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安全短期培训

网络安全短期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安全短期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安全短期培训

网络安全短期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风险 防范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会计工作发展的方向。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使会计人员从过去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多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但是会计电算化在给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其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所存在的潜在风险也日渐显现。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安全风险及防范

主要是系统设计不合理和系统访问权限的控制不严格。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置于网络环境下运行,系统控制的大门面临敞开的风险,随时可能遭到破坏和干扰或者非法入侵,以剽窃、破坏数据。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应采取以下对策:

1.严格系统权,层层设置密码保护

网络环境下,操作系统是面向所有用户的,所以一直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潜在威胁,包括系统内人员的、越权操作和系统外人员的非法入侵甚至破坏。会计软件自身有一套完整的授权审批和密码保护功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可以让我们在公布信息的同时,较好地保护会计系统。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保护好计算机设备,杜绝非指定人员操作计算机及财务软件,保证机内的程序和数据的安全;明确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对操作密码要严格管理,并定期更换操作密码,要管理好每个人的密码,这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操作人员离开机器时,应执行相应的命令退出会计软件,否则密码的防线就会失去作用;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由专人保存上机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等,并与软件中的“日志管理”相比较,开展日志审计。

2.利用杀毒软件及防火墙防止网络病毒侵害

如今我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安全管理水平已经相当稳定成熟,网络安全技术和产品也已达到较高水平。但我国企业网络安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网络安全产品使用比较单一;入侵检测系统、身份认证技术、加密技术等普及程度较低;蠕虫等自动传播的恶意代码、有经验的黑客、拒绝服务攻击是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网络安全威胁。加强配置管理、及时获得计算机漏洞信息和网络安全事件信息、保证网络安全技术措施的及时更新等被认为是最需要的。建立网络安全技术监测平台应该是提高网络安全整体水平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会计电算化使用的计算机应该是专用的,不要从事与会计工作无关的工作,杜绝在财务专用计算机上安装诸如游戏、聊天等其它软件;避免使用来路不明的软盘和各种非法拷贝的软件,尽量减少使用软盘的次数,不得以而使用软盘,要先杀毒再使用;系统最好安装上具有高效实时监控功能的正版防毒软件,建立可靠的防护网。为防止社会不法分子对企业内联网的非法进入,可以根据网络系统区域划分的不同,设置多级防火墙:一类是外层防火墙,用来限制外界对主机操作系统的访问;另一类是应用级防火墙,用来隔离会计应用系统与外部访问区域间的联系,限制外界穿透防火墙对会计数据库的非法访问,同时也要安装具有高效实时监控功能的防毒软件。

3.提高会计人员技能,加强内部控制

目前很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经过短期培训而来,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时,除了开机使用固定的财务软件外对微机的硬件知识了解不够,当微机出现故障时往往束手无策。他们一般操作速度很慢,而且经常出现操作错误,很可能造成财务数据丢失或系统故障。因此,必须加强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培训,培养既懂业务又有计算机专长的复合型人才。

在电算化会计时代,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过去的许多内部控制制度在新的环境下已经落伍了。因此,制定出一套适应电算化会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才能有效地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二、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的风险与防范

会计档案在收集和归档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低、对电算化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或时间观念不强,就有可能造成不能及时把系统中的会计资料备份到外存储器中保存,一旦出现意外就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丢失或破坏。想在短时间内恢复会计信息就会很困难,影响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有些操作人员由于不懂备份载体防尘、防潮、防磁的物理特性,疏忽对备份载体的日常科学管理也会造成备份材料的丢失,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防范措施: 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已经处理过的电算化会计资料,要做到及时备份,备份后的资料由于存放于磁介质当中,所以要做到防火、防尘、防热、防冻、防潮、防磁。重要数据要做到双备份,并且存放于不同地点。备份盘应贴好保护标签,妥善保存。存档资料在批准借阅时要严格履行借阅手续,归还后要进行杀毒处理,以防感染病毒。

参考文献:

[1]许永斌.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控制[J].会计研究,2000,(8).

