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渔业渔政管理

渔业渔政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渔业渔政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渔业渔政管理

渔业渔政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渔业安全生产;重点示范;消除隐患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231-1

1 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建设

每月召开至少一次渔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当月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并有记录,每次研究的问题都有落实。同时,督促完善安全生产管理,配备专职渔业安全管理人员,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组织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以板报、挂图、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宣传渔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渔业安全生产知识,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咨询活动,大造声势,营造渔业安全生产氛围。加大水上安全生产基本技能培训力度,确保渔民切实掌握基本技能,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渔业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在渔民,隐患集中在渔船。为了提高渔业安全生产水平,把宣传教育工作当作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方面,我们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上级有关渔业安全生产的指示和要求,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印发宣传材料、召开座谈会等各种宣传形式,在广大渔民、渔区中,广泛深入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法规,宣传渔业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实践常识,提高渔民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操作水平。发放渔业安全生产宣传资料,保证渔业安全生产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 深入开展渔业安全生产重点示范活动

为了保证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继续加大渔业安全生产力度,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避免事故发生,按照渔业生产活动工作方案的要求,建立健全渔业安全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等各项制度,按照规定配备职务船员和经过专业技术训练的其他船员,保证渔业船舶符合适航要求;配备渔业船舶安全设施和渔业作业防护用品;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提高渔业安全生产,并且把《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渔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渔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绘制成展牌上墙,进一步完善渔业安全生产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使得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规范透明,有章可循,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予以贯彻执行。组织实施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重点对渔船救生、消防、信号灯安全设备及使用情况、船员配备及其安全技能实际操作情况、渔港安全基础设施配备及运行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突发事件应急值班和处置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全面深入排查。

3 采取措施,加强督查,消除隐患

隐患是滋生事故的土壤,排查隐患、整治隐患是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是防范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措施。为此,领导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督促检查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真正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我们并成立了镇赉县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督促检查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我们具体抓好渔业安全生产的督促检查,确保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全面贯彻落实。

加大渔业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力度,强化渔业企业作业标准化管理。每次检查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仔细查找隐患,提出整改意见,深入到渔业养殖户进行排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同时,通过检查和排查督促渔业养殖户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达到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隐患及时排除的效果。

通过严格管理,扎实工作,有效保证了渔业安全生产,促进了渔业企业健康发展,使我县的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确保了全年无一起重大渔业安全事故发生。今后,我们还要在管理上加大力度,在隐患整改上下大功夫,把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做得更深更细,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发展而继续努力。

4 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

渔业渔政管理范文第2篇

化解利益矛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企业若要实现管理的目标,就要积极协调企业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与劳动关系。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中一项重要作用便是通过宣传、教育与引导等途径,为人们做思想工作,转变人们思想观念来化协调并化解企业内部各种利益矛盾,最终促进企业和谐健康的发展。它的作用主要分为以下三点:首先,在企业中管理者与员工都属于这个共同体,两者要同时存在才能够构成劳动关系,二者对企业的发展皆是缺一不可的。当处于企业主体的双方因为经济利益的差别待遇引起矛盾时,将会对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若要协调并化解劳动关系之间的矛盾,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势介入,并发挥它的基础性的协调化解作用;其次,现代的企业的管理结构是由多个部门构成,并运行有序的分工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可是,各个部门有时会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考虑,阻碍部门间的沟通与配合,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运行有不利影响。这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全面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教育并引导各部门的人员树立全局性的价值观,改变狭隘的认识,使所有部门员工团结协作,化解利益矛盾促进各部门和谐发展;最后,强有力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协调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并创造人际关系融洽、和谐的企业,增强企业的活力,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企业管理的路径

1.结合企业管理需要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企业的管理中,要使企业能够持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一定要符合企业的客观实际,如环境、对象等,如果不相符合,将会不利于企业的管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它是在企业管理、运行的过程中结合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是通过结合试与渗透试的方法。首先,可以结合企业管理中的考核评选优秀员工的活动来推进榜样示范的作用,并给予考核中评优的员工相应奖励,满足员工精神上与物质上的需求,从而达到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上进心;其次,在企业中开展一些文化娱乐的活动,将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蕴含在娱乐当中,使员工在良好的、轻松的氛围中受到感染与缺乏。并且,可以让员工在平日繁忙的工作中,释放压力,丰富业余的生活;最后,以企业文化的建设为依托,开展持续的宣传教育。

2.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与培养员工主人翁意识。当代企业文化具有引导企业发展的大体方向、潜移默化的影响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等作用。而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它不仅给员工灌输了对企业的信念,并且注意到了员工精神上与物质上的需求,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满足员工的需求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也为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创造了新的环境。因此,若想最大限度的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管理中作用,最好的办法就是依托企业的文化建设。首先,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企业的和谐文化建设。其次,要以制度做为保障,尊重员工的民利。当代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指的是员工在工作时有强烈的出自内心的要把工作做好的信念,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将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中去。通过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因此,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要将培养员工主人翁意识的教育列为要点之一。

