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壮族的民俗文化特点

壮族的民俗文化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壮族的民俗文化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壮族的民俗文化特点

壮族的民俗文化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料库;民俗文化;节庆名称;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56-02

一、引言

广西民间节庆繁多,大体一年之中,大节以十数,小节以百计,世人有“四季皆聚庆,无月不过节”的俗谚。节庆的形式和内容多姿多彩,地方特色浓溢,民族特点鲜明,是广西各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庆有祭祀、时令、交游、纪庆等节会之别,涉及生产、生活、宗教、民族历史等方面的内容,或娱人,或娱祖,或娱神,或三者兼而有之。广西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其中壮族的歌节、瑶族的盘王节、苗族的苗年、侗族的冬节、仫佬族的依饭节、毛南族的分龙节、回族的库尔邦节、京族的哈节、彝族的跳公节、水族的端节等最具代表性。这些节日因各民族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差异而各展风韵,节俗迥异。当今的许多传统节日,多姿多彩的歌舞文体活动已经成为节日的主题,既保留浓厚的民族传统,又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新的时代内容。

在国内的民俗文化翻译研究中,丁树德(1995)就民俗名称的英译进行了深入研究。蒋红红(2007)提出要重视民俗翻译中的文化身份问题和不可替换性,并挖掘深层结构。马慈祥(2009)就民俗文化词语的可译性提出翻译策略。麦红宇等(2012)对广西民俗文化词典英译进行了案例分析。在广西的对外开放和交流中,少数民族民俗节庆是对外宣传的重点,其中节庆名称的翻译就是外宣的名片。本文将通过自建语料库分析广西少数民族民俗节庆名称的翻译方法,来进行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研究。

二、基于语料库的民俗节庆词翻译研究

严复先生语:“一名之立,旬月踟蹰。”翻译的基本方法是直译和意译。然而,通过自建语料库的统计,作为专有名词的民俗节庆名词的翻译方法基本为两种:音译法和直译法,意译法却很少采用。

1.音译法。仫佬族的依饭节译为Yifan Festival。依饭节又称“敬依饭公爷”,是仫佬族祭祖、祭神及庆丰收、保人畜的隆重传统节日。“依饭”是仫佬族的祖先名,为专有名词,可以采用音译方法进行英译。盘王节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的盛大传统节日,译为Panwang Festival和King of Pan Festival。瑶族崇奉“盘王”或“王”为本民族的开山始祖,所以盘王的“王”不是普通的姓名,而是“King”,不应简单音译为Panwang。建议音译加直译为King of Pan Festival。

广西巴马县的瑶族分支――布努瑶,每年的农历5月29日,他们都要欢度名为“祝著”的节日,祝著是瑶语“达努”的译音,它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自宋代开始沿袭至今。1986年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根据瑶族人民意愿将此节日名称改为“祝著”节,祝著节又称“达努节”、“瑶年”。其译名为Zhuzhu Day和Danu Festival。其实,如果意译为the Yao’s New Year更能达意。

京族的唱哈节译为Changha Festival。哈节是京族人民一年之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哈”或“唱哈”,京语即唱歌之意。哈节就是歌节。所以,如果唱哈节音译为“Changha Festival”,未免过于简单粗暴。可译为Folk Songs Festival或者Folk-singing Festival。

仫佬族走坡节译为Zoupo Fair,是青年男女传统社交的节日,因节日活动的地点多在绿坡秀岭上而得名。走坡节是仫佬族传统的青年男女聚会唱歌、寻觅知音而进行社交活动的一种形式,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是仫佬族传统文化的映照。苗族跳坡节译为Tiaopo Fair,苗语称“欧陶”(跳坡),因节会在坡场举行而得名。苗族跳坡节和仫佬族走坡节一样,是传统社交节日,不过不限年龄大小。音译不能体现走坡节和跳坡节的内涵和意义,直译的方式也让人摸不着头脑,不如意译为Social Festival。

