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机化工溶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机化工废水成本比较复杂,处理难度较大,尤其是浓度在1-20%的废水更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处理工艺的选择。本文对有机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做了简单预测。
关键词:
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1概述
化工、农药、制药、皮革、金属表面处理等行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母液、浓缩液、清理液、槽液以及乳化液等,含大量的难降解有机物质,若不对其进行有效的降解处理,不仅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还会给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进而影响整个生态平衡。有机物浓度低于1%的废液,可经过稀释或简单预处理后即可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若有机物浓度超过20%的,则可通过焚烧法处理;而处于1-20%范围内的有机化工废液处理难度较大,不仅要考虑处理效果,还应考虑成本问题。本文主要以1-20%范围内的有机化工废液为例,对其处理技术进行分析。
2有机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分析
高浓度有机化工废水处理问题是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处理体系。
2.1物理处理法
2.1.1吸附法
吸附法原理是利用疏松多孔结构的吸附剂吸附废液中的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活性炭、树脂等物质是常用的吸附剂,如印染废水通过活性炭后,可除去大部分的有机成分,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树脂在处理头孢G酸医药废水时,可取得很好的处理效果。李丽娟等人利用多种树脂,多级串联的方法对医药废液进行了试验处理,结果发现该法对头孢G酸的去除率可达95%以上,CODCr的去除率也达到了90%;而树脂经过5%的NaOH处理后,还可恢复吸附功能。吸附法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吸附剂容易达到饱和状态,影响后期的处理效果;吸附剂再生工艺难度大,且成本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法的推广。
2.1.2萃取法
萃取法原理是利用一种溶剂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具有明显差异的性质而达到分离物质组分的目的。处理时,向有机废水中投入萃取剂,萃取剂不溶于水,且对有机物的溶解性较高,因而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溶解到萃取剂中,实现与水相的分离。王晓兵等人将叔胺N235、乙苯和煤油按比例混合成萃取剂,对含羧酸的有机化工废液进行处理,经过三次萃取后,去除率达到96%以上;处理含苯酚的有机化工废液时,可选用脂肪酸甲酯为萃取剂,萃取率可高达99.97%,基本实现了苯酚的循环再利用。
2.1.3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借助外力作用使废水中的物质选择通过薄膜,进而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如在处理城市污水时,超滤法的使用能去除水中95%以上的浊度;纳膜处理染料废水时,可将废水中96%以上的染料成分截留,不受溶液pH的影响。膜分离技术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容易发生结构现象,影响处理效果,限制了膜分离技术的使用。
2.2化学氧化法
2.2.1湿法氧化法
高温、高压条件下,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与氧化剂反应,生产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称为湿法氧化法。湿法氧化法可应用在印染废液处理工艺中,提高水的可生化性。湿法氧化法反应时间短、处理效果好,不易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但该法对设备要求较高,因此运行成本相对较高,无法在大规模废水处理中进行推广。
2.2.2催化氧化法
催化氧化法作用原理与湿法氧化法运行条件相似,但是通过催化作用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低污染或无污染的小分子物质,Cu、Fe、Ni、Mn等是常用的催化剂。例如,利用该法处理有机废水,当温度控制在240℃,压强控制在6.5MPa时,CODCr的去除率可达到96.9%;催化氧化法适应性较好,但反应条件苛刻,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处理少量有机废水。
2.2.3超临界水氧化法
超临界氧化法在催化剂作用下,有机物在超临界水中与氧气反应,导致有机物结构发生重组,进而达到分解大分子有机物的目的。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造纸黑液时,废液内的CODCr和色度去除效果十分理想,控制实验条件时,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可达到99.8%。超临界水氧化法反应速度快,处理效率高,但由于反应条件仍为高温高压,因此限制了该法的大范围应用。
2.2.4其他氧化法
除以上几种氧化法外,还有臭氧氧化法和光催化氧化法。其中,臭氧氧化法氧化能力强,无二次污染,杀菌和脱色效果好,但对废液pH、反应时间要求较高;光催化氧化法氧化能力强,处理速度快,效果好,可用于ABS有机废水的处理,但应用也受到了限制,对废液颜色、成本均有一定要求。
2.3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是好氧或厌氧微生物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目的。在对味精工业废水进行试验时,SBR法对CODCr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生物处理技术能耗低,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但占地面积大,管理过程相对复杂,对CODCr以及色度的去除率相对较低,且受温度、pH影响较大,因此一般不宜单独使用。
2.4微电解法
微电解法是利用金属腐蚀原理,构建原电池从而达到对有机废水进行处理的目的。处理时,在废水中填充的微电解材料可在自身电位差的作用下自行电解,消耗废水中的发色基团、助色基团、甚至断链,降低CODCr的含量。在利用微电解法对有机废水进行预处理时CODCr的去除率可达到39%,废水的可生化性由0.28上升至0.36。微电解法占地面积小,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便于维护,成本较低,因此可在大范围内推广使用;但该法存在的不足是铁耗量与碳耗量不均衡、容易生锈结垢,影响处理效果。
3有机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发展前景
有机化工废水中组分含量复杂,使用单一的处理方法难以得到理想的处理效果,因此,多种处理方法的联合使用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另一方面,在我国提倡绿色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绿色环保、低成本的处理技术将是未来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作者:王亚伟 单位:石家庄昊普化工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梁胜东.微电解法处理有机化工原料生产废水实验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08:51-54.
