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文化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附属竞技体校成立之初:以解决运动员文化素质为目的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创办初期是为了解决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为此,对各附属竞技体校的学生采取“亦读亦训”的培养模式。所谓“亦读亦训”,“‘读’是指按文化程度分年级(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编班学习普通中学文化课程;‘训’是指按专项技术水平分项编队进行训练。”从1979年9月第1所北京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建立,到1987年9月成都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创办,历时8年。这期间,各附属竞技体校都处于探索阶段,对于“亦读亦训”既无经验可以借鉴又无明确的发展措施,所以,只能按照“积极、慎重,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普及与提高、重点与一般、当前与长远等方面关系”办事,并在体教结合中尝试这种新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1.2附属竞技体校发展阶段:“亦读亦训”逐渐以“训”为主
经过8年的发展(1979-1987年),各附属竞技体校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起了“亦读亦训”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形成了各自的优势项目和办学特色。例如:艺术体操、女子举重、皮划艇、自由式滑雪等分别成为了北京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附属竞技体校的优势项目。与此同时,各校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感召下,都全力以赴抓竞技成绩,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绩。例如,武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培养的学生运动员张香花在第24届奥运会上夺得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诚然,197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附属竞技体校是为了国家备战奥运会,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奥运”后备人才,但当时的初衷是为了寻求解决运动员的文化素质问题而做出的一种新的尝试。竞技成绩的取得却让附属竞技体校的办学初衷越走越远,“亦读亦训”逐渐变为以“训”为主。尤其当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校经费投入管理办法的出台,更是加速了“亦读亦训”的分家,这是因为,“国家体育总局每年度经费投入包括三部分,即基本投入、办学效益投入和奥运重点项目投入,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办学效益作为主要依据。另外,还制定了竞技体校办学效益评分方法,训练成绩占70%,文化教育占20%,科学研究占10%,在量化加权基础上统计各校每年投入万元办学效益分。”从上述中可以发现,文化教育仅占20%,奥运争光战略成为了各校的办学目标,此时,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渐渐沦落到次要的地位。
1.3附属竞技体校转制调整阶段:“亦读亦训”“读”流于表面
2001年,除北京体育大学继续由国家体育总局直接管理外,上海体育学院等5所院校划归地方管理,与此同时,各附属竞技体校也随之划归地方管理,但是,在业务指导和经费投入上仍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目的是为了继续保留优秀运动员和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由于这一时期各体校已在办学、训练条件等方面初具规模,并且分别开设了奥运项目,为了继续保持“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也为了继续保持院校各自多年形成的办学特色或优势项目,各院校划归地方后不仅更加重视了竞校的发展而且也加大了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以竞技体育为导向,“亦读亦训”完全变成“训”了。
2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研究所思
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在过度追求金牌战略,以牺牲学生文化教育权利换来的暂时功绩,不仅不利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给国家、社会以及运动员个人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2.1文化教育嬗变所带来的短板效应
对一名运动员来说,取得好的运动成绩固然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但这并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文化教育的好坏不仅是运动员个人成长中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更会涉及他们生活的全部。
2.1.1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竞技成绩提高屡遇瓶颈
现代竞技体育中每天的训练、竞赛需要运动员完成许多大量复杂的动作及专业技巧,在学习、掌握及如何熟练运用这些动作、技巧时,就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文化理论基础做铺垫,否则他们难以理解训练中的原理、动作或技巧。但由于当前竞技体育领域中各方利益的存在使得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支离破碎。这种牺牲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短期效益无异于竭泽取鱼,对于运动员本人来说,没有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是人生的缺憾,更为未来运动成绩提高留下了隐患。
2.1.2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后续学习深造难以为继
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是短暂的,尤其对于那些“小龄”项目的运动员来说更是如此。那些“小龄”项目的运动员多从7、8岁开始便进入体校进行训练,在此期间他们每天需要接受大量的训练,参加不胜其数的比赛。训练、比赛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全部,几乎没有时间接受文化教育,他们与同龄人相比错过了小学、初高中、大学等宝贵的学习时光。等他们退役后想再去接受文化教育时,为时已晚。他们想重新拾起课本学习已变得困难重重,为退役后的二次就业留下了难题。
