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基础建设;基础建设

Abstract: The status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level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degree of civilization, the material conditions of urba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Key words: urban infrastructure; infra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U984

城市基础设施的增长不仅是城市容量的基础,更是城市生活品质提高和城市文明的保证。城市供水设施保障城市居民饮水具有卫生标准。2005年中国城市自来水供水总量达到501亿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量达到172.5亿立方米,用水人口32682万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4.1升。城市燃气工程建设使居民用上了洁净方便的煤气、天然气或者液化石油气。2005年全国人工煤气供应总量255.8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总量210.5亿立方米,液化气供应总量1222.0万吨,城市用气人口达到29488万人,燃气普及率82.2%。全国城市拥有公共交通车辆30.96万标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8.63标台,城市公共交通全年运送乘客483.7亿人次,城市出租车辆93.7万辆,为方便市民工作、购物、娱乐、交流提供了物质条件。

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近年来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程度显著提高,新技术、新手段得到大量应用,基础设施功能日益增加,承载能力、系统性和效率都有了显著的进步,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改善。我们先从基础设施领域拓展方面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基础设施除了交通、能源、饮水、通讯等的供给外,已经扩展到环境保护、生命支持、信息网络等新的领域。

一是城市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数字化建设成为城市建设新宠,信息网络构成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以移动通讯和互联网为代表,城市移动通讯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异军突起。

二是防灾减灾、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受到重视。城市紧急避险平台、消防和人防设施、紧急医疗救护设施等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的重点。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还要保证在特殊情况下不中断。

三是基础设施构成明显变化。除增加信息网络、城市应急设施和备用设施外,环境保护设施和电力、天然气等洁净能源建设份额明显加大。原有设施的改造、升级和换代成为重要建设内容。

四是基础设施的技术条件进步显著。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得到应用,技术和装备水平普遍提升,例如为了提高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自来水厂进行净水工艺技术改造,除常规处理工艺外,实施预处理工艺,同时对供水管网、供水检测、供水计量、再生水生产等普遍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

再从城市基础设施科学合理规划方面来看: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均衡协调是保证城市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这种均衡协调包括基础设施与城市规模、功能和空间的均衡,与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外部环境的均衡,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本身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各子系统之间的均衡和协调等等。所以科学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是重要前提这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将满足全国城市发展对供水的需求,还将大幅度地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水平。

最后从加强节水设施建设方面来看:

随着城市容量的扩张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缺水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和加强水资源的再利用成为新形势下城市水务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城镇万元工业增加值水效率较低,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达20%左右。提升节水能力,增加水资源再利用设施是节水重要环节,“十五”期间,中国城市每年平均节水约35亿立方米以上,2005年达38亿立方米。2005年全国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3.6%;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由2000年的220.21升减少到204.1升,呈稳中有降的趋势,用水结构朝着合理的方向调整。在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中国全面推进节水型技术、设备的研究和应用,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推进中水回用、雨水收集等水资源再利用基础设施建设。

由以上原因,我们要一面抓推进节能设施建设,一面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改革

一、大力开展推进节能设施建设

十一五”规划确定全国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城市耗能是中国能源消耗的主体,实现“十一五”能耗降低目标首先取决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和改造。目前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的20%左右,而采暖和空调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65%左右,供热采暖年耗能约为1.3亿吨标煤。按“十一”规划要求,全国节能2.4亿吨标煤,其中建筑节能1.01亿吨,供热采暖须承担至少1/3。集中供热比分散小锅炉供热效率高50%。据美国1995年对商用楼宇终端能耗消费的统计,CHP的供热只能解决29%的用能及提供电力,而CCHP可以提供47%的用能及电力。

二、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改革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第2篇

随着上海世博会的热烈举办,由此引发的“世博效应”对正在积极进行区域城市群同城化建设的长三角地区的影响越来越突显。区域要实现同城化,就需要满足区域城际间时空距离短、人口流动频繁、产业能级互补、中心城市地位突出、城市群达到集聚规模和民众区域认同感强等必要条件。显然,长三角地区同城化发展尚未达到如此要求,存在明显的不足。

二、长三角同城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交通网络还不够紧密通畅

目前,众多城市之间路网连接不够紧密、区域内轨道交通密度稀疏是长三角同城化的巨大阻力。据统计,目前每一个长三角人所拥有的铁路里程不足2厘米。而早在2005年,东京都市圈内每人拥有铁路里程已到达9.4厘米,伦敦都市圈内该数值则高达20.9厘米。

(二)产业结构趋同,分工合作还不明显

近几年来,长三角区域内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地方利益冲突突出,严重影响地区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自由流动和市场调节作用的有效发挥。根据2008年统计数据整理得到,江、浙、沪十大主要工业行业的重复率达到80%,江浙则更是达到了90%。产业结构趋同使长三角各地区不能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同城化效应的发挥受到了极大抑制。

