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畜牧市场研究

畜牧市场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畜牧市场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畜牧市场研究

畜牧市场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厂中校” 运行模式

注: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省青年专项课题《畜牧兽医专业校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为GZD1211008”。

一、 “厂中校”建设过程

(一)让教师和学生明确“厂中校”建立的意义

在“厂中校”建设中,有些教师对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开发性认识不到位,学生对“厂中校”也不了解,认为与企业签订单,就是把自己“卖”给企业了。因此,在“厂中校”成立前要充分做好动员工作,为日后开展各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充分讨论和验证后制定相应协议

1、组织专家进行考察和调研

组成专家团考察“厂中校”企业,查看是否符合教学条件、卫生安全是否能保障教学的正常运转。

2、拟订建设方案,制定负责人的管理职责。

明确合作的目的、意义和建设方案,规定组织结构、开设课程、考核方式、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并由企业、学校进行讨论和确定。

(三)组织学生认知企业情况

学生可以通过登录企业主页等途径自主了解相应的情况,也可由教师带队到企业实地参观,增加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和深入了解。

(四)“厂中校”的运作与管理

“厂中校”的运作成效完全取决于合作双方对待工作的认真程度,在于对双方制订的管理制度的自我约束性。合作双方要做好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合作双方加强沟通,增进互信。及时做“厂中校”的运作与管理的记录并及时总结,提炼合作经验,完善合作方式、丰富合作内容、总结合作成效、增强合作信心。

二、“厂中校”运行中的收获

(一)“厂中校”培养实习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学生在“厂中校”除了到生产车间“上班”,还进入企业课堂学习,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师分别登台讲授企业规章制度、职业责任感和创新力、专业操作基础知识、设备使用和维护等内容。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和提升变得高效,对此,学生深有体会在“厂中校”学习,通过真实的岗位工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都有很大提高。另外,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身份是员工,员工既然加入了企业,就要使自己的价值观与企业倡导的价值观相吻合,使个人的自我认识与发展空间与公司的企业文化与发展趋势相吻合,以便进入企业后,自觉地把自己融入这个团队中,以企业文化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为企业尽职尽责。

(二)“厂中校”为实习教师提供培训与指导,打造“双师”素质

“厂中校”给专业教师提供了实践和检验能力的平台。专业老师通过参与生产一线和管理工作,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操作技能,了解了企业对于相关技术岗位的技能要求,既可以把本专业的前沿技术和市场信息及时传入课堂,弥补教材的不足,也能把生产问题反馈于课堂,调整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为以后指导学生学习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解决职业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

(三)“厂中校”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顶岗实习是按照企业订单,在真实的环境下组织生产。专业教师可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与企业人员一起进行技术攻关,帮助维修中心解决生产中碰到的维修技术难题,不仅能充分利用学校师资的优势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或进行项目开发等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四)“厂中校”真正实现“三赢”

“厂中校”学校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厂中校”模式缩短了员工岗前培训时间,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学生在实习中,企业将自己的企业文化与理念传输给教师和学生,扩大了企业品牌与无形资产的影响,造就了企业的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学校解决了相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真正达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目的。

三、“厂中校”运行中的思考

1、“厂中校”建设中教学计划对接

企业要求的是生产产量、效益,学校要求的是完成教学计划。学校如何与厂方沟通合作,利用厂方的生产计划完成教学计划是以后值得探讨的课题。

2、“厂中校”建设中学生的管理

厂中校的学生既是在校学生,也是企业的员工。管理上是厂方与学校双重管理,双方管理对象的不同自然有一定的矛盾性。校企双方需共同探索出一套管理新模式,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蒙忠,何斯远.“厂中校”合作办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12.

[2]魏慧敏,闫志利.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类型及推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1,20.

畜牧市场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鲜乳价格波动 价格形成机制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01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048-02

近些年是世界奶业发展的黄金期,优越的气候条件与消费乳制品需求增加的原因,从而带动了乳制品价格增加,并且一些产能过剩的乳制品也很容易地在国际乳品市场上卖出。乳业发展现代化水平的高低是评价畜牧业发展情况的标准,联合国农业组织数据指出在生鲜乳方面,2016年全球原奶产量约为5亿吨,同比增长1.24%;在乳制品生产方面,全球奶酪总产量1916.1万吨,增长1.21%。从世界各地域划分,欧洲、美洲和亚洲原奶生产量依次排在前三位,并且三个洲的原奶产量占比全世界原奶产量的90.3%。从原奶产量的整体走向来说,2006年至2016年这十年间美洲和亚洲的原奶产量远高于其他大洲。

