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经济服务

区域经济服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经济服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区域经济服务

区域经济服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企深度合作 区域经济 服务性专门人才 培养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独特地位,高职教育就是以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在人才需求上有着不同的要求,需要多层次、多样化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正是面向地方需要,多层次、多样化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的教育机构高职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地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发展高职教育,必须与当地的区域经济,特别是现代区域经济相结合,探究高职教育与现代区域经济的联系点,增强高职教育服务于现代区域经济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为例,就校企深度合作与区域经济服务性专门人才的培养谈点浅见。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与深度合作

1.校企合作的内涵

“校企合作”主要是指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共同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企业急需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在国际职业教育中称为“合作教育”。世界合作教育协会认为,校企合作教育是高校与企业利用各自优势,利用不同的教育培训环境与场地,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不同功能,将学校校内学习与企业顶岗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有机地将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应用到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然后将实践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带回学校,进行再学习与再培养,从而促进“教、学、做”三者的高度统一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不同的专业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理解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结合的模式。

2.深度合作的基本形式

我国高职教育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实际上指的是在我国高职教育中为满足企业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而进行的实践教学的一种模式,它是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等校外机构之间合作办学的一种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未来劳动者的素质,进一步增强企业与高职学生之间双向选择的可能性,最终促进学生的就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速发展。目前,这种合作模式在国内出现了许多新名词,诸如“订单式”、“捆绑式”、“零距离”、“2+1式”、“学工交替式”等等;但是,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我们没有把企业合作的内涵科学地表达出来。因为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大都还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的初级模式,具有短期性,还不能叫做“校企深度合作”。

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大都归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不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从国际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来看,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才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培训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式培训和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都是极为典型的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深层次合作模式的基本做法是:企业与学校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可设置“校中厂”、“厂中校”。对于学校而言,学校设定科研攻关课题和产品研项目发,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为企业服务,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程序和产品,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与管理,从而提高整体效益和产品竞争能力。对于企业而言,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建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内实验室,提供老师与学生科研和实训的场地,实现学校与企业利益共享关系,真正达到“教学―科研一开发―产品”四位一体的目标。

总之,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形式,进行校企深层次合作,学校在为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技能、营销、管理、咨询服务、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可获得企业发展状况和企业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和材料,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教学案例,使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有机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从其本质上讲,绝大多数还是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或正开始向紧密合作模式的转化阶段,合作模式离深层次模式还相差甚远。

二、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主动适用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自1986年开办以来,始终是针对旅游饭店、餐饮酒店、宾馆等企业的特点与需要指导教学、培养人才,始终贯穿着职业教育这条主线,不断探索职业教育的规律,使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取得了成效。

1、探索出了一套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在深入调查研究酒店行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职业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法,逐步总结出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办学形式的多样性,探索出了一条“循岗导教・2AB”的人才培养模式。

2、形成了一支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2名。其中正教授1人、副教授3人;中级职称教师6人;“双师型”教师占中级以上教师总数的80%以上,专职从事实践环节教学的教师人数有4人;来自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兼职教师10人。我们有一批爱岗敬业、行业中有一定影响的出类拔萃的企业技师和教师群体,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3、依托行业和企业办学有特色,形成了与酒店企业深入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早期属于行业办学,毕业生主要为饭店、宾馆、餐饮行业服务,这些毕业生目前大多数已走上本行业有关企业的领导岗位或成为技术骨干。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行业和企业的支持下成立了酒店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出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提供酒店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和酒店人才规格变化的信息,为办学决策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制订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4、社会服务功能增强,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广泛开展社会培训,服务区域经济,自身的专业及理论优势,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提供咨询与培训服务,多年来已服务过数百家企业,如武汉的纽宾凯、小蓝鲸、楚灶王、明星花园等酒店;北京的九头鸟、大雅梨;温州王朝酒店等等。2010年我系教师承担了武汉市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汤池温泉、湖北省旅游局举办的1+8城市圈旅游管理培训班的教学任务。近五年为社会开展各类培训1600人次。

