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建农产品品牌

创建农产品品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建农产品品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建农产品品牌

创建农产品品牌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产业集群;品牌效应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进步,我国交通也发展迅速,随着拉萨地区的全面通车,地区的农业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当今社会,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在众多品牌之中某个品牌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要进行品牌创建。对于农业方面来说,产品的生产经营有分散性,个体生产经营者要想进行品牌创建是很难的,但是如果将区域内的生产、经营者都联合起来的话,就大大增加了创建区域性品牌的可行性。

1 区域品牌内涵

社会在发展,人们对于品牌的认识也随之发展。所谓的品牌,对于品牌拥有者来说,可以带来更多的收益利润;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对于产品的认知度。在现在这个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产品生产方与经营方为了增加自身的利益,并与其他产品进行区分,对品牌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品牌的发展也经历了一系列演变过程,从区别物到竞争手段,再到竞争要素,最后到竞争主体。

现在有两种模式对品牌进行经营,一种是企业借用其他知名企业的品牌使用在自己的产品上,称这种品牌为私人品牌或者是企业品牌,一般表现为商品商标或是企业商标,例如“联想”等;另一种是区域性品牌,也就是所谓的区域品牌,这种品牌有明显的地理特点,例如“长沙臭豆腐”、“天津狗不理包子”等。商业竞争是残酷的、是激烈的,企业的品牌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也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也并不是所有企业想要创建有竞争力与影响力的品牌就能够创建的,其实品牌的创建成功率并不是很高。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在一定区域内的农产品在较大范围,甚至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很高影响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特点:第一,将具有区域特色且优质的农产品作为介质。任何产品的发展都是在优质的基础上才得以发展。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地理条件都有很大的区别,这就形成了产品的区域性特色;第二,产权的模糊性。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具有产权的模糊性,因为这种品牌是具有集体性质的品牌,不能单单只归属于某个个人或某个集体,其产权应该共同归属该地区所有这种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区域性品牌的产权不清晰,具有模糊性。

2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原则

不同地域由于其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等等的因素的不同,创建品牌的时候要做好品牌的取舍,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对比分析每个品牌,重点分析其现实基础与发展的前景,做出合理的选择。在进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创建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原则:

2.1 具有该区域的文化底蕴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是集合当地经济、文化等资源为一体形成的,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既包括该区域的产品特色,也包括产品所承载的价值观与隐性文化,换句话说区域性产品也是该地区区域文化的一种象征。

2.2 产业集群

所谓的产业集群,就是在一定的区域中,且地理较集中的、具有竞争、合作或者是有关联性的企业,以及一些有连锁作用的企业机构的集合。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一定要依靠农业产业集群为基础,形成一定的规模与优势,为品牌的创建与发展提供保障。

2.3 政府扶持与企业带动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着该区域的区域形象,而品牌的形成能够带动该区域经济更快发展,政府必须对其进行扶持,政府要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境况做出科学规划,为该地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建立提供良好的环境。在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建立的过程中,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也是比不可少的,龙头企业作为联系分散农业企业与市场的纽带,有利于区域农产品品牌的聚集,从而进一步建立统一的品牌形象,促进农村区域品牌的创建。

2.4 产品差异化营销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要进一步加大对产品差异化的开发,以为农产品的发展逐渐趋于同质化。产品差异化包括:外观、价格销售时间等等多方面的差异化,农产品差异化的良好应用,将会成为区域品牌的优势。

3 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面临的问题

3.1 品牌经营主体的缺少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公共属性使品牌的营销主体造成了缺失。公共经济学中所说的物品分为公共物品与私有物品。公共物品有两个特征,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区域品牌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也就是说区域品牌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区域内对该区域品牌的使用不会对其他使用者造成影响;并且该区域品牌可以被多种经济主体支配并使用,最后导致公共品牌缺失了经营主体。

