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礼乐教化 音乐教育 启示
一、中国古代音乐教化思想简述
礼乐教化思想在我国古代音乐教育中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本文以以西周时期与孔子的音乐教化思想为例简述这一思想的要义。
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音乐的教化功能。《尚书・舜典》中记有:“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神人以和。”由此段话可知,当时人们已经开始注重音乐教育的道德教育功能,通过学习音乐使贵族子弟达到个性正直温和,宽大谨慎,刚毅而不粗暴,简约而不傲慢的境界,这是周代礼乐教育思想的先声。到了西周时期,礼乐教育开始作为治国方针被提上日程,并且成为西周音乐教育的主体,具有伦理化、政治化、宗教化的性质。这一时期的礼乐教育也具备了审美教育的性质,在具体的实施上礼乐教育互为表里,各有侧重。在教育活动中以音乐为手段,但德育在当时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是音乐教育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非为了提高人的素质,始终是统治者用来教化人们的工具。以后的朝代大多沿袭西周的礼乐制度,看重音乐教育功利性的作用,这必然会忽略其对于人自身的锻造作用。
孔子是乐教思想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开创私学,在学校中开展“六艺”教育,《论语・泰伯》中有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将音乐教育的完成看做是整个教育完成的标志,礼乐教育是孔子音乐教育内容的主体。但孔子的礼乐教化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所谓“礼乐 礼乐”,礼始终摆在乐的前面,实施乐教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辅助礼制治国,音乐教育不是作为一门艺术来发展的,即使在当时得到了相当的重视,也始终没有自己独立的品格,单纯的以育人为目的也更无从说起。不论是对待西周的礼乐制度还是孔子的音乐教化思想,都应该辩证的看,挖掘出适合当展的精华部分加以适当的修改以适应当今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礼乐教化思想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
近现代时期的音乐教育史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在这一时期内,西方的音乐教育思想传到中国,与中国传统的礼乐教化思想发生碰撞,同时也是古代礼乐教化思想与当今音乐教育的过度连接部分。
前面已经提到,在我国古代礼乐教化思想中,德育是其主要的目的,所以才有“明人伦”一说。所有的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优秀健全的人,人之所以比动物高级就是因为人能有意识的遵守一定的社会规则,如何去做人使得德育在任何教育中尤为重要。这里又要提到,在我国古代礼乐教化思想中,德育育人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整个音乐教育的价值导向仍是功利性的即维护封建统治,这也是与西方音乐教育思想中德育作用的最大分歧。在西方音乐教育中,音乐的德育作用是为了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最终提高人的素质。近现代历史上一批早期的音乐教育家开始倡导西方的音乐教育思想,如、丰子恺、萧有梅等,将音乐教育思想的重心放在美育上。笔者认为这一时期美育思想的发展与我国古代礼乐教化思想仍有密切的关联,古代礼乐教化思想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设,那么在近现代时期如何扬弃这种附加在音乐教育上的巨大的功利性政治性目的呢?那就是进行美育。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提到:“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古今中外之教育无不以道德为中心点,但“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从这段话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美育在培养纯洁高尚的人这方面独特的优越性。美育以提倡无人我、超利害为宗旨,音乐教育作为美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是超越实利主义的,所以才能摒弃古代礼乐教化思想中的功利性因素。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也可以理解为始于美育,终于美育,即音乐教育是最终实现育人任务的手段。美育思想在刚刚引入的近现代时期是最纯粹的,也是最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审美的音乐教育尽力排除功利性、政治化的因素。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它却含有巨大的功利性目的,那就是对人的培养,只不过这是一个隐性的、长期的过程。
无论是实现音乐教育本身的教育目的还是实现辅助德育的目的,音乐教育都必须发挥音乐艺术本体的特点。我们应该看到音乐教育的德育作用,但是要清楚两者不是从属或者包含的关系;通过音乐达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音乐的任务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任务。在现代社会中,其所含的功利性作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艺术具有普遍性,要看到其反映的普遍性的东西。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达到思想情感上的潜移默化,培养高尚完全的人才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目的。
三、礼乐教化思想对目前音乐教育的启示
在分析过古代礼乐教化思想及其在近现代音乐教育史中与西方教育思想的融合后,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音乐在育人方面的优越性,所以对它的发展应该谨慎规划。音乐教育发展至今,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理念基本已经得到认同,但音乐教育同时也应该肩负其他的责任。音乐教育不仅应该姓“音乐”还应该姓“教育”,它是音乐和教育德统一体,既肩负着实现音乐本体价值的使命,又承担着实现他教育性的责任,即实现育人的目标,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曾多次表明这样的观念:“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同时也要看到音乐教育所含有的除了审美价值之外的实用性价值。保罗・哈克就说过:“一个仅仅为自身而存在的,仅仅为自身而有用的学科,例如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教育,无论是从可能性还是从逻辑上讲,是不可能被视为学校的基础学科的。”这实际与礼乐教化思想和近现代五育并举的思想有共通之处:看到音乐教育的其它功能,但是也应该坚定的以育人为根本出发点。
作为审美的音乐教育,审美与音乐的关系亦是相互的:强调音乐教育审美性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实现其教育性;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和教育性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审美性是教育性的前提,教育性是审美性的目的之一。当人们把美作为目的和理想来追求的时候,就可以在真与善、认识与道德、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之间架起由此达彼的桥梁。同时也应该注意到,音乐教育的教育性只有以音乐为本,才能实现其与德育、智育等方面的教育价值,且这些教育的实现是一种隐性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音乐教育的核心是音乐美育,通过美向德、智、体等诸多方面渗透影响,而不应该离开美育这个核心,超越音乐艺术本身的规律,片面的追求它的德育和智育功能。
综合看来,我国古代的音乐教育思想实际上是围绕“乐以载道”这一观点展开的,承认音乐教育对人具有教化作用,但其只是作为礼制的辅助工具。不过,我国古代的礼乐教化思想虽然具有功利性的政治化的目的,但是其对于音乐教育育人作用的阐述是非常科学的。因此对待古代的音乐教育思想这发你干,应该看到其合理性、科学性的东西,辩证地看待,取其精华,为今所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辅导员 学生自生素质
