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经济的垄断

网络经济的垄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经济的垄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经济的垄断

网络经济的垄断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网络经济;竞争;垄断效应;产业组织

[中图分类号] F0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2-0139-02

[作者简介] 刘嘉俊,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计算机应用。

(江西 南昌 330038)

20世纪90年代,网络经济的出现,使市场结构又呈现出新的特征,传统经济理论的基本假定和前提条件都受到了实践的冲击。传统的经济模式推崇竞争,反对垄断,强调任何市场势力都是对市场效率的偏离。从经济学发展主线可以看出,从过分推崇竞争到逐渐认识垄断,是经济理论逐渐现实化的一种表现。从市场结构的演变看,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是市场结构长期演化的结果,也是市场结构效率提高的内在要求。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基于对垄断效应的再认识,笔者认为我国产业的目标模式应该是建立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形成以垄断为主体的市场结构。

一、网络经济中的垄断效应分析

垄断一直是产业组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网络经济下的垄断无论在成因、特征还是效应方面都明显区别于传统经济下的垄断。因此,剖析网络经济下的垄断不仅有助于认识网络经济的本质,而且有助于理解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运行规则和市场结构。

(一)网络经济中形成了“赢者通吃”特有的垄断形式。拥有技术竞争优势的企业,由于正反馈机制的调节作用,占有“赢者通吃”的市场,而劣势企业很快失去市场份额。这种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技术竞争效果,增强了网络经济中企业的市场垄断效应。在传统产业里,传统产品可以由不同层面的技术来生产,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而对于信息产品来说,更先进的技术总能以更低的价格很快占领市场,落后技术很快被淘汰。信息技术的市场不相容性决定谁掌握了为市场所接受的先进技术,谁就占据了市场垄断地位。再者,信息产品标准化的要求只能容忍一种技术的存在。这就更有利于先期进入或占有技术优势的强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他后来进入者的竞争难度,从而强化了“赢者通吃”的垄断优势。

(二)网络经济的系统性和互补性,强化了网络经济的外部性。在网络经济中,存在着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梅特卡夫法则,即使用某一产品或服务的用户人数越多,消费者从中得到的价值越大。按照此法则,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的平方。这说明网络效益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呈指数增长。网络的价值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规模,更取决于网络用户,这就形成了网络的外部性特征。在网络外部性作用下,信息产品一旦拥有了足够大的顾客基础,市场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当然,在未达到消费者的临界容量之前,产品定价往往高于边际成本。这种需求方的规模经济不同于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实现成本下降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它具有通过大量的消费和使用才能构成规模化的特征,有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规模经济。

(三)网络经济的边际成本递减与边际收益递增强化了规模经济性。传统经济是由物质变量决定的,由于物质禀赋是稀缺的,并具有不可重复使用的性质,所以成本约束使规模经济的有效范围受到限制,即合理的经济规模是有限的,超过这一限度,成本约束就会使得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递减出现停滞。在网络经济下,企业生产的主要是信息技术产品,这类产品普遍具有共享性、外溢性、扩散性的特征,这就使得信息技术存在特殊的成本结构。它们大多数在前期研究中需要大量的开发投人,意味着生产第一件产品的成本非常高昂,而再生产成本即复制成本很低。且信息产品不存在资源稀缺性的约束,这就使得信息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甚至趋于零。规模经济的区间趋向于无穷大,从而使其边际收益处于递增区域。

(四)网络经济下的垄断结构更有利于技术创新。网络经济下,企业用不断创新追求一定时期的经营垄断。企业把新思想、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去占领和扩大市场,最终达到攫取垄断利润的目的。但继起的创新又使持久的垄断永不可能出现。创新对垄断的这种正反作用,使得创新的频率不断加快,新的市场规模和市场容量不断出现。所以在网络经济中,企业即使处于垄断地位,也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创造性地毁灭自己,否则就会遭到被别人创造性毁灭的命运。一般说来,在技术创新频率较高的情况下,技术创新越是集中在少数企业甚至个别企业身上,就越形成垄断,少数企业或个别企业就越容易长期占据垄断地位。反之,技术创新越呈发散型,处于垄断地位上的企业更换频率就越快。垄断与竞争在网络经济中的结合,就形成了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垄断市场结构。

