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渔业安全事故

渔业安全事故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渔业安全事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渔业安全事故

渔业安全事故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安全事故;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X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1

一、前言

冶金企业生产风险性较高,生产工艺涉及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多种危害,为保证安全生产,减少损失,就必须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安全事故的预防与控制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告诉我们,只有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方面采取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1.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入手,预防事故的发生

人的不安全行为具体表现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盲目蛮干等,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要控制和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应实施以下安全对策措施:

(1)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构建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安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化为自觉行动,从而保证各项安全责任制度、规程落到实处,因此,从“要我安全”的强制意识向“我要安全”直至“我会安全”的自觉意识,是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目标。安全教育培训的开展要实效化和常态化,尤其是针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特殊人员要及时掌握教育新规律,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对管理者侧重事故预防、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学习,而对操作者则可以侧重事故案例、现场应急处置、岗位应急对策、安全基础知识等方面的学习,实现全员、全覆盖、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培训。

(2)利用安全激励,引导职工自觉安全

对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通过激励措施,引导职工把安全需要作为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形成正确的动机,从而产生与企业期望一致的安全行为。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如授予“先进安全生产者”、“安全标兵”、“安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让大家共同参与安全管理,评选年度安全先进单位和个人,加大对先进单位和个人事迹的宣传力度,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等。物质激励通常具有很大的驱动力,物质激励的方法比较具体,具体方式有发放安全奖金、实物等。通过这些方法激励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强化员工的安全行为。

(3)营造安全氛围,构筑安全文化体系

对于企业来说,安全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让安全文化引领企业、进车间、入班组、上岗位,例如可以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比赛、安全征文、安全事故图片展览、征集安全警句、开展安全大讨论、建立安全光荣榜、建立安全信息网站等多种方式,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深入开展国家倡导的安全生产月和安康杯活动等,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安全意识。

(4)强化安全监督检查,杜绝作业违章

现实中由于职工安全意识和素质的差异,在实际生产作业过程中,有些职工就不能自觉地去遵章守纪,因此,对职工作业行为的检查和监督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是安全管理人员应对每个职工的作业进行检查和监督;其次是职工之间建立联保互保,相互之间监督,发现违章要及时纠正和制止。为了更好地检查和监督员工的作业行为,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每名职工的生理、心理和精神状态,发现异常要采取措施,以防意外发生。此外,对各种故意违章行为要给予严肃处理,以防类似现象重复发生,以强制手段培养员工自觉遵章守纪的习惯。

2.从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入手,力争实现本质安全

企业生产的不安全因素是长期存在的,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潜在的危险更难以发现,因而实现本质安全,才能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1)对危险源(点)进行充分辨识和风险控制

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危险源(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对于冶金企业来说,可以通过班组级、车间级、厂级三级的查找和辨识各类危险源(点),并实施分级安全管理,针对危险源(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同时,对危险源(点)的辨识要进行合理的评价,通过掌控各类危险源(点)及其安全防范措施,使各类危险源均处于安全状态。

(2)增强各类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化水平,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

新、改、扩建工程应优先选用本质安全的设备,从源头上实现设备安全。现役设备资源存在安全缺陷,在更新替代时必须采用先进安全设备,消除、减弱和控制不安全因素。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规程标准,通过安全风险评价,对设备进行危险源和危险因素的辨识,并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使设备始终处于安全受控状态。同时做好设备的安全隐患排查。建设项目“三同时”,即劳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是安全生产事前保障措施,对改善职工的劳动作业条件,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3.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强化事故应急管理

冶金企业的特点决定着必须建立适合本企业实际的应急救援体系,以应对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应急救援体系包括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订与完善,应急管理支撑保障体系和应急队伍的能力建设,应急管理培训和宣传等。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当前安全生产的重点工作。应急演练是对应急救援能力的一种全面检阅,是事故应急准备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评判应急准备状态,检验应急人员实际操作水平,发现并及时修改预案中缺陷和不足等具有重要意义。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和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工作,不仅是国家对企业的基本要求,更是企业预防事故发生的需要。