5、贴近市场育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公认。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目前是湖北省重点专业和湖北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在全省高职高专酒店管理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我们以专业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赢得了用人单位的赞誉。我们通过瞄准社会需求,专业设置找市场,培养了适需对路的酒店专业人才,近几年来,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供需比在1:3左右,一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

6.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效显著,获得多项成果。本专业立足职业教育特点,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与改革,取得丰硕的成果。《酒店管理专业》于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高职高专重点专业。《酒店督导管理》于2007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餐饮技能与服务实训基地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实训基地和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餐饮技能与服务实训基地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酒店管理教研室被评为武汉市教学创新示范岗,专著《循岗导教:新高职、新理念、新模式》荣获2007年度武汉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参考文献:

[1]裘国伟.关于建立职教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几点思考[J].南平师专学院学报,

2009,(4).

[2]张静.对构建旅游教学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3).

区域经济服务范文第2篇

一、区域经济发展有待破解双层矛盾

(一)外部环境

1、完善市以下财政体制,进一步均衡市以下财力分配。这一外部环境所表现出中国区域共性问题,为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亟待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完善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改变“上级点菜、下级买单”的做法,使地方有足够财力落实其支出责任。

2、明确办公室赋予区级政府事权、管理权。区级政府相对于县(市)政府,在行政经济管理上有诸多限制,如无独立项目审批权、行政执法、执罚权或权限范围较窄,与城区所承担行政管理职责、服务项目建设不匹配。

(二)内部因素

1、主城区。虽然经济显现出快速发展势头,但更多停留在基础建设、房地产开发上,而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跟进速度较慢;园区建设中,产业承接优势不明显,产业项目积聚效应有待发挥;财政运行方面,前期实行“土地财政”力度过大,导致后期财政乏力,收支矛盾日益突出。

2、乡镇街。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目标制定过高或过低,缺乏科学性、可行性;自身优势挖掘不强,特色发挥不明显;产业趋同现象突出,资源配置不合理;乡镇财政实力较弱,大多数乡镇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农业,财源单一、收入来源不稳定、征收难度大、征收成本高;乡镇产业化进程迟缓。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不合拍。乡镇经济整体运行与区域经济中心目标不协调,无法通过互补而实现共同发展。这种滞后极大地影响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

二、区域经济发展有待增强内生动力

(一)政府服务给力,聚集发展加速度

政府推动——要加强领导,全力为经济服务。要促进经济发展,政府的职能必须转换到遵守市场经济规则上来,为各个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引导经济真正与市场对接。强化服务职能,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有效解决“该管的无人管,不该管的多头管”的问题,规范政府行为,服务经济快速发展。

政策引动—要加大鼓励引导力度,不断完善发展经济的各项政策法规,彻底拆除限制围城,使其发展有一个更大的空间和更广阔的领域,放心大胆地参与市场竞争。

科技带动——要把发展高科技企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水平的高低,依托科技提升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利用科技带动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建立名优品牌,利用品牌的龙头功能,促进特色经济发展。

园区载动——要把加快园区或私营经济开发区建设作为发展私营经济的重要载体,集中优势,连片开发,并以宽松的政策、良好的服务,吸引各方企业到园区落户。

资金助动——支持个体私营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筹集资金;协调金融部门,每年应安排一定规模的专项货款用于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二)城乡统筹谋划,打造发展强磁场

1、着力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努力创造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引导城市资本、技术优势与农村资源相结合,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要以农村产业发展和资源利用为基础,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城乡产业融合。

2、着力促进城乡建设同步进行。把城乡建设规划和国土整治规划结合起来,从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再到中心村屯都要有统筹合理的整体规划,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区别、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水、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效应。

(三)乡镇互动借力,推动发展新跨越

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乡镇财政收入有了快速发展,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财源枯竭,债务负担重等原因,乡镇财政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了乡镇财政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

1、解决乡镇财政困难的对策

一是加强财政建设,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从研究财源结构和经济结构人手,突出特色,打造支柱产业,推进农业产业经营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化解乡镇债务力度。积极推行“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头处理、逐步化解”的要求,摸清债务度数。盘活存量资产,增收节支等措施,积极稳妥地开展化债工作。

