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经济竞争力

区域经济竞争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经济竞争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区域经济竞争力

区域经济竞争力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竞争力

一、产业集群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在某一区域上的集聚和成长,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迈克尔・波特Porter,1998)。一个成熟的产业集群结构包括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企业群和相关支撑体系,其中纵向联系企业群包括上游和下游企业群。上游企业群为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的供应商,下游企业群则是为这些产品提供运输、销售及信息反馈等服务的销售商,横向联系企业群是市场上竞争品、互补品和各种副产品的生产商,相关支撑机构包括政府部门、金融保险及其他第三产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相关中介机构、科研院所等相关人才培养、产品技术研发机构。这些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企业群之间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一个交错型价值链网络。

产业集群之所以对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提升作用,是由于产业集群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地域的集中性。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是产生外部规模经济的基础,是集群作为一种地域经济现象存在的条件,正是地理上的集中性使人们观察到了集群现象。第二,自组织性。产业集群大多是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中各个主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和其他部分的关系存在的。产业集群整体与部分之间除了存在着对立外,还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第三,生产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在一个或多个产业方面是专业化的,它们通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可以磁铁般地吸引人才和其他生产要素。同时,大量专业化、组织灵活的众多企业集聚于一地,形成了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机制。特别是金融、市场营销、知识中介、公共关系、教育和培训、技术转让等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等尤为重要。第四,产业的链条化。产业链条化是指产业价值链的横向拓展和纵向拉长。由于产业集群是由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围绕某一特定领域集聚发展而形成,因此,逐步形成一条更长更粗的产业链条。第五,集群式创新。集群式创新是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和组织,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接近,产生创新聚集,从而获得创新优势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第六,竞争优势。产业集群表现出的强劲、持续竞争优势,表现为资源获取优势、市场效率优势、创新创业优势和市场扩张优势。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分析

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它的出现和发展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群这种企业间组织的新形式,既能体现经营柔性,又能体现规模经济性,从而有利于集群内企业生产效率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在传统产业组织中,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企业虽然可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但又容易形成大企业病,危害社会福利。产业集群由各种大小不一的企业通过分工协作形成企业系统并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对群外企业而言,集群是一个整体,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和垄断能力;但群内企业却是相互独立的非正式联盟。因而,集群拥有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又克服了垄断市场结构中损害社会福利的弊端,实现了两种不同结构的互补,提高了集群内企业盈利能力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2.集群内企业可获得长远的规模经济效应

群内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一地,使区域内实现了规模生产,企业之间高度分工协作,使整体的生产效率、产品品质提高,市场需求增大,交易能力增强,整个产业集群获得了一种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如大批量购买原材料可能降低价格,节约运费等;群内企业也易得到从中间产品到劳动力的高品质、低成本的大量供给;企业间创新技术和知识的外溢,使企业的创新成本降低。群内企业可以利用集群优势选择产品差异化战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获取竞争优势。因此,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使群内企业能够获得持久的规模经济效应,而集群外企业则没有这种优势。

3.集群内企业具有成本优势

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相互分工协作,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集群成员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并利用地理接近性而节省相互的物质和信息流的转移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区域内企业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即专业化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一方面提高了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企业对劳动力的柔性需求,降低企业不必要的劳动力成本支出。此外,集群内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双方容易达成交易并履行合约,从而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4.集群创新能力提升传统产业

技术创新是保持产业集群经济优势的一个持续性动力。集群通过在区域内营造企业网络关系,一方面加强了单个企业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了技术创新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在区域范围内产生一种整体的创新与激励环境。

三、提升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

1.政府应在产业集群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政府以现有的集群为前提制定相应规划,而不是刻意去创造产业集群。第二,在区域品牌这个公共物品的建设上,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帮助企业扩大知名度。同时要培育区域文化。第三,政府要促进建立集群内企业的供应联系。第四,帮助建立集群内部企业的学习链,加快知识在集群内的扩散,促进整个集群的升级。第五,防止集群化过程中的不正当或过度的市场竞争,不断洞察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出现衰退迹象时,积极引导企业的转型。

