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乡一体化规划

城乡一体化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乡一体化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乡一体化规划

城乡一体化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规划; 途径; 内容与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is mainly about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summed up the past treatment of comb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and put forward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content and method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n sequence in the status of awarenes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heory, think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way; content and method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我国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以重视,在自身行业的发展中已日益形成了庞大的独特体系。而且,随着发展的需求,规划系统不断地补充与完善,业已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体系。据现阶段规划体系来看,既有宏观,又有微观,两者之间又存在中观的系统。既有综合性,又有专业性,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1]。一、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2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2]。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笔者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拟定为:对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称之为城乡一体化规划。

二、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并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做出明确性的展开研究。因为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所以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须早提上议事日程。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一般而言,传统及现实规划中城镇体系规划是针对市县域内各种聚落群体的空间组织部署。但实际应用上仅侧重在对市县域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为一体的市区(或县城)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的宏观论证与规划,而对近郊卫星镇并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如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只是以服务于市区(或县域)为主要任务,而没有从“融合”、“一体”的角度刻画城乡结合部的深刻内涵与外延。对于绝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都存在着人口流动与管理、产业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定位性的预测、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等诸多的问题,而且与传统行政意义上的区域规划相比,其更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在规划的宏观安排上及战略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变化特点。为此,如不进行总体上的科学合理部署,一方面可能产生滞后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阻碍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或影响市区(县城)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地域的推动也将不利。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应该及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反思过去种种规划类型,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认识。

(一)认识之一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二)认识之二

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也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作以明确性的展开研究。

(三)认识之三

既然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那么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便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

(四)认识之四

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

上述四点认识在笔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感受最深。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及时的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城乡一体化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生态规划 策略

一、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指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城市主题的辐射发动作用,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规划

生态规划是指要通过生态辨识和系统规划,运用生态学原理、方法和系统科学手段去辨识、模拟、设计生态系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探讨改善系统生态功能,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促进人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可行的调控政策。其本质是一种系统认识和重新安排人与环境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规划。

三、城乡一体化生态规划需遵循的原则

1.社会生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设计要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整体利益,体现尊重、包容和公正,生态规划要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平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2.经济生态原则。经济活动是城乡一体化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城乡一体化市的发展,生态规划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这一原则要求规划设计要贯彻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型经济的形成。效率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3.自然生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必须遵循自然演进的基本规律,维护自然环境基本再生能力、自净能力和稳定性、持续性,人类活动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规划设计应结合自然,适应与改造并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平衡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4.复合生态原则。现代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系统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规划设计必须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三者兼顾,综合考虑,使整体效益最高。规划设计要利用这三方面的互补性,协调相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努力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协调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以上这些原则都是普遍性的,但城市是地区性的,地区的特殊性又受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影响。因此,这些原则的具体应用需要与空间、时间和人(社会)的结合,在特定的空间中有不同的应用。

四、城乡一体化生态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1.高质量的环保系统的规划及管理。对不同的废弃物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和烟尘排放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

2.高效能的运转系统的规划及管理。包括畅通的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相应配套有保障的物质供应系统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等。配合一些总图落实有效的监督。

3.高水平的管理系统的规划。包括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保证水、土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4.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的规划管理。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覆盖率指标,而且还应布局合理,点、线、面有机结合,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严格设立绿线范围和绿地率保障绿化不因城乡建设而缩水。

5.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应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

从生态规划内容可以归纳出一些具体的城市生态规划目标也是我们管理者需要注意到的地方: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城市中具有合理的人口规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从土地的角度来说,城市用地结构合理,开发有序,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城市功能获得适宜的生态区位;从空间的角度来说,城市空间与其承载的城市功能相适应,具有高效、低耗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使得城市既呈现动态发展的态势又保持稳定有序的结构;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城市功能的发挥不超过其环境容量的限制,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三、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生态规划对策

1、加强环境保护,打牢发展基础。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基,必须坚持“循法自然、科学规划、全面控污、行政问责、全民参与”,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在城乡建设一体化进程中,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逐步建立与当地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环境友好型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积极探索建立低碳经济试验区,探索一条适合本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提升城乡文明素质。实现建筑民族化、村容整洁化、产业生态化、管理民主化。

2、坚持生态理念,促进城乡和谐。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抓好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比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行政村整村扶贫开发,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引导农户发展充满民族特色、文化浓郁的农家乐、渔家乐等形式的农家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民族文化体验旅游,打造一批旅游文化名镇、名村,带动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群众增收致富。

参考文献

城乡一体化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城乡规划;一体化建设;规划布局;资源配置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6-025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6.125