3.建设企业价值观对管理矛盾开展疏导教育。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作为一个共同体长期形成的一种共识,是人们对企业、企业生产行为、企业产品、企业公众形象、社会声望等总的看法,是企业一种共同的稳定的心理定势或文化积淀,它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和独特性。企业价值观对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规章制度的基础。因此,在当今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对员工的企业价值观的教育。首先要指导员工树立科学的企业价值观的内容,其次要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因为较高的员工素质是建设企业价值观的基础条件。疏导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方法中占据突出的地位,发挥着促进教育主客体双向交流和沟通、逐渐形成共识的独特教育作用。疏导教育法对解决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矛盾作用显著。疏导法有着其他方法难以企及的优势,它可以使企业领导者及时知道员工的思想状态,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特征的疏导教育。它是通过平等的方式,如循循善诱与广开言路此类方式进行的,不仅可以拉近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而且能够有效解决员工思想方面的困惑,并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结语

渔业渔政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控制措施;分析研讨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前言

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政专项资金,是为实现发展目标而安排的特殊用途的资金。且财政资金又涉及到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所以所产生的效果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财政改革的不断发展,虽然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体制得到了完善,但是在实际使用与管理的过程中,却还是出现了多种问题,这样也就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果。

一、进行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与控制的含义及内容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管理与控制工作来说,通过对其有效的控制,可以发挥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同时也可以影响着财政资金的整个预算、使用以及核算等工作。

(一)财政专项资金

我国成立财政专项资金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要实现资金的集中,以此来建设出重点的项目工程,促进这些事业的发展。因此,进行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就是要保证专项资金可以运用到指定项目建设上,避免出现挪用与占用等现象[1]。

(二)预算资金

对于我国的预算资金管理与控制工作来说,其目的就是要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同时还要保证资金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规范化与安全化的运用,并做好监管与处理等工作。我国的收支财政管理制度中,预算以外的资金管理规模正处于不断缩小的阶段。因此,就要明确控制的中心,做好资金的使用工作,保证资金的管理工作满足我国相关的法律要求。

(三)国有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监管,在实际中就要定期做好盘点工作,以此来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同时,还要定期对存在的违规处置资金的现象与资金的流失等问题进行清查,保证账目与实际上的一致性[2]。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制度不完善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在财政资金的管理与控制上存在着相互牵制、职责划分不明确以及资金在支出与审批等工作上存在过于松散等现象。其次,行政事业单位中主要依靠事后进行核算的方法,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与控制,但是由于在会计核算体系中存在分类科目不健全等现象,这样也就造成了一些核算项目没有实现有效的分析,最终也就造成了资金使用效果不高。

(二)监管力度不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监管上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应的体系,但是却出现了监管措施不能落实到实际中的现象,这样也就造成了实际作用效果不高,监管工作力度不足等问题。其次,在财政部门中,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支出与审核等方面上存在着严谨性不足的现象,在进行审批以前,也就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系统的论证,这样都造成了资金的不合理利用。此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在财政专项资金上存在着使用范围不明确与挪用等现象,这样也就造成了问题不断发生[3]。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中财政专项资金监督与管理效果的措施

(一)完善内部的控制机制

想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中财政资金管理与控制的效果,就要健全内部中的控制机制,同时也要对内部控制管理的体系进行优化,以此来提高财政资金的监管效果。首先,要完善财务工作中的责任制度,保障资金的管理与控制效果。如健全集体表决重大支出与对会计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核等,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全面管理与控制。其次,要做好对行政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作为财政资金管理与控制的内容之一,固定资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固定资产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单位资产的变化情况。所以想要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就要先制定出完善的采购模式。然后完善从使用到淘汰的整个程序,并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最后,是要控制好经费的使用。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由于公务接待等所产生出的费用占据着财政资金支出中的一部分。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就要做好经费的管理工作,制定出完善的管理标准,以此来保证财政支出的科学性。

(二)做好资金的上的预算管理工作

作为财政资金管理与控制的主要方式之一,预算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中,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的指示来进行财务的预算工作。当面对需要增加预算以及改变预算用途时,要进行灵活化的处理,并严格按照参照预算编制的计划来进行。其次,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还要严格根据预算计划等来进行执行,避免出现超标准与超范围支出等现象。同时,还要及时提出有效的建议,保证财政预算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最后,要最好预算与决算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执行过程的公开化与透明化,结合相关的监督力量来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效果。此外,还应当要加大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提高监督的水平,规范好审计的内容梗概,同时还要能保证审计工作深入到各个环节中去[4]。

四、结语

总的来说,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政资金管理与控制工作,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还可以提高管理的水平,满足实际的需求。同时还要在建设内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配合好外部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资金的管理水平,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丽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的问题与对策――以福建省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0):60-61.

