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物理课程培训

初中物理课程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物理课程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物理课程培训

初中物理课程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问题;策略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适当的提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可以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情况,而且能够激发课堂活跃的气氛,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物理教师如何设计更加有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课堂上如何设置提问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较少地使用开放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针对新课程的改革,大部分的教师都参加了相应的培训。通过培训,绝大多数的教师能够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目标的变化,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教师,由于自身提问的技能跟不上时展的要求,比较少地使用开放式的问题,还是以封闭式的问题居多。所谓开放式的问题是指问题的答案可以有多个,或者可以不固定、可以没有标准答案。然而封闭式的问题是指问题的答案可能只是从多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或者答案是有多个的,但都是有固定的标准答案的。这些教师虽然都非常地支持新课程的改革,但是在实施的策略上,仍然存在问题与不足。

例如教师在传授学生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这堂课上,如果采用封闭式的问题,教师便会罗列影响液体蒸发的有限的因素,然后让学生进行选择,学生们便会在这些选项中进行选择。如果采用开放式的问题,教师便会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想想什么因素会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呢?学生们便会开动脑筋,开始思考各种因素。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封闭式的问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而开放式的问题会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见,开放式的问题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2.部分教师还是作为提问的主体,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表明,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程中要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体验式学习,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互动。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实现知识的传授与交流。但是在当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教师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是以教师自己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们思考,树上的苹果为什么会向地面的方向落下?学生们往往听到这个问题后,会发散自己的想法,说出各式各样的答案。最后教师会说,同学们,苹果向地面的方向落下的正确答案是由于重力的作用,重力是地球吸引物体而产生的吸引力。

教师这个问题看似是个开放性问题,但实际上是个水平非常低的问题。首先,教师只是问苹果下落的原因,但是没说明从哪个角度思考。其次,教师只是自己提问,但是没有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再次,教师这样的问题设计,很难引导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教师只好自己说出答案。这样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与效果。

二、改善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策略

1.对教师的培训模式进行调整

若要改变上述的课堂提问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教师改变其教学行为,需要教师改变其教学理念。教师需要真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若要使教师真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则需要调整改变我国目前的教师培训模式。现在的教师培训模式大多是请专家,办讲座,专家在台上讲对新课程的解读,教师在下面听和记。通过一两次类似这样的教师培训,便要让教师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试问,怎么可能呢?教师要想真正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及方法,仅仅靠理论的灌输是不够的,更多的工作是应该在课程操作方面给予教师指导,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理念的感悟,逐步积累理念与实践的经验,以达到掌握新的理念及方法的目的。对于教师的培训,应该在实践培训方面多予以指导。

2.加强对问题界定的辅导

相对于过去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提问能力这方面的内容,新课程提高了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对问题可以进行界定,要明确什么问题是高水平的,什么问题是低水平的,什么是可探讨的,什么是不可探讨的。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应该加强对这一方面内容的辅导。例如,对于可探讨与不可探讨问题的三种类型的理解的辅导;对于高水平问题的特征的理解的辅导;对问题转换的辅导等等。在辅导时,不能只是简单的理论灌输,应该进行相关的训练。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理念及方法,方能达到解决上述课堂提问所存在问题的目的。

三、思考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它没有固定的模式,这需要每位物理教师不断地教学实践,不断地总结与创新,在课堂中更加高效地应用提问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不断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还要给予学生向教师提问的机会,让学生与教师充分地互动。同时,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物理教学中,应当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都有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刘华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巧问”活水来——浅析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艺术水平的六要[J].中国西部科技,2011,20.

[2]雷霞,卢慕稚.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框架及特点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0.

