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工业企业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质量意识不够明确。目前,我国的机械工业企业更多的是把资金投入到自己的销售环节和企业市场拓展环节,很多企业对技术投入和质量管理投入却很少的,这说明我国企业特别是机械工业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认识不够,质量意识不强,很多企业没有在自己的生产整个过程和企业内部管理的过程中把质量内容纳入有效的企业发展战略中,也缺乏对机械工业企业质量问题的认识和了解,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1.2质量管理效益不够高。我国的机械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的效果不明显,效率不够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机械工业制造业不能仅仅依靠一些非常传统的制作方式,必须谋求新的转型发展之策,这需要极大地提升产品的质量,而实行有效的质量战略却是我国机械工业企业的一个难题,很多的企业进行了一定的质量管理,但是效果不是很理念,也缺乏一套形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以此导致我国的机械工业企业的质量管理效率和效益都比较低下,很难有真正的质量管理成就。1.3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机械工业企业如果想有效的进行质量管理和监管,必须明确一定的工作机制,而我们的机械工业企业的质量管理体制不完善,谁管理、怎么管、管什么的问题突出,各个部门之间的不协调性十分突出,有效应对质量问题的体制不健全,没有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工作机制。比如:在工艺定型阶段,对一些质量特性的影响因素并未完全识别,工业化生产暴露出来;质量标准不明确导致生产各环节包括售后对质量问题判断标准不统一。这些导致质量问题的因素要在机制上进行完善,对企业内部来说的,还应做好质量管理的整体架构设计。
2现场质量管理是机械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的中心环节
现场质量管理的落脚点是生产现场,主力军是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管理的主体是人员的思想教育、物资准备、设备、环境、执行工艺、半成品与成品检查(或者简称人、机、料、法、环、测六要素);从查找质量事故的危害、原因分析、解决措施的制订到保证产品的一次合格率和综合合格率,最终实现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科学地控制,从而不断提升现场质量管理的能力。
3实施有效的机械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策略
(1)提高管理者认识。机械工业企业各级管理者的重视与责任是推进精益化管理的关键,必须明确管理责任、以身作则,坚持“消除浪费、提高效率”理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企业管理遵循精益化思路开展工作,精益化管理工作才能稳步推进。(2)因地制宜,找准精益化切入点。实施精益化管理是渐进的过程,以消除工作流程中的浪费为例,首先需要系统梳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识别各种浪费;其次要围绕资源浪费、管理不畅的流程节点进行系统分析,制订整改措施;再次要明确责任人,确定阶段性工作目标、落实整改。1)机械工业企业在制造上普遍用到机床切削加工。刀具选择、进给量、进给转速、装夹及机床本身的精度和稳定性决定了工件的加工质量。应先做好工艺试验和调试工作,设计及工艺定型阶段要广泛论证;质量问题的解决要有设计和工艺人员共同参加;对质量问题的措施要标准化,文字化;定期培训相关人员,尤其是新员工和转岗员工。待质量稳定后及时总结每个细节并进行工艺固化,以确保零件加工质量稳定。2)严格控制装配质量。装配质量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功能的有效实现,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大。装配质量主要体现在装配精度上,装配精度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相互配合精度。对于轮、轴类的最后装配的质量,一个重要方面是要看其精度,所以为了加强装配质量控制,可以制订严格的装配检验标准并据此把关检验。3)多方法解决质量问题。在控制过程中要对质量问题进行识别,采用项目管理,组成跨管理部门的质量问题解决小组。同时采用先进质量方法和工具,例如六西格玛,QC等方法分析和解决质量问题。4)及时兑现质量绩效。对质量监控和管理要全过程地精益化管理,对异常的质量问题一定要刨根问底,找出解决办法,并追究责任,兑现质量绩效。
4结束语
中国必须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增强我国制造业的质量和水平,而机械制造业作为重要的门类,必须进一步的增强质量管理能力,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增强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必须在精益求精的指导思想下推进质量工作,确保自己的产出效率和企业效益得到提升,必须进一步增强资源节约能力,建立健全产品实现过程,更快更高效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追求质量效益最大化;实现“质量强国”的梦想。
作者:高诺 单位:中核(天津)机械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路桥施工;机械管理;存在问题;加强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4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做好工程机械的维修与管理工作,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化的维修方法,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维修管理体系。这也是今后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修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要不断地完善工程机械的故障诊断技术,提高对工程机械的故障的预知水平,找出对机械设备造成有害作用的根源及采取相应对策,做好工程机械维修工作,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
一、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缺乏技能知识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路桥业不断的盲目扩张,使得路桥施工单位缺乏技术型人才。而工程机械设备的操作并非我们日常开车那样简单,它要求操作人员有想当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术。如果一旦在操作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带来的安全后果将是无法估计的,同时在许多施工单位的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没有相关的操作许可证,而自己也对工程机械设备的具体操作很模糊,因此在实际操作时出现不规范操作,极易导致工程机械设备的损坏甚至报废。而就当工程机械顺坏以后,也缺乏相关的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维修人员对其进行维修。