渔业安全事故范文第2篇

一、总则

(一)为加强我校对特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我校突发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灾害,维护学校稳定,根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第302号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本预案是我校处理特大安全事故的基本程序和依据。

(三)学校内发生的以下特大安全事故适用本《预案》。

1.特大急性中毒事故;

2.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

3.特大火灾事故;

4.特大教学事故:尤其是电子电器室、电脑室、汽摩运用与维修工场发生的事故;

5.其它特大安全事故。

(四)各部门在学校统一指挥下,分级管理,分级实施,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构和职责

(一)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1.组长:黄恩明

2.副组长:覃海富、丁家平、苏振通、张双才

3.成员:黄汉军、刘震标、黄超美、朱家华、周玉秋、韦忠厚、樊干灵

4.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办公室设在校长办公室。

(二)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处置特大事故,统一指挥对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事故损失的扩大。

2.学生科负责报警,学校办公室负责联络各有关部门。

3.组织召开事故现场会议。

4.授权成立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现场指挥部。

特大火灾事故、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特大急性中毒事故和其它事故指挥长由黄恩明校长担任,副指挥长由覃海富担任。

5.检查督促学校办公室、财务室、学生科、校医室等有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事故调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教学生活秩序的工作。

6.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组织各有关部门及时对事件进行分析,按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突发事故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临阵逃脱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犯罪责任;对在事故抢险救灾中,有立功表现的人员给予奖励。

7.总结事件教训,提出预防措施,及时进行整改。

(三)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现场指挥部(长)职责

1.现场指挥部职责

(1)指挥协调现场抢险救灾工作。

(2)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领导汇报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3)及时落实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领导的指示。

2.现场指挥长职责

(1)负责召集各参与抢险救灾部门负责人研究现场抢救方案,制定具体抢救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2)组织划定事故现场范围,按各自的职责执行预案,实行必要的警戒。

(3)负责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人联络。

三、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一)事故发生后,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二)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三)迅速将发生特大事故的情况报告县教育局(或相关部门)以及城关派出所,并打110或119报警。

(四)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渔业安全事故范文第3篇

关键词:液化石油 运输 过程 对策

1 在运输液化石油时存在的管理问题

液化石油一旦发生爆炸,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在瞬间完成的,根本没有时间等待我们去挽救,因为液化石油易燃、易爆,而且比重比空气大,不容易受到风向的影响。假如在人流密集度较大的地方,运装液化石油的槽罐车发生了泄漏或者发生了撞击,再加上可能遇见的火源,就很容易让液化石油达到爆炸点,一旦在这时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运输液化石油在所有化学危险品中的安全事故占到了50%,有将近70起化学品泄漏爆炸事故都是由运输液化石油的槽罐车因发生碰撞、泄漏后引起的,从2003年至2005年中,全国就有14个主要城市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在对这些原因进行总结之后,不断加强了对这种安全事故的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1.1 安全防范意识在运输单位与运输人员中仍然非常缺乏。在液化石油运输的整个操作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相关人员在内,其中主要包括了驾驶员、维护员、装卸人员以及押运人员等等,因此,运输人员是整个液化石油运输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在整个液化石油运输途中,最容易造成石油泄漏从而引起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驾驶员的疲劳驾驶。除了上述之外,还有一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引发事故的安全隐患,例如有些人员、没有职业素质,更有甚者会疲劳驾驶、违规操作、酒后驾驶等等,要想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就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严格做好资质审查工作,对其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

1.2 要对运输工具以及车辆的检查落实到位,因为这些必备的工具是液化石油的主要载体。当遇到碰撞或者翻车等严重事故之后,之所以会发生液化石油泄漏,从而引发爆炸的主要原因,是对那些未能满足安全需求的槽罐车以及钢瓶的继续使用。在现如今,液化石油的运输过程中存在一个最大,同时也是最为普遍的安全问题,那就是在运输液化石油过程中,槽罐车会有超载的现象发生,这同样会导致液化石油产生安全隐患。

