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独特的民俗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民俗文化;丽江古城;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87-01
一、丽江的特色古城文化
(一)古城的选址
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方位、朝向、气候、水源等因素。古城位于丽江坝子中央,“负阴而抱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忱猴子山,山体既挡住了西北方向冬季寒风的侵袭,又作为城市的依托,构成城市空间的起伏变化;东面和南面与开阔坪坝自然相连,阳光充沛。整个古城形成了坐靠西北,放眼东南的空间格局。源于黑龙潭的玉河在城区边界处被分为三股引入古城内部,然后再经多次匀水分流、作为生活用水贯穿整个城区,形成大小十几条水路,构成了古城空间的基本骨架。
(二)古城的水系
丽江古城的水系尺度都较小,按其形态大概可以分为三类:树状水系;面状水系;点状水系。树状水系指玉河水网,发源于黑龙潭,流至城北玉龙桥处分为三股支流:东河、中河、西河,这三股支流再分成更小的分支,形成一个树状水系。面状水系有黑龙泉和白马龙潭两处,前者位于象山之麓,县城之北,泉水由山麓岩石缝隙间喷涌而出汇集成潭,该潭为玉河水之源,并可调节玉河水系的流量。后者为玉狮子山南麓,又名狮乳泉。“四方街”前身为莲花池,后由木氏土司仿其府印之状填池为市,几百年来,一直繁荣兴旺。
(三)古城的民居
丽江古城的特色还有它的民居。它有机的结合了中原古建筑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优秀传统,在建筑布局形式、建筑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三、纳西民俗文化与丽江古城旅游开发
(一)纳西民俗文化推进了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
1、独特的纳西族民俗文化是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丽江古城借助有800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建筑、独特的历史氛围等,通过古城的修复与文化保护,把有形的文化载体和内涵丰富的纳西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纳西族民俗文化为丽江古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血液。丽江古城受到游客的追捧,证明了纳西民俗文化是得到市场认可的,旅游景点的竞争实质是文化的竞争,保持丽江古城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实现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丽江古城旅游发展成就了纳西民俗文化
1、纳西民族文化得到较好的挖掘、保护和发扬。旅游业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价值,许多濒临失传的纳西族民俗文化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开始复苏,并融入了旅游市场,得到了新生和“重构”。
2、丽江古城旅游发展增强了纳西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丽江古城的成功让丽江人尝到了旅游带来的硕果,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民的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在逐渐地增强。他们对自身的文化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定位,他们继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并与时俱进,不断主动地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创新,并积极地把它推向全国以及全世界,并以他们的独特民俗文化为荣。
3、以丽江古城为代表的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为传统文化保护奠定了经济基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使丽江古城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推动了丽江的社会经济的进步,使得文化和文物保护部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实现丽江古城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丽江古城民俗文化的保护要结合纳西族聚居的乡村的民俗文化保护
丽江古城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地和物质载体,但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仅仅局限在丽江古城的文化保护是不完整的。从目前的情况看,丽江的几个国际驰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乡村,如东巴文化的根基和土壤就在乡村,只有保持乡村鲜活的民俗文化土壤,才能保持东巴文化的生命力。
(二)留住原居民与加强现居民的文化参与性
古城居民的外迁已经是一个不能更改的事实,但是可采取一些措施来留住还未外迁的原居民。同时文化的发展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而是在不断地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和发展的。因此,要想保持古城的文化氛围,需要通过宣传教育,设法加强古城现有居民对纳西民俗文化的认同感,让他们自动加入到古城文化的保护中来。
【关键词】民俗文化;城市;现代化;建筑设计
民俗文化就是民间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其与民族生活习俗息息相关。常见的民俗文化有:剪纸、戏剧、雕刻、陶瓷、绘画等,这些民俗文化不仅完美展现了我国人民的生活,而且还将人民审美的精神需要物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因此得以发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俗文化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城市现代化建设不仅能够完美体现民俗文化,还是传承民俗文化的载体。
1民俗文化与城市建设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它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以及社会价值,它不仅是我国各个民族生活习俗的体现,而且还是人们对审美定义的体现,此外,它还能将人们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在城市建设中,充分体现了民俗文化的美学特点。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民俗文化,不仅可以达到较好的美化作用,还能增加建筑物的内涵,使该城市更具历史意义。所以,一些城市为了打造自身的特色以及文化,会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入一些民俗文化元素,文章将从以下几个实例开展讨论:
(1)西安造湖
有关资料表示,西安造湖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历史上“八水九湖”从而促进城市建设经济增长。但是西安建造的28个湖泊,其位置并不是随便选择的,而是按照历史的样子,将其恢复。
(2)恢复昆明池
