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化快速发展

城市化快速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化快速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化快速发展

城市化快速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城市化; 公共设施; 建设管理; 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8. 058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8- 0101- 01

城市的公共设施是政府为了满足公众的需求而建设的,为公众提供可供休闲或使用的公共产品。城市公共设施一般分为公共建筑与公共设备,如公共行政设施、公共教育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休闲与体育设施等,总之公共设施是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公共产品。

1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的问题

1.1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城市公共设施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会涉及不同部门与行业,一套高效的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对公共设施的管理水平。政府在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中,没有进行科学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造成管理效率低下。由于分工不明确,一些项目会由两个部门共同负责,权责不明,积极性不高,管理问题不断。另外,还存在政企不分的现象,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落后,影响了建设的效率。

1.2 建设管理资金缺乏,效益不高

在很多的建设中,由于对拆迁款、居民补助以及一些设施的建设费用预算不合理,使得建设资金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了建设的进程。城镇公共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持,以及银行贷款。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缺少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意识与经验,城市产业集聚小等原因,导致公共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在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国家允许地方政府向银行贷款,缓解了城市建设资金短缺的压力,但商业银行贷款大多期限短,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周期较长,资金回收率低,短期限与长贷款的矛盾使借款成本增高,政府还贷压力增大。

1.3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布局不合理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改善城市环境品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但是,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还存在建设用地所占比例低、布局不均衡、辐射力不强、设施配套不足、内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由于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引导,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分布不合理,不仅影响了居民的居住水平,更导致了城市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的破坏。

2 提升城市化进程中公共设施建设管理水平的路径

2.1 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体系

随着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城市公共设施领域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大型的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应该切实考虑群众的需求,要建设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与群众的沟通,广纳民意,完成科学、合理的符合民情的规划。政府大力发展非营利机构参与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适时进行法定机构试点,丰富运营主体,形成共同发展、有序竞争的格局。

2.2 拓展融资渠道,强化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的资金保障

政府要很好地融资,一定要拓宽融资渠道,可以进行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土地储备、直接投资等。有让政府保持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城市公共设施的维护,才能让居民感觉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好政策。在一些基础性的设施项目上,综合考虑其社会效益与影响后,政府可以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政府逐年进行带息偿还。政府部门要认真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融资方案,为融资创造有利的条件,规范各项条款,严禁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出现,不仅要照顾到群众的利益,更要处理好资金的融合。

2.3 提高信息化管理,优化科学决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府要不断提高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要建立信息机制,不断提高信息公开水平。随着网络的发展,微博成为一种高效的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方式,因此政府要在各大门户网站上建立自己的官方微博,将各种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有关的信息都微博,接受公众的监督。政府还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公共设施管理信息资源库,对城市建设的各种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为政府的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与规划提供有力的参考资料。此外政府还要成立官方的城建官网,将各项公共设施的建设计划详细公布,让公众参与政策的制订,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在城市建设的进程,要完善公众与媒体的监督管理体制,引入公众参与讨论,同时要让各类专业进行点评,提高政府投资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

3 结 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但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通等原因,在三年的城市公共设施的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城市化进程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只有政府与公众共同参与建设管理,积极探索,才能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徐清海. 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模式的选择和理念的创新[J]. 特区经济,2006(6).

[2] 赵勇.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管理问题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1(5).

城市化快速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字】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

如今我国经济已步入高速发展时期,其中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工业的快速发展。而土木工程作为保障人们日常生活正常进行的工程,起工程建设还是面临着很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和提高土木工程的建筑质量,信息化建设就为土木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为更好的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土木工程中还需掌握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内涵、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实施对策。通过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来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和提升员工素质等。

一、 发展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要想不断完善土木工程技术和施工手段,提高土木工程建设的效率,降低建设成本,实施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实施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经营理念的创新和施工流程的优化,还可将其融入到电子商务和信息产业之中,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效益,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由此可以看出,改变管理者对土木工程建设的传统观念和思想、合理规划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框架、提高土木工程信息技术是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 浅析土木工程各阶段信息化建设

已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社会的各个行业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土木工程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注意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建设。

