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字:城市转型 ; 城市规划 ; 政府职能 ;价值取向;城镇化

Abstract: city planning is the basis of c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it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 bibcock" action and influence, the current study of Chinese city development, discuss our country city planning design and practice, to our country city changes development of great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city several transition way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our city planning design and practice are discussed, and gives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city transformation; city planning; government function; value orientation; Urb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

前言

长期以来,城市规划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行为,受到了多方面的批评,既有来自外部的市场经济性批评,也有来自城市民众化的批评。随着我国城市多元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越发复杂,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更好的完善城市规划,成为当前政府执行城市规划行为的重要任务。城市规划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城市发展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以及城市规模等。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期,城市规划呈现出新旧并存的局面,在这一时期,研究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更好的指导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的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笔者以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为论述基础,通过对转型期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希望有助于我国城市及城市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

1、生产与消费并行的发展方式

在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中,经济增长仍然是其主要的支撑,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例如,苏州避开古城,开辟新城等,都是为城市经济发展而构建的载体。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我国城市发展的转型,城市发展规模成为区域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都开始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并大力提倡三产的比重。

2、企业与服务并合的政府职能定位

长期以来,政府在城市经济发展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型的政府特征就是要讲究成本效益,因此,政府职能往往被市场化,通常会把经济管理的原理应用到政府管理中,有效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城市住房商品化和城市竞争化的发展。同时,企业型政府在城市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缺失,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交易成本过高等,从而造成了“政府失灵”的现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型政府开始产生,它是一种以民为本,以社会为本的政府,是对“政府失灵”做出的一种可能性选择路径。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崇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城市建设和政府的协调发展。

3、民主与效率并推的价值取向

民主与效率是公共行政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原则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城市规划发展中,应该努力协调好民主与效率的关系,创建和谐的体系。随着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 ,各种政策因素应该顺势发展,效率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城市发展中,实现一定的集权化政府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化发展的效率。然而,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如果把非理性的决策所带来的人力、物力,以及资源浪费等和民众及政府之间的信任损失进行计算,集权化的政府行为并不是理性化的。因此,近年来,我国开始在城市建设决策中不断的民主化,在追求城市化速度和效率的同时,民主也不断在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城市规划现状及问题

1、盲目城镇化

我国有些地区在城市规划中存在着盲目城镇化的问题,例如,有的城市在其规划编制中,为了片面追求规模化,过分提高了城镇化人口水平,使得城市规划中大量的征用土地,过分开发,资源浪费严重,投入大,产出小,入不敷出。

2、城市化目标盲目化

我国有些城市在其规划中存在着城市化目标过大的问题,过分的对城市性质和职能做出评价,无论大小城市,一律按照大城市的规模和指标来进行,有些小城市甚至无法效仿和实现,也没有实现大城市规模的可能性,最终导致结果脱离实际,劳民伤财。

3、城市规划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在其规划设计中往往只对其整体规划进行了编制,而对城市在近期建设方面却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安排,使得我国部分城市在其规划中缺乏有力的建设措施和政策,城市规划没有依据可行,城市规划实施困难重重,最终导致整体城市规划局面混乱,无法形成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严重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基于城市发展转型形式下的城市规划设计与实践

处于城市发展转型形式下的城市规划和实践,更应该坚持与社会发展实践相适应,转型期的城市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了城市规划的思路和方法。具体来说,转型期的城市规划在其设计和实践中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突出重点规划

城市规划编制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城市规划必须与现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在规划中既要坚持全面,又要有重点的开展并实施,在整体把握城市规划重点的前提下,主动协调,坚持重点区域发展目标与整体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避免一揽子规划。同时,做好对控制性的详细规划、修建性的详细规划的技术支持。在具体的城市规划设计实践中,一方面,在城市工业化集中区为了推进城市化,应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扩大城市就业,为城市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在大规模的土地开发中努力扩大城市的固定收入,加快农村城市地区的快速城市化,进一步刺激就业和消费;与此同时,要加大对城市环境的整治和修复,使城市发展更加适应人类居住,为人们创造更加和谐的生活居住环境。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坚持重点规划与集中建设的思路,有效打破了以往城市规划中存在的“小而全”的问题,达到了综合开发,集约和简约的目的。

