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生产力 经济市场化 市场伦理
经济市场化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切实提高人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逐渐实行共同富裕。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上。因此,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市场经济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市场化,最根本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包括体制环境与伦理环境。二者相互支持,缺一不可。有体制无伦理,体制将被虚化、空洞化,有伦理无体制,则伦理将发生变异、变质。体制要有法治刚性,才有伦理建构力;伦理要有经济理性,才有体制支持力。具体如下:
一、建设明晰的产权制度与独立的企业制度
良好的产权制度建设是经济市场化的关键。具体包括:明晰产权;严格保护产权;产权自由流动。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要通过实行股份制,使财产的终极所有者与财产的法人所有者相分离,产权市场以劳动者个体所有权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联结成各种混合所有权,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垄断行业改革。在良好的产权制度基础上形成独立的企业制度,政府不再指挥企业运营,企业拥有明确和独立的产权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企业有充分的决策权,能够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化自主决策;企业对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负民事责任。
二、政府不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事物,主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政府为政治实体而非经济实体,其履行的职能是“公共服务”,即“公共管理”。除了国防、外交、公安、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等政治性公共服务外,也具有经济性公共服务职能,主要有: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公平竞争;实施宏观调节(由中央政府承担);支持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一般福利设施。不涉足赢利性企业,只经营公益性或非赢利性的甚至福利性的企业或事业,实施政策性经营,而这一切活动的经费全来自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增进市场的作用,也就是通过制定和执行规则来维护市场秩序,保持公平竞争,为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主要是制定并执行规则,包括产权的界定与保护,监督合同的执行以及公正执法等。提供公共产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管理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资产经营,提供法治环境和公正执法。运用总量手段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采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义务教育和构筑基本社会保障网络。维护公平竞争,制定反垄断法、公平竞争法等。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公正,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逐步实现教育和城乡流动的机会均等。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多种政策工具来扶助鳏寡孤独老弱病残,抑制少数人个人财富的过度积累,防止贫富的两极分化。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要按照“有限政府”要求,切实把政府工作的重心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把不应该由政府行使的生产经营职能,逐步转移给企业和市场中介组织。政府要有民主和透明的决策程序;权力要受到法律的有效约束;必须划清行政和市场的界限,从根本上抑制腐败。
加强民主参与。没有民主参与,又搞市场经济,肯定是不公平的社会。没有民主的市场经济就是既得利益者控制的不公平的社会。没有相应的政治改革,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化的过程就是“权力寻租”的过程。市场经济的“政治外壳”,只能是民主制度。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公正原则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政治体制,提升政治文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国家。若不进行以政治民主化为目标的有效的政治体制改革,贫富差距扩大问题,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问题,公共服务缺位问题,以及腐败问题等等,便难以有效的防止和纠正。如果政府还是经济实体与政治实体一身而任,则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将不免同时呈现。
三、切实实行法治,立法司法独立,培育全社会法治精神