[2]陈言臣.微电解法处理有机化工原料生产废水实验研究[J].化工管理,2013,24:118.
关键词:化工产品;营销;“互联网+”;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化工产品的类型以及用途在不断地增加,世界经济发展对化工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化工产品迎来了重大的机遇。但是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不断崛起的化工企业使得市场竞争越来越大。近几年来,世界经济也在逐渐恢复,国内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在趋于稳定,商品市场进入了一个调整期,化工产品的需求量的增加速度变缓,市场的竞争变大,市场价格降低,毛利空间变小等,对传统化工产品的营销模式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化工产品营销需要革新营销模式促进产业的不断发展。
一、传统化工产品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营销模式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成本过高。企业营销管理为了能够对客户更加了解,从而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一般情况下,企业多是通过增加销量促进平均成本的降低,采取差异化营销能够有效的增加企业的销量,在市场经济中,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趋势越来越强,传统企业在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需求时成本很高。传统营销模式中,企业首先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确定营销目标和策略,结合企业的资源,满足客户的需求。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客户的需求速度以及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快,传统的产品营销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
其次,传统营销模式在进行市场推广时成本过高。企业进行营销管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降低成本。传统营销重视的是精确目标市场,以有效的市场获取最大的利润。在实际的市场营销过程中,由于受到地理环境以及交通工具的影响,构建市场营销的网络需要更高的成本;传统营销模式中,企业缺少营销意识,对于产品的推广主要是采取传统传媒的品牌推广以及营销人员的技巧推销,企业和客户之间信息沟通慢,广告成本较高,对营销人员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
再次,传统营销模式不能够及时应对市场变化。企业开展营销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迅速的占领市场,重视的是时间和速度。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发展和盈利主要受到满足市场需求的时间和速度的影响,就是能够对客户的需求以及市场的机遇能够迅速的转换成产品和服务。传统营销模式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过程中,最后才能进行产品的营销,导致对于市场的满足需要的时间过长,速度较慢。
最后,传统营销模式中一些销售行为不规范对竞争环境有所影响。在传统营销模式中,一些销售人员为了能够吸引客户,获取更高多的销售订单,采取各种不规范的销售手段。这样的行为导致企业的营销成本增加,破坏了市场竞争的环境,对市场秩序产生破坏。这样的营销方式打破了优胜略汰的市场法则,导致市场竞争的环境恶化,使得一些企业通过降低产品质量和成本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二、化工产品网络营销的影响
首先,优化市场供应环节,降低营销的成本。营销的最终目标是占有市场,互联网能够有效的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快速地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交换,促进营销能够摆脱时空的限制进行交易,企业有了更多更大的营销空间和时间。在营销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节约成本,生产企业往往喜欢选择和客户进行直接交易,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流程和中间环节。互联网打破了这种地域的界限,缩短了流通的时间,拉近了生产和销售之间的距离,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把产品的信息传递给客户,同时客户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反馈。通过互联网进行营销,能够使得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的时候不需要就能够对市场的信息进行把握,减少产品的中间环节,能够为企业和客户带来更大的利润。互联网营销能够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发展速度,使企业更加具有竞争力。
其次,能够促进信息的价值以及时效的提高。相对于传统的传播媒体来说,互联网具有无限的扩展性,企业在进行宣传的时候不需要考虑篇幅大小以及成本问题,通过互联网能够促进文字、图片、声音以及图像等信息的有效融合,能够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价格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展示,让消费者能够对企业和产品有更加详细地认识和了解,有效的实现供需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借助互联网能够提高广告宣传的效率,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开发更多的客户,有效的降低广告的成本,增加企业的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互联网能够促进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化工企业通过互联网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到客户的需求信息,促进企业和市场能够紧密相连,有效地对企业的生产计划以及项目规划进行指导,能够有效地解决化工企业生产过剩的问题。通过互联网还能够对同类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进行了解,能够及时地发现市场的机遇和商机,促进企业能够及时地更新信息,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通过营销活动的有效结合,能够促进营销更加具有针对性。
最后,有利于公平、透明、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在互联网进行产品的促销有具有一定理性的,消费者主导者产品的促销,具有一定的人性化,能够有效地避免推销员的强势推销,通过产品信息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和消费者建立长期的、良好的合作关系。互联网营销汇集了大量的市场信息,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以及共享,交易信息的透明和公开能够促进公平的竞争环境的形成,促进化工产品企业能够有效地摆脱非正常销售行为带来的影响,能够促进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营销的效率。在我国新的市场经济态势下,化工产品销售企业应当强化对互联网+认识,树立新颖的互联网新思维,利用互联网+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进行指导,提高企业发展的动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结语
