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学教育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解剖学;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解剖学作为医学一门基础形态学科,既是其它医学基础课的基础,又是其他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我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自2000年开始实施教学改革,取得较好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改革课程设置从“大系解(108学时),小局解(72学时)”到“小系解(72学时),大局解(108学时)”;局解教学从传统的“两段教学法”(先理论后实习的单一形式)到“三段教学法”(理论教学、尸体解剖、学习报告);教学活动中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读(教材)、自剖(尸体)、自查(标本)、自结(总结)、自讲(演讲)”的“五自”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具体如下:①自读教材。针对以前操作全身各部,学生终日埋头操作、疲于应付,而对各局部的知识缺乏系统全面了解的不足,改为“局部-全面”的方法,使学生将精力投入一个局部。学生开始解剖操作之前按尸体部位进行分组,每组约6个学生,通过理论课学习、看操作录像,每组同学对自己操作部分有所了解后,自读教材,写出操作预案。②自剖尸体。学生在自读教材、写操作预案的基础上进行尸体解剖(从理论到实践)。在解剖过程中,要求每个小组明确分工,分为主刀、助手、理论指导。主刀、助手进行实践操作,理论指导告知操作者需寻找结构及其部位,轮流担任。③自查标本。学生每一次分组操作后,进行交叉观察讲解,每组操作同学结合本组操作标本结果向全室同学讲解、示教所操作内容。④自我总结。操作完成后,要求学生针对所操作局部写出总结报告(从实践又回到理论),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⑤自讲心得。学生在自读、自剖、自查、自结完成后,教员结合临床针对每个局部给出7~8个思考题,要求每个学生选出一个思考题,查阅相关资料,自制幻灯片,上讲台演讲,演讲完后学生、教师共同评议。
2 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指怀疑、批判和调查的能力,是指研究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能力[1]。学生在大学以前的学习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学习都是老师“填鸭式”的被动学习,而非主动学习,这容易把学生训练成为机械的、被动的“背书工具”,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建立了包括学校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连续的医学教育体系。医学是一门日新月异的学科,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医学生的学校基础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铺路石,学生在学校有限的时间内,对于他们来说,主要是学会“渔”,而非得到“鱼”。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自读教材,教会学生“看书”,为学生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打下基础。通过尸体操作学生成为了主动的“探索者”,学生的主体精神被激发出来。在操作过程中的明确分工合作既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组织协调能力又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在学生交叉示教过程中,老师也只是学生讲解的参与者,这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学习报告演讲贯彻了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模式,PBL教学法既提高了学生自主提炼知识, 获得信息的能力, 又明显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3]。
通过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读(教材)、自剖(尸体)、自查(标本)、自结(总结)、自讲(演讲)”的“五自”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解剖学教学实现了学生被鼓励参与课堂教学,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培养具有自学、创新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头脑和具有个体发展优势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涂师平,林章雅,杨立勇.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8,7(1):78-80.
论文摘要: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存在着急需整合各种教育要素的构成方式,规范教育行为,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此,文章结合对传统模式弊端的解析,从医德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评价和育人理念等五个方面,对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新模式的建构提出了可行性办法,即遵循人性原则,注重人文养成。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的现状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即“课程设置散乱无序、教师结构缺乏权威、教学方法刻板陈旧、学生态度可有可无”。面对这一现状,医德教育作为对医学生进行的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急需整合各种教育要素的构成方式,规范教育行为,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此,本文结合对传统模式弊端的解析,就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新模式的建构作了如下几点探讨。