2、摆脱乡镇财政困难的出路

一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夯实财政增收基础,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优势开发新兴财源,着力优化调整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积极开发名、特、优农副产品,通过农民增收实现财政增长。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加工企业,确保农业增产增收。利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业加工企业,形成“企业+农户”生产模式,既有利于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又有利于企业发展基础建设。三是充分利用本地优势,结合自身实际,按市场机制发展乡镇企业,建设骨干财源,推进乡镇企业与大企业联合,依托大企业,求生存、求发展。四是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建设,开发第三产业,建设新兴财源。

区域经济服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服务地方经济;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129—02

一、必要性分析

(一)区域经济学科特点与内容

区域经济学涉及社会、经济、自然等不同领域,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为目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特点。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宏观、中观层次上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经济、城乡联系、农村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与开发、区域差异分析等;其次,在微观领域的研究包括企业组织、企业的兼并与退出机制以及组建企业集团、区域产业发展模式与途径、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等诸多的经济活动;还有对区域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决定了其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据区域经济学学科特点与内容,依托地方支持、坚持地方特色、满足地方需求、融入地方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区域经济学为地方政府与企业服务的优势,建立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对区域发展的决策与规划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

(二)区域经济学科与地方经济建设需求脱轨问题

区域经济学科一般设置在普通高等学校,区别于面向地方经济和行业需要的担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任务的高职院校,关门埋头教学的“理论式”现象非常普遍,与政府、企业的联系不密切,在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设置上缺乏考虑地方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大量杰出的应用型的区域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已刻不容缓。针对目前在区域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是培养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关键所在。

二、培养目标

(一)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智囊团”

积极主动参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科学规划和政策咨询以及各种软科学研究,努力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一是学生通过参与政府规划,打出服务政府的名牌效应,推动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二是开展各类软科学研究项目,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承担区域开发与规划、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等社会经济服务项目,如城镇体系规划、生态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城市战略规划、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潜力研究等,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地方相关决策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三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省、市、县等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咨询和研讨活动,深化官产学研合作与交流活动,扩大区域经济学科的社会影响和声誉。

(二)成为地方政府科技创新的“助推器”

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作为首要任务,把科技创新作为服务社会的突破口。一是通过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加强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培养优秀人才。二是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开展校企共建实验室、研究所、规划研究室等,专业人才走出校门深入企业进行科研实践,参与各类经贸、技术洽谈会等途径,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三是通过开展课题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三)成为地方政府继续教育的“动力源”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区域经济问题也日益凸显,为适应区域经济的新变化和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发挥区域经济学在指导区域经济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官员、公务员、规划者等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以及实现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所需的方法、手段的确定迫切需要再学习的机会和基地,高等学校就成为各地方政府官员、公务员等区域经济学习的继续教育基地。

三、培养模式的设计

(一)“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区际分工弱化、区域结构趋同严重等问题,是区域经济学面临的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必须培养“研究型”区域经济学科人才,深入解决区域发展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指导。

“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学生自身发展需求,有目的地在师资方面与学校达成共识,依托教师项目或学生科研创新基金等,指导学生(包括本科生)参与或立项研究区域发展问题,指导并资助学生撰写发表相关论文,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学术水平。

(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国相当长时期内“导师制”仅用于研究生教育,进入新世纪,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引领下,一大批高校试行本科生导师制,其研究与实践形成新的浪潮。在区域经济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实施导师制是指以促进专业人才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全面发展而专门为其配备导师,并给予个别指导的一种育人模式与机制。

