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质灾害防范

地质灾害防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质灾害防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质灾害防范

地质灾害防范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范;治理

引言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为人类生存繁衍提供了适宜的居住环境和丰富的物质资源,也在制造着各种各样无情的地质灾害。目前,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人类工程,使地质环境不断发生剧烈变化,导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人类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工程活动的加剧,决定了人类所面对灾害事件概率的增加。

一、地质灾害的影响及分析

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强等特点,地质灾害特征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与地质作用有关且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的灾害。地质灾害的发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它的发生或多或少地伴随着一些前兆,掌握这些前兆对有效地预防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意义。

(1)滑坡发生的前兆

滑坡发生的前兆有:泉水复活、土体上隆、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坍塌和松弛、变形发生突变、裂缝急剧扩张、动物异常惊恐、植物正常生长发生变化。

(2)地面塌陷的前兆

地面塌陷的前兆有: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形、建筑物倾斜开裂;地面积水冒气泡、植物变态、动物惊恐等。在地面塌陷的同时或地面塌陷之后往往会产生地裂缝。

(3)泥石流的识别

泥石流实质上是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灾害。它的识别特征是: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二、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1、地质灾害治理的意义

在人类对地质损伤和地质灾害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造成地质损伤的因素的经常性控制以减少灾害发生或者采取措施使地质损伤减少到不致发生地质灾害的程度,这个过程叫灾害治理。由于地质灾害的发生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实际治理工作中就应该采取措施避免这种损失或者把损失降到最低的程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对地质损伤的认识是微乎其微,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又往往局限于天灾人祸的范围之内――视之为“洪水猛兽”,表现为在地质灾害面前的束手无策,对地质灾害的治理更是处于自发的状态。直到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人逐渐占据主导的位置,人类对地质灾害治理才赋予了自觉的内容。

2、 滑坡的治理

滑坡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由于它经常中断交通,堵塞河道、摧毁厂矿、破坏村庄和农田、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近二十年来,特别是“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开展以来,国际上研究和防治滑坡灾害空前活跃,各项研究进一步扩展深入,防治工程措施也在完善已有措施的基础上向轻型化、小型化方向发展。滑坡崩塌发生多为5~8月份的雨季或台风暴雨季节。

滑坡灾害实例证明,短时间对浅含水层的过量补给,在岩层陡峭地区是形成滑坡的主要因素。根据滑坡灾害的成因、成灾情况,结合防治工程客观条件及经济因素,滑坡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如下:

(1)引、排水工程,是治理滑坡中首先应考虑的措施,包括地下和地表引、排水工程,其中地下排水有平孔排水和虹吸排水等类型。

(2)减重和反压工程 ,减重和反压工程师经济有效的防治滑坡措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对厚度大的主滑坡和牵引段滑面较陡的滑坡效果更明显,但对其合理应用则需先行准确判定主滑、牵引和抗滑段落,在前者部位减重,在后者部位反压。

(3)地层的固化、改良,通过压碱、压化学物质,压浆等方法可以达到固化地层、提高滑带土的强度、增加自身抗滑力的目的,遇到深层裂缝,用压浆技术可充填裂缝。

(4)压脚加载工程,在工程环境许可的情况下,通过在坡脚加载方法达到锚固目的

(5)支撑工程,为防止滑体或岩坡滑动,在探明滑动面的深度、基岩岩情地前提下,常采用一些支撑工程。支撑工程是滑坡治理的主要手段,主要技术措施有锚杆+喷射砼、锚索、挡土墙、锚索抗滑栓、锚索+地梁(或框架梁)等等,辅助措施有梁间的CAP、\CW等防护技术。

3、泥石流的治理

泥石流是我国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常发生在山区小溪沟,是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泥石流引起形成过程复杂,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历时短暂、破坏力大、因而成为山区经济建设的一大灾害。据不安全统计,全国山区铁路沿线已发现泥石流1010处。从分析泥石流基本特征出发,分析泥石流物质成分、来源入手,调查其流域环境、流态、形成规律,用钻探勘察了地下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含水层深度、厚度、浸烛基准面变化、基岩性质等),探明泥石流形成机制,进行砾石、砂、水的分类、排队,提出了以此为基础的治理工程技术措施――挡、导、储、护措施,施工挡坝顺序为(自下而上): (基础注浆)网结+打基桩封堵坝(中间加水泥板墙,下留排水孔道)+排水(用沟孔排水,实现砂、石、水分治)+基桩顶端加水泥盖板(补强坝体)+石加载+生物治理(种速生多根树、草)

