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孝敬父母; 道德教育

党的以后,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根本的改善,由于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实施,我国目前已有5000多万独生子女,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产生的特殊群体,受到来自家庭的过分爱护与保护。越来越多的长辈把孩子捧为“小太阳”、“小公主”,过多地讲究孩子的营养、打扮、排常这些“过度”的爱,使大部分孩子变得骄奢任性,缺乏自理能力,缺少理解心、孝敬心和责任心,他们不知父母工作之艰辛,不知父母的养育之恩,有时父母行为稍不合孩子之意,就遭到孩子的斥责,甚至是漫骂。一些孩子还认为父母为自己服务是应该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也是顺理成章的孩子的这些言行。使我们惊呼:现在该是猛醒的时候了!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教育如果还不摆到议事日程,那么,我们现在在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在素质方面大打折扣,难以接受21世纪的挑战。因此,应将中小学生孝敬父母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整体规划之中统筹安排。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该怎样着手呢?笔者认为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教育主要必须通过学校和家庭两个主渠道开展。

1 在学校开展孝敬父母教育通过开设专门讲座与学科教学渗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1 平时,通过上专门课,可以比较系统地帮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通俗道德,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孝敬父母的行为,使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有序化。在学科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渗透孝敬父母教育内容,这是德育的共性。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强化渗透意识,特别是在中学,由于学科较多,教材内容丰富,教师应该依据学科教材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道德品质实际、挖掘教材中孝敬父母教育的内容,运用具体联想、展开想象、观察比较和系统归纳等多种方式进行渗透,并力戒牵强附会,做到适时适度。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唤起学生对父母真挚而强烈的爱心。

1.2 在学校的德育活动中渗透孝敬父母的教育。将中小学孝敬父母教育渗透到学校德育活动中去,既是这项教育的原则之一,也是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由于学校的德育活动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和针对性,有意识地在各种德育活动中渗透孝敬父母教育,能使德育活动收到综合性的效益。因为孝敬父母这一主题既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又可以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故只要我们选准目标,选择有利的时机,针对学生实际,通过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就一定能使这一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在家庭开展孝敬父母教育

2.1 迅速改变家教观念,杜绝家长随意打骂训斥孩子和宠得过分、爱得过浓的行为。笔者认为,首先应使孩子消除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优越感,把孩子放在与家庭成员平等的地位。要教育孩子懂得关心帮助家庭的其他成员,能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起码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尽量不给父母添负担。父母要为孩子在家庭中创造一些锻炼意志品质的机会与环境,培养他们自强、自主、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父母应树立和气待人、文明礼貌、努力向上的好榜样。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纯洁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力量比伴随其成长的言传身教更能把他们引向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这样才是真正爱孩子的表现。

2.2 家长平时可以制订一些专门的训练项目以及定时进行考核。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一般都滞后于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因此在孝敬父母教育中,心须加强对孝敬父母行为规范的训练与相关能力的培养。在一般的家庭里,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项目的训练,如尊重父母的态度训练,关心体贴父母的情感训练,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让孩子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在训练的基础上,家长同时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考核,以检查孩子在认知方面是否达到了学校和父母的要求。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mainly from the view of cultivating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deology and morality in dance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evaluations.

关键词: 舞蹈教学;中小学生;德育功能

Key words: dance teaching;students i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the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0-0262-02

0 引言

舞蹈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人体动作艺术。它与一般的人体动作艺术不同,舞者将所要表现的情感、思想、人物的性格情绪通过特定的舞蹈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来,舞蹈可以传达出作者和舞者想要表达的审美情趣。在舞蹈活动中,由于舞者需要不断地变化自己的舞蹈动作,这就需要一定空间场所和时间。舞者在舞蹈过程中要身着特定的舞蹈服饰与舞蹈道具,同时还需特定的音乐伴奏与灯光舞台效果。正因为这些特殊的要求,舞蹈才凸显出其与众不同,是一种特殊的动态造型人体动作艺术。