历史上,昆明池是由汉武帝模仿云南滇池而修建的,从此之后,昆明池便成了唐汉两朝皇家园林中林苑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直到公元827~835年,也就是唐文宗大和年间,昆明池干涸。那时候昆明池象征着天河。有关昆明池的记载古籍有很多,所以,对昆明池的恢复是有历史依据的。虽然昆明池干涸至今已经有1100多年,但是当地的民众,传承了其文化并产生了新的文化因子。这种新文化的形成在历史的进程中成了独特性较强的一种民俗文化。
(3)石婆庙、石爷庙的建设
长安斗门镇有很多石婆庙和石爷庙,其主要是由牛郎织女传说而建造的。所以,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在石婆庙和石爷庙都会举行于此相关的庙会,庙会仪式盛大,参加的人也很多。此外,大部分年轻人都会在七夕这天举行庆祝活动,以此纪念牛郎与织女之间的爱情。石婆庙与石爷庙的建立,成了该城市的一个特色,这种将民俗文化加入到城市建设中的特色建筑,不仅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能为城市增加更多感彩。由上述可知,这一系列的实例表明,民俗文化在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城市建设中加入适当的民俗文化元素,可以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以及需要。从广场中的雕花到陶瓷装饰,都体现了民俗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普遍应用。但是民俗文化在城市建设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在城市建设中若不根据城市实际情况,而将民俗文化随意生搬硬套,容易导致融入的民俗文化元素与城市形象不符的现象。再加上外来思想文化的融入,使得民俗文化在城市建设中逐渐失去了其传统文化价值,造成了地域与城市景观形象完全不符的混乱现象,使得民俗文化应用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为了在城市建设中更好地展现中国民俗文化魅力,就必须合理有效地结合地域民俗文化,进而为城市打造独特的艺术景观。
2民俗文化与建筑设计的有效结合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仅仅在于外形美观,内部舒适。但在社会发展中,人们的审美和追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其中,民俗文化的融入,不仅增加了建筑的使用寿命,而且还提升了建筑的文化内涵。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对民俗文化与建筑设计的有效结合进行分析:
(1)美术的应用
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外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因为建筑外观不仅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特点,还能增加建筑的魅力。民俗文化具有其独特的美术价值,在建筑设计中加入一定的民俗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的魅力,打造特色建筑。建筑设计主要包括室内和室外两个重要部分,人们为了追求美,往往会通过美术文化的美来装饰室内室外的环境,从而彰显建筑设计的艺术美感。另外,随着民俗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演变,其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民俗文化不仅塑造了中华炎黄子孙的民族特性,也凭靠着其独特的东方特色美学观念,推动着全世界的文化以及艺术发展。
(2)装饰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家具对于房间来说意义重大,不仅体现在家具具有很强的表达作用上,还体现在家具的衬托作用上。如何摆放家具以及使用怎样的家具都会直接影响房间的气质,采用复古风类型家具、淳朴风家具、利用家具的色彩、家具的图案等来协调房间门窗与家具之间的一致性以及美观性,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舒适、享受的效果。
(3)符号的应用
在创作一个艺术品时,从其色彩的选择到造型成品,都有一定的设计意义和寓意,并且是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来设计的。其中,在设计过程中引用的图案、雕花等符号已经成为建筑设计中的一个主流。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符号,可以将艺术效果充分表达出来,所以,在建筑设计中,符号的应用具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鸟巢的建立。鸟巢将中华文化表达的淋漓尽致,这种表现力不仅体现在鸟巢能够让人迅速知道入口,而且还体现在其造型容易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此同时,鸟巢的简洁、新颖造型让人们形成较明显的视觉冲击,吸引人们的眼球,且其类似鸟窝的造型传达着家的寓意。
3民俗观念对于建筑设计的价值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部分的民俗文化,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具有艺术价值。在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民俗文化,并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特性,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现代建筑设计的艺术感,还能表达人们对物质文化的渴望以及追求。此外,在建筑设计中还可以应用民俗文化来装饰建筑,一方面,这样做可以起到美化建筑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具备保护建筑的作用。现代化建筑设计随着时间的发展,其造型越来越新颖,其不仅表现在外观上得到了创新,还表现在建筑的内涵上有了新的寓意。建筑设计的变迁体现着时代的变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国际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所以,许多人觉得传统建筑设计应该被社会淘汰,新的建筑设计应该与时代相结合,打造国际性建筑。然而,我国建筑艺术在国际上却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与认可。民俗文化的加入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重大,其不仅能充分表达建筑的艺术美感,为建筑打造独特的魅力,还为建筑设计带来更好的契机,为其今后的发展保障护航。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好的设计不仅保证人们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还能为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带来更多方便。民俗文化的引用不仅可以将其独特的魅力表现出来,为城市建设打造自己的特色,还能彰显一定的历史意义,为城市增加更多感彩。此外,民俗文化加入到城市建筑中,不仅是一种有效的传承方式,还是一种创新建筑设计,这为城市建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前景。在今后的城市建筑中,需要适当结合城市与民俗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魅力与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升荣,罗维.浅谈民俗文化与城市建设[J].武汉理工大学,2013(12):9~12.
