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发展动力机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黔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前言
基于之前的研究,推进黔中城市群的动力因素可分为以政府为主体的行政力、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力和以农民为主体的推动力。[[]]各动力主体间需要形成系统性的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黔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因此,本文就推进黔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各动力主体间的机制构建进行研究。
一、动力机制构建
1.完善政府的政策机制
首先是制度的完善。城镇化建设增加城镇土地用地就免不了要征用农民的土地,而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破,因此最大的潜力来自于征用农民的宅基地,而征用农民的宅基地对农民的补偿安抚工作必须做到位。其次是社保制度的完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目的是为了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社保服务、医疗服务,甚至是一视同仁的接受教育的机会。第三是财政扶持政策的完善和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块的投入力度需要加强。在城镇道路的修建、城镇化形象的提升改造、城镇居民居住环境方面都需要政府的财政资金的扶持才能有效实施。第四是奖惩制度的完善。贵州省自然资源丰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对生态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对于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应设立严格的惩罚制度;而对于有益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项目,应采取优惠扶持的政策。
2.加强政企间的合作机制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需要依靠企I的有效实施。要让一个地区的市场充满活力,必须依靠企业对当地进行投资经营。在黔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非常需要本土有实力的企业,比如老干妈、苗姑娘、黔五福、茅台、天刺力等这些企业与政府共同合作,激发黔中城市群主要城市的地方市场经济活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因此,政企间的合作非常重要。
3.向农民市民化后投入更多的关注
往往农民在向市民化身份转变过程中,因受失去土地、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首先在心理上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担心能否适应城市化的发展,能否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能否融入到社会中去等。其次是习惯上的改变。尽管政府提出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改造是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的,但是,由于过去一些农民过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突然没有了土地耕作,要换一种谋生的方式可能一时还不能够适应。因此,政府和社会应给予这类人群更多的帮助与关注。
二、黔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优化策略
1.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策略
首先,要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特别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村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从而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身份的城镇化”。其次,力争城市常住人口公共服务的公平和均等化。社保方面,对于被排除在社保供给体系范围之外、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教育方面,实行城乡公平、地区公平的义务教育制度。第三,要革新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民的承包耕地实行确权制度,真正落实农民事实上的土地产权,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等权利。第四,通过增加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和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等加强对农村落后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将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实行有效的改革办法。第五,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与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
2.产业转型升级,协同新型城镇化共同发展策略
在今天,人们渐渐意识到了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意识到了一座城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提倡:一是企业要向低碳绿色转型,即要求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实行“低排放、低污染和低能耗的生产,依托新技术大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二是向规模集中型转型,倡导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现代服务业向城镇各级中心集中;三是向高品质、高效率的方向提升,即农业现代化、工业集群化和现代服务业规模化的协同升级。黔中城市群可以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山地高效农业、休闲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以中草药种植为主大健康产业和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大数据产业。
3.实现人口与城镇化相协调的改革策略
人口问题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根本问题,如今的城镇化率已不能简单的包含城市常住人口了,还应把城镇人口的生活质量水平、人民素质水平等考虑在内。要真正实现农民工或失地农民向居民的角色转变,具体还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社会组织、企业通过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比如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技能培训班等,提升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知识涵养,技能水平。二是给予失地农民更多的关注与帮助。一方面,因为失去土地的农民原来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突然转变让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太适应;另一方面,失地农民因土地征拨获得的高额补偿款促使他们变得成天游手好闲,高傲自大,自以为是的变成了比城市中普通工薪阶层还有钱的“富人”,便在社会上横行霸道,实施一些恶劣行为,甚至对社会治安造成严重影响。对于失地农民城镇化的问题,应通过社区加强对他们失去土地转向城市后的生活进行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帮助和鼓励他们多学技能,提升个人修养,寻找就业机会,改善他们如今的生活现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转变。
参考文献:
[1]董一丹.黔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J].经济,2017,1:128.
