. New York:Macmillan, 1932.122

[2]Jensen and M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Capital 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Vol.3:305-306

[3]张维迎:所有权,治理结构与委托关系[J].经济研究, 1996.(9)

和谐社会的本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211-02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系统而深入的论述,马克思认为,人自身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最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

交往在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马克思说:“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随着交往的不断扩大,社会对人的能力、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社会交往的发展使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不断张扬,人的个性才得以自由而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交往有效性实现的前提条件。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曾列举了当今时代存在的三种合法性危机:

(1)当相互理解的需要无法从文化的知识储备中得到满足时,便会出现“合法性危机或信仰危机”,这时,“意义的储备”发生短缺,无法对一些新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2)当相互协调的需要无法从合法的制度中得到满足时,便会在社会一体化方面出现障碍,“社会同情”的资源将发生短缺。

(3)当社会化进程中出现的障碍再也无法在传统的、被承认的行为环境中被排除,当心理病态和异化成为普遍现象时,便会发生“自我同一性”资源短缺。

哈贝马斯认为要解决当今时代存在的这三种合法危机,就必须实现交往的三个有效性的要求,即判断、陈述的真实性,遵循规范的正当性和表达自我的真诚性。

然而,交往有效性要求能够在人们的交往行为中实现,其内在的根源就在于:行为者需要有能力基于他们的生活世界,反思性地面对作为整体出现的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在这种反思关系中,行为者不再与三个世界中出现的事物发生直接的关系,而是把上述三个世界作为整个世界来理解,并依据解释、商讨的方式和原则,对事态做出相应的表达。行为者所需要形成的这种能力就不能不以人实现全面发展为前提。

因此,交往在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为交往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更加宏大的历史背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所谓“和谐’,就是协调,具体地说,就是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或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因此,以协调来推动发展就成为和谐社会的基本发展模式。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社会主义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体现为人的各方面潜能不断得到充分发挥。在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人的潜能逐步得到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与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前发展相适应,社会和谐程度与人的全面发展也表现为一个分层次、逐步实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社会和谐程度的提升,人的各种素质将向着全面的方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造就一代又一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并以此来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凸显人的社会主体地位。我们党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公民,看作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这表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培养和依靠全面发展的人,从而在实践上把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作用问题融入到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之中。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双向互动。

在建党八十周年的“七一”讲话中,着重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既把它作为现实社会主义追求的人文价值取向,也把它作为孕育一个全新的执政理念和实践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

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社会将使人更充分地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人自身的和谐就是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必然要求社会成员个性和谐、精神和谐,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态以及豁达的生命情怀,能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这样,未来社会将把“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

构建和谐社会是真正从作为现实生活的具体人出发,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

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主体保障。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驾驭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交往形式的巨大进步,“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而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全面发展,正是推进社会趋于和谐的动力。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和双向互动的。这种一致性就要求我们要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协调起来,不能以牺牲人和社会的发展为代价而单纯追求经济的一时繁荣,而是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使经济社会和人相互促进、和谐地发展。

三、交往理论与和谐社会的统一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尤其是以网络为特征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公共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泛交往。交往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了不断发展变化的各种问题。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交往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以交往促进和谐,以和谐规范交往。

第一,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都必须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中得以实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发展变化。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出惊人的物质财富,使人们在征服自然中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但人与自然的对立也隐含着巨大的危机,过度地开发征服自然、违背自然的规律,使当代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和人口膨胀等危机。如果人类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势必会造成社会发展失去平衡、动荡甚至灾难。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第二,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从根本上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不断发展所形成和表现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而人在本质上是社会的人,人的不断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个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不成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人民民主,强调德治与法治的统一,关心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关注全民素质的提高,以求促进社会和谐,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人类交往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和发展,而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人自身的发展和人的本质的生成过程,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实现是一个与社会交往相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三种不同关系之上,同样,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也统一于这三种关系之中。

和谐社会的本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 和谐 社会 作用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是其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累和凝聚。文化不能隔绝,文化是在传承中发展的。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们既要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还要在融会、整合中不断革新创造和重构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

1. 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

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以和谐理念贯穿于相关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之中,以和谐作为该类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并以此影响其他各种文化形式,促进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