1医德教育内容:从“伟大”走向“平凡”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沿袭了传统的“精英”教育的做法,在学校的职业德育中表现为注重政治、思想教育而忽视伦理道德教育,重视德性修养而忽视基础文明化育。而实际上,伦理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化育是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伦理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化育是从“做人”伊始的;政治、思想教育是建立在“成人”基础上的。为此,以“如何做一名悬壶济世、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为核心的医学院的医德教育应从“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开始。
医学院的医德教育可以以“生命至高无上的生命观教育,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教育,良好的礼仪教育和操作严谨、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同时,学校的医德教育要优化内容的序列,注意德育目标的渐进性。这就要求: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可按“先成人,后成圣”的原贝Ⅱ进行安排,如:可对新生进行以中国哲学(特别要重视儒家思想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借鉴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儒家仁爱之心、行医家精诚之术去审视、认识、践行医疗活动,培养医德情感,增强医德修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培育。先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然后再对其进行以医学伦理学为代表的职业伦理教育,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一个好医生。
其次,在医学伦理学的教材问题上,鼓励结合教学医院的典型代表自编生动教材,以具体医学伦理案例的解决为教学单元,制定教学大纲,明确制定医德教育目标,规定医德教育内容和范畴,以期使其教学更具可操作性、更能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临床,提高学校医德教育的时效性,更好地完成医德教育从低层次标向高层次的过渡。
2医德教育途径:从“封闭”走向“开放”
目前的医德教育实践是以说服教育为核心的,其最大的特点是控制性和封闭性。这种教育模式企图通过封闭学校课堂的办法,堵塞不良信息,规约学生的视野,控制学生的行为,对学生进行“理想化”教育,以培养其健全完善的人格。殊不知,这样做忽视了人是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这一基本事实。要知道,在当今开放的信息时代,控制和封闭不仅难以实现,而且反而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封闭的课堂里,教师向学生传播的是理想化的教育要求和处理过的信息,而这些与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所接触到的许多医疗卫生的社会现实有较大的反差,导致学生对学校提出的医德教育内容的信任度下降,从而造成德育的短效或不明显、不稳定。另外,医德教育仅靠学校教育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协作以及学生的自我修养都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不能封闭性地围绕某种“正确”的规范或“理想”的价值观而运作,而应该开放性地围绕现实生活实践和理想的道德生活来构建医学生的医德生活主体。因此,围绕医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增加“四早”学习内容:即早期接触服务对象、早期熟悉工作环境、早期参与科研项目、早期深人专业领域。可以在第一学年安排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学生可在社区医院早期近距离接触服务对象、早期熟悉工作环境以培养医德情感),设置病医生关系课程,并贯穿整个本科教育阶段。这样做可使一年级学生接触病人,学习医学社会问题。当然,开放式的医德教育离不开临床带教教师和任课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以增强学生在认识工作环境过程中,面对医德困境时,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3医德教育方法:从“他律”走向“自律”
医学院医德教育的传统模式是一种他律型的德育模式,以德育目标的客体性、德育方式的强制性和德育过程的灌输性为表现形式。医学生普遍接受着单一化的教育要求,接受着纯医德知识的灌输,缺少医德情感的体验和医德意志的锻炼,更谈不上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能力的培养。因此,这种教学模式造成某些医学生知行脱节、缺乏医德行为的自觉性。要知道,“道德教育主要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的信念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而这种忽视自我教育、自我修养、重外律轻内省的学校医德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缺少现实的生活意义。医德教育必须遵循人性原则,激发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使其达到真善美的统一,达到人性的最高境界,即从“他律”走向“自律”。