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可以分为设计、施工、管理和招标几个环节。首先分析土木工程设计信息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土木工程最重要的建筑材料钢和混泥土都有了一定的革新,其可靠性和耐久性都有了很大改善,而一些合成材料经技术人员的不断研究,与传统材料相比也更显优良和轻质,这一系列材料的改善,为技术人员设计土木工程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也可以使技术人员的设计工作大大简化。

良好的土木工程设计是为土木工程更好实施做铺垫,而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在土木工程实施中的推广应用,可以有效的完成高难度施工项目,例如在高层建筑的垂直度上、悬索受力的大型桥梁上和大体积混泥土的施工质量上等项目的控制。

土木工程涉及的行业范围十分广泛,如房屋工程、设备管线安装业、钢结构加工业等,可以说土木工程是一个复杂行业的信息集合地,并且其所包含的信息量也是十分大的。因此,制定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高效的土木工程信息化管理体制,可以对很多复杂集合在一起的行业进行细致和全面的统计分析,从而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计划,完善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以促进土木工程在各个行业有效科学的实施。

三、 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对策

(一) 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的科学管理、技术进步相结合,要不断创新,首先必须致力于三大系统的建设。

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第一大信息系统是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和控制信息系统。这一信息技术系统的应用,可以让现代建筑师将新时代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美学通过大胆的构思和神奇的想象充分直观地展现出来,例如,在以模型为对象的三维协同模型设计中,采用了模块化的模型设计技术,使得各种专业的设计人员可以在同一模板上设计模型,这样既减少了信息传输的时间,也可以使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同时得到信息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设计水平。

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第二大信息系统是土木工程标准、行业管理、工程管理、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制定土木工程技术应用标准和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促进土木工程中信息技术规范、准确、有序和高效的实施,在涉及众多行业、包含大量信息的土木工程中,制定规范有效地行业管理体系和高校的运作机制,有利于确保各个行业健康和高效的发展。

(二) 推陈出新,从整体构建土木工程信息化

土木工程信息化随着时代的推进、技术的改革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它的变化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因此,转变传统的设计和实施观念,结合社会进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断创新,积极进取,同时要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结合本国现有的技术和经验,从整体构建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以使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取得跨越式的进步。

(三) 整合社会资源,全面推动土木工程信息化快速高效发展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的土木工程,对我国国计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土木工程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影响到土木工程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全面推进土木工程信息化进程,从科研体制和培养人才各方面对土木工程信息化进行深入探究和研究。当然,对现有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调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土木工程建设的创造性,从而促进和行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

四、 对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展望

根据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发展情况,结合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的趋势,土木工程信息技术将会在计算机软件、嵌入式系统和互联网三个方面的应用上取得突破。

(一) 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土木工程专业软件不仅是土木工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综合体,也是土木工程信息化解决方案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不仅可以采集、传递和使用信息,还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土木工程专业软件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软件开发技术,二是人工智能技术。

提高软件开发技术,不仅可以满足客户需求将组件进行组装,还可以是软件开发周期缩短,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这样变更有资本投资土木工程专业软件的开发。

(二)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是嵌入式系统的基础,随着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嵌入式计算机也将会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中,因为嵌入式计算机与传统计算机相比较,其功能是十分强大的,主要表现为:以应用为中心,软件硬盘可剪裁,嵌入式系统可以针对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的要求,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和转化,将有用的信息表现出来供决策者进行良好的决策。经过世界各国专家分析,未来嵌入式软件的功能将会更加强大,即使不用网络,也可以完成原本必须在网上才能够完成的任务或工作,这就使得未来土木工程的整个工作流程分配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三) 互联网的应用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都得到了快速甚至是飞跃发展,如今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已普及,对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就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与影响还不是太明显,因此,为了让互联网对土木工程产生深远而有积极的影响,我国应对此作出积极的规划与探讨。为了让人们拥有在广阔范围内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从网络上调用现有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软件组件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开发与应用基于网络的软件。而在信息的使用方面,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对土木工程进行远程控制,各行业和专业人员可以对庞大的信息源进行共享,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数据的协同处理。

参考文献:

