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经济研究

网络经济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经济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经济研究

网络经济研究范文第1篇

网络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它对市场垄断的形成机理及其绩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网络经济下的垄断已与传统经济下的垄断大有不同,由此对经济产生的正反作用也有差异。因此,政府在反垄断时就不能一概而论,要在反垄断的目标、内容、方式等多方面进行相应的革新,以适应网络经济下的反垄断需要,从而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

网络经济;市场垄断;反垄断规制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15802

1网络经济下垄断的成因

1.1信息网络产品的规模经济

在网络经济形态之下,网络外部性是由于购买相同产品的消费者人数增加时,某一消费者从该产品的使用中得到的效用增加量,它是随着网络经济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需求方的规模经济。这就使得网络产品的价值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提高,又反过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形成强烈的正反馈效应。因为网络产品在前期需要投入高额的研发成本,一旦研制成功,产品的复制成本则低到可以忽略的程度,由此决定了网络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递增而呈递减趋势,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收益就越高。在由这种规模经济引致的正反馈效应的激励下,企业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规模的扩大降低了供应方的平均成本,又为顾客提供了更多的产品与效用,从而刺激需求,驱使企业以更低的成本提高供给量,成本进一步降低,规模进一步扩大。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它会大幅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增强企业的垄断性,甚至导致独家垄断的市场结构出现,即所谓“赢者通吃”的局面。

1.2消费者的锁定效应

如果消费者从一个系统转换到另一个系统的成本过高,从而使消费者不能或不情愿转移到替代的系统中去,就会使消费者被锁定。路径依赖和转移成本是造成消费者锁定的重要原因。路径依赖是指某一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一旦被采用,便会遵循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不容易被其他潜在或更优良的体系所取代。网络经济下的转移成本包括购买网络产品、相关配件和组件的费用,重新学习培训的费用等。出于对这两方面原因的考虑,消费者在购买网络产品时往往会产生一种路径依赖,在路径依赖下,网络外部性增强,形成规模经济,正反馈效应的作用又使需求方规模经济不断扩大,当这种网络产品成为市场的一种标准时,将会使得消费者被锁定在该标准上。企业凭借锁定消费者,从而可以获得比较固定的客源,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形成自己的垄断。

1.3信息网络产业的市场进入壁垒

按照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观点来看,市场垄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进入壁垒。在网络经济下,市场进入壁垒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产品市场的临界规模所造成的。这是因为信息网络产品的生产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点,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平均成本下降,边际报酬递增。在网络规模较小时,企业收益小于成本,企业难以盈利;只有当网络规模达到甚至超过一个特定状态时,企业才能实现盈利,打破市场进入壁垒,成功融入市场。等到企业进入市场之后,在正反馈效应的作用下,企业的规模越大对消费者的效用就越大,消费者就越青睐企业的产品,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市场规模的扩大。所以,临界规模是企业盈亏的分水岭,达不到这一临界规模,企业将被淘汰。同时,那些早已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企业可能利用控制销售渠道或采用一体化等手段,构筑某些策略性进入壁垒保持对市场的垄断。

1.4信息网络产品的技术壁垒

为鼓励创新和促进知识产品的生产,政府会授予知识产品生产者一定程度的垄断权。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信息网络产业大多是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与知识是最重要的、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企业依靠知识产权的保护,即使在面对信息技术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自己一定的市场垄断性。这是由于在知识产权与专有技术的保护制度下,加之创新技术和专有知识的不易扩散和难以仿制的特点,创新企业能取得一定程度的技术垄断,率先在市场上确立起自己独有的标准,并且逐渐成为被市场所接受和采纳的领先技术,获得进一步控制市场的资金和声誉,从而对潜在的竞争企业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中,凭借专有技术和知识形成自己的垄断。

2网络经济下的垄断绩效分析

2.1有利于消费者福利水平的提高

在传统经济条件下,垄断企业可以通过提价限产等方式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但是,超过边际成本的垄断高价说明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消费者的需求和福利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在网络经济下,一方面,由于信息产品的生产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并且平均成本和复制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不断降低,市场供求状况和成本因素不再最终决定信息产品的价格。消费者对信息产品的价值和价格的敏感程度成为信息产品格变化的主要依据。同时,由于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手段和焦点不再仅仅是价格,更多的是依靠技术创新。另外,企业在取得垄断地位的过程中,为尽快达到临界规模会采取很多的优惠条件来吸引消费者,不会采取限产提价的策略,也不可能完全实现价格垄断。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产品的生产规模的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既可以降低平均成本又可以降低研发成本,这激发了厂商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扩大生产规模的动力。这样,在网络经济下,垄断厂商降低价格、提高产量的政策,使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得到提高。