在未来的化工产品行业发展的局势中,互联网营销是必然的趋势,能够提高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增加销售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互联网+和传统营销模式的有效融合能够进一步地推动化工产品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能够向现代化的生产模式进行转型。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能够不断的发掘更为广泛的推动力,融入到企业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的过程中,由产品导向逐渐向消费者导向进行转变,促进原有商业模式以及流通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加工贸易企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2004年5月至2008年6月,我国对外贸易连续48个月出现顺差,与各主要出口市场贸易摩擦不断,这与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有密切关系。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劳动力成本逐步提高,贸易壁垒日益频繁,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我国传统加工贸易的发展面临日益增大的压力。因此,在保持数量增长的同时,切实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及时引导加工贸易转型非常迫切。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推动加工贸易转型的政策,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使我国众多加工贸易企业举步维艰,甚至倒闭。怎样帮助加工贸易企业摆脱困境,顺利转型成为当下重要的任务。
一、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取得巨大成绩,1980~2007年的26年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6.7亿美元增加到9860.5亿美元,增长约590倍,年均增长25.6%;从占我国出口总额的不足5%跃升到占一半以上;加工贸易企业数从几家发展到约10万家。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方式。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工贸易企业面临严峻考验,全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9%,增速大幅回落。由于出口缩减和国内成本抬升,加工贸易企业陷入困境,许多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倒闭。通过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转型和升级是当前其应对危机影响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障碍
(一)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加工层次低
近几年,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不断上升,但由于先进技术设备和一些重要的中间投资产品没有实现国内自给,加工过程中技术含量还较低,处于全球生产价值链的低端。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聚集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绝大部分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缺乏产品开发能力、承接的加工贸易大部分只是零部件和原辅材料的初级加工、装配等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加工的深度不高。加工的产品虽然大量出口却并没有给我国带来更多的贸易收益,反而是更多的贸易摩擦。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加工贸易企业纷纷倒闭。
(二)加工贸易企业融资困难
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多是中小企业,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老问题,而在2008年融资难的问题又变得十分突出。2008年上半年,由于美元持续贬值、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加工贸易企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市场需求不足,出口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客户付款和赎单也不积极,拖欠货款的情况增加,资金紧张成为加工贸易企业的普遍现象。国内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又更为谨慎,加工贸易企业融资困难度骤升。许多加工贸易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困难,有些企业甚至停产。不解决加工贸易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将制约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三)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市场相对集中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是以来自港澳、日本、韩国、台湾、东盟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为主,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我国开展加工贸易主要销往欧美等国家。加工贸易对外依存度高,其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不利于加工贸易企业降低风险。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由于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受危机影响较大的欧美国家,所以出口下降辐度较大。自2008年8月以来,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连续3个月停留在个位数,11月还出现下降,12月份跌幅进一步加大。
(四)企业营销能力普遍弱化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营销能力普遍较差,甚至不具备营销职能。企业不研究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不掌握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也没有自己的市场营销网络。企业所从事的多是按订单委托进行加工制造,设计和销售受控于海外环节,就容易造成企业缺乏自主性。不仅如此,许多加工贸易企业即便拥有自有品牌,因其开拓市场能力不强,在外销时也宁愿贴牌出口,这就阻碍了企业的升级脚步。