[2]张新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9):89-89.

渔业渔政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 国家竞争力 基础研究

一、引言

美国经济的持续低迷,欧元区的持续危机,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的问题。一国的企业竞争力决定着它的产业竞争力,而产业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基础。改革开发30多年来,中国一直以较快的速度不断发展,不断赶超。国家开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调可持续发展观念以达到经济新常态的目标。但在经济新常态的目标下,企业到底该怎么经营,怎么继续发展,原来似乎清晰的概念重新被质疑。

二、国家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研究背景

2016年5月31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了《2016年世界竞争力年鉴》,中国香港位居第一,瑞士、美国,则退居二、三名,成为最有竞争力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排名25,与2015年的全球第28名相比上升三位,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是不可否认的。同年的9月28日,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瑞士连续8年榜首,在欧洲国家占据统治地位,与2015年相比,中国的排名没有变化,在新兴经济体的国家中依然占据首位。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观念深入到各个国家,使各个国家和地区彼此相连,形成一个互通有无的大经济体。在这背景下,各国都开始加紧步伐去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为此,深入分析国家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不仅可以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地位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借鉴,而且也能为企业和国家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三、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内涵

(一)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对于企业竞争力这个概念,不同国家的不同学者对它都有不同的定义,每个学者对企业竞争力这个概念阐述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有的学者根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小来解读,有的学者根据企业的文化来理解,有的根据企业的知识链来判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企业竞争力,但所有学者在判定企业竞争力时都有一个相似的主旨。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动态性、差别性的概念,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蕴藏在企业之中的、以竞争对手为比较、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经济利润并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综合能力。

(二)国家竞争力的内涵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对国家竞争力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认为国家竞争力是国家维持一个稳定的环境,从而创造价值和增加国民财富的能力。另外在一些国际上比较有权威的机构虽然没有明确给出国家竞争力这一定义,对其描述的对象都是国家竞争。如经合组织定义了宏观竞争力,指国家法规、教育、技术层次的竞争力,实际上也是国家层面的竞争力;世界经济论坛定义的国际竞争力是一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能力,等等定义都是从以国家为基础。

四、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关系

(一)企业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

国内外很多的专家学者都在研究国家竞争力,探究国家竞争力的实质。国家竞争力并不是表面上所表现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而竞争的实质应该是在公司与公司之间。任何国家在其宏观经济方面的表现,都是其本国企业努力经营的综合体现。美、日等国其企业贸易有巨额的收入而国家的财政收支却始终存在大量赤字的现象。这对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定位为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证明。发达国家的国家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竞争力。稳定的产业结构,源源不断的原始创新能力、有效的人力资本资源、以及对于企业发展有利的相关制度,等等这些因素都是有利于提高国家竞争力。例如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第一,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二,而且美国跨国公司的数量也很庞大,外贸依存度较大,因此企业为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国家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相互影响

国家竞争力的强弱借力于企业的发展。因为想要充分发挥各种要素的优势,必须通过企业生产出来,使其转化为在成本上有一定优势的商品继而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使其能够有效的配置内部资源。反过来说,如果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也必须要有有利于企业经营的宏观环境,来支持企业发展。而国家就可以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一个有利于生产、经营和使用产品的环境。因此企业竞争力的大小也受到国家竞争力大小的影响。国家竞争力不仅强调一个国家在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中所在比重的大小,还代表着一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政府行为、基础设施、整体科技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为国民福利和国际资本流动创造的客观条件。而企业竞争力则强调企业的生产成本、经营情况、管理情况、企业家素质等因素的国际比较,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

五、企业竞争力建立的核心因素

每个企业都应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于那些核心竞争力不强的企业来说,总是不能及时的地应对市场经济的变动,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抓住机遇使公司处于不败的地位;而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企业就能灵敏的嗅到市场的变动,使公司能够主动出击,抓住机遇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充满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即使面临着不好的环境趋势,企业亦表现出能动的环境适应性和展现不断的创新能力。因此,建立核心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要素入手。

第一,内部的反应监测能力。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检查机制,定期对企业的各项机构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反馈,不断改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好现代技术带给企业的便利,促进员工们的沟通,建立有利于知识及经验共享的软件,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潜力。

第二,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对企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即使在一段时间内利润十分可观,也要有忧患意识,把产品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提到企业的日常任务中。为新产品的开发建立绿色通道,以便于对新产品开发的项目深化研究,促进科研成果能够成功且迅速地进入商业化模式。所有的这些活动,都需要企业具备优秀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吸收引进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也能推动企业的发展。

