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道德教育

医学道德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学道德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学道德教育

医学道德教育范文第1篇

当代道德教育可以说是世界性的重大论题。西方教育家在19世纪初提出了“生活教育”之名,陶行知作为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德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实践家,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赋予了生活教育新的内容,形成了生活德育理论体系,并倡导开展生活教育运动,主张道德教育的根本不在书,而在生活。生活德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灵魂,也是学校教育的灵魂。生活德育论旨在培养“完满的人格”和“真人”,这也是生活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1]。结合医学生的道德教育与生活德育论中的诸多内在相关性,梳理了医学生道德教育中学习和实践生活教育论的几点启示。

一、医学道德教育的根基在生活

1.医学的特点决定的。医学作为人学,是人类探索生命的理性活动,以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为起点,是一种爱人之学和人道之学,同时,它与伦理学同源[2]。对于生活,经典作家这样理解:生活是属人的,生活是人的生活,人是生活的主体。我们的世界不可能脱离人的日常生活而超乎其外,人则是实实在在地生活在其中。医学的特点和生活的本质的共通性,决定了医学道德教育要植根于生活。

2.医学生成长的需要。从医学生成长为医学人才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医学生的道德教育要充分体现“德”,就必须植根于现实生活。在长期医学实践过程中,人人是患者,人人皆医生,这是医学的哲学关系。在医学生的成长中,教育者要使得他们的认知基础、情感反应和行为习惯都趋向真、善、美。成长中的道德追求是教育者的目标,更是医学生的学习过程。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医生要“医学操术精”“宅心仁”“持行廉”,这些都要回归生活。

3.医学教育实践的目的。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它横跨教育和卫生。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塑造,与医学生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培养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人文精神下的人文能力,最终目的都是使医学生在成长为医生的路上拥有一种人文自觉和文化自觉。最终实现解除病人痛苦的医学目的。

二、医学生道德教育要重视医学生的主体意识

1.主体性德育是重要的教育观。任何教育教学都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一项系统工程。传统教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侧重,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和不得不服从的教育境地,将会对教育产生制约和阻碍。对医学生的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本,重视他们的反应和需求,聚集他们的能量。重视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于改变一味灌输的教育方式,更加关注医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实际和情感需求,在教育主导的基础上,让不同学习阶段的医学生充分体现自身的特征和气质。不断关注他们的价值取向,利益诉求,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重视医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内在道德需求,医学人文行为的规范才能落地生根,才会培养出有知识、有人文情怀的医学生群体。重视医学生主体性意识,在医学生中实现医学宗旨:关爱病人和解除病人痛苦的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求善、求美,主动关注患者的情感和关注人性、体现生命价值和彰显人之为人的切身感受。医学生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在于主体性德育观,在于认识和尊重医学生主体意识。

2.主体性德育是重要的方法论。重视医学生主体意识在于重视调动和挖掘医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诸如启发式、互动式地激发医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诚信、友善、法治等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中。当医学生的自我能动效应不断凸显,师生的情感交流更多、更广、更自然,那么德育的认知认同的教育才能得到提升。医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知识的传递是容易做到的,不容易做到的是传递的知识能抵达学生的内心,触动其心灵。朱小曼教授认为,教育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认知的,感受到什么、体验到什么才是更重要的[3]。教和学的过程中,认知和体验是相互整合、相互支持的教育,这个完整的教育必须通过教育生活化来实现。对于医学规范价值、医学伦理基础,只有调动并挖掘出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在接收后才会细心体会和认真琢磨,才会避免看到“我说你听”的独角戏。在医学生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就业思想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注重专业、外语学习的氛围、缺少关怀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生物医学诊疗过程,被分解的科学整体、人文服务理念淡薄、人文教化作用缺乏等等,都体现着德育指导的缺位。