关键词:21世纪,知识经济,图书馆,社会发展动力
进入21世纪,人类将进入以经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利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个特殊的经济时代里,图书馆作为人类的知识宝库。与其它各行各业一样,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一、图书馆需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生产、传播、转让与不断应用、提高基础上的,这几个环节紧密衔接和循环运行,构成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论文参考网。因此,知识经济十分重视知识的扩散和应用以及知识的创造。随着科学技术功能的巨大增长,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运行过程变成了大规模地运用知识、消费信息的实践过程,当代人类社会开始由传统的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知识变成了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知道,要想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将我国的经济运行和机制从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它有不少不依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诸如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等。但是贯穿于这些规律背后的一个更为本质的东西,就是谁最先进、最实用的科学技术,生产出人们所需的物美价谦的产品,谁就一定能占领市场,谁就一定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说,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一种直接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产生、扩散和应用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中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智力成果。智力成果必须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才可能不断地创断,不断地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图书馆事业本身就与知识有着不解之缘。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事业从简单的知识传递、知识有序化,为用户提供特定知识服务,到比较复杂的提供决策知识服务的信息研究。预计随着知识是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选取相关知识,摒弃了有关知识,认识知识类型,解释和破译信息并抽象出新知识的工作在知识经济中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知识经济以科学决策为导向的经济,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科学决策的宏观高速作用日益突出,科学决策离不开为其提供决策依据和思想的信息研究工作。由此,以图书馆事业研究活动为主要内容之一的咨询产业将是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中的支柱产业。
知识经济实际上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是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它的产业支柱是高技术产业,需要信息、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高投入。也就是说,知识经济中无形资产的投入起着决定性作用。起决定性作用的无形资产—信息、知识、智力—归根结底都来源于知识。所以,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人才、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创新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
图书馆历来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具有收集与保存和整理、加工与传播知识信息两大职能。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似乎所有的图书馆,它的职能并不随其运作方式和手段等变化而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职能更能显得突出与重要。
二、知识经济使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出高的标准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与其它各行各业一样,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从机遇来看,众所周知,图书馆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组织和传播知识信息的功能,它与知识经济时代所强调的以人类创造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作为最重要的经济发展要素是相吻合的。
在现代社会及其未来发展中,知识特别是创新性质的知识和以此为基础形成的诸多高新技术产生。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生活进步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人们对知识的渴求、知识的创新、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应用,必将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作为人类“知识宝库”的图书馆事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能起什么作用呢?应该如何适应社会对图书馆事业提出的高的标准呢?就现看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特别重视;第一,要以科学的态度珍视现有知识宝库中的知识财富。千万不要认为,知识更新空前加速,已有的知识差不多都处在被淘汰的境地,而已进入图书馆的“知识”转瞬之间就会变成陈旧无用的东西。论文参考网。如果这样看问题。不仅图书馆中已有的知识财富不再有财富价值。而且连新进的图书,其价值也是非常有限的,那图书馆事业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实际上人类社会的进步,包括个体聪明才智的增进,都是一代人接一代人继承和创新结果,决不是一代人简单地否定一代。只有对已有知识精化的准确把握,才能温故知新,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达到新的高度。只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更科学、更准确地从已有知识中获取价值的“营养”罢了。不是“知识宝库”无用了,而是如何从“知识宝库”中获取打开新天地的钥匙。第二,面对知识更新的空前加速。图书馆作为“知识宝库”的中心,应当成为新知识特别是与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创新知识的汇集中心。这不仅是提高“知识宝库”自身含金量的需要,更使以此为读者服务,满足读者对新知识渴求的需要,为整个社会迅速传播知识的需要。这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图书馆事业必须提出的高标准。第三,图书馆要自觉地、主动地向读者、向社会展示“知识宝库”中的含金量,向读者提供相关的含金量高的知识。要改变过去那种“被动服务”方式为主动的服务方式。而图书馆的业务人员应当分门别类,把图书馆内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最有价值的知识信息,从古到今,将它们编成一条又一条知识链,主动向读者展示、提供,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但做好了,其社会价值就大了。因为,面对知识的海洋,特别是新知识不断增添的越来越广阔的海洋,没有相当的专业人员向读者作向导,要获取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最有价值的知识信息是非常困难的。第四,图书馆越来越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成果。迅速实现网络化服务,包括国内全国性的网络化服务和地区性、专业性的网络化服务。现代图书、信息产业的发展、知识的创新和更新,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任何一个图书馆实现“大而全”一是没有经济能力,二是浪费社会财富。解决最佳选择,只能是图书、信息、服务网络化,这样,人们可以通过一个图书馆“或图书资料服务中心”了解全国,乃至全世界在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最新资料、最新成果。而这正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所期望的。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的现化代,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有机构成部分,必须尽快的变成现实。
三、知识经济的到来,必将促使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图书馆属于公益性的机构,追求长久的社会效益,依靠政府拨款、社会筹资。但面对“信息爆炸”和现代化设备,几乎所有的图书馆都面临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发展现状严重滞后,从总体上讲是很不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办好图书自身事情。
第二,图书馆的硬件一定要到位。
中型以上的图书馆,特别是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图书馆,一定要尽快实现以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管理。实现国内外或地区性的网络化,实现从手工检索到机检到联机检索;实现及时、快速、准确地为读者服务。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应具备相当的外语和计算机技能,以及扎实的图书情报知识和工作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其信息服务本身就是开拓创造性的工作,每一位图书馆工作者都应该对此予以高度重视。现在,相当多的图书馆,这方面的建设差距很大,。远远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图书馆事业应达到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需要。
第二,图书馆的业务建设有拓展。
图书馆的业务长期以业,停留在提高馆藏数量,管好馆藏书刊,通过借阅为读者服务。这样的业务建设是必要的,但面对知识经济的今天,远远不够的。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体现在人类“知识的宝库“愈来愈博大精深。整个人类对它的依赖越来越深,对它的贡献越来越快,人类“知识的宝库”与人类社会生活、社会进步越来越溶为一体。这样,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人们期盼它越来越成为迅速汇集、传播、研究、利用、创新知识的中心。即图书馆在今天应起到一种“导向中心”、创新中心“迅速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中心。这样,在现代社会中图书馆一定会凭自己的知识信息优势和驭笃知识信息的能力,成为人们学习和激发新的活动的中心。
第三,图书馆的专业队伍要加强自身建设。
实现“知识工程”的总体目标,必须培养和选拔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队伍,要想使现代社会的图书馆事业凭借现代科技管理手段开展业务,开展为读者、为社会多层次的服务项目,没有一支有社会主义觉悟、有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对汇集、传播、研究、应用、创新知识具有事业感和责任心的专业队伍,一切都无从谈起。这支队伍,从馆长到馆员都应当是由学有专长的热爱本职工作的人们所组成,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增强信息意识,采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培训管理人才,为其提供深造机会,提高业务水平。现在一些图书馆的干部队伍,远远不能适应图书馆事业现代化的需要。特别是一些单位长期以来,成为安排干部子女的地方,无论思想素质还是业务素质建设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各级各类图书馆都要把好“进人关”,吸收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的人到图书馆队伍中来,使人员素质从基础上有保证。论文参考网。
总之,在搞好图书馆事业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这个时代里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来自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和信息技术进步两个方面的巨大影响,无论是在服务主体、工作内容与范围,还是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将发生重大变革,对于这种变革,图书馆应该做好充分准备。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新形势下有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鸣镝·知识经济与图书馆·图书馆学刊,1999(1).
