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技术与运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计算机;云计算;技术;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4-0716-03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大量移动设备涌入网络系统当中,增加了信息系统负载的压力,而各项资源负载压力与有限性,使得与有关信息资料与设备成本间的矛盾加剧,急需新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云计算技术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方向之一,云计算作为信息技术知识产权资产的一种,经过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与实践,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将会产生巨大影响,强化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研究是大势所趋。
1 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最早来自网络就是电脑的思想,后来,亚马逊提供了弹性的计算云服务,而云计算一词最早是由谷歌公司所提出的,并在谷歌推动下,云计算成为世界各大高校的研发项目,在2008年,IBM公司在我国无锡首先成立了全球的云计算中心,目前,云计算已得到全世界各国认识与重视。云计算是种优秀的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模式,其云所指的是因特网与计算机网络的比喻形式,是个抽象虚拟的网络资源。广义云计算所指的是根据需求与易扩展等形式,运用网络对服务内容进行获取的统称。而狭义云计算所指的是用户终端运用远程连接,对数据库、计算与存储等计算资源进行获取的应用模式。云计算包括数据中心所提供服务与互联网应用服务中的软硬件设施,通过互联网的基础设施,目前全部数据与应用软件均能按照相应形式进行云中存储。也就是说,只要有浏览器,并安装一操作系统,其功能相对简单就可,经过因特网与云相连接,就能在网络环境里尽情畅游,通过云中各计算资源,尽量满足实际的应用需要。计算机云计算与软件、网络相关联,云计算还能进行买卖流通,并具有强大安全性、规模性与虚拟性,其云计算平台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云计算是在传统计算机的网络技术上融合来的产物,将各种物力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形成共享的基础构架,各物理资源可虚拟化为巨大的资源池,经过网络资源整合,依靠商业模式把云计算力向用户终端布局,云计算力提高,可减轻终端负担,享受云计算所带来的成果,目前,云计算技术所常用的格式为软件、平台与基础设施等服务形式,但它们各具特点,均存在一定利益风险。
2 云计算技术
2.1 支持架构与部署的自动化
目前的云计算多采取半台体系的结构给予支持,具有支持系统自治与架构敏捷的特点,其中,支持系统自治是指支持体系需要把自动化有关技术镶嵌到其中,降低管理任务与人工部署的影响,用户各应用要求可被云计算平台进行自身智能的处理;而其架构敏捷,可对需求变化或者实际需求进行迅速响应,增强效率。云计算经过自动安装及部署,可实现云计算的自动化应用,并让计算资源由原始状态向可用状态进行转换,通过资源池资源的划分,能为用户提供各类应用服务,并以部署与安装过程的完成来体现,在系统资源当中,允许采取多步骤部署,对有关脚本进行部署,以实现应用软件部署配置与不同的设备管理工具配置,防止大量人机的交互,让部署不再单纯依靠人工操作,而是采取工作流的方法进行全过程的部署,以提高云计算的工作效率。
2.2 虚拟机与安全管理
虚拟机作为云计算关键技术,虚拟机是虚拟数据中心的操作系统,能把离散硬件资源进行统一,实施共享平台的创建,虚拟机的优点为:可整合服务器,降低计算机技术的成本;通过暗哨计划内外停机,能对业务连续性进行改进;对运行很少或不应用服务器能动态关闭。云计算通过计算机资源整合,运用云计算设备当中的任一计算机,对任何隐私的信息均能找到。这使得云计算的安全问题成为亟需解决问题,Siani等人,对云计算的服务设计提出了一些用户隐私保护设计原则,如加入与退出机制,反馈机制,个人信息少发送到云中,数据应用目的限制与明确,禁止未授权复制、访问与应用等。
2.3 资源监控
资源监控也是云计算技术当中的关键技术,对系统资源进行实时监控,并向其他的子系统进行性能信息的提供,以完成系统资源分配。给云的资源动态部署可提供重要的依据,以监控资源的应用及负载状况,运用云计算能对资源可用性与性能进行跟踪,以提供信息问题的解决与资源均衡,对资源池全部资源的监控与管理,可经过监视服务器来实现,经过各种资源服务器的配置监视,可部署程序,并定期将应用有关信息的数据资源上传给数据库。
3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3.1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形式