3.2 品牌形象难维护

区域品牌的使用主体不同,则外部效应的正负也是不确定的,这里所说的外部效应指的是在经济活动中某一经济主体经济主体带来了积极或者是消极的影响,但没有相应的报酬或者是承担相应的后果。区域品牌的外部效应的主要表现是:区域品牌的使用经济主体通过一些经济行为使品牌形象得到了提升,这是正效应;相反,如果出现了不良的经济行为,则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多以区域性品牌的形象难以维护。

3.3 “柠檬市场”

所谓的柠檬市场就是指信息不对称性,即农产品质量存在的隐蔽性会导致营销者与购买者信息不对称,再一步的后果就可能造成逆向选择,也就是消费者无法判断质量高低之时,就会趋向于选择价格低的产品,这样就造成了高质量产品卖不出去的后果,而劣质产品却在市场大肆流通,这种后果对于区域性品牌形象的维护与提高时相当不利的。

4 创建拉孜县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对策

本部分,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有代表性的方面的对策进行简单叙述:

4.1 品牌核心价值的确定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一定要围绕该区域的文化内涵,进而确定核心价值。创建区域性品牌的时候,要深层挖掘该区域独有的资源优势,更要深层次挖掘品牌的文化内涵,使区域性品牌极具区域特色,有助于品牌的推广。

4.2 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加大对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的培养,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能够利用区域性皮牌增加收益,也能反作用于品牌的创建,有利于品牌形象的提高,以及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

4.3 标准质量体系的建立

产品的质量是产品品牌的奠基石,所以说,农产品的质量就是创建区域性品牌的先提条件,在对该区域的方面条件、影响因素等进行综合的考虑,并制定出适合该区域的农产品质量体系,以保证区域产品的质量,维护区域品牌的形象。

5 结束语

将拉孜县的农产品品牌创建为区域性农产品品牌,作为竞争优势、提高竞争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必须大力提倡与实施。

参考文献

[1] 曹艳爱.农产品区域品牌散策略中“伞品牌”的作用机制——一个概念模型[J].焦作大学学报,2010,(04).

[2] 胡正明,王亚卓.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与成长路经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6).

[3] 李亚林.农产品区域品牌:内涵、特征和作用[J].企业导报,2010,(02).

[4] 刘世欣.保护和开发农产品的区域品牌和产地品牌[J].吉林农业,2011,(09).

创建农产品品牌范文第2篇

一、树立创建名牌农产品的三种观念

1、树立全面正确的名牌农产品观念。既要扩大农产品的知名度、增加美誉度,又要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对农产品名牌的认识不能仅限于知名度,而忽略美誉度和忠诚度。否则,所创建的农产品名牌只能在市场上“昙花一现”。

2、树立质量是创建名牌农产品基石的观念。质量是“农产品名牌”的生命线,是农产品进入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3、树立长远发展的名牌农产品观念。农产品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因素双重制约,创建农产品名牌的过程比较复杂,一定要树立长远发展的观念。

二、依靠科学技术,打造名牌农产品

科学技术是新时期兵团农业和团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农产品优质、高效的根本保证。创建农产品名牌,就需要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进行科技攻关,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一是围绕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在农作物、畜禽、水产的优良、高效新品种选育上重点突破,促进品种更新换代,以满足消费者不断求新的需求;二是围绕新品种选育,做好与之相配套的良种良法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保证食品卫生安全,以消除进入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障碍;三是围绕产后的保鲜、贮运、加工、包装、营销等环节,开展相应的技术攻关,加大对保鲜技术的研究,延长农产品的消费时效,开发不同档次的农产品,形成一个品牌、多个系列;四是注重技术引进,积极引进国外农产品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并通过技术嫁接,推动农产品名牌的创建。

三、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的美誉度

名牌农产品是农产品中的精华,是以高度的质量保证作为基本特征的,是决定农产品市场和销售效果的重要条件。兵团要创建农产品名牌,就必须重点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第一,发展“有机”农业,禁用城市垃圾肥料,特别是化肥,提倡使用有机肥、腐殖质类肥、微生物肥,并禁用有毒农药,提倡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病虫害,既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又要达到世界贸易组织所要求的SPS协议(WTO的《卫生与检疫措施》)标准,保证生产出安全、卫生和品质优良的农产品。第二,依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生态系统内物质与能量的循环与转换、各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生、相养规律,建立起一个综合发展、多级转化、良性循环的高效农业立体体系,确保农产品品质的提高。