2.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作为一种民间经济组织,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日益起着重要作用。它以民间形式广泛同各种经济组织发生联系,开展交往活动,按照企业间的共同利益协调同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政府的产业政策和意图推行行业协调与管理。通过建立行业协会,一方面使集群内各企业真正实现内抓质量,外树形像,从而提升整个集群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很多政府管不了,管不好,也不好管的事情可以交给行业协会去做,起到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完善社会化服务系统

社会化服务系统在服务内容上包括(新企业的)孵化、生产、技术、资金、信息、市场、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在组织结构上包括政府、行业、跨行业的专门服务系统以及多家企业的联营或协作形式;改变过去各中介服务机构各自为政、独立行事的状况,对各机构进行分工与协作,发挥其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根据各产业集群的行业特点及发展状况,在不同阶段确定相应的服务重点。如在集群形成之初,重点是培育孵化新企业,培训企业家,为企业提供资金、市场、投资分析,而在发展阶段则应为企业间的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协作创造更多的机会。

4.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加强合作

第一,加强专业化与分工。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集群能否正常运营和良性发展。专业化与分工的加强有利于提高集群内部各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集群的竞争优势。第二,防止出现过度竞争。集群化的一个负面效应是企业的集聚使相互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生存困难的企业可能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如低质量低价格经营、偷税漏税等。最终导致整个企业集群的毁灭。第三,加强区域品牌培育的合作。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不仅是政府的事,更重要的是要靠区域内企业间的广泛合作、优势互补,才有可能打造区域品牌。第四,加强企业产业集群组织结构的变革和优化。从目前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来看,集团化作为一种更为直接紧密的联合形式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参考文献:

[1]魏守华赵雅沁:企业群的概念、意义与理论解释[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3)

区域经济竞争力范文第2篇

一、突破重大战略型项目,是区域经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抉择

随着“入世”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和生产要素在更广阔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建湖县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产业分工和要素流动环境下,面临着重新“洗牌”。为此,我们采取了以项目推进为主线,全力突破重大战略型项目,培植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战略性举措,依靠大投入,带动县域经济量质并举,形成后发优势;依靠重大战略型项目,带动区域经济的产业膨化、升级,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建湖目前已形成的皮鞋及鞋材、纺织服装、油田机械、玻璃节能灯、化工、花炮等六大特色产业,其总量占全县70%左右,入库税金占工业入库税金总量的80%以上,比较优势明显。一些重点企业,如森达、克胜、金龙马、特达、永林等在同行业中有一定的位置,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竞争力不断增强,但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驱动力明显不足,要加快发展,必须借助外来资本,以现有特色产业和规模企业为载体,围绕现有规模企业的扩张和产业链条的前延后伸,新上一批对于扩张经济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技术水平有重大影响的战略型大项目,提高特色产业的经济规模和技术水平。依靠重大战略型项目,使重点企业、特色产业尽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增强重点企业和特色产业内在活力和发展的动力。

对于县域经济,发展主体经济的资源是有限的,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全力突破重大战略型项目,是克服自身资源优势不足的一种理性抉择。每年新上一批能膨化经济规模,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型项目,整合各种要素,使有限的资源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既提高了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又使区域经济实现量和质的突破,实现有限资源条件下的跨越式发展。

二、突破重大战略型项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两个率先”和“双倍”(经济倍增,环境倍优)战略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重大战略型项目,扩张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基本原则:(1)带动性强。能够对区域经济的产业链前延后伸、企业横联协作、专业化内部分工等等产生带动作用,形成一个大项目,诞生一个大企业,一个大企业带动一批“卫星式”中小企业,一群有着专业化分工的企业,振兴一个产业的龙头牵动型产业经济结构。(2)有利于培强区域特色。就建湖而言,要把皮鞋及鞋材、纺织服装、油田机械等特色产业的相对比较优势锻塑成绝对竞争优势,必须依靠大投入,促进大发展。所实施的的重大战略型项目,必须有利于扩张特色经济总量,膨化特色经济规模,延长特色经济产业链,提升特色经济核心竞争力。特别要新上一批对做强特色、提升产业竞争力、有利于特色产品前延后伸的重大项目,以此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3)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实施的重大战略型项目,必须符合县情,有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有利于提高区域产业聚合度,有利于有限的资源向项目集聚,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坚持统筹和谐的目标,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突破重大战略型项目与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