图2 云计算的服务层次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下,云计算应用形式主要包括网络服务、软件、互联网整合、商业服务平台与管理服务的提供商,如图2所示。其中,软件就是服务,在人力资源管理类的程序当中,常见的一种云计算应用形式,通过网络浏览器,可将程序信息向用户传输,有效节省了资源成本;商业服务平台为软件与管理服务混合的系统应用,能为用户与提供商间提供互动平台,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服务;网络服务或软件关系较为密切,经过API能促进开发者实施更多计算机网络应用的研发;互联网整合是将网络供给类的服务公司资源优化整合,为用户提供更恰当快捷服务的供应商;管理服务的提供商,与其它的云计算应用形式相比,这种应用形式最为长远,所面向的是信息技术行业服务的对象,像病毒处理等。
3.2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状况
云计算技术起步时间不长,其实力还较为微弱,但随着云计算技术广泛研究与应用,在实践领域以获得较大进展,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正产生影响。有些运营商把云计算中的虚拟技术应用于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中心的虚拟化后,运营商的总体投资能够得到降低,服务器整合,对服务器数量增长进行了遏制,降低了IT设备采购量,大幅度降低了有关IT设施采购量,设施数量降低,减少了隐性成本消耗,还避免了环境污染,响应了目前节能减排理念。经过虚拟技术,能构建虚拟化的集群,其高可靠功能,可让应用系统业务得到连续性保障,增强了业务系统的稳定性。如X86服务器的虚拟节能技术,可在数据中心应用云计算技术,以达到节能减耗作用,首先把数据中心服务要到期的X86或者低配置的服务器整合,用高性能的服务器进行取代;然后,把高性能服务器整合后,实施资源池化,在资源池中,运用动态资源进行调度,对计算资源高低阈值进行定义;接着,对资源池当中的主机与虚拟机进行关联性则的设定,管理主机的启用电源;最后,对资源调度与电源管理等策略进行制定,对业务忙时的主机负载高低阈值进行定义。当业务不忙时,经过实时迁移,可把低负载主机中的所有虚拟机,迁移到其他没有达到负载上限主机上,对于空闲主机的待机模式进行控制;业务忙时之前,可把待机模式主机进行唤醒启动,经过实时迁移,把部分的虚拟机迁移到已启动但处于空闲的主机中,此过程按照计划策略实施自动化控制或者人为控制执行均可。云计算概念是谷歌首次提出的,也是这领域的积极开拓者,云计算多是由谷歌文件系统所构成的,IBM也正在实施蓝云计划,实现其云计算理念,在我国无锡成立首家的云计算中心,在2008年,Microsoft公司实施自身企业云计算平台,提出了有关三屏一云的战略,主要是电视、电脑、手机屏和云计算,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研发云计算技术,对于信息化社会来说,影响巨大。
3.3 云计算应用实践前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信息科技进步,云计算技术发展起来,并在研发应用中获得了很大进步,逐渐成为国际关注及竞争重点,在计算机领域,未来将向虚拟化与云计算进行发展,其发展前景主要表现下列方面,其一,公共云与私有云间的界限不再明显,很多企业将采用公共云与私有云两种技术结合的方式,如因特网一样,成为任何机构与组织内外交流方式,有些信息资源成为两种云技术的融合产物,很多厂商会交付新管理工具、基础架构与安全工具,并用云计算计算看IT发展;其二,软件服务产品会得到更为广泛应用,要有效控制用户访问,就需要采用更好解决方案,尽管次产可给企业发展提供诸多帮助软件应用业务会由工具式应用像免费操作系统的基础软件进行转变,并进而转变为在线企业软件全面的应用,以提供更为综合的应用,充分发挥其价值;其三,更多企业用户会使用云计算与虚拟化设备,这样就需要更多技术来支持,由于海量信息不能得到有效分类控制,会容易造成混乱,其信息就无价值了,并众多技术会存在诸多断板,而云计算技术能弥补此缺陷,将混乱信息状态进行清除,确保信息库规范有序,为海量信息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处理平台,促进信息管理科学化的实现;其三,随着全球联系的日益紧密性,云计算应用实践,为世界广大用户提供更为全面信息技术,并让信息技术设备成为公共设施应用,在云计算技术下,用户运用云计算,能够用较小成本获取较大计算力,在这种变化下,会激发新理念与新创新在社会生活当中的应用,并促进新技术创新,产生蝴蝶效应,促进信息化社会发展。
4 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与计算机技术进不下,云计算技术得以发展,并在应用实践当中,获得了很大进展,成为全球关注竞争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市场需求增大,云计算技术将会成为技术的新改革力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会带来巨大影响,云计算尚处在起步阶段,我国有关云计算的普及有限,很多用户在云计算接受与认知程度较低,要改变计算机传统应用方法,还需要国家进行大力融合推进,以实现计算机资源的优化整合,为我国生产生活带来益处。
参考文献:
[1] 高巍,李洁.云计算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对 ICT 产业格局的影响日益明显[J].世界电信,2011(4).