1 舞蹈教学的智育德育功能

学习舞蹈的过程是一个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中学生可以在舞蹈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组合排列练习。学生在学习之后,往往能够产生一些创新性的想法,并能自己进行一些构图变化,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

学习舞蹈的过程是一个提高学生敏捷度的过程。舞蹈活动往往有着特定的舞蹈伴奏音乐,音乐具有节奏性,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做出不同的舞蹈动作。这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快速反应的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度有着重要作用。

学习舞蹈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过程。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舞蹈动作创造。中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开创出新的舞蹈动作与风格。教师要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成果的机会,在舞蹈展示结束后,要能够进行适当的点评与鼓励,让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舞蹈创作,体验到舞蹈创作的乐趣。这样持续以往,学生就能够养成一个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学习习惯。

学习舞蹈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必须按照这些规定进行活动。舞蹈对学生的德育作用表现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舞蹈活动需要消耗人体大量的体力,有时动作难度也较具有挑战性,这个过程也是让学生不断锻炼身体、克服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过程,这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有着重要意义。舞蹈是由很多人一起活动的艺术,学生在这种集体学习过程中,会逐步培养一种集体荣誉感,学会相互帮助、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在舞蹈比赛过程中,学生会在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中,努力拼搏,争夺第一。这一舞蹈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谦虚明理、友好竞争,给人以性格、信念、思想等方面的熏陶,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 舞蹈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2.1 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 舞蹈活动和其它活动一样,具有自身的活动准则与行为规则。这就要求舞蹈学习者必须在学习过程中遵循一定的活动规则,这也是每一名舞蹈学习者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修养。舞蹈教学训练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来进行练习,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技巧。在舞蹈比赛中,学生同样要能够遵守一定的比赛规则,这就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比赛心态。学校在组织舞蹈教学比赛时,要能够创建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诚信比赛、公平竞争的意识。

2.2 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 舞蹈的每一个动作都不可能是简单易学的,要想将每一个舞蹈动作学习到位,就需要学生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锻炼、练习,舞蹈练习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有时一个舞蹈动作,需要经过几天的反复练习,这就使舞蹈练习活动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很多舞蹈初学者往往因为不能适应这样一个学习过程而放弃舞蹈学习。所以,通过这样的舞蹈教学过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劳累、敢于挑战自我、敢于拼搏的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最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所帮助。由此可见,舞蹈练习这一过程既可以传授学生一定的舞蹈技能,又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意志。

2.3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一般的舞蹈往往都是男女组合进行的群体合作的集团舞蹈活动。这种集体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一个集体的环境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可以减少孤独感,改变离群的消极心理,能够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尊重别人,形成团结互助、乐观开朗的心态,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由此可见,舞蹈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

2.4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由于舞蹈教学的内容较为丰富,极具趣味性和挑战性,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也极有吸引力,因此很受人们的喜爱。由于舞蹈也有比赛的形式,在比赛中难免会有输有赢,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为成功和失败的人鼓掌。那种能够不畏困难,勇于拼搏的人更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学生在舞蹈比赛过程中,要能够养成积极的心态,重在参与,不要急功近利。

2.5 提高学生社交能力、培养感情 舞蹈是一个集体活动的过程,学生们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情感交流时相互感染,培养感情、增进友谊。只有相互了解、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够在舞蹈练习与舞蹈表演过程中有默契的表现,才能够提升舞蹈效果。由此可见,舞蹈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结识到更多的朋友,扩大彼此的生活社交圈子,提高社交能力。

2.6 陶冶情操与审美情趣 舞蹈有很多种,每种舞蹈都有其特殊的艺术特色及鲜明的风格。不同的舞蹈给人的感官享受也不同,学生在跳舞时,可以跟着音乐忘掉生活工作中的烦恼与不快,释放压力与情感。舞蹈可以让人在享受艺术的同时陶冶情操与审美情趣。