1.3 监控体制在道路运输中尚不完善。就目前而言,很多化学品都属于异地,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具有距离长、吨位大等特点。考虑到安全方面,在运输液化石油气体时,通常都会在夜间或者人口以及车辆密度不大的清晨进行,但在这种时间段进行运输工作,便给整体的监管力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特别是对于那些8小时制度以外的交通运输,管理力度便会大打折扣,从而减弱了对无证运行、超载、酒后驾驶等违法运输的打击力度。

1.4 不合理的液化石油从业单位设置点。在一般情况下,会在郊区或者人口密度较小的地方设置液化石油装集点,处于便民考虑,则会把加气站设在城市中,这样一来,使用单位便形成了一种零散不一的状态,造成安全事故和增大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石油运输车辆会不停在城市以及人口车辆相对密集的地方来回穿梭,以满足市区对液化石油的配送服务。

2 将应急对策以及安全事故防范充分利用在液化石油运输过程中

2.1 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对其加强管理。首先,安全意识的教育以及安全操作技能应该在运输人员以及相关单位中不断得到加强。要想在人为上彻底杜绝安全事故以及安全隐患的发生,就要通过各种相关培训以及海报宣传,不断提升运输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其次,液化气石油在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应该结合当地的市政府机关以及各个安监部门和单位全力监督,并实施法律法规来对其运输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规范,保障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违规和突发现象。在运输前,应该播放新闻通知市民注意有关事项,除此之外,还应该避免多种由于自然因素所带来的破坏,例如台风、雷雨以及高温等等,这些因素都很可能使液化气石油在运输途中产生安全隐患,与此同时,还应该合理设计好时间,选择最佳的运输线路。再者,为了更方面监管工作的顺利有效运行,应该建立好各种应急处理机制,各个部门与企业之间都应该保持良好、有效沟通,从根本上建立起一套信息共享机制,为了更加及时有效地找出事故的发生位置,可以在运输液化气石油槽罐车上安装GPS定位系统,时刻观察运输车辆的状况。各大企业可以利用当今高科技手段以及先进的技术对液化气石油槽罐车实行实时监控和保护。液化气石油槽罐车内部应该随车携带各种应急处理以及保护设备,使用HAN防爆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爆炸率,因为这种技术让槽罐车只能燃烧,降低了发生爆炸的危险。最后,要想避免液化气石油运输途中安全事故的产生,就应该从源头上对液化石油气的集散点以及运输过程做好全面监督和管理,做到跨省、跨区、跨市的三方合作,使得各省以及区域之间相互协作,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上逐渐明确。

2.2 一旦遭遇爆炸,液化气石油的应对措施。在液化气石油运输过程中,突况随时可能出现,事故难免会发生,所以再怎样预防,都不可能做到全面有效。当事故发生之后,要把伤亡以及损失降至最低,高速、安全、有效地对突况进行处理,必须从实际出发,使用应急方案对其做出有效指导。当事故发生后,消防队、交管队以及政府机关要相互协作,相互协调好自己的职能,一旦造成安全事故发生,对于出现安全事故的现场,相关部门应该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要结合事故发生的特点和基本情况进行,并对处理的结果进行记录,方便下次同样事故出现之后的处理。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方法:①在信息报告机制上要逐渐完善,建立一套多渠道、全方位的事故信息报告机制,一旦液化气石油在运输途中发生安全事故,并引起燃烧、甚至爆炸的情况,知道事情经过以及发生原因的市民要及时向电视台或者媒体报告。为了更好的让全民参与进来,并加强预防,市政府以及相关单位应该开设专题热线或者建立一个事故处理中心。②各单位以及各部门要落实好自己自身的主要职责,要对全市人民的生命安全负责,就要做到能有效应对各类事故的发生。例如:检测单位在事故发生点能够迅速提出营救措施,预计液化气石油再次产生危害的可能性,带上各种仪器设备对液化气石油的浓度、影响范围以及数量等做出全面分析;消防队到事发现场之后,则应该迅速展开抢救工作,避免爆炸事故再次发生,从根本上减小事故影响,为了能够多获取抢救时间,控制事态发展,不再让其继续恶化,消防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出事车辆进行全方位补救;专业救援队达到出事现场之后,首先应该做出灭火工作,防止火势继续扩散,及时扑灭原火;为了让未进入事故范围的车辆绕过出事路段,交警以及公安人员到事故发生地之后,要积极参与疏导交通,使用警示性的设备在危险地段做好标记,封锁道路;电视台以及各大媒体应该及时提供相关的救援信息,帮助交警以及公安人员疏导交通,确保信息能够及时等。

