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产品现状

农产品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产品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产品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1引言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长期困扰我国农业的农产品供求短缺时代已经过去,农产品市场已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但随之又出现了销售渠道不畅,销售价格偏低,局部地区的农产品短期大量积压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所以,分析农产品市场营销现存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的策略,显得至关重要。

2农产品营销的现状

农产品供求市场发展状况,是研究其营销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农产品市场发育的还很不成熟,没有形成与现代市场营销发展相适应的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

2.1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迅速

农产品批发市场有多种类型,包括粮油市场、蔬菜市场、水产品市场、肉类禽蛋市场和鲜活水果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张,我国农产品贸易市场正逐步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改进的转变,初始流通规模、市场硬件设施的明显改善、商品等级的增加以及市场运行质量的提高。

2.2农贸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

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基于城乡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并通过国家和国家构建了农产品的主要动脉流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蓬勃发展对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势头迅猛

超市在近几年开始涉足农产品销售领域,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竞争,很多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推行“农改超”工程,打造高效安全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使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2.4农产品营销中介发展活跃

自营、专业化的家庭和联盟不断发展壮大,依托城市和农村活跃的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使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实现对接,改变生产和营销的尴尬局面,有效缓解农产品的难题。

3我国农产品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市场营销观念淡薄

我国长期以来农产品一直是计划经济产品,生产者一般只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要求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大多数不太关心市场需求。

3.2信息闭塞和滞后

农民居住分散,规模小,文化素质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信息传播速度缓慢。农民自身素质低下,面临着各种信息的主观判断,往往得到过时或虚假的信息。

3.3农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市场细分和准确的产品定位

多数农产品生产者盲目地随大流,什么赚钱种什么,没有对市场进行细分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品牌意识淡薄,产品包装不受重视,生产出来的产品往往市场渗透效果较差。

3.4不注重使用差异定价策略,好坏一个价

许多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往往不分等级,或只粗略地划分等级,差价较小。例如,果农在销售苹果时,不注重苹果大小、形状、颜色差异,只要每一包装箱的分量相同,即可对外出售。由于农民组织性差和自身素质、能力的局限性加上买方市场的营销环境,农民在价格谈判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3.5农产品生产流通渠道不畅,缺乏必要的促销力度

重农产品生产,轻农产品流通现象存在,农产品生产者与买方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流通渠道不畅。对农产品的宣传不够,宣传不到位,认为不需要太多投入,许多农业经营者还是跟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产品观念,等别人上门收购。

4农产品营销过程中应采取的对策

4.1加强市场营销知识培训,培养农民的现代营销理念

不断加强对农民朋友的市场营销知识培训,增强其对农产品营销的认识,转变固有的传统营销观念,逐步树立现代营销的新理念[1]。目前,许多农民已经从各方面努力适应市场的需要。然而,在市场营销中仍然远远没有达到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多数农民不能选择最有利的市场进行农业营销,而是被动地等待市场的选择。因此,首要任务是促进农业营销观念的创新,从传统的生产和营销理念,快速转移到市场需求,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为此,引导农民先研究好市场,从“以需定产”做起,逐步发展到创造市场需求和协调公共关系,以实现种得对路、卖得走俏、销得旺盛的农产品生产格局。

4.2完善农产品行业协会功能

农业产品工业协会是指根据农民、企业和合作组织不同层次的要求,由生产经营组织或龙头企业依托著名的农产品或主导农产品形成的生产经营组织。其职能是协调农产品的生产、价格、渠道和推广,维护行业秩序,保护协会会员的利益,解决贸易纠纷。从世界来看,许多国家都有全国性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如美国柑橘协会“新奇士”,包揽柑橘种植的科研项目、市场开发、产品宣传、品牌推广、信息等工作。我国许多地方相继进行了有益的试探,建立了一些地方性的行业协会。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家能将本行业农户真正组织起来的全国性农产品协会和专业组织。