跳公节音译为Tiaogong Festival,它是居住在那坡县桂滇交界地带彝族人民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跳公节一般要过三天,内容主要是祭天地、祭祖先、祭山神、讲本民族历史、唱歌跳舞、吃菜喝酒等。有一个盛大场面是不可少的,那就是在舞坪上举行的集体舞蹈。由于跳公节点内容丰富,很难用简短的词去涵盖,所以直译或意译都不如用音译法。

2.直译法。经语料库检索,牛魂节有两种译法:Ox-soul Festival和Cattle Soul Festival。牛魂节是壮、侗、仫佬、仡佬等民族祭祀牛神的传统节日。“cattle”一词是对牛的总称,意为“牛群”。牛神应为单数,所以cattle不合适。英文没有单独的对牛的统称,具体有ox,bull,cow等。Ox意为“阉牛”,bull意为“雄性公牛”,cow意为“母牛”。为传达积极、正面价值,牛魂节译为“Bull-soul Festival”更为恰当。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的三月三歌节,亦称三月歌圩,译为Singing Festival和Double Three Festival。壮族的“圩”指的是村子的集市或集会,所以三月歌圩意为农历三月初三的民歌集会。因为中国的某些传统节日固定在某个阴历日子上,人们常常会用阴历日子来指称节日,如我国的另一个传统节日八月十五中秋节,其直译为Mid-autumn Festival,而不是“the 15th of August in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太长的译法不利于文化宣传,也不容易为外国人接受。因此,Double Three Festival不能很好地表意,不是一个适宜的译法。壮族歌圩可直译为Zhuang Singing Festival或者Zhuang Song Festival。

毛南族的分龙节译为Dragon Separating Day。龙也是毛南族的民族图腾,因此,龙的形象、龙的影响在毛南族人民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它是毛南族一年一度祭祀龙的传统大节。人们认为,每年夏至后的头一个辰(龙)日是水龙分开之日,水龙分开就难得风调雨顺,所以要在分龙这一天祭神保禾苗,沿袭下来成为传统的农业祭祀节,称为分龙节。

苗年,苗语称“能酿”,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侗年又称“吃冬”节,是侗族的大节,其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苗年和侗年分别直译为the Miao’s New Year和the Dong’s New Year,简洁明了。

三、结语

民俗节庆名称的翻译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变通,才能有效地进行对外宣传。利用语料库进行翻译研究,相比传统方法来说有许多优势,如:检索方便,例证丰富,信息量大。通过语料库的统计,发现在一般翻译中最常用的翻译方法为直译和意译。而在民俗节庆名称中最常用的翻译方法却是音译和直译。同时,用语料库进行民俗文化词翻译研究,还需考察历史性、民族性、文化性等因素。总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自建民俗文化平行语料库并进行翻译研究,为开展民俗文化研究提供便利条件,更好地推动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

参考文献:

[1]丁树德.关于民俗名称的英译[J].中国翻译,1995,(3).

[2]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3).

[3]马慈祥.民俗文化词语的可译性限度及其翻译策略[J].青海民族研究,2009,(7).

[4]麦红宇,关熔珍.关系民俗文化词英译案例评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1).

[5]广西地情网[DB/OL].http:///.

壮族的民俗文化特点范文第2篇

>> 基于“关联理论”的民俗文化产品翻译的实证研究 中原民俗文化的特点及文化特质 民俗文化翻译研究述评 翻译与民俗文化 西安旅游民俗文化翻译问题研究 “中国英语”在陕西民俗文化对外宣传翻译中的作用及实践 民俗文化在新环境下的传播特点及文化主体性探析 基于语料库的民俗文化词翻译方法研究 旅游外宣视角下的民俗文化词汇汉英翻译研究 浅析陕西地方民俗文化的翻译 关于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的几点思考 越南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策略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定位研究 灿烂的民俗文化 浓郁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的瑰宝 琉球的民俗文化 基于民俗文化视角的乡村旅游文化研究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民俗文化词项汉英翻译微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民俗文化翻译的特点及实证研究 民俗文化翻译的特点及实证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民俗文化的翻译中,保持源语文化特征并能够为译语文化读者所理解是译者的首要任务。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无法对等的情形下,选择传递源语的核心思想而抛弃其文化特征是译者一种无奈的选择。【关键词】民俗文化翻译民俗与文化紧密关联,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人类学者Tylor认为:“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合物,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1] 从Tylor的观点可以看出文化的范畴要比民俗大得多,其包含民俗的全部内容,民俗与文化的关系是部分和总体的关系。由此推断,民俗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暨民族性和地方性。民俗除具有文化的共性外,还具有两个独特的个性。一方面,民俗具有通俗性,能够被一定区域生活的民众所雅俗共享。关于民俗一词的来源,乌丙安认为“英语中‘民俗’一词的‘民’即民众;民俗的‘俗’即通俗。它由萨克逊(Saxon)语中的folk和lore合成的,意思是‘民众的知识’或‘民众的智慧’。[2] 另一方面,民俗是一种口头传承的文化。“人类有两种文化,一种是文字文化,一种是说话文化。民俗是说话文化”。[3]民俗的传承和沿袭以口头为主。美国民俗学家理查德 ?偊b 多尔逊教授认为:“民俗是口头的、传统的和非官方的民间文化。” [4]这种观点涵盖了民俗的两个特性。