一、我国生鲜乳价格波动现状

生鲜乳的价格已然是所有人必须关注的话题之一,不过受到奶牛生产周期的影响,生鲜乳的价格也随之波动。每当发达国家乳制品价格高涨时,会带动全球乳制品价格随之提高。虽然我国是乳制品消费大国,但是严重受到地理条件因素的限制,并且我国对牛奶需求量非常大。从我国整体来说南方缺少充足的奶源供给,对进口奶粉依赖程度很高。所以我国在进口奶粉巨大优势的冲击下,对我国乳制产品价格波动有一定的影响。换言之,乳制品价格受本国各种因素的制约与国际生鲜乳价格以及进口奶粉的优势等原因的综合影响,伴随着乳制品企业数量与规模的不断增长,我国奶业竞争越加强烈,促使奶业进入价格战时代。乳制品企业想要获取更多的利润就需要缩减成本,所有人必须接受价格战所带来的代价。每年在奶源稀缺时,乳制品加工企业都要展开新一轮的奶源储备竞争,加上奶源基地与乳制品加工厂的大批量建设,各个奶源占据了寡头垄断的地位。

二、生r乳收购价格分析

乳制品的价格作为生鲜乳产品的最终价格,是影响生鲜乳价格最大的因素之一。如果乳制品的需求增长,并且保持供给不变或者减少,那么乳制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将会大大增高,这样会加快原料奶需求增长,从而使奶业价格发生改变。

从2008年“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后我国生鲜乳收购价格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世界生鲜乳主产区的奶粉涌入我国是奶业市场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价格低于我国奶业市场价格,导致中国生鲜乳加工企业对国内原料乳需求急速下降,所以导致生鲜乳收购价格下降。从2008年3月2.93元/千克跌至2009年6月的2.47元/千克。随后我国为恢复奶业生产,加大牛奶生产扶持政策,我国奶业市场生产开始一步步回暖。从2009年10月原料奶收购价开始慢慢回升,一直到2010年12月生鲜乳价格为3.19元/千克。不过生鲜乳价格的回暖速度整体还是不能同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的增长速度同日而语,导致我国生鲜乳的生产成本上升。

三、我国乳制品消费水平分析

我国乳制品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伴随着我国乳制品市场价格因争夺优质奶源带来的激烈价格竞争,导致奶牛饲养成本直线上升,所以奶农杀牛与倒奶的情况偶有发生。其实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非常低,一些发达国家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远远大于我国。不过近些年来我国乳制品消费的飞速增长推动了我国奶业的发展。我国乳制品消费的地区差异性非常大,城镇居民的乳制品消费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而我国农村居民的乳制品消费也一直在上升,不过还是远远不及城镇居民,所以城镇居民仍是中国奶类消费的主要群体。

因为我国有豆浆等可以替代牛奶的乳制品,所以乳制品不是奶类必需品。在我国乳制品消费市场上,因为饲料或者白糖等原料的价格上涨,阻碍了我国乳制品企业的发展,所以各个乳制品企业都会提升乳制品市场零售价格来减少成本上涨带来的的压力,大多数乳制品企业在提升价格后,减弱了我国乳制品市场的消费能力。

四、生鲜乳生产资料供应市场

生鲜乳价格的波动情况不单体现了生鲜乳市场的供求关系,其实还影响着养殖户与乳制品企业的生产计划。并且对于饲养奶牛的养殖户来说,企业收购的生鲜乳价格决定着自己的个人收入。生鲜乳收购的价格关乎乳制品企业的生产成本。如果乳制品企业收购价格高则成本越高,而且利润降低,反之利润增加,乳制品加工企业的利润水平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乳制品企业的生产资料供应市场其实为养殖户提供了优良的养殖饲料与奶牛等生产必需品,不过是建立在在服务费和人工成本平稳的条件下。生鲜乳价格的由生产成本和利润组成,所以生产成本对于生鲜乳价格影响非常大,而且生产成本中饲料成本约占养殖总成本的75%。

五、结论

我国生鲜乳主要还是来源于家庭散养,虽然养殖区域的非常分散,但是养殖户数量极多,从目前来说大规模的养殖无法代替散养的主导地位。玉米、豆粕等组成的精饲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养殖成本,跟生鲜乳市场的供给曲线紧密相连。其实我国生鲜乳市场各环节存在问题,应该建立新的机制通过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战略,这样才能帮助乳制品企业节约成本。我国乳制品企业价格战竞争在国外乳制品进口的冲击下,国内乳制品销售市场其实趋于完全竞争,所以企业在乳制品定价上不能仅仅通过企业的销售市场势力改变市场的需求,因为消费者才是市场的主体,消费者的需求对乳制品价格有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晶,我国乳制品价格过低原因和对策探讨[J].前沿,2006(5)

[2] 李胜利.2007年中国原料奶价格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08(2)

[3] 周俊玲.中国奶类市场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1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0)

畜牧市场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林下经济;增长;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222-2