3.主体性德育重在实践。主体性德育实践,是生活教育的要求。对医学生而言,一方面,自由环境是实现“主体德育”的前提条件。对医学生的道德教育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在参与医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见习、实习的实践活动中,善于发现医学生的道德力量。日常生活的言行是检验教育的战场,更是培养道德的阵地。另一方面,开放教育是实现“主体德育”的基本保证。医学生的道德教育如果仅仅局限在课堂、讲坛、座谈等理论的追求和评价上,坐而论道地进行,而没有延伸到复杂多变、多样而平凡的日常活动中,那么日常言行的观察、道德行为、人文素质的评价和矫正就会缺位。与人沟通、待人处世、参与集体活动、临床实验、见习和实习阶段、志愿服务、就业等多个过程,都是医学生道德教育的阵地。医学生在摄取人文知识的同时,还要在实践中磨炼和检验人文知识的吸收,这是一个需要不断经过反思和调适的过程。因此医学生道德教育应该向社会衍生,将各种社会场所都扩展为德育的场所和范围。医学生要在自由的环境、开放的空间中,一方面获取医学人文的观念,另一方面获得医学道德实践的方式。

三、医学生道德教育要挖掘生活化德育的模式

1.创设生活情境,追求德育生活化。医学生道德教育培养生活化,要从创设生活情境开始。可以从医学生的全部生活出发,寻找其中可能包含医学道德教育的因素和方面,注重引导创造和设置情境,开展生活德育,指导医学生把人文素质的培养回归到生活的世界,引导医学生“真用”“用心用”“习惯用”。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代表正面和积极的机制取向,其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意识一旦形成,就可以起到指导和制约道德活动的作用。医生享有道德权利和义务,道德的关键是启发内心的善良和同情,“德高医粹”是医者的根本追求和职业精神的精髓。《医学生誓言》有明确的职业道德规范:“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4]要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注重表达医学生道德理想,使得医学生的道德教育一方面有医德的支撑和约束,另一方面要有高尚的道德精神,来引导医学生对公正平等对待患者、诚实慎言守密、信任尊重爱护等医学道德内涵进行诠释。

医学道德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医学生;医德;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认知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更加注重个人健康权和生命权的维护,因而,人们在使用越来越健全的医疗保障制度来保障个人生命健康时,也更加关注影响生命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

尽管就目前的整体医务人员整体来看,大的发展方向仍是好的,大批有理想、有作为、有贡献的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但是,也不排除部分问题,如有些医务人员被眼前的经济利益所诱惑,出现收受红包、接受请吃等,或者也可见到有些医务人员工作中不尽职尽责、工作懒散等现象,所有这些负面现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或加重医患关系的恶化。作为医务人员主要输送地的高等医学院校,必须要重视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而作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即承担了这一重任。

一、加强医学生医德建设的重要性

(一)医德教育可为医学生奠定职业道德的理论基础

大学阶段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时期,高校学生具有思想单纯,可塑性大的特点,普遍的心理状态表现都是积极向上的,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医德教育,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塑造,可以使医学生在医德认识、医德信念、医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得到更好的锻炼,从而重视医德修养,有利于日后职业道德的形成,这对于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是一种必要的理论准备。

(二)医德教育可以预防和减少医疗责任事故的发生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健康,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通常在进行诊疗过程中,病人对医生的职责与义务也有更明确的认识,因而,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近年来,不断有医疗事故的报道出现,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与医务人员医德水平低下有关,部分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工作马虎,因此,医德已经成为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在医学院校中开展医德教育课程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医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可能会发生的医疗纠纷,对于缓解医患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三)医德教育有助于全面培养医学生的素质

医疗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医疗水平的高低,还与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医疗环境、服务水平等方面因素有关,医疗质量的高低还与医务人员的医德水平有关,其中医德水平是决定医疗质量的关键。医学生是医疗事业的后备人才,医学院校在注重医学生专业技术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其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使其既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又掌握了操作技能,同时还具备了高尚的医德品质、崇高的医学敬业精神。这样既能满足现实社会的需要,又能为提高医疗质量奠定基础。

二、医学院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在医德教育中的作用

(一)"思修"课是医学生医德形成的思想导航

如今的大学生,因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道德水平要求过高、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思想道德课堂教育等,导致部分大学生没有正确的道德意识,知行背离道德,无法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在他们受教育阶段以及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都可能会因为这些原因而引发一系列后续反应,而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育则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正确而系统的思想引导,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观或道德意识的形成。