基于民俗文化的特殊性,其翻译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在能够为译语读者理解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源语的文化特征。无论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还是某一特殊领域里的文化,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不同的民俗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正是这些民族个性才构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因而也是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是译者在民俗文化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保留的部分。第二,努力创设语境,尽量使译语读者轻松悦纳它种文化,避免文化替换。由于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不同并且译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缺乏了解,所以无法理解源语文化的精髓。此种情形要求译者在尽量保留文化精髓的同时应该为译语读者创设较为容易的认知语境,从而促使译语读者理解并悦纳它种文化。但这种语境的创设,绝非用译语文化去代替源语文化,而仅仅是使用译语文化思维和文化特点助力译语读者的理解。第三,翻译的交际功能优先于文化信息传递功能。在译者无法找到能够创设源语文化语境的方式之时,译者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交际功能,放弃文化信息的直接传递。例如,满族丧葬风俗中有下列文字:

“一般人家老人死后,要顺炕放三块木头,俗称“停尸排子”,把死人放在上边。死者的嘴里要放一个铜大钱,或者硬币,叫‘含殓’。”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在这段文字中,涉及到满族丧葬风俗中的三个独特现象,第一个是“炕”,第二个是“停尸排子”,第三个是“含敛”。对于满族人来说,“炕”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事物。在中国北方尤其是满族聚居区的地方,由于气候偏冷而潮湿,睡觉时躺在炕上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为“炕”是一种由泥土或者砖块建造的能够在其中生火并充当烟道功能的一种类似于床的工具。和床相比,“炕”有以下优点:其一,“炕”是热的,因为有烟通过会传导热量;其二,“炕”是干爽的,因为“炕”上有热量,所以“炕”可以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中保持干爽。对于“炕”这个词的翻译,笔者认为应该尽量用汉语拼音“kang”去直译,只有这样才能够传神表达出独特的满足文化。但是,在英语读者文化里没有“炕”的概念,所以笔者在翻译之时,采取加注的方法,使英语读者能够产生理解“炕”这个民俗文化的语境。“停尸排子”的翻译则显得更加困难。“排子”是类似于船的一种简易水上工具,因为其平整,所以可在上面放一些东西。这里的“停尸排子”就是一种平整的类似于竹排的那种工具,可以暂时停放尸体。在西方根本没有“停尸排子”一说,所以在翻译的选取上,笔者进行了意译处理,只传达了意思,没有完全表达其文化内涵。“含敛”是完全中国满族式的风俗。它的基本含义是:人死以后,含着金钱入葬,能够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富裕,不缺钱花。在西方,由于上帝主宰的基督教认为人死之后能够上天堂,因为你是耶稣的子民,所以不需要思考生活的事,更不用说钱财了。所以笔者对“含敛”这一文化现象采取了直译加注的方式。根据以上对英语文化读者的分析,笔者认为这段文字应这样翻译:

For a common household, three pieces of wood will be put on the “kang”1 to form a stretcher called “tingshipaizi” that has the same direction with it so that the corpse can lie down on it. A coin made of copper should be put into the mouth of the dead, which is called “hanlian”2.