2、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重视细节规划

细节规划是城市整体规划和控制中的重要内容,在城市总体和具体规划层面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各种需求,这种不同需求在城市化水平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对城市规划中的细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对城市综合规划中有精细化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城市规划中的细节规划所涉及的范畴远远超过了目前既定的相关法规,可见,城市细节规划也是对目前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的补充和说明。

3、注重城市更新改造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城市的更新改造,首先,要追求城市的自然和谐,在后期的城市化发展中要保留城市发展的历史性和完整性,体现城市发展特色。其次,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应该采用多种合理化方式,因地制宜,切不可大拆大建。针对更新改造中的水、电、气等系统,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保障。除此之外,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应该注重挖掘城市内涵,从城市发展中寻找价值,通过更新改造,将城市价值体现出来,从而达到激发旧城的社会活力作用和效果。

总而言之,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让城市具备更新的城市形象,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更好的实现城市职能。新时期,城市规划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处于当前城市发展转型的城市规划设计,更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我们必须充分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转型模式,将我国城市规划更好的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结合起来,建设更加和谐的人类家园。

参考文献:

[1]涂军飞.浅谈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J].科技创新导报,2008,(08).

[2]曾浦成.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

[3]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08,(8).

[4]代琳.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山西建筑,2005,(22).

[5]杨小东,胡大伟.对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素的再认识[J].规划师,2003,l9(2).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范文第2篇

1.1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标志

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图书馆不仅保存和记载着当地居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留下的印记,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对外展示其文化内涵和文化发展水平的窗口。这种储存知识宝库和文化传播的作用是任何机构都不能代替的,公共图书馆以集中、全面、分类的方式对城市文化加以梳理并展现,集中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当今世界的文化发达城市都拥有大量的图书馆、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这些都市的文化产业发达程度可见一斑。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发挥着提高市民文化素质的重要作用,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文化发展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公共图书馆是城市的文化性标志,一定程度上更代表着城市的形象。

1.2公共图书馆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平台

现代社会已成为一个以终身教育为主题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学院式专业化教育形式已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在知识信息快速更新的今天,人们迫切需要社会提供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的继续教育。任何文化的提升都是在知识的积淀、创新的基础上完成的,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是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而公共图书馆为市民学习、提高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公共图书馆具有的开放性、公共性、全员性、全面性等特征,使市民能够自由、平等地获取各种文化信息,为市民提供大量文献资源,促进城市市民继续学习,实现继续教育的功能。除此之外,任何市民无论是何种地位、职业、能力,都能在公共图书馆中享有平等的权利,享受平等的服务,所有弱势群体都能在公共图书馆中自由、平等的获取资源信息,不被排斥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之外。这种平等性使得弱势群体的文化素质得以提升,弥合了城市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差异,实现了社会的共同进步,在城市各类群体在更高的文化层次上达到精神融合。因此,公共图书馆是市民提高自身素质,接受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1]。

1.3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原动力在于知识和认知的不断积累,在此基础上的实践造就当今社会巨大的变化。因此,只有人类自身在先人积累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认知和实践上的进步。而图书馆服务体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项公共文化服务中,是最普遍、最便捷、最经常的一种服务方式。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市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场所,在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公共图书馆对城市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公共图书馆对人们认识和认知能力的积累和提升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1.4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延续和继承

公共图书馆的首要职能是文献收藏,而任何城市的公共图书馆都收藏着大量的文献、典籍等历史文化资源,记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发展和变迁,映射着城市文明的进步历程,这些资料都是城市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的宝贵财富。作为城市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公共图书馆让市民能够随时读书、用书、借书,举办各种文化讲座、文化聚会以及文化娱乐活动等。除此之外,有些城市的公共图书馆还定期举办主题座谈会、培训会、读书会、书展等文化交流活动,形成了城市独具特色的图书馆文化[2]。城市公共图书馆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市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服务场所,满足了现代城市居民的文化交流需求。因此,公共图书馆不仅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延续和继承,更是城市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2城市文化发展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