一要通过实施重点战略型项目,培强特色产业。围绕皮鞋及鞋材、纺织服装、油田机械、化工、玻璃节能灯、花炮等六大产业,新上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大的战略型项目,不仅可以扩张特色经济总量,而且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条,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链、技术链和市场链。二要进一步培强汽车摩托车配件、新型管材等第二梯队“特色产业”,有计划地新上生物工程、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缩短与发达地区在产业层次上的差距。三要加大六大特色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实施重大战略型项目,大力度调整六大特色产业内部结构,围绕延长产业链,增加品种,扩张企业规模,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下自我研发、自我发展的能力。

2.处理好突破重大战略型项目与全民创业的关系

一些重大战略型项目,对于带动全民创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一些资源加工增值类项目、劳动密集型项目,具有很强的就业吸聚力。大项目催生的大企业,又可以吸收众多小企业为之配套,挂靠、分工和协作,甚至使许多户办、联户办企业加盟,发展“卫星式”的加工点,带动全民创业向纵深推进。既要重视抓“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也要重视抓与之配套的“铺天盖地”的小项目,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区域经济竞争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社会资本 区域竞争力 区域经济竞争力

一、地方高校的界定及其内涵

(一)地方高校概述

我国大学的种类多样,其分类方法和标准也各不相同。按照行政管理的方式不同,我国的高校可以分为部委属高校和地方高校(也称地方所属高校或省属高校)。地方所属高校是从行政管理出发所形成的集合性概念,指隶属于各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高校,它们大多数由地方管理,靠地方财政来供养和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对于地方高校的界定要区别于人们通常使用的概念,即它将区别于部属高校、高职高专和成人教育高校。一方面,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有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体制,地方高校与国家主办的大学是彼此相对应的概念,它们主要体现在高校的隶属关系上。另一方面,笔者认为,此处地方高校也剥离于高职高专之外。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化的特征日趋明显和突出,人们已经习惯性地把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院校划分为一个类型,并概括的将其称之为高职高专,属于一个相对较独立的办学层次。另外,随着我国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实施成人教育的的高等教育机构日渐兴起和多样化起来,然而把全日制大学、高等职业学校等普通高校与成人教育高校视作为对应的概念是不太切合实际的。所以,此文中的地方高校将是区别于国家部属高校、成人教育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之外的地方性大学。

(二)地方高校建设内涵

地方性高校通常吸收了其当地区域大部分的生源,并承担了其培养责任。地方高校与“财大气粗”的国家部属重点高校相比,能否健康持续地发展其硬件和软件资源条件,对于提高其社会知名度、吸收优质教学资源和生源、促进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基础理论和评价模型

(一)区域经济竞争力基础理论

我国早就进入了经济转轨时期,在这个长期的调整过程中,各省、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存在着分化严重的现象。认识和研究区域经济竞争力理论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有助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从更高的战略层面去决策和实施发展策略,解决地区性问题,取得竞争优势。

关于区域竞争力的定义,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分析,主要有以下5种代表性的观点:

1.财富创造论。研究者将区域竞争力定义为区域创造财富的能力。这种观点主要起源于IMD和WEF合作研究并在1994年发表的《全球竞争力报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其中关于区域竞争力的定义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个国家或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的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

2.产品提供论。研究者将区域竞争力定义为一个区域向更大区域提品与服务的能力。而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聚集其现有自然、人力和资本要素,提供市场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增加居民的实际收入,改善其生活水平和质量,达到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资源配置论。研究者将区域竞争力定义为合理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这种观点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本质,即对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它强调了资源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一方面体现在区域竞争力是一种“比较优势”,如城市的大小、人力资本、资金,甚至是文化等软要素;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政府能否把有限的稀缺的资源集中运用到关键的环节和领域中去,并从这个区域自身扩大到大区域中去,实现对大区域的争夺和利用。