1 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

1.1 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建立以林为主,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景观利用相结合的立体林业经营模式,提高林地利用率。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林地综合利用效率,推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合理利用林下资源,科学发展林下经济,使农民通过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实现经济效益的快速实现,延伸林业产业链,将极大地提高农民造林、护林积极性,对维护生态安全,增强林业自身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构建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

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业多目标复合经营,提高复种指数,提高林下经济的经营效益。发展林下种植,可以增加森林生物多样性,增强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的能力。发展林下养殖业,把禽畜养殖由村内转移到林间,改变人畜混居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可有效减少病菌传染,改善居住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3 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林下经济有投资少、产出高、见效快,操作简便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林下种养是一种接近自然的生产经营方式,产品具有绿色、环保、健康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应充分利用我区林地资源丰富、水热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2 我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有利机遇

2.1 林阴空间优势

目前全区有林地面积234288.5公顷,其中适宜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338.51万亩,目前已开发约占适宜开发面积的88%,其余都处于闲置状态,这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优势。

2.2 气候优势

我区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交界,四季分明,日照充分,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9.9℃,无霜期299天。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547.8毫米,这种条件非常适宜发展林下经济。

2.3 政策优势

为促进林下经济发展,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通过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不断提高林地综合经营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培育扶持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实现产前、产中、产后有机衔接,形成“龙头企业(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格局,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林下经济的发展,并从财政上重视扶持林下经济的龙头企业,有力促进了我区林下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2.4 交通优势

八步区是桂、湘、粤重要交通枢纽及工商业重镇和物资商品集散地。贺江航道复航工程已经正式启动,建成后100吨轮船可直达广东肇庆、江门、广州及港澳等地。在建中的贵广高铁通车后,从八步区到广州、佛山只需40分钟,大大拉近了八步区与珠三角的空间距离。

2.5 旅游优势

八步区森林旅游资源丰富,是广西较早开发森林旅游产业的地区。近年来森林生态旅游及其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区的经济增长。除大桂山风景旅游度假区外,滑水冲自然保护区、金鸡坪山、狗耳山等森林生态旅游条件优越。

3 我区发展林下经济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林下经济是一个新兴产业,但我区的林下经济发展正处于探索阶段,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

3.1 规模偏小且市场化程度低

林下种养殖业大户不多,龙头企业少,除仁义的巨东外,全区200亩以上的林下种养大户有4家,没有500亩以上的种养大户,没有形成规模经营,难以产生有效的辐射带动能力。缺乏专业指导,市场信息闭塞,品种选择的盲目性,经营模式单一,多数是依赖外商上门收购或市场零售,效益得不到良好保障。

3.2 科技力量薄弱

在种养过程中尤其是在养殖方面,大多数农户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模式单一,缺少高附加值的经营模式。对科学种养技术掌握不够,缺乏科技支撑,致使种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3.3 资金制约因素大

多数农户虽对发展林下经济热情很高,但在发展初期就受到资金缺乏地限制,现有的一些养殖种植户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支持,在做大规模、拉长产业链条方面受到制约,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3.4 林区道路基础差

我区林木种植多是山地丘陵地带,有的甚至海拔超过500米。林区道路狭窄,由于缺乏资金而年久失修,无法通车。由于落后的基础设施导致一些先进的种养技术无法推广,从而制约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4 加快我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林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应将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放在突出位置,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予以支持,实现林下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4.1 出台政策来加强保障

及时出台林下经济发展之相关政策,明确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农民增收的增长点来抓。同时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畜牧养殖、蔬菜种植、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集中资金支持林下经济发展。成立林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财力支持。

4.2 统筹安排与科学规划

按照“坚持以林为主,保护第一;坚持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开发;坚持突出特色,分类实施;坚持龙头带动,示范引导”的原则,明确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要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畜牧业发展、农业科技推广、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地发掘林下经济的发展潜力。科学选择种养模式,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不能盲目发展。

4.3 培育龙头来示范带动

国有林场具有技术先进、资金雄厚、人员素质高等优越条件,应作为培育壮大林下经济产业龙头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挥贺州巨东养殖有限公司、广东温氏集团、贺州灵峰药业等龙头企业优势,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带动种养户搞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实施品牌战略。林业、科技、农业、畜牧、扶贫等部门要选择适当的种养户作为示范点,进行重点培育。孵化一批专业的林下经济龙头企业,从而带动更多农户发展林下经济。

4.4 强化服务与合力联动

一是搞好技术服务。由县科技部门牵头,成立专业县技术服务队,整合资源,开展技术服务,加强技术培训,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不断提高示范户的技术水平。注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工作。二是搞好资金服务,加大资金投入。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龙头企业与金融机构搞好项目对接,加强金融服务协调。县、乡财政应根据工作需要,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扶持。三是搞好市场服务。积极培育市场营销组织,成立行业协会,大力发展经纪人队伍,加强市场研究,建立市场预警机制,避免市场风险。