网络安全短期培训范文第2篇

一、检察机关网络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意义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国家司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涉及国家秘密、检察工作秘密,同时又大批量产生国家秘密和检察工作秘密的重要部门。加强网络安全保密工作,是开展反腐斗争、打击职务犯罪的需要;加强网络安全保密工作,是提高办案质量的需要;加强网络安全保密工作,是保护公民举报权利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国际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大量检察秘密信息隐于无形、传递快捷、复制方便,可控性弱。这种形势下,各地各级检察机关要确保国家秘密和检察工作秘密的安全,保障各项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网络安全保密工作意义重大。

二、当前基层检察机关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保密意识淡薄。这主要表现为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与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开展网络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上有偏差,信息化建设往往是基础建设上去了,但同步的安全保密措施并未跟上。如:计算机密码设置简单,并且没有定期更改的习惯,有些密码甚至是公开的;处理信息的网络没有切实做到与互联网的物理隔离;使用互联网传递材料;用处理检察信息的计算机上互联网;原先用作处理信息的计算机改上互联网,但先前计算机内存储的信息资料却没有及时清理,并由此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二)信息网络管理乏力,制度落实不到位。有些基层院对保密管理与信息安全的要求还仅仅停留在对纸质材料的保管回收上,而对存有大量信息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备安全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一是规章制度不健全。对计算机办公设备和内部局域网缺乏完善的管理办法,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或虽有制度,但由于制定时间较早,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要求;有的制度流于形式,缺乏执行力;有的疏于管理,处于放任状态。二是对计算机和网络的保密管理不严。有法不依,有章不循,保密规章制度不落实,不能严格实行“专机专用”,甚至还存在“一机上多网”的违规现象。三是对网络信息安全仅仅停留在查防病毒的层面上。对主动防止外部“黑客”的侵入和检察信息的失泄密工作重视和管理还不够。

(三)硬件设施不到位,网络安全存在隐患。网络信息安全包括两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破坏、丢失等。逻辑安全包括信息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当前,在基层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硬件设施不到位的情况,如:机房没有达到安全标准,未真正做防盗、防静电、防高温等;将台式计算机作为服务器使用,台式计算机在一些性能上无法与服务器相比,也不能进行随机备份,从而留下安全隐患;缺少备份服务器,如果硬盘出现故障或者数据遭到破坏,都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四)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应用管理不到位。由于各方面原因,基层检察机关缺乏专业网络安全技术人员,网络管理员大都“半路出家”,没有经过比较系统、专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对一些常见的网络故障还可以应付,而对网络安全知识却知之甚少,这种现状制约了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的全面展开。同时信息化建设对检察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而检察干警年龄、文化水平差距较大,信息化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干警甚至不懂汉字输入,缺乏最基本的操作能力,对网上办公、办案更是无从谈起。检察业务人员之前接受的教育中几乎没有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信息化的运用都是依赖于后期自学和短期培训;新招录的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对于检察业务认识理解相对肤浅。因此,办案人不会操作计算机,而专业技术人员又不懂办案,缺乏检察业务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全体检察人员信息化应用管理平均水平较低,警惕性低。而安全系统总是在最薄弱的环节遭到攻击,即便有很好的安全管理软件,有强度很高的加密算法,软件安全设置过于简单,或者用户不使用,不设密码,也无济于事。

三、加强基层检察机关信息网络保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人员管理,强化保密意识教育。领导务必高度重视对有关保密法规的学习和理解,要熟知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中安全保密的有关规定,牢固树立“保密无小事”的思想意识,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建设中保密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强化全体干警的保密意识,尤其对网络技术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保密知识教育.强化保密意识,增强正确认识和处理保密与办案、检务公开之间关系的能力。

(二)加强行政管理,建立安全防范机制。首先坚持技术层面的防范和行政管理并重的原则,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与保密管理规定》,结合检察工作的特点,制定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以制度管好网络。要禁止无关人员随便进出机房,建立健全出入工作间制度、计算机使用制度、启用信息源的口令、用户标识管理制度、信息介质管理、保密机和密钥管理等制度。二要在执行制度上下功夫。严格按照网络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制的要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狠抓规章制度落实,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坚决追查处理。切实做到用制度规范行为,按职责实施管理。形成制度化、正规化的网络安全保密管理秩序。