[2]郑君生 霍国庆韩起来·知识经济与21世纪的图书馆·图书馆 学刊,1999(1).
[3]钱佳平` 杨汝福·知识经济:图书馆新的机遇与挑战·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1).
关键词:小城镇动力机制 政策区位资源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of hunan province, to want to lose "a big agricultural province" hat, into economic strong province, must choose "industrializatio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ree strategy, which is to realize the rise of the central region of hunan grants.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dynamical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in hunan province, hunan province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the rise of the central region, leading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small towns dynamic mechanism location resources policy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长株潭区域经济概况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1300万,经济总量2818亿元,分别占湖南省13.3%、19.2%、37.6%,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它是我国重要的城市群之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湖南省地位突出,它以占湖南全省1/5的人口和1/7的土地,产出了占全省1/3的GDP,本区域有142.6万镇区人口共164个小城镇。改革开放前,长株潭区域城镇化的进程缓慢,经济发展滞后。改革开放后,由于农村经济改革、乡镇企业发展和对外开放等政策的推行,极大地促进了长株潭区域城镇化的进程,小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镇结构和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二.小城镇概念界定
小城镇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由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引起农村人口迁移,从而形成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城市文明特征和一定规模的人口聚集区。由我国目前形势看,本文所指的小城镇包括县城镇、建制镇和集镇。
三.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概念
动力机制是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源,是了解小城镇发展历程和预测未来可能演变的重要基础。影响动力机制的基本因素包括资源、区位、政策三个方面,资源是小城镇发展的内在动力,外部动力包括区位和政策,通过引导和促进资源的开发推动了小城镇经济发展。此外,管理机制、创新机制的建设为小城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持续的发展动力。
四.研究意义
目前,中国城市化处于加速阶段,将发展小城镇作为实现中国城市化的重要手段符合中国的国情。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人口中有2/3是农民,而中国城镇体系中城市只有600个左右,小城镇有近2万个,这些因素决定了必须通过发展小城镇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二是作为城镇体系中与农村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级,发展小城镇也是培育和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的根本措施。
五.小城镇发展动力三个基本因素
1.环境保障——资源
该地小城镇在某一方面比其他地方拥有更多的资源优势,从而可明确小城镇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的城镇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如长沙市望城县的靖港古镇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则可在战略上将其定位为旅游型小城镇。此外还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人文资源、知识资源等。
2.地理位置——区位
对于区位概念,直观理解就是交通要素相对于其它地区的优越度。从更大层面来讲区位还包括高新技术、丰富的投资来源等在空间地理位置上相对于其它地区的明显优势。充分将地区优势融入小城镇的未来规划中,将成为实现小城镇战略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3.政府行为——政策
城镇化是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条路具体应该怎么走是与政府出台有关政策密切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的颁布、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小城镇新的土地政策实施等,都能直接影响到小城镇建设的步伐。政策会影响小城镇经济发展目标的制定,同时也影响小城镇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对未来发展规划的制定。
六.长株潭区域小城镇发展机制解析
(一)小城镇发展机制的几种途径
小城镇发展机制是指为小城镇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提供保障,使小城镇能够快速、健康、和谐的发展而制定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小城镇发展机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推动小城镇的发展:
1.经济动力发展对小城镇产业结构的推动力
农业是经济效益较低的产业,要遭受自然和市场两种风险的双重约束。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工业化的推进,工业经济效益比农业的优势日益明显,在此驱动下,农业内部的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必然流向非农部门,导致人口定居方式和经济活动对象的集中化,从而推动了小城镇的成长。长株潭区域处于中国中部地区,属于工业化中期,经济动力略显不足。
2.城市优越的生存环境对小城镇发展的吸引力
上世纪中期,我国就实行了城乡分割的社会政策,从收入水平、生活水平、文化水平来看,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有着无法比拟优越性,在经济就业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有着巨大的优势,自然对农村城镇化产生了不可抗拒的拉力。
3.市场机制促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就是市场机制,城镇化的演变受市场规律的支配。可以说,市场机制主导了城镇化的进程。市场机制是农村城镇化的驱动力。城市的发展也受市场机制调节的作用,任何城市投资总是人们趋利行为的外在表现。市场机制能够使投入产出间的关系达到最优,从而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高效率是市场机制的基本目标。长株潭区域小城镇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条件差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没有或很少引入市场机制。
4.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小城镇经济效益的提高
在小城镇,人力资源比较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应大力发展一些有优势、有市场、有特色的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解决城镇劳动力过度剩余的现状,提高当地人口就业率,促进小城镇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5.创新动力机制促进小城镇发展
创新包括管理创新、政策创新、技术创新、思维创新等多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方面体制还不是很完善,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逐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城镇要素(产业、人口、土地)的空间集聚城镇建设资金、土地有偿使用、城镇管制、区域发展等方面进行创新,并使其程序规范化、法制化。提倡和鼓励新技术、新思想、新的管理方式进入小城镇。
七.结语
小城镇的动力发展机制与小城镇所处的地理位置、拥有的资源环境、当地政府对小城镇制定实施的政策有关。长株潭区域小城镇发展的动力系统由多方面组成,它们共同作用于小城镇的发展,有其普遍性也有特殊性,这说明长株潭区域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与其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分布情况、经济运行状况、政府政策紧密联系的。长株潭区域小城镇的发展,应合力用好动力机制,走健康发展、特色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参考文献:
【1】梅克保.中国小城镇建设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6-94
【2】刘文丽.湖南小城镇建设现状及其发展.湖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5(5):23—27.