2.1.3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退役后处于劣势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都将面临退役后的就业、谋生问题,早期的高水平竞技人才退役后由国家安置就业的情况,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目前运动员退役的出路主要有组织安置、上大学、自谋职业三类。现在极少数特殊人才能够得到组织安置,对于大部分退役运动员来说,或者走上大学继续深造之路,或者选择自谋职业之道。这对于那些从小就在封闭的环境里进行训练、比赛的运动员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人生的重要抉择。运动员文化教育程度不高,体现出“无技能、无水平”的特点,与同龄人竞争时处于劣势状态,这也正如前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所说,自己文化水平不及小学三年级,连拼音都无法拼全。正是由于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许多运动员退役后许多岗位无法胜任。虽然,国家在这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问题,诸如:“《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自主择业退役经济补偿办法》以及《关于做好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工作的意见》等等,但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效果甚微”。尤其是2007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了《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这意味着运动员退役后将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自主择业,与其他各类人才去竞争谋业。
2.2文化教育嬗变所产生短板效应的原因
运动员文化教育不仅贯穿运动员个人一生而且涉及运动员运动成绩、学习深造、就业等各个环节,由于存在着各方利益,遂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2.2.1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导致了“亦读亦训”从一开始就偏离了方向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特殊时期的产物,当时全国上下在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不仅按照“‘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4级训练网的制度,同时还提出了调动各行各业办体育的积极性。”举国体制使竞技体育得到了优先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竞技体育的具体行动纲领,这为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那时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已在竞技体校形成,于是,培养有文化有技能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附属竞技体校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出现了教育与体育脱节,重视训练轻视学习的现象。追根溯源,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竞技体育的大环境使然,也是当时我国国情发展的必然。
2.2.2政策执行的不力导致了“亦读亦训”成为上行下达的瓶颈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采取“亦读亦训”形式培养优秀运动员,既可以保障各校能够为国家输送更多的高水平后备人才,又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然而,2001年的管理体制改革,使各附属竞技体校原有的优势渐渐失去,随之而来的是在人才招生、输送以及就业安排上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果各附属竞技体校真正实施了“亦读亦训”,向上输送人才困难可以借用本校的条件使这些学生读本科或走上社会就业;但现实的情况正好相反,“读”成了表面的事。体制虽然改变了,但相关的政策保障没有及时跟上从而导致了所谓的“亦读亦训”成为各附属竞技体校发展的瓶颈,由此不仅仅造成了国家竞技体育人才资源配置的浪费,而且也造成了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困局。虽然,国家体育总局为了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现实中收效甚微。
2.2.3考核评价机制的失衡导致了“亦读亦训”成为一对不解矛盾
我国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之所以出现学训矛盾,应该说从一开始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就出现了问题,即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是以竞技体育为导向,以奥运战略为最高目标。在这样的指挥棒下,各附属竞技体校虽然贯彻“亦读亦训”的办学方针没有改变,但是各校以竞技体育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评价标准是影响“亦读亦训”尺度的重要杠杆,各校重视运动成绩,轻视文化成绩的现象已成为了一种常态。在对学校评先、教练员考核、学生评优,发奖金、升学等问题上均以运动成绩和金牌数量衡量。各附属体校所有工作都以金牌为中心,文化课及文化课老师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最直观的表象是,教练员与文化课教师之间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教练员只抓训练、比赛,如果竞技比赛与文化课的时间冲突,给竞技比赛让位。文化课教师认为学生不重视文化课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坐不住,常给老师出难题。文化课教师常常也很苦恼,无奈之下常采取照本宣科应付工作。
3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研究发展的建议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教育”学校,这种学校由于形成背景的原因,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如今,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类学校的定位,重视这类学校的文化教育,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时展的使然。