1、 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2、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土木工程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城市化快速发展范文第3篇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张,城市的门户地区随之不断外移,城市原先的门户逐渐成为城市的中心区域。相应的,原本主要承担对外交通职能的道路必须承担起日益增加的市内交通功能,肩负着城市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的双重使命。其结果是既无法较好的服务于对外交通,又无法保证市内交通的通畅,并且对城市景观环境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通过道路改造及城市设计的手法,实现对外交通道路向城市主要道路的转变?本文将以连接西安、咸阳两市的世纪大道为例,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2、对外交通性道路向城市道路转变涉及的主要内容

在城市对外交通性道路向城市生活及景观道路转变的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职能定位的转变

城市对外交通性道路主要指以城市为基点,与城市外部空间(其它城市、乡村)进行联系的交通运输形式,多以公路出现,其职能也主要是对外交通为主。

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主干道又分为生活性主干道、交通性主干道等,同时又可兼有景观性道路的功能。重要的城市道路也可能同时具有交通、生活、景观多种功能,或者成为城市重要的发展轴线。明确城市道路的等级、职能是道路改造的首要问题。

(2)绿化景观改造

城市对外交通性道路由于多处于城乡结合部,大部分缺少有规划的绿化景观,以乡村景观或郊区景观为主,或仅在入口及门户空间规划具有标志性的门户空间绿化景观。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应从美学的观点出发,在满通功能的同时,充分考虑道路空间的美观以及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为了让使用者(驾驶员、乘客以及行人)感觉安全、舒适、和谐所进行的设计。它涉及到城市规划、环境设计、建筑设计、道路美学、园林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殷立文,李铁军,米江。浅谈道路景观设计,黑龙江交通科技,1999(4):16 17]。结合对外通道路现状绿化,同时与周围景观协调,并突出改造道路的特点,是道路改造需要考虑的第二问题。

(3)道路交通规划与对外交通的疏解

对外通道路多以公路形式出现,与城市道路断面形式的设计也有所不同,如何在现状道路断面的基础上,结合城市与区域道路交通体系规划,将城市公交系统、慢行系统等规划引入其中也是道路改造需要考虑的又一问题。并且考虑对过境交通的屏蔽和疏导,使区域内生成的集散车流能便捷的与的干道系统尤其是快速路系统衔接,避免过境交通对城市生活的影响。

(4)沿街建筑整治与改造

对现状保留建筑及近期改造建筑提出具体整治措施,分段实施,统一沿街立面。整治措施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围墙遮挡、绿化遮挡和广告牌遮挡,第二类为清洗粉刷立面、统一门头牌匾等。并结合周边土地利用规划,提出新建建筑在建筑风貌,高度、色彩等方面的实施建议。

(5)城市标识与城市家具

城市标识作为一种视觉识别艺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所有的人,城市标识系统设计是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实用与美观的高度统一,又是探寻民族文脉的点睛之笔。人们在感知城市标识系统所表达的形象的导引信息时,还可以充分感受其周边的环境品味,了解地方文化特色和文化习惯。 城市家具也是对应城市公共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并与城市发展的历史密切相关。城市是一个大的容器也是一个大的舞台,人类借助各种舒适和富有艺术性质的“道具”——“城市家具”,导演了丰富多彩的生活。

因此,城市标识和城市家具也是在对外交通性道路向城市道路转变过程中,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内容。

(6)城市夜景照明

对外通道路大部分缺少统一的照明规划,甚至没有照明。而城市夜景照明已经成为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的照明水平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经济实力。城市夜景照明也面临着如何将城市景观和城市功能照明相结合,如何将绿色节能的理念融入其中,如何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等问题。在对外交通性道路向城市道路转变的过程中,城市夜景照明也是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环节。

3、案例分析

3.1项目背景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获批,西安(咸阳)大都市将成为国家级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及关中地区的中心城市。以此为契机,省政府提出了建设“西咸新区”的目标。作为西咸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沣东新区的发展建设也正在快速推进。

沣东新区所在地,是原西安、咸阳两市城乡结合部,世纪大道是沣东新区内唯一一条已建成的东西向主干道,西接咸阳,东连西安西三环, 全长约13.5公里。世纪大道区域的开发建设也是沣东新区率先启动与形象展示的区域。