2.7 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 舞蹈动作将生活与艺术结合在一起,从一个人的舞蹈动作可以看出这个人的素质修养。在参加舞会的时候,往往要求穿着整洁大方,行为举止要端正从容,谈吐要儒雅有礼。这些要求就能够有意识地提高一个人的社会修养,培养社会公德。由此可见,舞蹈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3 如何正确发挥舞蹈的德育功能

3.1 提高对舞蹈的认识 舞蹈是一门艺术,学生只有提高审美能力才能够认识到艺术的美感。因此在舞蹈教学时,教师要能够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欣赏美术、创造美术的能力。这种教育可以按照一定的艺术标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素质、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审美观念以及会对生活充满信心,能够积极乐观地应对生活工作中的坎坷,能够不畏困难,敢于拼搏。舞蹈在表演过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编舞可以设计出一些特定的舞蹈动作,将自己的思想情绪传达给观众。舞蹈能够使人保持形体的健美、能够提升人的气质品味,能够使人在生活中仪态优雅,舞蹈可以说是美的艺术。舞蹈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训练练习时体会到艺术的美感与韵味。学校可以通过一些舞蹈活动、文艺活动的举办,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让学生在享受艺术的同时产生共鸣。学生通过舞蹈这门艺术教学,可以体会到人生的哲理,能够树立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理想目标,能够提高学生的情商。审美在每一个舞蹈过程中都能表现出来,由于审美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情感的思维过程,而舞蹈的艺术美感是一种内在的、含蓄的存在,所以审美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养成善良的品质。舞蹈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美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改变对学习生活的态度,让学生能够与朋友亲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

3.2 加强日常的舞蹈训练 每一名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史,舞蹈家也是如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虽然不会让学生以舞蹈为职业目标,但是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还是要培养学生不怕吃苦、勇于拼搏、不怕失败的意志力。例如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根据教师的口令进行动作训练,不可以做别的与舞蹈训练无关的事情,要能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集中注意力。在舞蹈教学活动训练过程中,也有严格的纪律性,舞蹈练习者要能够做到舞蹈动作的协调一致、动作姿态的准确。舞蹈训练是一种基础性舞蹈教学课程,学生需要加强训练、提高注意力,准确按照老师要求勤学苦练,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舞蹈是一门通过人的动作神态为主体的表演艺术,学生只有通过刻苦练习,才能够完成舞蹈动作的基本训练,才能够增强体质,掌握基本的舞蹈技能。只有经过艰苦的舞蹈教学训练,才能磨练出学生的持久意志力,才能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能够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要能够保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互动,要能够让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尊师重道,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热爱学习,奋发上进。

3.3 教学中加入舞蹈历史知识 在人类没有创造出语言之前,人们都是通过一系列的身体动作、神态来进行信息的传递与情感的交流,这就产生了最早的艺术――舞蹈。之后随着各种声乐的发展、语言腔调的出现,才有了音乐和诗歌。由此看来,中国的舞蹈历史较为悠久,五千年之前就有了舞蹈的出现。在学校的舞蹈教学过程中,加入学习中国民族舞蹈、古典舞蹈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这可以增强学生的艺术知识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譬如在学习民族舞蹈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授一些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以及舞蹈的产生原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古典舞蹈的时候,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有关古典舞蹈的服饰、装束,舞蹈的历史背景故事,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舞蹈技能的同时,增长一些相关的历史知识,让学生有一种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总而言之,舞蹈是一种极具高雅的艺术,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可以提高审美情趣,能够欣赏艺术、理解艺术、表现艺术,能够受到舞蹈的艺术熏陶。在这一舞蹈艺术的熏陶中,教师要能够耐心地教导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让学生全面发展。

4 结语

舞蹈不仅是一门艺术,还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一门艺术。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有技巧地进行教学,通过各种途径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体现舞蹈这门艺术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小清.舞蹈教育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J].大舞台,2011,06.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范文第3篇

>> 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小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 网络文化背景下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探讨 e环境下如何做好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加强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新探 农村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探究实践 网络文化对中小学生产生的影响与对策 中小学生网络心理辅导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分析及对策 当代中小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中小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简论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道德观建设 基于网络文化背景的大学生学术道德问题分析 中小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干预 浙江省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网络词汇使用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网络自我效能感问卷的初步编制 构建中小学生网络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面面观 河南省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现况分析 “二次元”文化背景下小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对策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http:///a/20071114/000364.htm.

