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能源经济

新能源经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能源经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能源经济

新能源经济范文第1篇

新能源汽车是相对于传统燃料汽车而言的,通常新能源汽车又被称为代用燃料汽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能源在逐渐的减少,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就我国的石油资源为例,石油资源并不丰富,据调查,在整个石油资源总消耗中,交通能源消耗占有巨大的比例,石油资源即将成为我国面临的最严重的能源问题。在石油资源使用的过程中,交通能源消耗将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并使全球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基于这样严峻的能源形势,大力发展新能源新车技术势在必行,从而使我国实现交通能源动力系统的转型。

1.1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评价

经过对现有能源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考察,其中能够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替代能源主要有:气体燃料、生物质基液燃料氢、电能、核能等。人们常说的混合动力汽车,主要是指不是单纯利用一种能量转换器提供驱动汽车,这样的汽车被称为混合型电动汽车。在通常情况下,混合动力汽车分为不同的种类,主要包括: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混联式动力汽车。混合式动力汽车的出现与内燃机汽车和电动汽车有直接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混合电动汽车又分为两种,即汽油混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但两种的关键技术都是混合动力系统。混合动力的优势:其同样可以到加油站加油,没有改变汽车的使用习惯;政府和企业推广这种产品也无须投资新建充电装置或加气站;其燃油的经济性能较高,并且其拥有优越的行驶性,在起步和加速时,可以在电动马达的辅助,这样将会大大降低油耗,最终实现"零"排放;另外,其采用电动机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机械噪音。混合动力汽车的劣势:其在技术方面还不成熟,相关产品的定价较高,电动机和内燃机两套动力系统的造价远比一套动力系统的成本高;如果长时间高速或匀速行驶不省油。

1.2纯电动汽车的技术评价

纯电动汽车主要将车载电源作为主要的动力,在纯电动汽车中,没有燃机发动装置。纯电动汽车自身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是没污染、噪音小、效能高,一旦纯电动汽车发生故障时,其维修较为方便简单。

1.3其他类型汽车的技术评价

天然气汽车主要是将天然气作为燃料,由于我国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这就大大促进了天然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氢发动机汽车主要是在现有的引擎基础之上改造而成的,氢发动机汽车没有任何污染。其排放量较少,同时,对氢的要求较低,最主要的优点是内燃机技术比较成熟;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正在处于瓶颈期,其在技术专利、配套设施等发面需要逐渐的完善和发展,这就需要相关专业部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深入的研究。

2新能源汽车的经济评价

2.1新能源汽车的经济评价

新能源汽车主要将较为规范的燃料作为主要的动力来源,其对能源的要求较高,包括:高密度的能源能量、污染较小的能源,要注重能源制造及使用成本的经济性,尽最大努力使其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在这样条件下,才能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技术已经在很多地区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回馈。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为广大的消费者和社会带来了长远的经济利益。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发挥了自身的较高的清洁性,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经济性能。在进行新能源技术研究中,不断的强调各个组件的使用性和使用寿命。

2.2混合动力汽车的经济评价

对于混合动力汽车而言,其拥有两种驱动方式,即燃油式和电力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五项,即价格、排量、节油率、销量五部分,这五项技术指标体系能够对混合动力汽车经济性能及其状况进行全面的反映。其中销量主要可以反映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需求状况,如果销量较好,说明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需求量大,市场需求水平较高;如果销量较低,显然说明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需求量较少,市场需求水平很低。节油率主要是在混合动力汽车与普通车型比较的基础之上,混合动力汽车所节约的燃油比率,节油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力驱动技术,具有较强技术的混合动力汽车的节油率较高。

