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和管理学

管理和管理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和管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和管理学

管理和管理学范文第1篇

教学常规管理;人本管理;校本管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促进师生共同、全面发展的教学常规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许多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暴露了不少问题:如,强调规范化而忽视了管理过程中的人文因素,注重所谓的 “创新”而忽视了常规管理的落实,管理思想落后,过分量化,唯分是命,形式主义,管理过程僵化等等。这些问题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也影响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管理更要人性化、校本化,就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学校常规教学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既包括“以教师为本”,也包括“以学生为本”。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在课堂中师生形成共同体,共同成长、发展、进步。

1. “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为本”是指对教师的人本管理,体现在对教师及其劳动的尊重与信任,对教师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对教师生活质量的关心等。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虽然教学管理者对“以人为本”的理念已广为接受,但在实际教学常规管理过程中还是“穿新鞋走老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当查阅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时,大量量化数字、条条框框、惩罚性措施等跃入眼帘。例会上通报批评的是教案、作业、听课记录不规范的教师,所带班级考试成绩排名最后的教师,升旗、开会迟到的教师。对教师的人本管理,即尊重教师人格,信任教师人品,关注教师的需求,关心教师的生活,倾听教师的意见与建议,鼓励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肯定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就是把管理对象当作“人”,把人和事的管理和谐统一,避免规章制度中一些死的条条框框把“活”的人限制“死”;给教师足够的创造空间,鼓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倡导个性化教案;信任教师,鼓励教师参与教学常规管理,参与本校政策、规章制度、规范的制定与修改;教师工作中出现错误,要主动耐心地倾听教师解释,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了之;为教师构建发挥潜力和特长的平台,实现教师的自我发现、自我发展,带动学生、学校的大发展。

2.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是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管理。简言之,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首先,教育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不能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放弃部分学生,要承认、容许并尊重个体的差异性,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类学生:(1)智力发展迟缓的学生;(2)学困生;(3)犯过错误的学生;(4)性格孤僻被孤立的学生;(5)有身体缺陷的学生;(6)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因此,教学常规管理中要注意教师教学目标、作业层次性,同时更要关注全体,尊重个体,以实现个体生命的最大发展、最大价值为己任。其次,除学习成绩外,还要关注学生心理状况、情感体验、身体成长、品德习性、兴趣培养等。教学管理要促进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不仅收获丰富的学科知识,而且使学生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管理过程关注学生主体性地位,变被动的、静态的学习为主动的、动态的、生成的学习。

二、确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校本管理,即以校为本的管理,指“以学校为本体,以发展为主旨,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校本管理在管理形态上表现为内控管理,在方式上是民主管理,在目标上是个性化多元化管理,在本质上是自主管理。

1. 校本管理是自主化的管理。即学校拥有一定的自,其本质是管理权力的下放,管理重心下移。在校本管理理念下,学校有权利决定课程(下转131页)(上接132页)安排、教材的选择、师生的管理等等,这样才有利于学校实现功能管理到效能管理的转变。

2. 校本管理是人本化的管理。学校管理的要素包括人、财、物、时、空、信息等,但在这诸多要素里“人”才是管理的核心,因而校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以人为中心,首先要满足人的需求。改革浪潮中的新星——南宁三十七中施校长曾说过:千方百计的为教职工谋福利是学校领导的重要工作。此外,还要注重提高主体人的素质。人的才能、智力、思想等素质是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管理的主要内容。学校的发展依赖于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而人的成长是一个历练的过程,要注重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满足当前的需要,更要考虑未来的发展。所以,无论是对学生的培养还是对教师的培养,学校管理者都要关注可持续性发展,以满足他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为需求,今天的发展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3. 校本管理是个性化的管理。学校在拥有自主管理权的同时,要努力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特色道路。自己是什么样的学校?走什么样的道路?以校情为基础,完成个性化的校本培训,开展独具特色的校本教研,形成特色的校本课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管理一个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管理。由此可见,管理者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对教学乃至一个学校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教学思想管理,学校教学管理者,尤其是校长。要加强对全体师生的思想引领、理念塑造、文化构建,在管理过程中要尊重人,尊重学校实际情况,把人本管理与校本管理相结合,走特色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1]胡东芳.教育新思维——东西方教育对话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巍.构建全新的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新理念[J].科教文汇,2008(8).