为此,医学院的医德教育模式要有新的突破。首先,要实现医德教育目标由客体性向主体性的转变。医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现有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医学生报考医学院的动机是看到从医社会地位高、收入可观而稳定、实惠多等优越性,学医的伦理思想准备不足,不了解从医的艰辛、劳苦,没有为病人甘于奉献或牺牲个人利益的思想准备。针对这一现实,医德教育应从教育方法上有所创新,不要把学生视为医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将德育目标定位在医学生能够在医疗实践中服从《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和医疗单位岗位规则等这些客体性目标上;而应一定要通过多种渠道,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医德教育目标最终落实到学生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的发展上来。其次,要实现专业教育和医德教育有机结合,使德育方式由强制性向民主性的转变。纯理论的医德教育本身易流于形式,甚至乏味、枯燥,而专业教育和医德教育有机结合,容易使医德教育“入耳、人心、人脑”。所以,要特别重视医德教育在医学教学中的渗透。例如:在讲解高血压脑出血时,指出病人的高颅压症状(头痛、呕吐、视水肿)、意识障碍、瞳孔变化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迅速改变时,应适时教育学生要像对待亲人一样,不辞辛苦,严密地观察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恶化,能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手术以抢救病人生命和残存功能,争取最好的愈后;当讲解影响组织再生修复的局部因素时,可举出临床上由于手术中操作不慎把纱布、器械留在体内,导致手术切口长期不愈合,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应承受的痛苦,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引起医疗纠纷的实例。教育学生“医本治人,学而不精,精而不诚,反为天折”,适时对其进行以操作严谨、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为主要内容之一的医德教育。新晨
4医德教育评价:从“定量”走向“定性”
传统的医德教育主要以教师的训导和相关理论传授为主,过于强调医学伦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致使其在评价标准上常常以考分取人。然而,“书面考试可以反映一个学生有关这种精神的知识(就语词证明而言),但是一个学生可以有关于这种精神的知识,然而没有(或者并不感受)这种精神本身。学习一种精神当然不仅仅是学习关于这种精神的知识,有能力或者愿意说出忠于这种精神的保证,并不向我们担保这个学生已经有了(学到了)这种精神”。
定量”是手段,“定性”才是目的。在评价医德教育效果时,首先需要结合量化测评进行定性分析,以便能够客观真实地掌握医学生的医德发展状况。其次,要树立全面意识,既要检查医学生的医学伦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对其行为习惯、个性心理品质等进行评价。第三,要树立教育改进意识,通过全面地了解医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的发展状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进步,使医德教育评价有助于避免施教的盲目性和改进我们的工作,以更有利于提高学校医德教育的实效。,
5医德教育育人理念:从“经世致用”到“人文养成”
目前,医学教育过多地强调成绩、能力、效率和竞争,而忽略了医德养成,致使一些医学生缺乏责任、态度、价值、方式、情感等人文内涵。表现在:经世致用的本事不错,专业知识也很好,但却缺乏对社会和他人的爱心与责任感,缺乏奉献与牺牲的高尚情怀;对医学以外的社会伦理、文化素养、职业精神等做人要务缺乏应有的重视与培养意识。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医德教育实效性降低。
人文养成就是指人文精神的养成。人文精神,是一种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追求善和美,体现为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努力去挖掘人自身的本质和人性的力量。二是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医德医风的深层次问题,就是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医德建设,人文精神是基础;医德教育,人文养成是关键。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医德建设的治本之策,也是医德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医学道德教育的新难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医学道德教育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面临着许多新难题。
1.医学道德问题的多样性。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人们的医学道德生活变得日益复杂多样,仅就人们的医学道德观念领域而言,有传统医学道德观念、有现代医学道德观念,还有后现代医学道德观念等等。各种观念之间有的是相互重叠、有的是相互补充、有的还相互冲突,此外,人们的新的医学道德观念的确立需要一个过程、旧的医学道德观念的破除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使医学道德领域呈现出纷纭复杂的多样性局面。
2.医学道德内容的复杂性。在现实的医学道德实践中,任何一个医学道德问题都会涉及到复杂的多方面的医学道德内容,如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和医疗卫生体制、医院的医疗设备和医院管理水平、医生的技术能力和医学道德水平、患者及亲属的经济承受能力、对疾病和医学的认知程度、道德状况及心理准备等等。因此,对任何一个医学道德问题的分析并解决都必须涉及到上述种种因素。
3.医学道德选择的两难性。人们面对许多医学道德问题都会感到左右为难,如法律与道德的冲突、情感与理性的矛盾、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对立等等。人们在这些医学道德难题面前面临着多重选择,表现为多种情形:第一是医学道德规范之间的冲突,如“尊重”、“不伤害”、“公正”、“自主”等。第二是医学道德效果之间的冲突。如医患之间的利益冲突、患者与其家属之间的利益冲突、患者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冲突等等。第三是医学道德规范与医学道德效果之间的冲突。医学道德规范往往是舍弃了具体的道德情景而抽象出的带有共性的理论规定,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而医学道德效果是在当时的具体的道德时间和道德空间条件下产生的,这种抽象的“先在”的道德规范与具体的“此在”的道德效果之间也可能形成冲突。总之,这些冲突多是“正当性”之间的冲突,面对着多重道德冲突,道德主体如何做出有效的道德选择?