1.1 和谐是中华民族文化哲学

中国哲学中在甲骨文就有“和”字;在《易经》“兑”卦中,“和”是大吉大利的征象;在《尚书》中,“和”被广泛的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领域中去,用以描述这些组织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的状态。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有对和谐倍加崇尚,把“和”作为一个哲学的抽象范畴加以研究,并揭示了和谐的价值、本质和机制。

儒家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同”,是完全相同的事物简单相加,没有不同的因素,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不产生新的状态、新的东西。而“和”是多种因素的并存与互补,是一种有差异的统一,而不是简单的同一。换句话说,和谐的本质在于统一多种因素的差异与协调。这里孔子是把“不同”而又和谐相处相生看作事物的本质。所以,在中国传统“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老子以“道”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指出阴阳二气相互激荡、冲撞、对立,却始终和谐地处在“道”的统一体之中。在儒道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是和谐状态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一方面强调人的道德,一方面强调自然界的内在规律,更重要地强调人与天、与地、与大自然的万类万物要和谐。

中国先哲们对和谐的解释,不仅体现了祖先治国安民的基本法则与哲学理念,而且其精神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同时也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基础。

1.2和谐文化的历史价值

儒家和谐思想意在调整人的社会关系。儒家把“仁”概括为人的道德的最高原则,人与人的和谐关键在于“仁爱”。仁,就是仁爱;而仁爱,就是人们应该具有同情、爱护和帮助人的思想感情。仁厚待人,善待自己且善待别人,是人立于天地之间应有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最起码的伦理基础。儒家的仁爱思想到了后来,就演变成了“博爱之仁”,强调仁爱的对象是天下人和万物。孟子继承孔子的“仁爱”思想,认为人都应有“恻隐之心”,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推人及于万物,并认为仁是成人之道,不仁无以为人。从儒家的仁爱思想到后来的“博爱万物”,其所强调的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而且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这在当时是进步的。用“仁”这个基本范畴把其它的道德规范统帅起来,爱人的道德意识也就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体现在具体的道德规范和礼仪之中,这正是和谐社会所具有的。

文化的力量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力量。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曾深深影响中华民族的成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今天,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培育与之相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3和谐文化的时代价值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从表现形式上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内容;从思想观念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感受,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从制度规范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在和谐思想的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和机制。

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因此,和谐文化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以引导、培育人们的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

2. 和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和谐文化

文化的创造和发展的源泉在社会生活,它的生命之根在社会生活,它与社会生活之间根本上依然是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之间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归依,也是社会和谐所必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源泉,它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观念引导、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的作用。

2.1 和谐文化对和谐社会的引导力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的一些性质和特点,不同程度存在于现实的社会关系、社会体制、社会行为、社会生活之中。它们必然会以各种方式在思想文化领域表现出来,成为和谐文化的基础和源泉。与此同时,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冲突,会不断提出建设和扩展和谐因素的要求,进而成为和谐文化发展的动力,促进和谐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繁荣。没有和谐的社会现实,就不会有和谐文化;没有现实对于和谐的追求,也不会有和谐文化的发展。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就越发达。

2.2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思想保证

一种文化思想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和作用最为重要的一面就是,它必须引导、激励人们从不为恶,趋向于积极为善,促使人们的德行、品性得到提升和完善。和谐文化就是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国家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是每个人使自己的行为合于公认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并以规范性的准则和标准约束人们的行为活动,即禁人为恶。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2.3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

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的同时,道德规范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最有价值。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减少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爱,可以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爱,才能够平等相处,合作共事,从而保全个体的利益,使社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爱,有利于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可以说,一个社会如果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和制度规范构建起来的组织严密、功能齐全的系统,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充满色彩和活力。

3. 建设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大发展

和谐社会是一个兼备社会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之双重特性的社会伦理概念,它所表达的不仅仅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秩序的制度期待,而且还有人们对美好安宁生活理想的伦理期待。和谐的社会要开放并充满活力,要利用人类现有的一切成果,充分调动一切资源,力争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3.1建设和谐文化,构筑人们的精神家园