4、崩塌的治理

崩塌是一种极为普遍和直观的地质灾害现象。陡峻边坡崩塌主要受控于节理裂隙和结构面的组合,其活跃程度取决于卸荷裂隙的扩张与扩展。崩塌防治的理论依据就是加固已经形成的危岩体,阻止危岩体脱落,并且阻止或减缓卸荷裂隙的扩张和卸荷裂隙区的扩展,保持边坡的相对稳定性。我们对崩塌的防治总是有目的的,因此必须对形成边坡崩塌的具体条件,如岩石结构面和各类节理裂隙面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并分析崩塌的形成机制和扩展趋势,再结合具 体防治目的,才能有针对性地对边坡崩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下面列举几类常用的防治方法。

(1)锚固与挂网喷护

在裂隙较为密集的卸荷裂隙区和危岩区,在清除部分危岩体的基础上,用锚杆加拣网喷护锚固危岩体,以达到减缓卸荷裂隙的产生和卸荷裂隙的扩展,以及加固已经形成的危岩体的目的。这是防治崩塌最常用的方法,也是适用性最普遍的方法。在设计加固工程时,要充分考虑边坡岩体的结构与裂隙面特征和卸荷裂隙的扩展特征。将卸荷裂隙扩展的牵引带作为重点加固区布置镂圈工程。牵引区加固后可以阻止或减缓扩展区卸荷裂隙的扩张以及卸荷裂隙区的扩展。

(2)支撑加固

对较完整的悬挑危岩体可以采用支撑的方法加固,以保持危岩体的稳定性。这是临时性的防治。

(3)遮挡避让

对直接加固困难,或加固成本裔的高陡危岩边坡,可以采用遮挡避设的方法防治崩塌危害。这是针对如铁路和公路等线路工程经过峡谷区,采用的对边夹坡崩塌的防治方法之一。

三、结束语

根据“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在开展地质环境专项调查及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采取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以及主动防护与被动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流治理方案,可有效防治地质灾害。

参考文献:

[1] 王芳太,黄云龙. 浅谈地质灾害控制因素与安全对策[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1,8(4)

[2] 地质环境管理与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问答[J].湖北地矿,2001,15(3)

[3] 张卫东.浅议地质环境及其管理[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2,15(3):31-36

地质灾害防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范预警系统;系统建设

中途分类号:U212.22文献标识码:A

一、人类要明确地认识到自然灾害的不可防止性,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地球至今已经有四十多亿年的历史,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地球只不过是一个很渺小的星球,在太阳系中,地球也是其行星之一。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地球自身也随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人类却不知道,宇宙特别是太阳系带给地球的一系列影响和伤害。

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所发挥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但若是不能科学或者过度地开发利用,最终所造成的后果将会是十分严重的。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自然界存在一些灾害性条件是很正常的,如果说这些灾害性条件没有对人类的生命财产没有造成直接的损害,那么它就会直接作用在某些资源的产生和形成上。

所以,人类当看到洪水、地震、滑坡以及泥石流等灾害现象出现的时候,应该知道这些现象都属于正常范围,而且也是人类不能防止的。重点在于,人类要怎么样规避这样的危害,与之发展形成相适应,最终实现防灾减灾的良好效应。

二、全面认识自然现象,建立科学有效的预警预报机制

要想将科学的预警预报系统建立起来,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对自然现象引起充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因为人类的活动给这些自然现象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极端现象才会形成并出现。

在前些年,出现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从此人们对于海流温度对大气所产生的影响有了基本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而海底地壳的活动,对于海水温度的变化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不过,人们对于当前出现的极端条件,还没有分析和研究出一套合理有效科学的依据。

地壳活动在活跃范围中,地震、火山喷发以及其它一些地质灾害现象出现是很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地震现象。相应在连续不断的大洪灾和地震的发生前提下,滑坡、泥石流等地址灾害与往年同期相比高出很多倍。为此,很多人都以为是世界末日的来临,灾难层出不穷。其实,这与世界末日并没有关系,人类是有智慧的动物,借助自身的智慧全面地认识地球,完全可以在这些灾害中认识和了解到自然灾害现象中,地球的发展和蜕变,进一步找出强有力的措施,与自然相和谐统一,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防灾减灾。

三、研究自然灾害链,采取有力措施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在自然界中,灾害现象也有自己的灾害链,例如,地震、滑坡、泥石流以及塌陷等等地质灾害现象都存在着专有的灾害链。换言之,地震的危害,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诱发地质灾害现象的基础上,形成巨大的伤害和破坏。