管理和管理学范文第2篇

旅游管理哲学理念属于管理哲学的一个门类,它是指从旅游管理的愿景和远景视角,将旅游管理理论和旅游管理实践有机结合,经过理论升华,上升到哲学层面形成的,对相关理论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念。将旅游管理理论进一步研究,实现理论的进一步升华,实现理论的概括性和普遍适用性。这也是旅游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研究目的

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研究,需要站在宏观的视角上,对旅游管理的整体理论、旅游管理的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力求寻找其中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力求寻找旅游管理理论和实践所独具的系列价值理念和行动准则,从而得出具有哲学意义的旅游管理哲学理念。

三、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理论定位

与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特征相关的学科领域有管理哲学、企业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或行政管理哲学理念)。其中管理哲学相当于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的上一级学科,企业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或行政管理哲学理念)相当于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的平级学科。管理哲学的哲学理论源泉是全体管理领域,包括旅游管理领域;企业管理哲学的理论源泉是企业管理领域,行政管理哲学(或行政管理哲学理念)的理论源泉是行政管理领域。企业管理的研究对象针对单体企业或一个相对独立的企业群,如普通企业、企业集团、企业联盟、具有共同股东的多个联动的独立公司;行政管理的研究对象是政府的自我治理和社会治理。

旅游管理学科建立之初借用了企业管理的部分理论和部分行政管理的理论。经过漫长的理论发展,旅游管理学科获得了深厚的学术积淀,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旅游管理理论界以外的人一般能够注意到旅游管理理论体系包括旅游企业管理理论和旅游行政监管理论,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行政监管也是旅游管理学习者的主要就业方向。但认为旅游管理理论仅包含旅游企业管理理论和旅游行政监管理论是对旅游管理理论了解尚未深入的人的看法。在现代旅游管理理论体系中,旅游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旅游行业和旅游现象相关的各种本质性规律,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行政监管是旅游业的部分外在活动,旅游管理理论的研究领域不仅包括这些外在活动的规律,更要研究掩盖在外在活动现象之下的本质性规律和不具有明确现象的本质性规律。旅游管理理论的核心研究目标是探寻旅游行业存在和发展壮大的本质规律。相对于旅游行业存在及发展壮大,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行政监只是必要条件中的极少数条件,旅游行业存在及发展壮大的充分条件的总量远大于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行政监这两项必要条件。

如某些区域旅游企业运营质量较高,旅游行政监管也很到位,但旅游业仍无活力,本质在于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这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只起到合理引导旅游业发展动力的作用。旅游行业存在及发展壮大取决于旅游行业的客观基础依照其发挥作用的规律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的动力。这些动力是旅游产业的生命之源。研究旅游行业的客观基础发挥作用的规律的理论包括旅游业与国民经济收入的关系、旅游业与国民工作环境的关系、旅游业与基本物质生产型产业的关系、区域区位特点及旅游潜质对区域发展旅游业的影响等。以旅游管理理论的早期特点代替旅游管理理论的现代特点,以旅游业的经营管理特点代替旅游业的理论特点,仅注意到关于旅游业具体运转的理论而忽视使其得以存在的基础性关键理论,是对现代旅游管理理论的过时和片面看法。

管理和管理学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在中小学管理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取得了很多成果,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但是,由于学校的管理相对来说是比较封闭的,学生的活动仅仅局限在很小的范围,但是实际情况是学生需要与外界社会进行接触,那么要让学生和谐发展和健康发展,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不断有人提出家校合作的概念,这样的合作能够很好的促进学校学生的管理,有利于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

1.有效的家校合作能够促进学校管理的改进

1.1 社会发展需求

现代社会可以说是很复杂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青少年接触社会和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也更加多元化。而网络具有两面性,不仅对学生发展有好处,但存在很大的弊端隐患。如果学生能够利用网络的好处,那么能够促进其发展,但是沉迷于坏处,就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破坏。学校的管理在校时能够发挥起其作用,但是在校外,就需要家长对学生动态进行关注,能够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学校和家庭共创和谐教育。

1.2 家庭发展需求

长期以来,很多家长是忽略家庭教育重要性的,他们认为,学校应该尽到管理学生的全责,故而家庭教育失调,而青少年正处于一个迅速发育和变化的过程,家长如果不注重对其教育,那么很可能学生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造成悲剧。所以学校应该注重宣传和倡导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家长可以从学生的变化和表现反应到学习,学校也会改变其管理教育模式,家长也可以从学校学的教育方式,提高其教育素养。这样学校和家长能够合作教育,互相促进提高。

1.3 学校发展需求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加注重学生的教育。所以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有利于学生走出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出课堂。其实很多教育是学校给不了的,但是家长能够在家庭或者学生生活中很好的完成教育。因此,家校合作需要遵从“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原则,学校通过家长建议丰富学校教育,家长能够将学校教育引导孩子实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技能,这样的教育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向素质化发展,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家校合作对学校管理改进的措施