2.2有利于技术创新和进步

传统经济条件下的垄断企业可以利用合并、合谋、纵向限制和掠夺性定价等手段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从而缺少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信息和知识资源具有扩散性和共享性,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排他性的独占这些资源,这就决定了企业拥有这些资源的暂时性,也就决定了其垄断地位的暂时性。企业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并将其转化为新产品率先占领市场,建立和拥有公认的标准以锁定广大用户群体,通过路径依赖赢得暂时的垄断地位和竞争优势。但是,其他企业也会加入到创新的队伍之中,创新的速度明显加快,任何企业所梦寐以求的持久垄断地位不再成为可能。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这种依靠技术创新来追逐垄断地位的市场机制,为企业注入了技术创新的强大动力,从而推动了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2.3有利于实现和强化规模经济

传统经济条件下,产出受到物资资源禀赋的约束,规模经济有一个最优范围的限制,成本是每一个企业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网络信息产品具有的需求方规模经济和正反馈机制的特点,这使得其成本结构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企业前期投入很高的研发成本,待新产品研制成功后,就能以很低的成本大量生产这些新产品,并且很少受资源稀缺性的约束。生产规模越大,平均成本就越低,边际成本不变甚至递减,规模经济的范围变得无限大。同时,在正反馈机制下,垄断厂商也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既实现了盈利又巩固了自身的垄断地位,规模经济得到强化。

3网络经济下的反垄断规制

3.1重新确立反垄断规制的目标

传统条件下的反垄断主要是基于垄断会导致消费者福利减少以及妨碍技术进步等,政府反垄断的主要目标是限制垄断地位,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然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信息产品市场垄断是一种由需求方规模经济所导致的垄断,垄断企业不断地向消费者提供更多高性能、高质量、高规格的产品。这种垄断不仅没有阻碍技术进步、损害消费者利益,反而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增进消费者福利。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不仅不应该限制和禁止这种垄断,而且要通过一定的政策对这种自然形成的垄断给予政策扶持和保护。如果政府执拗的要打破垄断,反倒会损害消费者的福利、降低市场运作的效率。所以,政府反垄断的目标应转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促进技术创新和维护消费者利益方面。

3.2调整反垄断规制的内容

在网络经济时代,由于市场分工的深化和广化,信息产品市场结构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垄断色彩,应认真区分垄断行为和垄断结构。如果市场份额被少数几家企业所独占,或者某一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的投入产出中占有绝对的比重,这就是垄断性的市场结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革新管理制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如果政府的反垄断针对垄断结构,也就意味着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革新、劳动绩效和规模经济进行抑制,市场经济就会失去应有的活力而变得僵滞。如果企业为了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滥用市场势力限制竞争,利用不正当手段打击、排挤和威胁竞争对手,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定价以及企业间的合并、扩张中有意针对交易对方,破坏市场的竞争秩序,这种行为即为垄断行为,它抑制了市场的活力,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政府反垄断焦点应该是企业的垄断行为而不是垄断结构。

3.3建立新的反垄断衡量指标体系

在网络经济形态下,由于存在网络外部性和正反馈机制,企业不断追求生产规模的扩大来获取巨额的利润,市场结构本身就带有垄断或寡头垄断的性质。企业销售量的多寡、市场占有率的高低不能准确界定其垄断性质和程度,判断企业垄断程度大小的根据不再是垄断结构,而是企业的垄断行为。因此,基于传统市场结构提出的衡量垄断的指标如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壁垒的强弱等,其适用范围和应用价值在网络经济下是有限的,而对行为垄断的判定至今还缺少明确的衡量指标,这就要求政府部门根据网络经济形态下企业垄断形成的特殊原因、过程和结果,结合反垄断的现实需要,创立新的界定垄断程度的指标,为网络经济下反垄断提供依据,对那些滥用市场势力排挤竞争对手、妨碍技术进步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垄断行为进行规制。

参考文献

[1]胡春.网络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小蒂,倪云虎.网络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762.