[4] 张新明,王振.我国未成年人网络道德教育探析.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4).

[5] JerryM.Burger.人格心理学.陈会昌,等,译(第6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6] 万俊人.儒家伦理传统的现代转化向度.社会科学家,1999(4).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范文第4篇

1确定工作目标,强化“全员育人”意识

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将职业道德纳入到德育工作目标中,确定学生职业道德作为考核学校办学质量的指标,进一步加大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管理力度,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德育目标与内容上的有效衔接。同时,也要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纳入到工作目标,并组织相关专家与教师能对德育工作开展深入研究,强化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创建德育工作信息库,参考借鉴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经验,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体化网络建设水平。二是中等职业学校也要不断强化“全员育人”意识教育,做到服务育人、教育育人、管理育人、实习育人,形成教育育人的合力,便于发挥综合性效益,提高职业道德建设效果。

2做好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职业指导。中等职业学校要不断加强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中心建设,通过聘任职业指导教师,强化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工作。在一年级时需要固定学制教育,让学生能全面了解专业与职业发展情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并对学生开展职业能力测评,记录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实际,创建学生职业指导方案,完成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在二年级时,强化学生求职与招聘技能方面的练习,搜集相关信息并充实学生职业指导档案,完成对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并提供就业咨询与服务工作,向企业推荐学生,并对有意向的学生开展创业方面政策指导。通过职业指导能让学生全面认识到自身,充分认清就业形势,并建立科学的就业心态,提升职业技能,并养成好的道德习惯。

3确定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发挥德育课堂效能

首先,确定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需要着力开拓空间,增加诚信、爱岗敬业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适当开设公关礼仪、商务礼仪方面的额课程,并由专门的礼仪教师开展训练与考核,并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还要有意识将诚信、敬业精神教育全面渗入到生活、教学与管理等每一个环节与过程,将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常抓不懈;加强对学生信用监督,使学生能全面领悟到诚信的价值;积极探索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制度化,让学生能明确岗位工作责任,让学生从学校进入到企业之后能做到有章可循,确立责任意识。积极鼓励不同学科教师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学习,通过考核,评定等级,对考评不合格的,要给予专门的教育引导,激发广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其次,发挥德育课堂效能。创建开放式课堂教学环境,在课堂中引入新观点,正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拓展教学内容,结合专业与社会实际,开展多角度指导。避免在课堂上出现一言堂,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引入与学生相符的活动项目、讨论话题、实际案例等,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并通过对话、实践、演讲以及辩论等形式,获得正确的道德认知。通过利用网络来构建教学资源库、在线网站等,实现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消除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并结合实训课程、实习活动与实践要求,将专业道德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升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敏感度。

4开展德育校本教材研发,推动职业道德评价改革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范文第5篇

Abstract: Dance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train student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artistic skills and is also crucial for students to form a good collective sense of honor, and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ain drawbacks of dance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comb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nce education and other aesthetic subjects and presents the significance of dance education in enhancing the students' collective sense of honor.