网络安全短期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社会保险基金 监督和统计

一、引言

在我国医疗保险事业快速发展的大浪潮下,医疗保险基金收支规模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据了解,我国的医疗保险基金年度收支规模高达数千亿元,仅湖南省省级范围内的医疗保险基金年度收支规模就可达到上百亿元抑或数百亿元。日益扩大的基金规模一方面增加了诸多的基金财务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提升了对基金的规范管理以及安全运营的要求。就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状况而言,绝大部分企业不重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和统计工作中的应用。针对上述情况,相关单位要重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和统计工作中适当的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确保工作人员和人民的合法权益,进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二、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概况

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和统计工作中应用的重要作用主要是借助金保工程网络这个媒介完成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主要的落脚点是准确处理对工作人员和投保人员的财产安全工作。在处理的过程中采取的手段主要是:信息化利用体检同步进行的操作理念,借助二代身份证扫描将进行工作人员和投保人员的个人信息录入计算机,然后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各种相关项目的监督和统计工作。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主要是通过当下使用较为广泛的“客户端/服务器”的运行模式实现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具备自己的服务器设备,每一个环节又通过自己的客户端进行各项工作,工作人员所进行的任何操作都是在特定的网络内完成的,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同时使软件运行的流畅性有所提升。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主要是通过诸多数据访问控制方式混合多系统的访问协调控制实现的。操作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对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和统计工作,一方面可以降低重复性操作;另一方面也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各项工作事件的安装多是随情况变动的,在进行具体的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某些操作的重要性予以说明。

三、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和统计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进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和统计工作的过程中,有效的应用信息化管理看上去是一项较为简单的工作,其实不然,其所涉及的内容和操作均较为复杂。各项工作的进行都需要同时达到相关规范和灵活性、简单性的要求。在确保详细调查的前提下,需要借助相关的具体操作过程,对各项工作和检查工作加以细分,形成比较严密且全面的工作流程。在对所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之后,参照数据信息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比较细致的划分,选择比较适合的处理办法对问题加以解决。

信息化管理在进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和统计工作的过程中的应用主要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较为先进的工作事件数字模型,有效的确保工作的精度。第二,对信息的采集主要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来完成。第三,真正实现了全文检索功能。第四,可以保证对数据的应用渠道是跨平台的。第五,在具体操作中实现了数字化,降低了由于人为操作所引起的差错以及疏漏。第六,财务审核工作的进行达到了各种监督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应用的紧密配合。

四、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和统计工作中应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尽量简化操作。在财务管理窗口可以查阅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与基金收入相关的信息,例如,参保单位的人数、人员异动,缴费基数等信息。第二,与基金支出有关的信息,例如,定点医院医疗总费用中应由基金支付的“统筹支付”、“大病互助支付”、“公务员补充支付”等费用,此外,还包括应由个人自付的“起付线部分”、“比例自付部分”等内容。财务人员需要在规定的有限的时间里采取较为简化方便的方式进行基金收入、支出核算。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得基金的拨付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简化,出纳人员可以通过自己的窗口查阅流入出纳岗位的拨付清单,并能套打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电汇单、银行进账单等。网上银行开通后,银行票据就不用打印了,参保单位和个人可以足不出户地办理缴费和领取保险待遇。

(二)保证环境安全。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财务人员电算化上岗证书上岗,并在建立健全财务体系的前提下,对财务会计岗位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设置,遵照以岗定人,责、权、利细分的原则,制定各岗位责任制。此外,还需要安排专业计算机人员负责维护财务系统。出于保证计算机系统整体的安全运行,应该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真正实现专机专用,对硬件和软件做好充分的安全措施。安全问题是一项涉及十分广泛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采取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做到逻辑严密。在进行系统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做到逻辑严密。不可以单纯的因为操作方便而增加操作员工作的随意性,例如,在出现错误操作之后通过修改库存收据,可重复打印,没有手续随意做退款处理等,将会导致新的管理漏洞的出现。