4.经济实力说。研究者用区域经济竞争力来定义区域竞争力。这种观点认为区域竞争力就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在拥有相同资源是表现出来的综合经济实力的强弱程度。

5.综合论。将以上讨论的两种或多种观点结合起来,对区域竞争力做出更为全面的界定。

综上所示,不同的定义都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同时又是不够全面或有所缺失的。本文的侧重点在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区域竞争力的强弱将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其经济发展状况体现出来,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表现在对已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对外来的资源吸引和争夺能力,通过以上的行为实现居民实际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最终实现以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本区域得以持续协调、健康积极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至今为止,国内外已有许多评价区域竞争力的模型,其中影响力最为广泛和最为大家接受的是波特“钻石”模型和IMD模型。波特模型偏重于产业竞争力,而IMD模型则侧重于企业竞争力。在此,我们仅参考波特模型进行分析。

美国著名产业竞争力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教授经过对许多国家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后,以“产业结构/五力竞争”模型为基础,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区域竞争评价模型――波特钻石模型。该模型理论认为:某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要素条件、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政府作用六大因素,其中前四个因素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以竞争理论为基础,又使竞争理论在一国的不同区域这一特定层面上得到运用与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徐承红曾在“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体系:区域经济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 辅助竞争力+综合经济竞争力。其中区域核心竞争力包含涉外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三部分;辅助竞争力包括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由总量竞争力、速度竞争力和人均竞争力组成。

笔者将参考上述两个模型,从地方高校教育与之相关联的因素方面着手,分析地方高校教育对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和作用。

三、地方高校社会资本建设与区域发展互动关系

大学是一种人才集中度特别高的社会性知识组织,现代社会大学的基本职能有三: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不仅在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人才,而且在经济、文化、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对区域城市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而被地方政府管辖和投资支持的地方大学,因与地方的人文、发展战略更密切相连而对其影响更加深远。

有关学者对中国区域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甚至达到了0.8以上。本文从提高地方高校社会资本角度来分析,提高其教育竞争力并达到提高经济竞争力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建议措施:

(一)加强政府地方教育投资力度,调动地方潜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由于地方高校的主要资金来源和支持者是当地省、市政府,而教育作为国家深刻贯彻的发展战略,各区域和省市也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要想构建一个足够有影响力的大学城,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资金投入必不可少。为了做好这一工作,地方财政的分配和资源的运用就必须充分调动和合理配置,政府除了要发动各方资源,加大教育的资金注入之外,还要通过与地方企业合作,挖掘其所在区域企业资源,加强创业人才培养,更要通过地方高校本身的师资、科研贡献、文化和声誉等吸引外来更优质的生源、教学资源和更多的资金投资。

(二)创新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大学生创业,积累和更新校友资本投入

一直以来,国家和政府对地方高校学生以及教师科研项目的开展支持力度在一步步加强,我们也可以清楚的感受到科研比赛项目的增多,领域的不断扩大,类型逐渐的丰富。对于高水平和高层次的科研成果及产出,可以合理的运用到企业技术创新和进步之中。

社会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为使高校毕业的学生更加适合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各地方高校不断地在调整自身的学科建设和创新教学模式。例如: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自主创业大赛的开展等等,甚至近两年慢慢火热起来的专业学位硕士的建设,也是培养创新应用性人才的改革措施。

在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上,地方高校应该给予十分和大力的支持,一旦青年创业者成功创业之后,将会感怀于母校和故乡的关心和援助,同时在发展壮大自己事业的同时,为母校的发展做出贡献。成功的青年企业家的培养不仅可以积累高校的社会资本,更加可以起到更新延续的作用,形成规模效应,为高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关注大学生行为模式,促进了外来和当地文化的交融与互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区域是一个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开放复合系统,区域的发展是复合系统结构调整和功能完善的过程,是复合系统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过程。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文明的建设也会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在当今的注意力经济时代,网络已经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和事业。在我国网民数近6亿的今天,年轻人尤其是高校的学生在互联网信息传播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是一个极其活跃的网民群体,其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于其关系网络的覆盖面庞大,关注范围涉及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这一复杂的网络使得信息和文化爆炸式地在各地传播,《江南style》、《忐忑》神曲、《最炫民族风》等的风靡就是最好的验证。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会使得当地文化和外来文化得以大面积的传播,密切关注大学生的网络动态行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就间接地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注意,合理地利用学生这一庞大的隐形的校内社会资本,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将校园和城市魅力传播出去,同时引进外来文化,使得城市文化更加丰富,实现多元化发展。