(五)垄断结构更易实现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根据经济学理论,只要企业运营形成固定成本或沉淀成本,生产活动就具备“不可任意分割”和“附加利益效应”等特征,生产要素在合理匹配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协同作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决定着企业生产的“最佳规模”范围,固定成本越大,企业规模经济范围越广。夏基和鲍摩尔等提出的成本函数的部分可加性概念使超出仅用规模经济理论所能够解释的厂商规模得到了更加合理的解释,为不完全竞争均衡市场的效率增进功能提供了扩展的理论诠释。因此,真实经济世界中的行业集中度提高是规模经济规律和成本函数的部分可加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资源配置效率的体现,绩效决定着市场结构,而不是相反。网络经济的主要资源是信息,信息产业的特点是早期投人即固定成本或沉淀成本巨大,而信息制造、使用和销售具有可重复性,信息的复制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能重复销售和重复使用,也就是说信息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且规模经济的区间不受物质元素的限制趋向于无穷大,这就使得网络经济下,垄断市场更易实现规模经济。同时信息技术之间的相容性,在同一种技术平台上,可以开发数种信息产品,这就使得网络经济下更易实现范围经济。

(六)垄断市场结构可以避免社会福利损失。传统产业组织认为,任何垄断市场结构,都将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其评判标准是“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达到最大化。依据威廉姆森的模型,垄断一方面会带来经济效益,由于存在规模经济,企业通过兼并等行为会造成边际成本下降,这种成本节省应带来效率的增长,对消费者有利,而垄断的代价是企业垄断力量的增强,对消费者不利。垄断的总效应就是这两种方向相反的效果的总和,是否对消费者有利要视情况而定。在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已不主要表现在价格竞争,所以价格垄断对市场的影响已不重要了。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是需求创造,它受制于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只有不断创造出适合市场需求导向的新产品,才能刺激消费者的潜在消费欲望,增加需求量。而这种创造,需要的是敏锐的洞察力,不断的创新力,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才能形成经济垄断力量。这种经济垄断是凭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所形成的,是在满足消费者潜在欲望即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实现的,它本身意味着市场的高效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垄断不仅没有造成消费者利益的损失,反而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如前所述,在网络经济时代,价格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价值判断,价格持续走低是一个必然趋势。经济权利已经逐渐由生产者转向了消费者,垄断企业必须实施“客户导向”战略,在质量、品牌、服务等方面迎合客户的需求。总之,客户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消费者的确立,垄断完全有可能降低总福利损失而加大规模经济的优势,从而减少传统意义上垄断的弊病。

二、网络经济中的垄断效应对调整产业组织政策的启示

总体来说,在经济网络化时代,垄断具备了不同于传统经济时代的一系列新的特征,垄断推动而不是阻碍技术进步,促进而不是排斥竞争,提高而不是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垄断结构并不必然导致垄断行为。所以,当前,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垄断。对垄断的认识应回到特纳的观点:“实际上,就起源和运动来讲,垄断与竞争一样,原来就属于市场经济范畴,二者如同哲学上所讲的静止和运动的关系,垄断只是绝对运动的竞争中的一个个相对静止点,不含垄断因素的竞争和不带竞争因素的垄断从来就是不存在的。”市场结构本身就是一个竞争的、动态变化的过程,竞争的作用必然导致市场结构转向垄断。

在正确认识的前提下,就必须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适时调整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当前,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关键首先是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只有大型企业集团才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我国目前的主要问题不是垄断过度,而是集中度过低,规模过小的问题。我国产业组织政策应侧重于支持企业间的兼并、联合、重组,鼓励企业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的垄断性竞争。其次,在网络经济时代要注重企业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协调。一方面,为了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国企业应苦练内功,积极参与国际范围的竞争;另一方面,更应该注重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我国企业必须积极切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广泛的产业分工协作。

参考文献:

[1]苗小玲.对网络经济下垄断的解析[J].经济师,2002,(10).

[2]冯丽,李海舰.从竞争范式到垄断范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3,(9).