[2] 赵越.云计算安全技术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2(1).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电子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98
当前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电子档案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单位的发展过程中,档案是记录单位发展的重要文件,单位可以通过档案信息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是保证单位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纸质档案在使用过程中,不但不便于保存,容易损坏丢失,而且缺乏实时共享性与查询方法。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档案已经逐渐取代了纸质档案,被广泛的运用到档案的记录与整理上,对档案价值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电子档案的定义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存在本质的不同,纸质档案是通过书面形式来对档案进行记录或者储存,而电子档案则是通过计算机的储存设备或者网络云空间来进行当那信息的储存于处理。相比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容易丢失与损毁,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保存,在档案需要使用时查询也不够方面。电子档案的信息都是通过数据的形式储存在储存工具或者网络空间当中,并且具备快捷的搜索系统,用户只需要拥有电子设备就可以在电子档案当中寻找自己所需的资料。
2 电子档案使用的优势
2.1 信息虚拟化
纸质的档案信息在使用或者保存的过程中极易出现丢失或者损坏,从而降低了档案信息使用的准确性以及使用价值。电子档案中的信息则是通过计算机进行储存,并且具有开放性与共享性的特点,相对纸质档案而言,电子档案可以通过备份等方式进行多地保存,更具有安全性,并且不易受到破坏。
2.2 数字化管理
纸质档案的管理方法大多都是通过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不但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极易出现管理错误,导致信息丢失。电子档案在使用过程中,管理工作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计算机中的电子档案进行整理归类,并将其数字化处理,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文件格式进行归纳。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不但方便快捷,而且成本低,工作量小,并且档案不易损坏。
2.3 服务性强
档案信息保存的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出再次利用的价值。传统纸质档案在保存过程中由于容易出现破损或者丢失,使档案信息的价值大打折扣。与此同时,纸质信息在查询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降低了档案信息的实时性与准确性。电子档案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完整的保存档案信息,并且拥有便捷的搜索系统,可以快速的查询到用户需要的档案信息。在管理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同管理人员进行实时沟通,方便了档案的管理,并且当档案出现错误或者需要更改时,也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修改或更新,保证电子档案可以准确的反映出需要的信息。
3 计算机技术在电子档案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电子档案中的应用最广泛的就是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信息数据库是将单位中的档案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后输入到计算机储存系统当中,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对数据库中的档案信息进行查询、增加、删除等操作。
3.1 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信息中的应用最初仅仅是检索功能,近年来,科技不断发展,大量的大容量储存设备和网络储存空间相继被开发出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从基本的信息检索转换为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与使用。当前,信息处理技术与信息储存技术的发展成为了当前电子档案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技术。通过扫描仪器,或者计算机等先进设备,将电子档案建立为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强等特点的实时信息数据库,成为电子档案保存的重要方法之一。
3.2 电子档案库信息数据库的研究
当前电子档案的信息数据库的基本功能有:将档案信息内容的获取与收集数字化,存储与管理电子档案信息,电子档案共享技术,电子档案安全技术以及电子档案权益的管理。这几种计算机技术实现了电子档案数据库建立的基本需求。当前,电子档案信息信息技术在多个领域已经成熟,也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技术。例如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通过信息资源的互补与共享,缓解在档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消耗过量的人力物力等问题。重点注意各级电子档案的分类管理,建立具有特色性、专业性、系统性的单位特色信息数据库。
3.3 加强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专业技能
在单位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对档案信息的使用与管理,从而对档案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对电子档案进行数据分析、数据生成、计算机硬件软件维护、网络环境维护等多种人才。并且,计算机技术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需要管理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相关专业知识,保证电子档案计算机技术可以跟随计算机发展的趋势。所以,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经常补充自身计算机技术专业知识,不断的更新进步,才能成为一支具有高素质、专业化的电子档案信息管理队伍。
4 计算机技术在电子档案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4.1 电子档案的保密性能