初中物理课程培训范文第2篇

一、新课程标准与多元智力

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中,该课程首要理念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且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存在着的地区差异、民族不同、经济状况好坏、文化背景底蕴的高低等等,甚至无论学生的性格内向与否,先天资质如何,教师都应该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个科学课程标准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意味仅仅是接受这些学生,还意味着教师需要照顾好他们的个体差异,充分挖掘他们的科学潜能。如何更好地挖掘这种潜力,在笔者看来当下先进的多元智力理论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依据。

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个体的差异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终点,受教育就是要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获得最大的成功。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中关于的教育思路,教师应该实事求是,根据每个学生独特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优势智能,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取得成功,那么相比较而言,人们所谓的学困生就不会出现了,这才是教育的最终功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被认为是学习困难生,但其他方面的能力却比较突出。如何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为初中物理教学服务是我们这些一线物理老师所需要深思的。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智力的训练思考

在以培训学生思维力为核心的智力观作用下,中学物理课程教学的实质是围绕着培养精英这个目标,在内容上,以围绕物理学的知识逻辑体系而展开,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主要还是讲授法,然后根据用“纸和笔”完成的考试成绩来作为评价标准。物理课程教学始终以对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类比等思维训练为核心,使得由“题目+纸+笔”组成的考试卷考核学生的学习完全占领物理课堂,从而导致中学物理教学围绕怎么考就怎么教的现状发生。

中学物理课程教学“为思维而教”并非不对,但是笔者认为应该从多元智力理论的角度对“为思维而教”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在多元智力理论中,对于每一种智力而言,思维其实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核心的因素。即使是身体动觉智力的发展,也必须以思维的发展作为其发展的前提和核心。如果身体动觉仅仅停留在模仿和复制的基础上,它是没有包含思维的因素的,这样就不可能运用智力进行创新和实践活动。

现行的中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目标、方法、内容和评价的单一特点导致学生智力的训练非常不合理。这种智力训练没有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一些数理逻辑智力相对较弱的中学生,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女生,认为物理是一门难学的课程,一些学生在物理课程中成为“失败者”。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多元智力的训练策略

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应该着重发展身体动觉、现象观察、视觉空间和数理逻辑智力的观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现代智力理论中的多元智力理论分析学生的差异,提出发展学生多元智力的观点和相应的多元化物理教学策略。

笔者认为物理课程教学与实验应该在组织形式上合二为一、内容上选择合适,课程资源上应该材料丰富廉价且取自生活,还应该布置动手制作的作业、创设交流作品的机会。对于现象观察的策略应该提供丰富信息的观察活动,用各种感官协同接收信息,用实验控制现象的变化进行观察,学习描述和交流观察的信息。对于图形呈现的策略应该充分运用现代化和传统手段。在现代化手段中通过渗透视频、动画、图片和概念图等加强直观教学,在传统手段的使用中注意语言直观、形象生动、利用挂图、模型、实物、教科书插图等。在教学中采取聚焦问题、建立联系、收集证据和思维整合的编排和局部整合,来体现科学探究的策略。

初中物理课程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理实验;实验教学重要性;实验教学现状;实验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181-01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的物理规律和物理原理都是从实验中得来的。新《物理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在中学阶段,物理实验既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日常物理教学的一种不可或缺手段。不仅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维动手操作的能力。新课标在物理教学上加大了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使物理实验真正的走上了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在农村中学由于种种原因,物理实验教学明显滞后,大多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

一、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1.物理实验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物理概念。物理学概念是经过了由具体的事物进行分析、比较、综台、概括等一系列的过程逐渐形成的。如果适当做一些实验,就会丰富学生的表象,增加感性认识,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

2.物理实验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生动手做物理实验,就是要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找出事物的本质来。他们须将所观察到的现象或所测得的数据,利用类比、分类找出事物的特点和共同属性,然后再进行抽象、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3.物理实验能够养成良好的作风和习惯。实验是科学的研究方法,要求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进行。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及所测试的数据,要一丝不苟,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凭主观想象或臆断,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是很有好处的。