网络经济的垄断范文第2篇

纳斯达克指数暴跌是正常回调

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暴跌,是在承继前期更大幅度上涨后的适度回调,因为前期的暴涨,有着诸多历史因素的促成条件:

(1)90年代美国经济稳定、持续的较高速增长,尤其是新经济———网络经济的更好表现,使人们对其今后中长期的发展速度仍然抱有较高的预期,按照中长期投资收益等同国债等收益的折现计算,目前的股价自然就定位很高。而实际上经过90年代的推广和普及,网络经济已经实现了原始创业期从无到有的飞速发展的扩张和积累,开始进入竞争更加激烈的稳定发展时期,因此增长速度将大大下降,虽然还远远高于传统经济,但按中长期的收益折现计算,其股价自然应当大打折扣,这是对人们预期偏差的合理修正。

(2)理论指导的失误。在网络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同时,人们纷纷创立各式各样的新的速成理论,以求对其作出更直接和更表象的解释。例如麦特卡尔夫定律,其认为网络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由此引申出两个结论:一是目前不求盈利,只求市场占有率,只求扩张眼球经济————即人们注意力的规模,而收益将更多的来自于未来的市场;二是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即只有市场占有率达到第一的企业,才能够生存,而市场占有率达到第二及以下的企业,将由于生存空间太小而必然消亡,这同时将使得市场占有率达到第一的企业进而获得持久的和巨额的垄断性利润。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出现了两种状况,一方面是风险投资不计目前收益的大把烧钱,另一方面是有可能成为第一的网络企业的股价大幅飙升。因此在网络理论的权威逐渐受到质疑和挑战的情况下,企业的股价必然出现相应的大幅下挫。

(3)世界众多地区此起彼伏的经济金融危机,使大量本国和外国的资金流回或流向美国,从而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股市的火爆提供了充裕的资金基础。

新时期发展网络经济的两点反思

一、网络经济的投资理念。网络经济的许多投资理念,存在着问题。例如前述麦特卡尔夫定律,认为网络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这产生了鼓励人们为了未来虚幻的市场利润而大把烧钱的倾向。我们可以对此提出疑问:(1)不同的节点之间是否有份量或权重的区别;(2)同一节点在不同的时期是否有份量或权重的区别;(3)是否存在其它的关系或变量,或者说其价值与实际的货币之间如何进行换算或衡量等。因为它将影响或决定实际的投资行为。再比如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理论。从传统经济产业格局的角度上看,虽然有政府的完全垄断、少数企业的寡头垄断,但总体上市场的竞争还是比较充分的,而且要素在自由竞争的流动中获得了相对平均的权益。即使是寡头垄断,它也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也有上下游的产业联系,也存在着其它的产业或产品领域。同时,寡头垄断的生存,也有赖于社会整体对其的有效需求。因此我们很难设想,在网络经济中,只有第一才能生存,而其它的企业或个人都将因为失去市场而失去生存的土壤和空间等。

二、网络经济的产业定位。在网络经济的鼎盛时期,人们惊讶地看到,网络经济在数年中所创造的价值,已经远远高于传统企业巨人在百年中所实现的财富积累。因此人们对网络经济的豪迈之情溢于言表————“一网无前”、“无网不胜”、“点击天下”等等,网络经济的神奇功能被大大地渲染和扩大。

网络经济的垄断范文第3篇

(一)网络经济下的垄断是一种竞争性垄断。

网络经济模式下,传统经济中基于价格垄断的垄断模式不再适用,垄断的形成主要是基于技术竞争和技术创新。或许某些企业已经在市场当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力量,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即便企业暂时处于垄断地位,也仍有很大可能被取代,这导致垄断企业不能够依靠其垄断地位进行随意定价。除技术之外,网络经济形势下不存在其他市场准入条件,这就使得一些实力较弱的小公司只要能够掌握一定的核心技术就能够很快发展起来,甚至在某些领域能够拥有和大企业相对抗的实力。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下,垄断企业就必须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来维持自己在该领域中的垄断地位,通过不断升级产品来吸引消费者。因此,网络经济下的垄断仍具有很强的竞争性,是一种竞争性的垄断。

(二)网络经济下的垄断提高了消费者福利。

传统经济模式下,垄断企业在市场当中具有绝对的实力,能够采取提价限产等方式来获取较高的垄断利润。而在网络经济模式下,垄断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网络效益,往往会加大生产,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作为重点,并根据最后一个边际消费者的保留价格来决定商品定价,这就意味着网络经济模式下,垄断企业失去了商品定价权。价格不再是各大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焦点,更多的企业选择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升级产品来占领市场。可见,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由于垄断企业扩大生产,降低价格,这一举措将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三)网络经济下的垄断推动了技术创新。