2.1 明确教育责任和共同教育

学校要需要加强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具体的方式可以是采取家长会的形式,或者班级家长聚会,教师将自己的教育方式理念告知家长,提出不足,并向家长灌输共同教育的理念,教育是学校和家长共同责任。通过沟通和交流,学校能够及时从家长那里获得学在校外的表现,同时,家长也能够获得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现。这是一个双向互利的过程,是对教育效果的检验,还是对教育的一种推进,改善中小学的教育管理。学校和家长共同承担教育,家校合作能让中小学教育更加完善和全面。

2.2 强化监督管理和评价标准

学校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家校合作体系和方式,成为一套有用的具有真实效果的指导体系。这样就能够保证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在不影响家长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前提下,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决策和模式制定,对学校教育和对中小学生的管理提出建议和指导,综合学校教学,改进学校管理。具体的实施可以分配到每个班主任和代课教师的手中,让家校合作实质开展,有效促进学校管理。

2.3 家校合作促进师资专业化

家校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监督,家长通过学生课业能力、实践能和思想教育的表现评判学校教育,在这种监督下,学校和教师在学生管理和教育上会更加伤心和负责任,有时候,家长的监督是最有效的。学校可以适当考虑让家长对学校教师的教育管理进行考察,将家长的评价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内容,这样对中小学管理的改进具有重大的意义。

2.4 丰富教育管理内容拓宽途径

目前在很大范围内,学校和家长都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和课业的能力,忽略学生时间自理的发展,忽略学生全面发展。家校合作动员多方面的力量合作,扩大合作,拓展学生发展管理指导途径。学校和家长在思维和认识上应该有所提高,利用不同的资源信息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进行教育规划,学校在学生课业提高的同时加强实践锻炼,家长辅助合作,增加学校管理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管理和管理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心理学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益国际化 ,面对全新挑战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可以说 ,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第一资源。与此相应,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问题已经成为理论界和企业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一门直接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心理学理应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心理学研究人力资源问题的视角与特点

作为以个体心理活动规律和机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心理学在介入人力资源问题时应该表现出个体关怀的特征。所谓个体关怀有两层含义:一是心理学是从微观的层面上来选择或理解问题的,比较关心企业管理各个环节上与人有关的具体问题;二是心理学是以人为中心来思考和解决人力资源问题的,对人身上存在的弱点和不足持较为宽容的态度,天然地具有人性化关怀的倾向。具体而言,心理学的个体关怀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基础研究方面,心理学工作者与其他领域的人力资源研究者有不同的选题取向和方法学偏好。心理学工作者比较关心人力资源“要素”的研究。人力资源是由个体组成的,所以个体是人力资源的基本单元;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心理状态和特点,所以个体的心理状态和特点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要素。心理学就是以个体心理状态的改变和意识水平的提高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它从来不去预断或妄断人的心理状态或意识状况,而是在搜集事实或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或概括出有关的判断或结论。在实践操作方面,心理学在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中涌现出来的各类实际问题时,有独特的着眼点和分析框架,从而导致与管理学不同的解决方案。企业在出台任何一项管理措施或政策时,都应该顾及到员工的心理感受以及这种感受所产生的行为后果。有眼光的企业家应该有“个体关怀”的情怀:从组织绩效的角度看,每个员工都是企业利润的创造者,关心员工就是自己;从员工发展的角度看,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一种“产品”,关心员工是企业家的职责。

二、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就意味着对人的改变

笔者认为应该改变的是人的意识。行为是制度和规章的产物,而且具有高度的可模仿性和易获得性,你只要告诉员工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他就能够按照你的要求将有关的行为实现出来。然而,这样的行为是短效的、被动的,有时还会走样和变形,因为它没有员工意识的参与和支撑。素质是一个很难从操作意义上界定的概念,所以我们也很难提出或制定一种改变员工素质的理论或管理方案。素质还是一个带有个人评价意义的敏感概念,当我们试图改变或提高员工素质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设定他们的素质是偏低的,这有可能引起偏见、歧视等方面的伦理问题。而且,素质是否可驯化或改变的问题,在学术界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重点也应该放在改变和提高员工的意识上。当一个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够自觉地、主动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义务和工作责任并力图成就一番事业的时候,其人力资源的能量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事实上,员工的思想意识一直是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中备受重视的问题。心理学本身就是关于人的意识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所提供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柔性化、合理化、有效化、科学化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理学工作者也有责任和义务将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运用和推广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实践中,以干预和提升员工和管理者的意识水平。如果说组织行为学可以更多地干预员工的行为的话,那么心理学就应该更多地干预员工的意识。