(三)中心城市的地位不够突出

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首位度还偏低。根据2008年统计数据整理得到上海在长三角的经济首位度只有2.04,而苏州、杭州则分别达到1.78和1.21。与国际发达国家的首位城市相比,上海市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09年上海的GDP不到全国的5%,纽约、东京、伦敦则均达到了其国家GDP的四分之一左右。

(四)城市群规模还需扩大,产业能级还需提高

与国外城市群相比,我国城市群的规模还需扩大。美国三大城市群和日本三大城市群均占其国家经济总量的约70%。而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只占整个中国经济总量的40%。其中,长三角占22%。另外,长三角地区在产业结构、产业特色和产业能级上优势不够突出,城市群没有明显的城市功能特征,这都不利于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同城化发展。

三、长三角同城化后世博效应分析

(一)“二小时”交通圈的实现长三角地区时空距离的同城化

为迎接世博会,长三角地区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在跨江跨海大桥、高铁、地下轨道以及高速公路网络方面加快了规划建设的进程。在轨道交通方面,将上海铁路枢纽的布局由通道式向网络式发展,至2020年,长三角区域内每万人拥有铁路长度将达到0.63公里。公路方面,江浙沪三地正联手打造“长三角都市圈高速公路网”。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正式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两小时经济圈。后世博时代,城市群沿沪杭高铁,沪宁高铁、跨海大桥均匀密集分布形成网状结构,增强了城市的区位优势,有利于连绵都市区的发展。

(二)产业结构的区域调整、转移及能级互补加速了同城化的演进

合理配套的产业网络是城市经济圈同城化内在有机性的基本构成,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密切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间的产业差异性。产业互补使得各区域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避免恶性竞争。

1.长三角地区产业间的分工与互补

①产业链低端行业向周边地区的转移

世博效应带来上海地租的上升和商务成本的提高,许多传统企业的转移可能性大大加强。在后世博时期,传统工业的投资会向江苏、浙江两省甚至更远泛长三角等地转移。投资增加将使这些地区优先体会到同城化效益。而上海工业尤其是生产及仓储类型的投资将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预计将会形成传统产业的都市空心化。

②上海市产业结构的升级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会展活动,世博会的召开使会展文化和服务行业在上海日渐成熟。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活动将会带动上海市以及长三角地区酒店、旅游、商贸、广告、通信等产业的进步,直接促进上海和周边地区的产业升级。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世博会:举办地原是海滩边荒芜的区域,如今却已经成为重要的商务中心。另外根据三菱研究所得出的统计数据,1985年日本筑波世博会创造就业最多的部门主要为服务业(占30%),商业和贸易(占16.5%),以及金融与房地产业,而这些产业正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中坚力量。

世博后对场馆的后续改造利用也将加快承办城市的产业升级。1992年西班牙赛维利亚世博会之后,城市对世博园区进行了二次开发,兴建了“赛维利亚科技园区”,到2004年园区产值占整个城市生产总值的12%。1970年大阪世博会闭幕以后,原来的场址被改建成一个世博公园,成为大阪的近郊住宅区,带动了周边的房地产业。

2.长三角地区产业内的分工与互补

为了分享上海在世博会后带来的资金、知识、技术、市场的溢出效应,周边地区企业预计将在上海设置出于产业链高端的研发机构以及商务部门。后世博时代,更多的企业总部落户上海,形成总部效应。目前江苏和浙江也呈现出明显的工业化结构,其中江苏的制造业份额则达到90%,上海和周边地区“前店后厂”的格局在世博后会进一步加强。

3.上海市作为中心城市,地位日益突出,区域同城化聚集效应加强

根据增长极理论,中心城市是周围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通过向周围地区的产业关联效应以及扩散效应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辐射作用,中心城市较强的辐射带动力有利于区域同城化。此次世博会从诸多方面强化了上海市中心城市的地位。

①世博效应会带来人口的集聚和就业岗位的增加。如韩国大田从1991年筹备世博会以来以及世博后的几年,人口增长率与其他城市相比一直保持最高水平。而1970年大阪世博会闭幕以后的10年间,大阪府的就业率较1965年上升了10%之多。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世博会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提供的商品是“服务”,这决定了其不能实现大规模机器生产,是吸收劳动力人数最多的产业。

② 世博会有利于举办城市各类经济要素的集聚。上海为了成功举办世博会,直接投资将达280亿元,而由此带动的相关产业的产值将达数百亿美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类商务以及总部要素进一步集聚,各类交流渠道愈加畅通,世博园浦东片区则有望成为上海第五个城市副中心,加强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

③ 世博会的举办,有利与塑造城市品牌,加强上海国际声誉。据调查,在1992年西班牙举办的一系列大型国际活动之中,对于西班牙国际形象的贡献排名中塞维利亚世博会位列榜首,贡献指数达到75%,巴塞罗纳奥运会和欧洲文化之都的贡献指数则分别为74%和46%。

