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家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家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暑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引导我院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决定在我院开展“学以致用,强化实践,充实自我”为主题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为保证活动质量,特制订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学以致用 强化实践 充实自我

二、活动内容

1、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写一份调查报告

在暑假期间,同学们应尽可能地关注社会,深入实际,针对家乡新农村建设、地方中小学建设发展、小学生感恩教育、留守儿童教育等状况,开展深入调查,通过实践活动,把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我院专业发展、创业就业提供坚实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主题:免费九年义务教育问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典型调查;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典型调查;城镇学龄前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中西部农村教育发展困境问题调查研究;农村网吧对中小学生的影响作用调查;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状况调查报告;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分析;惩戒教育;网络成瘾;本专业市场需求状况调查;本专业课程开设对促进小学教育教学的作用调查;专业发展访谈;如何有效实施小学教育;小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农民工现状调查等。

2、开展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

师范生基本功,是一个合格的师范生从事中小学教学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是在师范学习期间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诸多知识和技能中最基本、最稳定的因素之一,良好的教学基本功是师范生从教的前提,也是师范生从教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强化师范生的基本素质与从教能力,为将来从事教育事业奠定坚实基础,促进顺利就业,要求同学们暑假期间完成以下任务(开学第一周以班级为单位上交到教研办,具体由班长负责等级造册)。

①上交高质量毛笔字作品不少于3幅 ②上交高质量钢笔字作品不少于5幅 ③上交高质量教案不低于2份(依据当地现行小课程教材内容)

3、开展“读好书”活动

充分利用假期读几本好书,做好读书笔记,抒写读书感想。有条件的同学建议观看电视或网络“百家讲坛”,认真做好感想及总结。暑假结束返校第一周上交一本读书笔记。(班长负责收交后到教研办审核评比)

三、参与对象

10级-12级本科学生;12级-11级专科学生

四、评比及表彰方式

下学期开学初,由各班班长将本班作品收齐后,配合辅导员或班主任按不同项目评出本班人数15%的优秀作品;学院按照15%比例评出师范学院社会实践优秀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我院选出的优秀实践报告送交学工处参与全校评比,获胜者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家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叶圣陶先生一再指出作文“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带领学生寻找到源头?那就是是把作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乡镇中心小学学习的学生写作能力相对薄弱,如何让作文与生活相结合?近年来,笔者关注并参与了其中的语文教学研究。通过实践,我认为:这需要教师在进行命题时树立两个服务方向。

一、命题应树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方向

首先,命题应注重实用性。生活中,实用性文章应用最广,因此,必须强化应用文训练。我们结合小学要求,出了一些训练题供学生选用:《关于食堂管理的调查报告》、《这种商品为什么畅销》、《某专业户勤劳致富的经验》、《本月学习纪律通报》以及为本村本乡的一个产品写一个广告等等。看到这些题目,学生们兴趣盎然,因为这些太贴近生活了!有说不完的话,许多学生一周写三、四篇作文!我们将写出来的作文编选刻印成集,向学校、社会宣传,受到了学校、机关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有的成为他们决策的原始材料,真正发挥了文章的社会效用。

其次,命题要具有参与性。当然,命题有了时代性、实用性,也就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命题的参与性,就是通过命题作文,让学生参与学校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即造成舆论,参与生活。我们创办了油印报,我又搜集了许许多多的作文题,经过精心筛选,挑出近百题贴在教室里,供学生命题模仿选用。报纸由学生主编,每周一期。报上选登的几乎全是学生们自己命题写的文章,如:写师生生活的有《老师啊!你――》、《书迷》、《“老”班长》、《强者》、《“对手”变朋友》等;为班级献计的:《也谈黑板报》、《自习课纪律如何管》、《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课》等;给社区、政府提意见的有《这条小路为啥没人管》、《小区绿化改进方案》等。让几十双眼睛,几十个头脑,一起共同观察、思考校园生活,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自己的生活,或鞭策后进或表彰先进,既促进了教学与教育工作,又激发了写作兴趣,形成了“越写越爱、越爱越写”的良性循环,确实达到了“自由发表”。作文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小作者们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

我们不仅让学生参与学校生活,也参与社会生活。每年夏秋之际,不少人为了发财致富,大肆捕捉青鞋上市镇去卖。我们命题如下:《不要滥捕青蛙》、《少捕一只青蛙,多收十斤粮食》、《不能杀鸡取蛋》、《要致富为什么不养牛蛙》等,让学生选做,投稿到广播站或报社,通过作文及新闻媒介来干预社会生活。学生本身也增加了科学知识。

