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记叙文

中学记叙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记叙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学记叙文

中学记叙文范文第1篇

高中作文教学记叙文文体回归意义分析作文写作训练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将来的深造、工作等成长的角度看,写作能力是其人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将自己的思想与别人交流,因此,写作训练的中心就是能够恰当的表达。各种文体就是恰当表达的各种形式。高中作文教学从何种文体入手才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才更符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与现实背景?这值得高中语文教师深思熟虑。

一、从面向两个实际(高考和现阶段高中校园生活实际)的意义上,作文教学训练必须回归记叙文为主

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高考成为了高中教学的一根指挥棒。新课标实施以来,高考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作文命题也逐年贴近生活,贴近高中语文教学实际。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主要是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议论文。尽管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两种文体都会写,尽管两种文体的写作难度大致相当,但是经过实践的检验,议论文写作从来都是高考学生的弱项。因为,议论就是“分析”,分解和剖析事物的内部构造和内部矛盾、外部联系和外部矛盾,并做出自己总体上的判断。这是需要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的。甚至可以这样说,不在人生的道路上尝过许多酸甜苦辣,摔过几次大筋斗,是难以讲出多么深刻的道理来的!高三学生的年纪都在18岁上下,如今又基本上被“圈”在学校里,“茅庐”还没有“初出”,要他们发表人生的见解,分析事物的“内里”和“外在”,委实是难为他们了!说明白一点,这是“赶鸭子上架”!从这些年来的作文答卷情况看,选择记叙文写作的学生作文整体情况比写议论文相对较好。

二、回归记叙文为主,高中作文教学训练的具体做法的教学意义探究

明确了高中作文教学训练回归到以记叙文写作训练为主,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接下来就要思考,在作文教学的训练中,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解决“怎样训练,训练的指标与内涵”的问题。笔者认为,多年来,许多教师先后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笔者经过教学实践与思考,抛砖引玉,粗议于下,以就教于方家。

1.在作文的文体形式上要训练学生写好“完整记叙文”

所谓“完整记叙文”,是相对“单项描述为主”的“小作文”而言的,即一般意义上的有头有尾、记人叙事比较完整的记叙文。高中作文教学必须努力挣脱。当然,要想写好“完整记叙文”,教师必须训练学生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要认真审题。由于命题往往是一个词,如《雨后》《眼睛》《寻找》《手》等,所以,显得有虚、有实,既确定又不完全确定。这就要求考生在下笔前吃透这个词的含意。譬如《尝试》,就一定要抓住两个要点来写:第一次作为;主动作为。否则就走题了。

文体感要强。通篇必须以记叙、描写为主,不得大发议论。为了防止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不妨“断其后路”:通篇不发议论,只靠记叙、描写和适当的抒情。

要以情动人。所选的生活题材,必须是能让作者自己十分感动的。就是说,在高考考场上,一想起这个人、这件事,作者就十分动情。自己都不感动,怎么能打动阅卷教师呢?

2.在作文写作技巧中要训练学生练好记叙文写作的“常见功夫”,不要盲目追求“新、奇、怪”

高中语文教学还是强调训练学生练好记叙文写作的“常见功夫”,不要盲目追求“新、奇、怪”。不排除学生作文出现“新”、“奇”、“怪”,但是,这得建立在练好记叙文写作的“常见功夫”的基础上,否则,只能是弄巧成拙。

记人记事要顺乎自然。有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小学生的记叙文写得比初中生有味,初中生的记叙文写得比高中生有味。这里所说的“味”,非指词汇量和文字基本功,而是指文章给读者带来的真实感、亲切感和生活美感。中学生大哥哥、大姐姐就会比小学生小弟弟、小妹妹更会“做人”、“做文”,更会“摆平”各种人际关系,更容易说“套话”,更容易“拔高”和“贬低”,于是,他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之中犯了作文的一大忌:做作,不自然。貌似平平常常的记叙,纯然是家常话语,但它有时能把亲情、爱情、友情,把当代世俗生活中活泼可爱的各种感情的“浪花”,天然无邪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原汁原味,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清水出芙蓉”,这就是“天然去雕饰”。