4.5 加快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充分发挥我区广大农村地区生态良好的优势,加速经济发展。一是着手规划建设野生动植物公园、珍稀动植观赏园、文化纪念林、功德林等森林生态项目,不断完善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教育功能,拓展森林旅游资源。继续加大大桂山、月湾茶园等景区建设,加快开发滑水冲自然保护区、金鸡山、狗耳山的生态旅游。二是加快整合全区旅游资源,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品牌。把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与民族文化风情资源进行全面融合,开发设计森林生态和民族风情旅游精品走廊。三是积极发展农家乐、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产业。

4.6 加大对林区道路建设

采取财政投入、林农集资和探索以林养路以路促林等有效的模式,努力改变林区道路设施落后的局面,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4.7 开发林下产品经营加工

利用林下产业的产品资源,大力发展林下产品的加工、流通和销售业,拉长林下经济产业链条,发挥集群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4.8 强化责任且确保落实

畜牧市场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林下资源 合理 利用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1.引言

森林是一个多样性的生物群体,各类动植物都有它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它的自然资源不仅仅是林木,还包括林下各类植被、草场水域以及生活繁衍在森林内的各类动物、鸟类和鱼类,这些林下各类资源较林木生长有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再生能力强等特点,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林下资源是我们当前需要破解的重要难题。

2.林下资源利用的模式

2.1林农模式

有林粮、林果、林菜、林油、林麻、林薯(土豆)等多种形式。此种模式多在疏林地和未成林地,林木生产前期,林下间作多为常规农作物,使用一般方法管理。

2.2林药模式

在林地利用林荫优势种植、采集松籽、柏籽、党生、黄芹、柴胡、白术等中药材,收入很可观。

2.3林菌模式

在林下利用林荫优势种香菇、磨菇、木耳等菌类,长期受益。

2.4林养模式

在林下养蜂、养鸡、养猪、养牛、养羊等,尤其是养蜂的非常多,春、夏、秋天都在林下养殖。

2.5林景模式

从单纯利用林木资源向综合利用林木、林地和景观资源转变。好多地方都把风景好的林地开发成了旅游景区,活跃了农村文化,安置了农村劳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利用、保护和扩展了森林、林地资源。

3.林下资源利用的原则

3.1坚持生态优先的经营原则

对原始林下资源实施保护性经营,强化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注重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

3.2坚持因地制宜的经营原则

针对不同分布类型、不同分布区域的原始林下资源生态学特性、生态环境不同的情况,在经营上要采取相应的经营措施。

3.3坚持立体高效的经营原则

实行立体化多层次经营,充分利用光能、水源、地力、植被,发挥生物间的立体共生、循环利用功能,充分挖掘自然资源潜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

3.4坚持基地示范的经营原则

对适合林下资源经营的模式、品种、技术建立示范基地,通过典型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实现科学化、规模化发展。

4.林下资源利用遇到的困境

4.1管理制度和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没有采用统一合同模式,对责权利规定不够明确,加之宣传不到位,有些群众对此不理解,存在抵触情绪,甚至片面地认为是卖空吃空。制定的合同为统一样本,广泛征求意见,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及时将《合理利用林下资源的实施方案》上报党委、政府,经过讨论认为切实可行后,按实施方案进行,并对不足方面加以改进完善。

4.2宣传引导的深度不够

对宣传、组织引导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有些村只是在广播、黑板上、会议上宣传一下,没有深层次的向广大群众进行讲清楚实行林下资源有偿承包的目的、意义以及承包费的开支使用情况。有的村民认识比较模糊,不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其中来。

4.3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林下资源的开发利用,侧重于对野生菌的采拾,而对中草药、野菜、野生兰花资源的开发利用较低,使野生资源综合开发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少数人中标与多数人未承包的关系和保护与开发的关系难于处理,科技兴林、护林措施难于落实,认为今年我承包,明年不知谁承包,所以对资源的保护不到位,开发项目少,潜力未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4.4市场化程度偏低

虽然已经自然形成了专门收菌和卖菌的一批人员,但交易时没有固定的市场,大部分在一些村巷里进行,造成有些农户有货卖不出去,销售困难,收入减少,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规范化、市场程度低,优势不突出。

5. 合理利用林下资源的途径

5.1明确责任主体

林下资源归国家所有,林业局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对辖区内的林下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是林下资源管理的主体。林场职工是林下资源经营的主体,林下资源经营权有偿转让的对象必须是本林场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的职工,能对所承包区域的林下资源承担起管理责任的人。在切实保护林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承包经营者在承包期和承包区域内可采取一切积极有效措施促进林下资源增长,实现收益最大化。对于资源分布广、储量高、便于集中管理的区域,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划分经营区,按沟系或作业区,采取公开竞拍方式,将林下资源的经营权有偿转让给林场职工,采取联户承包的方式。承包者要兼负起承包区域内的资源管理、森林保护、森林经营管理等职责。林场要切实加大资源检查考核力度,确保林下资源可持续经营。承包者享有对承包经营区内林下资源及开发利用的收益权。对于资源分散、储量不高、不便于集中经营的地域,结合现有森林资源管护工作,进一步完善管护责任区,落实资源管护责任,强化资源管护。林业局、林场切实加强采摘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管理,加强资源保护和检查力度,严格考核资源管护工作成效。