命题具有时代特色,实用性能,参与生活,这三者关系也是相辅相承的,他们分别从题材、体裁和功效上对命题进行了规范,“不勉强学生写他们所没有的材料”。

二、命题应树立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服务的方向

“文以载道”,这是古训,如何使“道”渗透到作文教学中,仍是作文命题面临的课题之一。为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作文的教育功能,命题时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命题应有意于克服农村学生偏狭自私的心理,以开拓他们博怀。针对农村学生受传统思想影响较重这一现实,命题时应重点引导他们去思考一些传统思想中敏感问题,从而提高辨明是非的能力,树立远大理想。为此,我设计了许多题目:《有钱就有幸福吗》让学生讨论目前又流行起来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谬论;《我的竞争观》明确学习中的公平竞争应当建立在相互帮助的基础上的,而不是过去书生们的相互“保守”;《他们谁美》讨论心灵美与外表美的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这些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又提高了政治素质。

家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一、构建平台,变“纸上谈兵”为“实兵演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师必须结合教材版本、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语文实践活动的丰富多彩,获得更多的真实感受,从而形成更直观的独具个性的认识,促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也为个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如针对语文教材中的环保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调查从身边得知或者生活中见到的人类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与伤害行为,结合自己了解到的素材形成有根有据的调查报告。这样一来,语文教学中的“保护野生动物”综合实践活动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接下来,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在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交流自己的调查所得,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丰富构件,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丰富课堂教学构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如针对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教师会发现初中学生对身边的小鸟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此,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查找和搜集关于身边的“鸟鸣声”的专题实践活动。多数鸟儿的鸣叫是清脆悦耳的,也有会给人们带来烦躁情绪的,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广泛地搜集资料之后,开展关于鸟的品种、鸟的叫声、鸟的保护等方面知识的竞答比赛和社区知识普及等活动。为了能够在知识竞赛和知识普及等活动中表现得更突出和优秀,学生也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广泛地找寻素材,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活动。

三、扩容建设者,提高学生处置能力

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归根结底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多地拓展语文教材资源、拓宽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空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和发现,更多地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针对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其第四单元的内容“江山”,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家乡的山山水水等风景,引导学生关注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调查报告。这样一来,学生也就能够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更多地发现问题,并能够针对问题结合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更多地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不仅体现了语文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真正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生活化教学,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社会即学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只有将教材知识的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自觉地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地感知学习语文的价值所在,从而形成更强大的求知动机和欲望。而语文综合性实践又多是缘于生活中的语文运用,是结合人类在生活中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人际交往、合作活动的教学过程。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活化语文教学势在必行。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更多地将眼光投向社会生活实际而不是局限于教材、局限于课堂,来组织开展更多的合作、探究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和交流。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进一步强化,也就能够更多地进行自我认知、尊重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最终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

家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一、我县返乡农民工就业的总体形势

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相当一部分外向型出口加工企业关闭或停产,全国房地产业严重不景气,煤炭价格急剧下跌,矿山企业安全事故频发,导致我地相当数量的在外务工人员失去就业岗位返乡,不仅给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对农村的和谐稳定带来很大压力。据县人劳局劳务办的统计显示,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县返乡农民工的总数为***人,占全县外出务工总数的9.99%,截至3月27日,全县尚有5***名返乡农民工尚未重新就业,占全县外出务工总人数的7.97%。

县委、县政府及各乡镇党委政府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年初以来,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一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县劳务经济产生冲击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了对劳务经济的领导;二是通过召开大型劳务洽谈会,加大了有组织输出的力度;三是提前开工了一批本县的建设项目,积极与***项目方协调联系,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四是立足本地农村产业的发展,引导返乡农民工投入农村产业的规模化经营;五是创造宽松环境,指导、帮助一部分有头脑、有能力的返乡农民工创业,累计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小额贷款***万元;六是开展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些措施在乡镇和村级组织得以落实,已经取得或者正在显现效果。**、**、**、**等乡镇积极与***项目部联系沟通用工信息,认真搞好有意参与***项目的返乡农民工的报名统计工作。**、**、**等产业大镇积极引导部分返乡农民工从事畜牧、养殖等绿色产业的规模经营。**镇积极为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村二组***利用10多年在外务工积累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回乡投资***万元建设**厂,建成投产后,可就地吸收返乡农民工130人。**镇**村采取组织返乡农民工参与***项目辅助工程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使返乡的农民工人人有事可干。从目前来看,农村的社会形势总体上是稳定的。

二、返乡农民工的要求和应当注意的几个倾向性问题

在调查中通过座谈走访了解到,目前返乡农民工对政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要求政府提供可靠的用工信息,继续加大有组织输出的力度。加强与***项目、***等建设单位的联系,使他们能够就地就近解决再就业问题。

2、部分打算留在家乡从事农村产业规模化经营的返乡农民工,希望政府在小额担保贷款和扶贫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