(五)加工贸易发展的产业配套体系还不完善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大部分还是以“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形式从事加工生产活动,在国内采购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间投入品很少,产业链条也显得相对过短,对国内经济发展带动力较小。如,以加工贸易为特色的浙江省平湖市,其第一大产业服装产业95%以上依赖出口,且大多为来料加工或进料加工;第二大支柱产业光机电产业也是“两头在外”,甚至有的日资光机电企业只是把产业链的制造环节建在平湖,零部件全部依赖进口,根本没有什么产业带动可言。近些年,加工贸易国内采购部分虽有所增加,但绝大部分是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一方面是由于现行的有关税收政策限制加工贸易使用国产原材料,另一方面,我国高端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端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严重不足,没有相应的企业为其配套生产。
(六)加工贸易的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加工贸易企业不断增加,加大了对其监管的难度。尤其是加工贸易的监管政策缺乏,难以满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需要。首先,我国加工贸易政策主要针对加工制造环节,而针对研发、测试、维修、营销等高增值环节的管理和鼓励政策相对不足。其次,现行的出口退税、深加工结转政策已滞后于加工贸易发展要求,制约了加工贸易企业进行国内采购,引发大量的国货复进口,也制约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延伸和转型升级。
三、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宏观层面
1、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的相关政策。我国加工贸易升级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服务作用。第一,要根据我国经济及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不断调整现有的加工贸易产业指导目录。同时,要稳步推出各项政策,给企业调整的空间。第二,积极完善加工贸易的相关政策,尤其是涉及加工贸易研发、测试、维修、营销等高增值环节的管理和鼓励政策;改变现行的出口退税、深加工结转政策对实行国内采购和实现加工贸易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的制约;简化手续支持加工贸易内销。第三,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汇率政策,通过稳定汇率保障加工贸易企业的正常经营。
2、进一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我国加工贸易要不断从现有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过渡。从全球产业链低端的简单加工装配向中高端的研发、设计、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过渡,而这个过程中必须重视技术创新。国家应通过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来促使我国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完善鼓励高技术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高技术产业化,鼓励创新要素向产业流入,用高新技术来改造加工贸易。
3、大力扶持国内中小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的配套。加工贸易企业主体外资化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现实。为促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可充分发挥这一现象的有利因素,即建立与外资企业的产业关联,为其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间投入品,从而替代部分加工贸易中进口的中间投入品。这样既可在配套过程中充分挖掘外资加工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提高国内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同时又可增加加工贸易企业在国内采购的比重,延伸加工贸易在国内的产业链。为此,我国政府尤其是加工贸易企业集聚的地区应通过制定政策,积极培育和支持本土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在高端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端设备等设计制造环节的生产能力,并为其创造条件鼓励其与外资企业及国内其它加工企业进行产业配套。让国内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合作中不断发展壮大,从而逐渐实现加工贸易主体结构过渡到以本国企业为主。
4、积极拓展加工贸易企业融资渠道。我国各级政府还应进一步完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积极构建专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不断拓展渠道,利用各种形式和资源帮助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融资。如,成立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企业联保协会及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服务。此外,各商业银行还可针对中小企业设立直接贷款计划、贷款担保支持计划、贷款贴息计划方便中小企业融资。
(二)微观层面
1、努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加工层次。加工贸易企业应积极进行技术改造与研发,尤其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以技术改造为突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逐渐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另外,在技术创新支撑下,现有的贴牌生产企业应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差异产品创立自有品牌,逐步从简单的OEM(贴牌加工)向OBM(委托设计生产)和ODM(自有品牌营销)转变。如,广东东莞伟易达公司,最初仅从事简单代工,后取得美国AT&T品牌特许使用权、制造及销售该品牌有绳电话和配件后,迅速打开市场。同时,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创立了自主品牌,并将年销售收入的7.8%投入品牌设计推广中。目前,公司自主品牌产品销售额占企业所有产品比重的75%,品牌效应得到显著增强。
作者简介:夏韩辉,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黄伟萍,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广州/510440)
摘 要:文章分析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与人性化有机融合的意义,辨清了两者关系认识上的误区,提出了实现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与人性化有机融合的对策: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学生管理人性化制度是基础;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关键;注重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是重点;建立一支稳定、优秀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是保障。