三、要认识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同于原来的人事部

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上,不存在现成的教条,所以也没有哪种实务训练可以教会你解决一切问题的成规。每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业者都不应该试图成为管人的“匠人”或“技师”,而应该试图成为管理的“大师”或“设计师”。这就不仅需要对人性和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深刻的体悟和洞察能力,而且需要具有高度的移情能力和对来自各方面压力的抗拒力,当然也需要高超的与员工“周旋”的能力和控制员工行为的艺术。这是一种更难达到的境界,是一种素养,而不是一种技能。只有经过长期的“修炼”,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正是在这一点上,心理学表现出了自己的优势。它或许不会告诉你在何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但它一定会告诉你比这更有价值的东西。心理学是关于人和人的精神活动的一套观点体系,它能够改变你关于人的基本态度,提升你对人性的体悟能力;心理学是一套理解人的方法论体系,它能够教给你看待和分析人的基本思路和一般原则;心理学是一套研究人的方法体系,它能够让你用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手段去接近人、了解人。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系统地掌握心理学理论和接受心理学训练或许比掌握实务或案例更加重要。

人力资源管理或开发领域就是心理学可以干预但尚未有足够和适当工具加以干预的领域之一,尚需心理学工作者做大量的工具化的工作需要强调的是,当我们说把心理学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工具时,决不意味着要把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变成直接干预和影响员工意识的戒律或训条。没有任何戒律或训条可以改变人的意识。人的改变需要更加隐蔽、间接、巧妙和艺术的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及其他旨在影响人、改变人的工作中,应该有心理学的工具,这些工具应该具有隐蔽、间接、巧妙、艺术的特点。如是,心理学才能对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及其他应用领域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永芳: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一条独特途径[J].心理科学, 2005,(03)

[2]李佑颐赵曙明刘洪: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管理和管理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管理学;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发展路径

一、相关研究述评及引言国内外学者对于管理学发展的研究,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用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进行传统的阶段划分,表现不同历史时期的管理学发展,如郭咸纲的《西方管理思想史》(1999年);二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展示管理学的发展演变路径,如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1979年);三是以某种或某方面管理思想发展进程为主线,如魏文斌的《第三种管理维度:组织文化管理通论》(2006年),挖掘管理学由经济人、社会人向复杂人转变的管理学演进路径。

第一种研究方法最为常见,这种对管理学进行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阶段划分得到了管理学界的一致认可,绝大多数管理学教材都是按这种方式来讲述的;第二种研究方法最为复杂,有点类似于历史学,甚至可以是世界历史的编年史,从古希腊人的管理思想、古代中国的管理思想、文艺复兴时的管理思想讲到现代管理思想丛林,有利于学者对管理思想从古至今的发展进行细致的研究;第三种研究方法最有创建性,可以只研究某种或某方面管理思想的发展,挖掘其内涵和意义以及对整个管理学的影响,往往能够另辟蹊径。本文依从第三种研究方法,尝试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又译作“理性论”和“经验论”)的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的发展路径。

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大部分研究针对从科学管理开始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管理学发展,本文的研究范围也是如此。

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的发展路径,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是从该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发展之所以成为可能,在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是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形成的最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虽然不少学者认为当代西方哲学主要存在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对立,也可以据此来研究管理学的发展。例如我国学者罗珉所说:“管理学从一诞生开始,就有两个理论范式主导着它的发展,或者说管理学的发展一直存在着两个侧翼,这就是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1]。但是,这两种范式并不是各自孤立、特立独行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江天骥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一文中指出:“关于现代西方哲学中所谓‘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相对立或平分秋色的理解是不恰当的。……仅就有较大影响的学派来说,情况是相当复杂的。”[2]而不论现代西方哲学如何发展,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争是一个公认的划时代的理论标志,并直接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最为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我国学者李醒民更进一步论证说:“整个科学的历史是在理性论和经验论的张力关系中展开的”[3]。因此直到今天,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仍然有可资借鉴的宝贵价值,可以从中探索管理学发展的路径。

二是从该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发展之所以成为必要,是因为管理理论丛林的存在。孔茨在1961年和1980年两次分析了管理理论的丛林现象。他认为如果管理丛林继续存在,将会使管理工作者和学习管理理论的初学者如同进入热带丛林中一样,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出路[4]。随着丹尼尔·雷恩、劳德·小乔治、哈罗德·波拉德等继续对管理理论丛林进行分类[5],问题似乎越来越复杂了,丛林越来越茂盛。但不论管理丛林如何产生,也不论研究管理的角度和方法如何不同,我们还是要依靠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研究管理。因此,考察不同管理学派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关系,就为对不同的管理学派进行梳理提供了哲学基础,使我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管理学的发展。