现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目前我国的法治状况还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法律体系不健全,许多对于市场经济有效运作非常重要的法律,如《破产法》、《反垄断法》、《物权法》、《产权法》等至今还没有建立;在已经颁布的法律法规中,也存在诸多过时的、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规定,比如对企业设立规定过高的资本金要求,过多限制企业经营范围等;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不公等问题严重存在;独立和公正的司法体系也有待完善;转变根深蒂固的人情人治礼治传统,加强全社会尊法守法护法观念,更是健全法治环境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对一切从合法收入形成的财产权利实施保护,对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一视同仁、实行国民待遇。全面消除对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差别待遇和对非国有经济在价格、税收、金融、市场准入以及法律地位和社会身份等方面的歧视。着力营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实现在市场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法治必须维护市场竞争的有效,即市场竞争必须公平、充分、有序。
[关键词]税种结构;优化策略;国民经济运行;优化税制理论
一、新时期税种结构优化的基本标准
税收作为“体现着表现在经济上的国家存在”①,它天然就和政治与经济两大问题联系在一起,因而研究税收问题自然离不开政治和经济,必须以此为基本出发点,税种结构优化也应从政治与经济这两个层面来界定。检验一种税收是否优化的传统标准是帕累托效率标准,并以此为依据从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两个方面来定义最优税收,但其舍象掉了两个重要因素②:一是舍象掉政府税收收入充裕与否因素,从而在税收收入既定的假设前提下来探讨税收对经济效率目标与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程度;二是舍象掉税收征收管理技术可行与否因素,从而在税收征收成本既定的假设前提下来探讨税收制度设计对其需要的满足程度。因此,从政治与经济两个方面来界定税种结构优化,更为直观和科学。政治方面的内涵除了税收负担分配最符合社会公平准则以外,还应包括国家机器运转所需收入的最大满足;经济方面的内涵除了税收对经济运行的扭曲程度最小以外,还应包括税收征管效率的最大提高。根据税种结构优化的内涵界定,其包含的内容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确定:一是政府所需要税收收入如何通过各税种来实现,每个税种应承担多大的税收份额才最为科学;二是现行税制应该设置多少税种,每个税种应如何分布才最为合理;三是现行税制中应包含哪些税种类型,某一类税如何设计才能最好地实现某一税收政策目标;四是税种的税率高低应如何确定,怎样设计才能在收入与激励上寻求最佳的均衡点;五是税种的征管构成是否科学,现有的征管技术水平是否与税种设计的要求达到高度的一致性,理论与现实是否同时兼顾;六是税种与税种之间的关系如何科学地协调,以达到最大合力的发挥而不致于相互抵消。如果能同时达到以上要求,则税种结构才能称得上是优化的税种结构,否则就是一种非优化态势。由此可见,税种结构优化也就是通过税种及其各要素的设计来使税种数量、税种类型、税负高低、税种关系科学化与合理化,从而形成一个多类型、强功能、广税网的税种体系,最终达到实现诸税收政策目标的目的。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42页。
② 许建国:《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税收优化目标与改单思路》,载于《管理世界》1996年第6期。
二、目前税种结构优化的相关理论依据
(一)国民经济运行与税种结构优化
税收作为经济运行的一个子系统存在于国民经济运行的总系统之中,它通过对货币资金分配的介入来影响和作用于国民经济的运行。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首次从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中的社会流转过程入手,对税种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税种分布点以及课税对象选择进行的研究,则为科学搭配税种和正确选择课税点提供了基本思路。马斯格雷夫认为:在由企业部门和家庭部门所组成的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货币资金以要素市场、资本市场、消费货物市场、资本货物市场为媒介,形成周而复始的货币流量循环,政府税收就产生于这个循环系统之中。在各不同循环路径上选择课税点或课税环节进行征税,而形成不同类别的税种,并对经济运行产生不同的经济影响。根据这些影响可设计出组成税制的主要税种,如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营业税、社会保障税、消费支出税等,进而构成一个有机的税种结构。然而,具体到现实的税种结构中,因为在不同课税点上设计的不同税种可能会产生相同的课税效果。一方面存在税收等效现象,如对货物市场上的买者与卖者征税、对要素市场上的供给方与需求方征税,都会对税收收入、毛价与产量产生相同的效果,进而会产生交叉征收或相互替代的可能;另一方面,两部门经济运行流程图只能展现主要的税种,而不能完全揭示整个税种体系中的所有税种,未能体现对财产持有和转移的课税以及对受益行为和外部不经济行为的课税。
(二)税收负担分配与税种结构优化
税收负担分配是税收理论与税收实践中的一个永恒话题和争论焦点。纵观税收理论的发展历史,在税收负担分配问题上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主张:一是税收利益税。这一主张认为,税收是对市场价格机制的模拟,故又称税收价格,社会成员所负担的税收份额是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付出成本的一种补偿,因而个人应按在国家保护下所获得的收益大小来按比例负担政府税收,做到受益大者多纳税,受益小者少纳税。二是支付能力说。认为要达到公平负担状态,社会成员必须依据各自的纳税能力大小按累进税率来负担国家税收,做到能力大者多纳税,能力小者少纳税。在以上两种理论主张中,均是以所得作为衡量受益大小或支付能力大小的标准,因而得出两种不相容的政策主张。按照受益原则,对所得的大小必须按比例税率进行课征,而按照负担能力原则,对所得的大小又必须按累进税率进行课征,同时由于对所得的协调而不承认财富的自然分配状态,因此其片面性是显而易见的。而现代财政学理论认为:在税收负担分配问题上,既不能单纯以受益原则为依据,也不能单纯以支付能力原则为依据;在税种的设计上,既要存在按受益原则为依据而设计的税种,又要存在按支付能力原则为依据而设计的税种;在受益或支付能力的衡量标准上,不能仅仅局限于所得标准,对受益原则采用消费标准,而对支付能力原则则应采用所得与财富的综合标准。因此,从税收负担分配的角度得出税种体系与结构的设计原则:税种体系与结构只能由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等3个系列所构成,流转税体现受益原则,所得税和财产税体现支付能力原则。
(三)有效税制理论与税种结构优化