4.医学道德主体的自主性。医学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是双重主体,即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亲属都是道德主体,他们都具有越来越强的道德自主性。在医疗实践中,这双重主体之间在价值观、医疗观以及利益观等方面有共同的追求但也存在着差异,必须有效的协调和处理好这双重主体之间的辩证关系,调动起医患双方的医疗主动性,以共同维护和实现医疗的整体利益。
所有这些医学道德难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一个医学道德事件同时并存着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行为选择,而每一种行为选择均有足够的伦理学依据。
所有这些都要求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面对复杂的道德境域,必须学会进行合理的道德分析、判断并进行及时而有效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决策,从而实现患者利益、生命科学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最佳结合。这就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掌握医学道德的一般理论,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进行道德分析和道德选择及决策的能力。因此,培养医学生的医学道德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能力是医学道德教学的根本宗旨,在这方面,医学道德教育的“案例教学法”有着独特的优势。
二、“案例教学法”的内在特性及其功能
案例,或叫个案、实例,是指对某一客观情境的真实描述和典型处理。医学道德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典型的医学道德案例的描述、分析、研究,达到对受教育者进行医学道德教育的目的。
1.“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理论教学法的区别。“案例教学法”有别于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二者区别如下:传统的理论教学法是以传授知识为主,“案例教学法”是以开发智力为主;传统的理论教学法在课堂上教师直接讲述医学道德理论知识,“案例教学法”是以案论理;传统的理论教学法主要回答学生的“是什么”的问题,“案例教学法”主要解决学生的“为什么”的问题;传统的理论教学法对问题的分析解答是“唯一”的、“一元”的,“案例教学法”对问题的分析解答是多视域的、多元的;传统的理论教学法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对学生是单项的知识灌输,学生的主动性受到限制,“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研究学生的特点并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积极界入到教学之中。
相对于传统的医学道德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法”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但这并不表明可以忽视甚至抛弃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以及其它教学方法。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教学内容、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等等。因而,“案例教学法”必须与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如理论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自我修养法、医学道德实践法等等。
2.“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与功能。“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教学主体的双向主动性、教学过程的良性互动性、教学内容的实践可操作性等等,所有这些都把医学生置于具体的医学道德情境之中并最终优化了教学目的,实现了“案例教学法”的独特功能,即提高医学生解决现实的医学道德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为:
(1)提高了医学生发现医学道德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学习与训练,使医学生明确不管是发展医学科学还是从事医疗卫生工作,都不仅仅是单纯的生命技术问题,还必然涉及到广泛而复杂的医学道德问题。对医疗方案的实施在进行医学技术分析的同时还必须进行医学道德分析,道德分析能力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医学生要善于从医学道德的角度分析医疗实践中的诸多问题。
(2)锻炼了医学生对复杂医学道德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随着社会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医学相关的道德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案例教学法”要求对每一道德问题都必须从多领域、多层次进行综合分析,这就锻炼了医学生对复杂道德问题的分析判断的能力
(3)增强了医学生面对复杂多元的道德情境,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道德问题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医学道德问题都不是一元选项而是多元选项,在这多元选择之中许多又是相互冲突的选项,医学生面对某一医学道德问题的多元选项必须进行分析、比较并做出最后的抉择,这就提高了他们解决现实的医学道德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基本程序
医学道德的案例编写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医学道德的事例要具有典型性,能够充分说明一类医学道德问题;二是逻辑严谨,语言准确,不要使阅读者产生歧义;三是难易程度要适中,有一定的伦理冲突点可供学生充分研究讨论,但又不能太复杂,不能超出他们的知识背景与分析能力。
对应用医学道德案例讨论的班级人数一般应控制在60人以内,这样便于每个学生都有较充分的参与讨论的时间,便于把讨论引向深入。
讨论之前把案例、与案例配套的相关材料以及需要学生进一步阅读的书目等一并发给学生,使学生事先有所准备,使他们能够在上课时积极界入到讨论之中,增强讨论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Discussion of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innovative education
Tian Ying-lan
(Dept.ofPE,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iogy,Huainan,Anhui,232001)
【Abstract】Stimulat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as well as shaping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three aspects of the personality traits were analyzed, a brief exposition of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Key words】Primary language; Teaching innovation