要用“小石子”激起“大波澜”。记叙文的感情力度要大,但激起感情“波澜”的“石子”要小;还是那句老话:要以小见大,一以当十。激起感情“波澜”的“小石子”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它常常是一个动作,一样东西,一种眼神,一两句话……这些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生活细节一旦冒出来,就能够诱发我们的思路,叩响我们的心弦,只要投放得当,击中生活的漩涡,其写作效果是颇为理想的。

总之,高中作文教学向记叙文的回归既有现实的需要,也有实际的行为操作可能。高中语文教师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通过记叙文写作训练,切实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为学生终身能力构建最基础的能力保障,这就是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真正实现新课标的理念。

参考文献:

中学记叙文范文第2篇

1.1爱,不会是简单含混的“喜欢”。

高中语文写作教材比较注重自由写作训练,通过学生的课外练笔这种自由作文的方式,语文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活思想”,而关于爱与友谊的话题始终是高中学生关注的一个焦点。同时,目前的高中学生由于缺少爱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存在许多模糊错误的观念,这也表现在课外练笔中。我们不妨摘录几条:“只有学生时期尤其是中学阶段才有真正的爱情”,“高中不谈恋爱,到了大学说起很没面子”,“我喜欢谁就是谁,不需要任何理由”,“爱就应该轰轰烈烈,曲曲折折,死去活来,就像青春偶像剧演的那样”,等等。

1.2爱,不应是青涩早熟的果子。

《孔雀东南飞》中有一句:“十七为君妇。”这是否意味着“早恋”古已有之,不足为奇?这一方面说明古人缺乏有关人生长发育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古代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伦理习惯造成的。现代心理科学告诉我们:由于营养和文化的共同作用,人的生理成熟年龄已经大大提前,而心理成熟年龄却又大大延迟。这一巨大的矛盾给教育造成了严峻的挑战。讳疾忌医,鸵鸟政策,当然不行;顺其自然,放任自流,更是不对。唯一的对策是,让学生在遥望爱情的高中时期受到爱的教育,做好爱的准备。这样既能破除爱的神秘感,部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能做好爱的理论准备,为以后恋爱期进入真正的恋爱提高婚恋质量做一件好事。

1.3爱,不能是盲目冲动的狂热。

爱情是“按照和谐规律把自然的冲动和意识的金线,把机体的生理规律和精神准则交织在一起”(科恩语)的复杂情感,爱不会随着人的生理成熟而自然具备;爱,是一门艺术,是一种能力,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来培养、学习。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文学教育在这方面应是大有可为。我们可以从《边城》中学习爱的朴实与自然,从《牡丹亭》、《我愿意是急流》中学习爱的痴情与忠诚,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致橡树》中学习爱的平等与独立。

2.渗透生命教育

2.1我们要有引导学生直面自己的人生,培养其热爱自我的强烈意识与责任感。

人生难免有和低谷。成功时,要用温和的眼光来看自己,即使生命已跌到最低点,也要坦然接受,直面自己的人生,爱自己的命运。利用语文教学资源,鼓励学生从残缺中去寻找、珍惜生命的美,勇敢面对生命中不如意。如:在海伦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丝毫没有恐惧、凄凉、悲哀,作者虽然残疾,依然微笑面对厄运,欣喜地享受着自己想象中的美景。

2.2创设一些感染力强的情境。

如:在《我与地坛》的教学中,首先可以让学生欣赏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乐曲声中,学生极易感受到乐曲震撼人心之美,而这种震撼也自然来自对贝多芬在拼搏中奏响生命强音的震撼,对他在厄运中发出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敬佩。而这与课文本身的内容又是相通的。