电子档案是一种可以共享的信息,从而导致电子档案信息在共享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破坏或者篡改,当电子档案被篡改或者破坏时,缺乏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就很难发现,使电子档案在传播的过程中缺乏真实性、准确性。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单位在建立电子档案的过程中,应当加强计算机技术中保密系统的使用,在电子档案进行加密,并且通过分层处理。如果用户权限较低,则无法查阅高权限信息,从而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档案信息的价值。
4.2 电子档案的安全性能
电子档案已经被全球化,由于因特网的使用与开发,使电子档案在网络空间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档案信息在网络空间保存的过程中,会遭到大量的非法访问或者黑客攻击,对电子档案信息进行窃取或者破坏。所以,在电子档案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时刻保证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为电子档案数据库安装防火墙,并且定期对防火墙进行升级与更新,保证电子档案信息不被黑客或者计算机病毒破坏和电子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4.3 电子档案管理应当注意
首先应当建立统一的电子档案信息的结构标准,通过建立信息保护体系来保证电子档案信息的原始性。其次,电子档案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将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设计到其中,并且通过书面形式或者电子档案形式将管理要求列举出来,作为电子档案管理的前提条件。最后,需要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电子档案信息有充足的法律保证,当单位的利益受到危害时,可以通过有法律依据的电子档案信息作为单位利益的重要保障。
5 结束语
电子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电子档案也逐渐的代替了纸质档案,并且被广泛的应用到单位的发展当中,不但提高了单位运用的效率,而且保证了单位稳定的发展。单位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自身电子档案的管理,通过提高计算机技术完善电子档案管理体系,保证档案信息在单位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以及作用。
参考文献
[1]严林.电子档案管理――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4,(3).
[2]王喜义.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电子档案管理探讨[J].信息通信,2012,(2).
关键词:特殊教育;硬件;软件;网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8-0044-04
特殊教育作为各国国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却是大多数国家公民教育中的短板。新世纪以来,随着民主、公平、人道等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愈益成为全球教育中的热议话题。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它在教育尤其是特殊教育领域的莫大潜力,并尝试从硬件、软件及网络环境等方面着手去提升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
一、 现代计算机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
早在1966年,Richard Atkinson 将阅读教学引入教学领域,开计算机辅助教学之先河。此后,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不断实践,两者之间的融合度显著提高,并广受认可。
1.计算机硬件与特殊教育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不受时空限制,融合声、光、情、景,具有生动、直观、形象地表达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教学效果等方面功效突出。在此影响下,我国的一些特殊教育学校也开始致力于建立机房,以实现教学多媒体化。以2011年“江西省特殊学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组开展的对江西省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状况的调查为例,调查结果显示从设备拥有比例来看,这些学校的计算机的拥有率达到了100%,投影机、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分别为87.5%、52%、52%,这说明在我国一些省的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已经基本具备。[1]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型号已经从笨重的台式机过渡到现在小巧的平板电脑。以ipad为例,从去年开始美国就有了《高中用ipad取代电子书》的先例。而后我国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有以ipad等平板电脑为“电子书”的项目。由此可见,ipad等平板电脑的课堂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普通教育需要这种新型的计算机进入课堂,特殊教育更迫切的需要。因为对那些罹患自闭症和有学习障碍的孩子而言,视觉形象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
2.计算机教育软件与特殊教育
软件是信息化教育的核心部分,要使特殊教育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开发特殊教育需要的软件刻不容缓。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开始了对教育软件的开发,而中国教育软件的开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直到90年代,才开始商品化和市场化,并涌现了许多教育软件开发公司和一批有影响的教育软件。如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开发的多媒体辅助聋生教学平台、“妙语快车”聋童发音评估软件,手语查询软件等。还有用于残疾学生智力开发和语音康复的“启智博士”“启音博士”等。兰州市聋哑学校开发的“视障键盘通”,“启音博士”软件设计了“感音”、“辨音”、“发音”等多个模块,每一个模块都利用计算机软件帮助听力残疾儿童获得声音素材。而这些软件在特殊教育学校都有应用,且取得的教学效果明显。
3.互联网与特殊教育
近些年来,在互联网广泛普及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将互联网在教育系统的应用纳入重要议程。我国的特殊教育领域也开始逐步认识到互联网的巨大效用,并开始了积极的探索。从1998年开始,我国开始了特殊教育网站的建立,到目前为止,官方网站有: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08年残奥会官方网站、中央政府门户网等。而高校特殊网络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特殊教育与科研的院系之中,比如: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除此以外,一些特殊教育学校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建立校园网也比较普遍。如宝应县特殊儿童学校构建的“数字化校园”,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使教学资源数字化。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部分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开发的聋、盲、培智教育教学资源库也正在开展当中。