小学语文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其中富有情感,很有个性,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很容易激发,它具有很独特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对创新教育进行开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这三个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1.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1.1 以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创设情景,学生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去创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你所教授的东西感兴趣时,他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然而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运用语言时有所创新,我们所创设的语言运用情境就应以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其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我们的教学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的发挥天赋能力。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的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作为学习的主体出现,他们能能动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
1.3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激励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与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创设具有创造性的语境,可以用以下方法:
编故事。用所学过的语法结构和常用表达来描述或编写故事,使我们的语法更加具有交际性,同时也让学生在用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被一致认为枯燥难懂的语法规则,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去用’。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1 改变教师课堂角色意识,创设学生创新思维环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对话、合作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知识权威的角色意识,倡导师生间的互动、协商、合作和对话,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多向思维中依据自己的不同想法自觉地进入探索新知的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提高。
2.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意识。
教会学生质疑,探理求源,不仅要知道这是在讲什么,更应该对问题的来源进行了解有所追求,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所以对创设问题情境是语文教学应该注重的,对学生的思维意识进行激发,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能够把问题提的很好,就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够对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所激发。例如教《祝福》时要让学生讨论:祥林嫂是怎样死去的?是饿死、冻死还是病死的?到底是谁害死了祥林嫂?这些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学生的思维逐渐走向深入。 2.3 开拓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中应该对学生从新的角度大胆想象进行激发,善于重新组合自己已经占有的知识,联想要广泛,对种种新现象进行创造,以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对他们思维进行激发,对丰富的精神生活进行享受。如教王维的诗,其诗歌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把诗歌向一副副优美的图画进行转换,联想、想象力不丰富是不可以的。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景物描绘的虚与实、动与静、远与近、明与暗、幽静与喧闹相互映衬,只有对丰富的联想、想象力进行借助,才能对一副不仅清幽而且流动的艺术图画有所构成。
2.4 衔接课内课外,拓展教学创新空间。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仅立足于课内远远不够,必须向课外延伸。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积累丰富的知识、多彩的社会生活,激发其求知欲望,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品质的目的。
3.塑造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
创新能力和人的个性品质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能不能拥有创新性的个性品质,能不能对创新精神状态及执着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的提高和有效地发挥、增强自学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一个人的创新性个性品质,一种追求创新的精神状态及执着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的保持是最重要的。针对小学生来说,虽然不需要有过高的要求,但是也应该从小就应该进行塑造和培养。
多维性、综合性是小学语文学科所包含的,它能够把自身的功能发挥好,肯定会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新能力。第一,对课本中的创新素材要进行综合的运用,对创新性个性品质进行塑造。教材中,关于对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伽俐略比萨斜实验等创新性“事物”的描写必将对学生的精神民办产生强烈的震撼;关于对发明家爱迪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音乐家贝多芬、画家达芬奇和中国古代科学家李时珍、毕升、张衡以及我国现代科学家李四光、茅以升、童第周等努力、刻苦钻研、造福人类的“典型事迹”的描写。必将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我们对这些素材要进行充分的运用,不失时机地进行创新性个性品质,对学生创新性品质的发展和形成有所促进。第二,把教师榜样的作用作为参照,对创新性个性品质进行塑造。教师的一言一行肯定会影响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最具有感召力的,创新性个性品质是不是教师所具备的,将会对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的发展和形成高有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识字 教学 策略 经验
一、教师备课要细致,教学时间要充足
要谈识字教学,首先要谈备课,老师备课时不可轻视每一课要求认识的字,不要只重备课文的理解、分析,还要备到课后要求认识的每一个字,并且要备细,像这个字的读音是什么,是什么字形结构、偏旁部首是什么,要记忆它,可以用到哪些识字方法,学生容易把它和哪个字混淆,怎么指导学生进行区分等等,还有这一课的这些字中,哪几个字的字形复杂,学生不好记忆,是重点指导的,哪个字学生不常见,怎么帮助学生记住它等等这些都要备到,只有备得细致了,在教学时才能心中有数、才能指导到位!