[2]刘子瑞,林小俞.基于文化特征的西安商业区规划设计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06):10.
[3]王少文.民俗文化与城市现代化[J].城市建筑,2013(01):88~90.
[关键词]金华民俗文化;对外汉语;教学;可行性
文化的传播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必须依靠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推动。文章结合金华市委提出的“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目标要求和战略部署,深刻探讨金华如何在将民俗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方面走在浙江省前列,从理论上与实践上论证金华民俗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可行性,以构建具有金华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一、金华民俗文化以及金华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现状介绍
(一)金华民俗文化
《礼记》记载:“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由此可知,不同地域有着各自独具特色的民俗,并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民俗是人类群体中形成的一种不成文的文化心理和行为规范,是约定俗成的。民俗文化是人们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民俗工艺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建筑文化、民俗节庆文化、民俗戏曲文化等。金华地处浙江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如民俗工艺文化有威名远播的东阳木雕、浦江剪纸;民俗饮食文化有金华火腿、金华酥饼、义乌红糖等;民俗建筑文化有兰溪诸葛八卦村、东阳卢宅等;民俗戏曲文化有金华婺剧、浦江乱弹……继承和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精髓,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软环境。
(二)金华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围绕着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语言教学,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很多,形成了百家齐放、百舸争流的景象。但是,对如何将文化教学尤其是民俗文化教学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学为例。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自2007年招生以来,留学生招生人数多年来稳居省内同类高校第一。在学校的日常语言教学中,主要开设精读、听力、口语、读写等课程,而较少涉及文化教学尤其是当地民俗文化教学,即便涉及也多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开展,面较窄,仅能面向部分学生。因此,文化教学融入课堂教学仍有待重视与提高。此外,该校对外汉语教材长期使用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发展汉语》系列,缺乏文化教材尤其是民俗文化教材读本。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金华民俗文化教育的原因与意义
(一)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导入,对外汉语教学也离不开文化的教学,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推动发展。语言的学习与使用总是与社会风俗、宗教、历史、人文等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人们在使用某种语言进行交际时,无形中总会透露出语言背后所蕴含的相应的社会文化因素。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唯有把学到的语言知识结合所学语言蕴含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并且转化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才可以更快更好地学习、理解并运用所学语言。著名语言学家罗立言(JohnA.Rassias)谈到语言教学时曾说过:“你不是在教语言,而是教这种语言的文化。”对于来到中国的国际友人,无论来华时间长短,在他们学习汉语的同时,无形中都会接触到很多含有当地文化元素的风土人情、节日庆典、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文学艺术、歌曲电影、礼仪服饰、茶艺烹饪等。语言同文化的结合,让学习者切身体验,可以促使他们对汉语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汉语学习动机也因此增强。学习汉语不单单是为了获得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为了与中国人交流来往,并最终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习俗中。语言教学同民俗文化教学密不可分、相影随行。