【关键词】 不可逆投资理论;区域投资理论;商圈发展动力机制
一、投资基础理论研究阶段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文指出“投资量乃定于资本之边际效率与利率之比较也。”其贡献是提出了资本边际效率(MEC)和投资边际效率(MEI)的概念,推导得出投资水平取决于利率的结论。但其利率决定投资水平的观点并没有被实证所证实,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上的研究有较大的局限性。
后凯恩斯主义认为:产出(或利润)才是决定投资水平的关键因素。包括英国经济学R・F・哈罗德提出了著名的简单加速理论模型――哈罗德模型和库约克提出的伸缩型加速投资理论。前者发展了凯恩斯主义理论,提出新的观点,但其构造的投资函数忽略了投资时效问题。而后者虽然改进了简单加速理论模型。但过于注重产出(或利润)的作用,而忽视其他经济因素对投资的影响,有一定的片面性。
二、投资不可逆性理论研究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70年代初到上世纪80年代。在目前西方流行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影响较大的是q理论和不可逆投资理论。
1969年托宾提出了q投资理论:不仅考虑了利率,还考虑了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对企业投资价值的评价。该理论把企业投资价值问题的研究放置于资本市场均衡研究的框架体系内,提出一套有关企业投资价值理论,弥补了传统的企业投资理论忽略了资本市场的作用的局限性。
1968年Arrow提出的不可逆性观点: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不可逆性在资本和它对利润的边际贡献之间嵌入一个楔子。Bertola和Caballero发展了一个模型,研究了不可逆性在总投资中的含义。伯南克在《不可逆性、不确定性和周期性投资》中指出:投资之不可逆性经常迫使投资者等待,或者花费更多时间和支付更高成本、以获得尽可能多的投资信息。伯南克投资理论的“坏消息原理”,亦是金融加速器机制的重要思想源泉。
三、区域投资理论研究阶段
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区域投资理论理论认为:各国的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是完全的,资本从“资本过剩”的国家流向“资本短缺”的国家,国际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的利率差异。后来的学者研究并形成了垄断优势理论、寡头垄断行为理论、市场内部化理论、品生命周期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流派。
90年代,波特认为:在国际市场上成功的企业,往往是那些成功地将在国内拥有的优势扩展到国际市场上的企业。同时按照波特的观点,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地理区位条件、社会文化差异性和政府优惠政策等因素,对外商投资的区位选择也有重要的影响。
区域投资理论突破了国际间资本流动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贸易理论框架,突出了知识资产和技术优势在企业、市场和区域中的重要作用,但不能很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的产业分布或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区域投资动力机制理论
区域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45提出的。他认为:由于地区或经济发展平衡而形成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聚集在某一地区或大城市,从而形成增长极。增长并非出现在全部地方,它通常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一个或数个增长点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主张增长极即经济活动的城市聚集达到一定程度会影响和制约其自身发展,以致增长能扩散到该增长极所在的区域中,并最终扩散到所在国家欠发达的全部区域中。他们主要探讨增长极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提出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扩散效应通过对落后区域的购买力或投资增长而发生。增长极理论提出以来,被许多国家用来解决不同的区域发展和规划问题,这是因为它具有其他区域经济理论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很多国家的实践表明,增长极理论指导的区域发展政策没有引发增长极腹地的快速增长,反而扩大了它们与发达地区间的差距,尤其是城乡差距,所以70年代以来增长极理论的有效性受到怀疑。
区域投资动力理论则是由波兰经济家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的点轴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
五、投资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相比较原先赵冰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的五力模型,吕波的六力模型将原先的自然力部分内容转移到了包含其中的环境力,并提出了消费力合集聚力两大概念,将更多的目标放到了消费者和商圈本身上。在此之前消费力还未被列入商圈发展动力的一大因素。而吕波提出的六力模型,将消费者行为学和人口数量列入商圈动力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中是一大进步。冯娟更是在《商圈成长质量指标体系构建与优化》一文中提出的八力模型将管理力和竞争力也加入到了商圈发展动力模型中,也是对商圈动力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上一个不错地补充。
纵观商圈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商圈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也终将日臻完善。虽然关于商圈发展动力机制的影响因素,不同年代、不同的学派有着不同的见解和理论体系,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进一步对商圈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反而这些不同流派的理论体系恰好给我们对商圈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可借鉴的文献资料。只要我们能够将各个理论流派的观点参透,并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着眼当下商圈发展的实际情况,把商圈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的更为透彻,提出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吕波.区域投资动力机制研究[M].2009.72
[2]颜鹏飞,邵秋芬.经济增长极理论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02)
摘要:浙江“农家乐”旅游的开发是在资源环境保护、社区经济发展和旅游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在旅游产品吸引力的拉动下,以及在中介系统的引导和支持系统的辅助下进行的。在构建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动力结构模型,分析了系统构成与动力机制,探讨了各系统实施主体应承担的作用和不同发展时期的变化,以期为浙江“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也为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农家乐”旅游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旅游;农家乐;动力机制;实现途径;浙江