建设和谐文化重在建立先进的精神文化内核。精神文化内核重要的是倡导和培育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和谐的价值取向、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和谐的理念包括: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公平正义;三是利益协调;四是共建共享。

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及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精神支撑。只有做好精神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境界,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造就一代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奉献精神的现代公民。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3.2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会的科学发展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经济不发展,就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就会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同样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和谐文化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包含着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蕴涵着科学发展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在现代社会,和谐文化所倡导的发展,不应该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应当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也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和谐文化来指引和推动。没有和谐的文化,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追求,更不可能有社会和谐的实现。相应地,追求社会和谐的实践又会推动和谐文化的发展,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文化升华,也是人们追求社会和谐智慧的结晶。

3.3建设和谐文化,实现文化的自身和谐

文化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互交织中,各种思想文化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对不同文化的冲突、碰撞、摩擦,如果不注意协调、妥善解决,就会引起思想混乱,甚至导致社会危机。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并主张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和谐文化的建设,必将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文化的发展壮大,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同时不断促使先进文化、健康文化的不断发展,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各展所长、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①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人民日报, 2006-10-24 第02版.

②李忠杰.论建设和谐文化.光明日报,2006-10-09.

③吴 光. 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10-11.

④杨 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人文内涵和历史哲学思考.光明日报, 2006-09-12.

⑤彭建国. 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纵横, 2011-5-30.

和谐社会的本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 公共关系 公众

公共关系是现代社会的一门新型管理科学,是社会组织协调公众关系、实现组织与社会公众关系和谐的一种工作艺术,是建立现代新型社会关系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现代公共关系的核心内涵和本质特征,它以和谐社会作为自己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以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自己追求的最终目标。和谐社会需要卓越的公关支撑,公共关系应以创建和谐社会关系为核心内涵,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公共关系的本质

1.形成良好的公众环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众的利益需求和获得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而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化、统一化。公关通过目标协调、态度协调、行为协调使社会利益、组织利益、公众利益达到统一,在满足公众利益的基础上,发展组织利益,增进社会利益。事实上,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到利益分配关系,组织、公众与社会三者利益矛盾是大量存在的,于是,协调利益矛盾关系形成了公关协调公众关系的主要内容。公关可以从沟通信息、情感投资、行为调节来协调关系、缓解矛盾,特别是在遇到危机(比如SAS)、利益矛盾尖锐的时候,公关策划危机管理就可以运用高明的手段、专业的技巧、创意的构思、艺术性地化解矛盾,实现协调关系的目的。公关这种特殊的协调职能起到一般的社会协调所不能替代的缓解与调节利益矛盾的作用。

2.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公关通过协调内部公众关系,形成团队精神和统一的意志,使员工的社会行为既有个性的差别,又符合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的统一要求,不产生偏离社会秩序的失范行为,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公关通过协调外部公众的关系,求得组织利益与公众利益的一致,化解社会矛盾,理顺社会关系,建立良好的公众关系、优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3.注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公关的意义上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社会组织的管理活动既要满足公众的需要,又不损害公众的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公关管理中所强调的整体发展的协调意识、关注未来的发展、强调均衡协调正有力地保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公共关系应以创建和谐社会关系为核心内涵,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赋予的历史责任。在利益分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形成一个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未来前景的根本所在。公共关系以其沟通协调和危机管理为特有的专长优势,致力于各类社会关系形成一种和谐的发展状态,是构建和谐社会赋予的历史责任。追求和谐、创造和谐,以和谐为最高准则,协调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关系,协调社会组织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谋求和谐发展,创造美好社会,应该是公共关系的核心内涵和本质特征。