(二)金华民俗文化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金华地处浙中地带,其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无论是衣食住行、节庆文化、买卖交易等传统民俗事项,还是深层次的民俗文化心理,都对整个浙江的民间传统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与价值。作为从事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的对外汉语教师,应当立足于金华民俗文化资源,促使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能够成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1.独具特色的饮食民俗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水土有一方饮食,金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孕育出了金华地区独特的饮食民俗文化。金华火腿是浙江传统名产之一,火腿具有俏丽的外形、独特的芳香、悦人的风味,色香味形俱全,是我国腌腊肉制品中的精华。勤劳智慧的金华人不仅火腿加工工艺技术精湛,而且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所以造就了具有独特风味的金华火腿。义乌素有“红糖之乡”的美名,其红糖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鸡毛换糖”最早形成于这里,义乌小商品的发展渊源也可追溯到红糖。金华火腿、义乌红糖都是生于乡土亲于乡土的,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着传统习俗的力量。2.富丽别致的民间艺术金华戏曲以婺剧为代表,婺剧起源于农村,具有取材范围广泛、表演形式生动、注重手头功夫等特点,不但表现了浙中人民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更蕴含了浓郁的婺州文化,是婺州文化的典型代表。在金华源远流长的文化发展历史中,民间技艺文化也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如木雕、剪纸等经过历代传承、师徒相授,在民间发扬光大,成为一张张金华的名片。金华民间技艺以东阳木雕最具盛名,它历史悠久、种类丰富、雕饰精美、技艺精湛,蕴含了我们金华人民的智慧,融汇了当地特有的气质和文化素养。当然,金华民俗文化远不止这两个方面,金华宗教文化、建筑文化、节庆文化等,经过长期积淀,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置身于这样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更可以激发汉语学习者的兴趣。积极开展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不但可以有效地向外籍人士推广汉语,继而传播经典文化,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我国和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
三、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金华民俗文化教育
(一)师资培养方面,对外汉语教师应树立本土民俗文化理念
文化的对外传播,对外汉语教师是关键。金华民俗文化资源丰厚,身处这种文化环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师应当重视本地区民俗文化教学。然而,在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民俗文化并未得到相应的传播,究其原因,首先是多数对外汉语教师并非金华本地人,对金华民俗文化了解不够且对民俗文化敏感度不高,其次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强调语言知识的讲授教学,而忽视了语言教学与民俗文化教学的融合。为此,相关高校或机构应对对外汉语教师进行适当的民俗文化培训,促使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师对本地民俗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此外对外汉语教师自身也应树立起语言教学与民俗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汉语语言教学放置在当地民俗文化的背景环境之下,引导留学生亲自体验当地民俗文化,从而激发他们语言表达的兴趣。
(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社会实践,融入本地风俗
对外汉语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使教学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学习动机。除了进行常规语言教学外,适时开设一定的文化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播应当采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即对外汉语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不能为传播而传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在课堂上补充拓展文化知识,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汉语学习者更可以直观体会当地民俗文化的魅力,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样也更加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并使其融入当地生活。
(三)可编写适宜本地对外汉语教学的民俗文化读本
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语言教学的教材很多,但文化教材尤其是民俗文化教材则显得稀缺,目前市面上专门为留学生编写的民俗文化教材有舒燕的《中国民俗》、祝健的《中国的节日与民俗》、王衍军的《中国民俗文化》。对于金华民俗文化的研究,目前成果也较少,高燕(2016)在专著《金华民俗文化读本》中,从传统工艺、节庆、戏曲、建筑、饮食等五个方面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金华的民俗文化。为继承弘扬金华民俗传统文化,为振兴金华文化产业,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者而言,我认为,可以专门为汉语学习者编写金华民俗文化读本,将金华民俗文化最经典的代表汇编成册,并结合金华汉语学习者的国际特点,出版汉语、英语、阿拉伯语、韩语等多种语言译本,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推动我们的民俗文化走出国门、传播普及。相关机构及学校要支持鼓励开设更多中华文化课程尤其是民俗文化课程,举办更多社区推广活动,要面向汉语学习者大力开展相关民俗文化的教学和推广。此外更要加强对外汉语师资的培养、培训和派出力度,研发、翻译、出版更多语种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政府、学校、组织、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做好金华民俗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这项工作,为振兴浙中文化产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柯玲.对外汉语教学的民俗文化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4).