4.长三角城市群的扩大以及能级的提升促进了同城化进程

世博会往往会促进整个城市圈的扩大及能级的提升。据三菱研究所的调查数据表明,在世博会前期以及举办当年,大部分直接支出发生在以展览会举办地为中心大约200 公里半径以内,也就是长三角的“上海-无锡-杭州”的城市圈范围内。但在世博会后10年时间里,据世界经济信息服务公司的调查报告,世博效应的影响范围将远远超出200公里。1985年筑波世博会后10年时间里,世博会支出对全国经济产生的乘数效应比对筑波所在的茨城县大得多。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举办时正是日本快速发展的时期,加之大阪又是日本的特大城市,因而较之筑波世博会对周边城市群的影响力更强,此次世博会后,大阪所在的关西地带经历了持续10年的迅猛发展时期。

上海世博会与大阪世博会举办背景较为相似,辐射的范围将达到300公里以内的南京、扬州、镇江以至中国最富庶的华东六省一市。不仅城市之间联系增强,世博会所吸引的后续资本的到来会促进正在形成中的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基地的成熟。世博会对长三角地区旅游品牌的塑造作用也带来更多的国际商机和投资。另外,本次世博会所展示的低碳、生态、节能、绿色等先进理念和高新科技是推动长三角产业升级的两大动力。国外大量先进产品在世博会展出,促使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可以在国际背景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长三角地区新一轮技术革命,提升整个城市圈的产业能级。

5.时空距离的缩短使工作、生活与休闲娱乐同城化趋势凸显

① 居住、就业的同城化

一方面世博效应对上海城市品牌的塑造作用吸引长三角地区的富裕人口向中心城市转移;另一方面,世博效应带来的城市生活成本的提高将致使大都市人口向郊区新城集聚和沿着轨道交通线向更远的周边城市扩散:呈现出人口的城市化与郊区化并进的发展态势。另外,两小时经济圈的确立以及产业布局的同城化也推进了长三角地区通勤就业的同城化进程。

② 娱乐休闲购物的同城化

此次世博会游客中有超过半数来自长三角地区,在游世博的过程中民众体验到了更高层次的休闲和娱乐方式。后世博时期,上海娱乐、休闲、购物功能的强化还将持续吸引长三角地区人口来上海进行消费。而于此同时,世博效应带来的长三角旅游板块一体化也使得上海人口向周边地区的休闲旅游的频率增强。上海市与周边地区的双向娱乐休闲购物的行为,形成了娱乐休闲的同城化现象。

6.文化融合和观念趋同使民众对区域同城化的认同感大大增强

文化和经历的趋同是推动同城化的深层因素,增强相互之间的包容性,有利于彼此间人口的流动,经济和制度的联系。此次世博会,为体现上海世博会与长三角的联动,世博会主题论坛举办地将分别安排在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和浙江的杭州、宁波、绍兴。另外世博会期间每隔10天左右将安排一次“友谊日”活动,邀请外宾到长三角15座城市参观考察、举办论坛讲座、观摩文化艺术。此次世博会上所展示的低碳经济、绿色产业、生态家园和节能减排等核心理念使长三角民众的观念以及城市建设与生活发生质的转变。这种先进观念的趋同以及共同举办一次世界级盛会的经历,将会在未来长三角的发展中起到一股凝聚力量,增强区域的认同感,促进同城化的进程。

四、结语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第3篇

关键词:琶洲地区;公服设施;配置策略

琶洲作为代表广州市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沿商贸与交往平台,其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类别单一且分布不均的问题,不足以支撑未来产业集聚的发展需求。互联网产业区的公服配置需求有别于传统产业,就业人才趋于年轻化,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有定向的偏好需求,配套服务设施类型多呈现专业化、多元化与共享化的特点,应设置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的公服配置策略,健全琶洲地区的产业服务配套,高标准配置教育科研、金融商业、人才配套服务设施,整体提升琶洲地区配套设施的服务能级。

1公服设施现状分析

琶洲地区居民约10万人,多集中分布于中区、东区和南区(旧村),目前中、东区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基本能够覆盖居民的生活需要。根据《琶洲地区发展规划(2019~2035年)》,预测琶洲未来将达到80万就业人口及34万居住人口,增量较大且多集中于西区、南区和东区,亟须增加各区公服配套设施的建设。目前,琶洲地区的现状公共服务配套与基础设施整体配套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难以支撑产业发展需求。在教育设施方面,托幼、小学的服务半径基本满足琶洲中区及部分东区的住区需求,但西区及南区分布较少;初中、高中整体数量较少,服务规模有限;具有5所高等院校,但仅有1所重点大学,缺乏高等优质的教育资源与科研设施,需要依托南部大学城提升琶洲地区的教育影响力。医疗设施整体较少,零散分布2所综合医院、2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间卫生服务站,缺少较高等级的三甲医院。商业服务设施分布稀疏,服务能级低,且商业业态不成熟。文化设施方面,现代展览与历史古村之间各成体系,缺乏有效的组织联系。体育设施方面,缺乏群体性活动的公共场地(馆)以及供居民日常健身锻炼的健身馆。行政管理设施多为老旧社区基础配套,数量与服务能级有待提升,目前西区在建1处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市政基础设施的数量、等级、服务规模和预留规格较低。琶洲地区缺乏集中或分布设立的变电站、消防站、燃气供应站等设施,预留的设施数量和管廊规格不足。5G(电信)网络、区域无线网基站、大数据中心等通信设施和信息终端缺乏,不足以支撑琶洲打造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2前瞻性案例研究

