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建筑工程 检测 质量管理 探讨
随着建筑工程检测进行市场化开放,检测单位如雨后春笋般迸发,建筑工程检测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已经影响到工程的检测质量。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管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实际意义越来越重要。
一、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管理的法律依据和质量保证标准的形成
为了加强我国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管理,立法机构和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建筑工程企业以此建立和健全完善了检测质量管理体系。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充分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他们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感,使他们能够自觉以个人工作质量来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最终促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向更好地方向发展。
1987年3月国家制定并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通过不断补充和完善,形成了1994年的ISO9000族国际标准。GB/T19002―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GB/T6583--92《质量――术语》等国际标准为建筑工程企业提供了寻求发展的途径,能够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建筑工程企业能够按要求完善工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建筑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本地区及企业自身的技术标准和规程等。建筑工程检测质量工作已经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质量检测方法不断改进,检测的装备和环境得以发展,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的综合能力大大提高。
二、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单位主要承担建筑原材料,地基基础,建筑结构、施工,环境节能、道路土工、装饰装修及建筑安装等检测工作。随着检测工程的发展,各种检测项目的所签订的合同和收费标准等都不相同,检测质量管理程序不够明确,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还需要承担纷繁复杂的新材料检测工作,常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以行业和服务为导向发展需求。因此,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意识和过程检测意识不强,出现不规范的谎报虚假数据、制作虚假证书情形,以达到不法分子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第二,检测单位内部业务管理缺失,没有完善和有效的管理措施,造成工程检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第三,,检测单位部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没有能力按要求检测任务。更严重的是部分人员在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为了收取贿赂,包庇建筑商,故意造假,造成建筑工程质量无法保证。
第四,检测记录有失规范。部分检测实验室原始记录的更改各式各样,用刀片刮的、用纸片贴的,用剪刀剪的等等不规范的检测记录更改方式。
三、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管理的发展对策
建筑业正处在飞速发展阶段,随着国家质量管理意识的提高,检测行业发展的潜力和希望很大,社会对检测质量管理的要求更加迫切。检测单位为了适应将来发展就必须做到:
(一)制定并完善检测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
逐步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检测机构管理办法、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试验人员岗位管理办法、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档案管理办法、检测行业自律公约、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信誉档案、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评估制度和评优制度,通过规范化制度建设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管理,激励检测机构不断的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整个行业的管理能力。
(二)提高检测质量管理意识
按照“25国际通用导则”,向国外工程检测行业学习先进经验,并且因地制宜的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检测质量管理模式。结合国家法律法规,进一步制定适应本行业发展的规章制度,规范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管理,以规范检测市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过程中应当做到: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法律法规和验收规范;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必须进行抽样检测。
(三)保证检测质量管理系统化
施工质量控制在措施上要做到:以工作质量确保施工质量、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目前,保证检测质量管理系统化的重要手段就是远程监控手段,设置专门工作人员通过远程监控平台从视频和监测数据对所管理的单位进行网上监管,做到随时对检测单位进行检查,促使检测单位做到自我规范、自我监管、自我约束。
建筑工程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工程检测质量管理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检测质量管理是工程质量过程控制的必备环节,工程检测质量管理是工程质量验收的重要依据。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就会造成没有工程质量,作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进一步抓紧、抓细、抓实、抓好,创造工程质量检测的崭新未来。
参考文献:
[1]韩国波、高全臣,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2]陈俊,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王润东,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探讨,经营管理者(2011年20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管理办法;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letion acceptance, more related to the use of user result and even the personal safety.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unit of blind shoddy jerry, lead t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accident frequency, not only caused a great economic losses, more be called "shoddy school" engineering triggered a bad social effect. So, must be carefully analyses the quality existence question and the reason, and a set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stric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Some quality problems; Manage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从立项、筹备、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监理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经历了多个环节,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过程,由于建筑工程的涉及面非常广泛,根据其内容一般划分为: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与桥梁、水利水电工程等三大门类。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有许多,不仅仅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误差而造成质量事故,更多的外部因素如地形,地质,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设施设备,国家政策以及地方法规等等,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
一、建筑工程质量的定义及内涵
建筑工程质量,是指反应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以及在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的总和。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GB/T50375-20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中的定义及要求,在我国范围内进行的项目建设,必须执行该标准进行施工质量评价及验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应依据建筑工程本身的特点和特性按照工程部位系统的分为地基及桩基工程、结构工程、屋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以及安装工程等五个部分。
二、建筑工程质量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
相对于其他的工业产品生产,建筑工程有着特殊的质量特点:①建筑工程由于其特有的单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自身特定的地质地理环境、设计使用要求和周边系统小环境,因此不像工业产品那样具有统一的标准和控制管理手段可以流水线生产。②建筑工程的不可逆性。它的单一独特性注定了他只能是一次性的生产过程,其质量控制也只能是不可逆的唯一过程。③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往往由于非标准化生产及人为因素造成。④单一成本过高,不存在废品和残次品概念,无法被放弃,只能在质量问题上慎重处理、严格控制;⑤出现所有的质量问题都必须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和修缮,不存在降级使用。
国家标准规定,建筑工程质量应实施目标管理,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在项目开工前应该制定目标,进行质量策划。而其中实施创优的工程还应该在承包合同中明确质量目标以及各方的权利责任。建筑工程的质量应该推行科学管理,强化工程项目的工序质量管理,重视管理的质量保证能力和持续改进能力。根据每个工程部位及系统的不同,应该按照工程质量的特点,从质量保证条件、性能检测、质量记录、尺寸偏差、限值实测及观感质量等五个方面严抓评价及管理。目前建筑工程质量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权责较为突出的问题:
1、设计单位设计问题:①设计不足造成基础沉降。设计单位忽视地质勘察及设计准备工作,未能按工程地基特点进行设计运算,控制沉降系数,对应力裂缝没有考虑相应的结构处理措施,使建筑物沉降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导致建筑物基础整体沉降、不均匀沉降和产生裂缝。②设计错误造成变更过多,延误设计周期及施工周期。由于设计基础及提资环节的错误造成的图纸无法施工,而且在图纸会审时未能发现,设计错误问题要到施工过程中才逐步发现,容易造成窝工及返工现象。③部分设计人员跨专业设计,不熟悉专项标准,比如消防设施及配套标准等,部分土建设计专业人员未能准确理解,导致设计时出现无法满足消防要求的布置。
2、施工单位管理问题:①施工单位管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技术素质低,管理水平差,无能力保障施工质量措施的实现。②施工记录遗漏、遗失,甚至未做记录,到竣工验收时临时补齐,造成施工过程各控制点原始资料无法反应真实质量控制情况。③材料质量控制不足。材料进场时没有进行严格检查,部分进场的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缺少的出厂证明、技术合格证及质量保证书及技术鉴定文件。④基础验槽、钢筋隐蔽及混凝土浇筑等隐蔽工程未按照要求进行隐蔽验收即进行下一道工序,导致竣工验收无法补齐检验检测资料。⑤未严格遵照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施工,缺乏检验手段,遗漏施工工序。⑥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不足,如焊工等专业岗位任用非专业人员,技术岗位没有持证上岗或者一证多用。
3、监理监管责任:①专业水平不足,组织图纸会审深度不足,未能发现图纸错误。②对隐蔽工程及大面积混凝土施工验收及旁站监控不足,导致发现问题无法弥补。例如大型混凝土的空鼓及沙砾现象等,均是监理工程师监管不到位的结果。
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要严格抓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则必须从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及确保施工方案最优化等几个方面作出统筹管理,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办法。
1、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与各相关单位应通力配合,严抓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充分发挥住宅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积极性,通过完善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和推进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和集中攻关,集中解决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各单位个环节问题,鼓励采用先进、适用、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通过不断提升建筑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整体效益,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2、配合国家标准地方应根据实际情况颁布相应的实施细则,采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法,通过制定相关防治导则、办法、指南、措施等对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个阶段进行有效控制。建筑工程全程涉及地基与基础工程、地下防水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地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屋面工程、给水排水和采暖工程、电气工程、通风与排烟工程、电梯工程、智能建筑工程和建筑节能等环节,各个环节具有各自的专业性和独特性,除了使用自身的行业标准外,也必须归属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控制体系范畴,才能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具有系统性、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3、同类建筑产品施行产业化标准模块设计及施工方案。例如变电站、普通民用住宅等可以采用同质设计方案的建筑工程,应该采取标准化模块设计,让建筑工程逐步纳入社会化大生产范畴,做到设计标准化、系列化,建筑施工集约化,项目投资社会化、多样化、专业化,最大程度上规避单一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