(四)注重法制、职业道德教育以及业务学习。确保社会保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就需要一支精通专业知识、掌握政策法规、了解经营管理的财务队伍来支持。财务部门应该制定财务人员短、中、长期培训计划,对财务人员分期、分批进行短期培训或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聘请院校教授和资深财务管理者,给财务人员“充电”,定期与外省同行开展财务管理交流,开阔财务人员视野,更新财务人员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和统计工作的过程中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达到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和统计工作的规范化,降低由于人为操作造成的误差,有效的提升监督和统计工作的质量。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有效应用信息化管理,能够为企业创设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蔡立平.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管理和监督的有效途径[J]. 职业, 2013, (1): 115.

网络安全短期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信息 安全技术 教育

我们都知道一个政治经济学定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根据这个定律,可以把人类文明分为三种:农业社会文明,工业社会文明,信息社会文明。农业文明使用的工具是镰刀、锄头,代表者是农民;工业文明使用的主要工具是锤子、机器(马克思说过,农业社会是水推磨,工业社会是机器磨),代表者是工人;信息社会文明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是计算机,代表者是知识分子。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文明中国领先,工业文明中国落后,信息文明则全球在行动,这是大趋势。信息社会的根本是重视教育、重视人才。

信息社会文明从技术上讲有三个技术很重要:以CPU为核心的技术、操作系统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三大技术中前两大技术国外暂时领先,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仍有追击之力。对于第三项信息安全技术,我们是大有希望占有较大技术份额,甚至有可能领先。试想:在整个信息化文明到来时,作为一个占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民族,核心技术又一举占先,数字化经济、信息化社会将垂涎于整个国家和民族。那么国家的综合势力必定大上一个台阶。

1 信息安全概述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迅速普及,特别是计算机互联网连接到千家万户,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且情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大到国家军事政治等机密安全,小范围的当然还包括如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以及个人信息的泄露等。

在通信过程中,存在着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对通信安全的威胁。其中,以人为攻击所造成的威胁最大。“攻击”分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两类。被动攻击是不改变系统信息内容以及系统状态的一种攻击。例如,以合法或非法手段窃取系统中的信息,或者通过对系统长期监视和对有关参数的统计分析,从中掌握某些规律,或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情报等,都属于这种类型。被动型攻击主要威胁信息的保密性。主动攻击意在窜改系统中所包含的信息内容,或改变系统的状态或操作。常见的攻击手段有冒充、篡改、抵赖等。冒充是指非法用户冒充合法用户,特权小的用户冒充特权大的用户等;篡改是指采取删除、偷换、添加信息内容的办法,以假乱真;抵赖是指通过否认自己曾过的消息或伪造、修改来信等手段来实现的欺骗。主动攻击主要是威胁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和真实性。

2 信息安全技术

针对上述攻击,目前常用的保障通信安全的技术即信息安全技术主要有:

2.1 信息保密技术

信息保密技术是利用数学或物理手段,对电子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和存储体内进行保护,以防止泄漏的技术。保密通信、计算机密钥、防复制软盘等都属于信息保密技术。信息保密技术是保障信息安全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一般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安全加密算法实现。例如, 目前世界上被公认的最新国际密码算法标准AES,就是采用128、192、256比特长的密钥将128比特长的数据加密成128比特的密文技术。在多数情况下,信息保密被认为是保证信息机密性的唯一方法。它的特点是用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安全保护。

2.2 信息确认技术

信息确认技术是通过严格限定信息的共享范围来达到防止信息被伪造、篡改和假冒的技术。通过信息确认,应使合法的接收者能够验证他所收到的信息是否真实;使发信者无法抵赖他发信的事实;使除了合法的发信者之外,别人无法伪造信息。一个安全的信息确认方案应该做到:其一,合法的接收者能够验证他收到的消息是否真实;其二,发信者无法抵赖自己发出的信息;其三,除合法发信者外,别人无法伪造消息;其四,发生争执时可由第三人仲裁。按照其具体目的,信息确认系统可分为消息确认、身份确认和数字签名。 例如,当前安全系统所采用的DSA签名算法,就可以防止别人伪造信息。