市场经济环境下,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认识上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提升。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可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是我党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要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其目标与任务,这也是现阶段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各级干部、领导应对此加以重视,进而为指导实践提供可靠依据。

1 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的意义

1.1 城乡一体化不仅是一个老观念,还是一个新发展观

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力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为的重要论点。在西方发达国家,多数学者都认为城乡对立的传统社会结构形态应逐步被取缔,应选取先进的城乡一体新社会结构形态。不能断然分离城、乡,应同等看待城和乡,有机结合城和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与社会进步发展的同时,城市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且农村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我们所说的城乡一体化,就是充分结合、融合城市与农村,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快速发展,以农村促进城市发展,两者之间可互为市场、服务与资源,进而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文化等内容。

1.2 城乡一体化不仅是一个一般发展历程,还是城市化的发展新阶段

伴随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城乡一体化可对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发展变化起到促进作用,是城乡之间先进、健康因素相互吸引、吸收的关键,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重要过程,是新型城乡关系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核心内容。在统筹城乡规划一体化过程中,要求将工农业、城乡及其居民看作一个整体,利用改革体制与调整政策,深入研究,统筹谋划,实现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等一体化发展,在政策、产业发展与待遇等方面给予城市与农村公平、公正,将统一、相同的文明与实惠给予农民,为全面推进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保障。

1.3 城乡一体化具有全方位的内容,其中统筹发展为关键

不得绦新浜蟮姆⒄构勰睿如先城市后农村,要求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发展新理念,重点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处理,做好城乡差距减少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虽已转变传统发展战略模式,但本质上财政政策并没有倾向农业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也没有达到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弱势产业中农业仍然占据较大比重。如国家财政支持度不足,则无法扭转城乡较大差距。要求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坚持科学发展观,将错误的、落后的发展观彻底摒弃,只有这样才能为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提供可靠保障。

1.4 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要重视农业,还需做好产业间的协调及配合

快速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对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加以优化,这也是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质量得以提升的关键。据相关案例分析,在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转移到非农产业及实现城市化进程加快过程中,城乡一体化为其主要发展途径。为此,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行能够将大量农民的就业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能够对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是农业综合效益得以提升、农民收入稳定持续增长的前提,是实现农民转移、富裕的重要途径。

2 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实践措施

城乡一体化的特点为面广、内容多,在推进过程中,应达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目的,要求严格遵循工业逐步集中于园区、农民逐步集中于城镇、土地逐步集中于规模经济的原则,进而达到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及农业产业化的目的,统筹推进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一体化。

2.1 切实提高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在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过程中,要求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进行正确理解。也就是说应将城市与农村看作是一个整体,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逐步消灭城乡差距,实现“四化”发展,即农业集约化、乡村工业化、集镇城市化及服务社会化。作为一项与社会相关的复杂、系统性工程,通过城乡统筹发展,可对各个领域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如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等。要求在统筹规划中必须对传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行深入改革,只有实现城市与农村同步发展,才能实现各方群众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为稳定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对科学发展观本质含义进行深入领悟中,要求选取新思路、新措施加以保证,要求将科学发展观和城乡发展有机结合,在对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2.2 准确定位,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途径

2.2.1 统一规划布局。规划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条件,要利用城乡差距的缩小,达到区域内基础设施共享最大化。于农村发展而言,为克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实现发展突破,应对县域经济发展提高重视程度,将城乡看作一个整体,同时实施规划、整合与提升。在规划理念阶段,应合理规划设计,对城乡发展布局进行全面思考,进行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统一设置,将公平、公正的发展机遇提供给农业、农民发展。在规划编制环节,应始终坚守扩大城市、提升城镇与控制农村的思想,以此对中心城镇规划标准进行全面提升。要求将中心确立为新老城区,优先进行部分中心镇的确定与发展,且对中心镇规划建设加以重视,随后对中心镇工业区规划规模进行全面扩大化,并将具有良好发展条件产业聚集、引导到中心镇,以此提高该镇的就业率。除此之外,通过农村所有要素的聚集,能够加快城市化进程,进而对城乡经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农民向居民逐步进行转化,随后将农村逐步向社区进行转化。

2.2.2 统一资源配置。首先,需统一建设标准。为对非城镇化区域设施建设标准进行有效提升,应以城市作为农村建设的标准,可进行适当超前化,防止由于现A段建设标准较低而出现今后浪费资源的现象;其次,统筹建设资金。在不断扩大城市建设面积的同时,集体所有制土地逐步向国有土地转换,政府可控制土地收益,且该项资金可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支撑;再次,建设基础设施。排污、交通、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应逐步应用到农村建设中,利用快速便捷的交通网,能够实现城乡的有机结合,能够确保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生产、生活更为紧密,能够达到共享城乡资源的目的;最后,共享服务设施。公用服务设施主要包含城市公交、供水及燃气等,要求通过区域化建设,进行一体化建设标准等内容的实施,进而实现共享公用设施资源的