二、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物理实验的重视不够。在考试中,物理实验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新教材中,教材列出了许多小实验,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小看了这些“小验”,认为这些学生一看就明白的小实验,没必要做。久而久之,使得学生甚至都没听说过一些小实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2.物理实验教学法单一。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采用先准备仪器、做实验、观察现象、归纳出结论的步骤进行,没以学生实际、教材特点去设计教法,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和引发思维的积极性。

3.物理考核实际操作少。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对学生实施考核势在必行,但应摒弃传统的书面考核的单一形式,用书面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真实地衡量出学生的实际能力。

4.物理实验自主性不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总是把实验设计好好,写好实验步骤,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搀扶下完成实验,归纳结论,而学生真正能自己完成的实验可谓凤毛麟角。有的实验可完全放开手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完成学习内容。

5.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偏低,缺乏科学管理。实验教师、实验员是实验室的直接管理者,实验教师及实验员的专业水平和实验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正常开设和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作为一名实验教师或实验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水平和熟练的实验技能,同时还应拥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乐于钻研科学的精神。

6.物理实验室设备存在问题:实验仪器陈旧,器材数量不足。实验的开设率达不到要求,仪器的使用率不高。

三、物理实验教学的建议

1.建议上级相关部门要重视物理探究实验教学。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赡艿馗学校下拨适当的经费,学校再从日常公用经费中拿出一部分,用来健全实验室。添制齐备的物理实验器材。同时,各校应配备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物理实验员,并由上级主管部门发文,重新明确在新形势下,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物理实验员、物理任课教师的职责、任务和作用,明确分工,做好协调,把日常的物理实验教学做好。

2.加强农村初中物理教师进修培训工作。物理教师实验教学的培训工作,是顺利实施物理新课程的基础。教师观念的更新,对教材新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依赖于教师的进修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初中选送和集体培训普遍走过场、不到位,虽然部分老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学校条件和培训点人数等因素限制,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而且培训只是部分少数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五路新课标的要求,势必要加强农村初中物理教师进修培训工作。

初中物理课程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理课程改革;回顾;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2)4(S)-0001-4

为深入了解《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的情况,教育部先后两次以一线骨干教师、教研员为主要对象展开了全面的调研。2003年调查市县级实验区17个,其中被试有252人;2007年调查了29个省,其中被试有2895人。针对《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课程性质、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科学探究及案例、内容标准、实施建议,以及《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2007年,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又针对《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情况访谈了中科院、南京大学、吉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通过与当地教研员的合作,访谈了江苏、宁夏、广东、辽宁、山东、福建、北京、天津等地的中学教师及教研员。十年来,物理课程标准组成员深入一线实地考察,听课、评课3000多节。另外,我们还通过查询相关教育类期刊杂志,了解《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状况。调查结果和查询的文献表明:《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得到了教科书编写者、教学研究者、教师和学生的广泛认同。广大物理教师改革热情高涨,教学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学中注重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学生课堂生活出现了新的局面。很多一线教师深刻地感到新课程促进了他们_的专业发展。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改革是一次从理念与目标,到内容与实施,以及评价的全面改革,对学校和教师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出现各种困难和问题在所难免。为了深化物理课程改革,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将从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两方面总结物理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并展望改革的前景。

1 物理课程改革的成效

从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和教师发表的论文中了解到,本次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物理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1.1 有效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提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注意学科渗透”、“构建新的课程评价体系”等课程的核心理念。经过新课程的培训和实践,这些理念已经得到教师的高度认同。教育部2007年在全国实验区的大范围调查结果显示。87.2%的被调查者非常认同或比较认同《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基本理念,87.8%的被调查者认为基本理念很好或较好地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66.8%的被调查者认为基本理念完全能够实现或经过努力能较好的实现。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教师们认识到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满足所有学生发展的需要;课程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以及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等。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们认为,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探究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能促进学生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在学生评价上,教师们普遍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应全面,特别要重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动手实践能力、科学精神等方面综合素质的评定:不仅要有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要考虑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教师普遍认为,《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理念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研讨和反思,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新的理念已成为教师工作的“航标灯”,引领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方向,并在实践中焕发出勃然生机。