(二)"思修"课有助于医学生完善自身发展,增强竞争实力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也正是因为这一目标定位,导致有些高职院校过于注重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而忽视了学生文化修养培养,事实上,文化知识才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高校的灵魂。因此,高校学生加强文化修养有助于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增加信息量,从而完善自我。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高素质人才也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文化素养可以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竞争实力。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作为主要的一门文化修养课程,即具有这样的作用。

(三)"思修"课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科学荣誉观

所谓荣誉,指的是一个人履行了社会义务以后,得到社会上的赞许、表扬和奖励。荣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客观来说,指的是人们做出一定贡献之后受到社会舆论的认可和褒奖;而主观方面则指的是自己对自己行为可能会产生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即良心中所包含的知耻和自尊的意思。重视自己的荣誉,并想要获得某种荣誉,可以鼓励人们自觉地做好自己该做的。医学道德荣誉,则是指医务人员履行了自己的社会义务以后,获得他人、集体或社会上的赞许、表扬和奖励,它也是医务人员心中的知耻心、自尊心和自爱心的表现。思想道德修养课可以帮助医学生树立科学荣誉观,进而敦促其医学道德荣誉观的形成。一个具有良好医学道德荣誉观的医生一定会是具有较高医德水平的人,因而,思想道德修养课对医学生医德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重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把医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医德修养的人是每一个教师应当要重视的。

参考文献

[1] 方燕君,郑晓.关于当前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

医学道德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学;教育教学;素质教育

小学、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正在成为素质教育不能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韩愈《师说》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真正内涵并不单单在于传道和授业,更为重要的是解惑,这不仅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为学生解决他们所不明白的学习疑问,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心理学对小学、初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帮助教育者更加科学地发现问题中国未成年人不良心理问题造成的恶果越来越多地见诸媒体。因心理承受力弱引发的青少年自我伤害情况正在向低龄化发展,这似乎与物质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形成了悖论。但在本质上,一定程度上因为学校教育者缺乏辨识学生不良心理的理论与技能,而这则给小学、初中强化心理学对教育教学指导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心理学的强项之一在于从对象的行为或表现挖掘其内在成因,探寻引发问题行为的规律或特点。小学、初中引入心理学则能帮助教师以更加科学的理论和技巧从学生反常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潜藏的心理问题,并通过专业心理学理论探究其根源,以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目的。这便为后续解决问题做好了铺垫。(二)帮助教育者更加专业地分析问题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发现问题后,教师可以进一步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采用心理学的专业化手段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可以根据学生表现、学习环境等不同特点发现其在心理本质上存在的规律性,继而制定不同程度的干预预案,既要使预案具有足够的可行性,又可兼顾一定的前瞻性或预见性。如此,教师的干预案便可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三)帮助教育者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有了心理学的辅助指导,小学、初中开展素质教育便可更加有的放矢。由于事前的预案既可实践,又具弹性,故在教育教学中应对学生诸多心理问题或行为则能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实现高渗透性。这不仅可极大地提高教育教学的干预效能,又可极大降低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使解决策略更加有效。

二、心理学对小学、初中教育教学的指导策略

(一)细分学生对象,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正如心理学家或心理医生开展研究和进行诊疗时,往往只针对一个病例一样,小学、初中教育教学以心理学为指导也需细分学生对象,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比如低龄的小学生对权威的服从性更强,但年长些的初中生开始进入叛逆期,渴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理解。则对前者可增加干预的强化引导,但后者则应更多一些平等的情感反馈和道理分析等。细分学生对象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更多被尊重和关怀的正向情感,更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原则。(二)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小学、初中的教育教学积极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比较推崇和流行的心理治疗理论与手段,由于其并不将研究或治疗对象单纯视为病患,而是从生活态度、生存方式等更为宏观层面开展心理引导,故其可涉及对象面更为广泛。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出发点本身更加积极、主动,基于这一心理视角下的小学、初中教育教学也更加富有活力和朝气,因此整体上的教育环境、氛围会更加良好、轻松。同时,由于师生间的交互行为更加和谐、愉悦,故教师可以用更加正面、赞赏的角度看待、评价学生,学生面对这样的教育者自然更加认同和接受。(三)利用前沿技术提升教育教学的成效性信息时代下,技术可以成为提升心理学对小学、初中教育教学成效性的又一途径。比如基于网络技术的即时通讯技术,就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心理指导;而不见面的交流互动又可以降低学生面对教育者的紧张感,使交流更加顺畅、少有约束;而学生减少了心理负担的真实表现则可让教师掌握未曾“修饰”过的第一手资料,且不局限于时间和地点的网络平台则可以让教育者心理干预行为的实效性大幅提升等。心理学指导学校教育并非创新,教育心理学就是早已出现的重要理论。因此,心理学指导小学、初中教育教学需要根据时展和教育战略规划要求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形式与手段以适应环境和对象的变化需求,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充分利用技术改革传统模式显得成为必要。这不仅是以创新提升心理学对学校教育指导效果的举措,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切实实现素质教育宏观战略的必由之路。