老师们反映说有些课文课后要求认识的字都高达十几个,像这样的识字量只是三五分钟的学习时间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既然识字量大、识字教学是重点,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充足的教学时间用在识字教学指导上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教师总结很重要,归类识字效率高
归类识字是很好的识字方法和指导方法。在教材中,一课少则有七八个汉字的识记任务,多则有十五六个汉字的识记任务,如果只是带着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认读、记忆,说完这个字说下一个字,确实不便于学生进行记忆。但是如果能把要认的这些字归归类、分分组的话,就会好得多了!比如,这一课的生字中有几个字可以用同样的识字方法进行记忆,那么学生在说出其中一个字的识字方法时老师就可以顺势引导说出同种方法记忆的另几个字;再比如,在要认的这些生字中有几个字的结构、偏旁是一样的,也可以把他们归为一类指导学生记忆;另外像一课中同时出现了两个同音字或形近字,也可以把他们放在一起,通过让学生比较进行记忆,在《称象》一课中就要求认识"称"和"秤",这两个字就容易混淆,教学的时候就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让学生从读音、从字形分别进行比较,说说哪儿同哪儿不同,再通过组词、语境中选字训练进行区分……其实,随便翻看教材每一课后面的生字,都可以找出有几个字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都可以把它们按归类的方法进行指导,所以,这样归类指导识字也是可以提高课堂识字效率的。
三、教师指导要做好,分类教学效果好
除了归类是好办法外,我认为识字指导的重点要突出也是非常重要的。字字都详教,字字都平均用力,那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效果并不佳!学生对简单的、常见的字能记住,但对那些字形复杂的、陌生不常用的字就很难深刻记住了,所以,老师们一定要先在课前心中有数,这一课中的这些字,哪几个字是学生难记的,哪几个字是学生熟悉的,在教学时就要重点指导记忆那些难记的字,想出一些更好的、更巧妙的方法帮助记忆它,而对那些熟悉的字不必花费太长的时间下功夫。
四、教师教学要立体,语境识字便记忆
进行归类、重点指导,这些都只是帮助学生来记忆生字的形、生字的样。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所以,对认识的这些字的学习,还要引导学生用它多来组组词、说说话,通过组词说话加强对字的认识和使用。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有意地出示一些含有这些字的语句(不仅是课文中的,还要有其他一些内容),指名学生通过读语句,在语境中辨析、巩固记忆这些字,也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途径。这是在进行常规课堂识字教学时可以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所以,老师们那种机械地一个字一个字指导真的远不如把字归归类、指导时有轻重之分、不脱离语境,这样效果好!当然,老师要心中有数哪些字可以归在一起进行记忆,哪些字需要重点指导,这些都是老师在课前要备到的,根据学习的这个字或这些字需要设计的语句,也应该是课前准备好的,这些其实还是前面所提的备课问题。
五、学习之后多复习,巩固记牢是法宝
其实,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出现生字回生的现象也是非常正常的。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巩固、不断地复现。每天的语文课,老师不要一上课就急于带着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急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一定要把每节课的前几分钟留出来用在复习生字上。及时把前一天或前几天刚学习过的生字认读认读,可以是借生字卡片认读字,也可以是出示一些语境,通过读词读句巩固含于其中的生字;对于学生难记的一些字,连续几天都拿出来和学生见见面,让学生认读,这样才能不断地加深记忆;今天学习的课文中,如果有原先学过的一些字,并且这些字是学生曾经掌握不牢的,在读文之前,就先把这些字拿出来让学生认读认读……这些都是在常规教学中可以做到的。除了在老师的带领下不断地巩固认字外,还有一个办法得靠学生自己,靠学生自己在生活中留意发现曾经学过的生字、在课外阅读中反复地遇见曾经学过的生字,同样可以削弱"回生"的现象。
语文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会写的字,学生掌握的很好。但只认不写的字,学生往往如"过眼云烟",印象不深。要想解决这一困惑,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于是,我便尝试着让学生办字报。要求学生从爸爸妈妈读过的报纸中,将自己学过的字剪下来,或从用过包装盒上,剪下认识的字,或从广告牌上,商店名中记下自己认识的字贴在备用纸上,一份份简单的,稚嫩的字贴报便诞生了。课堂上,抽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自己的字极。读者,兴致勃勃;听者,羡慕三分。读完后,将字报张贴在"成果栏"中,其他学生也可看"报"识字。这样一来,不仅养成了学生识字贴报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和读书读报的习惯。学生的识字量增加了,巩固率提高了。
所以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就应该多发挥自己的才智,在语文教学上想出一些措施,拿出一些办法,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其实,在课改初期的时候,老师们都受到了新课改理念的冲击和洗脑,有好多老师结合着识字教学都敢于尝试并组织开展一些有趣的识字活动,比如,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识字本"的,有在教室墙壁上张贴"识字专栏"的,还有定期评比"识字小标兵"的等等,而这些新颖的内容在这两年的语文教学中似乎渐渐地隐退了,其实,诸如此类的活动还是能使学生受益的,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识字巩固有很大帮助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