具体做法是注重“教”、“学”、“科研”关系的辩证统一,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性学习”的基本教学模式。从统一授课变为根据学生特点和能力的个别授课,由原来的“灌输型”转为“启发型”。导师对所带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学生向导师寻求专业指导与正确的价值观,获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其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情况,与有关院校签订培养协议(订单),然后由学校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要求进行培养,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学用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做法是:首先,学校抓住人才需求点,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可满足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课程体系和技能训练框架。其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要求,设计专业课程,建立高等学校区域经济学专业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之间“无缝对接”的创新模式。再次,教学管理过程实行“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双循环互动教学模式,大力推行“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每学期都至少有三周时间到公司、规划院或政府部门实习的安排,实习过后,学生再带着问题回到学校,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实践的重要和理论的不可或缺,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四)“嫁接式”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政府对复合型的区域经济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需要其具备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嫁接式”的区域经济学科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专业间的相容,培养交叉式复合型区域经济学专业人才。

“嫁接式”培养方式是培养复合型区域经济学科专业人才的关键。以区域经济学与外语专业的嫁接式培养为例,学生前两年主要按照外语专业的核心课的要求进行培养,后两年主要按照区域经济学的核心课及实践课的要求进行培养。学生通过嫁接式的交叉培养,能够较为系统掌握区域经济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英语交流方面具备相当的水平,对培养国际化人才,增强就业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区域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是涵盖教学理念、培养方案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经济对区域经济学科高层次创新性杰出人才和应用性人才需要的关键。通过研究型、导师制、订单式、嫁接式等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实地观察、信息处理、综合分析、理解表达能力,达到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智囊团”、科技创新的“助推器”、继续教育的“动力源”的培养目标。研究型、导师制、订单式、嫁接式等培养模式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它们组合得当、配合默契、运转有序,共同实现区域经济学科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

区域经济服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英语 课程体系 高职特色 ESP

[作者简介]谢双双(1976- ),女,浙江温州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国际贸易。(浙江 温州 32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温州科技局软科学项目“以服务温州区域经济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R20130032)和2013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一般课题“高职英语教育与文化传媒产业人才需求对接研究”(项目编号:WZY201302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145-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温州经济的主体是民营经济,拥有14万多家的民营企业。产业集群具有显著优势,全市形成了汽摩配、电气、泵阀、家具、眼镜、服装等16个特色优势产业,35个“国字号”产业基地,200多个中国名牌。因此,在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方面,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强调实践能力培养,为当地经济服务等方面具有比较好的经济大环境。

实际上,很多院校更注重其专业建设,英语作为基础课其教学状况和学科建设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本文提出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旨在把公共英语教学改造成为符合职业教育理念的应用型职业英语教育,把英语教学、专业教学和职业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并且结合区域经济,全力为学生所学的专业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

一、配合各专业,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公共英语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虽然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授课范围涉及全院各专业,学生面广,但仍无法形成主导优势。人才的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鉴于此,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亟须重新定位,应不再是单一的语言类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而是要适应当地经济以及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突出个性化特色,要有前瞻性,要与他们毕业后从事的职业挂钩,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特定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应针对各个专业,培养具有英语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在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时要体现学生本专业特色。

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1.构建原则。(1)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强调实践教学。根据教育部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指导思想,建议把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基础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与行业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或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姜大源教授在总结世界职业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后认为,工作过程是职业教育课程实践与理论整合的路径、手段和结构,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从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出发。马树超教授和教育部高职高专处范唯处长在联名发表的文章中也指出,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必须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要素。(2)依据EPS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成果,发挥本院的专业优势。发挥本院的工科学科优势,这些优势学科直接面对本地企业,和当地经济紧密结合,因此可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的公共英语课程。另外,依据EPS是因为EPS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未来职业目标和英语教学结合起来,针对性强,符合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2.课程体系的结构设计。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分注重专业英语的词汇、句法、翻译教学,未能考虑到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需求;高职公共英语应用性不强,培养的学生不能有效地在职场中应用英语。因此,建立“必修+选修”完整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必修课包括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这两种课程在形式和内容上互相独立,但在层次上相互衔接。选修课包括专业英语、语言应用类课程、语言文化类课程,由各系各专业自行负责统筹安排。具体安排如下:

必修课的第一阶段为基础课阶段,建议要求各专业学生必修公共英语,内容主要为各职业共有的职场活动英语,重点训练各行业通用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在职场以及生活交际中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第二阶段为行业英语,内容主要为各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英语,重点训练典型工作场景下的交际技能,为学生对应的专业打基础,为其今后专业做好词汇以及表达能力的准备。