四、创造出富有个性的农产品及其名牌

1、利用农产品不同的有机物含量及其色泽、风味、外观和口感不同,创造不同品种的农产品。

2、利用所处南疆和北疆不同的地理环境、土质、温湿度及日照等的不同所造成的农产品品质差异,创造出富有个性化的农产品。

3、利用农业生产程序(如播种、灌溉以及其他农业生产现场管理等程序)与农业生产时间(如播种时间、收获时间等)以及农业生产技术(如农药使用技术、施肥技术、灌溉技术)等生产方式上的差异化,创造出品质个性化的农产品。

4、利用品牌定位、品牌命名、品牌形象塑造以及产品定价、产品分销、产品促销等的差异化,创造个性化的农产品。

五、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

农产品名牌的创立需要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农产品名牌的创造速度及市场竞争力。为使生产的农产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从而扩大这一名牌农产品对市场的影响,兵团在创建农产品名牌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目前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较小的问题,设法扩大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效益,促进其农产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六、加大农产品的广告宣传力度,突出农产晶的名牌形象

创建农产品品牌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农村;农产品;品牌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189-2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悄悄优化,绿色食品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品牌、特色农产品较之一般农产品在价格和市场占有率诸方面的优势日趋明显,农产品经营正全面进入品牌时代。

南通依江临海,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农业从业人口130多万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南通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在全省10%耕地上产出了江苏10%的粮食、20%的棉花,是我国农业产出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南通如何在充分发挥精耕细作种植传统、有效整合特色农产品资源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以提升产品质量来拓展产品销路,以提升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收入,从而推动南通新农村内涵建设步伐,对促进南通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农产品品牌是用来识别某一区域或某一农业企业的农产品和农业服务以区别与其同类或相似的农产品或农业服务的名称、记号或设计,是农产品或者服务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影响力和声誉的象征。

就南通地区而言,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为创建农产品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如东生产的“棉花”质量佳,产品做到保持表里如一得到全国用户普遍认可而行销全国;长江下游肥嫩的青草培育出了“海门山羊”独特的鲜美肉质,再辅以千百年来精益求精的烹饪技术,红烧海门山羊肉成为脍炙人口的中国地方特产一绝;该产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肥嫩鲜美、食而不腻、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的特点,有望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行列。2009年,普通羊肉在南通市场上500g价格大约15元左右,而“海门山羊”每袋450g价格在35元左右。又如,南通泥螺目前在市场上500g只有十多元,而南通“仙缘”黄泥螺420g(固形物≥50)每瓶30元。农产品品牌效应由此可见一斑。

1.1 农产品品牌符合现今消费者消费要求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农产品可以更大范围地进入国际市场,同时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也纷纷进入国内市场。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和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融汇,消费者不仅要求农产品新鲜、营养好、口味好,同时要求是绿色产品。创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品牌农产品,可以进一步深度挖掘农产品的消费潜力。香沙芋由海门市万年一带特有的犟黄泥土质条件培育而成,素以香、糯著称,富有地方特色。近几年,海门万年香沙芋通过打造“万余”品牌,拓展江浙沪市场,呈现出极强的市场竞争力,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已被南通市列为上海专销产品,农业品牌实打实地满足了群众对特色农产品的消费需求。

1.2 农产品品牌能够降低农产品推介成本

农业企业如果采取品牌战略,推介企业的同时将农产品的特点传达给消费者,企业和产品信息同步呈现能够有效降低产品推介成本,达到增加销售的目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皋肉食品产业利用规模优势,借助“如皋”、“玉兔”、“银燕”等知名品牌,带动周围村镇家禽业不断发展壮大,营销成本明显下降,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农民加入肉食品加工业产业链的热情不断高涨。