曾经的世纪大道作为连接西安与咸阳的重要交通干线,为两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如今,在西咸新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她正经历着从城市边缘地带向城市中心区的过渡和演变。如果说西咸新区唱响了城市建设的新乐章,那么世纪大道作为新区的门户,正是这乐章的绚烂前奏。

3.2、职能解析

世纪大道的职能根据沣东新区建设做出相应调整,逐步弱化其交通职能,提升其城市道路职能,由原来的交通性为主的对外交通道路向生活、景观性为主的城市道路方向转变,使其成为展示西咸一体化成就,展示沣东新区新风貌的平台。规划在分析沣东新区规划基础上,将未来城市道路的多重功能融入其中:

(1)城市交通空间——拥有机动车、行人、自行车、公交车等多种出行方式,各自独立、便捷换乘的空间

(2)城市艺术展示空间——展现城市活力、反映城市特色的艺术文化空间

(3)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拥有公众参与场所、休闲活动的空间

(4)城市绿色廊道空间 ——拥有树木、绿地,低炭、低能耗的生态空间

(5)城市生活功能空间 ——城市交通与周边土地使用相得益彰的空间

3.3注重可实施性与示范性的改造方案

3.3.1道路交通概念规划

(1)对外交通

现状西安至咸阳的交通连接主要由世纪大道来承担。随着昆明路延伸段及秦汉大道的实施通车,预计未来昆明路与秦汉大道将分担世纪大道70%以上的交通量,远期世纪大道入口空间应特别强调对过境交通的屏蔽和疏导,使区域内生成的集散车流能便捷的与的干道系统衔接,促进世纪大道由对外交通性向生活性转变,提升城市景观。

(2)公交系统规划

实现沣东新区一条线串联几个点,带动一大片的城市TOD发展模式。倡导并实践绿色、生态、环保的城市新区发展新思路。

规划在区内形成半环加两纵的快速公交主干线。快速公交可为全区发展以及区内各片区发展的系统性、连续性、关联性、互补性提供交通保证。

规划常规公交线路覆盖区内各主要区域。规划体现直达性,同时通过枢纽站与BRT相连来实现长途出行。

通过设计慢行优先的道路系统鼓励核心区内的自行车交通。并通过与常规公交以及快速公交的换乘保证运输效率。

(3)慢行系统规划

自行车作为公认的绿色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符合沣东新区,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是新区风貌的一个代表物。规划中央自行车专用道是在国内道路设计方面的一个创新。建设成本低,见效快。世纪大道的建设将在新区起到示范作用,未来的新区建设应形成独立的自行车系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

3.3.2详细方案构思

世纪大道全长13.5公里,根据现状道路的断面形式与绿化植被的不同,将现状分为A、B、C三段。

根据现状三段道路断面形式以及绿化植被的不同,本次规划提出两种设计方案,分别为大改造方案与小改造方案。

本着改变西安市道路特色不鲜明、地标性不强的现状,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规划方案一的大改造方案在道路中央布置了包含自行车道的宽阔中央分隔带,两侧设置快速公交车道,宏伟大气,最大程度彰显了沣东新区低碳生活的理念,通过对路面的整合增加了人行道的宽度,沿街设计街边线性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休闲的场所。

6米宽的自行车专用道通过绿化带与机动车道相分隔,形成安全、独立的自行车专用空间。在满足双向通行的同时,将身着装备的骑山地车的人、滑板运动爱好者引入其中,体现年轻的活力的气息。兼顾交通、娱乐、健身多种功能。15米的三机动车道满足现状通行量。

绿化景观以树冠浓密,四季分明的栾树与榉树为主要行道树,结合红叶李,小叶女贞等灌木,形成层次分明,四季变化多端的绿化景观效果。

从汉砖纹理提取出人行道透水砖的纹样,体现传统元素与现代文化的交融。花岗岩结合卵石铺地作为漫步道主要材质。

在保证专向转向车道前提下十字路口实行四相位信号灯配时控制,中央自行车道可通过在等待区域之间的转移,依照信号指示,在一个信号周期内无冲突实现各方向的通过,并实现与常规自行车道在两侧的道路的衔接。