壮族的民俗文化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壮族;歌谣;措施;意义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095-01

一、右江河谷壮族童谣的现状分析

对于童谣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还是有所建树,特别是按照区域性来分类的童谣,比如山东民间童谣、桂林童谣、闽南童以及有深圳童谣节等等,这些童谣都是有歌谱记载,形成一种文化链,并得以开发保护和利用。但是,据调查研究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就右江河谷一带的壮语童谣,在各大期刊以及历年来人们对民俗文化开发领域研究中并未发现,至于开发利用,更是无从谈起。

二、右江河谷壮族童谣开发利用研究的措施

(一)对壮语童谣进行走访、调查、研究,找出更具要有学术研究性作为切入点,并将其进行创新性开发并合理利用,在走访的过程中要分配好路线,搭配好人员,分工要明确,尽量不要出现重复工或者重复路线的错误,安排点要采集到实质性材料,不能弄虚作假。

(二)在采集、收录、记谱、创编、利用的各个环节中都采用会议研讨形式,统一行为,不单独行动,以此来提高采集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及准确性,进而为材料后期加工制作提供各方面保障。

(三)将采集收录壮童谣进行深度研究:包括调性特点研究、与其他地区民族童谣做出对比研究、语言特征研究、歌曲内容研究、歌曲趣味性与民族特点的关系研究等。

(四)习唱并将改编完整的作品精心录制、并制作出完整的音频材料。在习唱的过程中,首先攻克语言关,深入了解壮语语言文化深入了解,进而掌握其发声特点。

(五)利用整理好的歌谱在教学中试行,准确找出弊端并及时修改后最后定稿;在前期成果完成的基础上,将歌谱进行创编,在进行歌曲的创编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抓住原始材料作为作品创作的主要材料去发展作品。

2.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壮族音乐特点去创作。

3.音域的选择要采取大众能够驾驭的程度去考虑,这样的作品传唱度、广泛度才高。

4.作为参赛的作品,要严格区别于教材作品,参赛作品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又要具备壮族音乐的特点,特别是多声部交叉的特点,除此之外,又要融入当前音乐最先进的手段和审美,让作品即具有民族性也具有时代性,更具有科学性,这样才生在各类赛事的优胜中提供最直接的材料,并为赛事的获胜奠定基础。

三、右江河谷壮族童谣开发利用的研究意义

(一)理论研究意义:右江河谷壮语童谣广泛收录、整理并规范记谱,这一研究为国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样的举措提供了新的理论素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二)现实研究意义:壮语童谣的收录记谱和开发利用,使得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范围更广泛、更直接、更深入、更准确;为学前教育教学提供直接的儿歌教学参考书;也为大学民间音乐课提供直接的谱例;为地方民俗文化研究提供直接教材;更重要的是为传统文化传承保留了直接有力的证据材料;挖掘本土童谣收录记谱,形成直接教学参考书;为民族音乐作品提供直接创编素材;口传记谱成册是传统音乐文化传播最准确、最迅速和最广泛的形式。

(三)传承保护意义:口传心授的流传形式,一直是保护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最简单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文章的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开发利用,在研究之前,我们已经最原始的材料录制并保存,这样的原始收集和整理变相等同于口传心授,这一举措也是保护并传承本土文化的行为,并潜移默化的得到推广。

(四)在整个走访、采集、汇编、录音、后期制作等过程中,教师的业务素养借此机会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比如民族语言的学习、民族音乐特点掌握的丰富性;这样的研究也为终日守在课堂的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业务交流的平台,这样一来,整个教师队伍的能力又得要新的提高;另外,这样的研究过程和素材的采集又能为教师个人的科研能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机会,并在采集的过程中发现新的研究切入点,为新的研究领域找到切入点。

总结:童谣是音乐类型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一些历史沉淀较为深厚、经济科技较为发达地区的地方,童谣的传播性较为广泛,为大多数人所认知,比如,广东、福建、上海、台湾等地的童谣,都深受欢迎,而文章所研究的内容所处地域相对偏远、贫困落后,这就要求我们更加要坚定研究的信念,将本土文化义无反顾的推广并传承下去,让民族音乐文化能够并驾齐驱。

