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治疗呼吸科有效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老年患者 呼吸系统 护理 护患关系
呼吸科方面的疾病通常会反复发作,尤其是以老年患者居多。正由于呼吸科久治不愈的病情,呼吸科老年患者常常会引发焦虑、烦躁等情绪化反应,这给康复带来不小的影响。而且,老年患者病情变化风险较大,特别是一些肺心病或者哮喘等呼吸科老年患者,在夜间发病率以及死亡率都是比较高的。可见,医护人员在进行规范治疗的同时,注重呼吸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对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0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就诊的24例呼吸科老年患者,总结一下临床的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并选择2009年09月至2011年0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就诊的24例呼吸科老年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在60至90岁之间。本组24例呼吸科老年患者中,支气管哮喘者有5例,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有1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有2例,肺癌患者有1例。
1.2护理方法
本组24例患者经过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合理运用护患沟通技巧,进行了常规有效的护理治疗。具体护理方法描述如下: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胸痛症状有无加重,注意痰液的颜色、量等,特别是针对于老年患者,更应该加强晚上的护理,防止因为夜间病情加重而带来危险;及时根据患者病情调节氧流量,记录好血气监测数值。并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剂量;维持患者的气道通畅,加强痰液引流的处理,如使用呼吸机,护理人员应该认真观察各项参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注重患者所处环境的建设,保证通风、整洁、无菌。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 结果
本次研究的24例呼吸科老年患者是随机选择的,说明老年患者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属于高发人群。本组患者经过上述方法的护理后,康复以及好转的患者有22例,比例高达92%。说明本院针对于呼吸科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还是可行的,效果也是较为满意。
3 讨论
3.1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相当一部分呼吸科老年患者因为一时不能解除病痛,就会产生焦虑以及恐惧等心理,在整个临床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必须尊重患者的人格,保守病情方面的秘密,处理好护患之间的关系。
首先,处理好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以患者为中心,真正从患者的角度考虑,给予患者理解、关爱以及援助。如果患者由于种种原因闹情绪时,护理人员应该耐心对待,不要因为患者的一些言行举止而发怒,从患者的不满情绪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尽可能去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在日常治疗中注意操作细节,对反应迟钝者不可性急,对言语啰嗦者不要嫌烦,不要任意打断其话题,甚至流露不屑一顾的神情,注意礼貌和态度。平时主动关心老人,主动和老人打招呼,问长问短,以消除其孤独感、恐惧感。老年患者由于疾病折磨,力不从心,生活不能自理,护理人员更应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做好生活护理,促进舒适。
其次,对于呼吸科特殊的老年患者,应该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比如:急性痛苦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应该简洁,并可借助于搀扶等肢体语言传达同情及友善信息,令患者产生亲和感。在治疗中,对老年患者的意见和挑剔,切不可讲其“古怪”、“难缠”、“没事找事”而不加理睬,必须耐心解释,避免矛盾冲突。
3.2加强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呼吸科老年患者的呼吸道护理至关重要。首先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顺畅,避免因呕吐物、分泌物的误吸而堵塞呼吸道。对神志清醒者,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配以翻身拍背,雾化疗法,促进痰液排出。对于意识不清或排痰困难者,可行机械吸痰。可经病人的口、鼻腔、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处进行负压吸痰。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吸引时间少于15秒,两次抽吸间隔时间大于3分钟;吸痰动作要迅速、轻柔,将不适感降至最低;在吸痰前、中、后适当提高吸入氧的浓度,避免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呼吸道交叉感染。
其次,老年患者因为年龄、肌体等原因呼吸道的肌张力降低、肺活量也会有所减少,更会引起肺部的感染。医护人员要确保给患者一个舒适的环境,室温可保持在20度左右,湿度可在50%至70%的范围内。如果哮喘病患者,可适当调高一点室温以及湿度,这样可以促进气道的湿润,增强气道消除分泌物的能力。
另外,氧气治疗是呼吸科患者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可以改善呼吸功能,增加心肌的代谢功能。根据病情需要给予低流量、中流量或高流量吸氧。在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时,医护人员应该尽量采用双腔吸氧管,同时应该勤巡视,多观察,监测患者的氧流量,避免鼻导管脱落或者堵塞等。此外,吸氧的同时应该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深呼吸锻炼,这样可以获得更大的运动耐受量,比较适合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
3.3注重患者的饮食调理
呼吸科方面的疾病属于消耗性疾病,合理的饮食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及家属宣教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知识,借助于各种方式让患者对于自身疾病有所了解,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呼吸科老年患者的饮食调理注意点如下描述:嘱患者要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防止噎食及呛咳;以清淡为宜,避免辛辣、油腻以及一些过敏性食物;少食产气食品,多吃高蛋白、高纤维素的瘦肉、鱼、蛋和新鲜的蔬菜、水果;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饮水等。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呼吸科老年患者对于护理方面的服务要求也会不断提升,不仅仅是药物的治疗,而且还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护理交往,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建立一条途径。
参 考 文 献
[1]金文喜.浅谈呼吸科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2009,16( 3) : 94-95.