关键词: 舞蹈教育;集体荣誉感;弊端;修养

Key words: dance education;collective sense of honor;drawbacks;accomplishment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284-02

0 引言

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推动下,舞蹈在整个教育界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也越来越大。在中小学的各大文艺会演上也频繁看见舞蹈的身影,可见舞蹈在中小学的盛行。然而,属于中小学自身的专业舞蹈表演却相对较少,这与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格格不入的。素质教育推崇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专业特长的展示,但如果学校的课程根本不存在对学生这一方面的培训,其结果可想而知。将舞蹈教育引进中小学课堂不仅是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为艺术院校储备强有力的后备军,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社会需要的新兴人才,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意识,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内容。

1 在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程教育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1.1 舞蹈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来说,兴趣都是一把万能的钥匙,只有具备了学习的兴趣,才能深入钻研、不断进步。舞蹈学习同样如此,作为一门艺术课程,相比较其他专业课程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其他学科积极性的调动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舞蹈教育注重寓教于乐,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新颖独特,教学方法灵活多变,为学生营造了无与伦比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在接受舞蹈教育、享受舞蹈过程、感受舞蹈魅力的过程中接受舞蹈教育,达到一种最佳的教学状态。

在这样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被舞蹈的魅力深深吸引,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会不自觉地带动学生对其他学科学习的积极性。针对青少年容易产生烦躁抑郁的情绪特征,在学习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是舞蹈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

1.2 中小学舞蹈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整体文化修养 作为青少年的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意义不容忽视。这一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极速上升的时期,他们的身体形态和观点认知都尚不成熟。在这一时期发展舞蹈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这一门课程的过程中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形体美和气质美,达到舞蹈锻炼的目的,更能使学生树立信心,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其整体文化修养的全面提高。此外,舞蹈教育陶冶人的性情,培养崇高的气节,发挥集体主结合作的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这些都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舞蹈教育这一形式,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2 当前我国中小学开展舞蹈教育存在的障碍

从目前舞蹈与中小学其他课程相辅相成的作用来看,舞蹈教育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而舞蹈本身同样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满足了青少年好动、爱模仿、表现欲强的个性特征,同时舞蹈课的每个动作都要反复操练才能熟练掌握,这就需要大量劳动的付出,磨练了学生意志与斗志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形成。然而,当前我国中小学舞蹈课的开设却遭遇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2.1 应试教育的地位根深蒂固,素质教育只是纸上谈兵 传统的学科教育只是单纯地以分数作为人才的选拔淘汰标准,这很难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由此可见,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道路还很漫长。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只是一纸空文,在真正落实上亟待加强。

2.2 学校对舞蹈课程不够重视 舞蹈课程属于艺术课的范畴,致使学校大多不太重视这样课程的开设,导致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参加舞蹈比赛时没有服装、道具、排练场地的支持,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对艺术教育的极度不重视也是阻碍中小学舞蹈课程开设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舞蹈课程师资的匮乏 中小学舞蹈教育缺乏专门的老师讲授,也是造成舞蹈教育迟迟搁置的主要原因。虽然我国训练专门人才的舞艺院校众多,但却鲜有愿意学习执教的。专业舞蹈人才的缺失使得学生学习舞蹈没有了信心,也没有了专业的理论指导,更不用说开设舞蹈课程了。这就要求在师范院校中培养舞蹈教育专业人才,既具备完善的舞蹈理论基础,又有高超的舞蹈专业技能作为支撑,循序渐进地发展和开拓这一新兴课程,创造舞蹈教育的新天地。

中小学舞蹈课程的开设,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舞蹈教育的普及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人文情感的重要内容。虽然目前还存在不少的阻碍,但是只要不断努力,提高舞蹈教育的核心意义,得到教育部门的认可和支持,相信舞蹈教育一定会发挥出其重要的指挥作用,为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做出自己的贡献。

3 舞蹈与其他美育学科的碰撞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1 舞蹈与体育相辅相成的关系 体育中的自由体操、艺术体操等表演形式都和舞蹈类似,着重表现人体线条的形体美。然而,体育又不能完全地等同于舞蹈,舞蹈展现的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体育更加注重的却是动作技巧。如今的小学课程中已经增加了舞蹈和韵律活动的教学,这也是考虑了将体育与舞蹈完美结合,但是,体育课程远远不足以表达舞蹈课程的全部内容。一个舞蹈排演的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体现的是集体的成功。然而,在舞蹈排练中形成的这种集体荣誉感可以上升为班集体、校集体,乃至升华为民族国家的荣誉。