3.1转变思想认识,构建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
国家利益至上,这在任何时候都无可厚非,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金牌”的内涵已逐渐发生了改变。为此,各附属竞技体校一定要转变思想认识,要重新审视各自的培养目标,理顺在竞技体育方面人才培养的方向,在文化教育方面人才培养的标准;理顺在竞技体育人才训练、比赛方面与各自地方体育局、国家体育总局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教育方面与所属院校等教育部门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的良性运转,并在运行过程中坚持责、权、利对等原则,各有关单位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以防相互推诿。
3.2弱化金牌效应,强化综合素质考核机制
各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应积极落实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采取必要措施,在金牌问题上,要弱化金牌效应。长期以来,竞技体育唯“金牌”论一直左右着他们的执政思维,由此,运动员文化教育也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现在,我们要打破竞技体育唯“金牌”论,强调对各附属竞技体校考核中,加大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的考核比重,由过去20%提高到现在的40%。与此同时,强化综合素质考核。这就要求各附属竞技体校不仅要积极探索运动员文化教育新模式,注重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将学训结合起来,更要增强以人为本的责任观,把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与竞技体校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彻底打破现有运动员文化教育培养模式。
3.3关注运动员终身发展,构建文化学习的激励机制
运动员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而且也有利于运动队教练员、领队和管理人员对训练、比赛以及教育等的交流与提高。更为重要的是,训练、竞赛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他们都会面临退役、就业、工作等人生诸多环节的挑战。如果现在忽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或许可以得到暂时的成绩。但更多的是辉煌背后的凄惨将伴随着运动员的一生,这不但是对运动员个人不负责任,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因此,无论是竞技体校的领导、教练还是运动员本人都应打破个人利益至上观,构建积极向上的文化学习激励机制,扭转对文化教育重视不够的思想认识,这是运动员文化教育中最基本的、最能够体现效果的工作。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 大学文化 规划策略
据统计,2016年共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2,773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29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比2015年增加45,138人,增长比例为11.35%(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仅温州医科大学,目前就有全日制学历教育留学生755人。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教育国际化的日益推进,中国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求学的目标,而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增加给中国大学的教育体制与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文化规划,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建设和谐平安的高校校园已经成为现实之需。
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
对来华留学生来说,他们在中国学习的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他们对中国的文化会有一个自发的适应的过程,但如果这种适应是一个纯粹自发、单向适应的过程,那将会是比较艰难的、比较痛苦,也非常容易出现不适,甚至引发严重的后果。作为高校,如果我们能够对学校的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规划,使之与来华留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主动营造有利于留学生生活与学习的环境,将会推动来华留学生深入准确地了解中国,很好地融入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为国际间的友好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温州医科大学在留学生的文化适应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并主动开展学校文化规划,也积累了相应的工作经验,主要的做法如下:
一、全力推进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努力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
结合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内容,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定位,对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法规教育、中国文化教育,签证服务、保险服务、社区服务,学生社团管理、奖惩管理、外住管理、见实习生管理等各项工作实施专业化管理,并推行辅导员AB岗制度。积极鼓励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业务学习,鼓励他们考取各类职业能力证书。注重加强辅导员对日常工作的思考与创新,努力打造辅导员学习与提升业务能力的平台,推进管理工作精细化,实现管理服务人性化。