回首过去近年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切地感受到,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这些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保障是坚持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现如今,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仅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人的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身为高职院校学生,今后将立足于社会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一方面,学生应该加强自身在提高综合素质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一、高职院校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
对于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群,社会上称之为“90后”, “90后”成为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代, “90后”大学生正逐步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又独立的个性,较强的依赖网络,获取信息能力强,但无法冷静客观的思考问题,辨别能力较低;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但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却很低,心理脆弱,逆反心理强。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成为社会劳作者中的一名,他们将自食其力,如若不重视对他们自身素质的培养,他们将难以在社会上立足。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将来的一线应用型人才,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能力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高职院校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必修课
从去年进校担任辅导员至今,已近一年时间,从我所带的学生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自身素质还需要很大的提高,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简述。
(一)思想道德素质方面。
思想道德素质是我国社会主义共鸣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在学校的教育中,学生思想道德认知方面还是比较高的,社会公德规范也能熟记于心,今年4月份的两个主题活动“怀感恩之心,做诚信之人”、“文明行为养成”,以及一直倡导的“养成教育”都彰显了学校对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视,在活动中也唤醒了一部人同学的思想道德意识。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践行能力仍较弱,虽能清楚明白最基本得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但往往执行的时候自己做不到,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校园内见到老师不打招呼,旁若无人;宿舍里自理自立能力差,依赖思想严重,劳动观念淡薄。
(二)专业文化素质方面。
今年5月中旬,我校10级毕业生返校毕业答辩,我担任答辩老师,在学生们的实习经历以及心得体会的阐述中,我们了解到,虽然工作中实践性更强,但是书本上学到的专业知识仍旧是坚实的基础。就业单位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储备。社会在进步,为了避免被淘汰,更需要具备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应变的创新能力。社会的不断进步,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自身专业文化素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渗透,更是衡量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三)身心素质方面。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一切的基础,而增强体育锻炼是建设身体健康的基石。学校内学生的现状通常为三点一线,即宿舍、教室、食堂。自发自觉地进行体育运动的学生少之又少。本学期学校开展了阳光早锻炼活动,要求每周至少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早锻炼,这个活动虽然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是仍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社会发展飞速,经济条件日益优厚,如今的“90后”大学生无论适应能力、承受能力、自控能力都相对较差。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也屡见报端,大学生心理问题素质培养刻不容缓。
(四)团队能力素质。
所谓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现如今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倍受呵护,没吃过苦,自我意识较强,对团队协作的意识较差。必须引导学生们摆正自己的心态,树立团结就是力量的雄心。
另一方面,要认识到辅导员在做好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是学生成长中离他们最近的引导者,是学生发展中与他们最亲的心灵上的知心朋友,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最能及时掌握学生第一手信息,把我学生的情绪,了解学生的需求。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发挥辅导员工作的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化解各种矛盾,提升学生自身素质,以维护高职院校的和谐、安全和稳定。
四、如何有效发挥辅导员的引导作用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的是为师者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以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成为学生的表率。我们学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阵地,学生们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各工作岗位,必须对他们进行择业教育、创业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精神。作为辅导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力争使自己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成为学生的楷模。辅导员几乎每天都和学生在一起,这就既要注重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又要注意教
师的言谈举止、行为态度、待人接物等一系列外在表现,要善于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熏陶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启迪和激励,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辅导员的师德修养,直接关系到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环境造就人,班风、学风的好坏,对学生的心灵塑造、人格形成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严管”和“厚爱”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