作者:刘欣怡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冬梅.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4(8):55-56.

医学道德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移动信道 多径效应 多普勒效应 信道衰落

【中图分类号】TN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2-0003-02

一 引言

移动通信课程是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电子工程和系统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从学科的性质上来看,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综合了移动通信的系统原理及应用,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系统的各种类型,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移动通信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越来越突出,学习和掌握好移动通信课程是通信专业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该课程具有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内容更新快,课时较少的特点,如何在较少的课时内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丰富的课程内容,并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大家感兴趣的课题。移动信道虽在课程中占用的篇幅和学时较少,但它却是整个移动通信的关键内容之一,也是最难理解的问题之一,既有抽象的理论分析模型,又有具体的应用特点。这些概念的理解,不论对从事工程实践还是进一步研究都至关重要。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学生对该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始终不够深入,和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相关概念的联系模糊不清,甚至对最简单的线性时不变性的判定也掌握不到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线性时不变系统入手,将简单直观的背景概念与严格抽象的描述相结合,对移动信道模型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 从线性时不变系统到移动信道模型

信息通常由信号所承载,为了高效可靠地传输信息,需对信号进行处理,信号处理可以认为信号经过一个系统,其中线性系统(对应的信号处理是一种线性运算)是一种简单和常用的系统。更为常见的是线性时不变系统,也就是时间信号经过线性系统时不随时间而改变,即系统对信号进行运算时,不同时间的运算规则相同。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定义很简单,但深刻理解和应用就很难了。给定一个系统,判定其是否为线性比较容易,判定其是否具有时不变性可通过如下方法进行比较。

最简单的线性时不变系统可以表示为y(t)=ax(t)+b,也就是通常的线性函数,它是由一个乘性系统和一个加性系统的叠加而成。这种系统的特点是任何时刻的输出仅与该时刻的输入有关。然而,一般的线性时不变系统,某时刻的输出可能与其他时刻的输入也有关,因此一般的系统可以表示h(i)对应于各个时延输入信号的系数,可以通过输入单位的冲激信号来确定,也称为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只要h(i)已知,则系统就确定了。

对于无线信号的传输可以理解为,信号经过一个系统。最简单的信道模型是y(t)=hx(t)+n,其中h为信号幅度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常数,为噪声。这种信道是由一个乘性信道和一个加性信道的叠加而成的,它不考虑时延对接收信号的影响,即任何时刻的输出仅与该时刻的输入有关。在不考虑噪声情况下,也就是通常的平坦衰落信道,许多情况下,信道均可简化为这种模型。

然而一般的信号具有相关性,同时传输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在不考虑加性噪声的情况下,接收端收到的信号其乘性部分应是一段时间上的累积。即y(t)=h(t)x(t),其中h(i)为不同时延下输入信号幅度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系数。也就是信道的冲激响应(信道特征)。若h(i)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即在任何时刻t,只要时延是i,则在累积输出项中,x(t-i)的衰减系数都是h(i),这种情况称之为线性恒参信道,也称为线性时不变信道;否则称信道为线性时变信道。

对于线性时变信道,h(i)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即不同时刻t,不同时延i,h(i)不同,为了表示时变性,记h(t,i)