2.3 处理液化石油气泄漏后引发的火灾情况。如果液化石油气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了火灾,就很容易产生爆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如果在运输途中,发现了可能出现火灾的情况,第一步要切断电源,然后把可能发生燃烧的容器从车厢内转移到空旷的地方,并对其进行喷水冷却,使容器自身的温度达到燃点以下。如果同时发生了漏气的情况,要想方设法设置一个隔离区,使周围的气体散尽,在此基础上,还应该预防液化石油气体通过地下水道以及通风系统进行传播。

3 结语

液化石油虽然自身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可从整体上来讲,它也给普通百姓带来了很多便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液化石油。如果在运输液化石油过程中操作不当,就可能引发灾难,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在液化石油运输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赵来军,肖志杰,张江华.我国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3:115-118.

渔业安全事故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制约;安全生产;事故

1 当前影响和制约农机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

1.1 农机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淡薄 近年来,“村村通”使农村道路得到改善,农用变形车替代了三轮、四轮拖拉机;特别是中央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民购机数量急骤上升,大量的新型农用机械涌入农村,由于年轻人出门打工的较多,年龄偏大且安全意识差、法制观念落后、驾驶技术不到位、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成为了农机操作队伍的一员,由于缺少操作技术培训和安全宣传教育,他们的表现令人担忧,他们在工作中违反交通法规,对农村道路安全产生了极大隐患。尤其一部分人,没有经过相关培训就无证上路行驶、超载超速、农用车载客及酒后驾驶等违法违章行为;虽然有些人有驾驶执照,但缺乏农机安全的相关意识,没有系统的对农机进行维护和修理,这样对农机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

1.2 政府对农村农业机械管理缺乏协调性 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管理范围不确定,缺乏监管协调性。例如对于农用车(拖拉机)的管理,交警部门、交通部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前的农机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有一定的管理权,可确定农用车的范围一直在修改,管理缺乏协调性,存在一些盲区。

1.3 农田和道路安全检(审)查力度不够年度检审率和交强险率不高 农机安全检查是使用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前提,年度检审和交强险是农业机械及其驾驶人的安全及安全事故处理赔偿的保障。但是,目前的农田与道路安全检(审)查无法满足山村农机使用率低、使用范围小、新旧更新快和日益增长的农业机械数量等要求。检测用的相关的设备老化落后或严重缺失,向机手收取检测费用无法落实让年检(审)工作陷入被动。许多农机驾驶员对购买农机和办理驾照的意识有所提高,但是对农机年度检审验及交强险的观念不健全。

1.4 农机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安全宣传和事故应急体系不健全

由于农机生产因季节性、独立性导致全社会对农机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和安全常识教育和培训重要性认知不足,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农机生产范围广,影响小,导致专门的农机安全事故应急体系还不健全。

2 预防农村农业机械事故发生的几点措施与建议

2.1 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以前,一些相关领导对农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缺乏了解和指导,导致了农机安全管理工作效果不明显。政府和社会应更多地支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关注农机生产安全,充分利用各种舆论资源如电视、农村广播、黑板报、报纸、短信及(农村大队散发宣传单、)举办农机相关知识讲座等,创造一切宣传机会,全力以赴、坚定不移地宣传农业机械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常识。只有广大农民的法制观念,安全意识再上一个档次,当农民自觉遵守法律,按规章办事,才能实质上减少农村农机事故的发生。