二、公共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重要作用

1.强化公共关系意识构建社会组织与公众和谐的基础

公共关系作为协调社会组织与公众关系的有手段,具有丰富的理念。包括塑造形象观念、公众念、沟通协调观念、服务观念、互惠互利观念、全员观念、创新审美观念、立足长远观念等。随着我国共关系事业的不断发展及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这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事业组织所接受、重视和用,在树立形象、协调关系、应对危机等方面发挥着来越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公共关系在我国引入发展得较晚,理论研究和实践尚不够成熟,尤其是些垄断行业和管理部门仍忽视公共关系的作用,在理与相关公众的关系上往往忽视和伤害公众利益而引发了诸多矛盾甚至激烈的冲突。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业中,社会组织要重视公共关的作用,善于运用公共关系来树立自身形象,协调与众的关系,处理与公众的矛盾和危机,努力使组织与会公众的关系达到和谐。而树立公共关系理念,强公共关系意识,是运用公共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2.进行双向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在公共关系中,组织信息与社会公众信息的双向传播与沟通是组织公共关系和谐的基础。和谐社会建设同样需要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从政府层面来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积极开展政府公关,实现信息的双向传播与沟通,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新形势下开展社会公众工作、取得社会公众支持、增强整个社会凝聚力的必要途径。建立切实可行的信息沟通制度,发挥新闻媒体的积极作用,深入开展社会调查,疏通、接待群众的渠道,使群众信息、社会信息及时反映上来;建立政府信息制度,及时把党政方针、政府决策公之于众。通过信息的双向传播与沟通,增强党和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与公开性,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需求,有利于党和政府及时了解社会公众的真实意愿和实际情况,从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3.协调、化解各种矛盾,应对各种危机

在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许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需要重新调整,许多新的矛盾亟需化解。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从宏观角度来看,社会是否和谐需要国家制定协调各种经济关系、利益关系的制度、政策,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从微观上看,各级政府部门、各社会利益团体是否真正把政策落实到实处、是否通过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协调各社会关系尤其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则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公共关系协调是公共关系的重要功能。通过关系协调,能够减少摩擦、化解矛盾、增进理解、增强团结,形成互相信任、相互促进与共同满足,实现共同合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各级组织应该善于运用公共关系的关系协调功能,通过协调社会中各种组织与社会公众中存在的利益、行为、心理差异,化解矛盾与冲突,促进社会的良性循环与繁荣发展。协调中使社会公众感受到尊重、关心、爱护,在社会、组织、集体、个人,不同利益之间增加协调性和相互合作,从而使得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 章百张.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J].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3.

和谐社会的本质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的内涵是由此时期党建工作所处的特殊环境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所决定的,而新时期思想建设的重点是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科学的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律及要求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继承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借鉴与自主创新等几个重大关系。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主要问题。一直以来,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的有力思想保障,也延续了我们党优良传统,体现了党的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对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经济的富强”、“政治的民主”、“文化的文明”、“社会的和谐”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实现的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使我们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思想政治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条主线,它统领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因此我们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认识和实践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我们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着眼点,使我们能更深刻地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并为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我们要坚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标,科学地处理尊重人、教育人、服务人的关系。我们还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贯穿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真正发挥作用和优势。

二、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功能,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人是社会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要缔造者。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就谈不上整个社会的和谐。从本质上讲,主体自身的和谐要求人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较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健全的人格及健康的心态;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一句话,人自身的和谐发展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时,提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的构想。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着培育人的功能,通过发挥其教育功能,促进人这一主体的和谐发展。

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功能,促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国家的发展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参与。换句话说,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较高的信任度和诚实度,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导向功能和教育功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还要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整体精神的强化,强调为社会进步、为民族复兴、为国家富强而奋发学习、努力工作的思想。倡导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重视人生价值,强调个人对家庭和社会的义务;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重视道德修养,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还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共同理想与文化,使人们在同一组织内达成价值信念上的共识,从而提高人们的觉悟,使不同价值取向、不同目标需求的人们自觉地按一定的规则联合起来,在多元的价值取向中找到共同的奋斗目标,使个人的价值取向与整个国家的价值取向相一致。

四、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功能,激发人的创造潜能

从历史发展来看,社会的和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不是没有活力、一成不变的和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问题。我国的这种求变的思想一直沿续了几干年。在漫长的中国革命历史中,我们党正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激励人民群众战胜了无数困难,取得无数伟大的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全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和任务。

五、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作用,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

当前,我们仍然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作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条件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探索开展群众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方式,提高对广大群众组织、宣传、教育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更深入、细致地开展群众工作。因此,我们要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作用,使人民群众团结起来,同心同德,共同为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要及时把握当前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以协调、沟通、服务的方式来增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俞金吾.对“创造教育”的前提性反思这[N].中国教育报,200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