2.1旧金山湾区“硅谷”

旧金山湾区“硅谷”是电子工业、计算机、互联网、金融服务等高科技事业云集的科技产业基地。(1)在教育设施方面构建高端的科研基地及生活配套以留住人才,积蓄智力资源。(2)在医疗卫生设施方面引入高端的医疗公共资源和服务,使硅谷居民的医疗保险率达到近90%。(3)在文化体育设施方面,地方政府向硅谷居民提供福利性质的体育活动设施,吸引和扶持创业初期的年轻人。

2.2纽约科技三角区“硅巷”

纽约科技三角区“硅巷”拥有众多的高科技企业集群。(1)在教育设施方面,硅巷附近的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学府能够不断地输送创意产业的新生力量。(2)在文化体育设施方面,硅巷在个性化的建筑里集聚知识要素,进行创意活动及科技创新活动。(3)政府投入资源扶持纽约新创公司社群,提供分享型办公场地和孵化器,降低创业商务成本。

2.3上海虹桥商务区

上海虹桥商务区是企业总部、贸易机构、经济组织的汇集高地。(1)在商务区内适当配置一些市级公立重点中小学和高端私立国际学校。(2)在医疗卫生设施方面,引进多家一流的医疗机构、科研机构进驻,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医疗中心。(3)在文化体育设施方面,引进影院、艺术馆等文化娱乐设施,提升文化环境品质。(4)在商业服务设施方面,打造具有高端品质、提供高端服务的五星级酒店、酒店式公寓,与公务、商务、高端消费人群需求相适应,为区域内商务活动提供餐饮住宿服务。(5)商务区配置前沿高端的产业与生活服务配套,专项用于高端人才的生产与生活,吸引周边人才及企业入驻。公共服务设施多面向产业、企业和人才需求,呈现专业化、多元化与共享化的服务特点。

3企业访谈及问卷调查

开展与中国对外贸易中心、腾讯、阿里巴巴等多家代表性企业的访谈,向暴风新影、树根互联、科大讯飞、唯品会、今日头条等25家入驻企业发放调研问卷,充分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发展重点及诉求,为公服配置提供有效支撑。经企业访谈发现,企业员工人均年龄30岁,对托儿所、人才公寓、娱乐场所、社交场所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需求量较大。代表性企业希望为科创企业提供类似“行业沙龙”的交流平台,促进科创企业人才的交流。经问卷调查发现,超过七成企业对公共展示体验中心、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技术培训中心、行业协会联盟、技术成果转化交易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具有较大需求。企业迫切需要行政审批快速通道和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对高层次技术交流及创投服务有较大诉求。

4琶洲地区公服配置策略建议

琶洲地区高端商务人群较多,公共服务设施诉求更趋于专业化、品质化与共享化,建议结合琶洲地区的发展目标及企业诉求,在保障基础公共服务配套的同时,新增并加强对高端产业和人才服务的支撑。为了实现琶洲地区高品质发展,应提升各项标准要求,达到高水平的支撑与引领。建议研究并编制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城市重要地区的公服配套与基础设施指标规范,作为指导和评价琶洲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

4.1配置创新型生产设施

生产设施主要以产业服务配套与市政基础设施为主,其标准建议根据琶洲未来主导产业的发展特点以及先进城市经验和企业调研问卷结果,进行前瞻性、高标准配置,为了支撑产业发展,提出创新性产业服务平台类设施。在市政基础设施方面,为了保障对琶洲地区数字经济产业、会展产业、总部经济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供给,应重视并加大对生产设施的配置投入,结合琶洲地区主导产业的功能特点,预留充足的产业配套与市政基础设施布局空间。建议重点完善相关网络、通信光纤、数据备份、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的输配供应体系,加快变电站、区域无线网基站、泊位充电桩、集中充电站的部署,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融入琶洲规划、建设及管理的全过程,满足产业快速发展需求。为了提高产业服务能级,结合企业问卷调研,建议增设大数据中心、人才服务市场、法务咨询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员工技术培训中心、重点高校产学研基地等服务平台类设施。大数据中心建筑规模以及选址要求具有特殊性,需要布局在地势平坦、用地开阔、电力成本低且具备丰富可再生能源处,建议在琶洲区外近郊区进行选址布局,同步预留输配管廊。为了顺应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的趋势,根据数字经济的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为高端人才提供充足的沟通交流空间,可参考美国硅谷、硅巷等先进经验,建议增设1处企业家俱乐部、4处创客空间、1处行业协会及产业联盟等共享交往类设施。通过提供共享设施及社会交往场所,促进服务和资源共享。