[3]杜云.网络经济中的垄断与公共政策分析[J].当代财经,2006,(3).

网络经济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即时通讯软件;网络经济效应;作用机理

即时通讯的成本低而效率高,并且内容丰富,能够满足人们频繁交流与对信息大量获得的需要。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于普及,为其规模扩大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即时通讯的概念与分类

即时通讯是利用网络终端,允许多人利用网络进行文字传递,语音与视频交流。依据用途对其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企业与网站即时通讯。依据平台分类又可以将其分为PC和手机即时通讯。即时通讯用户规模较大的如QQ,微信,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一些即时通讯软件。早在1996年时,以色列人开发了能够利用互联网快速进行信息交流的软件,之后各国纷纷推出了即时通讯软件,市场不断被扩展。即时通讯软件类型多样化,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并且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即时通讯发展更加迅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即时通讯功能也在持续丰富与完善。另一方面,由于市场产品的多样化,客户对于通讯功能的要求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也推动并促进了即时通讯软件发展。毫无疑问,即时通讯的发展带来的效果十分明显,但是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最为显著的就是运营商的利益受到损害。在即时通讯软件没有出现之前,通信方面运营商获取了绝大部分利益。由于缺乏其它有效方式的补充,导致其处于垄断位置,用户可选择性小,而即时通讯软件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现象。信息时代,信息成为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而信息安全性却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信息面临关各种安全威胁。即时通讯方式扩大了联系沟通的范围,增加了沟通的频率,同时风险也在随之增大。从即时通讯未来的发展来看,创新是其吸引用户的有利途径,客户群体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求趋向于多样化方向发展,即时通讯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及时适用客户需求的变化,从而占领市场。

二、网络效应中正反馈机制

网络效应描述的是网络基本经济特征,所连接的价值是由连接这个网络的人数来决定的。网络经济中,市场规模越大,客户群体越大,服务与产品的价值则会越来越高。信息虽然得到了共享,但是实际上其总量是在增加的,只有客户群体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会产生正反馈,而该类型软件的用户价值才能实现最大化。在该种现象中,强者将会更强,而弱者将会更弱。以腾讯公司为例,腾讯QQ在最初进入市场时,就提供了许多途径,并利用这些途径将QQ传递给潜在用户。其背后的原因就在于QQ有较强的网络效应,通过免费安装与下载,当市场容量达到临界值时,引发正反馈就十分容易。对于不是特别有耐心的客户,则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为提供服务,从而使其获得应用的途径。对于腾讯而言,突破临界容量是十分重要的,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还需要做好对用户的预期管理。网络的价值就在于网络的大小,如果临界容量无法得到突破,那么网络就没有什么价值而言。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用户群体认为QQ会在以后成为一种大众接受的即时通讯工具,客户接受QQ就会较为容易,相反,用户可能会选择其它自己认为有可能的即时通讯软件类型。客户预期是非常重要的,而一旦用户对其预期良好,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使用,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并引发正反馈,用户规模就会持续的扩大。在网民中至少每个人注册了一个QQ,而且QQ发展到今天,也不只是限于沟通与交流,还可以应用于其它方面,如工作,教学,个人提升等。内容在不断丰富,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这就是QQ在网络经济中所引起的正反馈。如果需求一方的规模经济作用十分强烈,消费者预期某一类型的产品会在将来普及,那么,该产品就会逐渐流行,并慢慢形成良性循环,消费者预期也会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因此在网络经济中,采用一定营销策略对消费者预期进行影响是十分关键的。导致正反馈的原因从经济学方面来看,在既定要素配置平台,生产要素在持续投入,边际收入则会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边际成本相反就会增加,而边际收益则会减少。而网络经济的发展则使得该规律被打破,如果参与能够对其它的参与者带来好处,大的网络相比于小的网络就会更加有吸引力,外部性也能够形成。由于网络正反馈效应十分强大,需求方形成了规模经济。而网络经济则遵循相应的法则,网络价值增长的速度是用户数量的平方,即边际收益增加。