有效税制理论是由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事务主任的维托。坦兹所提出的衡量税制的有效性的8个质量特征所构成①。其目的是为了估价税制的有效性,提出诊断税制的检验方法。具体可归为三大类:一是反映税种收入结构的指标,如集中性指标、分散性指标;二是反映税种要素设计的指标,如从量性指标、客观性指标;三是反映税收征管:质量的指标,如税基侵蚀指标、征收时滞指标、强制执行指标、征收成本指标。具体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税种收入结构方面,有效税制理论认为:在一个良好的税制中,相对少量的税种和税率就能承担筹集大部分税收收入的任务,在整个税种体系中存在不到4个主要税种或税率来确保大部分税收收入的获得。与此同时,还必须减少小税种对税制的干扰,将收入少的小税种数量保持在最低限度。通过收入集中度的提高和分散度的降低,可以提高税制的透明度。二是在税种要素设计方面,有效税制理论强调:从量税在整个税制中的比重严重影响税制的收入弹性以及抗通货膨胀干扰的能力,对从量税的高度依赖会对税制产生较大的负面效应。同时有效税制理论也指出,为提高税制对经济波动的适应性,应减弱对从量税的依赖以及淡化主观评税的色彩。三是在税收征管质量方面,有效税制理论主张:一要减小税基的侵蚀程度;二要降低税收征收时滞;三要加强税收征管;四要降低税收征收成本。总之,一个有效的税制所应达到的质量标准是:高的集中性指标;低的分散性指标;低的税基侵蚀指标;低的征收滞后;高的客观性指标;低的从量性指标;适当的罚则;低的征收成本。
(四)优化税制理论与税种结构优化
从古典学派到现代供应学派,许多西方经济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探讨优化税制问题。真正意义上的“优化税制理论”的贡献就在于系统研究了不对称条件下的税收激励理论问题。优化税制理论认为:充分、完全、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优化税制形态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参照系,在不对称信息的现实条件下,无法获得完全“中性”的税收工具,运用“扭曲性”税收具有不可避免性。在“最优税收”不能满足的条件下,我们的现实选择就是通过对各种不同扭曲程度的税收工具进行比较,从而选择扭曲程度最小的税收,运用“次优理论”来指导税制的设计。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优化税制理论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中顾此失彼的现象,即从理论上探讨了效率、公平与财税收入这三大方面的协调问题,又在实践中同时运用公平与效率原则来指导税制建设,强凋信息对税收征管的约束同样也是优化税制理论的一大特色。
① 维托。坦兹:《有效税制的质量特征》,载于《税收译丛》1998年第3期。
三、现阶段我国税种结构的优化措施与途径
我国的税收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改革。通过这两次税制改革,尤其是1994年的工商税制改革,使得我国的税种结构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优化,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税种体系与结构。总的来看,我国税种结构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税种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分布不甚合理。现有税种对捕捉经济活动税源的能力十分有限,有许多重要的税种仍处于严重的缺位状态。税种之间的协调性较弱,税种与税种之间的冲突、税收的交叉征收以及经济性双重征税现象在全国税制中仍普遍存在,某些税种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二是我国税种结构框架存在较大的缺陷。—个优化的税种结构中所包含的税种只能是流转税类、所得税类和财产税类。财产税类的税种过少,调节功能明显呈弱化状态,开征与设计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同类别的税种对效率目标或公平目标的偏向不是十分明显。三是我国税制与有效税制的几个质量标准还存在相当的差距。税制的分散度指标偏高,税基侵蚀较为严重。税种中的从量税过多,简化定额征收现象较为严重,征管力度仍显疲软。四是整个的税制建设及税种设计对信息需求的考虑不很充分,使得税收征管的理论与现实难以达到均衡。针对以上状况,近期优化我国税种结构的思路是:
【关键词】市场化竞争;企业合同;管理
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合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企业合同管理中,不仅要重视合同签订之前的管理工作,还应重视签订之后的管理工作。注重履行合同全部过程的情况变化,还需特别掌握对企业本身不利的情况,及时应对合同变更、修改、补充、终止等问题。不断加强企业合同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以防止由于合同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效益损失和企业形象的损坏。
一 企业合同管理的意义
企业合同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合同的审查、监督、控制;进行合同签订时组织、计划、指导、协调等一系列活动。合同管理的过程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签约程序,还是一个需要谈判、起草、签订、履行和监督的环节。
在如今的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加强企业合同管理,可以充分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规范企业的组织行为,实现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保障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和发展。从全球经济化的角度来看,企业合同的有效管理在企业制度方面实现与国际经济体系的接轨,有利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二 市场化竞争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市场化经济体系也逐步深入到各个企业。市场化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从各自利益的角度出发,为取得更好的产销条件和获取更多的市场资源而竞争。通过竞争,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进而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市场竞争主要包括商品竞争、素质能力竞争、服务竞争、信息竞争、价格竞争及信誉竞争六项基本内容。其中,信誉竞争包含企业合同管理的好坏。企业合同妥善管理不仅能维护自身的利益,还能在同类行业中以信誉的优势提高市场的占有率,以提高经济收益、保持自身不断成长以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 企业合同的管理模式