4.2配置高品质生活设施

从满足创新型人才和居民生活需求出发,规划教育类、医疗卫生类、文化体育类、行政管理类和商业服务类等生活设施。参考同类国内外产业区的配套设施,结合企业访谈、问卷调查结果,建议依据《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要求,增设早教中心、国际幼儿园、国际学校、健康管理中心(高端医疗)、社区图书馆/书店、艺术画廊及展示厅、康体健身馆、智慧电商体验店等设施。教育类设施方面,建议增设托儿所23所、幼儿园15所、小学13所、初中6所、独立高中5所、早教中心5所、国际学校1所;医疗服务类设施方面,建议增加养老院4所、综合医院3所、健康管理中心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处;文化体育类设施方面,建议增设社区文化站4处、少年宫4处、社区图书馆/书店2处、艺术画廊1处、群众性体育运动场地4处;商业服务类设施方面,建议增设若干银行营业网点、康体健身馆、智慧数字电商体验店等。

4.3构建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智慧管理体系的构建是监测区域运行体征、辅助管理者科学决策、提升区域宜业、宜居环境的重要途径。琶洲作为高起点的现代化、国际化定位发展区,应充分发挥广州城市新一代CBD定位和互联网集聚区的产业资源优势,以5G支撑应用场景由移动互联网向移动物联网拓展,构建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将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及公共建筑结合互联,建设与运营城市相关的智能基础设施,提高琶洲CBD地区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运行效率。

5结语

琶洲地区应前瞻性、创新性配置与主导产业集群相关的生产设施以及与社区服务相关的生活设施,构建“琶洲城市大脑”,结合“5G商用技术”打造琶洲智慧城市示范区平台,提高琶洲地区配套设施的服务能级,着力构建集生产、生活于一体,资源供应充足、公服配套健全的一体化品质社区,打造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创新服务设施。

参考文献

[1]冯善书.为何是琶洲?[N].南方日报,2020-1-15(AA1).

[2]刘松萍,聂浪.城市会展场馆内部及其周边商业环境的空间区位分析——以广州琶洲为例[J].旅游纵览,2019(16):158-160.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第4篇

关键词:集聚与扩散;区划调整;城镇化;示范区

Abstract:One year after the adjustment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Hefei has got its great space productivity, though it hasn’t made it strong advantages. Hefei may pursue its new role, plan and industrial distributions of a central metropolis on base of the enlarged space, and by setting up the model area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round Chaohu lake, it will finally gets it highland effect among Hefei economic circle.

Key words:cluster and distribution;the adjustment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urbanization;model area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3-25(5)

2011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合肥、巢湖、马鞍山、芜湖的区划调整。地级市巢湖正式不复存在,原来巢湖市区域被合肥、马鞍山、芜湖三个地市归并。自此,合肥接管了巢湖大部分地区,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为合肥所辖,合肥跨越巢湖毗邻长江,成为一个泛长江岸线城市。作为安徽省会城市,合肥长期以来受限于人口和空间,缺乏辐射皖西北区域的大都市能级。此次区划调整,合肥人口增加了近一倍,面积增加3000多平方公里。新的全市人口超过全省总人口的10%,初步具备发展成为特大型城市的人口与空间条件。

1 合肥区划调整之后:如何发挥空间生产力

区划调整给合肥带来了三大利好。

1.1 合肥兼并了巢湖的核心区域,“三分巢湖”最大的受益者是合肥

在此次空前力度的区划调整后,合肥不仅拥有了矿产资源在安徽省位居前列的庐江县,管辖由原巢湖市居巢区调整而来的县级巢湖市,并将巢湖全部置于其管治之下。实现了所辖四区、四县一市的城市格局,并最终使得合肥从一个内陆型城市一跃成为环大湖、沿长江的特大城市。合肥市的地域扩大了近一倍,达到11433平方公里,成为国内面积最大的城市之一。

1.2 合肥通过合并巢湖核心部分,人口增加近200多万,全市总人口达到了780万人口

增加了两个区县,使得合肥无论从区县数量和人口总量,都上升了一个大台阶。这让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城市的首位度获得提升。合并前合肥只有四个区,3个县;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人口445万人,只占安徽全省人口比例7%。全国省会城市平均辖区、县(市)11个,平均面积13,796平方公里,平均人口533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平均12%。在华东地区其他6个省会城市平均辖区、县(市)11个,平均面积9,640平方公里,平均人口560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平均9%。合肥市离这个平均数也有不小的差距。中部地区晋、豫、鄂、湘、赣、皖6个省会城市平均辖区、县(市)10个,平均面积8,182平方公里,平均人口550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平均9%。合肥也没有达到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平均数。因此,合肥此次经过区划调整合并,实现了人口占比超过全省10%,省会城市首位度进一步得到提升。“一个城市在区域内的首位度越高,其中心就会越强,从而会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能级。”[1]因此,人口的集聚与空间的扩张,有助于将合肥定位为长江流域重要中心城市。