4.3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

变传统的价格为主的竞争手段为非价格为主的差异化策略,是农产品营销制胜的主要战略。对农产品来说,首先应确保向消费者提供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农产品;其次是追求区域的差异化,发挥本地自然优势和地理特色;最后是追求品牌差异化策略,通过设计独特、环保的包装和注册特色商标,打造名优品牌,以赢得客户和消费者青睐。如黑龙江省发挥“黑土地”区域优势,全力发展绿色食品,陆续培植出“完达山”、“北大荒”、“响水”、“九三”、“松北王”和“七河源”等多个名优品牌,形成以乳制品、中药、绿色大米、大豆油、绿色大豆等一系列具有“大农业”特色的农产品,被国内外广大消费者所熟悉和喜爱。

4.4重视品牌营销

品牌营销战略首先要求农产品的高质量,质量来自于农产品的营养、品位、健康和安全,这是农产品对消费者最核心的利益[2]。一些当地传统特色的农产品,如果可以在包装,品牌营销更小心,价格可以升级。如安徽巢湖农民的芹菜,在市场上只卖几毛钱,经过简单清洁、包装和获得安徽省著名农产品品牌后,在上海和其他城市,每公斤卖十元以上。因此,打造名牌是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4.5实施扩张策略,实现规模经营

我国要坚持注重区域农产品生产经营统一规划,科学地确定“拳头产品”,动员家家户户一起种植或养殖,就能实现规模化生产[3]。有了规模生产,就拥有了农产品集中收购的市场吸引力,规模化经营格局随之而形成。坚持以品牌为核心,不论上游的种植养殖,中游的农产品加工还是下游的销售、出口,都实行规模化运营,并以种养加规模作为吸收加盟的条件。通过农业规模化的生产与经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节约经营费用,农民即可获得规模经济[4]。总之,搞好农产品市场营销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需要经历漫长的培育发展时期。但关键在于重视和行动。如果农民再学习一些,政府再实干一些,农业组织再活跃一些,营销理念再先进一些,营销环境再优越一些,农产品市场营销发展就能更快更好一些。相信经过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努力配合协作,我国的农产品市场营销战略就一定能尽早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国英.“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解构[J].农村经济,2015(09):29-33.

【2】王意日格乐吐.“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品牌研究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16(16):42.

【3】丁莉.“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趋势及完善途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6(20):158-160.

农产品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农产品物流;问题;分析

0引言

近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不断增加对农业投入,但是大部分投入主要集中于农产品生产阶段,而忽略了农产品物流环节中运输、储存、包装加工及信息收集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卖粮难、卖果蔬难的现象。

1浙江省农产品物流存在问题分析

浙江省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和诸多问题。

1.1农产品物流规模小、水平低

农产品受其自身特性影响(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等),对物流过程的要求远高于工业品。目前浙江省的农产品物流多由一些小型物流企业承担,相关物流技术大多十分落后,导致农产品物流过程中损耗极大。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损耗一般控制在5%以下,浙江省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远高于这一数值,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物流损耗甚至达到25%-30%。使得优质农产品常常因为物流质量得不到保证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1.2物流资源配置不合理、基础配套设施和设备落后

随着浙江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大多物流企业主要从事商贸储运活动,农产品领域很少涉及。导致商贸领域大量物流资源处于闲置状态,仓库、车辆、铁路专用线等利用率低;农产品物流却极度缺乏。

农产品储运设施简陋,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少,缺乏专业储存、冷藏、保鲜和运输设备,比如低温库、冷藏库、立体库等严重短缺,农民散藏、混藏甚至露天堆放现象相当突出。另外虽然公路“村村通”工程已开展多年,但是农村公路还是存在着总量不足、通达深度不够、技术等级低等突出问题。

1.3农产品物流信息化落后

农产品在供需两方面都存在着信息瓶颈问题,由于农村整体信息服务水平比较低,信息网络不健全,农户居住分散,沟通渠道不畅,导致农产品信息的收集、工作严重滞后,市场信息难以快速地被采集与传递,农民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 造成农民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的盲目性。

1.4物流环节多、成本高

农产品物流环节多,一般要经过生产者、经销商、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消费者等多个环节,增加了农产品运输路线、装卸搬运和包装次数,加大了物流损耗和物流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益。农产品价格因过多的程序环节,逐步转手抬价,往往会翻两三番,严重损害了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