一般情况下,企业会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进行对合同的管理工作。企业通过合同来确立民事关系,这种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由此可见,签订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根据其本身具备的特点,决定了合同不是由企业内部的财务、人事部门管理,其已经超出了企业自身的管理界限。因此,企业需要设立专门的企业法律顾问部门进行合同管理。
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组织机构设置的不同,企业选择合同管理的模式也不同。但在大中型以上的企业中,合同的管理模式基本采用企业法律顾问部门统一进行管理,再与其他部门管理相结合。法律顾问部门对企业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负有监督、检查和指导的职责,各下属部门对本部门授权范围内所签订的合同负责,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可行性、完整性。
四 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化为市场经济,企业合同管理的发展也逐渐从起初的过于简单不规范,走向现今的细致规范,并趋于完善,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合同缺少完整性
企业为了来之不易的合同签约机会,签订的内容条款不明确或不全面,有时还会满足客户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很快的把合同签订下来。甚至在与老客户洽谈业务时,碍于情面以口头形式协议,不签订书面的合同。
2.合同履行率不高
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合同内容或主体的变更,但不少负责履行合同的企业管理人员忽略了及时变更合同的重要性,没有按照法定的条款和法定期限办理。有些合同没有注明履行期限,签者字人的盖章不很清晰等,这一系列问题都为企业合同纠纷埋下隐患。
五 加强市场化竞争下的企业合同管理
1.完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合同能够体现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各种法律关系。由于合同的专业性和法律性很强,特别是一些对企业影响重大的合同,能否正确签订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完善各项合同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如合同的审查、公正、授权委托、专用章管理、归档等一系列的制度确立。这些都是合同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完善这些制度,才能使合同的合法性得到保障,将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
2.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培训
利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外聘专家讲座、网络、选送深造等形式增强合同管理人员的合同业务能力和法律事务能力。同时,企业应制订相关的合同管理办法、规定,促进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完善合同管理体系
建立统一的合同管理体制,确定统一的合同管理部门;对合同的内容审查,应由企业合同主管部门审查,其他相关部门联合会审。各负其责,对合同项目及承办单位对合同的履行全面负责,确保建立管理体系的目的能够具体落实,只有各部门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才能把合同管理工作做好。
六 结束语
总之,企业要在市场化竞争的背景条件下不断地成长和发展,就必须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实施合同管理。在企业合同管理实践中,很多成功的企业合同管理都是将合同的权益按照职能分工分解的各个部门,再由各部门履行属于自己的职能范围的义务。这样,合同管理的整体水平会不断提高,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提高经济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武钢.浅析我国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31)
[关键词]经济演化;市场选择;适应性学习
[中国分类号]F0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09)07―0006-04
一、引言
从研究方法来看,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流派可大致分为两种研究思路,即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静态均衡和以演化经济学为代表的动态调整。从研究内容来看,新古典经济学可以认为是在环境静止状态下研究组织行为的“存在” (Being)经济学,而演化经济学可以认为是在强调有限理性的前提下研究环境变迁的“生成”(Beeoming)的经济学。演化经济学把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处于背景状态的演化力量和机制放置于核心地位进行研究,通过添加环境变迁的调整系数。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变迁规律和生成机理进行动态演化分析,新古典经济学可以被看作是当该系数为0时的一种特例。
