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技术专业考研

计算机技术专业考研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技术专业考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技术专业考研

计算机技术专业考研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企业需求问题;研究

现在我国高职院校都在改变教学模式,建立一种以企业需求为主的教学模式,用来适合现代企业需求为主,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计算机专业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信息技术人才,在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大量信息技术人才,但现在高校培养的人才不适合企业职业岗位要求,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信息技术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1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1.1就业率居高不下

现在多数高职院校都有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学生人数很多,但在互联网+时代,各个行业都需要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学生就业空间很大,现在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率居高不下。现在学生就业难是确实存在的,但计算机专业学生只要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尤其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对提高自身的就业是关键因素。

1.2考研率不断上升

现在计算机专业学生考研的人数不断在增多,总体考研率不断上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考自己专业的研究生,同时也有很多学生跨专业考研究生,因为计算机技术与其它专业相关,比如可以考经济相关类研究生等。现在考研是就业的另一种方式,但同时学生继续深造,对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自己今后就业打下基础,也可以说考研是为今后更好的就业。

1.3热门城市就业率下降

现在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一般首先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等。但现在根据企业招聘情况,一线城市计算机专业相关人才处于饱和状态,有招聘也是要求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具有团队领导能力等要求。但其它二线与三线城市需求不断增加,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

2基于企业需求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面临的困境

2.1企业需求与教学目标相悖

现代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在高职计算机教学领域中,尽管教学方面的目标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并展开教育的,但是在实际的高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教师将教学方式创新忽视,不把重点放在提升学生实际操作的技能上,还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在课堂上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重视以企业需求为指导的教学,重视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造成了就业意向与教学目标相悖的情况,影响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所措,目标不够明确,相关技能的运用不熟练,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没有形成正确有效的就业规划,没有根据企业需求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准备不足,对本领域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够熟练,目标设定不切实际,职业定位不够准确,拈轻怕重、浮躁、好高骛远,不能准确定位自我,职业责任明显不够,最终导致毕业生无法通过就业这座独木桥。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上没有重视学生最终目标是就业,没有以企业需求为目标进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2.2教学评价与考核模式过于落后

计算机专业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评价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但现在很多学校在计算机学科考试的模式还是比较落后的,主要以试卷形式进行考核,这不能体现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学考核需要根据教学改革需要,要动态的进行改革,突出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

3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措施

3.1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根据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要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适应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计算机行业是一个动态行业,教学内容需要实时更新,教学内容需要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一致,让学生学有所用,重点需要提升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计算机技术人才。人才培养是需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明确教学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的核心因素。

3.2根据企业需求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教学内容调整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以企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要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调整,打破传统的章节界限,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内容删减,满足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提升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都需要与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相适应,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主。

计算机技术专业考研范文第2篇

一写在前面的话

"你花在做计划和组织上的百分之十的时间,通常就能促成你整个成功所取得的百分之九十的价值."职业规划则是这样一种:见诸于现实、理想和梦想之上的管理艺术。作为一名高中生,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是非常必要的。职业规划,可以使自己更加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努力工作学习,能力不断提高;通过对自身和环境新的认识,在提升自我的同时不断改进自己的职业规划,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加合理化、更加能促进社会、市场以及自己的发展。

二自我分析

兴趣爱好:看书,听音乐,下棋,photoshop,网页设计,建设网站

性格特点:平时乐观主动,好发表意见,思维活跃,创造力丰富,感情丰富,思维缜密,擅长于分析,为人热情,擅长于与人沟通,人际关系佳,忠实可靠,但不擅长于社交,情绪稳定,倾向于创新,但有时缺乏创造力,为人安分,遵守秩序,做事踏实。我的优势能力我的弱势能力1.1适应力强,善于处理自己的各种角色,掌握平衡,素质均衡;

2为人友善,易于合作,既重视维护人际关系,也很有自己的观点;

3做事认真、喜欢有计划、条理性、值得信赖;

4比较灵活,善于把握分寸;1.1面面俱到,如果调试不好,会令自己身心疲惫,或什么都做不好;

2有时可能自己考虑的太多,反而不能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会让家人朋友捉摸不透;三职业分析与定位:

(1)测评指出10种适合专业:

自动化、理论与应用力学、轻化工程、能与动力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子信息工程

(2)专业介绍{自动化}

是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它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鲜明的特点,是理、工、文、管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通俗的讲就是:研究如何让机器替代人的工作。