(四)合理开发和利用高校教师资源,为学生发展和就业提供支持

地方大学的教师与初、高中教师相比,拥有和掌握着更多的人脉、资金等社会资本,但是这些资本对于学生的运用却是九牛一毛。在地方高校缺乏国家政府的资金、人力、物质等支持的情况下,就更应该通过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通过制定奖励等措施来鼓动教师为学生服务,在学生的学术研究、社会实践、校内活动以及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支持。

四、结束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辅助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区域经济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为其吸引和带来更多物质资源和条件;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为其注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无限知识资产。地方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地方高校的资金投入、师资引进和分配和教育建设,促进高校和地方企业的合作,形成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关系。同时,高校自身也应该认识到社会资本这种无形的资本相较于物质资本所发挥出来的更大的作用,通过为城市和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人力资本,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资源有效配置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方林,曹红萍波特“钻石模型”在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中的应用当代经理人,2006(5):191-02

[2] 夏智伦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区域经济竞争力范文第4篇

摘要:区域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能够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培育区域竞争优势、区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区域发展战略是构成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发展战略;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在区域核心竞争力系统中,区域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核心竞争力。区域发展战略是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大决策。区域发展战略的策划是根据区域特点,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划和产业发展战略来组合并激活区域要素,使各要素处于良性互动的均衡状态,并形成“集聚效应”,不断吸纳人才和技术等要素,使区域的“边际竞争力”不断提高。这是区域能够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

一、发展战略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

区域核心竞争力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和资源有关,由区域优势资源构成,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特色。一个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可以是: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社会资源优势,混合资源优势。这些特色和优势或是天然禀赋,或是历史发展的长期积累。比较优势主要是提供了有利的资源,赋予核心竞争力以独特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竞争优势和资源利用有关,是指在竞争中相比于竞争对手更强的能力与素质。麦克尔·波特的定义是:一国或地区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即该国或地区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力。相对于比较优势,其在核心竞争力中地位也更重要。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优势,有利的资源不一定就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区域发展战略才能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如图1所示。

区域比较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要使这种潜在的优势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关键是要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培育、创造并维持其竞争优势,以保证区域产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能保持长久的优势地位。

二、发展战略是区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区域竞争力是地区内所有产业竞争力的集。如果用AC代表区域竞争力, AIC代表区域产业竞争力,地区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述:

AC={AIC1;AIC2;AIC3;……}

区域竞争力最终由该地区产业竞争力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不过是产业经济的空间表现,区域经济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在地区产业经济活动上。无论是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速、综合经济实力增强,还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地区产业能力的强弱。培育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就在于寻求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以此作为优势产业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收益。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实践也证明,一个国家和地区要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力,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其产业竞争力。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能力强不强,对于能否稳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适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以该地区众多产业发展能力的集合为基础,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本质上表现为地区产业发展能力之间的竞争。竞争优势的大小是由其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一般地说,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可以分为5种不同的情形:支配地位;优势地位;有利地位;维持地位;劣势地位。如果一个地区有某一产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或有利地位,甚至是支配地位,那么该产业在全国就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在发展战略中就是优先发展、重点发展的产业,并维持其竞争优势。如云南的烟草行业就是一个在全国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行业,云南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要保证烟草行业的优先和持续发展,从而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因此区域发展战略的目的就是通过扶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龙头产业,培植市场开拓能力强、营销网络健全、具有品牌效应的标志性产业,形成区域核心竞争,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战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区域的产业结构越符合区际比较优势,越容易建立起竞争优势。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缩影,不可能在各个产业都具有比较优势,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具有竞争优势。区域发展战略具有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使其竞争力得以充分发挥的作用。