5.2综合开发利用林下资源

对林下资源的开发,不能仅局限于对野生菌的采拾,应该对农户进行积极引导,做好综合开发利用。一是林下养殖。林下除具有丰富的食用野生资源外,还有丰富的野生昆虫,微生物是养殖家禽的好饵料。二是野生资源培植。林下野生资源可谓种类繁多,但由于没有进行科学的繁殖,只有遵循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规律。有的资源自生自灭,有的则因争取不到适合的阳光,水分等永无出头之日,实行有偿承包后,通过合理,科学和管理,使各种野生资源有一个较好的生存环境,适时采拾,合理开发,弃旧存新,各种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管理措施,对野生资源的培植是十分有利的。三是生态旅游。在管好林、护好林、经营好林下资源的同时,可以不失时机的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面,为喜欢拾菌的游人提供一个合法的休闲环境,也为喜欢到大山里野炊的人们提供一个合法的立灶场所。

5.3完善责任激励机制

成立林下资源开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督查林地资源的乡镇进行规划、管理和协调与服务。有林地资源的乡镇要成立相应机构,制订发展规划、工作措施和奖惩办法。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将林下经济发展目标分解到对应乡镇和村,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目标,严格考核,实行目标管理,纳入各级党政机关的年终考核。实行职能部门包挂督导责任制,林业、农业、畜牧、科技等涉农部门对区域内有林地资源的乡镇实行挂包督导,帮助建立示范基地,培育和扶持种养大户,组建协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不断提高林下经济组织化进程。优化发展市场环境。按照群众自愿、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成立专业合作组织或协会,发展经纪人队伍,加强市场研究,建立预警机制,规避市场风险,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程度,促进林下资源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畜牧市场研究范文第5篇

一、我市农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WTO的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原则,要求各成员国做到消除贸易壁垒、降低关税和市场准入。这会给通辽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一是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加入WTO,会促使包括通辽市市场在内的国内本土市场国际化步伐加快,促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趋向直接流动、配置。我市可以抢抓入世良机,充分利用和发挥我们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更多地借鉴国内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全面提高通辽市绿色食品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质量等级,使绿色和特色产业、产品优先抢占国内本土市场,逐步打入国际市场,在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中提高竞争力。二是可以尽快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WTO在要求全面降低关税和取消非关税壁垒的同时,正在高筑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非关税壁垒。绿色食品标志将是21世纪国际国内市场农产品和食品贸易通过非关税壁垒的优先通行证。我市农牧业只能借此入世之机,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上背水一战,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三是可以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出口。加入WTO后,取消农产品出口配额或许可证限制,农产品自由贸易,我们可以享受各成员国多边、稳定、无条件贸易最惠国待遇,获得解决国际贸易问题的规范渠道,改善出口环境,促进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农畜产品,尤其是绿色食品的出口,扩大绿色食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加快我市农畜产品朝着外向型方向发展。四是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加入WTO,将促使我市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缩减质量差、效益低、缺乏竞争力农畜产品生产,扩大具有较强优势的绿色食品生产。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更加有效地配置全市农牧业资源,逐步形成一个合理的农牧业产业结构。