2.3教材与教法宜生动,不能使学生觉得生命是沉重的、乏味的。

如:奥运会短跑冠军刘易斯对史铁生的敬佩能引发学生对作家其人与其作品的浓厚兴趣,穿插类似的故事可以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更好地实施教学与德育渗透,引发学生认同,进而悦纳这种挫折中以积极进取的生命态度使生命大放异彩的做法,进而对他们未来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4通过各种相关主题的报章杂志、影音资料等的欣赏与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与理解。

如:位于离加拿大多伦多不远处,有一片生长于悬崖峭壁上的白雪松,是科学家认为目前地球上生长最缓慢的森林,它们一长出来,就注定要在这恶劣的悬崖缝隙中度过一生,这里有的雪松50岁还只有0.6厘米粗,几厘米高,形同小草,尽管850岁高龄的大树在平原可以长到15米以上而这里只长到10米,但这些白雪松千万年来郁郁葱葱。它们在生长时一旦被上面的岩石挡住去路时就横着生长,它们死后掉到悬崖底部,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它们会躺在那儿几个世纪都不会腐烂,向人们展示着神奇与力量。相信学生能由此感悟到生命的力量。

3.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中国正大步走向世界,世界也在大步走向中国,今天的青年学生视野宽广。在他们身上,不仅可以看出时尚文化的影响,而且可以看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融入中国的广度与深度。民族精神教育是让他们更有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尊,以更健康从容和大气的态度对待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而不是不加辨别地吸收西方文化,对某些西方节日如数家珍,只要是西方文化便津津乐道。当然更不是刺激其虚妄的民族自大心。面对这样一种状况,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语文课堂中贯穿民族精神的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完善学生的公民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其具体的实践意义表现为:(1)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吸纳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感受民族语言的魅力,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自觉抵制有损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的不良行为,对外来文化能加以辨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吸收。(2)在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充实底蕴,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并提高比较鉴别能力,并通过传统文化中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健全的人格。(3)学生对于民族语言的热爱,对于优秀的文化传统的传承也势必促进语文学习水平与能力的提高,合乎二期课改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要求。

4.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1进行趣味化教学,找回学生活泼天性。

于漪老师认为语文教师“语言要风趣,富于幽默感”。确实是这样,如果语文老师能把趣味性融入教学中,使教学“超凡脱俗”,喉咙里讲出的真理就不再空洞,讲出的知识就不再枯燥,那么学生就会在一种心情舒畅的情境中汲取知识,保持活泼的天性,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从而形成进取向上的健康心理。

中学记叙文范文第3篇

一、使学生感受物理课的有趣――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最好的催化剂

理论上讲,物理应该比其他课程更有趣。很多学生反映,初中物理很有趣,也不难学,但到了高中便渐渐失去了兴趣,也越来越难了。这是因为初中物理多以实验说明问题,与常见自然现象也联系得比较密切。老师上课多是通过做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进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学生对实验感兴趣,实验结果也记得牢,继而学点理论也不显得有多难。而高中物理的理论性要比实验性强得多。很多高中物理教师对高一新生都会强调这一点,提醒学生注意高中物理的理论性,学生也努力去做了,但收效不高。原因是多数学生不可能节节相扣地把理论进行下去,课堂上稍有疏忽或练习不及时,理论便断了,导致学习越来越难。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不够。要是学生感兴趣,他会主动去学习。不仅预习得好,而且课堂上特别活跃,能提出很多老师预想不到的问题,课后作业也早早做到了老师的前面。但遗憾的是多数老师明白这一点,天长日久加上惰性,也往往认为很浅显的实验用不着去做,很常见的现象用不着去提,便注重了理论的讲解而忽视了实验,使得学生的感官和意识渐渐地疲倦,继而断了理论,学习便一步一步滑落了下来。建议:不怕简单,不怕常见,不怕烦琐,多做实验,多联系自然现象。

二、使学生感受物理课的有用――有用的东西能催生学习的兴趣

毋庸置疑,物理是最有用的,大到航空航天,小到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用具、小现象。大多数老师一开始还能注意到这一点,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便渐渐地模糊了,多以大量练习代替了学生的日常学习。不断提醒学生,只有多做题,做好题才能学好物理。一成不变的学习,学生终究会有疲倦的时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断地展现物理学有用的一面,使学生不断产生学习物理的强大动力。