事物的发展都是相互作用的,公共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发展也是如此。公共图书馆对城市文化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反过来,城市文化发展水平也对公共图书馆有着深刻的影响。通常,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越迅速,发展水平越高,这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就越浓厚,城市整体的文化水平就越高,市民的整体素质普遍也偏高;这样,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和质量就会越高,手段越先进,服务内容越广泛。反之,如果一个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不高,速度缓慢,则公共图书馆的普及率就偏低,数量较少,服务水平、开放的程度也不高,在此影响下的市民整体文化水平和素质较文化发达城市也有差距。这一客观规律在国内外都能得到印证,如从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来看,经济不发达时期,文化发展相对缓慢,相对应的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水平有限,普及率低、服务水平低。同样,在当今社会,不同文化发展水平的城市也体现着这一规律,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其公共图书馆事业就较为发达,而西部落后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局限性是可想而知的[3]。因此,在经济实力逐步增强的当今时代,人们在物质需求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开始对精神需求有了较高层次的要求,城市竞争除了经济实力的竞争之外,城市文化的竞争变得日益核心化。因此,鉴于城市文化的发展对公共图书馆的深刻影响,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与城市文化的发展齐头并进的。

3公共图书馆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对策

3.1与文化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城市文化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长期积累,全民积极参与,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才能实现。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城市文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公共图书馆资源十分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城市文化发展需求。因此,与文化机构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如学校图书馆、省市博物馆等,通过与各个文化机构进行合作,以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文化机构合作及合作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通过文化机构间的相互沟通和合作,实现了文化资源共享,满足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需求。第二,能够扩展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如通过专题讨论会、展览活动、知识讲座以及学术报告等形式,对人们进行知识教育。第三,开展地域特色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地域特色文化活动,能够为地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交流平台,同时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城市居民读书量大大增加。

3.2积极促进并实现城市全民阅读

城市全民阅读作为城市文化建立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城市化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公共图书馆是实现城市全民阅读的重要手段,有效地提高了城市居民阅读能力,促进城市全民阅读的目标。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公共图书馆要对城市居民阅读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以建立完善的图书体系,满足城市居民对文化信息资源的需求。其次,公共图书馆为了能够吸引更多读者,满足读者需求,必须在丰富的图书资源基础上,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如书法比赛、知识讲座、演讲大赛及知识讨论会等,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并营造浓厚的阅读气氛。通过促进城市全民阅读,一方面能够提高城市居民阅读能力,提高城市居民素质,另一方面能够为城市文化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3.3积极建立地域特色文化

地域特色文化是城市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得城市文化具有地域性特征。公共图书馆要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就必须先做好地域特色文化的建设工作。地方文献是城市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主要对城市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及社会生活等进行详细的记录,能够为城市文化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但由于地方文献涉及面较广,内容较为丰富,如经济、文化、教育、人物、民俗等,大大增加了地方文献的管理难度,人们查询和阅读也十分困难。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对城市中的地方文献进行有效收集、分类整理、合理整合,使其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

3.4有效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

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必须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首先,提高公共图书馆人员素质。在我国城市文化建立和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知识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高素质、高文化、高能力的图书馆员,为人们提供更多针对性的知识服务,满足人们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其次,积极开发具有增值性的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在满足读者需求下,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查询到所需文化信息资源,同时对原有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整理,并形成具有增值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为人们提供更高品质的信息服务。第三,建立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资源的集散中心,也是知识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各个图书馆间应该进行积极的合作,并建立相应的图书服务系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并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特色项目,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4结语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范文第3篇

文章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问题;阐述了都市型工业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系,都市型工业的内涵与范围,论述了发展都市型工业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意义。提出资源型城市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对策:明确产业定位,形成集群效应,完善融资体制,健全保障体系。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都市型工业;产业转型

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问题

1、产业结构畸形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共有的特点是:第二产业占该地区GDP的比重普遍达到一半以上,且主要是围绕着该地区所富有的自然资源而发展起来的。资源型产业是主导产业,其他相关产业和主导产业形成紧密的产业链,产业关联度大,给产业转型带来极大的困难。产业结构单一又导致经济结构失衡,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较小,严重制约了资源型城市的综合发展,这又加大了产业转型的难度。