网络经济模式下,信息、知识成为主导经济的重要资源,且该资源具有共享性和传播性,任何企业都不能够将其独占,企业只能暂时拥有某些资源,即垄断地位也是暂时的。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企业才能够不断获得垄断地位。一个新的技术创新,将使过去的创新变得过时,这种潜在的竞争威胁的存在使得在位厂商不得不致力于研发上。网络经济模式下,尽管生产同一类型产品的企业当中有一个或几个依靠领先的技术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但是由于市场不存在进入壁垒,使潜在进入者进入该领域成为可能,为了应对进入威胁,这就要求企业进行更多的技术创新来巩固其垄断地位。

二、网络经济下的反垄断规制

反垄断法是国家干预经济所采取的法律手段,反垄断政策属于间接规制的范畴,主要应用于自然垄断行业。一般来说,网络经济中的垄断属于自然垄断。网络经济下的垄断是竞争性垄断,这种垄断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垄断,因此政府应针对性地对反垄断规制的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完善和修改。

(一)反垄断规制新目标:

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者福利。

网络经济下,技术型垄断企业能够通过不断提高商品质量和性能,提供高标准的产品给消费者来提高消费者福利。网络经济下政府反垄断规制的重点应该放在规范市场秩序方面,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维护消费者权益,而不是一味地限制垄断,保护竞争者。在此,就需要政府能够准确判断领域当中垄断企业市场地位的合理性。对于一些具有垄断势力的大型企业,只要其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社会效应,且能够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政府就不应该进行限制。相反,如果一些企业依靠其在领域当中的垄断地位而限制其他企业的发展就应该对其进行反垄断限制,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

(二)反垄断规制新内容:

重点在规制垄断行为而不是垄断结构。政府反垄断规制分为规制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两个方面。而网络经济下的政府反垄断规制则应当着重于规制垄断行为,而不是垄断结构。在网络经济中,企业通过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加大创新投资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这很有可能会形成垄断性的市场结构,即企业在市场当中占有绝对的份额。此时,如果政府反垄断工作放在垄断结构方面,那么企业就会失去创新的积极性,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进而使得整个市场停滞不前。政府反垄断规制应该将重点放在不遵守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上面,例如垄断企业依靠自己的垄断地位打击其他企业,损害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在网络经济下允许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来获得垄断地位,前提是要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

(三)反垄断规制新方式:

网络经济的垄断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经济;边际成本递减;竞争

    分类号:F830.59    The Factor of Increasing Return and Its Compact on Competition in Internet Economy YAO Zuo-wen

    (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 Hefei 230036)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 of increasing return in internet economy ,I expound the   

    main reasons for causing decreasing marginal cost by these factors and the influence on competitive 

    strategies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 levels of internet.

    Keywords: Internet economy; Decreasing marginal cost; Competition

    近年来,随着IT业的蓬勃发展,Internet的快速普及及其商业化,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网络经济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为此,许多学者从不同层次上分析了它的内涵及其对传统经济的影响。尤其是网络经济中的收益递增现象,认为网络经济就是收益递增经济,它的法则是"赢者通吃",是"注意力"经济。美国的《经济学家》杂志评论到:"(网络经济)超越了传统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原则--收益递减规律。""但是电脑软件的生产看来并未遵守这个(收益递减)规则。因为一个程序一旦编写成功,它几乎不需花费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1] 。根据市场经济学的原理,收益递增将会促成垄断的形成。有些文章认为,这将对西方主流经济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1][2] 。对此,笔者认为应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探讨网络经济中的收益递增现象,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网络经济。在众多学者的定义中,我国学者乌家培的解释最具代表性,他认为"网络经济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经济活动" "实际上是互联网经济(Internet Economy)"[3] 。所以,网络经济是基于现代信息网络的一切经济活动。它应该包括互联网的基础层、应用层、服务层、商务层(为了分析的方便,下文中对网络经济的分层会有所不同)。那么,同传统经济相比,网络经济到底有些什么不同呢?让我们先来看一看目前大家讨论得最多的一些现象。

一,网络经济中的收益递增因素的分析

1, 网络经济中的三个著名定律

1) 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 Law)