比如,我在讲到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就给了学生一个很大的遐想:我可以根据现在预言将来。学生们都瞪大了眼睛,在猜想我怎么有这么大的神通。这样我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继而我又说,我可以根据物体现在的速度和位置预言它将来的速度和位置。学生们好像有点气馁,因为有点太专业了,有些学生还没回过神来。我又说,门前马路上有辆汽车,我可以根据它现在的速度和位置算出它二十分钟后有多快、在什么地方。学生重新瞪大了眼睛,在等待我的下文。我说先搞清两个规律公式才能解决上面的问题,学生便有点迫不及待了。接下来规律公式的讨论便显得热烈了许多,问题的解决也是顺理成章的。我想起了“石油铁人”王进喜的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多想想,总有办法让学生感到物理学的有用之处。

三、使学生感受物理课的有理――有理便能学得容易

面对高一新生我总说,什么叫物理?物理就是给物质世界讲道理。学生也许会有所思索,但不甚明白。重要的是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时时注意知识的有理。但要注意不要一讲一大堆,要逐步地渗入,让学生一点一点地理解。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也需要一个过程,要对学生有充分的耐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的有理可依,继而掌握物理的有序和规律。例如,在讲到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时,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感受追及的情形,怎么追才能追上。引导学生科学地去想象,专业地去想象。为学生设立几种常见的追及情形,从简单到复杂,有理有据,逐步总结,使学生的思维跟着理论逐步上升,使学生掌握处理追及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理好讲,但常讲理不容易做到,尤其是有意识地提醒。时间长了,教师便只注重讲题,忽略了知识的一贯的长效的理性,从而使学生陷入无限的枯燥的习题中。教师要时时提醒自己,让学生觉得知识的有理,物理的有序。让学生从课堂和练习中感受到理论的强大威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有兴趣、有活力,从而提高物理成绩。

中学记叙文范文第4篇

一、导语的作用

好的导语是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听好课的首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进入教室情绪尚未稳定、注意力尚未集中之前,用适当的导语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地集中到课堂上来。入课的导语有以下三点作用:

1.启发学生的思维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导语要围绕调动学生的思维来设计,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可接受性。

例如,在教《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时的导语设计是:“‘我有一个梦想’的中心落在哪个词上?”这样的导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育心理学认为,品质良好的情感,常常是人们行动的力量,即所说的情感效应。语言教材的学习也是如此。有些课文内容会使学生感动而产生一种激情,这种激情在教师正确引导下就会变成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并产生一种探求欲,使课堂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如教学《童趣》一文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导语:“我们每个人童年的生活五彩缤纷,至今可能还记忆犹新,但有谁伸长脖子看帐中蚊子飞舞看得脖子都僵硬了?清代文学家沈复就有这样的经历,你想知道为什么吗?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童趣》就知道了。”简洁的导语一下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

3.净化学生的心灵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美的语言、美的景物、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在学生学习时都可以对学生产生感染力,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使学生的灵魂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

如在教《羚羊木雕》一课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假如同学们有一天要路过一条大河,身上背着七个袋子,可船只只能承载四个袋子的重量,这七个袋子里分别装有:亲情、爱情、友情、财富、名利、地位、荣誉。那么同学们想想将丢弃哪三个袋子?(学生自由发言)我们看看文中的主人公丢弃的是什么?”