规划方案二的小改造方案最大优点是改动量小,以最小的投入引入快速公交,可实施性更强。同时坚持对自行车优先、自行车道优化的设计原则。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共面设计,与机动车道通过绿化完全隔离。中央设置快速公交车道。

现状绿化茂盛却没有达到很好的景观效果,原因是缺乏层次感和色彩不够丰富。小改造方案绿化景观近期整治措施通过对适合西安种植的乔灌木种类分析,选择适合普通栽植,成本较低,色彩效果显著的如樱花、红瑞木。针对现状植被种植情况,采用见缝插花的种植模式。力求实现一盏灯将建筑点亮,一棵树将景观提升的效果。

快速公交停车进站方式的详细规划设计。通过对开门方式、能否超车、中间是否设自行车道进行多方案比较。结合沣东新区规划,人口容量估算,公交运行量估算等因素,为以后快速公交专项设计提供依据。

3.3.3标识及公共家具设计

标识及公共家具主色来源于沣东新区LOGO图形中“山”与“水”的基本色,山青水蓝正是沣东新区高品质环境的外在表现。

快速公交车站的设计源于沣东新区LOGO水波纹图形,以防腐木质与钢化玻璃为主要材质,结合藤类植物的点缀,给人以贴近自然的原生态感觉。

常规公交候车亭顶面采用太阳能板,使太阳能转化为DC电源,用以供应道路两侧路灯照明,实现全段照明分段供应。改变了独立太阳能路灯不美观,太阳能利用率低的现状。

规划设计透景围墙、半透景围墙和实体围墙三种标准围墙。满足沣东新区不同路段的不同遮挡需求。

3.3.4夜景照明设计

以“推进绿色照明,保护全球环境”为设计理念,街道照明整体风格以朴素、大方为主,突显百年大街的稳重,局部通过灯具的新颖设计,又不失现代、时尚的气息。

人行道照明采用行道灯结合镶嵌于地面铺装的LED光源共同照明的方式,通过LED灯低能耗的特点体现绿色照明的理念。

3.3.5沿街立面整治

对现状保留建筑及近期改造建筑提出具体整治措施,分段实施。整治措施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围墙遮挡、绿化遮挡和广告牌遮挡,第二类为清洗粉刷立面、统一门头牌匾等。

城市化快速发展范文第4篇

有专家提出,当前的城市化水平已超前于工业化水平,城市化速度超过工业化速度。我认为这个判断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实际的状况是,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城市化主导还是工业化主导

我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是一个基本事实。总体来说,我国的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按照这样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城市化率大概应为55-60%。200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只有46.6%,2011年达到51.27%,与工业化水平相比,城市化率滞后10-15个百分点。

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十二五”时期是阶段性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由东部向中西部扩张,以中西部的城市群为突出特点,在大中城市加快发展的同时,出现大城市群、城镇化、区域一体化齐头并进的格局。

城市化主导对发展方式转型有决定性影响。第一,决定服务业比例。没有城市化,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不可能的;第二,决定城乡一体化进程。快速的城市化必然建立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第三,对改善资源环境问题有决定性影响。城市化产生某些环境问题,但城市化又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大选择。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从13亿人口大国的需求出发,制定城市化的科学发展战略;第四,决定劳动力的就业。如果没有城市化和由此带来的服务业的发展,扩大劳动力的就业范围和提高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就会受到严重制约。

重点发展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

从实践看,城市发展的平行化既不利于城市群的发展,也不利于中小城市的发展。有数据表明,中部地区事实上已成为我国城市化的“洼地”。因为中部省会城市的规模小。至今,中部没有一个中心城市进入全国大城市竞争力前十位。由于首位城市规模偏小,形成中部城市发展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而由地改市形成的一些中等城市,规模相差不大,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角色定位很难,城市的功能结构不合理。从发展趋势看,大城市拉动的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时代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大城市的发展,没有1-2个中心城市发挥大城市的效应,中部中小城市的快速发展是很困难的。