4、引进国际建筑工程建设先进经验,创新发展我国住宅建设科学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
5、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协调努力,严抓质量责任。
建设单位应设立质量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加强过程控制和验收管理,履行相关质量职责,对建筑工程建设过程及保修期内发生的质量问题,尽快查明原因并督促采取措施进行修缮。
设计单位所提供的设计文件必须满足抗震、建筑节能、日照、采光、隔声、通风等需求,单位内部质量管理必须满足设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设计成品必须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及各专业行业相关规定。在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对施工单位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从源头上消除质量通病。
施工单位必须对项目实施定期、有效的质量检查和管理,在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标准和防治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并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进行有效实施。
监理单位应当依照通过施工图审查的设计文件,包括重大设计变更重新审查后的设计文件对施工质量实施有效监管。将建筑工程结构质量、使用功能、节能和建筑材料抽检作为监理工作的控制重点,并按有关规定做好旁站监理和见证取样工作。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对质量控制措施是否到位、效果是否达到要求进行专项检查,督促相关单位做好相关的分部检验。
四、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相关人员必须做好各个环节问题的处理工作,让每个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针对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办法必须全面落到实处,才能够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星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存在问题与控制措施[J].科技促进发展,2010年02期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我委实施各类项目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建设项目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工。现根据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甘肃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和《*县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结合我委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实施各类项目的主体为*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三条:在实施各类项目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事,自学接受干部职工和群众监督。
二、实施项目的范围和内容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各类项目是指经国家或省、市发改部门审批立项、由我委独立实施的各类项目。
第五条:本办法所指各类项目包括20__年以来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以及水库移民安置项目等。
第六条:本办法所指实施各类项目的范围主要包括项目的争取立项、建设工程招投标、发包工程、资金拨付、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等环节。
三、实施项目的步骤和程序
第七条:每一个项目获准审批立项并接到资金下达计划后,应首先成立本单位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并确定专人负责项目实施。
第八条:在相关的新闻媒体上招标公告或向施工企业发送招标邀请书。对于投资额度较小或不便于招标的项目,也要采取议标的方式,由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
第九条:严格按照县政府《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的方式和程序,公开进行招标或议标。
第九条:招标工作结束后,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和中标企业签定项目建设承包合同。合同中应约定承包范围、建设内容、建设工期、质量标准、工程造价、付款方式、双方的权利义务、竣工验收等内容。
第十条:承包合同签定后,严格按合同中约定的条款执行,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四、实施项目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第十一条:项目开工建设后,由中标企业在施工现场制作醒目、规范的建设项目公示牌。公示牌应注明项目名称、实施单位、施工企业、建设内容、工程造价、开工日期、竣工日期、甲、乙双方驻工地代表、工程质量监督员或监理、监督举报电话等内容。
第十二条: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合同条款认真组织施工,不得随意变更设计内容和建筑材料,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时,应征得甲方同意。
第十三条:甲、乙双方驻工地代表或质量监督员(监理)必须长期驻守施工现场进行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不得随意离岗。
第十四条:甲方驻工地代表和质量监督员要按照“谁检验、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认真落实技术质量管理程序,隐蔽工程必须具有原始记录及影像记录。每一道工序结束后,甲乙双方驻工地代表和质量监督员(监理)必须在原始检验记录上签字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对于施工单位要求检验的项目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没有非常特殊原因不得延误,如有意延误造成的损失由甲方驻工地代表和质量监督员(监理)承担。
第十五条:所有建设项目全部实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和终身责任制。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负领导责任;甲方驻工地代表和质量监督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人。项目法人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如因质量缺陷造成的损失,由项目负责人、甲方驻工地代表、质量监督员共同承担。情节严重的,要追究相关责人员的责任。