制订了《留学生班主任工作管理办法》,发放班主任工作手册,鼓励班主任在班级建设、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寝室走访、主题班会、学生谈话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并加强与所在班级学生的联系与服务;鼓励班主任参与学生社会实践、公益服务、新青年下乡等各类活动,加强班主任与辅导员、留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加强了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协同能力。
二、积极开展加强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培养留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能力
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文明出行讲座、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新生始业教育之安全教育讲座,留学生与保卫处、国际教育学院签订安全守法承诺书等,全面加强留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留学生的安全稳定。通过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集体生日、告别茶山活动、班级团辅等,做好班级的基础文明和纪律管理,树立留学生的集体意识观念,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充分利用留学生正面典型事迹的宣传、各类评奖评优、美丽温医等途径以榜样的力量育人。利用留学生文明寝室以及各类奖学金获奖者的典型事迹,不断鼓励着全体留学生积极进取,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多渠道开展留学生过中国节活动,促使他们融入中国的文化和家庭
每年春节,学校都会开展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共吃年午饭的活动,大家共包饺子、写春联等,以中国的传统过大年形式,让留学生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2016年春节,共有300余名留学生和300多名中国学生一起“留守”学校过春节。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留学生会分散到老师和同学的家中,以中国传统的吃粽子、赏月吃月饼等形式,感受中国的节日文化与习俗,真正融入到家庭的生活中,享受地道的传统文化。
四、以丰富的校园文体活动,真正实现中外学生融合
在第九届浙江省“梦行浙江” 外国留学生中华才艺展、 “喜迎G20共筑中国梦”浙江省高校来华留学生文艺演出、“留动中国―在华留学生阳光运动文化之旅”浙江赛区选拔赛、2016温州国际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国际教育学院十周年庆典、校主持人大赛、“声动医大,音为有你”校十大歌手大赛、校运动会、校际足球赛、第三届Super league足球联赛、男女mixed-basketball篮球比赛、新生排球赛、“梦启医大・感知中国”留学生绘画摄影展、“相约医大・共享世界”2016留学生文化节文艺汇演等各类比赛中,留学生多才多艺的特长得到了发挥,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留学生社团干部和社员,在与中国的学生同台竞技、广泛交流中也丰富了学校的第二课堂,真正实现了中外学生的融合。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含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国际间的文化教育交流日益密切,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在保留合理的本国教育特性的基础上,追求与国际上通行的高等教育制度接轨,追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教育质量国际化、学历文凭国际化、教育服务国际化。这种趋势是建立在经济、科技、信息等全球化基础上的,是世界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的
教育国际化本身不是目的,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国际化,是要培养出能满足本国和世界的需求,在思想、知识、技能诸方面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培养通融东西方文化的一流人才,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地为各自国家的利益服务。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跨文化交际教学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大学英语教育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大学英语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大学英语教育又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关于教学目标的阐述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重视知识的输入,教师为使学生顺利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在课堂上强化了英语词汇,语法等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课堂教学变得非常单一,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充分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学生在以“考级”为目标的观念指引下,把大量时间用在语法,单词的记忆上,忽略了英语的实际运用和交际能力的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非常薄弱。因此,英语教学的方向便与真正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不符,与社会交际的需要产生偏差,也不可避免地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培养具有国际文化背景的学生的目标相抵触。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我们要培养的是面向世界的大学生,而这样的大学生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要主动学习他国的文化习俗,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来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在课文阅读中输入文化内涵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目前,大多数英语教材的内容都涉及多方面的文化知识。