3新能源汽车的综合评价

对于新能源汽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同一层次的指标体系中,不允许出现明显的包含关系。新能源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具有严格要求,要从当前国际科技发展趋势的具体情况进行考虑,其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符合当前国际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形势,并符合时展的要求。在选取指标时,要注重总结评价对象的共性特征,要使所选取的指标符合评价对象的总体特征,要重点考虑量化评价是否可行、及指标数据是否可以获取。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系统性综合评价时,不仅要注意汽车节能问题,而且还要注意新能源技术及产品的选择原则问题。针对目前各国的汽车工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新能源汽车技术有利于环保和安全,就各国实际能源情况及环保情况而言,新能源汽车技术是重要的发展战略。其具有标准的产业化基础,对节约能源具有显著的效果,新能源汽车技术具有可行性,在全球中市场广阔。

4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策略

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并确定当前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机遇期,最终实施研发、产业化、品牌等方面的发展战略。

4.1实施新能源汽车研发策略

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了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要建立完善的“企业主导、政府引导”的研发模式。在选择适合的技术路线的基础之上,专注于主要技术和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工作,政府大力提倡自主研发,适当增加研发的资金投入,并将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不断的实现引进技术的直接经济效益,培育专业的新能源研发人员,从而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

4.2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策略

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增加新能源市场需求,不断的加强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合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突出配套产业的重要性,不断发展配套产业。

4.3实施新能源汽车的品牌策略

注重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加强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不断延伸,大力宣传新能源汽车品牌。可以通过跨国汽车企业的品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这样也可以利于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宣传推广,进而形成人们比较熟悉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5结语

新能源经济范文第2篇

中央党校战略学研究室主任、教授

美国新能源产业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外部背景。中国不仅需要考虑国内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而且需要把握全球发展大势,尽快布局,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迈出关键步伐。

从全球视野看,当代创新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信息技术产业。美国1977年提出“信息经济”,到2000年形成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美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动力结构调整,带动美国经济持续十年的增长。

第二阶段:生物技术产业。美国作为生物技术产业的引领者,开发的产品和市场销售额,一度占全球的70%以上。美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费用,一年多达380亿美元,仅次于军事科学。2003年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的收入,首次超过了IT产业,形成了新的经济格局。

第三阶段:新能源产业。以金融危机为背景和契机,美国以新能源产业为核心,重建经济基础。用奥巴马的说法,“创造一个新的美国能源经济”。首先是新能源开发。美国未来10年将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的研究。计划到2012年,可再生资源发电量比例将达到10%,2025年提高到25%;其次是发展节能汽车产业与绿色建筑产业。用40亿美元的联邦政府资金,支持汽车制造商组装新的节能汽车,力争到2015年使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100万辆,2012年前实现美国联邦政府购买的车辆中,一半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或电动汽车。美国将投入50亿美元用于增强家庭住房的越冬防寒性能计划,投入45亿美元用于联邦政府建筑提高能效,为200万低收入家庭修缮房屋、为75%的联邦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要求2012年后新建成建筑的能效要提高30%,2016年后提高50%;第三是新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美国投入63亿用于提高州一级能效,新建或维护3000英里的输电线路,为美国家庭安装4000万部“智能电表”。

美国新能源产业对美国和世界经济将产生重要影响,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外部背景。中国不仅需要考虑国内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而且需要把握全球发展大势,尽快布局,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迈出关键步伐。

第一,转变发展方式,将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向创新驱动的关键切入点。笔者曾提出,要把调结构作为4万亿投资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提出应把握创新型机遇,扩大创新型内需,落实创新型政策,加速创新型改革。在扩大创新型需求方面提出了双重布局:区域方面,力争经济较发达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渤海湾经济带,向某种程度的创新型经济转变;行业方面,应使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等重点产业的振兴,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相衔接,努力体现创新是中国发展战略核心的要求。现在中国经济回升趋稳,在全球结构调整的背景下,需要在行业方面有新的突破,形成维度互补的战略格局。在这一背景下,新能源产业事关创新驱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全局,应作为产业调整的重点。按照2020年的规划目标,预计中国可再生能源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以上,全国水电装机规模将达到3亿千瓦左右,风电装机总规模力争在2010年突破2000万千瓦,核电核准总装机容量2540万千瓦,规划容量超过4000万千瓦。计划到2012年,全国要推广6万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其中各类混合动力汽车将占95%以上。当前,应全方位地进行战略与战术筹划,使经济增长点向高端产业转移,向创新驱动转移,在这样的进程中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新能源经济范文第3篇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了汽油和柴油外的其他能源汽车,例如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动力与驱动技术有效整合起来,是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先进汽车。目前,国内外所研发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有电动汽车、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等。但是,每种类型的汽车都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例如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其在排放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能有效控制一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仍旧需要依赖汽油动力,而且在结构上,由于增加了电池和电动机的缘故,其体积也相应增大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增加了能源的消耗量。