与此同时,根据各系各专业要求,以及学生专业需求和兴趣开设专业英语选修课。如专业英语课程,为有进一步深造或者科研需求的学生设置;技能类英语课程,像英语视听说和英语语法等;文化类英语课程,像英语跨文化交际和英美文化等。

3.教学方法的改变。原来的教学主要是“单词+课文”,以考级为目标,现在改革应该朝应用方向发展,力求做到“以人为本”,努力实施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交际法,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正确处理好语言基础知识和学以致用的关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充分条件。

4.建立新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学生每学期的总评成绩,参考其学习态度、平时作业、口语练习情况、听力测验、期末口语测试等进行多向综合评价。

三、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

公共英语课程一直以语言类基础课存在,对比专业课程在实训环节上存在不足之处。建议以仿真模拟的形式构建实训课程体系,减少理论课时,以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微格教室等场所设置仿真模拟职业场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一个单元的教授即一个工作流程,一个完整的课程就是一个工作流程。例如“鞋革英语”,“公司介绍―接待客商―介绍产品和设计―推销―售后服务”等就是一个仿真的外贸交易流程。建议编写适合本院学生水平,和当地经济需求相结合的配套实训实习教材。同时,制订实践教学计划或编写实训指导书,对实训教学的目的、教学课时及考核办法作恰当的安排,明确实训教学各环节的知识点、能力点、素质点相对应的内容、实训目标,做到任务明确、针对性强,以对实训教学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通过实训,使学生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四、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注意点

1.要形成相对稳定的分专业实用英语教师团队。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师资来源局限性大,知识结构单一。如我院的英语教师大都毕业于师范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以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毕业生占整体英语教师的80%以上。他们大都缺乏其他学科领域的专业实践知识和专业学科相关联的专业知识。因此,教研室应按照各系各专业分为各个备课组,人员基本确立,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行业英语教授能力,从而更好地为教师教学发展方向服务,确保师资充足而强大。

2.和学生所学专业紧密接轨,要有科学的课程标准。要完成各个专业的行业英语课程标准。该标准应从学生实际英语基础和水平出发,结合学生本专业的课程标准,真正为学生所学专业服务。

3.强调学生的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应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今后就业以及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应突出行业特色,以典型工作流程组织教学,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形成完善的、具有高职特色的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且能够使教学内容与学生职业紧密结合,促进高职教育建设的持续发展,服务好地方经济。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区域经济服务范文第5篇

一、高等医学院校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卫生人力资源支撑

为地方培养公共卫生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服务社会的最基本的内容。研究表明,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和土地,也不是劳动力,而是知识,是人的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代替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本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知识的获取要靠教育,因此教育是建设未来的重要手段,是使社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培养地方需要的人才。高等医学院校要将学校的发展与地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状况结合起来,努力培养高水平的卫生。

二、高等医学院校肩负传播文明卫生理念的社会责任

高等医学院校负有创新文化、引领社会、宣传民众的使命。教育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通过教育,将文明卫生理念传播到城乡各地,尤其是农村。提倡新思想、新文化已近百年,但中国公众的文明健康素质还有待提升。一是科学文化素养薄弱。据调查统计,与发达国家情况相去甚远。二是文明卫生意识薄弱。国民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良习惯已为世人侧目。我国公民的卫生意识有待提高。三是现代健康意识薄弱。早在20世纪40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了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的现代健康观,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医学和卫生革命的理论基础。

三、提供医药科技服务,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雄厚的科技实力是医学院校的一大优势。社会服务就是要让医学院校的科学技术及成果走出象牙塔、走进医院、走向社会,变成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这就是科技创新。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科技创新尤其是医药科技创新还比较薄弱。医学院校应该担负起引领社会医药科技创新潮流的重任,加大创新的投入,成立产学研联合体,让学校的医学科技成果通过转让、联合、自创生产等形式转化成现实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