利用好上述的发展机遇,关键在于迎接好入世的挑战:一是入世后,我市农畜产品的加工价格和质量面临严峻考验。入世后,国家进口关税降低,取消配额,国外质优价廉的农产品大量进军中国市场。价格上:我市粮食价格会因进口增加而普遍下降,其中玉米下降幅度会最大。我市除蔬菜行业生产成本和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将会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畜牧业比较优势强于种植业以外,其它大部分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没有优势。目前世界农产品市场上玉米、小麦、大米、大豆的每吨价格折合人民币分别为679、804、1161和1462元,而我国国内市场分别为1200、1250、1850和2150元,分别高出世界市场价格的76.7%、55.4%、59.3%和47%。但注有“绿标”的食品在国内要比一般食品价格高出20―30%,在国际市场上可高出50―150%;质量上:我市大部分农产品,尤其是大宗农产品,积压严重,质量难以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普通玉米质量尚可,但价格较高,专用玉米尚未发展起来。我市的各类肉制品价格比国际市场低许多,猪、牛、羊肉类价格分别比国际市场平均低57%、84%、54%,但由于其仍以初级加工品或基本以原料进入市场,质量不稳定,包装不标准,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没有竞争力。而发达国家加工比重达60―70%,甚至90%。我市其它大部分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食味、口感、整齐度、外观形状、成品率等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如果我们按国际统一的质量标准发展绿色食品,逐步调整、规范并与之接轨,将会大大促进我市农畜产品的外销和出口。通辽市发展以绿色食品及加工品为主导的农业,是应对入世农产品价格和质量挑战的重要选择。二是入世后,我市农民的增收和转岗将受到重要影响。入世后,在国外农产品强劲竞争优势的压力下。通辽“农业大市”粮食过剩、价格低迷、“卖粮难”的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农民的收入也将受到极大制约。与此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岗压力必将增大,而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则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减轻转岗压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大省黑龙江去年全省农村人均绿色食品收入20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992年的不足3%上升到9%。三是入世后,我市农产品进出口将受到巨大冲击。据统计,去年全国肉类产品猪、牛、羊、禽肉出口仅仅分别为其总产量的3%、1%、3‰、3.5%,而其进口全部大于出口,净进口达79万吨(不含走私进口)。根本原因是我们肉制品的质量未与国际接轨,质量要求严格的国家不进口我们肉类。肉类产品今后出口,只能绿色适销才能走出国门。进口方面:入世后,我们利用关税配额调控进口的余地将减少;因缺少解决贸易纠纷的经验,将来可能出现的大宗农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将会更难;因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等与国际接轨还有一定距离,采用技术壁垒措施限制进口的手段也将很有限。出口方面:因我国承诺取消农产品补贴,我市农畜产品出口将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WTO成员国有权使用针对我国的保障措施,也将增加我市农产品出口的难度;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市场,纷纷利用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中关于“不得阻止任何国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人类、保护环境”条款,颁布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相对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设置贸易障碍。绿色壁垒已成为限制我市农产品出口的首要障碍。四是入世后,“农业大市”的思想观念受震荡。过去,由于受“以粮为纲”思想的影响,农业大市却囿于农业,规模不经济,长期追求的是单产、总产、讲产值,不问销售,缺乏对市场研究预测,形成单一的种植业、单一的粮食生产、单一的玉米种植,因而出现农产品的结构性过剩,各级财政不堪重负。市委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提出创建绿色工业城市和“一转三超两提高”的目标。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已成为题中应有之意。

二、我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条件与优势

通辽市发展和壮大绿色食品产业的条件和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具有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我市由于开发建设时间较晚,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大气、水体、土壤三大自然资源基本保持着良好的洁净水平;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生物资源几乎没有受到过污染。可以说,是全国少有的一块“净土”。据绿色食品开发有关部门环境监测表明,通辽市绝大部分地区都符合发展绿色食品的环境质量要求,开发绿色食品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辽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兼有草原、山区、平原、沙地的地形地貌,具有较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和一些名特优农产品,素有“内蒙古粮仓”、“黄牛之乡”之称,尤其黄牛产业发展迅猛;全市有森林面积1400万亩,覆盖率20.89%。闻名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已产生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市每平方公里仅有50人,相当于南方地市的12%,空气清新纯净;全市有可利用草原300万公顷,耕地79万公顷,土壤有机机质含量较高;有水域面积8万公顷;野生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生长着近千种饲用植物,其中饲用价值高、适口性强的有近百种;通辽市地处西部大开发中的东部区,三面环向多座数百万人口的大中城市;通辽市有5条铁路辐射6个方向、4条国道和起降多个方向的中型客机,运输网络四通八达。这些都为我市开发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入世后,把绿色食品产业作为我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可以发挥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和经济优势,重构通辽经济新优势。二是具有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广阔前景和市场空间。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人造肥料、饲料和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全球环境污染加重。人们对食物的安全、卫生、健康等问题日益关注,而绿色食品以其安全无污染、优质富营养和利健康而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被世人誉为“21世纪的主导食品”、“餐桌上的新革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欢迎。人们不仅仅要求食品“无病害”,即“放心菜”,“放心肉”,而且进一步要求“粮――豆――油”、“瓜――果――菜”、“肉――蛋――奶”,无污染、无药物残留、安全、卫生、健康。国际上实施的食品卫生标准都以此绿色食品筑起“绿色壁垒”。90年代后,美国、日本有机食品销售额年均增长20%以上。据预测,全球绿色食品贸易额将由现在的每年350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200亿美元,每年将以30%以上的递增速度增长。入世后,通辽市绿色食品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具有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良好基础和组织保障。全市初步建立了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水果业、水产业、特色养殖业、牛产业基地。按绿色食品标准种植的各种作物基地面积150万亩。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扩展到粮油、乳品、蔬菜、山特产品、畜禽产品等5大类26个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机构认证,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其中A级绿色食品17个、AA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9个。全市绿色食品企业已发展到8个。另外,通辽市建立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心,以指导企业的管理、生产、销售、策划人员和原料基地农户发展绿色食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初步形成了管理、服务、监测、技术、推广、培训、初级认证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为更好地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组织保障。四是具有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明确思路和技术措施。在发展思路上,市里提出了创建绿色工业城市,优先重点地发展绿色农畜产品及其加工业,并具体提出建设以黄牛为主的畜牧业大市、绿色农产品大市、农畜产品加工大市的目标。在政策保障上,市里陆续制定出台了加快绿色农产品开发的决定、绿色农产品发展规划、农业名牌产品评定实施方案、绿色食品种植生产技术规程、绿色农产品生产栽培技术措施、禁止使用27种农药的规定等政策措施,使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开始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为入世后我市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和技术保障。