一般来说,经济演化是指经济变迁中的渐进变化和发展轨迹,是所有个体对外生环境变化的瞬时和最优反应的总体描述。在经济演化过程中,涉及到市场选择和适应性学习两个反馈环(Feed-back Loops)的共同作用,即市场的选择机制和个体的适应机制,前者强调组织体对外部选择标准的适应过程,后者强调组织对适应行为的学习过程。选择机制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主导作用,该机制是趋向于减少多样性的淘汰机制(即减少企业个数),适应机制在演化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该机制是趋向于增加多样性的生存机制(即增加企业个数)。
由于经济演化范式逐渐被接受和认同,因此如何将生物演化机制与经济变迁进行有效的结合和类比,成为目前演化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以经济演化的市场选择机制和适应性学习机制为基础,剖析两者间的动态协调机制。探究社会经济演化与生物群体进化之间的相似性。
二、市场选择――非人格化的甄别机制
在经济演化中,一些类比被用来反映经济过程的生成机制和运作模式,如自然选择就被看作是和市场选择相类似的机制。市场选择(Mar-ket Selection)是在消费者集体投票的模式下,形成一种决定组织(企业或产业)生存的动态决定机制,适应市场选择标准的组织将得以发展,背离市场选择标准的组织将逐渐被淘汰。关于市场选择的决定性作用,即市场选择究竟在哪个层次上发挥作用,是基于产业还是基于个体企业进行选择,一直是演化经济学中争论的问题之一。
(一)基于个体的市场选择理论
个体选择理论的提出,更多的是基于对边际主义的批判。边际主义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认为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则企业家将继续扩大产出,直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但牛津研究团体的霍尔和希奇(Hall,R.L.and Hitch,CJ.1939)通过对一些企业家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家在实际运作中,并未采取基于边际的价格和产出策略,而更多遵循的是全成本价格策略,即以直接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和利润率,最终确定商品的价格,这种做法往往源于企业家所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
1 企业家的有限理性
个体选择理论更多的强调企业家的决定性作用,即企业家的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决定着企业能否适应市场选择标准。在个体选择理论中,企业家追求利润这一假设应该与追求利润最大化区分开来。逐利性是商人的本质,但是任何商人都很难界定其利润最大化的边界。阿尔钦(Alchi-an.A.A,1950)指出,只要考虑到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性,传统理论中的“利润最大化”就缺乏其有力的理论基础。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强调模型的确定性,但当模型中包含了确定性后,它的预测功能又令人质疑。因此在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家不再被看作是“完全的理性决策者”,而被看作是一种“适应性制度安排”,市场力量决定企业组织的“形态”。在市场选择过程中,被环境接受的幸存者,其行为被证明是“适当的”。
2 企业生存能力
除了强调企业家的作用,个体选择理论同样考虑企业中个体行为的差异性和偏差性。即使撇开信息不完美、计算能力不足这些弱点,人类本身也不是机器,因为文化为人类赋予了千差万别的价值观或者说偏好,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与行为规则使得理性假设无法保持内部的一致。恩科(Enke.S,1951)指出,企业员工偏好、目的、价值观和动机制约着选择的一致性,当企业内部由于选择标准的差异而导致内部冲突加剧时,其适应外部市场选择标准的能力将大大降低。因此企业生存能力(Viability Analysis)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企业家的领导下,良好的团队作风和协同意识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
(二)基于产业的市场选择理论
最早提出基于产业的市场选择理论是马歇尔(Marshal A.1920),他在进化论基础上对产业结构和发展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产业是由一系列在生产成本、市场份额、规模、年龄、知识、组织等存在诸多差异的企业共同构成的。单个企业的成长和衰亡是经常性的,而一个产业却可以经受长期的波动,甚至可能出现长期稳定向前发展的趋势@。
1 适用于产业层次的利润最大化
支持产业选择理论的学者认为,尽管利润最大化对于单个企业的分析并不适合,但其适合于产业行为的分析。企业内部的力量――企业家的预测和决策,可能会导致单个企业陷入发展困境,但这种偏离会被外部市场的选择压力所纠正,促使那些持续保持最大化正利润的企业被保存下来,而偏离这一选择标准的企业(如持续亏损)将被市场逐渐清出。
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导致市场选择标准的产生。从长期来看,市场选择压力将确保产业中企业的行为接近于利润最大化行为的假设。弗瑞德曼(Friedman.M,1953)指出,直接决定企业家行为的因素是习惯性反应和随机性机遇,当这些因素与市场选择的标准近似符合时,就被产业保存下来。无论企业是否致力于利润最大化,市场的选择机制将最终确保。每一个被保存下来的企业在竞争表现中与“利润最大化”行为相一致。
2 消费偏好和技术创新导致需求变迁
产业存在生命周期,企业也存在生命周期,但这两种生命周期的决定因素是不同的。当由于技术创新导致消费者偏好发生漂移时,旧的产业会逐渐衰亡,新的产业将逐渐兴起;在需求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消费者选择不同企业的产品,将导致竞争力弱的企业逐渐退出市场,竞争力强
的企业逐渐扩展市场。也就是说,当需求偏好相对稳定时,市场选择的层次是企业,当需求变化频繁时,市场选择的层次是行业。在信息技术、生命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技术创新引致的需求变迁非常频繁,因此市场选择的层面应是基于行业层次的。
基于需求的快速变动,韩楠和弗里曼(Han-nan M.T.and Freeman J.1972)把群体生态理论应用到组织理论中,认为组织在环境中能否生存和生物的适者生存规律是相同的,环境将根据组织结构以及其与环境匹配程度来决定选择或淘汰某些组织。这一理论强调在种群层次上环境对组织的选择,即环境选择的对象是某一整体而非单个组织,认为环境主要在产业层次上发挥作用。
三、企业适应论――人格化的学习机制