三、网络效应中的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初始状态敏感依赖,指的是某种体系如果具有反馈机制。如果受到外部偶然性条件影响为系统所采用,就会沿着一定路径发展,而其它潜在路径或者是更加优质的路径则难以将其代替。开发信息产品投入的成本非常大,而复制成本则非常的小,几乎为零。腾讯QQ在最初出现时,由于其使用人数有限,价值也不是特别明显,而随着使用的人数越来越多,价值就会逐渐增加,当其产生了正反馈后,就会在市场内形成垄断。而用户在习惯了产品之后会形成一种依赖,这种依赖就是路径依赖。QQ获得了绝大部分人的认可,当其通过界面搭载一些新的功能时,用户就会尝试这些新的功能。并且由于其品牌效应,用户会在潜意识里认为新产品与原有产品一样可靠,而最终用户也会接受捆绑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就被锁定,锁定则是路径依赖的极端体现。如果用户想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就需要考虑到转移工作所需要的成本。从某个系统的某种状态退出,在新系统中达到理想的状态,就需要对系统转移成本进行细致的考量。比如,客户想要使用其它通信软件,但是又需要和原有软件上的朋友保持联系。二者相互兼容的软件不存在,而客户的朋友又不会放弃原有的软件使用新软件,并且客户也不可能会说服所有的朋友放弃原有产品,这样成本非常大,最终客户就会放弃使用新的软件。

四、网络效应兼容性导向

新产品在进入市场的时候,需要考虑与现有厂商在产品兼容性方面相关问题。如果新的厂商与现有的厂商在技术上相互兼容,可以利用现有厂商积累的用户基础。同时对于用户而言,如果是老用户,在某些时候可以减少用户的转移成本。但是就另一方面而言,兼容性的存在会导致新进入的厂商技术与谈判成本增加,并且受到网络外部性影响,现有厂商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转移成本的存在,导致了市场缺乏弹性,消费者则容易被锁定,而在初期厂商间会因为市场争夺而导致竞争加剧。

五、结语

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与网络效应有密切联系,除过即时通讯软件,其它产品也与网络效应有密切联系。对于企业而言需要就网络效益进行认真分析,采取有利的方式占领市场,促进企业发展。

作者:李丽月 单位: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聂永有,费金玲.从即时通讯软件的迅速发展看网络经济效应的作用机理[J].经济师,2008(1):69-70.

[2]司明.空间经济网络的作用机理及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4.

[3]谢云.基于网络即时通讯行业的服务质量对客户保持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7.

[4]张健.即时通讯软件营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软件导刊,2010,9(12):111-112.

网络经济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

一、网络经济的内涵

众所周知,知识经济是以电脑、卫星通信、光缆通信和数码技术等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全球信息网络“爆炸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现实经济运行主要表现为信息化和全球化两大趋势。这两种趋势的出现无不与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发展密切相关。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的效率,加速了科技开发与创新的步伐,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从而使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程度空前提高;全球信息网络的出现和发展,进一步加快了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和扩散,使传统的国家、民族界限变得日益模糊,使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从而使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化趋势。因此,知识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网络经济。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网络经济概括为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它不仅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增长,也包括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和迅猛发展,更包括由于高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所引起的传统产业、传统经济部门的深刻的革命性变化和飞跃性发展。因此,绝不能把网络经济理解为一种独立于传统经济之外、与传统经济完全对立的纯粹的“虚拟”经济。它实际上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经济发展形态。深化对知识经济的研究和认识,我们不难发现,尽管目前人们对未来经济的描述有多种说法,诸如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后工业经济、新经济、注意力经济等等,但它们的基础是相同的,这就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

目前,进入国际互联网络的服务器和个人电脑,已经拥有了一个更加先进的交互网络“www系统(WorldWideWeb)”。它是Internet上提供的一种高级浏览服务。借助这个系统,即使不懂计算机的人也可以享受计算机带来的各种便利。因此,Internet自20世纪80年代建立以来,发展非常迅速。90年代以来更呈现指数性发展的趋势,每年都有几百万个新的站点加入。现在联入Internet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160个,与之相连的站点也由最初的几千个增加到9000多万个。