该法则认为网络的价值等于其节点数的平方。所以网络上联网的计算机越多,每台电脑的价值就越大,"增殖"以指数关系不断变大。表1为互联网主机和域名的发展速度,从一个侧面给这个法则加了注解。

表1 互联网主机和域名的发展速度 [4] 单位:1 000个

2) 摩尔定律(Moore's Law)

摩尔定律说的是计算机硅芯片的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翻一翻,而价格以减半数下降。该定律30多年来一直运行良好,反映了这位英特尔公司前总裁的敏锐洞察力。图1说明从1991年至1997年,微处理器每秒百万指令(MIPS)计算能力的成本从230美元降到3.42美元。

(纵轴为每秒百万指令单价)

图1    6 年内微处理器的价格的下跌 [4]

3) 达维多定律(Davidow's Law)

达维多定律认为进入市场的第一代产品能够自动获得50%的市场份额,所以任何企业在本产业中必须第一个淘汰自己的产品。英特尔公司的微处理器并不总是性能最好、速度最快的,但它几乎总是新一代产品的首家推出者。同样,微软公司的MS-DOS和Windows也并不是当时最好的微机操作系统,但它通过和IBM结成战略联盟,并不断推出新产品,终于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无人能与之抗衡。实际上达维多定律体现的是网络经济中的马太效应(Matthews Effect).

    以上是目前各种关于网络经济的评论中公认的三大定律,并被认为是造成收益递增的主要因素。其实,这三大定律的背后有着更重要的原因。只有把这些背后的原因及其适用范围搞清楚了,才能明了它们在网络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例如梅特卡夫法则是基于每一个新上网的用户都因为别人的联网而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交流机会。对于梅特卡夫法则,虽然有些学者有不同意见(如姜奇平认为这个法则忽视了信息处理水平的影响)[5],但它至少指出了网络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和正反馈性:联网的用户越多,网络的价值越大,联网的需求也就越大。这样,我们可以看出梅特卡夫法则并没有说明供给方面的收益递增,而是指出了从总体上看消费方面存在效用递增--需求创造了新的需求。对于摩尔定律,它的背后实际上是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学习曲线说明了随着产出的增加,厂商不断改进它的生产,结果单一产品的成本不断下降。学习曲线最初是在飞机制造业中发现的,现在主要被认为在IT的硬件业中发挥巨大作用。这的确是关于收益递增的真正原因,因为它显示了一条下降的边际成本曲线。达维多定律说明网络经济中的主流化(Mainstreaming)现象。由于消费者对于一些网络产品的使用产生习惯性,他们的消费行为显示出巨大的粘性。这些消费者很难再转而使用其他的相似产品。应该说达维多定律也没有说明收益递增,同梅特卡夫法则一样,它仍然描述的是产品特性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而且,正如下文即将说明的,这种粘性并不是在所有的网络产品中都存在,它只是在所谓的"平台"性产品中才存在。

    这样看来,上述三大定律中只有摩尔定律真正描述了收益递增(边际成本递减)。但是应该指出,在网络经济中,还有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因素,导致了收益递增。

2,网络经济中的其他因素

1) 可数字化产品的拷贝性成本极低

拷贝性成本极低指的是网络经济中可数字化的产品进行复制的成本几乎为零。微软公司为了生产第一张Windows95光盘支出了2亿美元。但从第二张光盘开始,每张支付的成本仅为50美分 [6] 。在传统的实物经济中,由于受厂商规模的限制,各生产要素之间的比例不能很好的同时发生变化,边际成本曲线必然在某个产出点之后呈上升之势。而在网络世界中,人们要得到这些产品,只要到网上下载即可。对厂商来说,则几乎没有边际成本。可以说,拷贝性成本极低的现象是比特世界和原子世界的根本分水岭。实物产品(对应原子世界)的复制受物质世界资源稀缺性的影响,必然是有成本的,而且往往是边际成本递增的。它改变的基本上是消费者的物质存在。可数字化产品(对应比特世界)的复制是信息本身的复制,它不依赖物质世界(准确地说还依赖存储媒介和传输通道)稀缺的资源,是没有什么成本的。它仅仅改变消费者的精神存在。