2.2 组织农机安全检查加强机手安全学习 农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农机安全生产检查,此项措施可以及时补救驾驶员违章操作,可减少和避免相关事故的发生,是农机安全科学管理的诀窍之一。农机安全管理部门应加强基层特别是村组农机管理队伍的建设,加大对农田,道路检查的力度。教育机手严格要求自己,不放松警惕,及时改正不当行为。对于农机驾驶和操作人员,应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学习操作技能,提高自身安全操作意识,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测试。对于没有通过考试或不参加考试的人,都将拿不到驾驶执照,严禁其驾驶和操作农机,这样一来有助于农机手素质的提高。要根据当地实际和自身特点,在春耕、秋收农机作业旺季前夕,采取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和周围的操作员进行技术经验交流,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层楼,成为大家的模范。

2.3 保障农机监理资金改善监理装备 各级政府应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障农机管理所需的资金,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大力度管理农机管理项目资金,为农机管理部门装备具有针对性为机手服务的设备,使此部门团队化,专业化,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使农机安全管理执法条件不断完善,而且在保障宣传教育、安全检查等工作的开展的同时,要将参与农机管理的工作人员纳人公务员的指导范畴,这样才能确保依法行政,使执法更具有专业性。

2.4 加强农业机械质量监测严格遵守报废规定 首先,农机管理相关部门要对本区域的农业机械进行详细的检查,对那些使用时间较长的老旧农业机械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评估,评估报告要尽可能详细,凡是符合要求的农业机械应该记录在案,定时定员的进行检查和管理,不容忽视。凡是没有通过检查的机械,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封存、报废等处理。对进行报废的农机主,农机部门应该予以重视,相关部门应给予补贴。如果发现封存、报废的农业机械参加农业生产,应该通知农机主管部门,对违规操作者进行严厉的处罚。农业机械的可靠性相当重要,它影响着农业生产的质量,是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之一,只有真正的重视起来,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我们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渔业安全事故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质勘查 事故起因 事故特点 安全投入

根据2009年相关部门对地质勘查行业的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08年底,我国共有35万余人在从事地质勘查的工作,到目前为止,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还在不断的增加,地质勘查行业不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队伍,也是一个不能够忽视安全性的群体。地质勘查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先行性行业,该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因此,其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也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地质勘查行业的日益发展和扩大,其安全生产工作也不断的受到重视,地质勘查的安全投入已成为近几年人们讨论的重要问题。

一、地质勘查事故的基本类型以及其特点

地质勘查的内容包括了对地质进行调查、采样、评价、预查、详查以及深入勘探等。主要任务是帮助能源开采等行业提供良好的准备基础,准确的勘查并整理出科学的地质资料数据,为矿产开发日后的顺利工作做准备,从而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地质勘查是一项具有较大危险性的工作,工作中的有害因素具有多样且不定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在工作前进行科学合理的安全投入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的发生。从以往的资料来看,地质勘查中发生的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因人而导致的事故

“人”是所有行业建设中的主导体,同时也是导致危险事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通常情况下,即使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在于“物”,但也无法完全排除人的主观失误,这种失误主要表现有三点:

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加强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养。对该行业的危险性没有深入的了解,在工作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对工作所在的地域进行深入的勘查,缺乏科学数据。某些员工在经济利益的诱惑和操控下,在工作中违反规定并进行违章操作。工作人员没有对工作所需的设备进行良好的日常维修和养护工作,导致事故发生。

员工自身素质低,缺乏安全素质的培养。个人性格和心理素质无法胜任地质勘查的工作,生理机能不符合岗位的基本要求,不能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在工作时产生极大的压力,情绪起伏大,安全技能不过关,由此导致事故发生。

安全措施差,在工作时没有预防事故发生的基本能力,对设备不够了解,不懂完善和修理设备,管理不到位,没有明确科学的分工,长时间的疲劳作业,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二)环境因素导致事故发生

地质勘查的工作环境普遍艰苦,地理位置复杂。这属于工作的外部条件,难以人为的改变,因此加大了勘查工作的危险性。地质勘查工作通常都在远离城市的区域进行,具有流动性和分散性,因此天气状况、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环境都是引发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环境危害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突发的恶劣气象所诱发突发状况有时能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例如雷击、山体滑坡、雪崩、洪水以及泥石流等;极端且复杂的地理环境也能导致人为事故的发生。例如高原反应、失足坠崖、高原性心脏病、关节炎、雪盲等等;动植物也是环境危害中的一种。例如在野外地质勘查的过程中遭受毒蛇或者猛兽的袭击,又或者触碰到有害植物以及疫源性微生物的等,由此引发传染,导致工期停滞。