1.5缺乏专业人才

目前各大专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主要是针对商贸和工业品物流行业,全面掌握农产品物流各个环节技能的人才少之又少。缺乏现代物流理论和技术的农产品物流从业者,难以完成高质量的农产品物流运作和管理,这已成为制约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发展浙江省农产品物流的对策 1完善市场机制,发展第三方物流

应该积极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市场主体多元化。加大对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的扶持,大力发展专业的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改变现有农产品物流规模小、服务单一的现状,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和规划,大力发展城市郊区、市县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对农产品进行集中检验、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配送等作业,由物流中心直接将农产品分送到城市各个集贸市场,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技术开发

加大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各种形式,鼓励政府、企业、个人投资。发展专用农产品运输、冷藏车(船)、集装箱;改造和完善现有农产品储备库,扩大储存能力,全面实现农产品运输和仓储作业机械化;改进农产品包装,采用分级分类包装,减少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损耗。鼓励建设农产品流通加工中心,对地区农产品进行统一分类、包装和加工等作业,使农产品更加新鲜、卫生、美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方便物流,实现物流的规模效益。

3提高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核心,应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信息服务网络,构建农产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一方面鼓励建设农产品信息采集机构,收集农户供求信息及时传递给市场,实现农业内部、城乡之间信息资源的传输、交互与共享;另一方面,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无线通讯网络将农产品价格、市场波动、农产品区域需求等市场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户,构筑全方位的信息网络,解决信息的不对称问题。 4加大专业农产品物流人才培养

鼓励各大高校培养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加快培养既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产品专业物流人才,学校可以考虑设立农产品物流专业,或者在物流专业中开设农产品物流课程,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农产品物流知识。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更多毕业生愿意从事与农产品物流有关的工作。

3小结

农产品物流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发展农产品物流,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对激活和拓展农产品市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1] 胡翠红.基于农村信息化的农村物流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935-5936.

涂扬晟,吴高华,饶波,徐毅,汪建敏,龚荣景.现代农业物流的发展研究——关于构建湖北省十堰山区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3):526-527.

单科文.城乡农副产品物流研究文献综述[J].经济纵横,2010(4):53-54.

农产品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营销;价值

中图分类号:F323.5 文献标识码:A

1 农产品品牌营销现状分析

农产品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品牌化经营,农产品品牌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如蒙牛乳业、波尼亚熟食品、胶州大白菜、马家沟芹菜、大泽山葡萄等。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1 农产品品牌意识弱,缺乏保护

农产品品牌营销虽已取得一定的发展,但在农业生产中,大多农产品仍停留在以批发零售为主要途径的销售阶段。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品牌意识薄弱,致使市场中品牌农产品仅占少数。农产品区分度不高,满足不了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诸多地标农产品品牌,由于品牌的保护意识淡薄,没能对特色农产品进行有效的包装及防伪处理,出现商贩冒充现象,不仅有损害于当地地标品牌的价值、质量以及美誉,更损害了当地农民的利益。

1.2 农产品产业化生产水平不足,竞争优势低

我国已有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引导农产品基地化生产、场区化养殖,发展产业化经营。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中国农业产业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加工业落后,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精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更少,没有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从而使得农产品品牌营销没有得到有效实施[1];产业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生产过程中科技含量低,农产品品种落后、产量低下、产品运输保鲜不足。

1.3 农产品品牌缺乏有效宣传

产品品牌营销,能提高产品的公信度,形成品牌依赖,实现自身的品牌价值。当下,部分农产品企业不注重对品牌的宣传保护以及品牌文化建设,仅仅为卖出产品而推销产品,不利于品牌价值的提升。因此,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应注重品牌的建设经营,提升产品质量,提升品牌信誉与价值,使品牌文化深入民心,得到人们的信任。