2、工程超负荷运转,减少了维修和保养
目前我国路桥业为了使其利润最大化,不断要求施工人员加快施工进度和路桥施工的成本,这就导致路桥施工单位减少了在工程机械这方面的投资,使得路桥施工现场仅有很少的工程机械设备通过加班加点的超负荷运作才能完成预定的施工任务,就算工程机械损坏了,路桥施工企业为了保证该施工进度,于是只要该工程机械还能勉强工作,就让其继续工作,使其这样的超负荷运转,势必会导致工程机械设备老化速度加快,极大的影响了工程机械的技术性能及使用寿命,加快了工程机械的更换频率。
3、维修保养环境较差
在实际的施工情况下,除了城市建设,很多时候都是在远离城市和环境恶劣的地方进行施工,这就使得工程机械在实地布局很大程度上受制与地形,有时会使路桥与工程机械设备之间、工程机械设备和固定建筑物之间不能保持安全距离,同时在遇到天气或季节变换等原因,由于缺乏足够的条件对其进行保护和保养,这就使得工程机械设备很容易受到损坏,严重时会使其无法正常工作,而由于施工地点偏远,将会极大的耽误施工进度,对施工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4、维修人员技术和专业知识有限
在我国许多施工企业都实行二级单位承包制度,同时又由于近几年来路桥施工企业不断扩张,但人员配备无法满足现有规模的需求,因此设备和维修、技术人员都分散到了路桥施工单位的各个施工点,导致维修人员的数量远远不够,于是就造成了技术力量、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及时解决路桥施工现场的维修疑难问题,这就大大的延长了工程机械停机时间,并影响了维修质量。
二、切实加强对工程机械管理
1、提升设备租赁企业的管理水平刻不容缓
目前设备租赁企业管理水平良莠不齐,切实提高设备租赁企业的管理水平刻不容缓,当前具有专业管理水平的机械租赁公司较少,社会上的大多数是一些个体租赁公司,这些租赁公司有的虽具有一定资质,有的根本无资质,而是靠挂在某一具有资质的单位下经营,这些企业由于管理水平差,缺少专业管理人才,导致违章作业现象及恶性事故频繁发生。然而,要避免机械恶性事故的发生,建议有关行业管理部门要规范设备租赁企业资质的准入门槛。对从事设备租赁企业的人员专业配置都应有量化指标;比如从事一级安装资质企业应具有各类专业管理人员:高级工程师、机械工程师、专业生产技术人员和专业安全技术员、专业安装人员、专业维修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等,使其人员配备真正满足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要求。
2、要保证现场机械设备保持完好的工作状态
必须认真做好对施工机械使用过程的控制管理工作,要切实做好对机械操作人员进场后的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学习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职责,切实做到持证上岗、按章操作,严格杜绝“四违”现象的发生。
3、做好预防性检查和维修工作
设备的管理中要监督设备租赁单位人员做好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重点包括安全限位装置检查、三滤检查、加注脂、紧固螺栓以及油品的污染程度检查。对于存在问题隐患的机械,应及时通知设备租赁单位立即组织检修。
4、认真做好对设备的点检和月检工作
设备管理员应认真检查督促机械操作人员做好对设备的点检工作,对大型垂直运输设备塔吊、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以及装载机必须进行每班点检。设备管理员每月要与设备租赁单位人员共同配合认真做好对现场设备的月度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按照“三定”原则(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
5、应进一步完善设备安装检测监督审核机制
目前各路桥施工企业在用的塔吊都是委托所在地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安装检测,但这种检测都是事后检测,此种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安全检测单位应对塔吊的过程实施事前审核控制,即施工单位与设备设备租赁单位签订合同后,塔吊租赁单位就应将所出租塔吊在所在地的等级证书、设备租赁合同、设备租赁单位资质证书、安装单位资质证书,包括:特种作业人员安装作业证和特种设备操作证的原始证件,及塔吊安装施工方案、地耐力报告和基础制作方案报检测单位进行审核,检测单位便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这样能有效地避免安装单位无证施工或挂靠施工现象,设备未实施登记就进入现场及人员无证操作施工现象的发生,以确保在安装作业中做到资质、方案、登记、人员审核在先,安全、技术施工交底在前,安装施工、过程监督在后的原则。有效地避免大型垂直运输设备安装事故的发生。
图1工程机械安全寿命极限图
三、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措施
1、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测量技术、送信号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综合技术。机械故障诊断技术是指在机器运行中或基本不拆卸的情况下,掌握机器的运行状况,预测机器的可靠许行,或判断机器故障的部位和原因,即人们常说的动态诊断或再现诊断。机械设备传统的检测方法是依靠拆检,既费力费时,影响生产,又以加速机械设备的损坏。提高机械故障诊断技术,改变过去的事后弥补机制,采取先进的事前诊断技术,避免突发性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
2、设备修理前的技术准备
机电设备大修前的准备工作很多,大多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其完善程度和准确性、及时性都会直接影响大修进度计划、修理质量和经济效益。设备修理前的技术准备,包括设备修理的预检和预检的准备、修理图样资料的准备、各种修理工艺的制定及修理工检具的制造和供应。各企业的设备维修组织和管理分工有所不同,但设备大修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内容及程序大致相同。
结束语
随着我国机械化水平和路桥业的不断发展,路桥施工单位要想在这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占得一席之位,就应当处理好工程机械的维修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加大对工程机械的投资和管理,使工程机械能发挥最大性能,更好的保证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为路桥施工企业创下更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越.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现状、问题及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4).