作为农业旅游(也为休闲观光农业)的一种重要类型,农家乐是指依托农村自然生态与环境资源、农村活动及农民生活资源,以原有乡村村落、民居建筑和乡村文化为载体,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单位,为城市游客提供以“吃农家饭, 住农家屋, 干农家活, 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旅游项目。浙江在大城市近郊及景区外围成功地开发了数量众多的“农家乐特色村”,但因为对“农家乐”开发模式的动力机制和实现途径认识不足,阻碍了可持续发展。
一、浙江“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状况
浙江“农家乐”专业村大多位于城市近郊或风景名胜区的外围,以优美的农业景观、优越的生态环境、农家特色餐饮以及独特农耕文化为卖点,以相对较为低廉的收费价格吸引市民和过境游客前来消费。位于杭州市区和风景区腹地梅家坞茶文化村,以优美的茶园景观、富有茶乡特色的农家自然村落和独特的“龙井”茶文化,成为杭州市民休闲的和海内外旅杭游客的首选地之一;距离衢州市区35公里的柯城区七里乡黄土岭村,凭借“高山小气候、森林原生态、古朴农家屋和绿色高山(蔬)菜”,成为衢州市民和过境游客“春观山花、夏季避暑、秋尝野果、冬赏冰雪”的好去处,短短两年便发展成为“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和“浙江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杭州临安太湖源镇白沙村依托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优势,开展“农家乐”旅游开发,过境游客和休闲度假游客使当地农民人均年增收5 000元以上。目前全省有各种类型的“农家乐”专业村1 868个,2004年接待游客1 385万人次,营业总额达7.34亿元,极大地促进了所在农村的社会、经济效应提升。
在农村经济效益提升和农业旅游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几乎所有具备条件的地方都已经或正在准备进行“农家乐”旅游开发。但在开发的过程中对于动力机制和实现途径的认识不充分,“农家乐”旅游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环境受损、农业景观被破坏、经济收益外溢和乡村文化丧失等问题,甚至有的地方失去吸引力游客量下降而进行整顿或停止旅游接待,给当地的生态、社会、经济和产业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尽管目前旅游界和农业经济界对农业旅游及“农家乐”的开发研究有颇多著述,但对“农家乐”开发的动力机制及实现途径研究的深度不够,特别是对经济发达地区——浙江区域特色的“农家乐”开发模式及实证研究较为欠缺。如何在经济较为发达、民间资本活跃、市场需求旺盛和生态压力较大的浙江进行“农家乐”旅游开发,确保旅游地的资源和环境不受破坏,同时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协调社区及其他相关各方的利益关系,实现“农家乐”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二、浙江“农家乐”开发的动力机制结构模型
所谓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旅游发展所必需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研究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有利于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合理构筑和不断优化浙江及其他地区的“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动力系统,从而促进“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农家乐”旅游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成功模式。
据系统科学理论,运行机制是对特定系统而言的。按照系统的定义和本文对“农家乐”旅游内涵的表述,可以认为“农家乐”旅游发展动力机制是诱使、鼓励、引导各种行为主体行使以推动旅游经济系统持续稳定发展的各种力量的总和。它以一种持续均衡的方式为系统提供发展所需能量,是促使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原动力。各种动力之间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有时也相互转换,从而共同推进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进程。
浙江的“农家乐”旅游地虽然也可依托世界级地质公园或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而存在和发展,但一般本身并不具备一流的旅游资源,主要是针对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回归自然的需求和过境游客的差异化消费需求而开展的餐饮、食宿或休闲接待服务,因此客源市场是“农家乐”旅游开发成功的主要因素。故“农家乐”旅游经济发展不属于“资源驱动型”而属于“需求驱动型”。
按照“驱动模型”理论,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开发有不同的主动原因和辅助因素,需要建立不同的“驱动模型”。“农家乐”旅游作为旅游经济的一种形式,必然具备旅游经济基本属性,其发展必然除了受到消费需求的驱动外,还要受产品吸引和中介系统的引导以及支持系统的辅助。根据以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临安太湖源白沙村和衢州七里黄土岭村为代表的浙江“农家乐”旅游地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的发展状况设计出一个由旅游消费牵动、旅游产品吸引、中介系统和发展条件所构成的动力系统,见图1。
三、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动力系统分析
(一)需求动力系统
市民和游客对“农家乐”旅游的消费需求是“农家乐”旅游开发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同时,浙江的“农家乐”旅游地均处于一些生态敏感地或保护区域,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也比较重,一般在经济上相对欠发达,迫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要求而发展“农家乐”旅游。因此,浙江“农家乐”旅游的发展的引力需求驱动力要考虑环境资源保护、旅游市场需求和社区经济发展三个方面。
1.环境资源保护需求
浙江“农家乐”旅游开发较为成功的地方均具有山清水秀的景观环境特点,在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能保存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地方需要保护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另一方面,保存下来的也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今后更加不能被破坏。如杭州梅家坞不但是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更是世界文化遗产“西湖龙井”的原产保护地;衢州七里黄土岭村地处钱塘江源头地区,其一举一动均对中下游的用水安全产生影响;临安太湖源镇白沙村是太湖水系的发源地之一、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浙江省的一级水源保护区域,其产业构成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安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他的“农家乐”旅游地也大致如此。浙江实施生态省建设以后,这些区域都关停了原有毛竹化工等产业的污染企业,寻找替代产业发展当地经济。
2.旅游市场消费需求
农业旅游是以城市人口作为客源市场的。城市人口越多, 城市群空间分布密度越大, 所提供的休闲观光农业客流量也越大。浙江省人口多,城市拥挤,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等,外出旅游观光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创造了客源条件。