关键词:学生管理;制度化;人性化;融合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随着高校大学生自杀、学生暴力、状告母校等事件不时发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以往主要运用制度化管理的高校传统学生管理方法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以及现代高校管理理论的研究,人的重要性凸现出来。要解决学生管理工作的弊端,必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实现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学校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从传统的学校管理学生变为学校管理和学生参与相结合,注重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1]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学生管理理念滞后,管理体制僵化
目前许多高校的学生管理还没有摆脱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的影响,自觉不自觉地对学生训斥,平等交流的机会少;空洞的说教多,心理交流、辅导少;管理的色彩浓,服务的色彩淡;学生管理的权限和主体不明;当学生的权利遭到损害时也得不到有效帮助等。这些特点就导致了学生对学校管理的反感,从而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配合学校的管理工作,导致我行我素等不良结果。这些矛盾产生的缘由是多方面的,但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面进行反思,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纠纷,问题可能多出在学生的管理方面。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很多具体目标,但这些具体目标都必须围绕一个根本目标,朝向一个价值中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人本理念,强调把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当作管理的最高目标,把学生的长期生存和长远发展当作管理的根本所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坚持以管为本,还是坚持以人为本,这是两种不同的理念,这两种不同的理念直接导致不同的管理行为和效果。事实证明,实施人性化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化解学生之间的很多矛盾,降低学校管理成本,而且有利于构建民主健康的师生关系。
2.学生管理工作形式单一,趋于表面化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理念滞后,管理体制比较僵化,强制性的管理理念处于主导地位,管理形式过于单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生管理工作必然会碰到新问题,发现新情况。高校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制度,这既是时代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又是“以生为本”的具体体现。反思以前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充斥的是行为规范、处罚条例和奖惩细则,这类制度置学生于被看管、被监督的环境之下,管理工作趋于形式化、表面化,导致学生的潜能和个性被深深压制,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受挫折,从学生思想深处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一纸空话,尤其在心理问题的开导、人生目标的确立、专业方向的选择等涉及学生发展的大问题上,缺少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这种氛围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成为具有创新思维、人格健全的全面发展的人。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只有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学生的个性、兴趣与潜能等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发掘和尊重。因此,强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必然被提上日程。
3.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业务素质跟不上时展的步伐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强调全面性、层次性和现代性,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拥有更广泛的管理学知识和懂得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目前,由于许多高校对学生管理工作者缺乏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措施,导致学生管理工作者出现了事业心和责任心欠缺,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同时,较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在组成上采用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有些兼职辅导员或班主任由于重点关注科研和自身业务教学,致使他们花在学生管理的时间较少,与学生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另外,大部分兼职教师在学生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欠缺,再加上学生管理工作者出去学习、进修和提高的机会较少,导致他们的业务素质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2]
二、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与人性化有机融合的意义 1.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与人性化相融合克服了单纯制度化带来的弊端
以往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强制性管理,只关注理性因素而忽视了人的因素,学生管理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和规定化。这种模式可使各级学生管理工作者职责分明,学生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地展开,其不足之处在于使学生管理工作者缺乏创造性和积极性,导致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机械化,学生本人的潜能、兴趣和个性等得不到有效的发掘和培养。学生管理一定要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应采用刚柔并济、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是未来学生管理发展的趋势,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专业教学上,我们提倡“因材施教”。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同样需要因人而异, 对症下药,对待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尊重和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2.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与人性化相融合是学生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无论是制度化管理还是人性化管理,其目的都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顺利实现管理目标——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激励大多数人、约束少部分人是制定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因此,制定规章制度应得到大多数师生的认可并形成共识,使作为执行者的学生能积极感受到自己的义务与职责并自觉遵守,而不是消极地服从与执行。在规章制度的执行中,还要注意把握适度原则,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对学生中的具体问题要因人而异,灵活处理,这些都是人性化管理的基本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要求人性化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3.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与人性化相融合是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现实需要