1.4 农产品包装不足,缺乏区分度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包装与商品已融为一体,起到保护商品、传达商品信息、方便使用、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作用[2]。农产品的包装设计,是其形象和质量的最直观的体现。好的农产品包装不仅能提升农产品的品质,还能够更好的保鲜。我国农产品包装不足,不能充分突显品牌优势与特点,更有甚者由于包装不当农产品在运输中不同程度变质,造成损失。因此,在农产品品牌营销中应注重农产品的精细化、功能化包装。

1.5 农产品经营者缺乏创新意识

科技创新是品牌经销的关键环节,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发展特色高产农业是品牌经销的战略性措施,不仅提高产品的质量,更能提高农民及企业的收入。我国部分农产品经营者创新意识不足,不能很好的将学术上的新成果、新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经营中,是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2 农产品品牌营销的价值分析

品牌作为一种企业产品标识,包含着品牌名称、术语、标志符号等外显内容,更是该企业产品品质档次、经营理念、文化声誉、历史传承等复杂内在的象征[3]。因此,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紧迫任务。

2.1 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

自我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国产品进入我国市场的份额提升,对我国的农产品经销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走农产品品牌经销发展之路,引导农民、企业对农产品进行精加工、精包装,走高端路线,并建立自己的品牌,提高青岛市农产品的竞争力。

2.2 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

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品牌意识不断加强,追求高生活品质的人群必然会选择拥有知名品牌的农产品。而农产品又是生活的必需品,并不会因为价格的变动而引起较大的需求差。所以,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价量齐升必然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生活质量,给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添加动力。

2.3 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有利于拉动内需

十报告指出,要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就要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让农产品走高端化、品牌化道路,改进农产品的包装,提高农产品品质。以适应人们不断转变的消费观念及消费方式,从而拉动内需。

2.4 农产品品牌营销实现农业规模化的必备力量

我国在经验中总结出的农业规模化发展之路,对于解决青岛市农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农产品品牌营销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能更好地发挥产业化经营的优势。突破农产品从小农户生产向市场化迈进的瓶颈,有效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产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王爱红.农产品品牌营销分析[J].商业研究,2009(12).

农产品现状范文第4篇

1陕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现状

陕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坚持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为基础,以质量安全监管为重点,按照“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范、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的“五有”要求抓好质量监管。全县农产品质量状况逐步好转。县农业局把“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创建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的重要举措,认证产品数量大大增加,优质农产品档次大大提升。2011年新通过国际有机农产品认证1个(二仙坡苹果),实现了全县有机农产品认证零的突破。新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个(华晶袖珍西瓜、薄皮甜瓜、店子核桃、张村美果香苹果),实现认证产品数量翻番,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7个。新通过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个(华晶西瓜基地、张村美果香苹果基地),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5个,产地规模1.78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8%。通过“三品”认证创建了六大优质农产品品牌,分别是二仙坡绿色苹果、陕州桃王、陕州红梨、金秋黄梨、陕原石榴、张村美果塬苹果,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树立了样板。

通过认定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3个,面积266.67 hm2。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年抽样检测蔬菜、水果等食用农产品农药残留2 500批次,每月检测通报。2008年起金河农贸市场在全三门峡市率先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凡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必须通过检测,达到无公害标准后方可销售,每天向市、县农检部门上报检测结果。菜园乡过村无公害生产基地建立检测室,搞好自律性质量检测监控,培育出过村桃子这一知名品牌。2010年8月组建了农业执法大队,集中力量抓好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实行基地生产记录和农资登记制度,使生产销售的每一个产品都有来源、有去处、能追溯。

2存在的问题

2.1生产者文化素质较低,对质量安全的认识水平低

相当大的一部分生产者是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其文化素质低、收益期望低、技术水平低,难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技术贯穿到生产过程中。受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起步晚,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要求[1-2]。生产者在农业投入方面的意识落后,不愿投入过多,直接导致农产品质量受到影响。

2.2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当前农业生产多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统一规范管理。大部分农产品以原始、初级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无固定的供销合作关系,无法保证质量,无法详细追溯责任[3]。