人们利用Internet不仅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各种各样信息,包括最新科技、金融动态和商品供求信息等等,而且可以利用Internet各种功能为商业拓展服务。因此我们可以说,Internet带来的不仅是一场信息革命,更重要的是它将引起人类经济活动方式的深刻变革。美国在20世纪末创造的长达10年的“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和低赤字”的新经济奇迹,便是对这种变革的最有力、最生动的证明。

目前,在人类的商务活动中因特网正在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因特网上无限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用户资源,不仅能使使用者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而且可以获得不可估量的巨大经济利益。因此,互联网的应用正从一般的信息浏览功能,向更具价值创造功能的网络经济方向发展。可以说,网络经济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经济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

二、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

在新千年之际,美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了10个年头以后,出现了放缓的迹象,并由此引发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速下降,给网络经济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对网络经济的发展前景产生怀疑,失去发展网络经济的信心。美国经济经过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作出一些调整是很正常的,也是必要的。这不过是市场经济内在规律起作用的正常表现而已。

我们说网络经济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不仅是因为它创造了美国经济长达10年的高增长奇迹。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为现实经济增长构筑起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提供了一种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的高效工具,营造了一种全球化的经营环境。人们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以进行计算机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等,实现生产的自动化,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并使个性化的小批量生产的边际成本最小化;人们利用发达的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共享,从而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为经营决策服务,并大大加快高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把信息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资源;人们通过由计算机网络连成一体的全球化市场,可以实施真正的全球化经营战略,优化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可见,网络经济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它本身能够立即产生多少有形财富和利润,更重要的是它所营造的是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高社会发展能力和经济创造力提供一个平台,使所有产业都构建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使企业有可能实现财富迅速积聚和跳跃式发展。

网络经济不同于以往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产业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各种服务行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信息产业空前发展的基础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将进一步增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跨国生产、跨国经营活动等将更加活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整个经济运行的机制、方式和规则等也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网络经济发展的最为直观的形式是电子商务的出现和迅猛发展。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运用Internet来进行采购和销售。这不仅意味着商业机会的大量增加,而且意味着一个真正的全球性“新兴市场”的诞生。任何公司要想不断扩大其市场影响,增加其市场份额,保持其竞争优势地位,就必须加入Internet。

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应运而生及其快速增长,必然使其影响逐步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环节,并对传统的企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经营策略、贸易渠道和营销观念等多方面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一个企业要想抢占市场先机,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它就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起快速、机动、灵活、高效的生产组织系统和经营管理系统。

三、我国发展网络经济的思考

在全球网络革命如火如荼、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面前,中国的网络业也不甘居人之后。我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便相继实施了“金桥”、“金卡”等一系列金字工程。在发达国家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世界背景下,我国的一批信息技术专家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我们自己的“高速信息网计划(CHINA)”,1993年10月15日,当时世界上最长的通信光缆,纵贯中国南北的京汉广通信“大动脉”全线开通,拉开了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序幕。我国企业从1994年开始涉足电子商务,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1998年是世界电子商务年,中国也掀起了一股电子商务热,我国的“中国商品市场”从当年7月1日起,正式进入Internet。1999年在上海举行的“99《财富》全球论坛”年会又传出消息:到2003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网络市场。由此不难推断,中国经济也必将融入全球网络经济的大潮之中。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应未雨绸缪,及早对即将来临的网络经济进行科学的理论探讨和分析,认真研究和总结全球范围内网络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正确制定和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步伐,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增强我国广大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在全球网络经济刚刚兴起的时代背景下,要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大力加强网络经济基础设施和网络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广大企业将在全球市场上与国外企业展开激烈的国际竞争。如果我们不能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民族企业武装起来,不能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我国的传统产业进行彻底的改造,它们是难以同国外的竞争对手相抗衡的。为此,也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对网络经济的研究和认识,特别是加强对网络经济发展的应用研究,将网络经济发展趋势同我国经济的现实运行紧密结合起来,探讨我国现实经济与网络经济发展的对接问题。具体讲,加快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步伐,要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正确选择网络经济发展战略。要在深刻认识和把握网络经济运行的机制、规律、方式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

2.大力加强网络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要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网络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网络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状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改进和加强我国的网络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3.建立一支适应网络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在深入分析和认识网络经济发展对新世纪劳动者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符合网络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网络经济发展人才。