[2]史笑非.山西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高燕.金华民俗文化读本[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6.
关键词:山东威海 面灯 造型 符号 意蕴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历史悠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海岸线一千多公里,三面临海,居住在沿海一带的渔民世世代代以海为伴,主要以发展渔业为生计。在过去,生产条件极端落后的情况下,人们不能能摆脱大自然带来的自然灾害灾,也不能征服。面对既带来福,又带来灾祸的大海,无奈之下,只好祈求神灵。日久天长,便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具有沿海渔民特色的风俗。
一、 威海面灯文化
威海的面灯源于时岁礼仪中的――元宵节(中元节)。元宵节时值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又与春节相接,一直是民间较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威海人十分重视元宵节。渔家人在元宵节这一天通过点面灯,表达对苍天的祈求,希望各位神灵能够显灵,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继而保佑人们在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富足平安。
威海人认为张灯习俗与佛祖释迦摩尼变日有关。正月十五原来是祭祀主管阴阳变化和农业丰歉的太阳神。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教义把火光比作佛的神威,所谓“无量火”,照“无极”,因此,佛教视灯为光明。同时佛教中的燃灯佛,是授记释迦摩尼的老师,释迦摩尼前世为菩萨时,就预言释迦摩尼会成佛。而释迦摩尼示现神变时,又恰恰是东土正月十五。为纪念佛祖神变,人们便在这一天举行燃灯法会,正月十五捏面灯的习俗也随之而来,故元宵节称为灯节。
威海面灯在旧时,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面灯传统的制作材料是用黄豆面,又称豆面灯。近年来面灯的材料改为麦面,样子更加好看。捏面灯的工具有:刀、剪刀、木梳子、针。刀切面,剪子剪动物的毛,木梳子用来押一押动物的耳朵,针用来押鼻子、面灯属相的鼻孔,等等。属相一律用三种豆子“点睛”:眉豆、大黄豆、绿豆。依属相大小而选豆点睛。每一个面灯上属相的嘴中都必须含有一小块用剪刀剪的大枣的果肉,象征着动物的舌头。捏面灯所用的面不可充分发酵,否则,蒸熟后易变形。
面灯种类有“祭品灯”、“散灯”、“生肖灯”。“祭品灯”当地人也称“恭儿”。有“元宝灯”“牛灯”(当地人称牛为耦ou)、“天灯”。通过对上天的供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散灯”也称“吉祥灯”。主要有“蛤蟆灯”、“猴灯”、“鸡灯”、“刺猬灯”、“钝”、“鱼灯”等。
二、 面灯的造型与寓意符号
自古以来各个民族和群体都以自己独特的民俗符号作为交流和沟通的手段,传递着各自不同的民俗文化的观念和传统。威海面灯就是威海民俗符号代表的一种,具有丰富的象征内蕴与符号意义。
从面灯的外表来看,面灯以物质造型的形式存在,在背后确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内涵。面灯不是民间随意创作,其符号是指向历史和文化积累的,既有浓郁的地方民俗符号色彩和独特的风格。面灯本身就运用象征、表号、谐音等手段深刻的表达面灯造型符号的民俗寓意。
在威海,正月十五点面灯(俗称“散灯”)点亮的“鸡灯”放在床上,据说可以去除床上不干净的小虫;仿照鱼的形状,做一对连体的面鱼灯,水缸内放置一个可以漂浮在水面的小盆或小碗,将“鱼灯”放置小盆或小碗内,漂浮在水缸里,象征合家幸福、财源顺水来;“猪灯”被放在猪圈旁,象征家畜兴旺;“钝”(dun读四声)上面象征性的做了粮食袋、生产的工具等,放在粮食囤上,寓意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猴灯”放在大门口,以示守家中平安;“驼钱龟”(蛤蟆),背上制作多个元宝象征来年家中财源滚滚;“刺猬灯”放厢房门口,以保护厢房的粮食。在点灯中“生肖灯”是主角,即按十二生肖属相捏成的面灯,当地人俗称“属儿”。在元宵节节前,根据家中所有人的属相做出生肖灯。生肖灯由一个近似圆柱形的底座和上面放置生肖所构成。每一个生肖背上都捏着一个元宝,底座边上有十二个褶,象征一年四季平安。散灯时,在每一个生肖灯旁分别点一支小蜡烛,据说谁的灯最亮谁就会健康长寿。
威海面灯的制作风格或粗狂夸张,或细腻精巧,形神兼备、活泼可爱,表达了威海人们特定的文化信仰内涵、民俗符号指向。在制作面灯的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情感地表现对象,抛弃具体物质形象。面灯通过变形、象征、夸张、寓意等为语言表达方式,表现出了人们对上天虔诚的祈求,而威海面灯文化的独特的民俗符号特点也成就了威海面灯文化流传至今。
三、 面灯造型透视民俗生活理想
通过对威海面灯文化的感觉与思考,深深地了解威海当地民众的民俗生活情感、理想世界和观念。威海面灯文化不仅仅是传统工艺,更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天地的祈求。威海是海滨城市,威海面灯文化一部分与大海有关,重点突出的是祈福,所做的面灯代表了当地人对天气旱涝、五谷丰登、每人当年时运的祈祷。正月十五元宵节所做的面灯种类丰富,有个人属相、家畜、瑞兽等,表达了对天地的祈福,又表达了对海神龙王的祈福。面灯上的各种瑞兽、小动物等,身上都模仿现实动物剪有毛发,背上安有象征元宝形状的小面块儿,寓意富贵吉祥。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庄稼能够获得丰收,人畜平安,也希望渔业能够有丰硕的收获。威海面灯文化外在的物质造型符号方面和内在的象征意蕴方面都反映了它独特的地方韵味民俗符号特点。