1.2 教师对物理课程的教育功能有了新的理解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了课程的总目标,并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构筑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强调“过程与方法”的学习.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加强了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这些对原教学大纲的突破,深得广大教师的认可和赞同。2007年教育部的问卷调查显示,针对“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有51.7%的被调查认为描述得“好”,40.9%的被调查者认为“较好”,认为一般的仅占6.9%:对“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有44.1%的被调查认为描述得“好”,44.6%的被调查者认为“较好”,认为一般的仅占9.4%;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有41.8%的被调查认为描述得“好”.42.0%的认为“较好”,认为一般的仅占14.5%。

调查、访谈和文献显示,绝大多数教师认为,《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总目标和课程分目标,符合社会发展、物理学科特点和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老师们谈到,三维目标是物理课程中体现人全面发展的一个多元化的课程目标,有利于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实地的课堂观察发现,教师改变了以往重视知识结果的教学模式,现在的课堂特别注重适当地展现客观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引导学生在一个个物理问题情境中获得概念、发现规律、深化理解,从中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发展探索的兴趣、能力及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并充分体会物理课程的价值。三维目标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1.3 科学探究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内容标准分为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很多教师认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强调了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要突出“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倡多种教学方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与新课程理念相关的五点建议。调查表明,大多数教师(77.6%)认为教学建议有利于他们拓宽视野,改进教学方式。还有不少教师(64.1%)认为教学建议有利于教师结合可利用的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从实地课堂观察中可以看到,教师们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很多教师动手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了各种简单而有创新的教具,设计了新颖的实验,让学生经历科学探

究过程,体验科学的方法和探究、创新的成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学生的学习不再感到枯燥无味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了较大的提高。

十年来,教师们对科学探究的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探究式教学逐步成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他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探究目标的确定、探究内容的选择、探究情境的创设、探究活动的展开、探究过程的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总结提出了有效的探究教学方法与策略,如“问题串”教学法、基于前概念的探究策略、物理双主探究式教学、“透镜式”教学法等等。在实践中教师们还积累了大量探究教学成功案例。物理标准组每年都在全国各地组织召开系列科学探究教学课题研讨会和现场教学观摩,并通过建设网站、开展网络论坛、远程研修,将教师们的研究成果及时推广,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成功地帮助了教师解决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了探究教学本土化的实施,提升了广大教师实施探究教学的水平。

1.4 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意识得到提高

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开展物理教学、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重要条件。《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调查表明,多数教师(59.7%)认为,课程实施建议部分有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内容是很可行或比较可行的,他们认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开阔了自身的课程视野。访谈中,很多教师谈到,学校普遍重视抓好校园网、图书馆、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的建设与使用。在实验仪器不足的情况下,许多一线教师除了充分利用现有仪器.还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自制教具,同时还鼓励、组织学生自制教具,引导他们动脑筋想办法利用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简单材料,废旧、废弃的物品,制作物理课中需要的教具。在学生中开展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竞赛。自制教具的创造活动,不仅节省了开支,而且解决了教学仪器不足的问题,保证了实验活动的顺利进行,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物理实验更贴近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科学态度和勤俭意识。

1.5 教师重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学生学习评价建议中提出应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要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的评价建议。调查表明,大多数教师认为评价建议能引导教师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67.7%),促进学生主动学习(57.6%),使教师能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2.7%)。访谈中发现,物理课程中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不断发展,评价更加注重激励、诊断与发展,许多教师尝试运用课堂观察、作业、测验、学生成长记录袋等多种评价方法。老师们认为,借助学生成长记录袋,能够对学生发展状况有清晰、全面的把握,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励学生的进步;他们还谈到,学生成长记录袋内容可包括作业、学习笔记、阶段总结、观察日记、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小论文、小制作、研究报告,以及教师对学生活动表现的记录资料等:他们还提出成长记录袋使用要明确使用的目的.应指导学生选择成长记录袋应收集的内容,真实地反映学生成长的状况。评价内容的设置应与课程目标一致,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评价。