三、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入世后,通辽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应立足于市场需求,发挥资源优势。以公司+农户+基地为主要模式,走绿色+规模+科技+名牌的发展的路子。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高起点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逐步过度为与国际接轨的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重点扶持精加工,建设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优质、高效绿色食品产业。在未来的三年内,力争A级绿色食品在全市大宗农产品中达到15%,在名优特产品中达到30%;AA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平均每年新增1个。绿色食品产值分别占全市农业总产值和食品工业总产值的15%和20%,在经济作物和畜牧业中的比重分别达到10%,为此,建议市里采取如下对策:

(一)抓好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积极推进规模化经营。基地是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基础环节。一是抓好重点基地建设。通辽市绿色食品基地要按照分级推进,分类指导,优势优先的原则,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实现原料基地化、基地良种化、良种区域化。集中智力、物力、财力,向规模较大、特色型重点基地倾斜。要确立开发重点,选准主导产品,在现有基础上,利用3年时间,建设绿色玉米基地25万亩、水稻基地10万亩、蔬菜基地3万亩、豆类基地25万亩、杂粮基地25万亩、油料基地15万亩、林果基地32万亩、山杏基地50万亩、沙棘基地125万亩、肉类产品20万吨、蛋奶5.5万吨、水产品340吨。突出发展以优质肉牛、肉羊生产和城市郊区优良奶牛业及鹅、鸭、兔等食草畜禽畜牧业生产基地。二是优化基地布局。要优化布局、优化品种、优化品质。在环境条件和农业生产基础优越的左中敖宝、花吐古拉、兴和、团结,开鲁辽河农场及库伦、扎旗、霍市的大部地区重点发展AA级(有机食品)基地。在开鲁、奈曼、科尔沁区部分区域、左中宝龙山、后旗金宝屯重点发展A级绿色食品基地。三是加大基地科技投入。要加快高新技术在全市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推广使用已经认证和推荐的绿色专用生产资料,确保基地绿色食品的质量。四是搞好基地示范工作。我市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应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经营路子。关键是抓好现有龙头企业、示范户、村和基地三个层次的示范,探索经验,带动面上发展。要重点抓好开发早、潜力大、效益好的现有150万亩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五是推进基地规模发展。要注重扩大全市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小宗农产品基地规模。鼓励和支持绿色食品基地连片开发,规模发展。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创建一批绿色食品大旗、大乡、大村。

(二)办好绿色龙头企业,培育和发展适应WTO规则的市场竞争主体。龙头企业是决定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是推进结构提档升级。要支持全市现有“绿”字号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鼓励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不断拓宽加工领域,提高深加工程度,逐步提高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开发新品种,实现绿色食品多样化、系列化。二是发展重点骨干企业。全市要以粮油品、肉制品、乳制品加工为重点,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流通服务业等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主要是扶持发展科尔沁牛业、科尔沁乳业、绿太阳、维尔、万顺达、金锣、通粮集团、蒙古王、雪航、岳泰、源源等重点骨干企业。在基地建设、原料采购、设备引进改造和产品销售出口等方面给予具体帮助和扶持,促使其提高核心竞争力。已生产绿色食品的要提升其产品绿色等级和规模;尚未生产绿色食品的要引导鼓励其按照标准质量要求抓紧转向绿色食品生产。三是加快进步型小企业发展。对一些尚未形成规模,但科技含量高,具有市场前景的绿色食品加工和营销企业如:燕顺斋、科锡羊业、佳源肥料等企业要及时扶持。通过完善机制,提高绩效,强化管理,加强技术改造、挂靠联等措施,使其真正成为带动能力强的加工龙头。四是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围绕全市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地方拳头产品,以骨干、龙头和资产为核心,按照优化配置、集约经营、规模发展、降低成本的思路,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外引内联,把相关企业联合起来,最终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逐步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较大型企业集团。五是处理好利益联结关系。全市龙头企业要通过合同契约、技术指导、定向服务、组织收购、加工和销售,形成企业、基地、农户三位一体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的原料生产供应和加工销售格局。