2.3缺乏质量安全检测监控能力

县级检测设备不够健全,仅具备农药残留的定性测定和抽样检测能力。关键的生产流通一线阵地、乡镇缺乏检测设备,人员配备不足,不能适应新形势对检测项目和参数的要求。

3 对策

3.1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控制源头污染

禁限用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销售和使用,加强监管,依法惩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无证和擅自更改标签的行为,规范农业投入品监管体系[4]。

3.2 推进技术推广和培训

充分利用科技宣传手段,如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农业科技期刊等,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增强广大农民的质量安全意识,提高其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积极推行多种经营模式,如“公司+农户”或“合作社+农户”,推行档案记录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引导生产者和经营者开发、培育更多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创建出更多的市级、省级、国家级品牌农产品[5]。

3.3 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完善检测体系,引导农民科学生产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严禁未经认证或经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增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机构的投入,重视引进和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和完善基层检测体系,逐步建成“县有检测中心,乡有检测站,村有监督员,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有检测室”的检测网络,有效提高监督监管能力。

4参考文献

[1] 张玲,雷郑莉,尚德亮,等.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6(12):99-101.

[2] 雷郑莉,张玲,祁玉峰.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现状及构建[J].河南农业科学,2007(2):114-116.

[3] 李发新,王地动.关于济源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思考[J].河南农业科学,2007(10):5-7.

农产品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现状;构想;对策;陕西旬阳

旬阳县地处秦巴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但布局不够合理,中间产品多,粗加工产品多,终端产品少,精加工产品少,科技含量不高,新技术、新设备应有少,附加值偏低,经济效益不高。

1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现状

1.1粮油产品

旬阳县2009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万hm2,总产量14.5万t,油料作物播种1万hm2,总产量1万t。粮油产品加工以农户自主加工和作坊式加工为主,加工能力有限,目前全县拥有加工机械2.4万台(套),其中面粉加工11 900台,年加工能力10万t;粉碎机械6 885台,年加工能力13.5万t;榨油机械350台,年加工食用油1 400 t。

1.2农业主导产业产品

1.2.1烤烟产品。旬阳县2009年烤烟种植面积6 906.67 hm2,生产收购烟叶11 785 t;烤烟生产以安康烟草公司为龙头,有健全的购销服务体系,在烟草系统内部实行订单生产、合同收购,既保证了烟农的即得利益,又能确保企业有高额回报,其“产-供-销”体系完善。

1.2.2魔芋产品。魔芋产业产品收购加工以旬阳县健兴魔芋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具有年加工处理鲜魔芋4万t、魔芋干片6 000 t、魔芋精粉3 000 t的生产能力,可以消化1 666.67 hm2魔芋基地的商品生产量,基本能够解决近期魔芋产业发展的产品加工需要。要实现2012年魔芋基地规模达到3 333.33 hm2、产值2亿元目标,其加工能力略显不足。

1.2.3蔬菜产品。旬阳县2009年蔬菜生产总面积5 608.27 hm2,总产量117 038 t,商品蔬菜基地面积1 461.13 hm2,设施蔬菜面积168.6 hm2,其生产总量仅能满足城乡居民日常消费总量的1/2,缺口较大。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县域经济率先突破的“农业30亿工程”目标,蔬菜产业到2012年商品蔬菜基地面积达到2 000 hm2,实现产值2亿元。蔬菜的保鲜加工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目前旬阳县基本没有正规的蔬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蔬菜生产基本停留在以生产农户自产自销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包装加工仅在县城部分果品蔬菜超市作简单的保鲜处理,连接“产-销”的中介服务也不健全,市场信息不灵。

1.2.4黄姜产品。黄姜产业的发展及产品加工,在旬阳县因市场的波动呈现大起大落,2003年种植面积达到2万hm2,总产约45万t,加工企业18家,目前保留面积2 000 hm2左右,正常生产企业2家,能实现综合利用企业——旬阳县恒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在黄姜产品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上进行研究,开发出黄姜粉条、纤维生产食用菌等。

1.2.5薯类淀粉。旬阳县种植的薯类作物主要有甘薯和马铃薯,常年播种面积6 666.67 hm2左右,总产约25万t,用于淀粉加工约占总产量的40%,年产淀粉逾4 800 t,主要为农户家庭加工,社会化生产水平较低,产品单一,资源浪费较大,利用不够充分。