2) 交易成本的下降

科斯(L.H.Coase)认为,企业组织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部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企业的最优规模由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费用等于市场交易的边际费用或等于其他企业内部交易的边际费用的那一点决定 [7] 。网络正从多方面降低了交易成本。

1. 企业内各种营运成本下降

由于现代企业越来越依靠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企业的自组织能力越来越强,管理费用越来越低。从MIS到MRP、从MRPⅡ到ERP,企业在网络环境下不断重新整合自己的战略资源。90年代初,哈默博士更是提出基于现代IT技术的BPR(企业流程再造)。企业流程再造成功后的企业其营运成本一般都会有大幅度地降低。

2. 企业外交易成本下降

企业外交易是指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在网络经济之前,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8],由于搜寻成本高昂造成的价格分散[9],使得市场难以产生高效率。电脑网络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网络经济中理性人也不愿意透露对自己不利的信息),但它可以很好地解决搜寻问题。通过网上的软件(如Yahoo!的搜索引擎),可以快捷地找到想要的相关信息;作为消费者则可通过choiceboard(概念描述见[10])自己设计想要的产品或服务。各种电子商务平台更为B2B和B2C提供了非常好的接口。网络中接近零费用的信息成本,极大地降低了主观不确定性,降低了错误决策的成本。

3) 高昂的进入成本

高昂的进入成本使得厂商的具有向下的平均成本曲线,许多传统的垄断性行业都具有这种平均成本曲线。随着产出的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的成本减少,造成收益递增。而网络经济在这一点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有关可数字化产品或服务的进入成本中,大部分是知识成本。这一块可以说不是沉没成本,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转化为别的可数字化产品的投入。例如,一个软件公司投入资金研制开发一种软件。尽管这种软件在发行后销路不佳,但由于初始投资很大程度上用于智力投资,所以他们可以较容易的转而开发其他软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已经分析了产生网络经济中成本下降(收益递增)的主要因素,但应该指出厂商的收益曲线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如果导致成本下降因素的作用不能抵消导致成本上升因素的作用,收益仍然会递减。下面分四个层次讨论一下上述现象是否必然会导致竞争的失效和垄断的形成。 二,网络经济对竞争的影响

第一层 互联网基础层

互联网基础层是指互联网的网络硬件建设、联网接入。提供此种服务的厂商一般被称作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由于高昂的进入成本、下降的学习曲线,再加上梅特卡夫法则造成的需求的扩张,使得它同传统的电信行业一样,是自然垄断行业。一个国家和地区只会有很少几个ISP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很多原先ISP的都逐步地转向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例如American On Line 就是这样。图二描述这一层次的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为简单起见,这里假设边际成本曲线为水平。随着联网用户的增加,需求曲线从DD逐渐右移,一直到人口饱和点后到达D'D'。如果供给方为单一厂商,它将力图获得最大超额利润。它将把价格定在P0,而产出为Q0。政府此时应采取措施将产出确定在Q1,价格确定在P1。

图2

第二层 可数字化平台性产品

网络经济中的平台性产品类似传统经济中的中间产品,是指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各种高级语言之类的产品。这类产品的特点是它们都并不是消费者的最终需求。它们只为最终需求的满足构建一个"平台"。如在电脑上安装一个语音软件后,你就可以在网上和语音聊天室的伙伴聊天。这里,这个软件就是平台性产品。平台性产品很容易被主流化--最先出来的产品最容易成为标准--在这个标准上又会衍生出许多相关产品--这些相关产品又反过来巩固这个标准。这样就形成了布瑞恩.阿瑟(W.Brian.Arthur)所说的技术生态系统[11]。由于可数字平台性产品的拷贝性成本极低,使得这个行业也是垄断性行业。但如前所述,生产此类产品的进入成本大部分并不是沉没成本,所以并不一定会造成完全垄断。实际情况是,网络经济在这一层可能会形成类似伯特兰德(Bertrand)竞争。原有厂商想在长期中获得垄断利润是不现实的:新的厂商试图以低价(甚至免费)出售它的产品,一旦打开销路,新的产品就会主流化,旧的产品就会立即萎缩。旧的厂商意识到这一威胁,只能也大副降价,以应战。事实上新的厂商并不一定要真正进入,只要旧厂商意识到威胁的存在,就足以使价格定在接近于P1处。(见图3 这里假设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图3