四、 威海面灯艺术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的、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众生活成就了民俗文化,造就了民间美术。威海面灯文化具有地方性、根源性、丰富性,是反映地方特色的一个优秀代表之一,是地方民俗文化的一个载体。威海的面灯中各式各样的面灯作品,都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民俗活动,表达一定的民俗文化观念,在表达的内容、形式、思想、目的都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威海面灯艺术丰富了民俗活动,记录和传播了民俗文化,面灯中的各种小面塑承载了威海人们对上天赐予福佑的祈求、对美好生活向往内涵的寓意符号。这种寓意符号具有威海的地域特性、传承性、集体性。
旧时元宵节,早上渔村家家户户放鞭炮,以求日子红红火火,大吉大利。接着去庙会祭祀神灵,以求庇护,同时采购生产资料做好新一年的生产准备。男女老少或是相互串门,或是走出家门去听大戏,非常隆重热闹。到傍晚先去坟地祭祖,待月升之时,家中一齐点面灯。谓之“添灯”。其欢乐热闹的气氛,堪舆除夕之夜媲美。但是今天威海面灯文化也仅在威海周边的一些农村地区得以保留,面灯文化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令人堪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也越来越现代化,导致了人们观念意识的转变。面灯的制作也慢慢脱离了祖辈们留下来的制作工艺和面灯形象。而是融入更多的现代因素,寻求简单大方省时省力。这就造成了面灯文化原来的那种富有创造性的文化表达方式严重欠缺,缺少传统元宵节那种典型的节日意识形态。
结语:
威海我美丽的故乡,渤海之滨的一座美丽的城市。大海铸就了它独特的文化语言,威海面灯文化展示了威海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象征寓意,威海面灯文化源于民间,传承民间文化,展示了威海地区悠久的文化传统。对于这仅在威海周边一些农村地区得以保留的面灯文化,我们应该加以重视,采取保护措施,让面灯文化能够世代相承、相沿成习,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威海的面灯文化,让这一本土特色文化发展的更加灿烂美好。
参考文献:
[1]胡正 编著 《几度元宵》 人民文学出版社
[2]《威海志》
作为疆域辽阔,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开放,中国境内的旅游业持续升温。内蒙古地区的旅游业也在蓬勃发展,吸引着无数个国内外的游客,从而对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和冲击。主要分析内蒙古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尝试探索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内蒙古;民俗旅游; 存在的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04403
民俗文化旅游是人们观赏、了解、领略和参与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能够使游客体验广阔的草原、沙漠、森林等自然风光,同时可以体验丰富的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不断发展和开发民俗旅游活动过程中,为内蒙古当地的经济、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据统计 2006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 25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接近 280亿元,同比增长 34%,约为全区生产总值的5 82%。这一数字表明内蒙古独特的旅游前景有着很大的潜力和未来。
2010年旅游总收入接近 732.7亿元,是2005年的3.5倍。旅行社总数2000年为88家,2005年为404家,2010年增至716家。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内蒙古民俗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努力去改进,进而有效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使内蒙古旅游进入更加良性的轨道,使内蒙古民俗旅游事业更上一层楼。
以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博物院为例,自落成以来,前去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博物院里收藏的民俗展品非常丰富。这从一个侧面也表明,游客对民俗文化的热衷。但是,如果游客获取内蒙古地区民俗生活的体验方法仅停留在博物馆之类的场所,对于内蒙古民俗旅游而言,是一种警示的信号。引导游客,去到民族地区,亲身体验现实中的民俗现象和民俗生活才是内蒙古民俗旅游努力的方向。
1内蒙古民俗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发展程度较低
内蒙古的民俗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积淀,形成了其鲜明独特的民俗现象。这其中包括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
对于外地游客而言,提起蒙古民俗文化,恐怕首先想到的就是蒙古包。作为蒙古族主要居住形式的蒙古包,在历史上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可以说是适应自然环境和游牧民族迁徙文化的需求而产生的。它是一种民族的象征,同时它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产物,包含了很多蒙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福和对自然先祖的信仰。随着草场的退化和萎缩以及围栏式管理等政策的引导,蒙古族牧民逐步采用砖砌式房屋,设置冬夏打场的生产方式,使大部分蒙古包已经被牧民收起。砖砌的房屋相对蒙古包,能够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坚固耐用。然而作为游客,不远万里来到草原,并不是想看到这些,当然也没有想到所谓的蒙古包就是砖砌的圆形小屋。