1.3 农产品品牌适应市场销售方式的变革

城乡农产品由超市销售逐步取代集市销售,业已成为一种发展态势,并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超市销售的产品必须符合标准化要求,品牌农产品因此就有机会扩大市场份额,进而进一步对三无农产品形成挤压态势。启东市和合蔬菜有限公司运用订单形式,组织、指导农民种植青椒、茄子、西红柿、豇豆等品质优良的蔬菜,并统一使用“和合”品牌,统一营销,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目前“和合”蔬菜已成日本、韩国市场的抢手货。

1.4 农产品品牌有助于政府形象的提升

一方面,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农业企业生产经营优质产品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水平,避免再度发生日本“毒饺子”、海南“有毒豇豆”等事件,从而提升中国政府在农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国际形象。另一方面,建设农产品品牌能够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政府的农业管理目标。启东优质梨产业化科技示范园区有限公司,引进日本的技术、管理,把当地梨农组织起来,创建了“东疆乐”农产品品牌,实施品牌化经营,使大兴镇“东疆乐”优质梨走进上海、出口日韩,产生了多方面的社会意义。

2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

南通虽然是传统的农业大市,但由于品牌意识不强,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迄今未能带来相应的经济附加值。据有关资料报道,作为中国花木盆景之都如皋市,多次获国际金奖的“如派”花木盆景,竟然没有一件注册过商标,令人扼腕。由此可见,南通市还不是农业强市,更不是农产品品牌大市,问题点面互现、成因错综复杂。

2.1 农产品品牌意识仍比较淡薄

受到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一些领导缺乏强烈的品牌意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只局限当地的小范围。不少生产者认为农产品只要新鲜,有人买,产品卖得出就可以了,有没有品牌并不重要。诸如上述“如派”花木盆景商标意识淡漠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2.2 农产品品牌消费者信任度不高

我国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不够完善,多项指标超标,再加上近几年来,贴有国家“质量合格”和“免检”标识的产品很多出现了质量问题,“三鹿奶粉”、“瘦肉精”、“毒水饺”、“阳澄湖大闸蟹”等事件,以及仿冒知名品牌产品的恶劣风气,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的信任。

2.3 品牌的扶持、管理针对性不强

政府虽然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但是落到实处的政策还不是很多。农产品品牌进入超市销售,仅入场费一般即需几万元,构成了农产品进入超市的一大障碍。政府部门据此应出面协调,将进入超市入场费降下来或者由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同时,一旦创建农产品品牌成功后,仿制商标问题比较严重,政府监管等部门查处工作必须到位,杜绝不作为,切实保护农民企业创建品牌的积极性。

2.4 品牌经营运作水平普遍较低

品牌农产品企业一般是由种植大户转型过来的,相对而言缺乏市场策划经验和品牌建设的知识,他们的主要精力大多放在农产品的收购和质量管理上,无力进行高水平的品牌管理和市场运作,严重影响了品牌的建设水平。

3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我市将品牌建设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竞争力的主要举措,在农产品品牌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创建农产品品牌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南通在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通盘考虑、逐步化解。

3.1 强化农产品品牌的意识,优化品牌建设的环境

解决三农问题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课题,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则是问题的关键。提高产量、优化结构和农业补贴,是增加农业收入的方向。通过农产品品牌建设来增加农民收入,当前不失为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

要使农产品生产者认识到农产品品牌在当今农产品的贸易中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新的农业发展观。政府部门要在质量执法中加大检查力度,改变执法不严、不到位的不作为现象,必要时要实行质量事故的追究问责制。

3.2 规范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

标准是质量的准绳,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只有农产品质量上去了,达到规定的标准,才有希望成为知名品牌。标准部门要适时制订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地方质量标准,健全品种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和农产品质量标准等系列标准,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做到未达标准的不予收购、不出工厂、不销售,力求农产品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农产品品牌的质量。