4.积极推进对传统产业或企业的网络化改造。要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产业或企业进行网络化改造试点,推动企业上网,指导上网企业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形成安全、高效的网络经济发展技术保证系统。在充分认识国内外网络经济运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上网企业特点,研制、开发适应我国网络经济发展要求的技术保障系统,确保网络经济安全。

6.加快制定网络经济发展政策。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网络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上网要求,加快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网络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为我国网络经济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

网络经济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最经济控制;BP神经网络;粒子优化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渐渐地走向了节约型社会,对我们周遭的事物开始更深一步的探索。最经济控制[1]是由涂序彦教授基于我国国情而提出来的,旨在以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BP(Back Propagation)网络[2]是一种按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BP网络能学习和存贮大量的输入-输出模式映射关系,而无需事前揭示描述这种映射关系的数学方程。它的学习规则是使用最速下降法,通过反向传播来不断调整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使网络的误差平方和最小。

粒子群优化[3]是一种新兴的基于群体智能的启发式全局搜索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粒子间的竞争和协作以实现在复杂搜索空间中寻找全局最优点。它具有易理解、易实现、全局搜索能力强等特点,倍受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发展最快的智能优化算法之一。

为了提高最经济控制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本文提出将粒子优化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与 BP算法相合的混合算法用于最经济控制。该算法通过群体中粒子间的合作与竞争产生的群体能指导优化搜索,能有效克服局部极小问题。

2 最经济控制

吴斌[4]在最经济控制、低成本自动化和智能控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最经济智能控制系统(The Most Economical Intelligent Control--MEIC)的概念,并将最经济控制的代价函数以经济领域的函数进行表示。

对于大多数的企业和生产过程,其固定成本一般是不变的,但是更改其运行的状态却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本文则主要研究是神经网络的最经济控制系统,因此可以转换为对神经网络参数和结构的寻优问题。

3 神经网络最经济控制研究

BP网络是基于误差方向传播算法(BP算法),由一个输入层、一个输出层和一个或多个隐含层构成,各层次的神经元之间单向全互联连接,是由非线性变换单元组成的前馈型网络。

BP神经网络的最经济控制,主要是对神经网络进行结构参数的优化,使其达到性能最优的目的。本文通过用基本的粒子群优化方法对BP网络的结构和参数进行优化,其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

4 实例分析对比

为了检测优化后的神经网络具有很好的最经济性能,也即经过优化后的网络参数是最优的,其网络代价函数却是较小的。本文将粒子算法优化后的BP网络(PSO-BP网络)和普通的BP网络分别实现最经济控制并将结果进行对比,首先根据网络代价的概念分别建立两个网络的经济代价函数,然后对所选用的样本对象进行最经济控制的建模,最后将两者产生的网络代价函数的结果进行对比。

对于同样的训练样本,先利用传统 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再用PSO-BP网络方法进行训练对比,部分误差比较见表1。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PSO-BP网络方法加快了收敛的速度,有效降低了训练误差,避免了陷入局部极小值,一定程度上提高算法性能。显然,改进后的BP算法经济性能优于BP网络,且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说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最经济控制。

[参考文献]

[1]涂序彦.可控性、可观性的实用价值与最经济结构综合[J].全国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56-61.

[2]张代远.神经网络新理论与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

网络经济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波神经网络; 网络流量; 预测研究; 训练样本

中图分类号: TN71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6)23?0098?02

Research on network traffic prediction based on wavelet neural network

LI Xin, SUN Shansh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uihua University, Suihua 152000, China)

Abstract: The relevant theory and method of wavelet neural network are used to establish and predict the network traffic situation of a certain uptown. The acquired network traffic change situation is used as the training sample of the wavelet network to realize the traffic prediction of the network.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structed wavelet neural network model has high precision to predict the network traffic.