1.3 合肥通过区划调整,带来了产业布局的优势

环巢湖生态经济区,给合肥未来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腹地。这种区划调整带来大空间国土资源的整合优势,能够优化产业布局能力,有利于实现产业布局一体化。“产业布局的一体化是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依托,也是城乡其他方面融合的最重要基础。”[2]环巢湖经济区的产业布局一体化发展规划,还可借助合肥濒临长江沿线港口优势,为合肥依托大长江区域发展物流与服务贸易业提供了新机遇。加上庐江的矿产资源优势,确保了合肥经济圈的经济结构完整性。

区划调整并非物理增量,更需要实现区域发展的“化学反应”,发挥重构空间的生产力效应”[3]。从区划调整之后,制定的《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提出目标“在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全力以赴把合肥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的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手段是进行巢湖的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为主。但合肥区划调整的核心方向应该通过做大空间,人口及区域腹地,提升合肥城市发展能级和规模。从城市发展的规律来看,无论是行政区划的调整及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关键是产业互动、产业集聚和产业纵深发展带动城市化发展,重点是聚焦带动能力大的产业带来城市经济结构升级。合肥是比较典型的工业化落后城市化发展的城市,要向实现合肥特大型城市发展目标,做好环巢湖开发是合肥空间与产业并举,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的重要选择。“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城市化发展为城市工厂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并且为城市制造业创造了异常广阔的市场,有力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社会发展,促进其社会经济转型。”[4]加快合肥环巢湖四县市的城镇化规划和产业规划,必将全面改变区域经济社会结构体系。从合肥新的规划目标来看,还未能够将环巢湖开发定位于合肥大城市空间增长所需进行的重构战略。而仅仅将生态旅游作为发展目标,没有将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水产经济、节能环保等可能的轻型化产业纳入整体产业规划,没有能够从规划目标上,真正实现产业升级与城市升级,产业集聚与人口聚居,旅游发展与生态建设协同发展的新战略转型。

2 合肥新空间结构下的产业集中困境

合肥是一个中国典型的“脑体倒挂”的城市。合肥作为国家确定的四大科教城市之一,也是全国除北京以外唯一一个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和托卡马克聚变实验装置的重要科技中心城市。虽然合肥有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省级合肥双凤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和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整个合肥所有经济开发区中,缺乏培植本土型大型企业集团,更缺乏能够带动产业集聚的重点行业。高科技企业数量和规模,都乏善可陈。上市公司体量也偏小。一个四大科教名城之一的城市,国家重大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并没有带来与之匹配的经济增长。这是合肥最大的发展软肋。直观的结果是2012年合肥全市生产总值(GDP)才达4164.3亿元。相比而言,合肥还不如江苏南通、扬州、镇江等江苏省的二流城市,更比苏、锡、常、南京差很多。因此,可以发现,合肥的科技产业及其贡献率,却远低于诸如苏州、无锡、常州、宁波、温州、台州等长三角发达经济城市。这种科研机构的庞大和强势,并没有带来科技企业和产业结构上的优势,呈现出典型的“脑体倒挂”,科技的“脑太长”,科技产业的“身体太短”。

与此同时,合肥城市化率也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到2011年,合肥户籍登记人口706.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6.27万人,非农业人口259.86万人;市区户籍人口218.34万人。全市常住人口752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355万人。户籍人口的城市化率不到40%,全域城市化率不到5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6%的格局。作为安徽首位度较高的省会城市,合肥的城市化率与东部发达省份,差距不小。因此,城市人口的集聚同样出现了非均衡现象,其结果便是合肥依然只是一个典型的三线大城市,属于中国大城市发展格局中的第三梯队成员。而合肥希望区划调整,谋求加快进入第二梯队,形成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特大型城市。

因此,合肥在区划调整后在大空间结构前提下,最需要突破的就是利用竞争优势,将科技中心城市发展成为科技驱动型城市。合肥必须及时将科技贡献率作为引导科技发展的重要指标。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60%一80%是由科技进步推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将制约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科技与经济、军事、文化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对它们的贡献率也就越来越高。”[5]合肥只有将加快推动科技研发、成果产业转化、就近落地、新产业集群化,才能最终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如此才能使得合肥借助区划调整的大发展战略机遇期,将城市最显著特色竞争优势,通过更广阔发展腹地的载体作用,开展新产业的规划和新布局,将环巢湖生态经济区打造为环巢湖新经济增长区,并通过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最终才可能发生区划调整的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合肥城市“脑体倒挂”的失衡现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在今天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科技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越来越有现实基础。合肥市应该学习外地的经验,大力开展科技创业政府计划,通过大力培植新兴科技型创业企业,就地转化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开展科技企业产品在地化使用奖励机制,通过科技创业的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出一大批立足本地科研机构的创新科技企业。同时,利用合肥强大的科技资源,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工艺和产品,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唯有如此,合肥才能在安徽实现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新型产业高地的目标,从而打造“合肥经济圈”的产业集中优势。否则合肥将错失区划调整带来的黄金机遇,错失一个城市真正的发展立足点。