五、实施项目资金管理
第十六条:每一个项目开工建设前,都必须聘请相关的、有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正规的《建设项目预算书》。
第十七条:对项目建设资金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实行专户存储、单独建帐、独立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
第十八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施工合同相关规定,严格按照建设进度分期分批拨付项目建设资金。每拨付一笔款项,都要由法定代表人在拨款申请单上签字,项目负责人和经手人分别在资金结算单上签字。
第十九条:对每一个建设项目,都要预留5%-10%的质量保证金,在项目建成经竣工验收一年后无重大质量问题,再予以拨付,而且要在施工合同中注明。
第二十条:项目完成后,要进行工程决算,并编制正规的《建设项目工程决算书》,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及甲方驻工地代表都要在决算书上签字。
第二十一条:项目建设资金的所有支出都必须附正式的税务发票,属于给个人补助的资金必须附由领款人签名盖章的补助资金发放花名册。
第二十二条:每一个项目完成后,都必须经审计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六、实施项目的监督和协调
第二十三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施项目领导小组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第二十四条:实施项目领导小组各成员要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包括工程设计、预决算、招投标、工程质量、资金拨付、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并勒令纠正。
七、实施项目的验收程序
第二十五条:每一个建设项目完成后,由施工方提出申请,甲方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人员首先要对所实施的项目进行初验收(即交工验收),并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初验收要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县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质量标准进行。
第二十六条:对于达到工程质量标准的,提交上级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达不到工程质量标准的,要责令施工方返工,直到达到标准后再进行竣工验收。
八、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未涉及到的内容,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办理。
关键词:质量管理; 水利水电; 工程
【 abstract 】 quality management is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it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 eternal theme, how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quality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which is both the water front facing workers often think and the subject, i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society,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he problems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ity is to strengthen quality management is discussed.
Keywords: quality management;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众多建设管理者的一个难题。其实,只要能健全质管机构,完善制度体系,建立质控大纲,分清责权界限,充分授权监理,加强监理考核,确保旁站到位,强化随机抽检,严格处理闭合,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控制也不是一件难事。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是我们所面临和经常思考的课题。
一、目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材、机”的投入及管理无法满足施工质量要求
1.1 人员
近几年,虽然水利水电行业加强了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力度,施工、监理、质监等队伍和机构建设大大加强,但质量管理专职人员力量仍较薄弱,专业素质难以满足工程要求。少数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由于业务水品不足及责任心不强,不按施工规程和监理有关规定操作,导致偷工减料现象等。
1.2“材料”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材料采购把关不严;使用不合理;检验制度不健全,质量把关不严;剩余材料处理不合理等现象。
1.3“机械”
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应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操作和维护上的方便性等。
2.施工过程控制不严。
一是精细化管理不足,施工过程工艺作风比较粗糙,缺乏精耕细作,质量缺陷较多。二是措施落实缺位,虽然制定了作业指导书、施工措施等,但未能严格执行并落到实处。三是基础管理薄弱,质量记录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闭合性较差;生产性试验结果整理、分析、总结、改进的资料不全。
3.执纪执法力度欠缺。
虽然国家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多年,但是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一直未在政策层面上得到解决,导致“多少钱办多少事”的现象比较普遍;水利水电施工、监理等有关资质的审查、核准工作也相对迟缓,一部分具备相应条件的水电施工、监理企业及其人员无法参与市场竞争,对各种无证或越级从事工程建设以及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行为的监控和查处也不够及时和有效,制约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提高和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度开展。
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措施
1、提高质量管理意识。水电工程建设投资大、工期长、涉及面广,工程质量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社会问题,是水电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直接关系设计、施工、业主的效益和形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就是质量的实现过程,质量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同时,广泛开展“质量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使每个岗位真正地认识到“质量是建设工程永恒的主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今日的质量是明日的市场”,企业良好质量信誉、合理的质量成本是依赖于各岗位的优质工作,使员工明确岗位质量工作特点、范围,使员工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维护企业质量信誉,通过常抓不懈的教育、培训,使企业员工对施工质量必须达标、创优形成共识。