Keywords: wavelet neural network; network traffic; prediction research; training sample

0 引 言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各种网络“新应用”、“新服务”的不断涌现,网络信息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多变,对网络访问流量进行精确地预测从而实现对网络运行状态的有效管理,已经逐步成为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网络流量预测是实现网络控制、网络规划,保证网络安全以及提高网络服务质量的重要前提。

网络流量具有自相似性、长相关性和多重分形性等复杂性质,对其进行精确地预测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点。目前,常见的网络流量预测方法主要有自回归分析法、马尔科夫分析法、分形布朗运动分析法和神经网络分析法。与前面三种传统方法相比,利用神经网络对网络流量进行预测具有预测精度高、方法简单、泛化性强和稳定性好的特点,正在逐步成为网络流量预测研究中的主流方法。

文献[1]根据网络流量的变化特征,基于BP神经网络提出了一个P2P网络流量预测模型,实现了网络流量的较高精度预测。文献[2]结合小波变换和人工神经网络的优势,建立一种网络流量预测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将流量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解,获得了网络的训练和验证样本,试验表明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流量预测,要比直接采用神经网络对样本进行预测的精度高。文献[3]根据网络流量自身的特征,研究了BP神经网络和小波神经网络在校园流量预测中的应用,其所建立的模型,经仿真验证证明,可以较好地预测学校网络的流量变化情况,可以为校园网络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小波神经网络是一种以BP神经网络拓扑结构为基础,把小波基函数作为隐含节点的传递函数,其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它类似于BP神经网络权值修正算法,采用梯度修正法修正网络的权值和小波基函数参数,从而使小波神经网络预测输出不断逼近期望输出[4?5]。

采用小波神经网络进行网络流量预测的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

1 网络流量预测

1.1 试验数据来源

采用网络流量监测软件对某小区的网络流量进行实时采集,得到了该小区5天内的网络流量数据,每隔15 min记录一次该时间段内的网络流量值,一共获得了480个时间点的数据。用4天共384个网络流量的数据训练小波网络,最后用训练好的小波神经网络预测第5天的网络流量。为了避免局部数值偏移造成的误差,本文采用编组的方式提高模型预测精度,用前三个时间点的网络流量来综合预测后一个时间点的网络流量情况[6?7]。

图1 小波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

图2 小波神经网络进行预测的流程图

1.2 构建小波神经网络模型

本文采用的小波基函数为Mexican Hat小波基函数,其表达式为:

[ψ(t)=(1-t2)e-t22ψ(ω)=2πω2e-ω22]

函数的时域和频域波形图如图3所示[7?8]。

图3 Mexican Hat函数的时域和频域特征

本文采用的小波神经网络结构为3?5?1;输入层有3个节点,表示预测时间节点前3个时间节点的网络流量;隐含层有5个节点;输入层有1个节点,为预测的网络流量。设置网络预期误差值为[1×10-2,]将训练数据输入到Matlab软件中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小波神经网络的误差变换情况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该小波神经网络经过58步运算后收敛到预定精度要求。

用训练好的小波神经网络对该小区内第五天的网络流量情况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交通流量的实际值比较如图5所示。在图5中,加“*”曲线对应预测数据,加“[]”曲线对应实际数据,可以看到小波神经网络可以较好地预测网络流量。

为了进一步分析仿真结果,采用绝对值误差均值(MAE)和绝对百分比误差均值(MAPE)两个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其中MAE和MAPE分别用下式计算[9]:

[MAE=1ni=1nxi-xiMAPE=1ni=1nxi-xixi×100%]

式中:[xi]表示模型的预测值;[xi]表示模型预测值的算术平均值;[n]为样本数。

小波神经网络的MAE和MAPE值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本文构建的小波神经网络的MAE值在3.36 GB左右,而MAPE值小于0.1,说明该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网络流量的变化情况,反应该小区的流量信息变化,为小区网络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2 结 论

本文在网络流量的预测研究中引入了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收集到的某小区5天内的网络流量变化数据作为训练和测试样本对构建的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小波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对该小区网络的流量变化情况进行较高精度的预测。

参考文献

[1] 韩志杰,王汝传.一种新的 P2P 网络流量预测模型[J].计算机科学,2008(9):39?14.

[2] 雷霆,余镇危.一种网络流量预测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J].计算机应用,2006(3):526?528.

[3] 张昕.校园网络流量分析与预测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4] 王鸣,孙奕鸣.小波支持向量机的网络流量预测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2,29(11):198?201.

[5] ZHANG Li, ZHOU Weida, JIAO Licheng. Wavelet support vector machine [J].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2004, 34(1): 34?39.

[6] 邓远.BP神经网络评价方法在交通流量评价方面的应用[J].中国交通,2011,35(5):146?151.

[7] 李远航.网络流量预测技术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应用研究,2014,34(1):13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