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文化要素,灵活地结合课文所学内容,适当地讲解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九单元Celebrating Holidays and Making Friends中涉及圣诞节的庆祝。学生们对圣诞节并不陌生,但对其文化内涵却知之甚少。通过教师对圣诞节的历史和一些与之相关的习俗的讲解中,学生了解到圣诞节的种种习俗分别来源于不同的国家:圣诞树的传统是于15世纪末起源于德国;圣诞卡诞生于英国伦敦;圣诞老人的原型来源于荷兰。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寻找课文中的文化信息,收集材料进行研究,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此话题开展讨论。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珍惜时间的美国人。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搜集资料,了解美国的文化背景,美国人对待时间的态度,进而比较美国人和中国人在对待时间上的文化差异。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准备的话题进行演讲并给予点评和总结。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收集到的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同一文化差异现象,不但能扩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范围,加深学生对跨文化差异现象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在词汇、习语学习中输入文化内涵
事实上,在我们认为最平淡的词汇教学中,也有跨文化教学的空间。我们很容易发现在英语词汇中有很多重点词汇背后隐藏着很深的文化内涵,代表着英语国家独特的文化及风俗习惯。因此,对词汇和习语文化内内涵的探析是文化输入重要的具体内容之一。英语教师应挖掘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比如英语的星期五是“Friday”,英美人很多都信仰基督教,而耶稣受难的日子正是星期五,因此就有了“Friday face”,意指“愁眉苦脸”;“black Friday”意指“灾难的一天”。另外,中国的主食“馒头”在英美国家根本没有这种食品,也极少用“蒸”这样的烹饪方式,而西方的主食是“面包”,所以“馒头”就翻译成了“Steamed Bread”。
英语教师可以在授课时将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成语,典故的来龙去脉介绍给学生听,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其中的文化内涵。如以“meet one’s Waterloo”一词为例,大多数学生在不了解其文化背景的情况下翻译成:“某人见到了滑铁卢”,这样就完全背离了该句的原意。教师可以在学生出错后,告诉他们“Waterloo”不是指滑铁卢这个城市,而是隐含了1815年拿破仑的军队在此地打败的文化意义,应翻译成“一败涂地”。
(三)在听,说教学中输入文化内涵
在大多数高等院校中,听说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听说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为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和真实的场景。听说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主题都蕴含了相当丰富的文化信息。如:问候和介绍,感谢与歉意,喜欢与厌恶,在餐厅点餐,去看医生等。这些话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真实的交际中非常实用,却也蕴含了不少交际准则和习俗。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和讨论中西方在日常表达上的差异,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交际情景,力求创设学生能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模仿西方国家人们交际中各种各样的行为,从而体验英汉文化的差异。当学生进行活动时,他们不限于复述课本中的对话,他们可以发挥想象力创造新的场景,自编对话进行操练,做到学以致用。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听说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英文电影,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记下英语国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语句。因为教材中的语句更多是在正式场合中运用的,学生接触非正式用语的机会不多,而这些非正式用语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它们可以解决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上会出现的困难。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留意其中的生活场景,让他们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注意其中涉及的文化习俗以及由这些文化习俗导致的不同语言表达方式。
(四)在课外学习中输入文化内涵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紧靠课堂教学是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掌握外语的需要。教师应鼓励学生更好地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外国语言与文化知识的学习,及时为学生推荐与所学教材相关,富有英语国家文化方面的阅读材料和优秀的文学作品,针对其中出现的文学现象启发学生去思考,开阔他们的文化视野,促进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势下,伴随着英语语言的国际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培养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尤为重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交际教学必须得到重视,我们应认真研究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新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为学生提供多种机会在实际场合运用知识,积累经验,使其成为符合国际化需求的跨文化交际者。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