为时变信道参数,对应的接收信号可以表示为y(t)= h

(t,i)x(t-i)di。

关于移动信道模型的教学过程中,应从多径时延入手。特别突出,由于时延的存在,使得某时刻的接收信号应该是多个相关时刻输入信号的叠加,其加权系数也就是信道参数。

三 移动信道衰落特点

移动信道受环境因素影响变化较大,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发生畸变,造成衰落。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讲授最突出的衰落:即由多目标反射造成的多径效应和由于移动终端的运动造成的多普勒频移现象(也称多普勒效应)。

1.多径效应与频率选择性衰落

多径效应效应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关于多径效应的严重程度,即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其对接收信号的影响,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需讲明白衡量多径衰落程度的指标是时延扩展和相关带宽,时延扩展是描述多径信号到达接收机端的时间分散程度,可以用最晚到达信号与最早到达信号的时间差来表示,更规范地用时延的根方差来表示。对于相对时延i(可以用最早到达信号之时间作参考),对应于该时延的信号强度记为p(i)(接收机收到的信号,是叠加后该时延的结果),则p(i)形成了不同时延信号强度的时延谱,时延谱一般可

通过对实际环境测试得到。平均时延为i= ip(i)di,时

延扩展定义为= 。

记Ts为一个码元持续时间,若>Ts,则相邻码元的信号传输过程中发生重叠,称为码间干扰(ISI)。

对于多径信道,接收机收到的是不同时延不同幅度信号的叠加,由于时延存在,使得各分量信号的峰与谷发生错位,更准确地说就是:原信号经过不同路径到达接收机时的分量信号幅度和相位均发生变化,这些分量信号的叠加又形成新的峰与谷,即形成新的频率成分,新频率成分可能进入原信号中造成畸变,描述这个新频率成分量的指标称为相关带宽。在这里,应形象地讲授接收信号中产生新的频率成分,新频率肯定影响对原信号的检测。相关带宽通常用如下方法估算Bc= 。记信号的带宽为Bs,若Bc<Bs,从频域看,信号

的频带内包含着由多径分量叠加形成的新频率成分,这些新增的干扰频率成分对原信号的不同频率影响不一样,所以称这种畸变所对应的信道为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若Bc>Bs,则新增的干扰信号在原信号的频带之外,它对原信号不产生影响,所以称这种信道为平坦衰落信道(非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2.多普勒效应与时间选择性衰落

作为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移动通信课程中,关于普勒效应的理解较容易,多普勒频移(或频偏)量的计算也比较容易,但如何理解多普勒频移对接收信号的影响则相对较难。从定量的角度,应讲明白衡量多普勒效应的指标是多普勒扩展和相关时间。由于多普勒频移存在,对接收机来说,原信号的频谱就被展宽(接收端接收信号的频率范围增大),即在原信号频率成分中增加了新频率成分,这些扩展的频率成分对应的带宽称为多普勒扩展,记为Bd,即接收端信

号带宽变成Bs<Bd。相干时间定义为Tc= 。若Ts<Ts,表

明信道特征的变化比传输一个码元符号还快,一个符号还未

传送完,信道的特征就已经改变了,这种信道称为时间选择性衰落信道。反之,为慢衰落,信道称为非时间选择性衰落信道。

3.移动信道衰落的统计特性

在移动通信教学中,应明确影响移动信道特性的主要因素是多径效应和多普勒效应。同时,让学生重点理解在多径中没有可视路径情况下的衰落的统计特性服从瑞丽分布(即瑞丽衰落)以及基本的推导过程。若发射端发射信号为:So(t)=exp ,接收端多径信号为:

Si(t)=aiexp exp =aiexp So(t)

叠加后的合成信号为S(t)= Si(t)。经过变量代换

和化简为S(t)=r expjθSo(t)。其中r为信号的幅度衰减因子,θ为信号的相移量。对应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别为p

(r) 和p(θ)= 。需要说明的是:若多径中

包含一条可视路径,则幅度衰落服从赖斯分布。

四 结束语

作者对移动信道模型及其相关概念,通过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积累的体会,进行了分析。对信道模型问题,从简单的线性运算、乘性信道、线性时不变系统到一般的线性时不变信道,再到线性时变信道等概念总结出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相应的理解手段。同时,基于线性信道模型,对于移动信道的衰落问题,从影响移动信道特征的最主要因素入手,分析了在多径以及多普勒效应下信道的衰落特点。