2、失业人口不断增加

第二产业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总量中占据着绝对的比重,自然也就是吸收就业人口的最大载体。由于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大多数是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第一和第三产业,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大量的劳动力从原来就业的第二产业中释放出来成为失业人口。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3、环境日益恶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不遗余力地开发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在经济取得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并没有承担起保护和治理环境的重任,使得自然资源加速枯竭,环境不断恶化。资源型城市粗放的甚至是不计后果的开发模式,虽然会给当地经济带来短暂的增长,但从长期来看,是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是得不偿失的,这也是我国现阶段花大力气对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转型的重要原因。

二、都市型工业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1、都市型工业的内涵与范围

都市型工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发展,在我国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为适应城市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提出的新概念。都市型工业,是指以大都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为依托,以产品设计、研究开发、技术服务和加工制造为主体,以都市工业园区为载体,能够在中心城区生存和发展,并与城市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有就业、有税收、有环保、有形象的现代绿色工业。都市型工业是一类工业的总称,包括食品饮料、服装纺织、皮革毛皮、室内装潢、印刷包装、工艺美术、洗涤化妆、文体办公用品、家用照明、通讯设备、仪器仪表、工业设计等诸多行业。

2、发展都市型工业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意义

资源型城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绝不意味着放弃发展工业,一定数量的工业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都市型工业以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研究开发型和轻加工型产业为主,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的都市型工业在本地区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普遍较小,不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学习国内外大城市的经验和做法,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不失为其进行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1)发展都市型工业有利于资源型城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资源型城市由于产业结构畸形,资源趋于枯竭,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发展转型的紧迫任务。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既对发展都市型工业有着内在的必然要求,也为发展都市型工业提供了历史机遇。从产业形态看,都市型工业具有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的特征,而且都市型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互相促进,互相支持。发展都市型工业有助于资源型城市建立起层次丰富、布局合理的产业结构。

(2)发展都市型工业有利于资源型城市解决劳动力过剩问题。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普遍人口规模很大,在转型过程中,从其原主导产业退出的大量劳动力亟需转向新的行业重新就业。一方面,都市型工业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严峻的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是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拥有大批较成熟的企业管理人才、技术研发人员、熟练技术工人,能满足发展都市型工业所需的各类人才需求。

(3)发展都市型工业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向低碳环保城市转型。城市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平台。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当前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向低碳城市转型已成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都市型工业具有低成本、低污染、低能耗、占地少和高附加值的鲜明特征。都市型工业的发展必将有力地推动资源型城市向低碳环保城市的转型。

三、资源型城市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对策

1、明确产业定位

资源型城市在发展都市型工业时应明确具体产业定位,各资源型城市要选择适合于自身发展特点和需求的产业。各资源型城市可以根据自己的传统优势和实际状况,在服装服饰业、食品工业、包装设计、印刷出版与制作业、室内装饰装潢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信息产品业、工艺美术业、旅游产品及健身器材产品制作业等都市型工业中,选择其中几个行业有所侧重地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注意扬长避短,不能跟风。

2、形成集群效应

都市型工业园区是都市型工业的主要载体。资源型城市要加速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建设,尽快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一些资源型城市尽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都市型工业,但是规模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需要加快都市型工业园区的建设,使得同类型企业能够集中在一起,提高都市型工业的集群化。从事相同或者相近经济活动的企业聚集在一起,一方面能够产生外在经济效应,降低企业生产和经营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园区的知名度,有利于园区企业拓展市场。

3、完善融资体制

都市型工业在资源城市转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大对其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完善投融资机制。建议出台外资准入以及优惠政策,利用外资及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吸引其落户都市型工业园区。同时银行应扩大经营服务范围,健全对都市型工业的投融资体系,鼓励银行向都市型工业企业贷款。要积极引导原来投向资源开发的资本进入都市型工业。

4、健全保障体系

资源型城市在推进都市型工业发展的进程中,市政府应该发挥对都市型工业的辅助功能,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不直接管理和干涉都市型企业的发展,也不要制定某类产品或者行业的产出计划。首先,政府应颁布合理的税收政策,既能考虑到目前的实际困难,又能切实可行的促进都市型工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其次,建立都市型工业发展健全的法规政策和保障体系,要在法律上给予都市型工业必要的保障,规定都市型企业的法律地位,为其发展提供安全和持久的环境。再次,应该加强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企业来讲,地区的经济信息的收集非常重要,因此应向企业提供本地区数据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顾强.都市型工业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对策:以纺织服装工业为例的探讨.中国工业经济,2001.