现在90后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有些学生自尊心和个性比较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欠缺尊重别人、关爱别人,更不懂得替别人着想,换位思考,缺乏实践能力和社会经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上述情况表明,传统的“一刀切”的学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人性化管理正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所采取的“量身定做”的管理方式,这种模式把“教育对象”变成“服务对象”,由过去的强制性管理转变为现在的服务性管理,这是管理理念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这种管理理念的本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明确学生是教育和管理的主体而不仅仅是管理的对象,是按照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实施的人性化管理。
三、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与人性化两者关系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制度化与人性化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是互为对立的关系
制度化管理是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组织机构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是强调依法治理,严格依循规章制度,不因个人因素而改变,强调“规范化”的一种管理。纯粹的制度化管理较少考虑个人因素,是一种刚性管理。而人性化管理,从字面意义上说,即是以人为本,在管理中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人性化管理在于实现个体的发展与价值,是一种柔性管理。因此,部分学生管理工作者认为,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若强调制度化管理就无法实施人性化管理,若重视人性化管理就兼顾不了制度化管理,两者不可兼得,否则就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制度化管理或人性化管理。但是,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极端,而是在不同层次上的两种管理手段。相比较而言,人性化管理是在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更着重于人性化。所以,人性化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制度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基础和保障,两者缺一不可。人性化管理强调的是管理的艺术性,而制度化管理强调的是管理的科学性。没有制度,学生管理工作将失去标准和依据,而没有人性化管理,学生管理工作将失去长远发展的根本。人性化管理必须以制度的完善为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3]
误区之二:人性化管理等同于人情化管理
有些学生管理工作者认为,人性化管理会因人性的弱点在管理中暴露出来,从而使管理混乱,以至于毫无章法。在这里需要分清一个概念,这就是人性化管理不等于人情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以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为管理依据,是科学而具有原则性的;而人情化管理则是没有制度作为管理依据,单凭管理者个人好恶,没有科学根据,非常主观的一种管理状态。所以,人性化管理并不是完全抛开制度而只讲人情的,它是一种在制度规范的基础上,更多的考虑人性,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发展。因此,“人性化”是在管理制度前提下的“人性化”,它强调的是在管理中体现“人情味”,让管理不再“冷冰冰”。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信任人、理解人、尊重人、帮助人、培养人,给人更大的发展空间,给学生更多的关爱,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优秀人才的良好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四、实现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与人性化有机融合的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的迅猛发展,学生的思想观念日趋复杂,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1.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学生管理人性化制度是基础
人性化管理是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制度之上的,离开了合理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管理,学校的管理将没有依托,各项工作将成为一盘散沙。规章制度是依法治校的基础。因此,必须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通过制度来充分表达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态度和要求。[4]问题的关键是制度要合理科学,符合时展要求,既要体现对学生的要求,又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学生,同时还要体现学校的管理手段和方式。要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并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氛围和空间。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经常开展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听取他们的合理需求,甚至让他们参与制度的制定,使制度的产生立足于学生的现实需要,制定出公正合理、严格平等的学生管理制度。人性化管理不是放任管理,更不是人情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以严格的制度作为管理依据,是科学规范而具有原则性的,它不是降低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公正性,而是更注重提高管理学生的艺术,改变管理的方法和方式,其最终目的是要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