二、 计算机技术在特殊教育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辅助教学对特殊教育的不断渗透和参与,更加方便了特殊教育的实施,在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和效能上贡献突出。但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本身的不断进步,以及特殊教学实践需要的更加个别化和细化,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也开始出现。
1.特殊教育学校计算机硬件老龄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特殊教育学校计算机硬件已经开始老化和落伍,由此导致新开发的一些水平较高、适应面比较广的教学软件根本无法运行的现象比较突出。如:低视力者所需的大字显示设备,耳聋者的语音输入设备,智力障碍儿童在输入接口方面所需的额外配置或特制的计算机配件等方面。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兴的电脑产品越来越多,而我国特殊教育这方面显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2.特殊教育软件落后、开发乏力
我国计算机教育软件在90年代后开发势态有所减弱,特殊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从宏观上看,适用于特殊教育领域的软件开发速度明显较缓,创新不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购买途径十分繁琐。在微观上则表现出为具有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软件方面,量身定做的少,简单模仿、机械照搬的多。我国教育软件的应用平台目前大多还局限于传统Windows操作系统,应用水平提升受到极大限制。而我国教育软件的开发公司大多数是中小公司,缺乏强大的技术支持与专业的人才保障等。
3.特殊教育网络平台效能低
特殊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从整体看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面向的特殊教育对象人群比较单一。现在特殊教育网络资源针对的需求主要是视障与听障人群,诸如听力低下、心智弱障等方面人群的需要涉及较少。二是平台提供的内容比较单薄。现有大部分的特殊教育网站只是将重点放在对特殊教育提供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政府文件的解读与分析,对特殊教育人群所需要的有关学习和生活的内容却显得十分有限。三是资源能够共享的方面比较单向。大多数特殊学校的教育网络资源,只为自己学校的人群开放,校际之间缺乏共享,资源使用效能低、费用高的现象难以避免,同时也阻碍了这些学校在通过共享过程中,去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效能,以及共商创新开发等的渠道。
四、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运用效能的对策建议
1.增强服务特殊教育的意识
以特殊需要视角研究特殊教育,其实也就是使人们对特殊儿童的看法转变,只有改变观念,改变思维,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特殊教育。可以通过以下措施:第一,借助法律的力量,政府有效执政,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对特殊儿童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各项法律法规,逐一落实国家法律法规保护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第二,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关注程度,形成对特殊儿童的正确认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更好地保护和救助特殊儿童的途径。第三,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事业,对特殊教育儿童的关注,借助全社会的力量举办各种类型的特殊儿童的教育机构和康复机构。
2.重点加大对特殊教育技术开发经费的投入
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是特殊教育发展的瓶颈。鉴于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我们从宏观上调整教育经费的总体投入,重点加大对特殊教育技术开发经费的投入,具体措施如下:首先,明确政府的财政责任,加强特殊教育的地位,使各级政府感到特殊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施舍性事业,必要时进行刚性约束,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其次,除政府外,鼓励社会其他团体进行投资,虽然收益不显著,但让他们相信这是有意义的。再次,合理调整教育经费的支出比例,尤其在特殊教育信息化的时候,加大特殊教育技术开发的投入。
3.细化有利于提高特殊教育管理和研发水平的措施
在特殊教育管理方面,我们要做到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教育部门的主管功能,集中管理,有利于特殊教育各部门的运作,评估、衔接及监督工作。尤其是特殊教育需要特殊的照顾,集中化管理有助于满足必要时的特殊需要。在研发水平方面,我们除了要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外,还要重点做好我们的弱势项目――教育软件的评测工作。针对教育软件的评价体系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避免评价方法的单一,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二要针对评价人员来说,广纳各学科的优秀人才,加强对评价人员各方面的培训。三要注意对软件评价的反馈,所以要注意与用户群的沟通。
4.加强对特殊教育技术人才的专门培养
在技术人才的专门培养方面,我们首先想到要鼓励高校介入。在信息化发展方面,高校有专业人才优势,技术开发优势与科研优势等。根据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引进专业人才,设计特殊的硬件设施,开发教育软件。
坚持科技“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虽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但这确实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研究领域,为了特殊教育儿童的幸福努力,并为他们的幸福打造一个可实现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黄翔,史文津. 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J].职教论坛,2012 (27):34-37.