一是培育主导产业作用。区域产业结构由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它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性质、速度和规模,并体现出某一区域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区域主导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区域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的主导性在于,一方面,可以通过产业系统的前向、后向、旁侧关联带动相关产业(辅助产业、基础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产业部门和龙头企业,生产出名、优、特、新拳头产品,创造出相对丰厚的利税,增加区域参与经济竞争的实力和谈判回旋余地。从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过程看,根据产业链式发展规律,区域主导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表现出强烈的链式连锁反应,要求或促进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形成多种产业相互配套的生产体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产业发展战略为核心,产业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将区域产业发展序列按区域比较优势禀赋状态进行安排,根据区域的功能定位来选择主导产业,集中资源,重点发展,最终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二是发挥特色产业作用。即使特色转化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就是要根据资源和条件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包括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条件、蕴孕精深的历史文化遗存、独具创新力的人力资源,将之适当组合,发展成特色产业,并生产出特色商品。这种特色产业及其特色产品,能造就“特色壁垒”,产生特色竞争力。

三是合理布局区域空间作用。其一诱导产业空间聚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区域发展战略,可以引导区域内的企业、产业在空间初始布局和重置投资上相对集中,共享基础设施资源,利用产业聚集经济效益和企业规模经济效益,获得区域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和竞争力的提升。其二培育地域增长极。增长极的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提出来的,他认为,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根据增长极理论,在经济资源有限,需要加速发展,提升竞争力的条件下,区域发展战略能有意识地培育地域增长极。如设立重点开发区域,并从政策、利益上加以引导,集中经济资源,使重点区域高速成长,从而增强区域竞争力。

区域经济竞争力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经济竞争力;黄石市;政策建议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技术创新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及政策研究,编号:14YJC790147;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面向产业转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创新系统的培育与治理研究,编号:15Q184。

2015年5月,由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社科文献出版社与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推出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在北京。该研究报告将城市竞争分为两部分:一是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二是城市宜居、宜商和可持续竞争力,并对中国294个城市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和289个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开展了多个维度的评价研究,给出了城市竞争力的2014年度排名。在此,本文仅从黄石市的视角出发,着重从多角度对黄石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的排名状况进行初步梳理和评析,从而为提升黄石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一、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内涵及评价指标简介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将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定义为“城市当前创造价值、获取经济租金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强弱就通过城市在当前一段时间内获得的竞争成果体现出来”,并指出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综合长期增长和综合经济效率,分别采用GDP连续5年平均增量和地均GDP这两个指标来衡量,如表1所示。

1、综合长期增长

主要采用GDP连续5年平均增量作为衡量综合长期增长的指标。城市GDP的增量综合反映了城市收益扩展的速度及规模变动,克服了增长率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可比性较差的缺陷。

2、综合经济效率

主要采用地均GDP作为衡量综合经济效率的指标。城市的地均GDP综合反映了城市单位空间上的经济租金和经济收益及对土地这一重要资源的利用效率,即反映了城市创造和聚集财富的效率。

二、黄石在湖北省内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情况及比较分析

黄石作为湖北省重要工业城市和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在湖北省及武汉城市圈的综合地位如何,以及如何强化副中心城市的地位,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但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No.13》只针对地级市进行排名,因此仙桃、天门、潜江三个武汉城市圈省直辖市不在排名之列。在该研究报告中,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主要包括综合增量竞争力和综合效率竞争力。表2列举了湖北省12个地级市以及武汉城市圈6个地级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

从表2可见,武汉作为省会城市,2014年综合竞争力在全国排名12,在湖北省及武汉城市圈中遥遥领先。黄石综合竞争力在国内排名127位,在省内排名第4,仅次于武汉、襄阳和宜昌这湖北省“一主两副”城市。在武汉城市圈中排名中列第2名,仅次于武汉,与其副中心城市的地位是相称的。但应看到,黄石与武汉以及襄阳、宜昌的差距较大,且与其他城市的距离并未有效拉开,存在被省内其他同类城市赶超的较大风险。从综合竞争力的两个部分构成来看,黄石综合效率竞争力较高,在全国排名85位,除武汉外省内排名第二,反映黄石我市单位面积上经济收益和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但是综合增量竞争力较低,仅在全国排名176位,在省内列入统计的12个地级市中排名第9位,在武汉城市圈内也低于武汉、黄冈和孝感,反映了黄石市经济增长速度不高,这与黄石吸引、占领、争夺、控制资源和市场创造价值的能力及持续力不高是密不可分的。