自然界所发生的地震,其实都是从地下十几千米或者三十多千米开始形成的,板块活动和软流圈作用在其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过,人类活动也很有可能引发地震,但是震源线、已知震级Ms都是基本固定的,不会高出5级,比如,水库蓄水。所以,对地壳深部运动情况的全面了解和认识显得十分重要,不过做到这一点以当前这方面的技术能力还是很难实现的。在地震的时候,P波是最先产生的,房屋本身以及基础岩土向上抛起破坏结构,然后产生S波,通过P波破坏,发挥水平推毁的作用。所以,地震力和建筑基础承载力和岩土体间强度之间的平衡关系对于地震破坏系数而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人们在用尽办法增强建筑基础承载力和岩土体间强度的抗震力量。

日本阪神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发生过地震,自从此次地震发生以后,人们对于建设的抗震、加固越来越重视。有些利用橡胶圈对其进行消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减震作用得到有效地发挥。

针对气象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之间形成的灾害链,例如,暴风雨灾形成的滑坡、泥石流,事实上,风力和雨水作用都是其中所存在的,建筑物、树林等在风的作用下,形成压力和拉力,与岩石、土坡之间力学硬度形成对抗。单纯风力作用可能还稍微好一些,但是台风等都会随之形成大雨、暴雨等现象,岩、土体在雨水的作用下,受到侵蚀、冲刷,逐渐渗透岩土体,产生动力压水,在这种情况下,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现象的形成几率相对是较大的。

洪水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大致的原因可以划分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岩土体表面受到地面上漫流的影响,出现侵蚀现象,使其完整性受到破坏;

第二,岸坡受到地面集中河流的影响,出现波浪侵蚀,坍塌随之产生;

第三,岩土体受到地表水的侵蚀,形成动水压力,在此基础上,岩土出现滑坡以及泥石流等灾害现象。

因此,形成滑坡、泥石流,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地表河水位下降速度加快,但是岩土体中的水位下降速度却比较慢,有的时候还会出现上升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所形成的动水压力较大,从而下出现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现象。

四、结语

中国地质环境条件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所有灾害点都进行治理显然是不现实的,国家财力不允许,经济上也不合理。不能治理的,都采取搬迁的办法也不行。因为地质工作本身的特点和目前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我们认为危险的点都是真正危险的,而要作出十分准确的判断,往往要付出比较大的经济代价。即使是危险的,发生灾害的时间也可能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后。要用国家在经济条件比较困难时候的资金去处理很多年后的问题,从经济上讲更是不合理的。对大部分地质灾害危险点,我们只能采取监测的方式,在发现明显的险情时,及时组织人员撤离和财产转移,以尽可能减少损失。所以说,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灾预警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目前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参考资料:

1.董蕙青,谭凌志,郑凤琴,卢伟萍.广西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技术[J].广西气象. 2004(04).

2.肖伟,黄丹,黎华,崔振昂,蒙格平.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方法研究[J].地质与资源. 2005(04).

3.宋光齐,李云贵,钟沛林.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方法探讨——以四川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4(02).

地质灾害防范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矿区;泥石流地质灾害;防范与治理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2

一、地质灾害概述

1.地质灾害背景

三门峡市湖滨区老鸦沟矿山位于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角古东村老鸦沟一带,属低山区,矿区开采面积约0.03km2。

老鸦沟底宽30~50m,深60~150m,东西两侧由奥陶系石灰岩、石炭系碳酸岩、二叠系砂岩、页岩、泥岩及新生界第四系黄土组成。山体形成百余米陡坡地形,坡度一般为40°以上,局部为陡崖。断裂构造以北东向为主,发育多组构造节理,岩体表层风化较强烈,较破碎。

老鸦沟矿区总体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脆弱。自1987年开始大量小煤矿在此无证私挖乱采,一直到2000年被关停,矿区历经了13年的开采,沟谷内堆积了大量废渣,占用了土地,破坏了植被,污染了水资源。沟谷内东西两侧分布约16个坑口,沟谷内有废渣堆10余处,最大堆放斜高有20多米,坡度一般为30°~40°,废渣堆一般宽度为10~30m,长约15~150m,高6~25m。目前矿区内废渣总堆放量达15.9×104m3,一旦遭遇强降水条件,极易引发泥石流。根据废渣堆积量,如果发生特大泥石流,一旦冲出山口,将严重威胁下游黄河三门峡大坝景区、明珠冶炼厂以及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矿山的开发,来自生产过程中的矿坑排水,露天废渣堆受雨水淋滤,渗透溶解矿物中可溶成份产生的废水等大量排放,直接或间接的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综合上述的矿山环境现状及存在的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迫切需要开展矿山环境治理,改善矿山环境,减轻对矿区下游的威胁。