1.6 新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实践者,他们的视野和能力直接影响物理新课程教学的质量。新课程实施十年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围绕“学习-实践-反思-改进”的工作思路,组织由高校教师、省市物理教研员、中学物理骨干教师组成三结合的专业指导团队,在通识培训的基础上进行学科培训,培训方式采用专题报告、研修、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在此基础上,重视在岗教学研究。引导教师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专题进行理论学习;指导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通过现场教学观摩、专题研讨、网络论坛等活动形式,进一步交流、反思和总结,提炼形成教学研究成果,不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 物理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几次大规模的调研、深入一线的课堂观察和访谈,发现物理课程改革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关于科学探究

探究教学是物理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们虽然认同探究教学,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困惑,如怎样教学才符合科学探究的思想?探究是更注重学生的操作还是思维活动?不同的学生如何确定探究活动的水平?怎样处理探究过程中学生主体和教师指导的关系?如何认识科学探究与传统实验教学的关系?如何实施探究教学的评价?如何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等等。教师们希望能在物理课程标准中适当增加不同类型的探究案例,使探究案例具有典型性、多样性和新颖性,并增加对案例具体的剖析,以增进教师对科学探究教学的理解,提高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们在使用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等新型教学方式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虽然教师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与活动的空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然而,实践发现,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学效果反而下降了,学生动手多了,但动脑思考少了,讨论、交流、合作流于形式,缺乏促进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教学情境的设计追求生活化,但有时出现“穿靴戴帽”的情况,生活化情境与内容缺乏本质联系。

2.2 关于学生学习评价

评价内容与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教师认为《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导向性建议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新的评价方式在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在操作性和可行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2.2.1 评价建议需要增强可操作性

部分教师认为,《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评价建议内容偏简单,缺乏评价的基本模式、案例、学生的日常表现记录范例等,评价建议应有更具体的指导。有关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评价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增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例如,教师在科学探究中对学生多种探究能力评价的把握上有困难。教师们认为要鼓励学生创新意识,建议增加实验动手、小制作、小发明、小设计等测试。但有教师认为.评价这些项目对于个体来说是有效的做法,但面对太多的学生就难以操作。目前教师普遍工作量偏大,且班级人数多,操作若过于繁琐,实施难度大。

2.2.2 考试评价内容与形式有待深入研究

调查结果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缺乏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指标体系,过程性评价在学生学业总成绩中所占比例的研究不够深入。无论

是中考还是学校组织的考试。仍然以考知识与技能为主,主要采用的形式还是纸笔测验,考试评价中如何更好地体现对学生学科核心能力的考查,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2.2.3 评价的反馈应及时有效

教师应将评价结果及时地反馈给学生。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纠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的激励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其发展变化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自己获得了哪些提高、发展了什么能力、还有什么潜能,同时还应通过恰当的方式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但应以鼓励、肯定和表扬为主.避免出现轻视、为难、伤害学生的情况。

2.3 关于课程内容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对《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能量”三部分的科学内容,多数教师认为适中。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教师们认为偏难的内容都是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要求探究的内容,实际上,这些内容在知识上的要求都是最低的,仅要求“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容易把握探究的“度”,对于一些探究结论比较明确的内容教师们比较欢迎。这说明教师对课程教学的认识和把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总体上。教师对科学内容标准是认同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同学科对某些能力要求不太一致。例如在计算能力的要求方面,数学允许学生用计算器,而物理学科却不允许用;物理教学中的文字式运算与数学不要求文字式运算脱节,初中物理的计算题要求带单位参与运算与化学、数学学科的要求脱节。诸如此类问题,都需要做出改进,不断完善。