二、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近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经典划分,指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大陆理性主义者和洛克、贝克莱、休谟等英国经验主义者之间的对立和区分。前者中还可以将伯朗士等后笛卡尔主义者包括进来,后者中还可以将培根、霍布斯包括进来[6]。在现代,一般认为罗素、艾耶尔、维也纳学派(逻辑经验主义)等是经验主义的主要代表。当然,和以叔本华、尼采等人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哲学相比,上述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却又都成了“理性”的代表人物了。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分歧体现在三点:认识论、方法论和可靠性。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根本分歧就是认识论,焦点在于知识的来源问题。一般地说,经验主义者都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否认“天赋观念”。与此相反,理性主义者则否认正确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天赋观念”。但是,在关于认识的来源问题上,传统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也各自存在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国学者邹化政在《〈人类理解论〉研究》中指出:“对经验论来说,认识是否单纯是感觉的变形,是否只起源于感性,而不同时起源于理性呢?”“对唯理论来说,思维的能动理解作用是否是天赋观念,是否认识只起源于理性,而不同时起源于感性呢?”[7]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在认识来源问题上的对立,已经蕴含着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的不同理解,即产生了不同的方法论。近代经验主义的拓展者培根从知识起源于经验这一原则出发,形成他的由个别的感性经验上升为普遍必然性认识的“归纳法”,这就是培根的“新工具”。与经验主义相反,近性主义的奠基人笛卡儿认为,在追求真理的出发点上,必须首先探求出一种无可怀疑的原则,并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去形成普遍性的思想。这就是笛卡儿的新演绎逻辑。

一般认为,笛卡尔的理性演绎法和培根的经验归纳法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方法论的典范。

对于知识的可靠性,理性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都确信自己获得的知识更加可靠。唯理论者斯宾诺莎极力否认经验知识的可靠性。他继承笛卡儿的认识论思想,把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感性经验知识;第二类是推理知识即逻辑演绎;第三类是理性的直观。他认为:“只有第一类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类和第三类知识是必然真实的。”[8]而罗素则说:“……在针尖似的逻辑原则上按倒金字塔式竖立起一个演绎巨厦,但是这个建筑不牢稳,哪里微有一点裂疵,就会使它坍倒瓦解”;“经验性的金字塔基底落在观测事实的大地上,什么地方出个裂口可以修缮而不至于全盘遭殃。”[9]认为理性主义体系一旦某一原则或原理被证伪,则整个体系化为乌有,而经验主义体系即使有些东西被否定,但就像金字塔抽去几块石头一样岿然不动。

根据以上论述,可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列出表1。表1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认识论理性直观经验知识方法论理性演绎法经验归纳法可靠性原则证伪则不可靠相对可靠和易调整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导入到纷繁复杂的管理理论,进而分析和判断不同管理理论的不同倾向。那么,如何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要区别引入管理学中呢?这就需要分析管理理论的产生和研究过程。我国学者扬义在《现代中国学术方法综论》一文中提出了“社会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论框架:不同的本体论前提和认识论基础决定了方法论,方法论又决定了研究模式和方法,而研究成果的评估和应用最终反馈到对本体论前提的认识[10]。

对应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可靠性,可以考察管理思想或理论的创建原则(认识论基础)、研究方法(体现方法论)、评估和应用(可靠性的佐证)。创建原则充分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者的认识论基础,是判断其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基本来源;分析建立管理理论采取的研究方法,能够进一步确认其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立场;检验理论的可靠性,则可通过考察管理理论的应用情况和变化,辅助判断其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倾向。

以上划分的难点在于研究方法。根据科学研究方法的最基本的分类,研究方法可以从定性、定量、定性定量结合的维度加以划分。由于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目前学术界对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并没有公认的定义。另一种对方法常见的区分是思辨方法与实证方法,这也是科学研究中两种基本的研究范式[11]。自从管理学诞生之日起,实证方法、社会建构方法、比较方法、思辨方法等各学科的研究方法都被引入到管理研究之中,甚至后实证主义方法、解释或诠释方法、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方法等后现代哲学方法都已经出现。同时,不同视角和准则又会得出不同的分类。例如,按论证方法分为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按研究功能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按研究目的分为描述型研究、解释型研究、规范型研究[12]。不少人将实证研究对应规范研究、将理论研究对应基础研究,都是对管理学研究方法有误解所致。

对于管理学研究而言,演绎法和归纳法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而演绎法和归纳法正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方法论的典范。华莱士模型充分展示了管理研究过程,理论推理、经验论证及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互动,形成了研究工作的良性循环我们可以做包括一个完整循环的研究工作,但有些情况下是重点做研究循环中的一部分工作。将华莱士模型按照水平轴线上下剖开得到的结果,是常见的区分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方式。