参考文献:

[1]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壮族的民俗文化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广西民俗旅游 旅游资源现状 存在问题 开发策略

一、民俗旅游资源含义

民俗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的一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就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热点之一,但是到目前为止,对民俗旅游资源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得到广泛认同的界定。一些人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能吸引旅游者、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族民间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习俗,如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节、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祭祀信仰习俗、文学艺术等。有些人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那些突出表现每个民族特点及居住地特征的因素的总和,包括显而易见的建筑、饮食、生活方式、传统节日、节庆活动,以及需要细心观察、体会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也有些人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者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参加民俗旅游的促进因素,是能为旅游企业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事象的总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民俗旅游资源和其他旅游资源一样具有旅游吸引力、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从内容上来说,它既包括物质性的也包括非物质性的,它的表现形式有服饰、民居、饮食、建筑、礼仪礼节、婚丧嫁娶、传统节日等;从特殊性来说,民俗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有关,因此民俗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二、广西民俗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已成为我国各地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广西也不例外。广西境内居住着汉、壮、瑶、侗、仫佬、毛南、水、彝、仡佬、京、回等12个民族,而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则是广有的少数民族,是民俗文化旅游大省①。其中,壮族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90%以上分布在广西,全国瑶族的75%分布在广西②;广西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约占60%③。长期以来,各族人民生息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各民族独具特色、风格迥异的民俗文化,如在小吃方面,广西各地区的特色小吃也应有尽有,南宁的老友粉、桂林的桂林米粉、柳州的螺丝粉、梧州的艇仔粥等等,各具特色;在建筑的风格独树一帜,苗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风雨桥和鼓楼都充分体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在酒文化方面,瑶族的糯米甜酒、苗族的过寨酒、彝族的“秆秆酒”无一不乘载着少数民族的热情与好客;在民族服饰方面,各民族格式各异,有着独特的地方性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如壮族男子多穿青部布对襟上衣,女子多穿无领斜襟绣花滚边上衣,下穿绣花滚边宽脚襟子或青布蜡染的褶裙,腰束绣花围腰,脚穿绣花鞋,头缠各式花巾,还有瑶族的五彩斑斓的服装,象征瑶王的五个手指印的各种图案等等。这些别样的民族风情,铸就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民俗旅游资源宝库,这些资源宝库目前正在逐渐被开发、投入使用并取得一定收益。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该县本着“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的旅游发展理念,将旅游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在政策、财力、人力和物力上都给予大力支持,使以侗族建筑、侗族风情、侗寨居民生活和侗乡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的三江旅游业更具魅力。仅2006年上半年,接待人境过夜旅游者12180人次,同比增长61.22%,实现国际旅游收入685.5万元,同比增长79.6%,旅游创汇80万美元④。

尽管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得到极大的开发并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使用及开发还是存在另人担忧的一面:

1.许多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被异族异地民俗风情取而代之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外来者的涌入、异族异地文化的引入,一些地区传统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逐渐被冲淡同化乃至消失。受现代潮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青年不愿再穿本民族服装而钟情于流行服,忘了老祖宗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优美的民族舞蹈而沉醉于流行歌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整体断代的危险。此外,文化的变迁也十分突出,像端午节、中秋节这些我国传统的节日在逐渐被淡化,而欧美国家的传统节如对圣诞节、感恩节、愚人节却正在风靡整个社会。

2.模仿成风,缺乏创意,没有特色

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近年来我区有大量资本涌向民俗旅游开发领域,数不清的民俗村,民俗城纷纷建成。然而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及旅游开发经验,这些项目大多粗制滥造,相互模仿、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重,使企业之间竞争加剧,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加大了企业的投资和经营风险。

3.民俗风情正在庸俗化

在开发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对淳朴民俗风情的亵渎和歪曲,从而使民俗风情庸俗化。如在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将一些落后的封建迷信和下流的、暴力的、无聊的事物掺入其中或将少数民族婚俗开发成“摇钱树”,在一些民俗旅游区,少数民族姑娘“邀请”男性游客参与婚俗表演,当节目结束时,少数民族姑娘让所有参与者给小费、或是见面礼或是媒婆辛苦费,而这一切费用都是在事后才被告知,很多游客都有上当受骗甚或是被敲诈的感觉。