(3)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

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4)毕业后干什么

就业于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大专院校、金融系统、通信系统、税务、外贸、工商、铁路、民航、海关、工矿企业及政府和科技部门等。历年来,本专业的毕业生的供求比例一直都保持在1∶10左右,近年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在系统集成、计算机软件硬件开发和通信等领域。

自动化工程师--从事自动化系统的维护、优化等工作;

自动化设计师--从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软件工程师--处理自动化系统中相关的软件的设计和开发。

还可以从事教学和相关的研究工作。

(5)报考什么样的学校

目前已有180多所高校开设此专业,

1.清华大学2.西安交通大学3.华中科技大学4.浙江大学5.重庆大学6.天津大学7.哈尔滨工业大学8.上海交通大学9.华北电力大学10.东南大学11.西南交通大学12.沈阳工业大学13.中国矿业大学14.华南理工大学1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6.北京交通大学17.武汉大学18.哈尔滨理工大学19.四川大学20.河海大学21.哈尔滨工程大学22.郑州大学23.广西大学24.陕西科技大学

四高三及大学期间的计划

发奋努力的学习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高三还剩下102天,决定未来职业的时刻就快到了,在仅有的百天征战中,浴血奋战,争取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大一为试探期: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具体活动可包括多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大一学习任务不重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学习计算机知识,争取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辅助自己的学习。为可能的转系、获得双学位、留学计划做好资料收集及课程准备,多利用学生手册,了解相关规定。

大二为定向期: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

大三为冲刺期: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并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上。在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时,可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管道,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哥师姐谈话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

大四为分化期:找工作的找工作、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不能再犹豫不决,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该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这时,可先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数据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

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计划:

1.每天花半个小时学习英语。

2.努力学习专业不能放松,这是以后生存的根本。

3.多看课外的书籍,充实自己的知识量。

4.争取有实践的机会,为以后积累经验。

5.每周去一次图书馆,阅读最新报刊,了解最新动态。

计算机技术专业考研范文第3篇

一、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问题

(1)教学课时相对较少。造成线性代数课程学时较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师要在规定时间内给很多班级上课,不得不压缩每个班级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教师为了保证上课时的质量,经常会在重点章节花费较多的时间,这样总体下来,平均每个章节的学时就少了。

(2)学生自身的问题。学生自身不能正确认识学习线性代数的重要性,不能认识到学习线性代数的目的性。有很多学生片面地认为,学习线性代数只是为了拿学分、为了将来考研等,所以出现了应付的现象。

二、线性代数课程的改革措施

(1)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由于线性代数是各科的基础,是其他各专业学科的工具,因此,线性代数教材内容要和其他学科内容相符合,要符合各个专业的特点,要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来优化教材内容。第一,教材中尽量不要只写概念和性质之类的理论知识,而是要多加入一些实例分析,要兼容专业知识的应用。第二,由于课时的压缩,而教学内容又没有减少,因此,我们有必要调整和优化教材内容,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计算机技术专业考研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思维;转型;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1计算思维与转型发展背景

自从周以真教授在2006年首次提出计算思维以来,关于计算思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层出不穷。国内首届“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明确提出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对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转变发展理念,增强改革动力,强化评价引导,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对于具有行业背景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大学都非常重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和研究。通过深化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将计算思维理念融入现有课程,大力推进计算思维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如沈阳师范大学已开设《计算文件和计算思维》网络资源共享课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开设了《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导论》课程,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舍弃OFFICE应用部分,更加关注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和提高。近年来,计算机基础教育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采用CFC2008所提出的1+X课程体系。教学中还存在教学内容和专业的结合程度不高,面向应用的程度不够,缺乏对课程认证标准的认识,考核模式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跟不上应用技术最新发展的等具体问题。

3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3.1注重教学体系的多元化

多元化教学体系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四个方面。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和特征,引入了多种现代化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教学改革实践,做到教学理念的多元化。教学设计中以布鲁纳教学理论中探究式学习方式为导向,强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原则,按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分类、分层次教学。由于不同专业对于计算思维能力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要求不同,采用了目标导向与专业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以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需要。通过灵活运用任务驱动式、案例式、主题研究型等多种恰当教学模式,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这些教学模式被应用于不同的课程模块中,根据课程特点,每门课程也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充分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来开展慕课教学,有效帮助学生依托网络资源开展学习。通过构建灵活、开放、共享的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开阔视野。通过课下的自主学习与课上的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好地激发学习热情。

3.2注重计算思维

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根据沈阳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面向应用、突出实践、着眼计算思维能力,从各专业对学生能力和知识结构要求出发,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具体地,根据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确定与能力要求相对应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3.3与专业结合