3、部分青年返乡农民工希望政府提供“订单式”就业培训,使他们能掌握一技之长,便于今后找到更好的就业岗位。

4、有回乡创业能力的务工能人要求政府对他们的创业给予招商引资同等的政策支持。

5、乡(镇)、村两级要求县上积极争取实施一批交通、水利、生态移民等农村基础建设项目,就地消化转移一部分返乡农民工。

同时,调查组在调查中也注意到当前在返乡农民工这个群体和乡镇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些倾向性问题:

1、缺乏对国际金融危机长期困难的应对准备,相当一部分返乡农工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快就会过去,缺乏长期战胜困难的心理负荷。

2、依赖、等、靠思想严重。相当一部分返乡农民工回到家乡不愿回到土地务农,等待政府想办法安置他们,观望等待,坐吃山空。

3、对再就业薪酬的心理预期值过高,特别是原来在矿山企业打工的返乡农民工,现在大钱没处挣,小钱又看不上。本地有一天30-50元薪酬的工作不愿干。

4、乡镇对返乡农民工的底子不清,担心如实统计上报会自找麻烦,影响当年工作考核。因此造成有关返乡农民工的统计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影响县上的宏观决策。

5、村级组织对返乡农民工的教育引导亟待加强。

三、我县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务经济收入在我县农民纯收入中占据绝对比重。农民工就业问题事关千万个家庭的生计,也事关全县农民能否持续稳定增收,大量返乡农民工没有正当稳定的职业,对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妥善解决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是当前保持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十分紧要的问题。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优化服务,切实解决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2、认真调查摸底,掌握真实情况,以利于县上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工作实施针对性的指导。我们在调查中掌握的返乡农民工的数据、情况与乡镇统计上报的数字、情况有较大出入,我们分析一方面与基础统计工作不实有关,一方面也与乡镇担心真实统计会自找麻烦、影响乡镇的考核有关。因此,建议县上拿出相应的办法,鼓励乡镇统计真实数字,上报真实情况,以保证县上根据真实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建议在全县开展一次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返乡农民工统计调查摸底,不仅要掌握真实数字,还要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创业、培训需求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同时,建议解决村级劳务信息员的报酬问题,加强劳务信息和数据统计等基层和基础工作。

3、多措并举,妥善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方法:一是加大有组织的输出力度,继续有组织输出一批。我县劳务经济的根本出路还在于扩大有组织的输出。因此,要继续坚持两眼向外的战略,既要密切与我县劳务输出老区的关系,又要扩大与新区的合作;既要发挥县乡两级劳动服务机构的枢纽作用,又要发挥务工能人的带动作用,千方百计扩大有组织输出。二是加大协调,借助***、***等重大项目建设消化吸收一批。当前,***项目建设业已开工,县乡两级要积极利用援建关系,与***建设承包单位达成合作意向,尽可能地吸纳本地劳务工从事非技术性劳务。同时,要力促***项目尽早开工,吸纳一批返乡农民工。三是要加大本县建设项目的争取力度,利用农村交通建设、水利建设、生态移民、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地就业一批。四是绿色产业转移一批。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务工能人回乡参与绿色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兴办绿色企业,就地转移一部分返乡农民工。同时,要用好扶持政策,扶持部分返乡农民工发展规模种植和养殖。五是组织技能培训一批。教育引导青年农民工不要逆势而动,盲目外出,在全社会就业岗位不足的情况下,加大有组织的技能培训力度,让他们潜下心来,学习掌握一门劳动技能,为今后外出谋取更好的工作岗位打好基础。要加大培训力度,优化培训科目,提高培训质量。由于我县人人技能工程启动于200*年,在200*年以前初高中毕业的学生大部分没有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建议加大对这部分人的培训力度,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在培训期限的安排上,多办短班。在培训科目上,应当采取“菜单式”培训,市场需要什么工种我们就培训什么科目,学员要求培训什么科目,我们就培训什么科目。在培训内容上,应适当减少理论,增加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内容。使广大适龄青年只要经过培训,就能成为一名熟练工人。六是扶持创业带动消化一批。要着力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好的服务,鼓励在外闯荡多年,具有一定经济头脑和创业能力的能人回乡创业,带动消化一部分返乡农民工。

4、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积极为返乡农民工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首先,对返乡能人创业在领导上给予高度重视,对投产后可以达到规模以上企业标准的,在领导精力上应当同招商引资一样重视,实行一个企业一个领导包抓,一套班子服务,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切切实实地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其次,县上应制定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优惠政策,以招商引资的同等待遇对待务工能人返乡创业,在项目申报、用地审批、资金信贷、税费减免、供水供电等各方面进行扶持;建立创业服务“联动机制”,做到手续从简,收费从低,办事从快,服务从优,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指导。第三,要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建议适时组织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召开座谈会和项目对接会,宣传县上的优惠政策,鼓励有一定资金规模和技术实力的返乡人员独资或联办企业,为返乡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家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农村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经费投入较少、师资力量薄弱、以及农民工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等。为了促进农村教育进一步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从管理体制、经费投入、师资力量以及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相关问题给出的对策。 