其次是服饰文化。内蒙古是以蒙古族、汉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朝鲜族等49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自治区。北方少数民族由于地域上的相邻关系,文化服饰有很多互相借鉴的现象,但同时又保留着各自特色。蒙古族内部也分察哈尔蒙古族、维拉特蒙古族、布里亚特蒙古族、巴尔虎蒙古族、科尔沁蒙古族等多个分支,却在生活生产方式相互有所区别,造就了内蒙古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现在这一民俗现象在一些大型文化节等活动中以民族服饰时装表演的形式被游客所了解。然而在很多游客眼里,分不清哪些是哪个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
第三是饮食文化。一提到来内蒙古,游客一定会提到被劝酒或者用大银碗喝酒的经历。
蒙古族在漫长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惯。如手抓肉、马奶酒、奶茶和各种奶食品。游客在享用草原美食的同时,有可能会感到好奇:为什么草原的羊肉没有膻味,马奶酒和各色奶制品是怎样制造的,草原上的奶茶为什么加盐而不是加糖。由于没有专门的培养和学习,一些旅游从业者,自己本身就对这些知识比较空白,就会使得民俗旅游缺乏了文化和知识的传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降低了内蒙古旅游的吸引力。
第四是交通。蒙古民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自古以来,蒙古人的出行离不开骏马的相伴。当然,在一些沙漠化或半沙漠化地区,人们还会借助骆驼来作为运输或出行的工具。还有神奇的勒勒车,承载了蒙古人民生活的轨迹。然而,游客来到草原,看到的耷拉着脑袋的伤马或者老马,或者是驼峰已经瘪掉的骆驼。或者穿上褪色的蒙古袍在勒勒车上拍照就算完成了民俗旅游的体验。
目前,内蒙古民俗旅游仍处于只注重形式、忽略文化内涵挖掘和推广传播的初级阶段,缺乏对旅游市场的科学分析和长远的规划。
1.2民俗艺术元素异彩纷呈,但未能渗透到旅游的终端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很多内蒙古出身的少数民族艺术家活跃在各个艺术领域。提到蒙古族音乐必须要提到“长调”和“呼麦”。
长调这一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以它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演绎着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足迹。自古以来草原人民用长调歌唱生活、赞美自然、赞美祖先和祈福未来。这个古老而又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形式经过广大的蒙古族民众和卓越的歌手一代又一代传唱至今。
呼麦是一种“喉音”艺术。演唱者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因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
马头琴也是蒙古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历史悠久,音色纯美,风格独特,在蒙古族音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蒙古族的民间舞蹈中,萨满崇拜时期创造的安代舞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色,场面欢快热烈,为当地人民所喜爱。另外,顶碗舞、筷子舞等,舞姿轻盈流畅,富有独特的魅力,是人们在节庆欢宴、亲朋相聚时所热衷的民间舞蹈。
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已成为游客对内蒙古旅游印象的重要元素。但是由于缺乏对民俗文化全面的认识,缺少相应的展示平台,在旅游过程中,以简单罗列或者多个孤立的点的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使得民俗文化未能充分、立体而丰满地展现在游客面前,无法让旅游者尽情感受和体验内蒙古民俗文化,失去了民俗旅游的核心价值。
1.3民俗节庆丰富多彩,但游客参与程度不够
自古以来,内蒙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地,有着丰富的节庆文化。
每年七月中下旬举办的那达慕草原旅游节,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各方面的灿烂文化。蒙古语那达慕,意为“娱乐”或“游戏”,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场面隆重,气氛热烈。旅游节期间,游人可以充分体验草原民族的豪放自然的民族风情。
由于蒙古族牧民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祭敖包的形式各异,一般都是在夏历五月下旬六月上旬,有的地方在七、八月份。祭祀时,非常隆重、热烈,附近的牧民们都要带着祭品赶来。一些大型的祭敖包活动,还要请上喇嘛穿起法衣戴上法帽,摆成阵势,焚香点火、诵经。祭典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
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旅游产品差异化不明显表现为旅游开发重复建设、旅游项目雷同、旅游产品间内容相似,并由此造成草原民俗旅游地区间的不良竞争。
游客在参加这类民俗活动时,往往没有真正参与到其中,游离于活动之外,不了解活动内涵,没有融入其中的体验。游客的充分参与,一个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是对游客内蒙古民俗旅游记忆的索引点。云南傣族的泼水节,正因为游客在节日期间的充分参与,才使得这一传统节日更加有吸引力。
1.4旅游景区等硬件设施发展迅速,但资源分布差异较大,景区管理不完善