何世茂.南京主城区都市型工业发展研究.江苏城市规划,2009.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北方;室内园林景观;形成;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5014902

1室内园林景观的含义

室内园林景观是通过将多种元素引入室内而形成的,比如水景、植物、山石等自然元素[1]。并不是简单地将一些植被放置于室内而形成的绿化。室内园林景观不仅可以陶冶居住者的艺术情操,同时还可以极大改善建筑室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增加建筑室内的绿色环保性,使室内园林景观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重视。

2北方室内园林景观形成的原因

(1)北方城市的迅速发展、工业化的大步推进导致绿色空间的不断减少,人们渴望绿色、环保、生态的居住环境,所以人们不断在自己居住的室内空间里设置花草、山石、小品等景观供赏玩,逐渐形成了室内园林景观的雏形[2]。

(2)北方室外园林景观受季节性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北方的冬季,大多数植物都会落叶,极大地降低了园林景观的观赏性,而且寒冷的气温,使人们不愿意在室外逗留更多的时间,人们渴望在温暖的室内空间中能够同样享受到园林景观,所以人们将花草、山石、水体、小品等设置在室内,供赏玩,休息。正是因为人们对室内景观的向往,室内园林景观才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崇尚。

(3)北方室外园林造景对植物的耐寒性要求很高,不耐寒的植物在北方的室外很难安全过冬,所以北方的室外园林景观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很多观赏价值很高的植物品种,如椰树、棕榈、毛竹、苏铁等都无法在北方室外园林景观中应用,人们为了能够欣赏到这些不耐寒但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只能把这些植物应用在室内园林景观中。

(4)北方室外园林景观在一些造园手法的运用上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例如日式枯山水景观,就无法在北方的室外园林景观中得到尽情地发挥,但如果将这种造园手法引进到室内,却能将枯山水景观的精华展现得淋漓尽致,图1中沈阳锦堂项目的室内园林景观,就巧妙地运用了这种造园手法。

3北方室内园林景观的应用

3.1与住宅装修相结合

在住宅建筑中,室内园林景观可以与室内装修有效的结合,使原本没有生机的装修变得充满生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有效地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局部水景的设置更能有效地增加空气湿度,使原本寒冷干燥的冬天充满湿润的气息,对北方人们的室内环境是一种极大地改善。图2利用楼梯底部空间,营造室内水景,既有效地利用了空间,又美化了室内环境,还增加了空气的湿度。

3.2与商业娱乐项目相结合

传统的商业项目中极少设置娱乐项目,现代商业项目若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电商时代赢得一丝商机,必须大力转型,大量增设体验式消费项目,这些体验式消费项目对室内环境有极大的依赖性,越亲近大自然的室内环境,可能越能吸引大量的顾客,而且室内小型娱乐广场,是人群集散比较集中的场所,非常适合与临时卖场相结合,室内小型花园若能与儿童活动中心相结合,则更能吸引大量的年轻父母。由于受北方冬季寒冷气候的影响,大部分的年轻父母会带孩子转移到室内活动,如果将淘气堡等儿童娱乐场所与室内园林景观相结合,不但能弥补无法在室外呼吸新鲜空气的缺憾,还能够增加儿童仿佛置身室外的娱乐性,让在寒冷的冬天里的人

仍然能体验到户外玩耍的乐趣。

3.3与酒店项目搭配

现代酒店的概念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住宿之所,它是一座城市商业活动和信息交流的载体,更是一座城市文明的窗口[3]。如何能在众多品牌酒店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座城市的代表之作,让众多的设计师绞尽脑汁。园林景观在酒店装修中的应用,为酒店的传统设计另辟蹊径,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图3为某酒店的大堂设计,竹子的应用为北方的酒店营造出南方私家园林的气息,构建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美,给人以心里、生理上的愉悦,从而提高商业洽谈的成功率。

4北方室内园林景观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这个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无论是室外景观还是室内景观,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以各种形式体现

出人们的多种需求,而室内景观离我们生活更近一步,所以室内景观的发展将会得到更多形式的发展与变化空间,而北方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对室内景观的渴求更是强烈,所以未来北方的室内园林景观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和应用,而应用的形式也将不再拘泥于笔者以上所述的三种形式,室内园林景观将会应用于我们所活动的各个空间,人们活动所受的季节限制也将越来越小,让我们与自然不再有钢筋混凝土和季节的隔离,让我们的生活永远生机盎然。