在不确定性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企业采取各种有意识的适应行为是非常理性的。“适应性学习”机制的倡导者赫伯特・西蒙(Simon,H.A.1959)提出的有限理性理论认为,由于决策者知识与计算能力有限,个体和组织的行为往往只能是有限理性的,因此通过学习形成的适应性反馈机制可以尽量增加其行为的理性。适应性学习已经成为在“市场选择”之外,促进制度演化的第二个最重要的演化机制。企业的学习包括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内部学习以坚持内部惯例为基础,外部学习则体现在对适应模式的外部搜寻。
(一)基于惯例的内部学习机制
惯例相当于生物演化论中基因的概念,是企业内部一切规则和可以预测的行为,包括企业的生产技术、人事制度、研究与开发以及投资策略等。企业的惯例是其持久不变的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行为方式。
1 惯例保持
由于判断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等的限制,企业决策实际上不是理性的,决策规则往往基于习惯或长期有效的简单规则,即路径依赖效应。一个产业中的不同企业所尝试的惯例中肯定存在一些差异,而这些差异必将导致遵循这些惯例的企业的赢利能力的差别,不同惯例赢利性的差别将被转换成市场份额的不同的增长比率。
2 内部沟通
个人虽难以预知未来,但却能从一个组织长期试错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中进行学习,最终形成对组织环境的有效适应。如生物基因一样,制度、习惯、惯例和组织结构等做为历史的载体,通过内部模仿而传递。企业内学习的功能就在于把组织内个人所特有的意会知识转化成企业成员所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特有的新的意会知识,它是通过语言交流、观察、模仿和实践的结合来完成的。
保持基于惰的惯性,其实际意义是企业对自身以往成功经验和保守计划的学习。当惯例能够达到满意效果时。企业遵循惯例,当惯例难以达到满意效果时。企业进行外部搜寻,潜藏在惯例背后的是企业认可的默示知识(TacitKnowledge),惯例促进了组织特定操作知识的存储和累积。
(二)基于搜寻的外部学习机制
搜寻相当于生物演化论中变化的概念,当企业的惯例难以达到满意效果时,它将进行搜寻。搜寻包括对外部信息的收集和外部运营模式的学习,因此搜寻可以理解为是对外部环境进行学习的过程。通过搜寻,最终决定是否用新的惯例代替旧的惯例。
1 模仿成功者
演化经济学采用进化生物学的个体群观念来对新奇创生的扩散进行分析:“从个体群层次来看,任何个体的决策,无论是创新、模仿或保守的。都影响到个体群中全部行为的相对频率。”这就是威特的“频率依赖效应”:一个个体对创新者是模仿还是反对,依赖于群体中有多少成员已做了这样的选择。模仿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搜寻手段,即通过对成功者行为的仿效以期达到获利的目的。把模仿行为同自身固有的经验或知识结合起来,就可能导致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从而形成创新。市场选择将导致以下情形:通过其他企业对成功企业的模仿和学习,从而导致有效率组织形式的扩散和传播。
模仿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存在时滞性,二是模仿的表层性。由于模仿的时滞性,使得被模仿者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垄断格局,而这为领先者扩展市场和积累资本提供了机会。使其可以凭借自身力量和优势,通过提高市场竞争门槛,阻止其他竞争者的模仿行为。由于模仿的表层性,使得模仿企业难以真正获取被模仿者的成功经验,而必须将其获得的信息与自身的经验、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单纯模仿只能导致模仿结果的失败。
2 反复试错
在没有现成模式可以模仿的前提下,试错(trial and Error)就成为了一种新的有意识的适应。生态理性的发生秩序是基于反复试错的演化过程,它最终形成了在家庭和社会中发挥作用的行为规则、传统与道德等,为企业的产权交易和个人的社会合作奠定基础。从原理上讲,试错行为最终形成是一种收敛过程,使企业行为逐渐逼近市场选择的标准。在这一收敛过程中,未能坚持到最后的企业将遗憾的被市场清出。
在试错过程中,挫折破坏了经济行为者的预期水平,从而使其产生了对新的、未知的选择进行搜寻的动机。在没有成功前兆的情形下。随着搜寻时间的延长,经济行为者的预期水平将逐渐下降,最终将趋向于目前可行的选择,搜寻的动机消失了。反之,如果搜寻被证明是成功的,预期水平将提高。
四、市场选择与适应性学习之间的关系
(一)强制性和选择性
市场选择作为评判企业优劣的一种检验制度,属于外生性标准,该选择机制具有强制性,即适应市场标准的企业将得以生存和发展,不适应市场选择标准的企业将被淘汰。适应性学习作为企业对外部环境适应的一种主动迎合,属于内生性机制,即企业可以选择是否进行学习,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学习。在强制性外生标准的压力下,企业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完成适应性学习,但该方式是否合适,最终是由市场选择标准来评判的。因此可以说市场选择标准具有主导和定向作用,迫使企业沿着其指定的方向进行适应性学习和发展。
适应性学习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而形成一定自我改进机制,它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过程,即企业不断改变自己,使自身能适合于在某一市场中生存的过程;二是指结果,即有利于企业生存的特征被保持,不利于企业生存的特征被淘汰。由于企业适应市场选择标准往往是暂时的而不是永久的,因此使得适应性学习成为一种贯穿企业整个生存过程的动态调整机制。
(二)群体性和个体性
市场选择标准的变迁,将改变现有行业内所有企业经营模式,因此市场选择导致在群体层次上发生改变。适应性学习模式的改变,将改变企业自身与外部选择标准的符合程度,因此适应性学习导致在个体层次上发挥作用。由于个体适应性学习模式的差异性,导致最终满足市场选择标准的群体组合被保留下来,构成了产业内的企业。
市场的不确定性,源于消费者需求的不确定性。由于市场选择标准更多的依赖于消费者的集体行为,而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容易导致企业的群体行为会产生偏差(如环境污染等)。因此,市场选择标准应适当介入政府的调整,把政策的宏观引导和消费者的集体投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保证市场选择标准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五、结束语
市场选择作为决定企业生存的判别机制,属强制性外生标准,适应选择性标准的企业将得以生存,不适应的企业将被淘汰。在需求变化相对平稳时,市场选择倾向于在个体层面上发挥作用;在需求变化相对剧烈时,市场选择倾向于在群体层次上发挥作用。