3.3 构建多元创建主体,政府加大品牌扶持力度

农产品品牌的创建主体是多元的。农产品品牌具有地域性,我国农业总体上存在着小规模分散经营生产的特点,而靠单一农户是不可能完成一个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农产品品牌的创建是一个群体活动,既是农民企业的行为,也要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参与。政府应帮助农业企业建立品牌,帮助企业提高品牌管理经营能力,为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宣传、倡导、评比做好服务工作,为企业的品牌产品进入高端市场协调关系搭建推广平台,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应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使企业尽快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逐步走向成熟。

3.4 建立竞争机制,实施品牌从业化经营策略

农产品品牌产品的形成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同一商品品牌众多,有龙头企业的优势品牌,也有大量形象差的小品牌。按照“农产品区域调整、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在实行多品牌化经营中建立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要避免走“阳澄湖大闸蟹”一哄而上、鱼目混珠,假冒“阳澄湖大闸蟹”大量在市场中流通,“阳澄湖大闸蟹”销量急剧下降,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禁止“阳澄湖大闸蟹”进口的老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实行农产品种植、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改变农产品无序生产的现状,形成以品牌竞争为目标,提高农产品品牌档次。在同一地区同类农产品要统一加工并用同一品牌销售,这样可以降低推销成本,减少假冒产品,从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产生规模经济效益,把品牌做大做强。

总之,加入WTO后,南通只要强化认识、齐抓共管,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独特的农产品品牌,抢占国内外市场,提高农产品品牌在顾客心目中的地位,拓宽农产品的销路,就能够助南通新农村建设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创建农产品品牌范文第4篇

充分认识品牌基地创建的意义

品牌基地是农业标准宣传贯彻的实践剧场。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农产品品牌化推进农业标准化,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进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践证明,农业标准化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标准的宣传与贯彻,这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瓶颈。换一句话说,只有贯彻落实了的标准化才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实践中,我国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标准的认识、接受和落实,更多来自于看得见的成功的实践样板,而不是标准文本。近年来,农业部门在推进品牌基地创建过程中,既坚持严把组织管理、技术服务、农业投入品管理、全程质量监管和龙头企业带动等基本条件,又细化产前、产中和产后管理服务,解除了广大农户的后顾之忧,取得了标准化生产显著成效。如河南省延津县通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累培训农民9万人次,使基地农户基本掌握了绿色食品小麦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河南省内黄县通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实现了标准化技术明白纸入户率、培训入户率及生产标准化率均100%。

品牌基地是品牌农产品的第一车间。目前,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示范样板等品牌基地,既承担为品牌产品提供优质原料的任务,有些又同时直接从事品牌农产品生产。在各级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基地创建单位不断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投入品管理体系、质量追溯体系,不断完善“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购”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基地产品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可追溯,其农产品也都获得了广大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企业的信赖。如延津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基地吸引了达利园、盼盼、康师傅、克明面业、云鹤食品、贵州茅台、酒鬼酒和浏阳河等10多家知名食品和白酒企业,落户建厂或建原料基地;内黄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花生)标准化基地也成为星河油脂、乐比乐饮品、宋都老倔厨食品等企业原料基地,这些企业的产品也因此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许可。

品牌基地是区域特色经济的经典名片。近年来,品牌基地创建突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产品区域规划,坚持“环境优良、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原则,实施过程中将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较好地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基地也都成为区域经济的名片。如延津县依托“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基地”打造了“新乡小麦产业集团”,已初步形成以绿色食品小麦为头雁,以“面粉 ― 面条 ― 面点 ― 速冻食品”和“白酒 ― 包装 ― 印刷 ― 运输”为两翼的“雁阵”型产业发展格局,该县以小麦为基础资源的食品加工业已跻身全国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内黄县通过基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提升了花生品质,又由于多家媒体相继对该县基地建设进行了宣传报道,提高了内黄花生在全国的知名度和价格,亩均增收100元以上,既让农民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又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拉动作用。