2.矿山环境治理的主要任务

2.1通过矿区环境地质调查,结合地形测绘及地质勘查工作,查明老鸦沟矿区矿山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分布现状,分析研究其发育规律和演化趋势,合理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工程实施方案。

2.2针对矿区10处堆渣场前缘边坡失稳,采取前缘修筑挡土墙、后缘修筑排水渠及生物工程进行综合治理,减小河道淤积,减轻形成泥石流的压力。

二、地质环境治理目的意义

1.地质环境治理依据

国务院对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十分重视,2005年8月18日《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2006年1月2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均把矿山地质灾害和矿山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老鸦沟煤矿的采矿活动在矿区内形成了大量废渣堆,不仅破坏了矿区自然生态环境,还堵塞了河道,极易发生泥石流,对三门峡大坝景区、明珠冶炼厂以及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这一历史遗留的问题的治理,符合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有关政策和规定。

2.目的意义

通过对该矿山废石堆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废渣堆的边坡失稳、泥石流等矿区地质灾害对黄河三门峡大坝景区、明珠冶炼厂、道路、居民等的威胁;通过实施生物工程,达到固化渣堆、美化环境的效果;使矿区生态环境得到良好恢复,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条件。

三、矿山环境概况

1.自然地理概况

1.1位置、交通。三门峡市湖滨区老鸦沟矿区位于三门峡市南35km处,行政隶属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矿区面积0.03km2,地理坐标为:X:3854519—3855011;Y∶37531190—37531454。

矿区北部为黄河三门峡大坝风景区,景区内有公路,铁路,并有市内公共汽车运行其间,交通较为便利。

1.2气象、水文。矿区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多雨,多年平均气温13.8 ℃,多年平均降水量574.3mm,降水量年际变化大,丰水年最大降水量899.4mm,枯水年最小降水量388.6mm,降水量多集中在七、八、九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2100.9mm,最大冻土深度45cm。

矿区北临黄河,地势南高北低,大气降水沿沟谷排入黄河。黄河三门峡大坝位于矿区北侧,坝长876.2m,坝高106m,库容5.3亿m3。

2.矿山地质概况

2.1地形地貌。矿区地处豫西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切割较强烈,发育众多沟谷。地表绝对高程393.4~509.6m,相对高差106.2m。沟谷内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形成了大量废渣堆等人工地貌。

2.2地层。地层划分上,矿区属于华北地层区豫西地层分区,矿区地层由老至新为中生界的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及新生界第四系。中石炭统本溪组为主要含矿地层。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厚度0~10米,覆盖其它地层之上。各时代地层特征,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2.2.1奥陶系下马家沟组(O2x):上部为浅黄色、灰黄色泥灰岩,间有砂页岩,中下部为白云质结晶石灰岩。顶部褐红色风化壳明显。厚度300-380米左右。

2.2.2石炭系(C)。地层厚度32.92-94.09米,一般厚度60米左右,包括本溪组(C2b)和太原组(C3t )。

(1)中统本溪组(C2b):岩性以碳酸岩为主,上中部为粗粒石英砂岩及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石灰岩及铝土页岩。底部为铁质粘土,其中含褐铁矿、赤铁矿、黄铁矿、菱铁矿(山西式铁矿)层位。这层铁质粘土可分为铁质(或含铁质)高岭土粘土岩、铁质(或含铁质)水云母粘土岩。这类岩石呈灰色, 风化后呈黄褐色,一般为泥质结构,不规则细层状、薄层状、叶片状构造,粘土矿物以高岭土为主,水云母次之。下部为紫红色杂色铝土质泥岩,中部浅灰~灰色中厚层状铝质岩;上部为浅灰色中厚层状铝质泥岩。

(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与本溪组呈整合接触,下部由石英砂岩、粉砂岩和煤层组成。砂岩常夹粉砂岩薄层而呈互层状,水平层理、浑浊层理发育,为主要标志层之一;中部为厚层石灰岩夹煤层;上部为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及浅灰色石英砂岩,含较稳定的煤层。

2.2.3二叠系(P)

(1)山西组(P1):上部主要为灰色泥岩、粉砂岩及浅灰色砂岩组成,含不稳定煤层0~3层;下部为巨厚中细砂粒砂岩和灰黑色泥岩含煤两层。该区主要开采煤层就赋存于该层。