(三)实施品牌战略,促进绿色食品相关产业的发展。品牌是企业的灵魂,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要坚持以质取胜,大力实施通辽市绿色食品品牌战略。一是品牌扶持。对通辽市已获A级和AA级的绿色食品和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要进行政策倾斜,重点扶持,鼓励生产者争创名牌,使之尽快形成产业化经营。二是品牌整合。对质量相同,区位相近,自然条件相似的绿色食品进行品牌整合,每种产品可推出一两个品牌,其它的同类产品都可通过一定程序加盟使用。三是品牌宣传。围绕我市绿色食品的特点,通过商业广告、产品展销、“818”赛马节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公众的介绍和引导,提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力争用3年时间,全市要创出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名牌绿色食品群体。四是品牌保护。全市绿色食品生产企业都要及时办理商标注册、产品原产地标识。用商标和产地标识保护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带动名牌的创立。五是品牌营销。全市农畜产品生产企业都要坚定树立名品意识,认真研究市场和需求,密切跟踪和分析研究国际农产品贸易中技术和绿色壁垒,并依此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加入全国绿色食品批发市场营销网络,利用信息平台开展网上销售,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营销网。六是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按照严格标准,提高品质,跟进开发,配套服务的原则,大力促进全市生物肥、生物农药、包装、储藏、保鲜、运销、市场开拓等绿色食品相关产业的发展。改革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

(四)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开发力度,提高绿色食品的技术含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的决定因素。通辽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将绿色食品特有的生产程序同现代科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集中力量搞攻关。要针对我市绿色食品产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组织有关部门和各方人才智力,联合攻关,开展科技研究和推广应用。全市要尽快推出一批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优质、高产、高效、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和与之配套的先进适用栽培技术、饲养技术和加工技术。二是搞好良种选、繁育。市有关部门和涉农站所要认真抓好作物、畜禽、水产品优质高效品种的选育和引进试验,培育新品种,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提高良种普及率。三是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全市农产品企业要积极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农产品保鲜、加工、包装、储运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和拳头名牌产品。要抓典型,在全市选择一批效果显著的绿色食品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重点加以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加入先进管理和质量认证体系。全市企业要在产品品种、质量、等级上下功夫,把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和管理措施贯穿于生产各个环节。按照国际绿色技术、环境、包装、卫生检疫要求争取加入HACCP即“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食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ISO9000、ISO14000国际质量认证体系。五是搞好培训、考察、人才开发。要通过绿色食品技术、管理标准培训,组织有关人员到区内外科研单位和深加工企业进行学习考察的办法,以及吸引大专院校毕业生到本市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可以通过聘请一些专家作顾问或兼职等办法,吸引人才参与我市绿色食品开发。六是激活科技人员。要改革我市传统的农技推广模式,积极引导科技人员与农民开展技术承包,实行技术推广与经济报酬挂钩,促进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技术开发、推广与经营的有机结合。

(五)增加资金投入,促进绿色食品的开发。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是加快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多种形式加大资金投入。坚持以全市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牧民投入为主体,通过开展融资入股、原料入股、设备入股等形式,增加龙头企业和农牧民的投入比重,尽快形成多形式、多渠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鼓励引导市内外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个体私营企业的资金向绿色食品产业流动。二是财政金融部门加强扶持力度。本着“欲取之、先予之”的原则,市政府和驻市金融机构要把扶持绿色食品开发作为资金投放的重点。有关部门要调整现有农业资金投向,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额的启动资金有偿流动使用,重点用于骨干龙头项目和生产基地及种养大户建设。全市生态建设、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投资以及支农周转金、农业产业化等专项资金,应重点向绿色食品产业倾斜。三是广泛吸引外资。我市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大吸引区内外、国内外特别是国外资金的力度,投入绿色食品开发,扩大利用外资开发绿色食品的质量、数量和范围。现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如德国正在中国实施中德合作中国西部干旱地区有机农业发展项目,并已在我区的巴盟磴口实施,现还在寻求其它的合作对象。

(六)加强质量标准建设和监督检查,逐步实现绿色食品生产和国外对接。产品质量标准监督检查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要以市商检、技监、环保、质保、土肥等有关科研和监测部门为依托,尽快向国家申报建立通辽市绿色、无公害食品安全质量检测监测中心,配足专业技术人员,购置必要的检测设备。加强绿色食品初级产品和终端产品抽检抽查,严格检测和评价绿色食品生产的各项技术指标和生态环境。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逐步加快通辽市绿色食品生产与国外对接。根据美国市场重点开发生产食、药两用的绿色食品;根据德国与欧盟国家市场,重点开发小杂粮、坚果类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根据日本市场重点开发生产蔬菜、山野菜、食用菌类绿色食品。根据世界农产品市场的价格信息,全市要下大力量发展以养牛为主的食草型畜牧业,努力把我市建成全国绿色食品生产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