扎实有效推进品牌基地创建

积极开展全国示范基地创建。一是要按照“规范管理、产销对接、突出重点、稳步发展”的原则,围绕小麦、玉米、水稻、花生、油菜、红薯等集约化优势产业,积极开展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努力实现“稳步扩大总量规模、提供充足优质原料,不断提高标准化水平、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大目标。二是要按照“拓展产业功能与空间,展示绿色发展理念,提高综合效益”的原则,围绕示范引领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积极开展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创建,努力探索融生产(种植、养殖)、加工、休闲和消费于一体,充分展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发展模式,带动地方经济健康发展。三是要按照“环境优先、集中连片、合理规划、适度发展”的原则,突出生态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稳步开展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创建,努力推进有机农业发展,不断提升地方优质产业经济和生态效益。四是要按照“可示范、可借鉴、可推广”的原则,突出“提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水平,打造精品形象,提高品牌影响力”,积极推进以县域为基础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示范样板创建,积极探索建立登记证书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进而发挥示范样板在品牌建设和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除上述重点推动的示范基地外,农业部也要求各地在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基础上,推动开展规模化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创建。

创建农产品品牌范文第5篇

以“生态农产品”为总体品牌形象,重点围绕粮食、畜禽、水产、果蔬、花木、食用菌等六大优势主导产业,制定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战略,建立层级递进的品牌培育机制,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农产品品牌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把我市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探索出一条品牌强农、营销富农的发展之路。

二、建设目标

到2016年,每个县区培育1-2个有区域特色,产品销售达5-10亿元的特色农业产业,2-3个有一定影响力和产业支撑力、销售过亿元的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全市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省级名牌,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等新增15个以上;新增“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识产品230个以上,其中有机农产品5个以上;鼓励农业外向型企业境外注册商标,每县区培育1个以上出口创汇过500万美元的外向型农业企业。

三、主要措施

(一)科学规划,引导品牌有序发展

1.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各县区要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扶强”的思路,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实施名、优、新产品的品牌培育;老品牌、老产业提档升级;生态农产品营销推广等三大战略,重点围绕各地特色产品和主导产业,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制订相应工作计划,打响生态农产品品牌。

2.整合优质品牌资源。各县区要整合农产品资源,以“三名商标”(知名、著名、驰名)、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三品一标”为重点,聚力打造优势农产品品牌。对已具有一定品牌优势的农产品企业,要积极扩大基地规模,充分发挥品牌带动效应;对同类农产品品牌,要进行整合规范,切实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商标、统一地域标识,形成同一地域、同类产品保留1-2个品牌,改变小、散、杂的现状,避免恶性竞争;要强化地域观念,增强商标意识,把品牌和地域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地域标识商标注册保护工作。

(二)夯实基础,强化主体培育

3.大力扶持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品牌培育中的主导作用,对有市场、有产品优势的重点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聚力扶持,做强做大;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要予以重点引导,扶持做大做强。沭阳县要大力扶持花木、食用菌、水禽等生产加工农业龙头企业;泗阳县要大力扶持食用菌、生猪、果蔬等生产加工企业;泗洪县要大力扶持优质稻米、水产等生产加工企业;宿豫区要大力扶持粮食、罐头食品和肉禽等生产加工企业;宿城区要大力扶持蔬菜种苗、肉禽等生产加工企业;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大力扶持罐头食品、蔬菜等企业;市湖滨新区要大力扶持水产养殖加工企业;市洋河新区要大力扶持蔬菜加工企业。要扶持企业建立基地,开展订单生产,重点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基地生产、产品营销和品牌推介。同时,要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农业招商,瞄准国家和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企业来宿投资,为品牌培育提供后续资源。力争通过三年建设,各县区分别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以上,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以上。