(2)石盒子组(P2):主要为杂色砂页岩和砂岩组成,顶部为平顶山砂岩,下部为含砾石的中粗粒砂岩。

2.2.4第四系(Q):主要为黄土夹钙质结核组成,上部为黄土层,下部为灰黄色、褐色粘土、砂质粘土含钙质结核,局部为半胶结状态的砾石层、近代坡积物。厚度0~20米。

2.3水文地质条件

一是主要含水层:

(1)第四系含水层。岩性为砂质粘土,含水性均较差。

(2)石炭系太原组含水层。岩性以碳酸盐为主,顶部为砂质页岩, 底部为中-粗粒石英砂岩, 中部为砂页岩、不稳定泥页岩1-3层和1层较稳定的馒头状灰岩。该含水层裂隙发育,含水性较好。

二是主要隔水层:

本隔水层为本溪组的铁质泥岩和铝土质泥岩,层位稳定,隔水性良好。

2.4工程地质条件。该区矿层直接顶板为硬质粘土,稳定性较差,间接顶板属坚硬岩石,稳定性较好。矿层直接底板为铁质粘土岩,岩性不稳定,间接底板为中奥陶世石灰岩,属坚硬岩石,稳定性良好。

3.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1987年~2000年间大量小煤矿在此无证私挖乱采,矿区历经了13年的开采,目前面临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有:废渣堆前缘边坡失稳、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及多种因素诱发滑坡、泥石流、水源污染等灾害。

3.1矿山废渣形成泥石流地质灾害。矿区内共有坑口约16个,分布于老鸦沟沟谷内,由于矿区沟谷窄而深,可供堆放废渣的场地极其狭小,外运成本过于昂贵,自开矿以来,排出废石均在坑口顺坡堆放,大部分地段造成河道堵塞,严重影响河道行洪,矿区内堆放废石总量15.9万方,占地面积约40亩。由于废渣沿沟谷顺山坡堆放、自然堆积、挤占河道,堵塞水路,汛期洪水侧蚀,使堆渣边坡失稳,形成泥石流灾害,对三门峡大坝景区、明珠冶炼厂的生产安全以及当地居民约20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3.2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矿区开采近13年,在多年的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废渣依山坡自然堆积在沟谷,占用了林地,毁坏了森林植被,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由于矿区坑口密布,来自矿山生产过程中的矿坑排水,加之风化作用的影响,使沟谷废渣中的一些金属硫化物氧化溶解,随降水带入,造成这些地表水体细菌、亚硝酸盐及金属元素含量往往超标,水体被污染,选矿造成粉尘及尘土飞扬,能见度较低,给矿山生产及周围居民的生活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造成居民的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四、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1.当地政府对防范和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积极性很高

三门峡市湖滨区国土资源局、老鸦沟所在地湖滨区高庙乡政府以及三门村村委非常重视该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曾自发组织村民在汛期进行简单的疏导工作,也多次向有关部门反应强烈要求治理矿区地质环境问题。

2.治理方案可行,施工简单,治理效果显著

该项工程通过工程测量、地形测绘、工程地质勘察、挡渣墙、排水渠、生物工程等措施进行治理,施工简单,治理效果好,技术上科学、经济、可行。

因此,老鸦沟矿区泥石流治理工作的内、外部条件较好,为防范和彻底治理这一地质环境问题提供了优越的内外部环境条件。

五、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法

1.技术路线

为了使矿山环境治理达到经济、高效、合理的目的,首先应进行矿区环境地质调查,开展地形测绘、工程地质勘察等各项基础工作,取得客观真实的第一手数据;接着开展治理方案论证与优化设计工作;之后,依据设计方案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严格按照矿山环境治理设计规格、要求进行施工,把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和改善矿山附近居民生活条件结合起来,合理安排,科学施工。

2.技术方法

2.1对老鸦沟矿区进行1:1000地形测绘,精确标注采矿坑口及废石堆的位置;

2.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野外调查使用1:1000实测地形图;采用GPS技术定点;每个点均按要求填写统一的调查表,并及时录入计算机数据库;

2.3针对矿区堆渣采取前缘修建挡土墙,后缘修建排水渠工程对废渣堆进行固定;

2.4对治理后的废渣堆实施生物工程。

3.工作标准

3.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3.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SL274-2001;3.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3.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3.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3.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9国土资源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规程》等。

六、治理方案

本次治理工程根据矿山环境条件和矿山环境问题,在进行矿区环境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布置治理工作,主要为矿山废渣堆放场治理工程及生物工程。

(1)挡土墙

在选定治理的堆渣场前缘修建挡土墙,挡土墙设计套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出版的挡土墙标准图集《挡土墙》04J008。根据治理区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基底摩擦系数取经验值0.40,墙后填土为采矿废渣,内摩擦角取经验值40°。本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建筑抗震设防烈度按Ⅶ考虑。