关键词:设备;机械管理;工程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108
机械设备是工程中建设中最重要的工具,对工程的建设具有很大的作用,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机械本身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可以还能够在工程的建设中保证工程的效率,避免出现因机械设备管理不善而造成工程延缓的情况,造成经济损失,本文就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的有效方法进行以下探讨。
1 加强对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加强设备的使用寿命。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工程机械设备是企业施工建设中的重要力量,是整个工程建设的核心部分,做好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有利于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让机械设备在工程的建设中发挥最高使用价值,机械设备在日常的使用中,应该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查、保养、维修工作,能够让机械设备出现小毛病时第一时间被发现,可以避免让机械设备存在小毛病时继续工作,进而造成设备的瘫痪,所以,企业在工程的建设中应该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
(2)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促进工程的进度。在企业的工程建设中,设备的维修和养护可以在提升机设设备本身寿命的同时,也能够提搞机械的工作效率,对工程的进度也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机械设备是工程建设中的主导力量,我们都知道,很多大型的机械设备如果一旦出现故障,就会耽误很长的时间去维修处理,而在这期间,就会耽误工程的工期,因此,应该在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定期的对机械设备做好检查,保养,和维修工作,让机械设备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被发觉,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这样可以避免机械设备出现问题,大大的提高工作的效益,促进工程的进度。
2 企业机械设备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使用方式缺乏专业性。机械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机械设备使用人员的专业性知识进行培养,然而,在现实的操作之中,很多机械设备的使用人员仅掌握简单的操作性常识,而缺乏对具体的专业性知识的掌握。因此,在机械设备使用的过程之中,如果存在小的毛病,设备使用人员将不会更好的在第一r间内发现问题的存在,进而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而是会将问题扩大,很难对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的解决,也不能做到及时的去处理,而是采取应付的方式简单处理,不能从根本上上去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机械的使用过的程中应该加强对人员技术素质的培养,加强对员工进行培训。
(2)缺乏对机械本身的保护措施。机械设备应该在使用的过程中做好维修保养和安检的措施,这样可以使机械设备的寿命有所延长,然而,在工作的实践中,大多数的企业和机械设备的工作人员忽于没有做好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没能够有效的做好正常的安全检查工作,不能发现机械设备所潜在的问题,常常使机械设备处于疲劳的工作状态之中,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大的问题,造成机械设备的损坏。这样即耽误了工程的进度,也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应该加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力度,积极的做好维修保养的工作,使机械设备发挥它的最大效用。
3 加强对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方式方法
(1)加强机械设备在使用中的管理。机械设备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应该对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进行科学化的操作,加强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用科学的人员进行管理和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按照机械设备的操作规则进行使用,在进行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机械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一定要做好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对机械设备的性能,厂家,购置日期等做到很好的归档。在企业工程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之后后,应该对维修的项目认真的做好记录,保证在机械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能够想到解决的措施,避免企业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不能有效的找到合适的方案进行解决,因此,加强机械设备在管理中的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2)加强对机械设备自身的管理。机械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机械设备本身的管理,在对机械设备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应该定期的做好检查,维修以及保养工作,对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制定一个详细严格的规划,在机械设备自身的管理中,应该掌握机械设备本身的属性,了解机械设备的组成部分,在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加强对每个环节的管理,充分的做到监管的有效性,对机械设备的工作的结果进行分析,每天做出统计,根据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数据,通过数据来分析机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应该注意的事项,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防微杜渐,避免因小的问题而影响整个机械设备的使用,因此,应该加强对设备自身的管理,加强对机械设备使用效率的提高。
(3)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相应组织制度的管理。制度是促进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企业的机械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之中,也应该重视对人员和组织制度的管理,对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增加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使他们不仅掌握设备的使用原理,也应该懂得简单的维修和保养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机械设备的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在设备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做好防护工作。加强对制度的管理,使员在工作的时候能够严格的按照操作流程来进行使用,机械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加强对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促进员工在工作中的认真态度,减少失误的发生。因此,加强人员培训和进行良好的制度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4 结束语
机械设备在工程的建设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可以增强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为工程的建设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还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经济性效益,因此,我们在机械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机械设备本身和设备使用人员的有效管理,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建斌.浅谈做好公路施工机械管理的措施与方法[J].民营科技,2008(11).