 

我国人口众多、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办学条件较差、师资水平较低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需要我们加以解决。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对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报告中指出,“在样本小学、初中,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分别占37.8%和45.1%;实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和70.3%;教室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分别占22.3%和28.8%;教具、墨水、纸笔、粉笔不足的分别占到32.55%和35%。截止2002年底,除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6省市以外,全国其他地区中小学d级危房总面积为4000万平方米。”[1]随着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的不断增加,危房面积在逐年减少,基本的教学设施也日趋完善。但现有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勉强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以及机房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仍很难普及和应用,再加上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等因素,我国农村教育的质量远远低于城市。 

(二)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亟待加强 

农村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依据农村教师队伍目前的状况,远远没有达到农村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建设和管理。 

首先,农村教师短缺以及农村教师学历层次偏低。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多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来进行教学,教育教学观念陈旧。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中小学教师进修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相对缺乏,不利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水平。近年来,随着教师结构老龄化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一些教师已不再胜任教学工作,而由于受当地财政水平的影响,师范类毕业生和正规本科毕业生愿意到农村进行教学的却聊聊无几。因此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 

其次,对农村教师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致使农村教师代课现象普遍,不利于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广大农村,教师的工资与城市教师相比普遍较低,而随着居民消费指数的不断上涨,一些农村教师对目前的生活现状越来越为之不满。迫于生计,一些教师将自己的教学任务交给一些并无教学资格的人,而自己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做别的事情,每月只需支付一些代课费用。从代课这一现象一方面可以看出农村教师的待遇需要加以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要对教师进行不定期的在岗抽查和教学水平的定期评估,严查教师找人代课的现象,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新的读书无用论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动机 

近些年来,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以及收入低等现象致使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家长们也因此产生了学习无用或让子女提前就业学门手艺的想法,所以就导致了大量学生辍学和厌学现象的发生。在广大农村,读书无用论至今仍被一些家长认同并加以推崇。虽然也有许多农民希望子女成才,但因受到农村的经济条件的制约,一些学生仍无缘和城市学生一起进入高校继续深造。 

(四)外出民工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偏低 

对于留守子女的定义,学术界一般将其界定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生活和学习的16周岁以下的孩子,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已有2295万的留守子女,占到农村同龄人口的20%。与此同时,学生父母同时外出打工的比例占外出民工总数的56.70%,是外出打工家庭总数的一半;而在父母一方外出打工中,父亲外出打工数明显多于母亲。统计结果还显示外出民工家庭教育中进行隔代教育的占留守儿童总数为 41.24%,而长期处于这种隔代教育环境下的学生,更容易产生依赖、懒惰、自私、的习惯,同时也更容易忧郁和自卑。随着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对于这些特殊儿童的教育也日益成为教育界以及学术界广泛探讨的话题。 

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较低仍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调整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质量。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待遇和社会地位;严格实施教师资格管理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有效地开展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继续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工作;继续做好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教师帮扶工作等。 

(二)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并指导他们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 

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学校的范围之内,培养学生也不仅仅只是教师的职责,同时也是家长的职责。只有教师与家长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在广大农村,因经济落后,社会文化发展落后,农村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在农村的发展中,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大力要推动农村的经济,提高农村的文化水平,使农村家长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从而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培养。 

(三)开展关爱活动,关注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父母外出打工学生,因其父母长期不在家中,长期缺少家庭的关爱,留守儿童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作为教师,要多关心他们,多进行师生交流。通过一些积极的交流,可以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及时的加以减轻和消除他们的心理困惑。同时,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一方面可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在集体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集体中感受温暖。 

(四)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的习惯和能力 

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外界的影响来塑造和培养学生使之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在其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矛盾的自我疏解以及自我控制。广大家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其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从而逐步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的习惯。 

(五)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解决留守子女教育问题 

从我国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解决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选择。 

所谓寄宿制学校,是实行全日制、封闭式的管理,对在校学生进行生活、学习统一管理的学校。寄宿制学校可以对留守儿童进行统一的生活管理,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留守儿童开展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因此寄宿式学校是当前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障,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据统计数据显示,自中央和各地大力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以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2006年,全国小学寄宿生人数达704万人,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6.6%,西部地区小学寄宿生比例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全国初中阶段寄宿生总规模已达2221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7.3%,中西部农村初中寄宿生分别达到44.9%和52.4%。”[3] 

随着寄宿制学校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将会摆脱隔代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在寄宿学校学校中充分体验学校教师和同学们的关爱,健康茁壮的成长。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关系到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它与解决好“三农”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关系到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在新形势下,要增强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发展与改革并举,努力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