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要做好质量管理与控制,管理体系是基础。有了体系,就有了程序,有了管理的措施、内容,有了管理的部门和管理的责任人。首先,业主单位要设置管理工程质量的分管领导和具体管理工程质量的部门,分别给予他们管理工程质量、处理质量事故的权利和职责。监理单位应设立专职质量副总监和质量技术保证部,分别确定相应的职责和要求。施工单位从班组到施工队到项目都要形成“三检”组织机构,约定各自的职责,形成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三方并举,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其次,要完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首先,要制定质量管理办法,从总体上约定参建各方在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的职责、权限和义务。其次,要制定工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工序、环节,以及抽检结果、外观质量等各个细节作出奖罚的规定,通过奖惩激励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营造良好的施工质量管理氛围。同时,还应制定设计考核管理办法、监理考核办法或细则、验收管理办法和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并在一个单元工程完成后,及时进行评定,及时整改,为后续单元工程质量的提高指明方向。
3.严格质量控制过程。严格质量控制过程,就是要严格抓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从第一道工序起抓质量,做到质量不留后患,工程不留遗憾。一是要细化事前控制,做到预警防范、准备到位。包括建立预警制度,并结合工程特征对重点复杂部位及重点工序制定相应的施工导则;严格控制检查施工用原材料,从采购、进货、贮存等环节进行层层抽样检查,严格把关;建立“明白卡制度”,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将主要的工艺要求及相关解决措施进行编写,保证现场施工人员人手一卡,以提高操作人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召开技术交底会,工程开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二是要强化事中控制,做到规范纠偏、责任到位。包括严格实行“三检”制度,即施工队技术员进行“初检”,专业施工队质检员负责“复检”,质量办专职质检工程师负责“终检”,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质量检查记录;推行“无建交接”制度,坚持工序传递卡及节点工序会签,保证施工工序间传递时不留质量问题;推行“样板单元”工程制度,通过“典型引路”,带动其他员工、其他部位的进步和提高;实行重点工序质检员旁站监督制度、施工过程奖罚制度等。三是要重视事后控制,做到督促检查,落实到位。包括严格执行检查制度,及时检查处理已发现或怀疑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减少后期处理难度;坚持分析制度,定期召开质量月例会,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或限期整改,并在其后的施工中督促检查、落实;坚持考核制度,实施质量“季考核、年评比”,施工质量与经济利益挂钩,并对重点质量工程实施质量特别奖,保证施工质量管理优质。
4.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在施工过程中要以共同的价值取向为引导,以全员培训为目标、骨干培训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一是编制质量手册,做到质量手册人手一册,对所有进入本工程工地的职工进行进场培训,使其了解工程总体概况和质量总体要求,工程的质量目标、质量体系和质量制度,全面加强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二是在新工程开工前,对新开工工程进行全面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熟知作业内容及质量要求。三是特殊作业人员上岗前,在现场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四是不定期地组织一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工艺专业技术培训,并组织互相观摩、学习和交流,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培训方式,努力提高员工服务技能。此外,对从事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政策法规、质量管理知识、技能、手段的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支专业化的质量管理队伍,并以此推动施工质量管理,提升工程整体建设水平。
搞好项目施工质量,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不断探索质量管理的新途径,探索更好地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是每个施工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有锲而不舍地学习、探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积极开发新的质量控制手段和方法,完善企业管理及技术标准,才能保证项目施工优质,保证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三、结语
搞好项目施工质量,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不断探索质量管理的新途径,探索更好的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是每个施工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有锲而不舍地学习、探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积极开发新的质量控制手段和方法,完善企业管理及技术标准,才能保证项目施工优质,保证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钟庆华:《水利工程质量检查与控制》,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0月。
关键词:地铁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city subway engineering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technical conten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mplex systems engineering, is a huge and complicated. In order to mak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last step, production method and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large construction units must use the scientific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is a profound change, achieve more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ity subway engineering, analyze the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and its content, puts forward the key points and measures of quality control in subway construction, subway project line i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subway engineering provides reference opinions.