[3]李永强.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
关键词: 文化学 农村教育 早期社会化 困境 出路
农村教育早期社会化问题很早就被学术界和教育界所关注,但大多只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角度进行分析,鲜有人从文化学角度予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对立格局逐渐被打破,城乡之间开始了文化互动,城市与农村构成了文化传播、文化交流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文化融合等现象。对社会学家而言,从个人的层面看,文化起着塑造个人人格的作用,有着实现社会化的功能;从团体的层面看,文化有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动整合的功能;从整个社会的层面看,文化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导进的作用。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文化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考察农村教育早期社会化困境不可避免地涉及对农村文化环境的分析,本文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在融合过去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从文化学视角分析农村文化软环境对农村教育早期社会化的影响并给出建议。
一、转型期农村文化教育环境的基本状况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市场化的建设步伐,我国告别城乡二元对立体制,正朝着城乡一体化方向迈进,在这期间(我们称之为转型期),交通的便利、信息的畅通为城乡文化互动提供了前提条件。由此,城市的价值观、生活观逐渐向农村渗透,这其中有科学先进的思想文化,也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健康的思想文化渗入农村。从文化互动关系的角度衡量,城市显然居于强势地位,主要扮演文化输出者的角色;农村居于弱势地位,主要扮演文化接受者的角色。但是农村也有它的特殊性,一方面接受城市文化的洗礼,另一方面又固守自己原本的文化传统,正是在这种接受与固守中,农村形成了特殊的文化教育环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也有了很大进步,但由于农村环境的封闭性、文化的固守性,使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至今依然保留着封建思想的残余,如封建家长制、“重男轻女”思想、宗教、迷信思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观等。对于农村儿童、青少年来说,这些因素构成了其社会化教育的软环境,我们可将其称为农村文化软环境。
二、农村文化软环境制约下农村教育早期社会化困境的表现
(一)农村中遗存的“重男轻女”思想、封建家长制作风,不利于孩子政治社会化、角色社会化的健全发展。
就个人而言,所谓角色社会化,是指一个人根据自己所处地位将有关社会规范加以内化,形成一定的符合社会期望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过程;所谓政治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学习和建立政治取向与行为模式,以及政治人格特征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社会政治态度的内化。现代化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把人培养成具有一定理想信念、政治信仰、法制意识的合格公民,这其中就包含了自由、平等、民主、正义等内容,而农村中遗存的“重男轻女”思想、封建家长制作风与政治社会化的要求是相违背的。
“重男轻女”思想、封建家长制作风导致家庭成员之间严重不平等的现象,长辈处于家庭的支配地位,晚辈处于被支配地位,孩子在家里没有发言权;男性居于核心地位,女性居于边缘地位。当孩子出于天性,渴望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时,家长常以“小孩子懂什么,不要管大人的事”等说辞为理由拒绝孩子的参与。这样孩子的参与意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容易被扼杀。这样的家庭不能为孩子营造平等相处、民主协商的和谐家庭氛围,孩子难以树立“人生而平等”的现代价值理念,对诸如人格、尊严、自由、平等等政治内涵缺乏感性认知,不易形成自我角色意识,对角色旅行中所应涉及的权力、义务、责任、使命之类的内容缺乏感性认识。此外,孩子不易形成“仁爱”精神,对关心、照顾他人容易表现出淡漠的倾向,可以想象,没有健全的政治人格和角色意识的孩子将来是很难融入社会的。
(二)农村残余的宗教、迷信思想,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儿童、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建立、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心理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家长应给予孩子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运用科学的方法发现和认识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向其传授科学知识、真理性知识。有些农村家庭由于家长有宗教、迷信思想,使孩子受到了有神论等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孩子很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孩子在学校里可以受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但回到家中却又受到唯心主义思想的笼罩,内心经常徘徊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矛盾、对立中,这对其人格的健全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处于儿童、青少年期的孩子有活泼开朗、乐观进取的天性,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向上的阶段,如果及时给予科学世界观的引导,对促进其身心发展极其有利。宗教、迷信思想倡导消极无为、宣扬消极厌世情绪,这与追求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主流价值观是对立的,受其影响,孩子很难树立“奋斗”理念与“竞争”意识,容易滋生“等、靠、看”的思想,这与社会化人才培养目标是相违背的。
(三)农村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狭隘教育观,不利于孩子树立“为社会发展而学习”的正确理念。