渔业渔政管理范文第5篇

1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即行政事业单位结合行政事业发展计划与行政事业发展任务所编汇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其由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两个方面构成,包含短时期的现金收支预算和长时期的资本支出与长时期的资金筹措,属于单位内部预算的关键构成部分。总的来说,行政事业单位因其所具有的特殊性,预算管理的内容主要包含如下两个方面:1.收入预算:包含财政补助、上级补助、事业、经营、附属单位上缴以及其它等收入;2.支出预算:包含事业、经营、对附属单位补助以及上缴上级等支出。

2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所存的问题

2.1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1.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欠缺预算管理理念,对预算管理的重要认识不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尽管设置了预算机构,可往往未有效起到其应有的职能作用;2.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者对预算未引起充分的注重。尽管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也展开财务预算,可在现实工作中,大部分状况下资金流出随意,并非依据财务预算计划的目标实施。

2.2预算编制不科学

当前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编汇预算时,不集合自身计划实施系统论证和科学预算,而是结合估计算出的经费收缴额采取“倒剥皮”,用经费收缴额当成次年预算支出计划数,少数业务机构为本机构“小集体”花费便利,随意编汇计划项目,以实现更多骗取经费目的。除此之外,当前汇财务预算差不多已成了财务一个机构的工作,因为财务工作者很少参加单位业务项目的讨论和规划以及决策,所以只能结合上年数据编汇预算,如此预算不可能同单位的现实业务密切结合,并且不可能取得用款单位的协调执行,预算编制缺少科学性。

2.3欠缺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与机制

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因缺少专设的监督管理机构,所以不能对预算管理的整个过程实施全面严谨的监督,导致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环节所存的问题未被及时的查出;2.行政事业单位之外未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价机制。行政事业单位的上层管理与财政机构大都只注重预算结果的批复以及预算拨款,却对预算管理欠缺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因而未能及时把握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活动的信息,此不仅能弱化预算的严格履行,而且薄弱了行政事业单位于外受监督的合理和规范。

2.4预算资金内外相分离,预算编制不够全面

行政事业单位以往旧的预算体系属于预算资金内外脱节的预算体制,致使在编汇预算时,未充分顾及预算外资金之收支状况,可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源自单一依赖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拔款,而在极大程度方面是依赖经营收入来弥合资金方面的不足。此也让独立思考预算内资金编汇的财务预算逐步丧失了原有的经济意义,无法真实的体现单位的收支情况与运转成效。

3解决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所存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3.1确立预算管理观念,进一步提升预算管理意识

主要应注重抓好如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应当由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做起,管理层具有典范作用,要充分发挥管理层的带头作用,管理层要由本身出发,坚持用科学的姿态注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组织相关工作者认真落实《预算法》,搞好预算编制、执行以及考核等一整套预算管理工作;2.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调动各个机构的工作积极性,让各机构之间可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以财务机构为主,其他机构为辅共同发挥功能,使成预算管理为系统、完善的工程,把预算管理同绩效考核予以融合,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编制工作和预算管理编制执行工作。

3.2科学确立财务预算编制方法

主要应注重抓好如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要有充分的预算编制时间。预算编制可谓一个系统工程,其不仅应把握单位自身各方面的状况,而且应顾及系统、行业状况;不仅应着眼于年度需要,而且应思考历史,预测将来;不仅应适应单位业务发展需求,而且应思考国家财力;不仅应讲求局部成效,而且应顾及社会整体效率等等;2.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的通常依据“二上二下,分级编汇,逐级汇总”之预算编汇程序。在此环节中,一定要实事要求是地把握人员状况、业务发展需要,同时以此做基础,明确人员、业务经费程度,应当综合思考内外部原因、历史与未来原因的影响,科学预估经济发展的状况,同时以提升效益为目的,使编汇的预算富有前瞻性。

3.3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通过上级主管单位审批之后,应严格依据预算批复执行,同时对预算执行状况实施监督是深化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主要应注重如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完善内部监管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对单位的资金应用过程不仅需要财务机构的强化监督,而且要借助建立健全内部约束监督机制,使监察部门、审计部门、业务部门等一起参与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情况,全面立体地监督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利用的每一环节,进而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过程具备很强的制度制约机制和人力保证;2.对资金利用效益,特别是项目资金利用成效,应当具备考核评价机制。此一方面对资金利用成效的考核评价,可谓对预算编制程度的检验,实际执行状况同预算差距很大抑或资金利用成效不好的,则要思考调整预算编制的标准和预算编制方法;在另一方面当前对大部分项目资金实施以拨款代支出之预算管理形式下,项目主管机构与实施单位构建项目资金利用成效评价机制特别重要。只有如此,方能达到对项目资金的利用事先具备计划、事中具备监督、事后具备评价,达到对资金利用整个环节的跟踪问效管理。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