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按照知识模块的结构来进行整体设计,针对不同专业可根据培养目标的差异来选择不同的知识模块组合来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和实验设计也要与学生所在专业相结合,向学生渗透专业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3.4对接行业认证标准

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要与相关的行业认证标准相对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可参照的标准有微软办公软件国际认证标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和国网考试中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3.5分层次、模块化

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简为“1+1+X”模式。层次一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层次二为1门重点核心课程,通过该类课程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的目标。层次三是一系列满足专业需求的计算机课程,通过该类课程达到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问题和研究创新能力的目标。由于学科专业需求的不同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实行分层次教学,各专业在课程设置中总体采用“1+1+X”模式,即“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N必修/选修课程”。课程体系中第二层次为重点核心课程,根据我校专业需求和特点,确定了“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VisualBasic程序设计”、“网页设计”、“科学计算”、“网站设计”、“计算机艺术作品赏析”7门课程,其知识结构涉及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应用系统分析和设计四个领域。每门课程知识结构包括概念与基础、技术与方法、相关专业应用三个层次,以此来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各专业根据专业需求,在7门课程中选择1门作为公共必修课,同时每学期以公共选修课的方式开出6门课程中的若干门课程,以满足学生更多的兴趣和需求。

3.6通过设置课程超市,完善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

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建立课程模块的基础上,设置课程超市,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形成优质课程资源库,使得考研与就业等不同方向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不同层次的课程。在课程超市中,建立不同的课程模块,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通过设置课程超市,突出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独立自主能力。课程超市的设置,对教师能力要求有着较高的标准。教师需提高自身开发课程模块的能力与题库建设能力,从而建立起个性化的开放资源库。

4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各地基础教育中的也逐渐被大力推广,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的要求更加明显。将“计算思维”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改革中面临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1]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J].中国大学教学,2010(9).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lO(9).

[4]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l(1).

计算机技术专业考研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6-3801-02

Research on Networking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Mode

DONG Ming-gang, CHENG Xiao-hui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ilin 541004, China)

Abstract: Networking engineering is a new professional, how to design a realistic network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is an impor tant problem. Based on analyzing the target of network engineer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tworking engineering personnel training pro gram from network engineering curriculum system and practical training. The proposed program meets the capacities required by employ ers. And it is valuable for networking engineering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network engineering;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curriculum; practice

网络工程专业是近几年在计算机专业和通信专业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一个新兴的专业。由于在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建设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相对传统的计算机专业和通信专业而言,网络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很不成熟和完善。目前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培养方案,另一个是以通信技术为主的培养方案。这两类都没有突出网络工程的特色,没有清晰的专业定位,因而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近几年,对于如何构建科学的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也有人做了一些研究。文献[1]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文献[2]突出了人才培养方案方向性和实践性。文献[3]提出了“平台+方向”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文献[4]对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全面的论述。

网络工程是我校2008年新增的一个专业。如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区有部分高校也开设了网络工程专业,但由于各高校实际情况和侧重点不同,同时也为了避免竞争,突出专业特色,其它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不能直接照搬。在大量的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套与我校实际相适应的科学的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1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我校实际,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和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掌握网络工程中近代通信网络的基本理论及网络工程的实用技术,了解网络协议体系、网络互联技术,具备网络规划、设计与实现以及网络程序设计开发能力,能从事网络工程设计与管理、网络应用开发、网络安全与维护等工作,具有网络软件开发和较强网络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适合在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部队、研究机构、金融保险业、独资与合资等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单位从事科研、开发、应用、管理工作以及计算机网络软硬件开发、系统集成、网络的设计、应用、维护和管理工作。

2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1打通基础课程,夯实专业基础

打通了信息类6门主干课程,本着“宽口径、重基础”的原则,打通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分析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C语言程序设计六门主干专业课程。同时考虑到本专业同时具有计算机和通信的特点,在学科基础课程中还增设了《离散数学》和《现代通信技术》两门相关的专业的理论课程,以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

此外,在选修课程设置方面,考虑到与《网络工程》专业对应的硕士点是在计算机学科,为满足部分同学考研的需要,将《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编译原理》等课程列为选修课,以方便学生应考。

2.2设置专业方向,突出培养特色

对于网络工程专业,划分专业方向,针对性的开设相关课程,进行特色培养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1,3]。根据我校的实际,确定了网络工程设计、网络应用开发、网络安全与维护三个基本方向。除我院的有关实验室外,我校的网络中心能为网络工程设计和网络安全与维护方向的人才培养提供相应的指导与实践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