1.1完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并且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首先在财务管理上,一是加强资金的运营管理,合理安排,统筹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把钱花在刀刃上;二是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合理安排,压缩不必要的或不急需的开支,做到全年的开支要有预算,有计划,确保资金的平衡;其次在物资采购和材料费用使用上,我们严格按照公司物资管理的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执行采购程序,大宗物资采购、重大设备购买等由公司统一购买,既确保了物资供应质量,又降低了采购成本;最后要规范合同管理制度,在签订重大合同时要经过企业管理者的集体讨论,并且执行招投标制度。
1.2安全管理出效益安全管理出效益就是要通过对机械的安全带动企业无事故发生,从而为企业节省大量不必要的费用,通过安全管理不仅仅提升了企业的安全生产,而且有利于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做好安全管理首先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机械设备企业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奖惩考核制度,安全目标明确,责任压力到位,对在安全上出现的问题坚决不推诿、不扯皮,对违反制度造成的事故,坚持“四不放过”,做到不手软,不姑息迁就,并且对安全责任制完成情况实行随机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相挂钩;其次将安全生产贯穿到机械设备管理全过程。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程,做好事故预想和危险点分析,不断完善安全监督约束机制,把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加大安全执法力度,把“安全第一”始终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在大型施工机械的拆装、转移、维护保养过程中,我们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坚持重大危险作业,分管领导必须亲临现场,监督指导工作,从而确保公司机具设备管理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最后加强对全体职工的安全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加强落实上级相关安全教育文件,做到警钟常鸣,提高防范意识。
1.3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是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周期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的保养可以及时地发现细微的故障与矛盾,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地处理掉,避免发展成较大的故障,造成机械设备的瘫痪等,给后期的维修增加经济费用,通过制度化的保养与维修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要做好保养与维修工作:一是要重视常规的检查工作,将设备检修纳入到企业日常管理中,并且将制度固定化;二是实施计划性检修与预防性检修制度,计划维修主要是重视维修,通过维修提高设备的使用周期,而预防性检修则是注重预防,其主要对潜在的故障进行处理,避免故障的进一步扩大,通过实践经验表明:做好预防性检修能够为企业节省79%左右的维修费;三是提升设备管理人员的意识,管理人员要深入设备使用场地,及时了解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并且要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通过激励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维修与保养意识。
1.4创新机械设备管理模式传统的机械设备管理模式主要是依靠设备的对外租赁等业务,这样的模式不利于发挥管理人员的工作激情,为此需要企业在管理模式创新上入手:一是要建立内部承包制,通过将机械设备具体到人管理,增强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承包人的责任心,进而为企业的创收提供了稳定的基础;二是要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创造最大经济效益。大量设备闲置、富余人员多会成为施工企业的沉重负担,建立机械设备社会租赁市场,以此盘活机械设备固定资产,体现投资效果,同时,通过建立机械设备社会租赁市场,有利于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使用、维修、保养的水平;三是创新人才管理模式,根据企业经营性质进行分类,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利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费用支出。
1.5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提升企业职工的专业素质能力企业职工的专业素质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企业要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一是要提升职工的全局意识,让他们了解企业的改革目标与制度,积极引导职工和教育职工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多自觉学习文化知识和钻研业务技术,掌握过硬的本领,更好地把工作做好;二是要树立员工的服务意识,作为设备管理租赁企业要将“始终与用户的意愿保持一致”的服务理念彻底地灌输到职工的脑海中去,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牢固树立为业主服务,使业主满意的正确思想,通过优质服务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三是积极开展针对性教育培训,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资格培训,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四是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使用,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促进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在分公司内发挥最大的能量。
2结束语
1应选用本质安全程度高的设备