4.积极培育合作组织和协会。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建立区域性产业联合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和协会在品牌培育中的作用,引导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产销合同和服务契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大力引导和支持合作组织、行业协会自主创建原产地优势产品品牌,重点培育洪泽湖水产、骆马湖水产、成子湖水产、中扬青虾、戴场岛水产等水产品品牌,泗洪大枣、西南岗西瓜、泗阳鲜桃、洋北西瓜、丁庄大菜、南蔡蔬菜、华冲番茄、吴集白萝卜、茆圩草莓等果蔬产品品牌,梅花青壳鸡蛋、新袁羊肉等畜产品品牌,做响泗洪大米、泗洪大枣、泗阳杨树、八集花生、宿豫凤鸡等地理标志品牌。大力支持专业协会对已具备条件的农产品原产地标识的申报。到2016年,每个县区要支持2—3个合作组织或专业协会成功申报2—3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

(三)狠抓品质,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5.加强优质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市、县农业部门要充实蔬菜、水产等重点产业推广队伍,大力引导企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推广市场认知度强、效益好的优质新品种,深入基地指导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大力扶持果蔬新品种种苗的推广,实行种苗补贴政策,提高种植户的积极性,降低市场风险。在品种的推广过程中,要强化农业质量标准意识,制定优势产业主推品种的地方标准,逐步形成一个品种有一套完整的生产技术规范,切实提升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6.加快品牌农产品基地建设。在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的同时,要根据国内外通行规则和市场需求,进一步推进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尤其是加快有机农产品基地的规划建设,2014年底前,各县区要全面启动有机农产品(水产品)基地建设,每年各县区要分别新增500亩以上有机农产品基地1个。

(四)做强营销,提高品牌市场影响力

7.加强营销体系建设。强化与上海、南京、苏州等大中城市对接,设立优质农产品展销店,在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设立农产品营销点,在大型超市设立优质农产品销售专柜,加强与企事业单位食堂、大专院校等农产品消费大户对接,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全力拓展各类电子商务渠道,在京东、天猫商城等网络销售平台开设区域综合性农产品销售店铺,到2016年,各县区在国内主要网络销售平台开设农产品销售店3个以上;大力培育农产品经纪人,以全市职业农民培训工程为载体,开展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育和能力提升工程,促进农产品和市场更广泛对接;加强名牌农产品的宣传力度,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大型农业会展活动,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户外等多种载体上推介和宣传品牌,重点在国家、省级报刊和央视上宣传名牌农产品,提高我市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充分依托省、市主流媒体,制定实施名牌优质农产品营销方案,力争用三年时间,打响我市优质生态农产品品牌。

8.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重点扶持水产品、宠物食品、果蔬罐头等三大农产品出口支柱产业发展,按照“龙头企业+基地”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强临淮、半城、龙集等水产品出口基地建设,以及新庄黄桃、太平山芋等出口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同时要积极把握国际农产品市场动态,拓展鲜切花、果蔬加工、畜禽产品等出口产业,提高我市农业产业的外向度。

四、强化政策扶持

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产品品牌培育、保护和宣传工作,奖励补贴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和单位。

1.鼓励品牌认证。对新获中国驰名商标的农产品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新获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的农产品企业,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新获国家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江苏著名商标、江苏名牌产品的农产品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2.鼓励“三品”认证。对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农产品企业,分别给予1万元、2万元和3万元奖励。

3.鼓励农产品出口创汇。对在境外新成功注册商标的农产品企业,一次性奖励3万元;对农产品企业到境外参加各类展销推介会的,按照摊位费的50%给予补助;对出口创汇过500万元美元的外向型农业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4.鼓励农产品品牌营销。对在天猫、京东等主流网络销售平台开设综合性农产品销售店铺的,按“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网络创业的实施意见”执行奖励;对年销售收入(农副产品)首次突破亿元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含粮食仓储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

以上奖励不累加重复,以最高一级计奖。所涉奖补资金,市财政承担50%、县区财政承担50%。各地要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和奖励政策,促进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五、组织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将农产品品牌创建纳入对各地年度目标考核,定期督查,严格奖惩。各县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共同推动全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同时加强品牌质量保证与诚信体系建设,强化工商、质监、农业、文化、科技、商务、供销等职能部门和司法机关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农产品品牌保护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