目的。

2.2.3 统一建设管理。针对农村建筑,应实施统一设计、有资质施工及法制化管理,在统一规范管理中合理纳入村镇建筑设计。也就是说应确保村镇建设过程中,建筑施工许可制度应具有统一性,村镇建筑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应具有统一性。在施工过程中,要求必须对工程质量、材料质量等进行严格把控。有效治理村镇建筑环境,对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建立与健全规章制度,针对脏、乱、差的现象应制定科学措施进行有效治理,尽可能在建筑业管理方向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统筹城乡发展为其必然要求,是经济结构调整、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及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是全面小康社会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将重点设置为科学规划,将支撑看作是产业发展,将动力定位于创新机制,以此达到增加就业机会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将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打破,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袁雨田.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 [D].山东大学,2015.

[2] 晁玉方,郭吉涛,杜同爱.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综述 [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3] 陈述.规划先行 统筹谋划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 革――关于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的调研和思考[J].农 村经济与科技,2011,(7).

城乡一体化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乡;发展;道路;规划;研究

一、城乡路网规划对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城乡公路是城、乡(镇)、村之间联系的纽带和重要的经济活动脉络,主要完成干线公路网上交通的集散,并将广大农村区域的乡村和集镇联系起来,城乡公路以最便利的通达性为主要目的。制定科学的公路网规划及其实施方案,能够有效的达到提高公路网运输能力,满足公路交通需求,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城镇一体化建设和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的目的,且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保证。

二、城乡路网现存的主要问题

目前,城乡公路网已具有相当规模,但仍不能满通需求。路网的饱和度为1.02,里程饱和率49%,其中干线网饱和度1.12,里程饱和率63%;县(区)乡路网饱和度已达0.98,里程饱和率47%。说明大部分的干线公路和主要县(区)级道路处于饱和状态,路网上时常出现交通拥挤和阻塞现象,导致运输车辆延误增大,运输成本提高,交通事故率上升等不良后果。

从网流量分析看,路网流量为2286 辆,其中干线网流量高达9691 辆,说明交通量主要集中在干线公路上,但干线公路上的机动车交通测算后竟高达26.8%;网事故率为127 次/车公里,交通事故主要发生在干线公路上。其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县(区)乡路网布局结构的不完整,致使部分原应由县(区)乡公路承载的的以农用车、非机动车为主的区域内部交通进入干线公路,不仅影响干线公路交通的通行,而且导致干线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上升,影响整个公路网效益的充分发挥。

三、城乡路网的规划原则

城乡路网的规划应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建设投资效益为中心,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服从城乡总体规划中的城镇体系规划要求;

??2、满足城镇及农村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要求,公路建设适当超前,注重效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定增长;

??3、遵循“发展以综合运输体系为主轴的交通运输业”的战略方针,注重公路运输与其它运输方式的分工协作和衔接配合;

??4、城乡公路网布局要与干线公路网及相邻地区交通网络相互协调;

??5、遵循交通部“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边建网”的公路建设方针,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特点,使公路网布局具有合理的时间层次和空间层次,既要有长远的战略思想,又要从实际出发,做好分期的实施安排。

在上述规划原则的指导下,规划工作过程做到:坚持实事求是,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模型计算与专家经验相结合,远期规划与近期建设相结合,达到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统一,总体目标与具体实施步骤相统一的效果。

四、城乡路网的规划方法

城乡路网规划应采用总量控制法进行编制。这种方法从区域内交通总需求出发,公路网通车里程和等级结构总量上把握公路网发展规模,并由此进行布局优化。

具体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在对城乡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分析模型,对现有公路网进行定量分析评价,揭示其主要问题和基本矛盾,提出解决矛盾的总体思路和途径;

??2、在对城乡社会经济和交通需求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预测,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交通运输需求状况,确定城乡公路网的发展战略、合理建设规模;

??3、运用布局优化原理,按分层逐次递归的方法对城乡公路网进行布局规划和论证评价;

??4、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对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五、城乡公路网规划方案的评价