有些农村家长抱着“重男轻女”、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教育观,对女孩的教育不够重视,甚至不愿过多投入,认为即使培养出来,以后也要嫁到别人家,为别人造福。这样一来,女孩的社会化人格的培养成为大问题。这是一种狭隘自私的教育观。一些没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农村家长,虽然一心想让孩子成才,但依然未能脱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狭隘教育观。这种教育观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仅从自己家庭需要出发来设计孩子的教育。其教育的目的是光宗耀祖、发财致富,提升家庭的社会地位。有些家长抱着孩子短期成才的想法,同时使自己的教育投资能早日得到回报,逼迫子女早早辍学,从事各种技能性的学习。这种做法对孩子社会人格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受这种教育观的熏陶,孩子容易形成错误的读书观,滋生读书成材只为“报答父母之恩”、“振兴家族”的想法,贫困家庭的孩子容易滋生读书成材只为发财致富、提升家庭社会地位的想法。这种所谓“为父母而读书”、“为家庭而奋斗”的错误读书观,与社会教育发展的主流是背道而驰的。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难以形成“为社会发展而读书”的正确思想,长大成人后,难以立足于社会,不能被社会所用,无法成为合格的社会化人才。所以,这种无视社会大环境,“关起门来搞人才建设”的狭隘教育观必须得到纠正。
(四)农村打工潮的出现,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未来的职业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户籍制度的放开,农村逐渐兴起打工潮。打工潮虽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不少农民脱贫致富,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有些孩子目睹外出打工的亲戚、邻居返乡后生活变得阔绰了,吃穿变得奢侈了,于是心生羡慕,也萌生了外出打工的想法,从而造成不能安心学习,学习成绩下滑的现象。他们错误地认为外出打工只需健康的身体,不需要很高的文化知识,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和文凭,容易滋生“读书无用论”、“赚钱就是硬道理”的思想。从部分打工者返乡后生活得到改善的表象出发,一些孩子在脑子里得出一个错误的公式:打工=赚钱、赚钱=职业。所有这些想法,导致他们误以学习为苦,以打工为美,情绪变得浮躁,有辍学的心理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家长应对他们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及时告诉他们实情,讲述在外打工的艰辛、打工收入来之不易、没有文化到处碰壁的苦楚等,耐心细致地劝导他们安心学习。如果学校和家长及时地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孩子就可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职业观。
此外,由于农村环境的日益开放,农村逐渐出现离异家庭和流动家庭。这些现象导致部分孩子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离异家庭的孩子在性格上容易孤僻、胆小、寂寞、沉默等;流动家庭的孩子因为经常变换环境,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性,学习成绩不稳定,性格上容易自卑、烦躁。这些情况也是造成孩子社会化困境的重要因素。
三、解决农村教育早期社会化困境的出路
(一)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上看,农村的物质文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有些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出现物质文明发展而精神文明滞后的现象。这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可以说,精神文明的滞后是导致农村整体教育水平落后于城市的根本原因。所以,农村人应树立“物质文明出生产力,精神文明也出生产力”,精神文明发展了,可以促进物质文明更快地发展的思想。政府应重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农村一定的扶持,帮助改善农村的文化软环境。
农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1)转变农村人的思想观念,肃清农村残余的愚昧落后思想,通过说明教育、细心疏导等方式帮助农村人树立科学的思想。(2)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对城市流入的,以及农村本有的文化垃圾,如黄、赌、黑等现象要严厉禁止,让农村孩子远离这些文化垃圾,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3)整饬农村社会风气。应尽量保留农村优良的传统风气,如勤俭节约、孝悌、友善等美德,对不良的社会风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要严行禁止。
(二)政府和学校予以协调和配合,帮助农村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家庭是孩子实现社会化的第一个重要场所,家长的生活观、价值观、语言行为方式对孩子的社会化具有示范性意义。对孩子来说,家庭是温暖的港湾,是人生航程的出发点,对其一生影响最为深远。所以,家长的教育观显得十分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错误的教育观可以毁掉孩子的一生。
有些农村家长文化素质比较低,教育观念落后,政府和学校应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让他们树立大局观念,懂得培养孩子不能仅考虑家庭自身的需要,还应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只有这样,孩子将来才能学有所用,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材。此外,还应帮助他们克服教育上急功近利的思想,让他们知道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因为孩子一时成不了才就逼迫孩子早早辍学。学校是孩子接受科学教育、学习真理性知识的地方,是孩子净化心灵、升华精神的地方,所以学校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更要关心孩子人格的培养和身心的发展,使他们成为真正合格的社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恩武.亲字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个人社会化的影响[J].当代教育导刊,2008,(1).