3 合肥新空间生态下扩散型发展潜力

区划调整为合肥提供全周边腹地型发展空间。合肥市辖四区瑶海、庐阳、蜀山、包河,东西南北辖四个县,肥东、肥西、庐江、长丰,东南区域代管县级巢湖市。对于庐江和巢湖的兼并,使得合肥市东南、西南两翼获得了近4000平方公里的空间,并完全将巢湖纳入了城市内湖区。这种空间结构的大调整,为合肥获取城市建成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合肥应该借助全新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发展现状,再进一步深化行政区划调整,高起点打造特大城市发展框架。做大合肥主城区,提升合肥新空间生态集聚功能的同时,在区域内同时增强对的扩散发展能力。

3.1 抓紧制定肥东、肥西撤县设区的调整计划

现有的肥东、肥西县城区现已和主城连成一体,城市化水平较高,基本融入了合肥市的建城区域,合肥市几大经济开发区已经与肥东肥西完全接壤,一些大的商业综合体也已入驻肥东、肥西,两县在产业、城市功能、居住人口、服务配套层面基本形成了城市化形态。因此有必要将肥东、肥西两紧邻县及时进行撤县设区,赋予合肥更大的城市发展功能。如此一来,合肥新市区面积将大大拓展,主城人口也将扩展近100万以上,大合肥将初步奠定框架。并且,区划调整后的肥东和肥西可以是合肥城市环巢湖的重要空间节点,必然成为合肥市未来建设环巢湖城市和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前沿阵地。只有将肥东、肥西作为城区定位,才能确保合肥城市真正拥抱巢湖,将巢湖作为合肥城市内湖来重新定位,否则合肥的滨湖临江的城市格局,将难以实现。巢湖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也难以发挥推动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3.2 积极调整合肥主城区的发展定位

合肥应该在现有科教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大力拓展科教、医疗、文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能级。合肥应该在科教优势基础上,继续提升办学层次,扩展高等职业学校数量和规模,充分利用合肥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及中国科技大学这样的基础研究实力,向下培育面向生产领域的职业技术学院,打通上游科研机构、中游工程师培育、下游科技产业化的通路,最后才能形成基础研究人才、应用研发人才、工程技术人才、产业工人的人才链的全配套。这是合肥充分利用其科教优势的最迫切的方向。同时合肥主城区还需强化培育医疗、文化和现代服务业,要进一步提升合肥城市的首位度功能。这其中最关键的培育合肥服务全安徽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集聚与扩散的同步效应,这也是大都市发展的普遍性规律。

3.3 加强合肥与县级巢湖市、庐江县的发展性联系

区划调整所新增的这两个新市县,必须加快融入大合肥的发展体系。这就要求合肥必须建立与巢湖市和庐江县的快捷联系交通体系和产业体系。合肥需要优先建设直达巢湖、庐江的快速城际交通,加强三地的联动。如建设城际轻轨或地铁等,同时可考虑建设湖底隧道,加强沿湖地区的联系。尽快开通合肥至巢湖、庐江的城际公交,带动三地的发展和消费。只有这样,巢湖开发才能进入快车道,才能真正发挥区划调整后,巢湖开发引领大合肥开发的重要功能。

集聚与扩散是城市空间形态演化最直接的表象,也是城市内在自然发展的必然。[6]合肥必须通过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形成大合肥的产业集中与资源扩散的能力。科教、医疗、文化、服务业的进一步集中,新兴产业的扩散,形成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加快大合肥的城市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4 合肥区划优势下打造国家级城镇化示范区的战略重构

城镇化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最大动力。中国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2%,正式进入城市带动乡村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因此,提升城镇化水平,通过城镇化带来产业转移、人口转移、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将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同时,通过“农村城镇化转型,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口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客观要求。”[7]2012年,长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接近65%,而中部地区大都不超过50%。因此,对于中部地区而言,城镇化提速成为重要的结构化动力。合肥地处中部地区,既是皖江城市带的重要中心城市,也是合肥经济圈的核心引领城市。合肥市四区、四县一市,共辖有45个街道、65个镇、19个乡。农村人口多于城镇人口,城镇化潜力巨大。因此,在新一轮的城镇化发展时期,结合巢湖生态经济区开发,在区划调整的优势背景下,积极谋求打造国家级城镇化示范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做好县域范围内的城镇化制度设计,稳步实施,加快推动城镇化带动产业转型、人口结构转型、生态转型以及社会生活转型。