按照演绎与归纳为一维、理论与实证为另一维的划分,可以发现学术活动有四种基本类型[13]。实际上,这是一种简化了的华莱士模型(表2)。

本文根据管理学研究者采用的基本研究方式这一角度,将华莱士模型按照垂直轴线左右剖开,可以称之为理性研究和经验研究。

表2学术活动的四种类型(简化的华莱士模型)发现(理论研究)证明(实证研究)演绎发现假说(H)检验假说(E)归纳经验概括(T)经验观测(O)对现有管理思想或理论的考察可知,某些杰出学者完全可以连上述半个华莱士循环都不做,仅仅凭借超强的洞察力和思辨分析,直接构建管理思想体系,而不去或没有条件加以检验,本文称之为纯粹理性研究;对应的,某些咨询类管理学者却仅仅进行经验观测,主要通过案例的收集概括来指导管理实践,本文称之为纯粹经验研究(表3)。表3学术活动的四种类型(增加理性研究、经验研究)发现(理论研究)证明(实证研究)演绎(理性研究)发现假说(H)——纯粹理性研究检验假说(E)归纳(经验研究)经验概括(T)经验观测(O)——纯粹经验研究本文这种研究方法的划分着重于认识论到方法论这一过程,也就是说,先考察其认识论基础,再来分析其研究方法。例如,逻辑经验主义(又称“逻辑实证主义”或“新实证主义”,本文根据我国学者江怡的观点使用“逻辑经验主义”)在方法上强调以逻辑分析为工具,但和经验主义有着以经验为根据的相同认识论,“逻辑分析的方法从根本上把现代经验主义与以前的、更具有生物学-心理学倾向的经验主义区别开来了。”“是在经验还原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14]因此,逻辑分析或推理既是理性主义的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是经验主义尤其是逻辑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

只不过,逻辑经验主义的逻辑分析并不是某种理性演绎法,而是基于经验研究的逻辑分析,其认识论基础仍然是基于经验主义的。

在明确了体现方法论的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后,管理思想或理论的创建原则(认识论基础)、评估和应用(可靠性的佐证)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划分,不再详述。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见表4,研究方法有些部分参考了艾尔·巴比的《社会研究方法基础》对演绎式与归纳式理论建构的探讨[15]:表4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理性主义的管理学经验主义的管理学创建原则确立基本原则或观念然后理性构建来自实践经验然后加以总结证实研究方法理性研究:推理演绎、逻辑推理、哲学思辨、感悟思辨、数理建模等方法经验研究:经验归纳、基于经验的逻辑分析(逻辑经验主义)、比较分析、实地调查分析、实验分析等方法评估和应用多数无法证实;新的原则取代大多可以证实;可以不断调整在考察不同管理学派和理论时,其创建原则是基础,辅以对其研究方法的分析,就能大体确认不同管理学派和理论的倾向。一般情况下,通过对创建原则和研究方法的考察,就基本可以确定某种管理理论是理性主义的还是经验主义的。在必要情况下,本文才会分析具体管理学派和理论的评估和应用,即检验理论的可靠性,为其理性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倾向性进行佐证。

虽然确立了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方法,但当我们考察具体的管理学派或理论,就会发现他们的研究方法并不像是非判断那样非此即彼,而是有一些交叉和共同的东西。这正如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从彻底的两个极端走向肯定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的各自合理性。比如,理性主义者一般并不否认经验是知识的一个来源,也会采取比较分析等方法;经验主义者也承认一定范围内理性演绎的必然性,例如逻辑分析。当然,在基本认识论的层面上,双方的区分还是十分明显的。

某些管理思想或理论的形成是一个完整循环的研究工作,抑或是实证研究或理论研究的半循环,都会和理性研究或经验研究发生交叉,就必须先考察其认识论基础,再来合理分析其研究方法。因此,本文针对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划分,只是试图说明管理学各学派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倾向,一定意义上是为了对管理学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提供方便。

三、管理学的发展路径

自从现代意义的管理学开创直至成熟以来,各种管理思想、理论、学派层出不穷,尤其是二战后的管理理论丛林阶段更为复杂,不少学派还发生了研究方法的巨大转变,对这一阶段不同的管理学派进行梳理,对于管理学发展路径的分析至关重要,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本文分析,管理学的发展路径可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经验主义起源阶段、理性主义发展阶段、

经验主义回归阶段。

1.第一阶段:经验主义起源(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虽然从历史上看管理与人类社会几乎同时产生,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的社会生活就离不开管理,但是直到19世纪末叶才在管理实践中出现了现代管理学的开端。泰罗于1911年撰写了《科学管理原理》,总结出了一套企业管理理论:科学管理——泰罗制。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来自实践和前人的经验,“是管理思想上的一次大综合,这里面蕴含着很多人的心血和经验。”[16]而法约尔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总结出了十四条原则、五种管理职能,创立了组织管理理论。