2对新能源汽车的探索

2.1环境影响方面

研究发现,不同燃料的汽车在燃料生产和排放温室气体方面各不相同,各类汽车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基本处于20~45t之间。其中,氢燃料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4t,远远低于传统汽车。但是,从汽车运行成本的角度来看,传统汽车运行成本最低,新能源汽车在燃料供应和持续运行方面处于劣势。综合对比后发现,液化石油汽车(LPG汽车)和燃气汽车是最经济和实用的新能源汽车,并且在运行成本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都占有一定的优势。从臭氧排放角度来说,所有类型汽车的臭氧排放量通常都处于50~300kg之间。臭氧排放量最小的是以新配方汽油作为燃料的汽车,其排放量与电动汽车接近,但是,运行成本则比电动汽车要低;臭氧排放量最大的是柴油汽车,高达700kg。因此,由于新能源汽车的臭氧排放量比传统汽车要少,所以,它能更好地发挥环境保护的优势。车辆颗粒物排放主要是由发动机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汽车燃料的类型不同,颗粒物的排放量也会随之变化。研究发现,使用能量储存方式作为行驶动力或者无燃烧过程的新能源汽车颗粒物排放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例如氢燃料汽车,这种类型的汽车对技术的要求相当高,生产成本和运行成本也相对较高;再比如乙醇燃料,它主要是通过分解淀粉来提供动能,因此,颗粒物排放量也会随之增加。

2.2能源效率方面

通过研究各种燃料在汽车使用寿命时长内所产生的效率可知,从生产到使用结束的过程中,燃料效率一般能达到8%~28%,利用效率最高的是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再往下依次是乙醇燃料汽车、新配方汽油汽车和液化石油汽车。经过仔细的分析可得知,最理想的燃料为液化石油燃料、甲醇燃料等,这些燃料作为汽车动力使用,不仅有较高的能源转化能力,还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臭氧排放,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但是,液化石油汽车需要以石油能源作为基础,虽然在利用效率上表现强劲,但其推广和普及难度也相当大。此外,氢燃料电池汽车同样具备比较高的能源利用率,但是,电池和电动机的消耗也是相当惊人的。由此可见,在能源利用率方面最具优势的是单一燃料。

3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法

3.1加大对单一燃料的研究力度

研究表明,在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益方面,单一燃料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都属于双燃料汽车,在能源利用率方面不够理想。例如,燃气汽车在节能减排和普及推广等方面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单一燃料的研究力度,推广单一燃料汽车,进而推动新能源汽车工业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3.2做好CNG双燃料汽车的推广

CNG双燃料汽车是以压缩天然气为主要驱动力,配合柴油或汽油使用的新能源汽车之一。CNG燃料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气体,其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好,尤其是将其使用在大型车辆上,不仅能有效减少能源消耗,还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CNG汽车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适合在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或地区使用。