机械加工设备在旋转、切割、冲压等作业中,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如果设备不具备安全防护功能,一旦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不慎将身体部位处于设备运转范围内,极有可能对人员手、脚、头部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甚至发生人员死亡事故。因此,企业应优先考虑符合安全人机工程学设计的机械加工设备。有可能对人员造成机械伤害或职业健康影响的设备危险部位,如转动、切割、挤压、触电、震动、辐射、高噪声部位等,应采取密闭、隔离、降低、屏护等措施,避免人员直接或近距离接触,并设有可靠的保险与防护设计;同时,设备操作人员工位的长度、高度、宽度等均应符合人员安全作业要求,以降低人员误操作或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可能性,避免发生工伤事故或职业病。
2应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设备
目前市场上机械加工设备质量参差不齐,且存在不少假冒名牌甚至“二手翻新”产品,在使用时可能发生设备实际载荷小于标称载荷、人员防护不到位、绝缘保护不合格、紧急停车不动作、安全配件不齐全等安全问题,极易造成人员机械伤害事故,应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企业在选用设备前应认真调研,确保所购买设备为合格正品,采购的国产设备在出厂前必须经过质量认证,有出厂合格证;采购的进口设备必须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技术鉴定,符合我国有关设备安全强制性规定,方可采购投入使用。
3出现重大故障后应请生产厂家专业人员维修
机械设备维修作业专业性高、危险性大,出现重大故障必须请厂家派人维修,切不可因嫌麻烦而擅自进行拆卸、大修,以避免在检修过程中发生工伤事故。机械设备出现一般性、简单故障时,可由本单位机修工人进行常规性检查、维修,如机修工人发现问题较复杂,尤其涉及到设备的安全运转或应急保护功能时,必须立即联系原生产厂家或专业维修单位维修,避免设备维修不到位而带病作业发生工伤事故,甚至因擅自拆装而影响到设备的整体保修服务,得不偿失。
二、履行安全责任
1企业领导应重视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企业领导应组织制定本单位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从设备选型、安装、使用、维护、报废和拆除全过程提出安全管理要求,明确设备管理归口部门的职责、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以及设备检维修人员的职责;各种各类设备要分类、编号、登记入账,定期盘点,做到账物相符;要建立设备台账、维修保养记录等管理表格,规范化管理。
2岗位员工每日班前及班后的安全工作
岗位员工是机械设备的直接操作者,与设备接触时间最长,最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与健康问题。因此,机械设备使用应做到“谁使用、谁负责”,确保定人、定机、定安全职责。同时,每日班前应由班组长在班前会上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员工在启动设备前进行安全自查,并提出安全注意事项。启动设备时,员工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要求,认真自查,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按规定步骤执行启动程序;操作设备时,员工应按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并确认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完整有效;交接班时,下班员工应将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否出现异常情况等注意事项完整告知接班员工;关闭设备时同样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按规定执行关机程序,将现场废油、废渣等收拾干净整齐、确认电源关闭后方可离开现场。3设备管理人员的日常检修及维护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三分靠制造,七分靠保养,企业应高度重视设备的日常检修、维护工作,严格执行日常保养(维护)和定期保养(维修)制度,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尤其要防止连接件松动和非正常磨损,监督操作工人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设备,防止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生产提供最佳状态的生产设备。一旦出现设备故障,必须立即停机检查、维修,检修后应将检修情况,包括检修时间、检修负责人、更换的零部件、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改进部分及图纸、调试验收等原始记录按公司档案管理要求归档保存。设备管理人员应通过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维修、保养技能,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中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三懂”(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
三、加强安全培训杜绝违章操作
1组织员工学习安全操作规程
企业应针对各类设备特点,制定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明确设备启动、操作、关机等各步骤的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安全操作规程》直接关系到员工的每一步操作,如果培训落实不到位,极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因此,员工入职后必须经过企业“三级”(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学习掌握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及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经考试合格,达到本设备操作的安全技术要求后,方可上岗操作设备。员工离岗超过一年后,复岗前应重新进行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2提高安全意识禁止违章操作
反违章永远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但目前发生的安全事故又往往都与违章操作有关系,可见管理难度之大。针对屡禁不止的违章操作,企业一方面应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培训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提高人员安全意识,从主观能动性上减少、杜绝违章操作;另一方面,还要让员工明确、了解自己应尽的安全责任,并将安全操作情况直接与绩效收入挂钩,加大奖惩力度,以增加员工遵守规程、避免违章的自觉性。
3发动全员力量创造安全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