受人口约束,资源约束和土地约束是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在这个特定的背景下,应当走以大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发展的路子,并由此促进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首先,发展大城市,促进城市集合发展,是在土地约束下推进城市化的有效途径。新兴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大都市的经济聚集度。其次,大城市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不能把大城市发展中的某些环境问题等同于大城市“病”。事实上,实行低碳经济也同大城市的聚集度有关。

城市化推进是经济主导还是行政主导

从实际情况来看,城市化进程受到行政体制和行政区划体制的制约和影响。现行的行政区划体制是有明显缺陷的:第一,容易使地方政府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第二,容易阻碍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第三,容易导致区域经济结构布局的困难。

行政力量的推动应当建立在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推进经济主导的城市化。政府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政府主导的城市化有两面性,在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又成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制约。为此,需要在政府有效作用下,尽快形成经济主导的城市化新格局:第一,以经济主导的大城市的快速发展;第二,以经济主导的城市群的合理布局;第三,以经济主导的新兴城市的兴起;第四,以经济主导的城市带的形成。

关于大中小城市行政管理权限。这里,强调经济主导的城市化:一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科学规划城市空间;二是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合理确定城市的行政管理范围和权限,而不是依据行政层级赋予大中小城市的行政管理权限。我在调研中发现,有的领导提出,规定副省级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等行政级别,并依据这个行政级别来确定不同的审批权。我认为,这是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一定要防止两种倾向:第一,防止行政区划体制限制城市化发展;第二,防止城市化的“”(比如,城市“大拼盘”、“摊大饼”)。以行政手段来拼人口规模、土地规模,大规模地上基础设施项目,大规模地征用农地,必然对城市化进程产生诸多的负面影响,也会使城市化的功能和作用大打折扣。

以城市化为重点推动城乡一体化还是以城乡一体化为重点促进城市化

从实际情况看,城市化水平与地区城乡差距成反比。城市化程度越高,城乡收入差距就越小,以城市化为重点将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

“十二五”城市化进程中突出的问题是两亿农民工如何市民化。“十二五”时期,土地的集约化和农民工的市民化要同步推进。未来3-5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应当让“农民工”三个字成为历史。为此,解决两亿农民工融入城市,需要尽快改革户籍、土地、社会福利的制度安排。

分类推进省直管县改革,促进中小城市发展。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省直管县改革应紧扣统筹城乡发展这一基本目标,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行政体制。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多种形式推进省直管县改革:第一,把具备一定条件的县升格为市;第二,把部分经济强县(市)升格为中等城市;第三,对靠近中心城市、并与中心城市产业关联度高的县可考虑“撤县改区”。对于那些农业县,建议实行财政及行政省直管县。这样,一方面使农业县能够直接获得省级支持,增强县域活力;另一方面周边城市化的发展可吸纳农业县域的剩余劳动力。

城市化发展优先还是结构调整优先

城市化是促进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力。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确实存在城市化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多数城市的服务业比重大都偏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下一步,处于发展型阶段的城市化,必然是消费拉动的城市化。这就需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与城市化的需求相适应。就是说,无论是解决现有的结构调整,还是确立未来的结构发展目标,其主要的推动力是城市化。

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因素在于城市化水平偏低。没有城市化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发展,结构调整难以到位。应当说,我国的结构失衡和城市化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第一,为什么工业的转型升级比较困难?这是因为现有的城市化对工业化的约束尤其是低碳发展约束,还没有上升为刚性约束;第二,为什么服务业发展比例低?这与城市化的水平直接相联系;第三,为什么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偏低?重要原因也是城市化水平不高。这是因为,城市化的需求是决定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城市化快速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优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而且,根据城市化发展程度的不同,体现出问题的严重程度也不同,例如,交通网络布局不合理、空间规划不合理、土地利用不合理等,为此,本文对我国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的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 我国城市规划空间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交通网络布局不合理

城市交通是城市规划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道路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然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大量的行驶车辆投入到城市交通中,使得原本通畅的城市道路变得拥挤,造成城市居民出行的困难[1]。引起这方面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如,道路等级结构布局出现混乱,道路功能细化不够清楚,公共交通道路体系过于落后等,尤其是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城市交通网络布局不合理严重的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可见,该问题的存在是城市规划空间非常突出的问题。