[2]赵春鹏.亲子教育缺失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中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才需求的国际化不断加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为提升本国竞争力以适应全球化挑战,纷纷掀起了新一轮教育改革潮流,分析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文素质教育的经验教训,对推进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大脑及感受器和运动器官的特点。人的基本素质包含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涵盖了政治素质、身体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等。大学素质教育就是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利用教学和环境的积极作用,以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合理科学的教育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素质结构,成为有较高综合水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人文,简单地说,就是人性与教养,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通过教育而获得了人性与教养,具有了人文素质,否则与动物并无区别。[2]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气质。它是一种后天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
二、中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差异
(一)培养目标之间的对比。
中西方人文素质教育虽然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分歧,但在很多方面仍然具有可比性。一些发达国家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大都已经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了下来,例如美国教育部制定的总体性教育目标,各高校据此制定本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4]这样就使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成为由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的国家意志,而我国的培养目标,国家只是从宏观上表示将其作为一个战略意图,还未能真正上升到国家意志;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约束或指导能力比较强,而我国人文素质培养教育的目标,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外,对各高等院校并没有太大的实际约束力;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大都具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指向,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而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则大都仅仅是一种原则性很强而操作性很弱的指导性规定;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在高等院校取得共识,并在这个层次上得到进一步的分解和细化,而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则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局面。
(二)教育主要内容的对比。
由于受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设置的状况已经有了改变。现在我国核心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包括政治理论教育、道德与法制教育、现代历史类教育等课程,占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半壁江山。但是,与国外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设置相比较,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设置还存在着如下问题:尽管许多高校在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方面热情很高,但课程仓促上马多,精品课程少;临时起意多,长远打算少;随意性强,目的性弱。所以,总体的教育教学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与西方一些国家的做法相比,我们在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设置方面仍然不成熟,许多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三)教育基本方法的对比。
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既有与国外人文素质教育方法上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和优势,但比较起来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的方式仍显得过于单调,除了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强制性纳入和大量的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随机纳入之外,并没有更多途径使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这种状况与大学专业划分过细的弊端相映衬,往往会造成学生在不同学年段接受人文素质教育“苦乐不均”的问题。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上缺乏科学性,没有考虑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及知识结构的特点和规律,更多的是教育者的一厢情愿和“单边主义”行为,这样的课程准入方式显然不可能达到好的预期效果。在教学方式上,过于强调灌输而忽视启发,其结果是学生日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对策
鉴于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在下面方面进行改变,对于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确立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和谐发展的战略。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以及二者的有机结合上还缺乏系统的规划,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互依存、结合和互补关系还缺乏明确的认识。由于没有理清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科学教育得不到人文教育的支撑与补充,使科学教育缺乏人文文化的根基。因此,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整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理顺科学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人文素质教育进行动态定位,是规划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首要前提。[6]
(二)提高认识,更新大学教育理念与目标。
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坚持科学、创新、人文精神的统一,在市场经济改革、社会分工细化的情况下,知识体系也在发生改变,人文学科被忽视,在教学实践中,出现重智育轻德育、重理科轻文科的现象,教育的功利主义变得日益突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如何把握住前进的方向?作为未来社会的希望,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间接主导了这个社会的大方向。这就要求各高校领导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坚持发展观,进行教育理念的创新,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三)改革完善高校教学体制。
当前,在我国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中,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评估比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经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当务之急是改善高校教学体制,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的设置。完善文化课程的设置,使大学生得到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多设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的选修课,如唐诗宋词、艺术史论、影视、音乐等,不要形同虚设,要有相应的学分。同时,实行辅修专业制,使学生在主修一门专业课的同时,能够选修一些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目前,许多学校都在实行这种制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表明,这种做法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很大的益处。
(四)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培养人文精神、思想道德情操的重要场所,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大学的教化程度很大方面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学校要定期开展文化艺术节和电影节等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各式各样的人文学科讲座,鼓励、扶持大学社团开展征文、辩论等活动,使大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还应重点进行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如历代名人的雕塑、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的亭阁等),这样既可美化校园环境,又可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间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可忽视的环节。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