关键词:纳洛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
我科通过对2011~2013年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静注盐酸纳洛酮治疗,并与同期38例未给予纳洛酮的患者进行对照观察,为纳洛酮用于辅助治疗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可行性及优越性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选取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第6版《内科学》中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1]。包括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45~81岁,平均(62.5±5.0)岁;病程在2~11年,平均(5.0±1.7)年。78例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所以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积极控制感染、止咳、祛痰、平喘、解痉、持续低流量吸氧、维持呼吸道通畅及酸碱电解质平衡等常规对症处理,对于严重呼吸困难或明显呼吸抑制患者可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支持治疗。试验组4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564)0.8 mg溶于0.9%生理盐水10 mL中静脉推注,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 d,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1.3疗效判断[2] 参照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制订的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患者经治疗后气喘、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基本缓解,且血气指标基本恢复正常;②好转: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好转,血气分析指标部分恢复症状;③无效: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设检验标准P
2结果
临床疗效: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d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组40例患者治疗显效23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35/40);对照组38例患者治疗显效14例、好转12例、无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8.42%(26/38);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通常会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从而导致反复低氧血症以及高碳酸血症[3-4],最终引起患者体内β-内啡肽分泌增加,出现低血压性休克,开始抑制儿茶酚胺以及前列腺素对心血管作用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病理生理反应,使病情加重。纳洛酮属于阿片受体拮抗剂,能够通过阻断β-内啡肽对中枢神经的抑制达到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促进患者深快呼吸,增加通气量,促进二氧化碳排除;另外,临床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心病、肺性脑病等并发症,纳洛酮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发挥保护患者心肌细胞及脑细胞的功效[5]。我科对40例慢性阻塞性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纳洛酮辅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发现给予纳洛酮治疗的4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未给予纳洛酮组患者,这一结果提示在常规基础治疗前提下应用纳洛酮静脉注射,能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陈婷,曾红,陆建芳,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死亡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2013,(7):131-132.
[2]冷玉来,顾建军.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 Ⅱ 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4):142-143.
[3]李沛琪. 60 例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 Ⅱ 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135-136.
关键词:PCT CPIS 尘肺肺部感染 呼吸衰竭 NIPPV
尘肺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危急、病死率高[1]。无创正压通气(Non 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ventilation, NIPPV)治疗尘肺伴Ⅱ型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2]。临床研究发现部分尘肺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即使在无NIPPV治疗禁忌且耐受性良好的情况下,仍然对NIPPV治疗无效[3]。所以能够选择更为合适的机械通气方法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PCT、简化CPIS可否作为预测NIPPV治疗尘肺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疗效的有效指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0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尘肺肺部感染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并接受NIPPV治疗的患者54例,均为男性。其中Ⅱ期尘肺患者36例,Ⅲ期尘肺患者18例,年龄64-85岁。所有病例选取标准均符合:①明确诊断Ⅱ期或Ⅲ期尘肺患者;②神志清楚,伴有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或出现胸腹矛盾呼吸的表现;③临床症状有程度不同的发热、咳嗽、咳脓痰,胸痛,部分患者有呼吸困难、活动耐力降低。体征:肺部均有湿罗音,或同时有干罗音;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和(或)分类示中性粒细胞增高;X线胸片示除尘肺相应期别的改变外均合并有肺部感染的征象;④血气分析:pH≤7.35,氧分压(PaO2)50mmHg。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②不配合者;③血流动力学持续性改变者;④有肺大泡、气胸病史者,有消化道出血及咯血者;⑤近期有头面部创伤、鼻咽部异物或胃食道手术者;⑥合并严重肝、肾功能衰竭者;⑦由于病情严重急需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者。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持续鼻导管吸氧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NIPPV)辅助呼吸。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前,首先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心情放松,耐心教会患者如何配合呼吸,并严密观察患者鼻面罩与头面部之间是有否漏气现象。设定参数S/T模式,呼吸频率16次/分钟,控制氧流量在3-5L/min,压力范围吸气压10-18cmH2O,呼气压4-8cmH2O,在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密切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1.3观察指标