1.2 城市空间规划不合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发展也极为迅速,然后,虽然城市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很多城市却未能得到规模化发展,还依旧将发展重点放到城市的中心区域,使得城市周边未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整个城市的规划出现脱节,尤其是在功能布局上,过多的集中在城市的中心位置,这些位置本身就是有限的,再加上各个企事业单位、商场、超市等都往中心的位置集中,造成城市周边区域居住人群、活动人群寥寥无几,而中心区域却成为一片闹市。

1.3 城市土地利用不合理

任何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对土地就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以此来促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然而,有很多城市在扩大空间的过程中出现空间利用不合理,土地资源浪费、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等问题,例如,城市人口密度较小还依旧向四周开发,城市居民平均用地面积超出了国家的相关规定,造成大量土地出现闲置的现象[2]。

2 我国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优化

2.1 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优化

城市交通是城市规划空间的重点,一旦交通网络布局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就会造成城市交通出现拥挤的问题,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尤其是在城市私家车数量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对城市空气也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此,首要任务是要做好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优化。首先,要对城市交通道路的线路进行合理规划,尤其是城市道路的功能要进行合理的划分,提高城市居民文明行车意识[3]。其次,要对城市交通公交体系进行优化,建立独立的公交道路体系,无论在任何时候私家车都不能占用公交线路,这样可以保证公交线路交通的通畅性,确保人们的出行方便。第三,加强汽车文明出行的宣传力度,鼓励城市居民公交出行,降低城市小汽车的使用量,一方面能够减少城市交通拥挤的现象,有效的对城市空间进行规划,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小轿车尾气对城市空气的污染,从而实现对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合理优化。

2.2 对城市空间规划进行优化

城市空间规划是否合理对城市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城市空间规划布局的优化应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自城市化快速发展以来,城市对内部空间结构的重组、对外部空间形态的演变各有差异,而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过程中,经常忽略了城市产业的市场机制,使得结构调整的政策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城市的工业用地方面,因为用途的不合理使得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出现多种空间规划问题,从而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优化势在必行[4]。首先,要打破在城市化发展中,过于集中城市中心位置的问题,将发展计划向城市的结构扩展,一方面减少城市中心过于拥挤的现象,另一方面,可以使城市空间结构也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从而实现对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的优化。其次,要合理安排城市大型办公区域、超市、商场等,不仅要在城市的中心有,还要保证周边的设施都能够完善,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城市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同时可以疏散市中心的人流。第三,城市规划空间要有着长远的发展目标,不能局限在眼前,否则可能会在短时间的发展中就会发生空间格局的大变动,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又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2.3 城市规划用地的优化

城市规划空间的布局是需要建立在土地使用的基础上,而土地的使用也是经常存在不合理现象,尤其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很多城市在土地使用上存在很多盲点,经常出现过度扩张土地,土地污染,违规建筑等问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还浪费了很多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因此,在土地规划用地上要进行合理的优化。首先,要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要确定好城市发展的边界位置,在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发展,提高城市建筑的密度,同时,对城市规划内部的闲置土地进行合理的整改和置换,将城市土地进行有效的优化配置[5]。其次,对城市发展用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尤其是在功能上要确定发展方向,同时在城市发展用地建筑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有效的建设规划,还要做到节能、节地、节材,着眼于城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对我国城市土地的合理规划布局。

总结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空间布局优化也将作为城市规划的重点工作,而在实际的城市发展中,很多城市都过度重视城市,扩大城市的发展区域,提高城市的活动范围,但是,却往往忽略了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的优化,使得城市规划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也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本文对我国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优化的分析,对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空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正确认识了问题的所在,同时,作者就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城市化发展的认识,提出了几点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优化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城市规划空间的合理性,促进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晓光.区域可持续发展中乡镇工业空间布局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2] 陶然,傅德印, 宋涛,蔡建明,倪攀,杨振山.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及空间布局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1(05).

[3] 韩昊英,赖世刚,吴次芳.中国当代城市规划的战略观――复杂城市系统中设计与战略型规划的解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