城乡公路网规划的评价是指采用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对规划方案的合理性、方案实施的可行性以及规划方案的适应性等进行全面考虑,在发现公路网规划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为完成公路网规划提出建议,并采取具体的措施,进一步论证公路网规划实施的可行性,为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城乡路网规划的技术评价是从路网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及运输要求的角度出发的,对城乡公路网密度、等级、布局结构、适应性,通达性等技术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对路网规划的经济评价在规划中则偏重于建设资金的投入分析。在完成路网规划的技术评价和经济评价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路网规划的综合评价。路网的综合评价是在全面考虑路网规划的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后,来评价分析路网的规划方案。

综合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评价结果,在完成规划规模建设之后,城乡公路网存在的问题将逐步得以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城乡公路网发展规模逐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供需矛盾逐步了解,路网负担逐步趋于合理,交通拥挤状况得到改善,路网服务得到提高,运输成本不断降低。

2、城乡公路网不但能满足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步伐,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超前于小城镇发展。

城乡一体化规划范文第5篇

关健词:城乡一体化 农村中心社区 农村一般社区

从2006年开始,鄂州提出“融入武汉城市圈”和“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构想,提出了鄂州市“一主三新十特”、其他乡镇村“四位一体”的城乡一体化组群式大城市空间格局。为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提出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提升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档次,率先在全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明确提出在市域范围内构建100个左右农村中心社区的设想,希望借此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鄂州市农村建设目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农村土地集约程度低,居民点用地粗放鄂州市2006年农村居民点的人均建设用地规模接近200平方米/人,且分布极为分散;二是建设布局凌乱,不同功能用地混杂,生产生活相互干扰;三是村庄建筑质量低,地域风貌和特色逐步丧失;此外,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公益性设施缺乏,服务水平低下。

按照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的总要求,鄂州农村新社区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城乡总体规划对市域“一主三新十特百新村(社区)”的空间布局体系的架构研究,提出城镇发展与乡村发展范围,继而确定农村新社区的概念、策略、规模及布局形式。

(一)农村新型社区的概念:

现状农村村庄居民点通过城乡规划的指导,通过政策的控制、引导和激励,向地域位置较中心、基础条件较优越的地方集并,形成具有较大规模,基础设施、环境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建筑和景观风貌突出的新社区。新型社区分为两类:农村新社区和城镇新社区。

根据鄂州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实际,参考国内外城乡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综合分析鄂州农村居民点的发展条件和潜力,把农村新社区分为三级:农村中心社区、农村一般社区、基层居民点。

(二)新型农村社区选址

(1)坚持经济主导、长远规划。近期推动同一行政村范围内的居民点迁并,逐步向新社区集聚;远期鼓励打破行政村界线进行迁并,合理集聚,繁荣村庄经济。(2)坚持科学分析、公众参与。对现状村庄按区位、交通、产业结构、生态资源、基础设施、乡村风貌进行科学分析,选取最适合的居民点,同时,农村中心社区的选点必须充分征求乡镇管理部门、基层群众的意见,二者结合,科学合理地确定农村中心社区选址。在农村中心社区建设和原有居民点撤并过程中,政府要在充分考虑广大村民的意愿的同时注重引导和指导。(4)坚持合理分类、弘扬特色。通过对农村中心社区风貌特色的分类,加强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弘扬,保护传统文化,不能让乡村文化随着乡村的集聚而消失。尤其要十分重视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由于历史原因,某些名胜古迹所在处,即使所在村庄规模较小,但为保护这些文化景观,在规划时不仅需要保留,而且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发展这些村庄。(5)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在农村中心社区选址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主要合并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人口稀少或已经空心化了的农村居民点。规划居民点选址充分考虑地质、基础设施条件和防洪、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的要求,便于农业机械化作业,耕作半径合理。

(三)农村新型社区发展策略

农村中心社区:按照选址布局的优势和条件,综合分析各行政村、居民点的区位、交通、基础设施、资源、人口等因素,并考虑产业特征和风貌特色,在全市范围内建设100个左右的中心社区,在政策上对这类型社区进行引导,引导、激励农民向中心社区集聚,如政府在资金投入、土地政策、建房政策、设施政策、产业政策、户籍政策、就业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整合各方面资源重点扶持,鼓励中心社区的发展,强化中心社区的作用。

明确农村中心社区的具体选址,依托条件优越的旧村建设新社区,政府整合各方面的资金重点投入农村中心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迁并周边零散农村居民点,合并自然村或行政村,集中建设大型农村居民点(鼓励统建),整理农业用地,建立农民经营共同体,推动农户的经营联合。