内蒙古旅游市场经过政府长期的扶持、培育和开发,涌现出一批旅游产品中的精品。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旅游产品为主的景区,品牌形象突出,四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初步成型。一是以呼伦贝尔、满洲里口岸和阿尔山为核心的草原森林、火山温泉、民族风情旅游线。二是以锡林郭勒、阿斯哈图石林和喀喇沁为重点的地质奇观、民族文化、草原风情旅游线,这是内蒙古最具文化魅力的旅游产品。三是以成吉思汗陵、响沙湾、乌兰察布草原、黄河为重点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草原沙漠旅游线。四是以贺兰山、腾格里沙漠、额济纳和航天城为重点的阿拉善大漠秘境、岩画访古、航天科技旅游线。其中以草原、沙漠和民族文化类旅游景区为主体的成吉思汗陵园、响沙湾、格根搭拉、月亮湖、贺兰山广宗寺、阿尔山温泉、阿斯哈图石林、大青沟等一批王牌重点旅游景区已具有相当的接待规模、市场知名度较高并有较强的号召力。
地处我国北方,与多个省市自治区接壤。由于地理空间的特点,很多旅游地区相互间都有较远的距离,在旅游经营和活动上缺乏沟通和交流,没有形成地区间互相协作,形成合力的良性氛围。
管理触角未能到达行业末端,经营者单一地追求经济利益,导致设施不完善、价格不规范和服务质量不达标,同时为盲目迎合游客,忽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尊重,对民俗文化的错误的使用,景观相似性很强,不仅无特色,大同小异,同时表现形式单一且低水平重复,造成负面评价,“吓跑”了游客,对后续民俗旅游的上升空间造成不良影响。
2相关对策
2.1民俗旅游业发展和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并重
游客通过影视文学作品等媒介,对内蒙古的理解,首先就是草原,认为来内蒙古旅游,就是去草原的游客也大有人在。
一直以来,国家到地方一直在强调保护草原。然而,实际上保护的主体应该是草原文化,当一个文化消失的时候,即使所谓的环境依然存续,也已经失去了本应有的内涵。
据自治区文化部门对全区文化资源进行的大规模普查发现,全区有10种民俗文化遗产需要重点抢救:以敖包为契入点的草原生态文化; 以成吉思汗陵为契入点的祟拜和图腾文化; 以马文化为契入点的游牧生产文化; 以额尔多斯婚礼为契入点的草原民族婚礼文化;以博克为契入点的体育和竞技文化; 以蒙古族长调为契入点的歌曲音乐文化; 以说书为契入点的曲艺文化; 以安代为契入点的舞蹈文化; 以二人台为契入点的河套文化和民间戏剧文化; 以剪纸为契入点的民间工艺美术文化。虽然政府已为此投人专门力量,但是保护力度与广度与实际要求相比仍显不足。
打造精品民俗旅游的前提是,保护和发扬传统民俗文化,杀鸡取卵式的开发,只能使本该欣欣向荣和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走向发展乏力的尴尬境地。所以,笔者认为,必须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大民俗文化保护的宣传,让从业者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纠正迎合部分游客需要而扭曲的、错误的民俗现象,达到正确的民俗文化和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的目的,从而使得民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民俗文化保护的关系由对立转换为相互促进和发展。
2.2规范民俗旅游市场,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服务意识与质量,树立良好形象
各旅游景区普遍缺少展现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内容,或只注重形式,忽略内涵;呈现的民俗文化的现象过于程式化,甚至是错误的。这不仅没能充分体现内蒙古民俗旅游文化的精华,反而降低了民俗旅游的吸引力。
旅游开发中应参考民俗学专家的指导,针对传统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礼仪、祭祀礼仪与祭拜祖先的程序和节庆礼仪等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正确的民俗行为,针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普及教育,研究游客的需求,使从业人员能够解答游客对民俗现象的各种疑问,进而打造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正确的、健康的民俗旅游景区。
2.3开发多层次的旅游线路,鼓励培育精品家庭旅馆式接待模式
我区的交通位置处于国家交通的末端,游客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加之我区地域辽阔,旅游景区分布相对分散,游客的旅游时间消耗在了途中,真正游览的时间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应创新思维,开发新的、小而精的、针对不同逗留时间的多层次的旅游线路。
突破那种只在草原旅游点接待客人的模式,鼓励牧民自己接待《牧家乐》的旅游活动。积极鼓励《牧家乐》的经营者重新启用真正的蒙古包,极力打造原汁原味的蒙古族生活环境,为游客讲解蒙古包的搭建过程,奶制品的制造过程等民俗内容,并亲自参与其中,从而体验牧民生活。以“住一天蒙古包,做一天牧马人,听一曲蒙古歌,品一碗马奶酒”的游览内容和特色吸引游客。
2.4开发内蒙古特色旅游纪念品,宣传内蒙古民俗旅游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发展出来了很多旅游纪念品。由于追求产量和效益,这些商品或多或少带着一种工厂化的元素。当这些元素成为了旅游纪念品的突出特征,将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纪念品,甚至给游客一种粗制滥造的印象。内蒙古民俗旅游行业应该迅速确立一批具有地方特色鲜明的、优良品质的、价格适中的旅游产品,同时挖掘民间艺人,开发个性化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需求。同时,可以考虑游客个性化订制服务,如:订制蒙古袍等个性化服务。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越被世界所认同。民俗旅游是一项古老的旅游项目,同时也是一项新兴的旅游热点。把握和利用现在最佳的发展机遇,努力将内蒙古民俗旅游打造成精品和名品。在旅游活动中真正把民俗文化渗透始终并且正确传承和发扬,将是内蒙古民俗旅游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