合肥县域城镇化有相对优势。首先,合肥南部四县市经济基础较强,具有率先进行城镇化提速发展的经济与空间优势。这四个县市基础在安徽省域都属上游。其中肥东县人口108万,现辖18个乡镇、3个开发区。2012年全县GDP达到350亿元,人均GDP超过3500美元。自2002年以来,连续九年跻身安徽县域经济“综合十强县”。肥西县是全国百强县,人口90万,现辖14个乡镇,1个开发区,2个合作区, 2012年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庐江县人口97万,城区人口30万,现辖辖17个镇,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基地县、全国水产基地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安徽省十强县、皖江示范区建设先进县。2012年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巢湖市人口89万,现辖辖6个街道,12个乡镇,2012年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合肥南部四县市总人口接近400万,城镇化人口接近150万,城市化水平接近40%,人均GDP全部超过3000美元,已经进入经济快速发展通道。其次,区划调整给环巢湖四个县市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巢湖市带来直接的发展机会。环巢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从空间规划中推动合肥加快进入“环巢湖时代”的步伐。环巢湖的发展将必然牵涉人口、空间、资源、产业结构的深层次调整。这种调整必然围绕城镇化战略展开,从而给环巢湖四县市带来结构性变迁的机会。最后,合肥谋求特大型城市发展目标,必须进一步提升城市化水平,必须将城市化水平提升到65%到70%以上,这将引发近250万以上人口的城镇化转化,从合肥南部四县市来看,城镇化人口比例偏低,下一步城镇化的发力点,这四个县市拥有较好的机会。安徽省提出未来五年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5%,作为安徽首个都市经济圈,合肥必须在城镇化建设提速、提量,才能有效带动和提升安徽省的整体城镇化水平。

合肥县域城镇化战略重构与路径优化。新型城镇化战略,按照厉以宁的说法是“老城区+新城区+新社区”[8]的模式。其中新城区、新社区都是城镇化的新增量。县域城镇化的着力点就在于将通过产业更新与升级,提升县城人口集聚能力,打造更多县级新城区。在条件具备的广阔农村地区,通过农业集约化开发与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村人口的就近城镇化社区居住。合肥南部四县市61个乡镇,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类似于“六边形中心地”[9]形态的新城镇空间调整结构,集中归并建设36个左右中心镇。通过中心镇的新社区开发,集聚60%的附近农村人口,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的推力,“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同时通过加强城镇服务业与工业化的拉力作用,“拉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从而通过“托达罗推-拉定律”[10],实现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变与城镇化集中。

合肥可以借助区划调整与环巢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遇,积极向国家争取新型城镇化示范区试点工程。通过落实试点工程,合肥可以获取国家、省、市、县四级财力与政策创新能力,从而谋划出一条“做大县域新城区,做实城镇新社区”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规划肥东、肥西城区、巢湖市区、庐江县城的城区人口达到平均为50万以上的中等城市规模,并将归并后36个中心镇,建成平均人口在5万人以上。争取到2020年,实现合肥环巢湖地区城市化率超过70%以上。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层面提升城镇化质量,真正打造为成为中部地区后发城镇化的示范区域。这一区域的城镇化可以在合肥市级层面进行统筹规划,统筹实施,统筹调节,实现从产业升级、城镇化建设、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发展。

通过县域城镇化的战略重构,合肥将获得加快特大城市发展的土地、产业、人口、生态优势资源,并能够充分享有将区划调整带来的红利,这是一种以“大空间战略”来弥补“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小空间发展战略短板的合理选择。[11]有利于提升城市集中与扩散的能级,并最终实现合肥主城区的大都市化与县域新型城镇化的双轮驱动发展格局。唯有此,合肥环巢湖大都市形态方能形成,最终合肥才能拥有在皖江城市带与合肥经济圈的更高首位度,更强集聚与扩散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鸿雁,谢静.城市定位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与治理创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190.

[2] 周明生,李宗尧.由城乡统筹走向城乡融合:基于江苏实践的对中国城镇化道路的思考[J].中国名城.2011,(9):16.

[3] 卢家瑞.生产力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

[4] 徐和平,李莉.城市化比较与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12.

[5] 邬焜,霍有光,陈九龙.自然辩证法新编[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211.

[6] 张伊娜.大城市空间结构减载的经济学研究:以上海为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2.

[7] 陈鸿彬.农村城镇化研究、建设及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56.

[8] 厉以宁.中国道路与新城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

[9]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334.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范文第5篇

>> “创意植入”: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辐射路径 品牌植入媒体创意产业的思考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影响城市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 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在网络营销中植入创意型病毒 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浅谈植入广告的“软植入” 人居、空间、创意 广告的植入魅力 基于多元分析法的人居环境质量研究 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保护方法 探讨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模式的改进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保护策略探讨 简析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及防治对策 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法的退役铀矿山辐射环境质量评价 创意人居吸引力 重视城市公园园林绿化 提升城市生活环境质量 论城市电视台品牌文化中城市精神的植入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叶辛,蒯大申.城市文化研究新视点[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顾大治,陈刚.文化规划主导下的西方城市旧工业区的复兴[J].城市问题,2012(7):88-91.

黄鹤.文化规划:基于文化资源的城市整体发展策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吴军.文化动力:一种解释城市发展与转型的新思维[J].社会学评论,2014(2):90-95.

国际金融报.过度依赖政府补贴众创空间怎一个乱字了得[EB/OL].(2016-11-28)[2016-11-30]..

张婷婷,徐逸伦.我国创意城市发展理念之反思[J].现代城市研究,2007(12):32-39.

唐燕,(德)克劳斯・昆兹曼.创意城市实践:欧洲和亚洲的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