2.3 网络控制技术

常用的网络控制技术包括防火墙技术、审计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和安全协议等。其中,大家所比较熟悉的防火墙技术是一种允许获得授权的外部人员访问网络,而又能够识别和抵制非授权者访问网络的安全技术。它起到指挥网上信息安全、合理、有序流动的作用。审计技术能自动记录网络中机器的使用时间、敏感操作和违纪操作等,它是对系统事故分析的主要依据之一。访问控制技术是能识别用户对其信息库有无访问的权利,并对不同的用户赋予不同的访问权利的一种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还可以使系统管理员跟踪用户在网络中的活动,及时发现并拒绝“黑客”的入侵。安全协议则是实现身份鉴别、密钥分配、数据加密等的安全机制。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强度实际上取决于所使用的安全协议的安全性。

3 信息安全教育

为了保证信息安全,防范计算机犯罪,需要从技术、法律、管理和教育等方面着手,缺一不可。信息安全教育也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安全教育是一项新的安全工作,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对社会各方面可能产生重大影响。信息安全问题影响到整个社会,并逐渐成为社会的公共问题。抓好信息安全教育,进行有效管理,对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信息安全教育的比较内容比较多,主要包括法规教育、安全基础知识教育。

3.1 法规教育

法规教育是信息安全教育的核心。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的社会化程度正在迅速提高,大量与国计民生、国家安全有关的重要数据信息,迅速地向计算机系统集中,被广泛地用于各个领域。同时计算机的脆弱性所导致的诈骗犯罪,已经给计算机发达国家和公众带来严重损失和危害,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许多国家都在纷纷采取技术、行政和法律措施,加强对计算机的安全保护,建立了计算机安全管理、监察和审计机构。

3.2 安全基础知识教育

安全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安全技术教育、网络安全教育、运行安全教育,实体安全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既深又广。正确使用计算机系统和规范上网操作是各行各业工作必备的基本技术素质。

针对青少年的特点,重视学校和家庭教育,一是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政治思想教育,使青少年在思想上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在普及网络知识上下功夫,普及信息安全知识上加大投入,一方面促使青少年更好地学习信息安全知识,另一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青少年的水准。三是家长不但要有所意识,及早行动,通过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教育、引导孩子,而且在情感方面也要不断地与孩子交流。

4 结语

信息安全十分重要,但是绝对安全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加强信息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十分重要。结合信息安全的特殊性,加强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面对面传授和网上远程教育相结合,尤其是重视对青少年的启蒙和引导教育,为他们的智力、能力的发挥提供更吸引人的正确的信息安全教育平台。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短期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问题 对策

1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存在偏差。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全面认识其重要性并扎实开展这项工作,才能使这项工作顺利进行。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培训,认识不到会计电算化的重大意义,一味追求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迅速接受会计电算化这个新生事物,片面并错误地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一个形式,只是简单地在核算工作中使用会计软件。之所以有这种情况出现,与许多事业单位领导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也有很大关系。由于这些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存在片面认识,所以就会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产生抵触心理,就会忽视财务人员在这方面的培训。还有就是有些事业单位的财务主管重视手工记账的管理,欠缺电算化知识和管理,动辄对会计电算化数据产生怀疑,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会使得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得不到保证,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不能顺利进行。