3.3提升燃料质量,调控油气价格

从节能减排的角度讲,LPG液化石油汽车能耗比较低,但目前,我国在液化石油气的供给方面仍然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受国际局势的影响,油气价格不断攀升,并且产量有限,不得不依靠外国进口,这种情况不利于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工作。鉴于此,我国政府部门要发挥自身的职责,从提升液化天然气质量做起,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控油气价格,避免因燃料问题而限制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3.4加大技术投入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就是先进技术,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控制运行成本,进而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因此,要加大对有关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投入和研究力度,不断提升能源利用率和节能减排水平。此外,要增加资金投入,全力建设基础设备,尤其是加气站。加气站作为燃气汽车的主要载体和核心设备,要以安全为原则,完善设施建设,从而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奠定基础。

4结束语

新能源经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新能源技术;能源开发利用;风力发电技术;水力发电技术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2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4-010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4.052

工业革命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过度开发利用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导致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大,环境污染问题加剧,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不断的增长,政府开始重视能源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开始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主动调整发展战略,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大新能源技术应用研究,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轻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新能源技术作为低碳经济中的关键支点,对于发展低碳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要不断发展新能源技术,不断提高新能源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发展低碳经济服务。

1 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由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城市和低碳管理5个要素构成。其中低碳能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低碳能源是指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的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和清洁煤,其中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力能、水力能、海洋能、地热能及生物质能等。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求我们改变现在的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而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是目前发展低碳经济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2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在能源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加重的当下,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缓解温室效应的恶化。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道路的本质要求,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以往低技术、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产业,使其逐步成为高科技、低耗能、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低碳经济也有助于促进我国区域结构调整,改变对中西部地区的煤炭、矿藏等不可再生资源掠夺式的开采现状。同时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我国融入世界最新的经济发展与技术革新的浪潮中,提高对于全球性经济风险的抵御能力,也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

3 新能源技术的概念

新能源技术是高技术的支柱,包括核能技术,太阳能技术,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地热能技术,海洋能技术等。其中核能技术与太阳能技术是新能源技术的主要标志,通过对核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打破了以石油、煤炭为主体的传统能源观念,开创了能源的新

时代。

4 新能源技术的特征

4.1 新能源技术具有低碳的特征

由于现阶段使用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其他排放物较高,所以称之为高碳技术。新能源低碳技术主要是指利用一些低碳或者无碳的自然能源进行生产生活,例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低碳技术与高碳技术相比较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排放物较低甚至没有。新能源低碳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减轻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变现有的生存环境。

4.2 新能源技术具有战略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对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强,但是这些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终有一天会枯竭。与传统化石能源不同的是,太阳能、水能、风能和生物能这些都属于是可再生的能源,而且储量是非常多的,不会出现枯竭,可以保证能源使用的安全。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新能源技术产业将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对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一项主要的措施。同时,新能源技术具有绿色环保无污染的特点,符合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4.3 新能源技术具有不确定性

目前我国对于新能源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有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由于新能源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技术,人们对于新能源技术市场又不够了解,因此新能源技术的投资具有高风险。但是正是因为新能源市场中有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以新能源技术又具有高回报的特征。

5 新能源技术的应用现状

5.1 风力发电技术

风力发电技术是运用风能进行发电的一种新能源技术。风能是由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而产生的一种动能。全世界的风能储量非常巨大,我国的风能储量也非常丰富。风能资源一般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开阔大陆的收缩地带,我国的风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北地区一带。风能资源的利用主要是以发电为主,这种形式也是比较普遍的。在我国一些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山区,北方的草原牧区和边疆以及风能储备丰富的地区,有的家庭安装微型风能发电设备,为生产生活提供电力,不仅能够节约家庭开支,还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但是,在风能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依然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由于风速、风向不够稳定,变化比较频繁,容易产生电能幅值和相位不稳定的现象,如果接入到电网中会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转。同时因为风力发电的新能源技术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在风力发电设备研发上还缺少一些技术支持,现有的一些风力发电设备风能转化效率过低,容易造成风能资源的浪费。因此要想使风能发电发展更加的稳定,就需要通过对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将不稳定的风能高效率地转化为电网中所需要的电能,加快对风能新能源发电技术设备的研发,以便更好地提高风能的使用效率。