二、记叙文的导语设计

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接触到记叙文,进入了中学后,记叙文的学习仍占重要的地位。记叙文的主要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在学生的心中已经成为定格,学生早已熟记于心,甚至有点厌倦了。进入新的环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记叙文中解脱出来,使学生明白即使同是写人写事的记叙文仍有着千差万别。这时就需要教师在新授记叙文的课文时,多下点工夫,特别是导语的设计。好的导语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进入学习的佳境。

1.联系实际,引入佳境

记叙文一般是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基础,在教学导入新课时,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设计导语。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导语是:“在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许多突如其来的困难,比如你们刚刚升入初中,面对新环境,也许会不知所措,也许会很茫然,不知如何去解决所遇到的众多困难:如何与新同学相处,怎样与老师沟通,怎样学习……赫尔岑说:‘要学会在困难中微笑。’这句话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时的态度,那解决的方法又是什么呢?学完《走一步,再走一步》后,你们就能找到答案。”

导语的设计看似平常、简单,但这位教师的设计富有匠心,既围绕教学目的,又短小精悍,出奇制胜。这个设计既切合课文的内容,又贴近学生的实际,不但能引起学生学课文的兴趣,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急于深入课文,想从课文中学到知识,想探究作者是如何从平凡的小事中写出有深刻道理的文章的。

2.引述导入,诱发思考

引述导入就是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在引述导入时要注意对资料的选择,一方面资料要与课文内容有关,只有这样的资料才能自然而然地引入课文,才不至于喧宾夺主;另一方面资料也必须是学生所知道、熟悉的,只有这样,教师的导语才能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诱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风筝》一课时的导语:“同学们,我想没有谁没玩过游戏。下面老师背一首古诗,大家看看这一首诗写的是玩什么游戏?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风。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师一背完,学生们踊跃回答,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说:“风筝,古人叫‘筝’或‘纸鸢’。但是,你们知道吗?鲁迅小时候却不爱风筝,也不爱玩风筝,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学了《风筝》就知道了。”

教师的导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课文,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最后一问,则诱发了学生思考,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

3.以情激情,激励奔放

积极的情感是智慧发展的动力。在一堂课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或满怀激情的描述,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到一个特定的环境中。

例如,我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医生护士救死扶伤,舍己为人,无私奉献,为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我们是否能感受到他们英勇无私的精神和亲切和蔼的态度?”

经教师这么一问,学生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医生护士热忱亲切的形象和忙碌的身影,耳边就会听到温柔和蔼的声音,从而产生赞美医生护士的感情。这样导入,就能达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

4.借用诗文妙句,创设情境

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等。诗文妙句是浓缩的精华,它们的内在美是令人咀嚼不尽的。在设计导语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一些诗词妙句,不但能够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例如,在讲授孙犁的散文名篇《黄鹂》时,教师可以先有感情地朗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牧)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漠漠水田飞白露,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然后总结,“在这些诗文中,黄鹂作为春天的使者,给大好春光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那么,在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孙犁的笔下,黄鹂又是怎样的呢?”

中学记叙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三维;形式;主导;主体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383-02

1 必须在牢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去达成课堂教学三维目标

新课程改革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基本的历史知识包含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基本历史线索两部分。老师们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但是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上课时学生把自己创作或制作的的动画、漫画、剧本等拿出来交流,形式非常活泼,学生兴致很高,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掌握、理解的史实究竟有多少呢?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要真正实现历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历史基础知识的框架,使文字知识“活”起来,能否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历史知识的质量和水平,进而关系到三维目标能否有效达成。

2 抛弃虚假繁荣,不能走“形式”,让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演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成语接力赛、虚拟拍卖会等都是老师们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如:讨论几乎是老师们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另一类诸如“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作用?”这样的问题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争论,进出火花,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3 互动式的课堂中学生活动必须遵守课堂秩序

新教育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历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老师们可谓绞尽脑汁。有些课堂确实活起来了,老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有时候,学生一旦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有了,学生们各说各的,似乎发表意见的同学或者小组与自己毫无关系。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但是,在其中某一个小组阐述观点、表达成果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么忙着整理自己的资料,要么说笑、吵闹,即使有个别想听的同学也听不清楚。学生们不倾听,不补充、不否定,明显的错误发现不了,老师也只是与该小组的特定成员进行单向对话,对于每个小组的成员来说,他只是了解了本小组的研究内容,而对其他小组完成的那部分知识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说,在这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起新规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在追求课堂的民主、开放的同时,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