随着收入的增加, 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 而转向追求精神享受, 观光、旅游和度假活动, 外出旅游者和出行次数越来越多。但是, 浙江知名度很高的一些老景点多以人文景观和风景名胜为主, 模式基本相同。在旅游旺季, 省外游客慕名而来, 旅游景点人满为患, 人声噪杂, 无法满足本地城市居民对宁静清新舒适环境的渴求和回归大自然的愿望。“农家乐”旅游集农业景观观赏、农产品生产、农事活动、休闲和度假于一体, 给人们增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 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游憩活动空间, 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到乡村地区去旅游已经成为都市居民的一种生活时尚,这种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为“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
从杭州梅家坞等3个“农家乐”旅游地的游客调查表明,游客构成的75%以上为城市居民。但不同区位的旅游地的游客来源不同,景区依托型的临安太源白沙村的游客中非本地游客远远高出城市依托型的另两个“农家乐”旅游地。
3.旅游地经济发展需求
近年来,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浙江省按照《浙江省生态省建设纲要》对江河源头、山区林地等生态敏感地域加大了保护力度,并对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严格的限制。但原有的矿业开采、化工和冶炼等企业的关停,导致相关区域生产率日益低下,客观上降低了农民正常的生活水平。而严格的保护措施又加剧的社区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阻碍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矛盾迫使各级政府和当地社区必须寻求一种既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又有利于社区发展的新的经济模式,这就为“农家乐”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需求机制中市场需求是浙江“农家乐”旅游的必要条件,发展需求是重要的推动力,保护需求是“农家乐”旅游的生命线,开发应在确保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农家乐”旅游是在原有产业不能满足保护的条件下的替代产业模式,如果“农家乐”旅游过度开发对保护造成了威胁,政府同样会处于保护的需要寻找其他产业替代“农家乐”旅游产业。这是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不同其他地区的特点。
(二)引力系统
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引力驱动主要表现在旅游产品的游憩价值、科普教育、环保功能以及带给利益相关各方经济收益四方面。
1.游憩价值与科普教育功能
“农家乐”旅游地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优美的农业景观、优越的生态环境、舒缓放松的乡村生活节奏和独特的农耕文化,经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组织引导,可成为集观光游憩、休闲度假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理想旅游地。
2.资源、环境保护功能
“农家乐”旅游开发为当地社区带来了经济收益,降低了当地居民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压力,同时也意识到生态环境和自然农业景观同样也可以为他们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居民自身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觉督促游客约束自身行为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和物种资源。以旅游开发促进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利用,促进合理开发和科学保护的协调发展。梅家坞、白沙村和黄土岭村的调查结果表明,村民在“农家乐”旅游开发以后,环境卫生维护意识、生态资源保护意识和保护资金投入意愿都有了显著提高。“农家乐”旅游开发是当地社区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
3.经济促进功能
“农家乐”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形式,除了具有旅游的本质属性外,还具有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功能。农户和当地社区既是资源的拥有者、旅游开发的经营管理者和最终利益的最大受益者。在“农家乐”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经营、管理使农户获得了经济收益,为了发展旅游而改善的景观环境和交通等配套设施也为农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旅游产业替代也降低了原有农业生产体系对资源与环境的利用压力,间接改善了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黄土岭村将“农家乐”旅游开发和山区扶贫、“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调整产业结构、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和增添游憩娱乐设施,使黄土岭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避暑休闲和双休日度假胜地,有效地促进了农副产品就地销售和农业劳动力就地转化,在为农民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这使得“农家乐”旅游经营户和通过旅游开发间接收益的各方都会主动推进“农家乐”旅游的发展进程。
(三)中介动力系统
中介系统是一个联络“农家乐”旅游地和消费者的中间环节,它一方面把“农家乐”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引导消费,将旅游需求转化为旅游消费;另一方面又将需求信息反馈给“农家乐”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指导其产品开发和营销。
中介驱动力虽然不直接影响“农家乐”旅游的发展,但通过影响需求及引力驱动力而实现对“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影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农业旅游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多年的旅游主题都涉及到农村和农业。国家旅游局通过“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评审验收和授牌,扩大公众对农业旅游的认识和促进农业旅游需求的形成。浙江省也从旅游局、海洋渔业局、农办和农业厅四个渠道从资金、宣传、人才培训和行业规范多方面扶持农业旅游,通过评审和奖励“乡村旅游示范点”、“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农家乐特色示范村”和“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极大地宣传和促进了农业旅游的发展。各“农家乐”旅游地也举办“开茶节”、“采摘节”、“农家乐形象大使选拔赛”,开设“农家乐”旅游网站,联合各单位设立教学实习基地、写生基地、学生夏令营基地,以及和其他景区实施联合营销等推销“农家乐”旅游产品。这些活动都大力促进了公众对“农家乐”旅游的认知度和消费需求的形成。
(四)支持动力系统
支持动力系统是旅游发展的大环境,它由硬环境和软环境组成,是构成旅游形象的重要因素,对旅游吸引力的营造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障。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的支持动力系统也主要体现在硬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科研支持四个方面。同中介动力系统一样,支持动力系统并不直接影响浙江“农家乐”旅游的发展,而是通过影响需求引力驱动力而实现对保护区旅游的发展。