农村一般社区:对于小村、弱村、偏远村和各项条件较差的村,可采取拆并的方式向一般社区集聚。原则上每个行政村保留一个中心居民点作为一般社区进行建设,政策上适当控制投入,严格限制其扩张,建设重点在改善村容村貌及环境卫生,完善基础设施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此类村庄应妥善处理新旧村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旧村整治,适当延续原有村庄的空间格局,有序建设新村。农村一般社区原则上在未设农村中心社区的行政村中选择1处设置。对偏远地区、人口低于500人、条件更差的小型行政村可考虑不设置,同时通过政府出台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引导此类行政村向邻近的农村中心社区集并。

农村一般社区是农村零散居民点向农村中心社区过渡的农村聚集点,划定村庄控制线,允许村民控制线界线范围内进行改建、扩建和新建;盘活旧村内部的闲置土地,作为宅基地或配套设施用地。

(四)农村中心社区规模确定

基于“耕作半径”确定农村中心社区平均规模:按照1.5公里的耕作半径计算可得到每个居民点的耕地面积为706.5公顷,按2020年耕地保有量53100公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计算得只需76个居民点就可以满足要求,按照24万人的人口规模则平均每个居民点人口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

基于“设施规模效益”确定农村中心社区平均规模:

设施的规模效益也是影响农村中心社区人口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居民点人口较少并且分布分散则会使得设施的辐射半径内对设施的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的不足又会造成设施服务质量下降(如小学随着学生数的减少造成老师流失,教育质量下降)、资源浪费(如尽管村中人数稀少电力、电信道路等基础设施还要通达和运营)或者村民使用不便(如学校撤并小孩需要远距离到镇区上学等)。因此村庄人口规模的下限往往与设施的规模效益紧密相关。国外的经验认为,2000人规模的居民点是发展的趋势,能比较完整的配置各项生活服务设施,而投资又较少。在国内据一些省市调查测算,未来中心村平均规模为1000人左右,特大村庄约3000人,考虑到农村的人口密度远低于市区水平,可将居民点的最小规模定为1000-1500人。

规模确定结论:鄂州现状行政村的平均人数为2747人,自然湾的平均人数仅为256人,考虑到现状自然湾人数较少和未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点的人口规模难以在规划期内达到上述要求。依据前面所述,规划考虑设置人口较多永久性的农村中心社区、人口较少过渡性的农村一般社区以及基层居民点三种类型农村居民点,农村中心社区由于具有辐射周边的设施配置,对于设施的规模效益要求较高,要求平均人口规模达到2000~4000人(500―1000户),用地规模按50平方米/人计,约为15―20公顷(200―300亩)。农村一般社区考虑到迁并行政村的难度(管理、历史习惯等),原则上只对行政村内部村民小组或自然湾进行迁并,平均人口规模达到1000~2000人(300―500户),用地规模按70―80平方米/人计,约为10―15公顷(130―230亩)。

(五)农村中心社区规划布点

规划基于“层次分析法”评价现状行政村发展潜力,对现状村庄发展潜力的通过建立二级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判断。一级指标(B 层)表达判定发展潜力的基本途径和内容,概括为地理环境、村镇规模、经济发展、公共设施、集中程度5 项指标;二级指标(C 层)是一级指标的具体化,具有数量的可测度性,由13 项指标来进行判定。综合上述评价体系及评价因子,抽样对主城以外的293个行政村发展潜力进行评价。根据评价表对各个行政村的综合评分,对各行政村的发展潜力进行等级划分。根据以上评分结果,结合各行政村区位、交通及服务半径等因素,明确农村中心社区的数量和位置,规划期末鄂州市域共形成农村中心社区106个,农村一般社区78个,若干少量基层居民点。

农村中心社区按照风貌特色划分,可分为田园型、生态型、文化型三类;按照产业发展定位划分,可分为种植型、养殖型、林业型、商贸型、工业型及旅游型六大类;按照集并方式划分,可分为依托现状型、异地新建型两大类;按照地理条件划分,可分为平原型、水网型、山丘型三大类。针对上述各种分类方法,对各类型农村新型社区进行分类控制,并确定不同类型社区的规模和实施建议。

(六)实施措施建议

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引导、设施诱导、管理疏导”的工作方针:

一是建立政府指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建设的比重,以吸纳农民自愿集聚进新社区。

二是制定配套的建设用地管理和新建房屋等规范性文件,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出台鼓励农村新社区特别是农村中心社区建设的优惠政策。

三是加紧选址建设农村中心社区示范,迅速展开农村新社区建设详细规划,以指导社区具体建设。

四是建议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管理机构,加强对新社区建设的规划审批和实施监督管理。

五是建立舆论宣传的长效机制,转变农民旧有观念,引导农民树立新观念、新意识,按规划集聚建房。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