参考文献:

[1]张奥然.对室内景观设计的认识[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货运场站的构成 货运场站的功能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512 文献标识码:A

市场作为经济范畴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市场并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它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路运输劳务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服务,同样是一种商品,可以在市场中予以交换,因而形成道路运输市场。运输市场可以理解为促使实现旅客或货物空间位移的场所或领域,如运输交易所、货物承托的场所、旅客售票所或车站等。我们通常将此称之为道路运输有形市场。货运场站的形成是伴随着道路运输市场的形成而逐渐形成的。

1道路运输场站的发展现状

(1)道路货运场站的布局不均,规模大小不合理。根据我国2012年道路运输统计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的一级货运场站大都分布在辽宁、吉林、山东、广东等省份,而其他省份的一级货运站要么很少,要么就根本没有;新疆的货运三级站和四级站可以达到几百个,而没有一个一级站。这样的情况是很普遍的。

(2)道路货运场站的设施简陋,功能单一。由于货运一级站以及大型货运枢纽建设的缺乏,大多数的道路货运场站建成投入使用的时间都比较久,无论是设施方面还是从功能方面都已不适应现代运输服务的需求。

(3)对道路货运场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府投入较少。根据我国2012年道路运输统计分析报告显示,从2009年到2011年中,货运场站的数量有3432个逐步降低到3300个,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货运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货运场站反而不增还减,其根本的原因是政府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场站在交通运输中的基础性作用,长期以来只看到货运场站作为运输企业的附属设施和内部机构而存在,只重视货运场站的商品性、经营性,忽视了社会性、公益性,对场站的功能以及道路场站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各级政府没有将道路货运场站规划纳入当地城市发展规划、在场站的土地使用上没有给予特殊政策。这从统计报告中的政府投资比例就可以判断。

(4)道路货运场站建设规划环节薄弱。场站规划和城市的总体规划、公路网布局规划、其他运输方式场站发展规划缺乏有效协调及衔接,规划确立的发展目标与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社会经济对场站服务的客观要求有所偏离。场站规划的法律层次低,权威性、严肃性不强。

(5)货运市场过度竞争,道路货运场站经营困难。 道路货运市场属于自由竞争市场,目前市场准入的门槛比较低。市场上充斥大量小型运输企业,一般资质较低,通过不正当竞争手段来减少营运成本,这些企业低价得到货运资源,导致货运场站的经营较为困难。加之货运场站服务质量偏低,收费又高,就更加剧了货运场站的经营不利。

(6)场站建设投融资及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货运附加费用于场站建设的投资是无偿的,投资使用者没有明确的经济责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投资经济效益的发挥。场站建设资产管理机制落后,场站建成后资产产权界定不清,无法开展资本运作,不利于多元化投资,难以建设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化道路货运站及物流中心。

2道路货运场站的发展趋势

在物流市场方面,社会化物流需求不断增长,竞争也日益激烈,对公路运输货运场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场站内物流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为客户提供日益完善的增值服务,满足客户日益复杂的个性化需求,提高运作体系的整体效率和效益,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在物流环境方面,积极推进交通和仓储基础设施投融资制度改革,各地政府为加快物流园区的建设,也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使得公路运输货运场站多种投资主体、投资渠道、投资方式的格局正在形成。现代化的管理信息技术在公路货运场站中的运用越来越广,场站中商流、信息流与物流的有效集成,将为企业提供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的配送体系。

在物流研究方面,一些高等院校和各级科研机构积极从事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基础理论的研究,并逐步开展物流方案设计、物流规划、物流系统分析、物流整合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与实际城市发展、与实际物流业发展趋势相吻合提供理论支持,一些企业着眼于公路运输枢纽货运场站中的物流解决方案、物流设备实施新技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等方面的研究,加快了我国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及其功能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李之红.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布局方案与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

[2] 吴吉明.福建省道路货运场站规划相关问题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

[3] 吴延芳.综合货运枢纽场站布局规划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4] 杜志芳.综合货运枢纽公路货运场站布局规划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