1.物质环境
硬环境包括农村物质景观环境、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等,它们构成了“农家乐”旅游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家乐”旅游地一般同城市中心区有一定距离,交通条件较差,环卫、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游憩及游乐设施不到位。因此,硬环境是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初期的瓶颈问题。衢州七里黄土岭村在进山道路竣工后游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在道路改造的一段时间内游客量大减,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硬环境对“农家乐”旅游的促进作用。
2.经济环境
旅游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经济环境对旅游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农家乐”旅游的消费者是城市居民和过路游客,因此附近的中心城市或行政中心城市是“农家乐”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和中转接待中心。因此中心城市的经济环境的改善对“农家乐”旅游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持作用。同时,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会影响到政府对“农家乐”旅游对外交通建设、景区硬件建设的投资力度,也影响到政府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影响“农家乐”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用技术研发推广,从而影响浙江“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政治环境
政治驱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引导、资金投入、法律规范和宣传促销等方面。在浙江“农家乐”旅游开发的初期,让世世代代以农业生产为生的农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投资进行旅游接待,他们在思想意识、资金准备和管理水平上都不可能一呼而应。同时,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和旅游产业的统一营销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农家乐”旅游的经济效益显现以后,“小农意识”非常容易使他们盲目扩大生产导致恶性竞争,从而产生整个产业因“竞争——降价——降低质量——吸引力降低——游客量下降”而崩溃。因此,在“农家乐”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不可缺位。前期,政府应起到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人才培训的必要扶持作用,促进“农家乐”旅游经济做大做强。后期应加强产业发展规划的监督实施,规范行业行为,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扩大市场份额,促进“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梅家坞、白沙村和黄土岭村在发展初期,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帮助农民实施产业转移,扶持“农家乐”旅游开发的启动。随后采取了各种方式进行人才培训、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约束行业行为、策划和资助宣传活动、受理游客投诉和协助成立“农家乐经营者协会”,促进“农家乐”旅游的持续稳定发展。
4.科研支持
农业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交叉产生的新型产业。但农业生产和旅游开发有其自身的属性和要求,并不都能很好地满足对方的产业发展要求。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活动是农业旅游的吸引物和体验参与活动类旅游产品,但农业景观随着农业生产过程而变化,未必总和旅游淡旺季合拍。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和大型农机的使用对游憩景观环境、旅游食品安全和游憩声环境都产生着负面影响;大量游客的涌入对当地的水资源、事物资源、环境卫生和生态系统都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农业用地和旅游设施用地之间的矛盾和性质界定也存在着争议。因此,“农家乐”旅游不但需要基础理论研究,也需要深入研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适用技术。“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研机构在刺激市场需求增长、协调相关各方利益、经营管理水平、产业指导政策、法律法规制订及特色农业景观塑造等配套产业适用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浙江学者已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为推动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这些动力系统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支持系统的完善会促进引力系统驱动力的提高;反过来,引力系统的驱动力很强的话,也会吸引投资、政府和科研机构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支持系统的驱动力;中介系统的宣传促销和消费观念引导,会刺激消费需求和政府对“农家乐”旅游发展模式的重视,从而促进需求系统和中介系统的驱动力。当然,作为推动的主要因素-需求系统的驱动力强的话,也会相应的促进中介系统、引力系统和支持系统驱动力的提高。
四、浙江“农家乐”旅游动力机制的实现途径
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是由不同运行主体在不同阶段通过发挥各自的作用来实现的。
从前面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实施主体有四个:(1)旅游地社区(农户)和参与的旅游企业;(2)各级政府;(3)旅行社等营销机构;(4)科研机构。在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实现的过程中,各个主体都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如图2。
(一)政府
因为“农家乐”旅游具有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和促进区域资源环境保护的功能,政府在这一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起到引导、促进、调控和协调作用。
1.引导
在发展初期,农民在没有做好产业进入意识、资金投入和经营管理技能等准备的情况下,政府具有“发动机”的作用。政府通过宣传发动、资金扶持和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工作促进“农家乐”旅游开发的启动。这些工作在浙江“农家乐”旅游开发的初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欠发达的乡村地区。
2.促进
“农家乐”旅游开发具有旅游产业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它的市场性。“农家乐”旅游开发初期的游客量决定了这一产业能否继续下去,能否得到经营农户的认可,而“农家乐”旅游开发的农户分散经营决定了统一市场营销的难度,这个工作除了政府,没有其它机构会主动承担。政府可以通过开办现场会、举办农业节事活动和邀请媒体宣传等工作来宣传促销当地的“农家乐”旅游开发。只有游客来了,才能显示出“农家乐”旅游开发的生命力,才能让经营农户安心经营下去。
3.调控
农民的小农意识很容易导致“农家乐”旅游开发一哄而上,如果不加以调控,最后就会“一哄而散”。因此政府在“农家乐”旅游开发到一定规模和程度的时候,必须加强“农家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农家乐”旅游规模的过度增长。