回首十年的改革历程.广大物理教师对物理新课程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最初存在疑问、到认同、到今天的积极探索,这证明了物理新课程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实施方案是可操作的。可以预见,在认真总结十年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推广新课程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不断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搭建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加大对农村学校帮扶的力度,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课程实施的水平和能力,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实践必将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初中物理课程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多元化教学;教学质量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更侧重对知识性与专业性的化,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即教师和学生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对知识内容的学习掌握上,过于注重结果,忽略了教学过程,很容易造成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氛围枯燥。长此以往,对于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必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不断给初中物理课堂注入清新的活力,真正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中既掌握知识,又发展技能,更感受快乐。

一、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习效率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

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要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定义。在授课时,我向学生解释了“海市蜃楼”的形成原因。之后,我又让学生回忆了一下在星光灿烂的夜晚仰望星空,会看到繁星在夜空中闪烁不定,像人“眨眼睛”一样。趁机我向学生提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理解光的折射,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为实现高效的物理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先学后教”,提高学习效果

目前较先进的一种教学理念提倡“先学后教”,即教师在课堂刚开始时,激发学生自学、独立思考;学生自学完成后,由教师引导独立完成相应的问题,之后由教师检验学生自学的成效,后由教师指导总结修正方法,重新完成问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不是学习的主体,而站在学生的身旁,是学生的陪伴着,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教师可以设计适当缩短课堂教学的时间,留出空间来让学生当堂训练。例如,在刚刚学习电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之后,就可以将课堂初始时给学生做的演示实验开放给学生,鼓励学生用演示实验的工具进行自己创作的小实验。注意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电”的概念,熟悉“电的工作方式”。及时在理论培训之后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够有感性的认识,可以让知识在大脑图示中形成更加牢固的认知网络图。

三、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但在学习中还是需要依赖教师。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展学生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积极开发自主学习行为,让学生为之后的继续深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合作学习多以小组合作形式为主,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做探究性学习,共同努力完成所安排的学习任务。物理电学实验的教学可以利用电学实验的特点,安排几个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全班同学分层几个小组,探索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并讨论任务的完成思路。合作学习的优势不言自明。以学习欧姆定律为例:在正式教学开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总结前面学习过的电流、电压与电阻三个基本物理量,并尝试探索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导课之后,进入正式的合作教学阶段。首先,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推荐使用科学异质分组,尽量让每组的学生有丰富的种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在小组中的独特位置,这样利于老师为学生安排任务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有任务能做。其次,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验方案,教师根据每小组所选择的实验方案选择两位同学连接好实验器材并调适电表(电压表用0-3V量程,电流表用0-0. 6A量程)。然后,选择另外两位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当电阻不变时,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探索通过电阻R的电流与电阻R两端电压的关系;当电阻R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来保持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变,来研究通过电阻R的电流与其电阻大小的关系。之后,确定每组内的数据记录员,详细记录上一步骤中两个分步骤说得出的实验数据,组织小组成员分析讨论实验数据,形成初步结论。最后,教师再组织全班同学对所做的实验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归纳出欧姆定律。

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有许多摸不着、看不到的现象,学生对那些抽象的概念和现象缺少丰富的感性认识,很难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什么创新。而物理教学中大量的内容又是实验无法直接向学生提供的。例如:天体运动、大型船闸、航天发射、磁场、电流方向等,这些学生都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教学内容。可利用电视录像或多媒体课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把所讲的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化繁为简,从而把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通过多媒体变成看得见、看得清,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遥远的东西变成眼前的,使事物的形、声、色直接付诸于学生感官,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创新活动提供了大量感性材料和时空环境,学生见其形、闻其声、观其色,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形成影像,深刻地理解抽象和复杂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使教学难点得到了较好的突破。

结语: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检验教学效率的最终指标。为了创建高效教学,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设计多种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运用度,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快乐中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