4.伪民俗现象泛滥

伪民俗是指子虚乌有的民俗,即某些旅游企业或部门为了某种目的而任意编造、添加或随意拼凑、生搬硬套一些当地根本不存在的民俗风情。在民俗风情丰厚的地区,流传着许多内涵丰富、带有民族色彩的神话传说等,有的部门在开发这些资源时,不是正确地表现这些神话传说中所包含的追求真善美的正面精神,而是着力渲染一些附在这些神话传说下的封建迷信。

5.民俗风情旅游景点开发中存在问题

一些民俗风情景点的建设投资太大为了尽快收回投资成本,许多景点采取高价门票、层层设卡卖票的做法,令游人望而却步;不少民俗旅游景点参与性项目较少,而供人们观赏浏览的项目虽然艺术水平很高,造价也很昂贵,由于没有脱离传统展览馆的展示、观赏的方式,因此吸引力不明显,游客的重访率很低;还有些景区的开发、宣传不到位,导致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此等现象的存在制约了民俗旅游景点的深度开发及合理经济收益的收入。

壮族的民俗文化特点范文第5篇

我院所处的邕宁区以壮族人口为主,民间的语言民俗成分复杂,但城区政府的所在地蒲庙镇以讲南宁白话(粤语的一种)者居多。南宁市在1997年实行推广普通话运动后,普通话在邕宁区迅速普及,但普及后的普通话其实是夹杂了粤语和壮语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变体,外地人称“南宁普通话”。“推普”运动虽然方便了邕宁本地人与外地人的交流,但也使南宁白话这种民间语言所承载的民俗文化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在邕宁民间,曾经有大量流传了几百年的童谣、诗歌,以及一些很有教育意义的民间童话故事,这些优秀的语言民俗正面临着消亡的境地。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课题组决心肩负起传承邕宁民间语言文化的重任,把即将被遗忘的民间谚语、诗歌和故事尽量充分地挖掘出来,筛选出其中优秀的语言民俗文化传授给幼儿,让他们学会感受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的魅力。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学习语言、语音、词汇、句子,是向周围人学习模仿的结果,必须给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榜样,供幼儿学习模仿,培养幼儿纯正、清楚、丰富的语言。”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研究小组一共收集了65首童谣和30个民间故事,经过精心挑选和修改,最终确定把童谣《虫虫飞》《落雨大》《花婆粥》《团团转》和故事《五象爱南宁》《崇敬青蛙》等6个内容编入我们的语言领域园本课程,同时提炼出一些让邕宁民间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语言课程的方式方法。

一、将民俗文化融入语言领域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把民间语言融入幼儿喜闻乐见的各种领域的趣味活动和一日生活中,为幼儿营造语言民俗氛围

语言环境是幼儿掌握语言的关键,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及氛围是幼儿学好民间语言的基础。我们通过在每天清晨幼儿入园时播放配乐民间童谣《落雨大》《花婆粥》等,让幼儿感受民间语言的氛围;通过将《虫虫飞》《花婆粥》等童谣编入早操等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在有节奏的歌谣中快乐地做操。

(二)在日常语言领域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使幼儿乐于用南宁白话进行表达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教师要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创设情景,引导幼儿开口讲南宁白话。比如:在吃午点时,教师和幼儿一起念民间童谣《虫虫飞》,让幼儿在学会分享和谦让的同时,慢慢学会押韵的民间童谣;在进行民间故事的教学时,教师顺便在教室布置一些与故事内容有关的道具和场景,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丰富相关词汇,并用简单的民间语言练习说话或讲述相关内容;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将民间语言寓于游戏之中,教师可通过将童谣游戏化、情景化和生活化来激发幼儿学习民间语言的兴趣;教师将民间玩具如木偶、陀螺、毽子、泥人、风筝、风车、跳绳等投放在活动区,方便幼儿在自主活动或开展相关游戏活动时一边念童谣一边做游戏;教师还可以通过带领幼儿认读字卡――将字卡上的汉字“翻译”成南宁白话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使用民间语言……