政府对“农家乐”旅游开发的调控还表现在对“农家乐”旅游的服务质量的调控上。农民的一些自然的生活意识不符合现代旅游业和服务业的经营理念。如剩饭剩菜的二次利用,农村司空见惯,而游客对此十分忌讳。农村的服务意识、卫生习惯等也需要进行改造;食品卫生检测、游客投宿受理、交通管理、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管理等都要有政府来协调和组织。而这些在未进行“农家乐”旅游开发以前可能并不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长期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模式,使城乡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通过“农家乐”旅游开发富裕起来的农民很容易模仿城市化发展道路,在服饰、语言和建筑风格方面进行模仿,最终导致“农家乐”旅游地城市化,丧失乡村风格失去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而导致消费需求下降,产业生存出现危机。教育农民和控制乡村建筑无序发展和风格城市化也是当地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
4.协调
“农家乐”旅游开发还需要经营业主、营销机构和科研单位等主体介入,这些主体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政府来协调。另一个需要协调的是“农家乐”旅游经营户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保证当地农民的经济利益,防止“农家乐”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外溢,偏离发展的初衷。
当然,政府并不是要包办“农家乐”旅游开发,但在长期以农业产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政府确实要承担相应的职能。随着“农家乐”旅游开发的深入进行,政府可以将相关的职能交付营销机构、业主协会及科研机构承担。
(二)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在“农家乐”旅游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但进行理论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也要为消费者行为引导、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做出努力。还要按照产业的发展需要提供基础理论、适用技术、产品创新及人才培养和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做为一项新型的交叉产业,农业和旅游业之间的矛盾和交叉后产生的新矛盾使“农家乐”旅游开发的产前、产中和产后都离不开科研机构的支持。
目前浙江的“农家乐”旅游开发即将进入成熟期,模式单一、产品雷同、资源过度利用、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开始出现;产业政策模糊、产品创新乏力、布局调整缓慢等问题及后果也逐步暴露,急需科研机构加大关注力度,为浙江“农家乐”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三)经营业主
经营业主是最主要的经济收益群体,也是“农家乐”旅游开发最直接的实施主体。但“农家乐”旅游的经营业主是一个大多由原有农民转变而来的不成熟的群体,他们的观念、技能、投资能力和营销水平都有很大的差异。面队新的挑战,应在其他实施主体的帮助下,努力做好自身的观念和能力提升以及处理好与其他经营户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
(四)旅游营销机构
旅游营销机构是“农家乐”旅游开发的中介系统的主体,他们对“农家乐”旅游的关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需求系统驱动力的提升。在“农家乐”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主体不同,前期较多的可能是政府以及政府协调的媒体机构等,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农家乐”旅游经营者协会和旅行社等机构开始关注和进入“农家乐”旅游的营销行列,使“农家乐”旅游营销的政府行为开始减弱。但旅行社是一个商业机构,其行为的赢利性和“农家乐”旅游产品相对的价格低廉性存在着矛盾,因此在目前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过程中,旅行社起到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这个问题将随着“农家乐”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和旅游产品的升级而逐步解决。
“农家乐”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的实施是各个系统的行为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但随着“农家乐”旅游开发的逐渐成熟其承担的功能逐步下降;科研机构在“农家乐”旅游开发的整个过程中起着理论指导、适用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培训等作用,其对“农家乐”旅游的产品创新、特色塑造、品位提升和梯级开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结束语
浙江“农家乐”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主要由需求、引力、支持和中介四大系统构成,每个系统在“农家乐”旅游开发的不同阶段的重要性不同。动力机制的实现由不同的主体承担,政府始终应承担引导、扶持、促进、调控和协调等功能。科研机构承担的理论研究、技术研发、人才提供等功能对“农家乐”旅游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浙江“农家乐”旅游开发的进程中,科研机构应担负其应有的职能。营销机构是中介动力系统的实施主体,他们在不同阶段由不同机构承担,对“农家乐”旅游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农家乐”旅游的经营主体是产业经济收益的最大受益者,也是产业的最主要实施者,他们的行为对整个产业的项目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应按照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转变观念、提升认识、增强技能,提高产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浙江“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国,俞益武,朱志泉.浙江休闲观光农业现状评价与发展对策[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23 (5):581-587.
[2]彭华.旅游发展区动力机制及动力模型探析[J].旅游学刊,1999,14(6):39-44.
[3]彭华.汕头城市旅游持续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3):39-44.
[4]牟红,程乙昕.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理论在走马镇旅游规划中的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17(6):54-56.
[5]丁绍莲.我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理论探讨[J].生态经济,2007(1):118-122.
[6]张建国, 俞益武, 蔡碧凡.海外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发展经验对浙江的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516-519.
[7]俞益武,于由.浙江生态省建设与发展生态旅游的关系[J].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4,21 (4):46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