3.2 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密不可分 “有乐而无舞,似瞽者知音而不能见,有舞而无乐,如哑者会意不能言。”可见舞蹈与音乐天生密不可分的联系。舞蹈与音乐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也能受到音乐的熏陶。此外,舞蹈的演绎也是音乐内容的最好诠释。我国著名音乐家吴祖强曾说道:“从一定意义上说,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有形,一个无形,是至美的艺术想象产物之一。”完美地阐释了舞蹈与音乐的融合。目前小学阶段就在音乐课上融入了韵律操和歌舞,让学生以小组形势对唱,为集体荣誉感而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 美术课对舞蹈的促进作用 美术课当中提到的服饰搭配、舞台灯光效果、道具准备等都是舞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舞蹈的展示效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舞蹈的展现形式以动态为主,而美术则相对比较内敛,着重强调用静止的造型来表达感情的波澜壮阔。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相对动态的事物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欣赏舞蹈远比欣赏画作来得有激情。

3.4 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舞蹈更加耐人寻味 根据相关文学作品改编的舞蹈,更加情深意切,感人至深。文学作品展示的是一个时代的特征,体现的是作者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说诗歌的韵律美、散文的意境美等,都可以通过舞蹈来体现,这也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深刻展现了舞蹈内涵的博大精深。

4 舞蹈教育对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舞蹈对于学生的教育作用也显得至关重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形体美和气质美;促进学生智力开发和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健全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观念,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这些重要作用证明了舞蹈教育在中小学开展的巨大意义。因此,舞蹈教学进入中小学课堂,是不可更改的趋势,也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不可忽视的是,舞蹈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形成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1 青少年舞蹈的表现形式以群体舞为主,在排演时均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出现。因此,一个舞蹈节目的排演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团队合作能力的高度展现。这极大地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向心力,使学生形成以追求集体荣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理念。根据学习迁移的规律,在排演过程中形成的集体荣誉感可以迁移至班集体、校集体,甚至是民族的集体荣誉感上去。

4.2 舞蹈教育同样能够使青少年的性格得到很好的发展。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占大多数,长时间的一个人独处可能会导致性格的孤僻、霸道,以自我为中心,抵抗与外界的沟通。通过舞蹈的排练,可以加强他们的组织性和纪律性,集体舞讲究的是集体的力量和配合,这就消除了个别学生的特殊化心理,敢于融入舞蹈的大家庭当中,并为了集体荣誉努力奋斗。

4.3 舞蹈中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在展示中尽情欢乐,尽情宣泄自己的思想感情,回归自身的本性,使个性得到了大大的发展。同时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舞蹈形式,了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眼界。舞蹈的过程也是享受艺术的过程,它使学生的性格由冲动趋于平和,由消沉变为振奋,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心灵净化和人格健全的目的。

4.4 舞蹈帮助学生认识群体规律,让孩子意识到只有自己在群体中扮演好恰当的角色,才能使群体的功能发挥到最优水平,将个体的荣誉与集体的荣誉结合起来,有助于发展儿童的社会属性,帮助他们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并且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来自集体的每一个挫折与喜悦,与群体一同写作努力克服困难。通过舞蹈排练,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得到加强,因为集体舞要求同学之间相互配合,平等互助,消除了学生的个别特殊化心理,又培养了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在今后的成长中,有很好的帮助。

5 结语

有人曾经说过,科学使人求真,道德使人向善,而艺术使人尚美。没有对美的认识、不具备审美能力、不懂得美育的价值,就创造不出绚丽缤纷的艺术世界。舞蹈作为一种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才能的一种教育。因此,舞蹈教育对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的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基础上,舞蹈教育势必得到进一步的重视,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将中国教育构成中的艺术教育推向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丽娟.浅谈普及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教育前沿(综合版),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