第三层 可数字化极终产品

人类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21世纪到来的今天,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转向精神需求。可数字化极终产品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精神需求的。一本书,一段电影,一条股市信息都是可数字化极终产品。虽然,这一领域的产品拷贝性成本极低,但却不能使它成为垄断性行业。因为现在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市场对产品的划分越来越细,无差异产品越来越没有意义。每个试图在这个领域生存的厂商都必须在提高自己产品的特色上大做文章。这样,必将呈现垄断竞争的状态。在图4中可以看出长期中的均衡是在A点。(这里仍假设边际成本为零)

图4

第四层 传统实物产品

网络经济对传统实物产品的最大作用是降低其交易成本,但网络永远也改变不了原子世界中资源稀缺的本质。传统实物产品的成本曲线虽然会发生很大程度的下移,但收益递减规律迟早会发生作用。网络经济中传统实物产品的经济运行理论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正如W.布瑞恩.阿瑟所说:"我们可以设想两个经济王国或世界:规模生产世界,这一世界以少量的知识凝结大量的资源获得产品,运行遵循着马歇尔的报酬递减规律;经济中以知识为基础的部分,这一世界以少量的资源凝结必要的知识获得产品,运行着报酬递增规律"[11]。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网络经济中各个层次中产品的特点不同,竞争将呈现不同的形式:在第一层将呈现类似垄断的形式;在第二层将呈现类似寡头垄断的形式;在第三层将呈现垄断竞争的形式;在第四层将基本保持传统竞争的形式。网络经济决不仅仅是"注意力"经济,更重要的是高质量的产品。随着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网络经济中的竞争将呈现更加复杂的情景。

参考文献:

[1]勒维斯著,卞正东等译.《非摩擦经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chinabyte.com/digest/column_page.shtm?column_type=comp_seach&coluid=1228

[3]乌家培.《网络经济》[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1-5

[4] 姜其平等译.美国商务部报告:《浮现中的数字经济》[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姜其平.《数字财富》[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

[6]纪玉山等.《网络经济》[M]. 长春: 长春出版社,2000

[7]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中译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8]阿罗.《信息经济学》[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9]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网络经济的垄断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1当前我国网络经济的宏观效应分析

1.1我国网络经济的宏观正效应

(1)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①信息网络产品和信息网络服务可以直接创造国民生产总值,从而促进经济增长;②通过信息的乘数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由于信息的价值具有多维性、间接性和累积性,一条信息被利用后会产生一连串的经济效果;③随着电子转帐系统、电子货币的出现和普及使现代社会经济由货币媒介交换方式演变成信息交换方式。同时,电子商务的出现,大大减少了商品的流通环节,减少了商品资本,加速了商品资本的循环;④通过提高劳动力的有效利用率而促进经济增长,即企业将从垂直命令与控制型的科层组织向以专家为主的信息网络组织转化。

(2)提供更多就业机会:①网络经济使分工趋于深化,延长了生产过程,创造了生产过程的新领域,提高了生产的迂回程度,形成了新的门类和部门,导致新的产业-第四产业(信息网络产业)的出现,大幅度提高了社会总需求;②网络经济使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弱化,信息作为商品被开发、收集、筛选、处理,并通过网络几乎适时地传输到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双方的网络界面上。

1.2我国网络经济的宏观负效应

(1)拉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网络经济的“马太效应”将使国际经济的差距扩大趋势在本国地区间延伸,形成了一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差距。同时由于网络经济本身就是知识劳动、智力和资本相结合的新产业,网络新经济对就业和收入分配产生重大影响,这就意味着相当多的人因不具备网络经济的某些条件而被拒之门外,又因压缩传统就业岗位而被排除,面临失业,发展中社会贫富分化程度有可能随着网络经济发展迅速加剧,进而带来国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与变革。

(2)网络泡沫导致经济虚假繁荣:①大量过剩资金的存在使人们的投机意图有了可执行操作,加速了网络泡沫的形成过程;②大部分网络公司的经营基本上都可以用“融资”两个字来概括,网络公司的这种短视行为使它们往往只顾眼前利益,忽略了加强公司自身建设和内部管理,一旦没有资金继续注入,网络泡沫就会破裂;③网络经济的概念被反复炒作,导致网络的作用被无限夸大,结果产生了“风险投资的全民化”网络泡沫的形成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催化剂作用和“风险投资对象的虚泛化”。