1.3.1 PCT、简化CPIS、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 采集记录上机前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PCT、气道分泌物性状、胸片肺部浸润影情况,上机前及上机2h后的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根据2003年Luna等[4]制定简化CPIS(见表1)。
1.3.2疗效判断及分组 有效:经NIPPV治疗2h,血气分析和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后未再因此次呼吸衰竭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无效:NIPPV治疗2h后,血气分析或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出现进行性恶化或者虽2h内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症状改善,但此后又出现恶化仍需行有创机械通气。根据此标准将患者分为NIPPV有效组和无效组。并根据文献[5]以6分为界,分为>6分与≤6分组,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x士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统计方法,P
2结果
2.1 2组PCT、CPIS比较 2组间PCT、CPI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1 相关性分析 入选患者PCT与CPIS呈正相关(r =0.64,P
3讨论
尘肺患者由于肺部广泛纤维化使细支气管扭曲变形、狭窄、痉挛造成支气管引流不畅,以及由于粉尘长期刺激和损害呼吸道粘膜,破坏呼吸道-肺的防御机能,使呼吸道的清除功能下降,分泌物排出困难,痰液不易咳出,为细菌滋生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尘肺患者易合并肺部感染,严重肺部感染可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并发呼吸衰竭[6]。NIPPV是抢救尘肺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重要手段。但是文献报道其有效率为60-80[7],临床上部分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经NIPPV治疗仍然无效,不仅浪费不必要的医疗资源,并可能延误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机,影响患者的预后[8]。因此,寻找评判NIPPV治疗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科学、客观、可靠的指标以合理的把握无创通气的最佳时机是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被认为与NIPPV疗效的密切相关,所在在急诊科能找到方便可行,且能够迅速评估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程度的方法至关重要。PCT是一种非常敏感特异的血清学标志物,对于细菌感染和脓毒血症等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9]。PCT在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患者[10]。PCT越高,感染程度越重[11]。另有报道,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时常见致病菌为需氧革兰阴性杆菌[12]。本研究结果提示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入院时PCT增高,进一步证实尘肺合并肺部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需氧革兰阴性杆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 CPIS) 作为一种以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微生物学标准等评估感染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现已广泛应用于肺部感染的预测,得分越高,则感染程度越重[13]。本研究结果提示无效组患者入院时CPIS明显高于有效组。进一步分析得出两组患者中PCT与CPIS呈正相关,故PCT和CPIS越高可以预示病情更加严重,经NIPPV治疗后疗效越差。
综上所述,联合检测PCT、CPIS可以作为NIPPV治疗尘肺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疗效的有效指标,因获取PCT、CPIS具有简便、快捷等特点,可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孙文静,王秋玲.尘肺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的病例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461-1532.
[2]韩雪峰,乜庆荣,张爱民.无创呼吸机治疗矽肺伴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7):1314.
[3]陈根荣,张国际,侯宪华.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失败38例原因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12):958-959.
[4]Luna CM, Blanzaco D, Niederman MS, et al. Resolution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 as an early clinical predictor of outcome. Crit Care Med, 2003,31 :676-682.
[5] Singh N, Rogers P, Atwood CW, et al. Short-course empiric antibiotic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iltrate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 proposed solution for indiscriminate antibiotic prescription [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0, 162(2 Pt 1): 505-511.
[6]梁建业,晃彦公,孙宝权,等.SAPSⅡ, MPMⅡ, APACHEⅡ与1SS用于ICU创伤患者的比较[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 (2) :117.
[7] Keenan SP, Sinuff T, Cook DJ, et al. Which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benefit from 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Ann Intern Med, 2003, 138(11): 861-870.