2农业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构想

2.1蔬菜产品加工

旬阳县蔬菜产品加工以地产商品蔬菜储藏保鲜为中心,一是在重点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建立小型储藏保鲜库及蔬菜交易市场,以产业合作社为平台,将基地和市场连接起来;二是在人口密集的集镇建立蔬菜产品销售连锁超市,以城市经纪人为纽带,实施鲜菜、净菜精准加工,方便服务消费群体;三是组建蔬菜产品购销加工托拉斯,实施订单生产,平衡供应,以繁荣旬阳县蔬菜市场。

2.2薯类淀粉

薯类淀粉产品加工以生产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为核心,发展6 666.67 hm2高产红苕。一是通过争取项目或招商引资在15个主产乡镇建设红苕干加工生产线,为全市30万t乙醇项目建设提供生产原料,其副产品可以作为饲料加工业的原料来源,二是引资建设淀粉加工企业,生产地方名优产品红苕粉条,做优、做强特色产品,充分挖掘产业潜力。

2.3饲料加工

饲料加工以旬阳县百万头商品猪生产基地建设为核心,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并通过招商引资建设年产量30万t饲料加工企业,就近消化粮油产品特别是玉米及淀粉加工副产品,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同时,生产饲料还可以满足生猪产业发展对饲料的需要,促进畜牧产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2.4魔芋产业加工

魔芋产业加工以龙头企业旬阳县健兴名优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能力改造为重点,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加工能力,同时在15个基地乡镇通过项目扶持建设20条魔芋角加工生产线,减少物流过程的产品损失,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3对策

3.1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产业

用工业思维指导农业产业化,就是用现代工业的先进理念如市场理念、标准化理念、品牌理念、营销理念、成本效益理念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用现代工业改造传统农业,以工带农,整合资源,良性互动,兴工活商,以农业产业化为联结链条,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协调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1]。要实现大发展,必须跳出农村看农业,跳出“三农”看增收,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站在所有经济要素合理流动的整体中,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依托农业办工业,用绿色农业支撑绿色工业,立足资源,大办工业,树立“无工不富”的观点,与时俱进,创新机制,加快农业产业加工业发展进程。

3.2积极争取项目,加强农产品加工业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旬阳县农产品加工业基础薄弱,根本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现代工业的需要,只有抓住国家对农业产业发展进行扶持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农产品加工项目资金投入[2],加强农产品加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扭转并彻底改善旬阳县农产品加工与产品生产不相配套的局面,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3.3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

在完善交通、通讯、水电等投资硬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开展审批办证“一条龙”、“无假日”、“全天候”等服务,建立农产品通关、检疫、运输便捷通道。扶持和帮建一批规模大、高起点、科技含量高、辐射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拉长产业链[3]。加紧加工项目策划论证,并积极组织开展招商活动,争取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旬阳。同时,做好安商工作,对通过招商引进的项目,要做好跟踪服务,抓落实,强化调度,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招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为客商排忧解难,让客商放心创业做强做大加工企业。

3.4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名优产品

实施名牌战略,带动、壮大特色支柱产业,以科技为先导,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深层开发与综合利用,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提高市场竞争力,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使旬阳县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地向前发展。引导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和龙头骨干企业,建立和实施标准化生产体系、检测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4],使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与国内外质量标准相衔接,努力培育农业优势产业名牌产品。

3.5加大科技投入,开发精深产品

农业产业化要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只有依靠科技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开发农产品加工精深产品,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比较效益,提升旬阳县农业产业化水平。

3.6加强横向及纵向联合

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县内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合,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开发下游产品或在原料供应上互为补充,以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如淀粉加工企业与饲料加工企业的联合等;另一方面加强企业之间的外向联合,共同开发下游产品或为外地(来)企业提供加工原料,如军汇牧业与河南双汇集团的联合等。

4参考文献

[1] 崔明,沈瑾,李延云,等.中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现状及其推广体系的建设[J].农业工程学报,2008(10):274-278.

[2] 卢永军.积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