2我国网络经济现存的发展问题

2.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目前我国己建成的网络其规模及质量离“高速”的要求相距甚远,大城市之间骨干网信道只有64~8Mbps左右,局部达到155Mbps,而美国为622Mbps,局部有20Gbps之高。骨干网建设远远滞后于实际的需要。ISP对用户的接入速率也很低,表面上大多数都提供56Kbps的Modem接入,但ISP接入骨干网的带宽一般只有256~4Mbps的DDN专线,却要带数千个甚至上万个用户。

2.2金融电子化水平低

目前我国发片银行已有20多家,发片量超过1.1亿张,2007年电子货币交易额达1.74万亿元,银行信用片消费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重不断增加,2007年占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百分之十左右。但是比之美国人均四张片、英国人均两张片,70%的家庭消费品通过信用片交易,我国还远远落后。

2.3网络交易安全性缺乏保障

首先,由于网上安全性欠缺,很难保证不会造成顾客网上支付的资金流失,商业银行对此并不承担结算风险,大大增加了顾客与企业的风险;其次,由于各银行之间转帐依然受传统票据限制,延长了对网上支付的确认时间,影响到企业对顾客的快速响应和服务,无形中也占压企业的流动资金,降低了对顾客的吸引力。

3我国网络经济发展问题的致因

3.1电信部门的垄断尚未完全打破

电信垄断专营造成上网费用居高不下,限制了我国网络人口的增长,造成网络企业的高昂经营成本。我国ISP的收费是双向的、是月基本费加上通信费。一个站点知名度越大、访问的人越多,数据流量就越大,交的钱也就越多。电信垄断的弊端己为千夫所指。

3.2缺乏规范的资本市场体系

(1)我国的主板市场规模小,上市公司的总体质量不佳,法律法规不健全,运作和监管机制也不完善,上市公司、券商和大股东、大庄家严重违法违规的事件屡有发生,还待加强监管和规范。(2)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风险资本市场体系在我国尚未建立。银行业的间接融资机制和主板市场的直接融资机制不能成为其主要的融资渠道,只有风险资本市场体系能提供一个适合其特点的完整的金融支持体系。由私人风险资本、风险投资和二板市场接力形成风险资本市场体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资金筹集、管理、运作和退出的机制,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了一个适宜的、公平的融资环境,也为其提供了一个社会评价机制和选择机制,而且大大提高了资本市场中的风险社会化水平。

4促进我国网络经济健康发展的优化对策

4.1制定正确的网络经济发展战略

(1)实行科技创新带动战略,要把比较优势与创新优势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跟踪并力争自主发展网络经济的关键技术,积极开发生产新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信息产品,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2)实行多样化、多模式电子商务发展战略,针对不同产业、不同企业形态,提供多样化的电子商务应用技术。

4.2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及产业基础建设

(1)加快电信管理体制改革为网络经济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主体,扶持一批具有一定实力和管理水平的创新型企业,既可以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载体,又可以为其发展创造市场空间。(2)建立起有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税收体制和规章制度,为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3)建立有利于创办新企业的制度环境。政府应通过为公司提供“一揽子服务”,使公司一次获得需要的所有许可证:环境许可证、开业许可证及税务登记证等等,创建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

4.3促进政府对网络的服务职能

(1)在网络经济时代,提供服务将成为政府行为的主要特征。建立电子政府是网络经济时代的需要,各级政府应通过自己的网站,展示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职能,各种政策和政务信息,为公众提供高效的全天候在线服务。(2)大力支持研究与开发工作。高校作为研究与开发的传统基地,应该在以技术、知识为基础的网络经济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应通过增加高校的研究与开发资金,投资于网络经济相关的技能的教育领域来增强智力基础。

4.4构建网络经济创新体系

(1)建立信息产业创新网络。要建立信息企业之间的创新网络,打破相互之间的封锁与条块分割的格局鼓励各种形式的企业联系。抓住国际产业大分工、大转移的良好机遇,广泛参与国际信息产业的分工,实现达到我国信息产业与国际信息产业结构的合理对接。(2)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必须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必须重视对网络安全技术开发,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网络经济体系的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奇平.数字财富[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2]何明升.网络经济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8,(3).

[3]陶严.网络经济讨论综述[D].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