Keywords: sub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地铁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为实现特定的目标对所控制的对象采取的计划、监督、检查、引导和纠正,使其处于稳定状态的连续管理行为,基本要求主要有四点:第一,项目质量管理要有明确的目标,由工程承包合同或任务书所明确规定。确定的目标控制活动不能超出一定的资源限定条件,要求被控对象要按预定的轨道和方向进行,对实施工程过程中的要素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制定保证实现目标质量切实可行的、有效的、经济的计划、措施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标准;第二,项目质量控制要有明确的控制主体。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组织起质量管理小组或专职质量检查管理人员,将专职质检管理人员设在项目经理部,负责项质量的监督、检查、指导和验收,以实施项目质量控制;第三,项目质量控制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一种连续的、全面的管理。质量控制管理随着交叉施工的展开而扩大,随着施工的延续而延续。在全过程控制中,特别需要重视对工序质量的控制;第四,项目质量控制要按预定的计划和技术标准实施。实际施工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准备搞优质工程却没有计划和措施,即使有了计划和标准也不执行,施工中只凭经验和想当然。控制活动其实质就是检查施工中实际发生的情况与预定的计划、技术标准相比较是否存在偏差,没有计划和标准,就无法进行控制,这样工程质量的控制就失去了意义。
一、地铁工程的特点与质量特点
1、地铁工程项目是一个投资大、建设速度慢、施工技术复杂、危险因素多、与社会环境间的相互影响大的复杂系统工程,大都属于地下结构物,施工方法和技术多种多样,因此有以下特点:①隐蔽性大,未知因素多;②工作面狭窄,施工工序干扰大;③施工作业的循序性强;④作业的综合性强;⑤施工过程的地质力学状态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是变化的,因此施工是动态的;⑥作业环境恶劣;⑦作业风险性大。
2、地铁工程质量的特点是由地铁工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正是由于上述地铁建设工程的特点而形成地铁工程质量本身具有以下特点:①地铁项目质量形成过程复杂;②影响因素多;③质量波动大;④项目质量评定难度大;⑤地铁工程项目周期长
二、地铁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
地铁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可以依据“TQC”中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管理的理论和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一般性的分析,明确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
1、工作质量的控制。在项目质量控制中,人、机、料、法、环这五大要素,人是决定的因素。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人员素质高低对工程质量影响的表现形式就是工作质量,因此对工作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管理。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因此要通过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树立全员的质量意识,这样才能在质量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自觉行动,才能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个个重视质量的风气,同时要实行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这样才能提高工作质量,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2、工程所用原材物料的质量控制。工程所用原材物料是形成工程实体的原料,也是工程质量形成的基本要素。保证原材物料按质、按量供应和使用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对原材物料的质量控制应采用“三把关,四检验”的制度,即材料供应人员把关,技术质量检验人员把关,操作使用人员把关;检规格,检验品种,检验质量,检验数量。
3、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施工机械设备一般不直接用于工程实体,因此对工程质量不产生直接影响,但不能忽视它的间接影响。所以在工程方案的确定中,选用先进的、可靠的、适用的、符合技术要求的设备,对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对带有计量的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使其达到额定的性能,以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