[2]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9.
[3]王敏. 苏北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与策略 [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 (14):13-14.
关键词:多媒体计算机;特殊教育数学教学;策略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已经被普遍使用,它通过投影仪将计算机中的内容投射到白板,使用者通过使用特殊的电子笔直接触控白板,进行操作与控制,使图、文、音、像并茂,具有趣味性强、交互性强的特点。我在特教学校教学中合理使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特教学校的学生有的是听说残疾,有的是多重残疾,其中大部分学生的智力远低于正常人,因此,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应尽可能采用轻松、互动的教学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对数学这类比较抽象的课程,更需要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恰当地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将课本中静态的知识移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上,营造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氛围,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几方面来加深学生的感知,在新鲜感的刺激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创设情境时,要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采取动画的形式开头:熊大、熊二遇到一大罐蜂蜜,熊二偷偷地吃掉了许多蜂蜜,才把剩下的分给他们两个。提问: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该怎样做?(平均分)接着,提出“一半”用数字怎样表示?从而引出“分数”这一课题。课件所创设的情境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从娱乐和问题开始,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昂,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
二、化静为动,展现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数学中的图形知识是个难点,由于它静止地呈现在课本中,因此比较抽象。而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他们往往不容易理解知识。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学生就能更好地认识图形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特征,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先在黑背景中呈现一个激光灯,然后从灯头(端点)射出一道光,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样形成的;接着,在白板上又出现一个红点,让一条自由伸缩的线通过它,以此让学生理解直线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的特点;接下来,屏幕上出现两个红点,再由一条直线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它有两个端点,不可伸缩,可度量。这样弥补了传统教学难以讲清的不足,使学生突破平面的局限,能在脑中展开想象,发散思维,从而既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又渗透了“无限”的思维。由于利用了动画的效果,变静为动,形象地将线段、射线、直线间的区别与联系清晰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加深理解,逐步得出结论,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直观地演示,更利于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有效地掌握知识。
三、多层次,大容量,强交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云计算关键技术;信息化;数字化;高校
1.引言
1.1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早在1989年,比尔.盖茨在谈论"计算机科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时"时说:"用户只需要640K的内存就足够了。"那时,所有的程序都很省很小,100MB的硬盘简直用不完。李开复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钱庄。最早人们只是把钱放在枕头底下,后来有了钱庄,很安全,不过兑现起来比较麻烦。现在发展到银行可以到任何一个网点取钱,甚至通过ATM,或者国外的渠道。就像用电不需要家家装备发电机,直接从电力公司购买一样。
"云计算"带来的就是这样一种变革--由谷歌、IBM这样的专业网络公司来搭建计算机存储、运算中心,用户通过一根网线借助浏览器就可以很方便的访问,把"云"做为资料存储以及应用服务的中心。因此大学生可以很快的查找很多有用的资料。云计算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云计算实质上是通过互联网访问应用和服务,而这些应用或者服务通常不是运行在自己服务器上,而是由第三方提供。云计算可以提供无限的廉价存储和计算能力。这些特点比其它新技术更容易进入高校。它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很低,因此云计算将一定会在高校中受欢迎。
1.2云计算的特点
(1)服务提供的多元性
云就是庞大的计算机群,具备极高的计算、存储能力,能够完成单机所完不成的海量计算、存储等工作。云将调用云中的计算机群,使用基于海量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来搜索网络中的数据库资源,并运用各种方法为用户反馈出尽可能详尽、准确的结果,极大的扩展了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基于某个具体服务器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工作模式;同时云中的计算机可以通过相应技术保持网络数据库信息的及时更新,用以保证用户服务的快速、准确。
(2)使用的便捷性