2.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关键
理念主导行动。要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采取换位思维的方式,从学生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各项工作必须立足于学生现实发展的需要,围绕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而展开,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研究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上来,始终以学生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工作的把手,把学生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尺度,让个性在制度允许的情况下得到充分自由发挥。要积极构建学生成长成才的管理服务体系,从以强制性教育管理为主的工作格局转变到强化服务、引导和沟通的新格局上来,由传统的“教育管理型”向“教育管理服务型”转变,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新理念,使学生管理工作真正抓出成效。
3.注重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是重点
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学生自觉主动地把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内心加以理解,并通过实践转化为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参与意识较强,他们乐于对自身的生活、学习进行决策和控制,因此,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建立和实行学生工作以管理者为指导、以学生自身为中心的服务型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性作用。要善于多角度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管理,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尊重他们的民利,唤起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做到把外部的制度管理与学生内部的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参与管理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组织学生成立自律会,检查、督导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引导学生在管理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树立自律、自强意识,帮助学生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让学生参与伙食管理委员会、宿舍管理委员会或担任班主任助理等工作,组织开展各项文明评比活动,学生有权对关系根本利益的大事向学校提出建议;放手让学生会、团委以及相关社团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4.建立一支稳定、优秀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是保障
制度化与人性化有机融合的管理模式对管理者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学生管理中,每个管理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都直接影响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就必须建设好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不断把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和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中来。榜样的作用是有效管理的关键。教师作为管理者,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因此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品德及知识素养,处处树立榜样作用,在管理中融入自身的人格魅力;在工作中还应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以及正确的决策能力;重视学生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尊重学生,把他们视为自己的朋友,及时发现和表扬他们的优点,以个别提醒的方式指出不足之处,少当众批评,多用鼓励、启发、商量的方式,尽量避免使用命令语气;用公平、公正的心态对待学生,做到对学习好的学生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奖励,对出现差错或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给予严肃的批评处理并帮助其寻找原因;在工作中应时刻保持谦虚的作风,善于多方听取学生的意见,修正工作上的不足和偏差。[5]另外,还可采取听报告或讲座,出去调研或进修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使之真正成为一支理论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优秀队伍。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化与人性化有机融合是一种新型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极端,而是在不同层次上的两种管理手段。在制度化管理中加入人性化管理,实行人性化管理而不忘制度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因此,在学生管理实践中更新观念是前提,建立制度是重要保证,研究学生需要是基础,学生参与管理是基本原则,激励是重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管理学生方面的作用,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谦益,刘元元.浅谈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2010(2).
[2]魏伟华,吕慧华.浅谈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0).
[3]徐晨.浅谈学生管理工作中人性化与制度化的有机统一[J].教育,2011(11).
油漆干了去掉硬化部分,未硬化的加点稀释剂就可再次使用,存放时要密闭。油漆一般由成膜物质、填料、溶剂、助剂等四部分组成。根据性能要求有时成份会略有变化,如清漆没有颜填料、粉末涂料中可以没有溶剂。属于有机化工高分子材料,所形成的涂膜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类型。按照现代通行的化工产品的分类,涂料属于精细化工产品。
应用领域
油漆,是古代的叫法;涂料,是现代文明称呼,包含更多的科技成分,在现代科技和工业领域应用广泛。但是油漆有一些顺口习惯性称呼还是保留下来,如乳胶漆、底漆、面漆等。
一般而言,涂料就是能够涂覆在被涂物件表面并能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的材料。它既可以是无机的,如电镀铜,电镀镍,电镀锌等。也可以是有机的,如大多数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构成了当今涂料市场主要部分。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