南宁白话这种语言本身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我们的教师时常结合轻快、活泼的音乐,带领幼儿“唱”童谣,以此激发幼儿学习民间语言的兴趣。有时把童谣融入音乐活动中,让幼儿在享受音乐的同时,领略到童谣的魅力。如将童谣《花婆粥》配上打击乐器,强化节奏感,让幼儿边打快板边学习朗诵童谣,不仅能够引发幼儿浓厚的语言学习的兴趣,甚至会“鼓舞”幼儿进行即兴表演,从而为童谣学习带来极大的快乐。

(三)结合节日庆典,开展相关的语言教学活动

邕宁本地童谣多数跟本地的民俗节日相关。当幼儿观看了富有民俗特色的赛龙舟,参与了家里的糯米糍制作,童谣《团团转,园》里的句子便会自然地“刻印”在幼儿的脑海中。这首童谣押粤语韵,用粤语朗诵易读易记,孩子通过简单模仿便能很快学会并熟练记忆。在庆“六一”暨“八音娃娃艺术节”之民俗活动中,我们让家长和幼儿或一起收集、吟唱、表演、创编童谣,或一起用民间语言说唱快板,并组织全园幼儿举行有趣的“邕宁童谣和故事表演”。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说唱、表演,家长们津津有味地观赏,民俗文化传承无声地影响到幼儿的家长。

(四)争取家长的支持是幼儿学习语言民俗的重要保障

通过开展语言民俗沙龙活动和印刷院刊《家园桥梁》,我们把家长“请”进了我们的语言民俗活动当中。幼儿在与家长合作收集童谣和民间故事的过程中,了解了更多关于邕宁的风土人情和本土文化;幼儿将《家园桥梁》带回家,与家长一起朗诵上面刊登的童谣和民间故事,并在朗诵的过程中学到了大量的民间语言。

如今,我院幼儿已能听懂越来越多的南宁白话,基本能够看懂本地民间的文艺节目,并且能够与家里不会讲普通话的老人用南宁白话进行交流,这为幼儿更好地融入自己的生活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家长反映,有些孩子回家后会主动要求用南宁白话与大人交谈,要求大人给他们讲更多的民间故事,跟大人学念更多的童谣。李艳老师在让幼儿学习民间故事后,还发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民间故事绘本,让幼儿同时学到了绘画、粘贴、装钉等技能。

二、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选编适合的语言民俗学习内容,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

(一)小班语言民俗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小班幼儿理解能力不足,注意力不易集中,说话喜欢重复,为此,我们在小班语言民俗课程中选编了一些短小易记、语言生动、艺术形象鲜明的语言民俗如童谣《虫虫飞》和民间故事《五象爱南宁》等。学习《虫虫飞》时,我们结合幼儿喜欢的手指点数活动,边点数边念押韵的南宁白话童谣,孩子们很快就能学会。讲故事《五象爱南宁》时,老师查找了南宁市区所有有关五象传说的雕塑和相关景点图片,亲自绘制教学挂图,亲自创编绘本,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以及对这些景点来由的了解,发展幼儿的民间语言听说能力,同时增进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二)中班语言民俗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针对中班幼儿能结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的特点,我们在中班语言民俗园本课程中选择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实际、内容健康的民谣,如《落雨大》等,让幼儿用南宁白话朗诵诙谐有趣的童谣,发展民间语言说的能力。

(三)大班语言民俗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大班幼儿已经能够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关系的句子,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在大班语言民俗课程中选编了民间童谣《花婆粥》和民间故事《崇敬青蛙》。在教幼儿学习童谣《花婆粥》之前,我们先让幼儿观赏邕宁民间传统的“蒲庙开圩日”庆祝活动,了解花婆粥的来历,然后加入快板或者民间音乐,让幼儿边打节奏边念儿歌,或跟着音乐唱童谣。老师在给幼儿讲述民间故事《崇敬青蛙》时,制作一些相关道具,让幼儿戴上面具表演故事情节,将邕宁人民对青蛙的喜爱植入幼儿的心中。

相关期刊更多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玉林师范学院

安全生产与监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