参考文献

[1]王金龙、蔡跃明.数字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4)

[2]张小飞.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7(33):313~314

医学道德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问题导学;教师设疑;学生质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315-02

本人近几年在教学中坚持“问题导学”的课改理念,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尝到了课改的甜头。下面我想就“问题导学”中教师的设疑与学生的质疑,结合实践,谈点自己的看法。

1 教师的设疑,要在问点的选择上下功夫

教师的设疑,即通常所说的教师的提问。教师的设疑,就是要让学生在疑中悟理、在疑中明理,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选好问点。

首先,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问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兴趣点集中在当前时事热点问题及贴近自身实际的较为喜闻乐见的事情上。为此,我们应以此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兴徽相继推出,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人文精神,容易成为高考的考点。以此为问题趣,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例如,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万众注目。主题口号、会情景,可设计如下问题:(1)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分析,在世博会的筹备和举办中应如何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2)依据政治常识说明公民应如何自觉履行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已被吸引住,积极性被调动,思维被激活,经过思考,很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又如关于人民币升值问题,这也是学生好奇的问题,我提出:“美国、日本等国家为什么要逼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有何利弊?”等问题,这些鲜活的问题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要讲究设疑的艺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设问要注意哪些问题,可能出现哪些问题,怎么解决等,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考虑好并做好充分准备,以便教学时及时调控,保证学生的思维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其中有两方面最为重要:第一,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回答应有充分的估计并想好应对的策略。第二:设计问题时要考虑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尽所能,各有所得。如在教学《投资方式的选择》这个知识点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如果你是人寿保险的推销员,你怎么说服我们,让我们购买你的保险?(2)如果你是一位投资者,你会如何投资?说说你的理由。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参与问题讨论,提高设疑的艺术性和有效性。

再次, 结束新课时设疑。一节课就要结束了,收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新知识的巩固,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兴趣的延伸。学生在学完新知识后,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问题,设置悬念,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温故而知新”。设置悬念,要体现已学知识与未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驱动学生继续思考。例如,在讲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内容时,可这样结束:“矛盾普遍性的原理为我们正确分析事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但是仅仅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就能正确的解决矛盾吗?为什么?如何正确解决矛盾?”这样的结束语,简明扼要启迪思维,调动了学生的欲望和兴趣,同时也为下节课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此外,可根据教材具体内容,把问题设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突出知识之间前后联系;把问题设在教材知识与时事热点的交汇处,突出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把问题设在教材知识点的点睛处,强化重点。问点的正确选择,问题的有效设置,能使学生带着探究的心态去掌握、理解教材的知识点。

2 导学生质疑,让学生“敢问”“能问”“善问”

首先,导学生质疑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能问”、“善问”。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问题意识”能萌发思想、新方案,是创造的起点。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十分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其次,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据调查,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题是有心理顾虑的。有的学生担心:“我的提问水平太低,老师和同学会不会看‘扁’我?”;有的同学则担心:“我的提问会不会符合老师的要求?”。因此,要引导学生敢于提问,首先必须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马卡连柯指出:“教师必须去建立能够唤起学生必要心理状态、观念、情感、动机,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外部环境”。为此,我抓住学生的情感特点,适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促使师生心理相容、情感共鸣,从而打消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心理。同时,尊重学生的提问,允许学生某些“离题”,甚至“出错”的质疑行为。这样使学生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敢于质疑。

再次,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问、善问。要让学生“能问”,就必须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改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还时间于学生,还提出问题的权利于学生。教师要尽可能的营造新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信息源”,不要让课前精心准备的问题成为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种手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是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一环。为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1)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对教材的节题、标题等进行提问,可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进行设问”;(2)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们知道,对社会热点和身边新近发生的事情提出问题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积极心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从身边的“”赌博、青少年上网等现象,提出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怎样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向更深层次发展。如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假如你是一位市长,你将如何净化本市环境,构建和谐社会;(2)针对网瘾产生的原因,从政治学角度分析应如何解决。总之,发现问题的方法很多,只有教师善于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挖掘问题,才能使学生会问、善问。

3 教师的设疑和学生的质疑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