关键词:存款利率市场化  ; 经营绩效  ; 银行风险  ; 存贷利差收窄
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现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市场化。然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却比较缓慢,因为存款利率管制一旦放开,将使我国银行业形成彻底的市场竞争机制,并导致存贷利差收窄,使经营管理差的小型商业银行在失去“刚性”价格保护的情况下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因此,存款利率市场化会给银行在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上带来风险,进而影响银行经营绩效。同时这也会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所以研究在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存贷利差收窄与商业银行风险及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为商业银行在评价风险与经营绩效时如何考虑利率这一因素提供参考就显得很有必要。
文献综述
(一)关于利率市场化下存贷利差收窄的研究
关于利率市场化对存贷利差变化的影响,多数学者都认同存款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会收窄这一观点。盛松成、童世清(2011)研究发现存贷利率如果较大,既有碍于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也不利于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所以我国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存贷利差会逐渐缩小。肖欣荣、伍永刚(2011)通过分析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发现利率实现市场化后存款利率相对于市场利率变化的弹性会显著增强,银行融资的成本也在相应的提高,存贷利差不可避免地也会收窄。
(二)关于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研究
Andries A M和Capraru B(2013)实证分析2004-2008年17国银行数据发现,金融自由化程度高的国家可以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提高银行绩效。与众多的关于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盈利模式和经营管理的研究相比,国内有关银行利率市场化和经营绩效的研究文献较少,并以理论研究为主。孙旭、陈嘉(2005)研究发现当利差收窄时,将造成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减少,尤其会给那些严重依赖存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的收益带来冲击。罗熹(2013)认为利率市场化将给我国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带来冲击,降低其净利息收入。
(三)关于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经营风险影响的研究
国外文献主要把利率市场化看作是金融自由化的一个部分,主要探讨利率变动对金融系统,尤其是系统性银行在金融危机中的影响,进而认为利率风险是影响银行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代表有Triki和Maktouf(2012)用40个发展中国家1989-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金融自由化会导致银行系统性风险发生,较高的真实利率是导致银行危机爆发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国内文献从论证利率市场化后单个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出发,强调银行微观行为上的风险防范。例如邵伏军(2004)认为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是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并借助金融约束理论提出了银行风险控制策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发展,对利率市场化影响的讨论不再局限于风险的形成机制,而是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及激励约束行为进行了阐述。巴曙松、严敏等(2013)认为中小银行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将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提出了中小银行可以加大力度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建议。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利率市场化与银行经营绩效和银行风险影响的文章不多,本文在我国贷款利率已经放开,存款利率市场化尚未启动之际,研究存贷利差收窄是否会对商业银行风险与绩效产生影响,在国内尚属首次。首先,本文从存贷利差收窄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银行绩效与经营风险的相关性,这是本文在研究内容上的创新点。其次,本文创新性的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各引入了经济周期和收入多元化,用以衡量在存贷利差收窄的背景下对银行绩效和风险相关关系的影响。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国14家上市银行2005-2013年年度数据,为了提高实证的准确性,筛除了时间跨度过短的样本(农业银行、宁波银行)。其中:银行微观数据来源于Bankscope数据库、各银行2005-2013年年报,并根据原始数据计算得出;宏观经济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网站;使用stata.1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二)变量选取
各变量解释如表1所示。