三、黄石在湖北省外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情况及比较分析

1、黄石在长江中游城市群29个城市中的排名情况

长江中游城市群(简称“中三角”)以武汉为中心城市,长沙、南昌为副中心城市,包括湖北的“武汉都市圈”(武汉、黄冈、黄石、鄂州、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襄荆宜城市群(荆州、荆门、宜昌、襄阳、十堰、随州)、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常德、娄底、衡阳)和江西的“环鄱阳湖经济圈”(南昌、景德镇、鹰潭、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共32个城市,因本报告中缺仙桃、天门和潜江的数据,故以其他29个城市为样本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黄石市在“中三角”城市群中的综合实力居中,由于自身曾经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所以综合效率竞争力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但是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有限,综合增量竞争力落后,后期经济发展压力较大,可持续竞争力不足。

2、黄石在长江经济带13个区域中心城市中的排名情况

依据《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按照综合竞争力和城市集散程度,长江经济带形成了九江、岳阳、黄石、常州、舟山、南通、芜湖、宜昌、扬州、池州、镇江、安庆和铜陵等13个区域中心城市,结果如表4所示。

由上表可知,黄石市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中的综合实力非常弱,不管是综合增量竞争力、综合效率竞争力还是可持续竞争力,黄石都是处于倒数的位置,说明黄石今后要想借助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带动发展的难度要大的多。

四、政策建议

虽然2014年黄石在294个城市中取得了127名的好成绩,但与省内和省外的兄弟城市相比,在很多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针对研究报告中体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坚持产业强市,提升综合增量竞争力

一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推动工业集聚集群发展。二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培育成为黄石市的新兴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提升计划”,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钢铁、有色、建材、能源四大传统支柱产业,提升产品档次,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向循环式生态改造。三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集群发展,大力推进企业“退城入园”,促进项目向产业园区聚集,引导企业围绕主导产品开展专业化分工协作,促进关联企业和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形成以主导产品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大力实施企业成长工程,研究和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支持骨干龙头企业资本扩张,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2、坚持生态立市,提升生态城市竞争力

坚持“绿色决定生死”的思维,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理念,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生态市。一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三是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与治理并重,强化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3、坚持文化荣市,提升文化城市竞争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推进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建设文化强市。一是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二是保护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提高地域历史文化保护意识,加强黄石工业遗址保护和价值研究,申报黄石矿冶工业遗产为世界文化遗产,积极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三是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扶持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培植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4、建设智慧黄石,提升信息城市竞争力

构建智慧城市信息网络体系,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城市宽带主干网络,建设以光纤、3G/LTE网络为主的传输骨干网。继续实施村村通信息工程,提高农村网络通信能力。加快新一代互联网建设,统筹规划和推进IPv6商用建设。利用“云计算”、“虚拟化”等先进技术,建立基础资源综合服务平台,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构建智慧黄石政务体系。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科技、数字城管、环境保护等涉及国计民生领域信息化为重点,推进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

5、建设创新黄石,提升知识城市竞争力

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进入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努力把黄石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发展创新主体,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发展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完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创新能力建设。健全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发展品质,全面普及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升特殊教育水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开发。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建立健全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开发急需紧缺人才,建立重点领域人才开发协调机制,加快重点产业、行业的人才培养与开发。创新人才机制,完善人才投入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参考文献

[1]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 Douglas W,Larissa M:Urban Competitiveness Assessment. Developing Country Urban Regions:the Road Forward,2000.

[3]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 廖远涛、顾朝林、林炳耀.:新城市竞争力模型:层次分析方法[J].经济地理,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