依据标准图集04J008第143页,挡土墙编号ZQD6,挡土墙为M10浆砌石结构,总长650m,有效高度4.5m,基础深1.5m,总高6.0m,顶宽1.35m,底宽2.69m,挡土墙的抗滑稳定系数为1.10,抗倾稳定系数2.06,均满足要求。

挡土墙工程基础开挖3597.75m3,M10浆砌石8287.5m3。

(2)排水渠

在选定治理的堆渣场后缘修建排水渠工程,以约束地表汇流,设计排水渠断面为矩形,深60cm,宽40cm,渠壁厚度30cm,为M10浆砌石结构。

排水渠总长度700m。排水渠工程挖方630m3;M7.5浆砌石462m3。

(3)生态恢复

在选定治理的堆渣场实施生物工程,具备复耕条件的地方进行覆土种植,恢复生态环境,达到固定坡面和美化环境的目的。

生物工程植树1000棵,厚层基材喷射种草25000m2。

七、预期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治理工程完工后,可消除该处地质灾害隐患,减少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经济效益显著。

2.生态效益

通过对废渣堆的治理,沟谷的排水条件得到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矿区景观得到了美化,当地居民人口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3.社会效益

地质灾害防范范文第4篇

一、**年地质灾害灾情和2007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年,我县发生滑坡一起,造成4户民房共32间毁坏,直接经济损失30余万元,206国道K927+300m—K927+400m路段部分遭到破坏,交通、行人受到威胁。

根据我县地质环境条件、气候条件、人类经济活动情况,以及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年地质灾害灾情、隐患点稳定状况分析预测:2007年我县地质灾害仍以河湖(水库)灾害即路桥堤坝水利工程地质灾害为主,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汛期(一般在5一9月份,具体灾害发生情况将受降雨量影响),主要地质灾害发生地点为淮河干、支流沿岸,部分危险区段与历年发生水害区段基本相同,灾害类型以路桥堤坝边坡失稳为主。其次是特殊岩土体灾害、地质环境污染(地下水污染)以及由于不合理开采地下水形成降落漏斗,产生地面沉降等缓性地质灾害,随着城市发展和经济活动的深入,此类灾害的危害性也将随之加大。各类矿山企业,尤其是采石场应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操作,防患于未然,防止滑坡、地面塌陷和危岩崩坍灾害的发生。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防范重点和防范期

淮河以南重点防范区域是马城镇(大杨家、禹庙北官山),荆涂风景区上洪村,灾害类型以山体滑坡、崩塌、地面塌陷(采空塌陷)、不稳定斜坡为主。淮河沿岸重点防范区域是淮河干流及支流水系堤坝,灾害类型以渗漏、崩塌为主。

地质灾害的威胁对象为上述区域内重要交通干线以及行人、住户、农田等。

重点防范期为5一9月份。

三、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责任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有关乡镇政府要将本行政区域内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并注明联系方式。对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工程建设单位将监测、预防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当地政府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各乡镇要切实按照《2007年度蚌埠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要求,一是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主要负责同志对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具体负责。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做好有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二是要根据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用于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应急和治理工作。三要认真开展汛前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组织制定2007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抓好落实。要制定每个危险区(段)和隐患点的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出现险情,相应启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预案做好相应的抢险救灾工作。四是加强宣传培训,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群众的防灾水平和自救能力。要加强地质灾害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监测和预防的水平。要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体系,落实地质灾害监测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五、突出重点,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开展地质灾害巡查和督查工作。在重点防范期内,各有关部门、乡镇要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居民点、交通干线、旅游景区、重要工程等进行巡查,特别是对中小学校址要作为重点区域加强巡查,因地制宜,采取避让或应急治理等有效措施。对于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及时划定危险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予以公告。要将“地质灾害防治明白卡”发放到每个受威胁的群众手中,并组织防灾常识宣传普及,增强防灾意识和救灾能力。

地质灾害防范范文第5篇

一、20*年全县地质灾害基本趋势预测

(一)20*年地质灾害的基本情况

截止20*年底,全县共发生地质灾害3起,其中山体滑坡2起,地面塌陷1起,发生地点均为非地质灾害隐患点,未造成人员伤亡。

(二)20*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我县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型、分布、主要诱发因素及人类工程建设活动的强度,结合我县汛期气象趋势预测,今年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较高。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全年降水是属正常略偏多,降水在时空上分布不均匀,有局部洪涝发生的可能。预测20*年我县地质灾害多发时段主要集中在3—9月,因此确定今年3—9月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根据《*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全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分布在*、*、*等三个乡镇。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主要位于*南部,跨*山区的大部分乡镇,包括*镇、*乡、*乡的大部以及*乡、*乡、*的局部。综合灾害点的稳定程度及危害程度,确定*乡*村*土质滑坡、*乡*村*底山体滑坡、*镇*村岩山滑坡、*镇贤*村*山脚自然村地面塌陷等为县重点地质灾害点,需重点做好防范工作。