泰罗和法约尔等人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在20世纪初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起了很大作用,但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劳动者因素的变化,一个专门研究人的因素、以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应运而生。行为科学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梅奥主持的西屋电器霍桑工厂试验。行为科学的研究,无疑是经验主义的又一次胜利,奠定了初期管理学研究中经验加归纳的典型研究方法。可见,管理学起源于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无论是泰罗、法约尔还是梅奥,初期的管理理论都是从实践经验中得以创建。

从研究方法来看,泰罗的铲铁试验、梅奥的霍桑试验,都是典型的经验主义方法。法约尔的情况有些特殊,他的五种管理职能看上去像是某种理性体系的建构。但法约尔长期任职于企业,他的理论创建原则仍然是实践经验,基本研究方法还是经验归纳和分析,仍然是典型的经验主义的管理学。通过对这一阶段管理理论创建原则和研究方法的考察,可以认定管理学的经验主义起源。

2.第二阶段:理性主义发展(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二战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除了管理学者,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数学家、企业家甚至数学家都积极从事管理研究,创立了许多新的管理思想和理论,出现了孔茨所说的管理理论丛林。

1961年,孔茨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认为由于当时各类科学家的研究条件、掌握材料、观察角度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必然产生并形成不同的管理思路,他当时划分了六个主要学派。1980年,孔茨又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经过近二十年的时间之后,管理理论的丛林不但存在,而且更加茂密,至少产生了十一个学派。在孔茨眼里,这种门派之争为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众多的术语,如管理、组织、决策、领导、交流、人际关系等,由于用法及含义不同,加上本来的模糊性和理解上的差异,造成了“语义学丛林”;第二,学术界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及其所包含的范围,没有能取得一致意见;第三,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是“先验的假设”而予以摒弃;第四,曲解并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第五,管理学者不能或不愿相互理解[17]。孔茨的门派划分,一般被管理学界看作经典,影响力超过了丹尼尔·雷恩、劳德·小乔治、哈罗德·波拉德等人。不过,孔茨毕竟是管理过程理论的传人,有意无意会存在一些偏见。

其实,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崛起,每天都可能有新的管理问题和管理理论出现,丛林只可能越来越茂盛。作为经验论者的孔茨对管理理论丛林的梳理,只是一种简单的归纳与组合,而非建立于哲学基础上的统一与整合。不论管理丛林如何产生,也不论研究管理的角度和方法如何不同,我们还是要依靠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分析管理问题、研究管理理论。从这一哲学角度来思考管理学的发展路径,能够尽可能地抛开门派之争,更为清晰地展现管理学的发展趋势。对这一阶段存在的管理丛林的梳理,限于篇幅,仅分析孔茨第一次划分的六个主要学派,也能够清晰地展现这一阶段管理学发展的路径。

这一阶段,一方面管理学继续依靠经验主义的指导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以德鲁克、戴尔为代表的经理主义学派主要从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方面来研究管理,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是最值得借鉴的,并且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和概括管理经验。无疑,经理主义学派创建原则是基于实践经验,而研究方法和培根的经验归纳法一脉相承。从这点来看,经理主义学派被称为经验主义学派或经验管理学派并不为过,从事比较典型的纯粹经验研究。另外,孔茨根据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重新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孔茨的管理思想非常重视实践经验和前人的经验,他继承的不仅是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还有法约尔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

另一方面,巴纳德在二战前后开创了社会系统学派,提出了组织、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及经理人员职能等独创性的观念。巴纳德和法约尔类似,长期任职于企业,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对他的认识论有深刻的影响,其理论的创建原则大多来自实践经验。但是,从研究方法来看,巴纳德除了经验总结,应用了体系建构、思辨分析等较多理性主义方法,这和法约尔完全不同。可以认为,社会系统学派是现代管理学从经验主义到理性主义的过渡,起源于经验主义,最终倾向于理性主义。到了后期,巴纳德甚至具有纯粹理性研究的兴趣了。

巴纳德之后,以西蒙为代表的管理决策理论拓展了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着重研究为了达到既定目标所应采取的组织活动过程和方法,并形成了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西蒙热衷于纯粹理性研究,通过透彻的演绎分析方法创建决策理论学派,并在管理学界最早提出事实与价值的区别,大力倡导理性对于管理的重要,是非常有代表意义的理性主义者。因此,基于经验主义的管理过程学派成为了西蒙的批评对象。在《管理行为》中,西蒙对法约尔的管理原则进行了系统的、尖锐的批评。他指出,法约尔的管理原则虽然看似简单明了,但内在的逻辑往往存在着矛盾;这些原则缺乏相应的理性证明和推理演绎,所以具有自身的局限性[18]。随后,孔茨在评价管理学各学派的分歧原因时,许多都是冲着西蒙而来的,如“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是‘先验的假设’而予以摒弃;曲解并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