(三)设备导致事故发生

地质勘查的设备必须时刻保证其安全稳定性,而设备最初的安全和稳定性是由设计、制作和安装来共同决定的,但在工作中设备的安全性还需要人为的保养才能确定其基本的安全性,除此之外,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极大的危险。地质勘查中因设备而导致的事故主要指在工作不科学的使用坑深、物探以及钻探等设备。不同的设备导致的事故也有不同的特点。

主动或者是被动的物理致害,例如人体吸收了过大的放射性探测仪所散发出的辐射,设备在安装使用的过程中漏电而致人死亡,某些设备的外形庞大且具有凸起部位,都容易伤害人体健康,重则致人死亡。

化学致害。例如在运用某些化学分析仪器时,会导致化学液体或者气体泄漏使人中毒。

运转致害。运转致害主要是指在大型设备在运动的时候与其他设备或者人体发生碰撞、挤压或振动导致设备失控,导致事故发生。

能量致害。能量致害主要是指勘查设备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同时可能会伴随着辐射、电能以及机械能等能量向施工现场释放,最终加深事故的危害程度。

二、 地质勘查各种事故发生的概率特点

(一)天生性的伤害大于物化伤害

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地质勘查行业的危险性更大,工作环境更特殊。通常地质勘查的工作环境具有露天时间长、流动性大、作业人少等特点。交通方面主要以步行为主,受到毒物以及易燃易爆物品伤害的可能性较小,而环境因素大多是无法因人力而改变的,因此勘查事故的发生天生性较大。

(二)主观性的事故较多

主观主要表现为人的思想、感觉和意识方面。主观性事故主要指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受到了自身主观意识的影响,模糊了安全意识并将这种主观意识表现在了行为上,从而产生失误导致事故发生。

(三)突发事故较多

所谓突发事故就是指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所发生的灾难性事故。由于地质勘查工作的特殊性,很多由环境因素或者设备因素所带来的危害都是难以预见的,而这种事故也是最难避免的。

三、 地质勘查安全投入的结构和重点

安全是每个行业以及每个人能够持续发展和生存下去的基本需求和状态,只有安全了,才能将物质财产及人身伤害的概率降到最低。要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就必须全面做好安全准备,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大力开展安全活动。

学术界对安全投入的构成有多种不同的划分,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硬件和软件上的投入,硬件主要指物质和外界的环境。软件主要指人。要做好安全工作,必须从硬件和软件这两大方面入手,改善降低其中的不安全因素才能最终实现安全。

(一)安全硬件的投入主要有

1、安全防护设施,其中包括安全标志、漏电保护装置、连锁保护装置、施工地的安全排水设备、钻探避雷装置等等。2、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其中包括野外消毒药剂、防疫针剂、防毒面具等等。3、应急救援设备,主要包括氧气袋、照明设备、通讯定位设备以及医药箱等等。4、安全办公设备,主要包括录音笔以及摄像设备等等。

(二)安全软件的投入主要有

1、安全科学的技术研究。2、安全奖励以及安全补助津贴。3、专业应急救援演习。4、安全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就目前而言,人们对安全的渴望和追求是强烈的,但实际上对做好安全的能力却是有限的,尤其是在经济上的投入,没有任何行业愿意不惜代价地去保证绝对的安全,因为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安全。但就地质勘查这个行业来说,若将硬件和软件这两方面进行大量的安全投入,那么其所收获的社会和经济利益则会比他们所投入的更大更多。在减少事故发生的同时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实现了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作业。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地质勘查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将其常见的安全事故进行了分类,并详细分析了事故的成因和特点。本文认为地质勘查行业进行安全投入是必要的,需要全面加大对安全软件和安全硬件的投入,唯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地质勘查行业的专业技术,从而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东云,王.论地质勘查行业的事故特点与安全投入[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1,18(4):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