在云计算模式中所有应用和服务请求的数据资源均存储在云中,用户可以在任意场合、时间通过网络接入云平台,使用统一的云服务,按照自身的需求获取所需信息,并可以实现不同终端、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为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效率。
(3)服务的安全性
分布式系统具有高度容错机制,云计算作为分布式处理技术的发展,依托据存储中心可以实现严格、有效的控制、配置与管理,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连接性能,同时高度集中化的数据管理、严格的权限管理策略可以让用户避免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
(4)用户端设备成本低廉
由于云计算模式下大量的计算及存储工作都被放到了网络上,作为个人的用户端就完全可以简化到只有一个浏览器了。云计算模式中用户只需通过网络使用服务商所提供的相关服务,并按实际使用情况付费,具体的计算机系统硬件配置、设备运行维护开支和服务器系统软、硬件升级都由云服务提供商来完成。它和现在的PC机相比,云计算终端功耗低,成本低廉,终端用户使用简单,维护方便。
2.云计算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2.1云计算能大大节约信息化的资金投入
目前的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成本主要来源于软硬件的购置、日常维护及设备更新等,如果将这些建立在云计算和服务的基础之上,将大大减少资金投入。其一,整个网络课程建设的基础平台将是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跨平台、运算能力强大、资源丰富的统一的通用信息平台,无需购买本地服务器,仅需投入少数管理终端及云接入设备即可;其二,所有的服务提供均由云端提供,无需为保证服务器运行的可靠性、保证存储在服务器中的数据资源的安全以及避免因网络访问异常导致服务器瘫痪而对网络服务器响应及接入数量等进行限制,因此原来维护、升级等工作几乎降至最低,管理成本也相应可以大大降低。
2.2真正实现资源整合,建立统一的资源平台
将高校信息化建立在云计算和服务的基础之上,将繁重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服务器的配备、课程资源的存储与管理等工作交给云服务提供商,那么现有分散的、自成一体、本地化的网络信息平台将转变成为一个与具体网络运行环境、网络服务器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无关的强大的统一的通用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以成千上万的云服务器为依托,拥有着极其强大的计算功能、海量的网络资源,现有的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软、硬件资源重复投入、虚拟化教学设备运行能力支持等问题将迎刃而解。
2.3云计算的应用能够保证高校师生的信息安全
校园网内的计算机病毒的防控一直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尤其在多媒体教室及计算机实验室。一台机器中毒,很快就会传遍所有机器。杀毒软件授权使用费用对高校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对病毒仍不能有效的防控。而在云计算环境下,云计算提供商拥有先进技术和专业团队来负责这些资源的安全维护工作,师生们只需通过网络,就能访问自己的数据。本地不再存储任何数据,因而不用担心病毒入侵造成的破坏。所以,云计算在高校的应用既省去了高校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开支,又确保了高校师生的信息安全。
3.云计算为高校数字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3.1高校"云计算"平台的建设
高校"云计算"平台的建设,是在对校园中的人员和人员的社会生活数字化的基础之上,以高性能计算机为平台,建设一个全方位的综合信息系统,为高校科研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并顺畅的完成校园中各种工作。
高校"云计算"平台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高校的科研项目组以及校园中的学生、教师和各个职能管理机关。服务类型包括为高校的重要课题研究、教学研究提供科研力量支撑,以及面对个人的综合信息查询和面向管理机关的综合信息管理。
3.2高校数字化校园
"数字化校园"中必须有数字化了的人的描述信息,也要有数字化了的社会生活信息。现有的校园数字化建设已经做了一些描述,积累了一些数据,但都是基于各种管理工作的局部具体情况,数据与数据之间,信息流与信息流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划。
数字校园的建设能够有效的规范校园的管理,能够对学校所有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科学的组织与管理,对校园网上的信息进行更好的组织和分类,让用户在网上快速发现自己需求的信息,为师生提供网上信息交流的环境,让 管理人员科学地、规范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将这些信息方便地出去,以最有效的方式提供给用户服务。高校"云计算平台"的搭建有效满足高校对信息化管理、科学研究力量支撑等的需求,成功助力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强化科研力量。
4.结束语
云计算能为高校信息化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和软件环境,帮助高校摆脱资金不足、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等各种困扰,其在高校教学、科研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云计算的发展趋势已经呈现,一定会为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方面的提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信息技术已经从计算机时代走向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也将从以计算机辅助教育应用为中心走向以数据、计算和服务为中心。云计算为这种转变提供了机会和技术实现,并使之成为可能,为高等学校教育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新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杨光雨 浅析云计算机技术 福建电脑2010年01期
[2] 贺鹏 云计算的开发云的研究与实现[D] 电子科技大学 2011
[3]姚娟、孙益祥 等编著 基于云计算技术支持的新型学习社会的初步设想 现代教育技术 201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