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方案

(一)*乡*村*滑坡隐患

1、基本情况

*滑坡位于*乡*村*自然村北东斜坡。地理坐标东经119°16′39″,北纬28°50′41″,属中低山地貌单元,出露岩性为安山玢岩潜火山岩,斜坡高度35°左右,斜坡表层上为耕植土,下为残坡积层含碎石粘性土,厚约2米,结构较松散。潜在滑坡体规模约24000m3。

2、稳定性与潜在危害分析

该土质滑坡,属不稳定潜在滑坡,有可能残坡积层沿基岩面下滑,将威胁相距200米、高程350米以下的*村,威胁人数30人,资产20万元。

3、防治建议

鉴于滑坡前缘离居民点尚有一定距离,滑坡还处于蠕动变形阶段,建议防治措施如下:

(1)后缘上部开挖截水沟,向两侧沟谷排水。

(2)将水田改作旱地或经济林地。

(3)设观测桩加强监测。

(4)建议农户进行搬迁避让。

*

(二)*乡*村*底滑坡隐患

1、基本情况

*底潜在滑坡位于*乡*村六组(*底自然村)北东侧后山坡,地理坐标东经119°15′37″,北纬28°48′20″,属构造侵蚀中低山地貌单元,出露地层为上侏罗统大爽组流纹质玻屑熔结凝灰岩,斜坡表部残坡积层为含碎石粘性土,厚约5m,结构较松散,透水性较强。滑体总方量370000m3,属中型滑坡。滑动方向推测为南西260°,滑动面为残坡积层与流纹质晶玻屑熔结凝灰岩接触界面。

2、稳定性与潜在危害分析

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若遭遇连续降雨和大暴雨或人为因素,极有可能下滑成灾,将威胁村民35人,资产20万元。

3、防治建议

(1)填平夯实裂缝,后缘和滑坡体内开挖截排水沟。

(2)裂缝两侧设标桩加强观测。

(3)建议农户进行搬迁避让。

监测人:叶生发联系电话:0570-7*7606

(三)*镇*村岩山滑坡

1、基本情况

*村岩山潜在滑坡位于*镇*村岩山自然村东侧山坡上,地理坐标东经119°13′25″,北纬28°52′43″,属侵蚀剥蚀丘陵地貌,与构造侵蚀中低山接触附近的丘陵一侧,出露地层为*岩群角闪片麻岩,斜坡表部为残坡积层含碎石粘性土,厚约0.5m,结构较松散,易于透水,具孔隙潜水。滑体总方量59500m3,属小型滑坡。滑动方向推测为北西275°,滑动面为残坡积层与角闪片麻岩接触界面。

2、稳定性与潜在危害分析

滑坡目前处于稳定状态,若遭遇连续降雨和特大暴雨或人为因素,极有可能下滑成灾,将威胁10户39人生命安全和约40万财产经济损失。

3、防治建议

(1)填平夯实裂缝,后缘和滑坡体内开挖截排水沟。

(2)裂缝两侧设标桩加强观测。

(3)建议农户进行搬迁避让。

*

(四)*镇贤*村*山脚自然村地面塌陷

1、基本情况

塌陷区位于*镇贤*村*山脚自然村地面,中心地理座标x=3229250,y=4*16250。塌陷区地貌主要为山间冲洪积平原,现状为耕地和民房等,附近山体为剥蚀残山、孤丘地貌。主要表现为地面出现大小不一的塌陷坑、地裂缝和民井干枯、民房墙体变形等。

2、稳定性与潜在危害分析

*县*镇*山脚自然村地面塌陷始于杭新景高速公路*支线建成后的2006年7月,根据出现地面塌陷、地裂缝的空间位置和民井干枯范围,估约地面塌陷及影响区面积18000m2,有20多户100余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地质灾害险情威胁,危害程度属重大级。目前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呈加剧趋势,对当地村民的生命财产和杭新景高速公路*支线的安全运营构成直接威胁。