1.2 专业人才相对缺乏。会计电算化涉及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必须掌握计算机知识,才能很好地适应本职岗位。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存在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滞后、培训没有系统性等情况,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其主要表现为不同年龄段的会计人员对知识的掌握有所不同,突出体现在对会计知识和计算机掌握方面。我们注意到,老会计熟悉会计业务忽视计算机知识,而年轻会计则正好相反,他们从上学开始就接触计算机,学习计算机知识,大部分年轻会计人员还通过了计算机专业测试,对计算机知识了解较全面,然而对从事的会计业务了解甚少。还有就是在实际培训中使用的教材老化等问题。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推广和普及,计算机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的速度也比以前提高了几十倍。然而看一下培训教材就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教材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教材陈旧,因而教材的实用性就大打折扣。培训人员经过这样的培训后虽然也能拿上证书,但是其实际操作能力就远远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了。

1.3 会计电算化未能达到理想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应站在管理信息化的高度去认真研究,加以探讨,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会计电算化过分强调了软件的会计核算功能,而轻视了财务管理和控制、决策功能。会计软件相对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模拟手工核算方法,缺少管理功能。财务系统大多以记账凭证输入开始,经过计算机处理,完成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并局限在财务部门内部。目前流通的会计核算软件大多功能在提高财务信息系统的范畴,只能完成事后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提供初级管理功能,不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决策等管理会计功能。

1.4 会计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较差,会计信息安全功能大打折扣。当前,会计电算化作为技术手段正日益受到事业单位的领导和财会人员的欢迎和青睐,自实行以来,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但这并不是说有了会计电算化,会计工作从此就可以高忱无忧了。我们注意到,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扩大,利用计算机进行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现象屡见不鲜。可见会计电算化犯罪是一种高科技、新技术下的新型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使会计信息安全风险大大增加。

1.5 缺乏高素质的适应工作要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工作效率较低。目前,不少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大多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基本上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专门的长时间的业务培训,对计算机的软硬件设施了解不多,知之甚少。在实际工作中,只满足于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一旦遇到平时没学过的知识或者是微机出现故障,马上就乱了阵脚,不知所措。这样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还会直接影响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2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2.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力求将会计电算化工作提到一个新的台阶。当前,会计电算化工作在事业单位得到了应用,但仔细考察不难发现,所谓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在事业单位还处于成长阶段,与会计工作的要求、信息时代的发展还有一定距离,事业单位领导必须从实际出发,高度重视会计电算化工作,在人员配备上、软硬件设施建设上积极支持。事业单位年龄大的会计人员除了单位组织的电算化培训以外,还应主动向年轻会计人员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年轻的会计也要虚心向老会计学习扎实的会计业务知识,这样新老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就会形成,必将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有效开展。

2.2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网络安全防范能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不再变的陌生,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普及和应用。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极大地方便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任何事物除了有利的一面,还有其不利因素的存在,网络会计也是如此。会计电算化提高了办公效率,但同时也将自身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为了提高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就必须站在战略高度认识这一问题,从根本上采取诸如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等措施加以认真防范。

2.3 吸收优秀会计电算化人才,积极培训现有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想使会计电算化系统得到有效运行,就要做到人机协调一致,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做好会计电算化工作。而要做到人机协调一致,首先就要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入手,下大力气让会计人员尽快掌握会计电算化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信息安全知识。其次就是要求单位领导重视会计电算化工作,不仅在口头上支持这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也要高度重视会计电算化工作。除了在日常招聘工作中吸收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新生外,还要注重在本单位下大力气培养能适应这项工作的会计人员,加强岗位培训,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计算机专业,注重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

2.4 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各项规章制度,大力推广普及会计电算化工作。众所周知,我们不论做任何工作,都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约束人,管理人,只有这样,才能将本单位的工作搞好。具体到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也是一样,要想做好会计电算化工作,首先就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规章制度,这是做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前提,但这并不等于说有了规章制度,就等于会计电算化工作从此可以顺利开展了。我们的各级领导还要提高认识,不仅从制度落实上来约束和管理我们的会计人员,还要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将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当作一项大事来抓,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系统操作管理、软硬件系统管理以及档案管理。除此之外,还要在日常工作中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考核评比,严格奖惩,奖优罚劣,将会计电算化工作列入本单位管理自动化和办公现代化建设的议事日程。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讲求效益、逐步提高的原则,加大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推广,使会计电算化工作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