4、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最基本的内容是工序质量的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并消除制约因素,使工序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工序质量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不稳定性是因人工操作所致,而不确定性是指地铁工程施工不象工业产品的工序那样可以事先确定。地铁工程施工工程量大,共同操作的人员之多及交叉施工的存在,使地铁施工的工序具有连续的相互搭接的特征,控制好工序质量,就要做到对每道工序,每个工作全面实施监督操作、检验把关、预防和检测检验相结合的管理控制方法。
5、产成品保护养护的质量控制。施工周期长和多工种交叉作业的存在,决定工地铁工程施工产成品保护的重要性。分项工程的完成对单位工程来说仅仅是产品完成过程中的一个工序,对已完成分项工程的保护养护对整个工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严格按照规范及操作要求保护养护好已完成的分项工程。
三、地铁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及措施
(一)建立地铁项目施工过程技术管理体系
按照目前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是衡量结构工程质量的主要指标,耐久性指标不像强度指标一般都能够满足要求,具有难以控制的特点。在实际工程建设时,对混凝土裂缝的问题没有引起工程界足够的重视,尤其是混凝土结构的早期开裂是影响结构耐久性的主要问题。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和一定的技术措施,建立相应的技术管理体系,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要求高、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的特点,以质量预控为出发点,确立了对混凝土实施补偿收缩组合控制裂缝的技术路线,在工程建设时期进行裂缝的综合控制,在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进行技术管理的总体思路是“科学的指导,前期控制,过程精品,全面管理”。
(二)建立地铁工程质量控制组织管理体系
混凝土早期裂缝问题已在技术管理措施中得到了有效地解决,但工程的实施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操作者面对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有监理管理办法、供应商的选择办法以及相关接口部位的协调处理等问题,需要一个组织管理体系以确保技术管理措施能在施工过程中得到有效实施。一般组织体系建立包括商品混凝土管理办法、商品混凝土监理管理办法、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履约评价管理办法、混凝土工程实施细则、混凝土生产计划管理实施细则、抗裂防水剂供应流程、结构混凝土质量管理评估办法等。例如,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相关要求,按组织管理体系要求,由物资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及外聘混凝土专家等组成混凝土供应商及原材料生产厂家考察小组,考察商品混凝土生产商资质条件、生产供应力、结混凝土的需求总量、生产与质量管理实力以及集中管理的要求,再经相关部门进行审批能最终确数家合格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商。
(三)钢筋混凝土防水性能的质量控制
用矿山法修建的隧道工程在地铁中应用比较广泛,为达到二级防水的标准,通常是采用防混凝土、全包防水板、埋设渗管、背后注浆等综合防水措施。防止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纹的首
要技术措施是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掺加高效减水剂、选择高压力混凝土输送泵、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坍落度至16cm以下;二次衬砌背后注浆是防水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渗管的设置可以排走进人防水层的少量水体。由于渗管是软管,必须按一定的坡度安装平顺,以使其能起到顺畅排水的作用。注浆孔一般按设计要求预留,也应在集中漏水点、施工缝处加钻注浆孔,钻注浆孔时严禁穿透防水板,拱顶注浆管需设逆止网,防止浆液倒流。施工缝的处理除凿毛外,还加设了遇水膨胀止水条措施,加强施工缝的处理及止水条的工艺控制,粘贴基面必须平整,止水条的敷设工艺要求高,固定必须牢靠,应有一层砂浆层来封填止水条周围的凹槽和空隙。防水板的敷设质量重点在于纵横交点处、补疤等不能使用热合机的地方。以上综合防水措施实施后,对于仍然存在的渗、漏水的情况,还必须反复实施补充充填注浆或化学注浆等措施,最终达到二级防水标准后才能验收移交。
(四)强化地铁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