[8] Singh N, Rogers P, Atwood CW, et al. Short-course empiric antibiotic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iltrate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 proposed solution for indiscriminate antibiotic prescription [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0, 162(2 Pt 1): 505-511.
[9] 韩芳,张新,张伟东.PCT、CRP及CPIS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关联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5):388603990.
[10]陈国强,曹华英,姚正国.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区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5):1944-1946.
[11]刘莲凤,陈周敏,马建波.降钙素原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8):2070-2074.
【关键词】 炎琥宁;病毒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90%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药物。炎琥宁可迅速改善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在将作者应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与应用病毒唑治疗作为对照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治疗的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的患儿共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14岁,平均年龄7.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采用炎琥宁治疗)和对照组15例(采用病毒唑治疗)。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0例,其中,普通感冒8例,急性扁桃体炎9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4例,急性咽峡炎5例,急性感染性喉炎4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胸部X线片无异常改变,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分类正常或淋巴细胞增高,部分见中性粒细胞偏高。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病毒唑10~15mg/(kg・d)静脉滴注,1次/d,疗程5~7d。观察组用炎琥宁注射液5mg/(kg・d)静脉滴注,1次/d缓慢滴注。两组均使用对症治疗及酌情使用抗生素。每天观察并记录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等。
1.4 疗效标准:
①痊愈:体温在24~48h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正常;②显效:体温在48~72h恢复正常,其他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或好转,实验室检查正常;③有效:体温在72h以后恢复正常,其他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或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④无效:用药5d后病情无好转或有所加重,仍有发热,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无改善或加重[1]。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两样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15例患儿中治愈14例,其中显效11例,有效3例,另外无效1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15例患儿中治愈12例,其中显效9例,有效3例,另外无效3例,总有效率80.0%。
2.2 两组患儿临床体征及血象恢复时间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部充血消失或改善早,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表1 两组患儿临床体征及血象恢复时间对比(x―±s)
3 讨论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 辅助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气道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而且呈进行性发展,严重者会导致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传统处理是采取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辅助治疗,但对患者机体创伤大,近年来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显著,被广泛运用于临床[1]。为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中对COPD患者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和昏迷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l6例,女14例,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为(64.7±2.2)岁,COPD病程在3~21年,平均为(13.6±2.1)年;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6~83岁,平均年龄为(62.2±2.7)岁,COPD病程在5~24年,平均为(16.7±3.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通过使用支气管扩张药物、抗感染药物、受体兴奋剂类药物、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同时纠正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通过鼻导管进行吸氧治疗(流速控制在1~3L/min)。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通过BiPAP呼吸机(美国伟康公司生产)进行无创通气,选择好面罩,设定参数,初始吸气压(IPAP)为8~10cmH2O,在患者适应后加到18~20cmH2O,呼气压(EPAP)设定在4~6cmH2O,呼吸频率为12~16次/min,外周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第1天无创正压通气要累计18h,然后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减少,疗程为3~7d。
1.3观察项目和指标 (1)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气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血气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2)血气指标: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在治疗效果上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上均有明显变化(P
3.讨论
COPD由于反复发生的急性加重,每次加重都伴有呼吸衰竭和并发症增加,进而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增加。常规治疗方法多采用氧疗、平喘、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但是随着病情的加重,效果越来越不显著;而有创通气治疗需要切开气管,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而且费用较高,不容易被患者接受。
本研究中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2],BiPAP是一种无创的鼻(面)罩正压呼吸机,可提供双相压力支持(吸气时较大的压力和呼气时较低的压力)[3],通过调节2个压力之间的压力差的大小来控制辅助通气的大小。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吸气时有一个较高的吸气压,可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增加肺泡通气量,同时改善气体在肺内分布不均的状况,促使肺泡中氧向血液弥散,减少无效死腔气量。呼气时可防止肺泡萎陷,改善弥散功能,使肺泡内CO2有效排出,从而达到提高PaO2、降低PaCO2的目的。本研究结果表明,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的66.7%,而且治疗后患者的血pH值、PaO2、PaCO2等血气指标有明显变化,且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变化水平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PaO2水平,并使PaCO2明显降低。
总之,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4],改善血气指标,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石初.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146―147.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学杂志,2007-30(I):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