行为科学学派在霍桑试验后,经过数十年的大量研究工作,许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都从事行为科学的研究,逐步完善了人际关系理论。这一阶段行为科学学派的发展,也从经验研究转向了理性研究。例如,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的层次需求理论,主要根据观察和分析,并没有严密的试验材料作依据。以后有的学者试图用大量试验来验证马斯洛的这个理论,却发现马斯洛的说法中有许多缺陷,不能为试验所证实。

另外,伯法通过对生产管理的分析将数学学派或“管理科学”学派推向极致。数学学派把管理看成是一个数学模型和程序的系统,一些知名的运筹学家或数学家就属于这个学派。这个学派的主要方法就是模型推导,也是典型的理性主义学派。这个学派有的人士颇为自负地给自己取上一个“管理科学家”的美名,认为自己才是真正解决管理问题的科学家,这种唯理论倾向曾经让不少管理学者感到反感。

决策理论学派和数学学派的理论,都是典型的理性主义的管理学。他们成功地通过理性原则构建管理理论体系,运用理性证明和推理演绎,使管理学沿着理性主义的方向发展。初期管理学经验归纳的典型研究方法被认为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而理性原则、体系构建、模型推导甚至唯理论成为了这个阶段管理学的主要思潮。

我们还应当注意到,除了以孔茨为传人的管理过程学派,经理主义学派、社会系统学派、行为科学学派都

着起源于经验主义,最终倾向于理性主义的发展趋势。例如,作为行为科学学派得鼻祖,梅奥的霍桑试验奠定的经验加归纳的典型研究方法被他的后辈们纷纷抛弃。

这一阶段,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战略管理之父波特。波特开创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无疑将管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初推上了理性主义的顶峰。波特基于个人洞察力和理性思辨,创建了里程碑式的战略管理理论,“五力模型”、“三种通用竞争战略”、“价值链”等,构成了非常完整宏大的管理思想体系。

3.第三阶段:经验主义回归(20世纪80年代至今)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信息化、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等新的形势,管理出现了深刻的变化。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管理学出现了一些全新的理论和趋势,比较有影响力的有非理性主义倾向、企业再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等。

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非理性主义倾向,是相对于传统管理理论中唯理论的管理思想而言的。非理性主义倾向的主要观点有:批判原有管理理论中的唯理性主义、倡导对管理实务的研究、重视对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可见,非理性主义倾向依托于非理性主义哲学的人本精神,但大量使用经验主义方法如比较法和经验归纳法,非理性主义倾向的本质是基于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例如,威廉·大内经过调查比较日美两国管理的经验,出版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泰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的《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是在集中对80家企业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后写成的。彼得·圣吉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奠基人。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对数千家企业进行研究和案例分析,于1990年完成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练”,指出企业应建立学习型组织,以维持竞争力。软件工程师和管理咨询顾问出身的迈克尔·哈默在总结企业案例研究后,首先提出了“再造”,并于1993年出版《再造企业》,正式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

这些新的管理思想和理论都是基于经验总结创建,采用对比分析、案例分析和调查分析等研究方法,表明经验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地改变了前一阶段管理学思想的发展,经验研究又卷土重来。

美国学者徐淑英(Anne.S.Tsui)教授在2005年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主办的中国管理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会发表演讲,她研究了本世纪以来在《美国管理学会学报》(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上发表的1500篇文章,认为调查研究、二手数据研究、定性与案例研究、实验室研究和准实验研究是目前经常采用的5种管理研究方法[19]。这一数据清晰地说明了当代国际管理学的研究现状,注重统计分析的经验主义方法成为当前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目前这一阶段,理性思辨、体系洞见等理性主义方法渐渐陷入低潮,尤其是唯理论受到非理性主义倾向的强烈批判,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重新成为主流。不少管理学者甚至认为,必须有数据或实证的文章才是理论贡献。我们还应注意到,自从波特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战略管理理论后,管理学界再也没有出现如此需要个人洞见和理性建构的思想体系。

四、结束语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基本观点,贯穿了整个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也必将对今后管理学的发展继续产生影响。通过对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进行划分和分析,管理学的发展路径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经验主义起源(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从19世纪末出现的科学计划管理开始,直到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和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并在梅奥出版《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1945年)前后达到高峰;第二阶段:理性主义发展(20世纪50年代——80年代)。20世纪50年代开始,决策理论学派、数学学派推动管理学的理性主义发展,代表人物西蒙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波特出版《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时期达到高峰,其他管理学派纷纷倾向理性主义;第三阶段:经验主义回归(20世纪80年代至今)。上世纪80年代初,经验主义的回归以《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1981年)和《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1981年)等为标志,《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1990年)、《再造企业》(1993年)都是这一阶段的重要成果,基于经验研究的方法重新成为管理学界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