3、防治建议

(1)严格控制周边地下水的深井抽水量,或停止深井抽水。

(2)对发现的塌陷坑进行注灌浆,对已出现明显地面裂缝和墙体变形的民房进行加固或异地安置。

(3)在地面塌陷及其影响区范围内设立地质灾害警示牌,明确撤离路线与避险地点,并做好地质灾害险情的监测,遇强降雨或连续降雨加密监测,发现地质灾害险情应及时安排人员撤离。

*

三、有关部门和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职责

(一)国土部门

县国土资源局应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计划,进一步完善防灾网络,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灾害隐患点监测责任人。建立汛期险情巡查制度和汛期值班制度及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对确定的3个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汛期前进行一次巡回检查,作出趋势分析评价,指导和协助有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镇(乡)做好防灾工作部署,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公布地质灾害速报电话,对于存在重大险情的灾害隐患点,向上级国土资源部门报告,组织专业技术力量进行危险性评估与治理方案设计。

在汛期要定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加强对防治方案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水利部门

对容易引起滑坡、泥石流、崩塌的在建或拟建水利工程项目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有防灾措施。在汛期来临前,水利部门应组织人员对县内中小型水库库区及衢江、灵山江两岸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如发现有地质灾害隐患,应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隐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交通部门

新建、改建、扩建公路工程,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修建康庄道路时,要考虑结合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对因修建公路(康庄道路)引起的地质灾害,要及时进行治理。对新建公路未治理好潜在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不能投入正常使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必须进行灾情巡查。

(四)规划、建设部门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农村集镇建房必须按规划统一建设,远离地质灾害危险区。

(五)农业、林业部门

认真落实防灾责任制,对不宜耕种的山地,要坚决退耕还林,地质灾害隐患点上的水田,要改为旱地,滑坡体上不能种植高大树木。一旦灾情发生,要积极配合当地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灾民的生产和生活救灾工作。

(六)气象部门

根据全县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做好地质灾害防范期内的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预测到灾害性天气,要及时通报。一旦发生灾害时及时提供救灾现场气象服务。

(七)旅游部门

做好旅游景点和景区的地质灾害巡查、防治工作,确保游客和景区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八)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

1、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镇(乡)、街道要明确职责,重点镇(乡)、街道应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落实监测负责人和监测人员。建立汛期、台风期24小时值班制度。对《*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中所列县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乡镇级灾害(隐患)点,在汛期前要进行一次全面巡回检查。发现新的问题,要及时向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汇报。

2、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村,要指定专人负责监测工作,指定地质灾害预警负责人、预警信号、救灾方案。在汛期、台风期要增加检查次数,要指定紧急情况发生时疏散计划以及撤离路线。同时密切注意灾害隐患的变化。

3、对新发现的地质灾害迹象要及时上报县国土资源部门。对已有险情或隐患的地段,要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4、对险情较重级无法治理的灾害(隐患)点,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疏散、搬迁避让,将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地质灾害防治的保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地质灾害防治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工作重点,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县国土资源、气象、水利、交通、建设、规划、农业、林业、旅游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部门的职责,负责本部门管辖范围内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将灾害隐患点的监测落实到责任人。

(二)坚持灾情巡查、提醒、分级管理制度按照防灾巡查制度,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在防范期内对本辖区所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交通沿线进行实地检查,对各点的灾情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进一步分析评价,提出具体防范意见。防范期内组织巡查,要建立巡查台账。

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地段,尤其是地质灾害易发的山区农村,要按照灾害防治的有关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建立完善的灾害提醒制度,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本辖区内所有的地质灾害点必须在汛期前全部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建立群测群防监测体系。

(三)坚持防范期值班制度,开展预警预报。在整个防范期内,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国土部门要坚持防范期值班制度,保持全天不间断通讯联系;要督促检点隐患点的动态监测责任落实情况。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在汛期特别是强降雨期间,要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并通过防灾网络,有专人负责准时收看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和当地气象预报,迅速将气象情况通报到各个灾害点,做好防灾准备。

(四)做好灾害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灾。一旦出现灾害险情,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要视情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组织应急小分队立即展开应急调查、排险,按防灾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和财产转移,并做好灾民的转移安置,救灾物资发放供应等善后工作。具体按照《*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龙政发〔20*〕29号)执行。

(五)认真落实地质灾害灾情速报制度。根据《浙江省地质灾害报告制度》精神,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落实灾情速报制度。一旦发生灾情,视等级按要求速报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县国土资源局,及时赶赴现场,并按防灾预案做出相应的应急调查处理。对较大级地质灾害县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省、市主管部门报告抢险救灾工作进展直至结束。对发现的重大级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即赴现场调查,并将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报告上级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