5.2 水力发电技术

水力发电技术是运用水的势能和动能转化成电能来发电的一种新能源技术。常说的水能资源主要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海流能等能源,现阶段利用最多的就是河流水能发电技术。由于水能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更重要的是开发水能资源对于河流的治理和开发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变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而且水能资源开发和利用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5.3 地热发电技术

地热发电技术是从地壳中抽取天然的热能,主要用来进行地热发电和直接利用。由于我国的地形地貌丰富,地热能的储备量也十分丰富且分布广泛。地热发电不需要消耗任何的燃料,主要是利用地热能进行发电。根据不同温度的地热流体可以分为直接发电、综合利用、制冷、工业干燥和供暖等多种用途。

6 新能源技术发展的建议

目前,我国新能源技术应用整体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缓解了能源使用压力,降低了环境污染。但是在新能源应用过程中,由于新能源技术的不成熟,导致新能源利用率较低。因此,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国家要给新能源技术发展提供政策,鼓励新能源企业和科研人员,加强对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力度,提升新能源设备的研发技术,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建立有效的新能源市场竞争机制,完善我国的能源安全体系,为实现低碳经济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加强与国外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合作,提高新能源技术的自出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的新能源技术发展。

总之,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将会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清洁能源。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节能减排势在必行,发展低碳经济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能源技术未来将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支点和新产业,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不能只单单停留在某个产品开发和环节应用中,要把新能源技术发展成为一个有效的产业链,使其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在新能源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新能源技术的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大新能源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加强地区和机构间的合作只有通过不断的提升新能源技术,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二氧化碳及相关排放物的排放量,才能真正实现低碳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光华,邹骥.能源技术创新是解决我国长期能源问题的关键[J].理论月刊,2006,(8).

[2] 李世江.新能源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全方位创[J].河南化工,2012,(11).

[3] 丛少兰.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及促进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6).

[4] 任东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制度创新[J].中外能源,2011,(1).

新能源经济范文第5篇

大家好!“十一五”期间,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战略部署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强调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个方面是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到200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能源弹性系数)为0.5左右,就是说,中国以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持了GDP翻两番。但是,2004年,中国的能源弹性系数已攀升到1.6;2005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22.2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5%,能源消耗量继续攀升。煤荒、电荒、油荒在一些地区相继出现,矿难也频频发生。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必然同资源、环境发生尖锐矛盾,最终将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我国正面临能源供给压力日趋增大,给经济安全带来的严重挑战。目前石油占中国能源消费的22.7%,煤炭作为中国最主要的基础性能源,比重达到67.7%,天然气为2.6%,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7%。这种能源结构落后于美国和欧盟国家,不利于经济体系的安全与稳定。我国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将面临着艰巨的任务:预计到2020年,中国计划将煤炭的比重降低到50%至60%,而石油仍将维持20%左右的比例;减少的比重必须由多种能源来替代,包括天然气、核电、水电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

煤和石油是目前人类主要的可使用能源,在地球中的储量有限。这种天然能源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消耗着,已经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危机。能源多元化是21世纪世界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前景。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十分关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也十分关注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在城市经济中的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作为常规化石燃料的一种替代能源,由于其清洁、无污染、可以再生和永续利用,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各方的重视。可再生能源将迎来大发展的新阶段。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地热能是蕴藏在地下岩石和流体中的热能,蕴藏量相当于全球煤炭储量热能的1.7亿倍,可供人类长期利用。地热能用来发电或为建筑物供热和制冷,在世界各国已经开展起来。目前,全世界已有300座地热发电站,分布在20多个国家,其中美国占40%。地热能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能源之一。我国利用地热能的科研和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不久的将来,也会出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到会的专家和正在开始使用地热能的城市,将会为我国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我们希望在这两天的研讨、交流与合作中,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都能够在我们共同搭建的这个平台上有所收获,为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为中国城市经济的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