(三)模型构建
根据以往的研究结论以及本文提出的假设,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实证检验及分析
1.存贷利差收窄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表2中模型1反映了IGAP与ROA正相关,即存贷利差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存贷利差的收窄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产生负的影响。这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传统的存贷业务带来的利差收入。存款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势必会提高存款利率来吸收更多资金,同时在贷款利率上也会相应给予更多让步,这样银行在收益减小的同时成本却在不断上升,这给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带来了消极影响。
2.存贷利差收窄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表2中模型2反映了IGAP与ZROA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存贷利差收窄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呈正相关关系。这主要因为存贷利差收窄,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会使贷款利率降低,使商业银行在对信贷资产的定价方面以及贷款客户的选择上更加谨慎,降低了逆向选择的风险。同时,存贷利差收窄导致银行利差收入减少,商业银行会加大力度发展中间业务,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从而使收入多元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银行的风险。
3.存贷利差收窄背景下银行绩效与风险的关系。表2中模型3得出ZROA的回归系数为-0.176,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了t检验。说明在存贷利差收窄的情况下ROA与ZROA呈负相关关系,即银行的绩效与风险呈正相关关系。这与经典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得出的结果一致,也验证了多数文献关于银行绩效与风险的理论分析,即银行总是愿意去以更高的风险来换取更多的收益。
4.存贷利差收窄背景下收入多元化及经济周期贡献程度。从表2中模型1看出GDP、DIV与ROA正相关,说明经济增长和收入多元化水平的提高对银行绩效有正的影响;模型2中数据表明GDP、DIV与ZROA正相关,说明经济增长和收入多元化水平提高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所以模型3中引入了D1及D2作为交叉变量。由实证结果可知D1、D2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1和0.1913,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了t检验。说明银行的绩效具有顺周期效应且收入多元化对绩效的提升有积极影响,如表2所示。
5.其他控制变量的解释。在模型中银行贷款损失拨备率的回归系数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了t检验,表明拨备与银行的经营绩效正相关,贷款拨备充当了银行利润的蓄水池,银行可能在利润较低的年度从贷款损失准备中转移资金提高利润,而在利润较高的年度又可能会适当的隐瞒利润,从而将利润的一部分转移至贷款损失准备中,导致了贷款拨备覆盖率与经营绩效的正相关性。
政策建议
(一)加强主动负债能力
面对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应该提升服务水平并增强主动负债的能力,提升现有客户群的忠诚度,使本行资金的来源更加稳定,从而提高经营绩效。
(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于保护储户的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应加强对存款保险机构的政策及法律保护,赋予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及调查权利,建立其与人民银行及银监会在金融市场风险监控和救助方面的合作机制。
(三)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
宏观监管方面设立利率风险监管机构,该机构应建立相关的监控指标及利率风险预警机制。微观方面,加强银行自身的利率风险管理和控制,通过利率掉期和利率互换等金融工具转移或对冲利率风险,同时在利率风险造成损失后可以通过签订保护性条款等办法对银行的损失进行补偿。
(四)加大力度发展中间业务
各商业银行应适时转变理念,增加对业务、支付结算类业务、担保类业务以及基金托管业务的投入和相关人才的引进。从而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在银行营业收入中的比例,将规模优势转变为在中间业务的品种和技术上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盛松成,童士清.商业银行存贷利差:扩大还是缩小?[J].金融研究,2007(11A)
2.肖欣荣,伍永刚.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1(1)
3.Andries A M,Capraru B.Impact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on Banking Sectors Performance from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J].PloS one,2013,8(3)
4.孙旭,陈嘉.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4)
5.罗熹.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经营转型[J].中国金融,2013(3)
6.Triki M B,Maktouf S.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banking crisis:a spatial panel model[J].Journal of Applied Finance &; Banking,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